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个人的甲午-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闹事却是毫无瓜葛,而且最近也没有走出过那座园子。

    暗蓄死士,这要往大里说可就是抄家灭门的死罪。刚毅胆子再大,和载漪的关系再深,也不敢把这件事情压下来不报。左思右想后,刚毅还是连夜进宫,原原本本的把整个事情都向慈禧做了禀报。

    出乎意料的是,慈禧听完刚毅的汇报并没有多大的表示,只是叮嘱刚毅暗中多留点心思,注意一下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就行了。

    既不彻查,又让刚毅暗中留心,慈禧的这个态度就差勘玩味了。刚毅猜测慈禧暗中一定还有别的手段,也不多问多想,领命而去。

    正在肚子里想着心事,忽听到载漪呵呵一笑,拍了拍手,便有一干青衣长裙的戏子走到花厅前的小院中间,调弦弄琴,浅吟低唱起来。

    “这是我新买的一个戏班子,二位大人瞧瞧,可还上得了台面?”载漪端着酒杯,给孙毓汶和刚毅介绍起来。

    这个时节,“提鸟笼,曳长裙”,是京城里面的旗人最热衷的事情。提鸟笼自然是遛鸟,整日里采篱皇城下,悠然卧鸟声。而曳长裙说的便是听京戏。像翠峰庵、肃王府、达王府、言乐会等等票房里,常常是人山人海,趋之若骛。好些个王爷在自己府上也养着戏班子,像以前醇亲王奕?,在府上便养了一个叫“恩庆科班”的戏班子,整日沉湎于其中。

    世风如此,载漪自然也是不甘落后,除了时常赶赶票房,便是学着养个戏班子,摆弄一点王爷的排场,只是贝勒的身份局限,不敢像别的王爷们那么张扬,一直都是藏在自己府上。

    今日因为是特意想增加点酒席间的气氛,便将自己府上的戏班子叫了出来。

    一番觥筹相错,几曲西皮二黄,恍然间,世间万事都不过是把酒笑谈中了。

    ――――――――――――――――――

    今日上首页封推,谢谢朋友们支持。无以为报,努力码字吧。

    鞠躬致谢!

    ——

    

第十二章 棋局() 
见席上的气氛调拨的差不多了,载漪借着酒意,装作漫不经心的问道,“二位大人,载漪听说这新建陆军学校总办一职,太后一直没有确定人选,不知道可有此事啊?”

    孙毓汶今日并没有喝多少酒,一直正襟危坐在旁,俄而随琴音打打拍子而已。听载漪忽然提起这个话题,心中一动便明白了载漪的用意,不免有些好笑的看着载漪问道,“莫非贝勒爷还有这个心思?”

    载漪被孙毓汶冷不丁的一问,差点把刚喝下去的酒呛了出来,红着脸摆手道,“我哪里敢有这样的心思啊,这次能够平安度过难关,已经是万幸了,只是随口问问。”

    “没有这样的心思就好,”孙毓汶慢悠悠的转过头,看着花园里的戏班说道,“贝勒爷的这个戏班子还不错,贝勒爷闲来无事,倒是可以听戏唱曲,岂不是人生一大乐事,何苦搅进那些纠缠不清的人事中啊。”

    “孙大人所言极是,贝勒爷在盛京那边弄金矿挖人参,没少大把大把的赚银子,眼下又是领郡王的头衔,日子过的四平八稳悠哉游哉,放着清福不享,莫不是真想当那个什么陆军学校的总办啊?”刚毅斜着眼睛看了载漪一眼,语意双关的说道。

    载漪望着两人一副教训自己的态度,心里是恼火万分,却又半点也发不出来。呆呆的怔了一会儿,一脸苦笑的说道,“孙大人和刚大人都不是外人,载漪这点心思也不想瞒着两位大人,前些日子确实是很想努把力,弄个陆军学校的总办当当,也算是为咱大清做点事情,免得天下都以为咱旗人只会遛鸟听戏,可后来闹了那么一出,载漪的心思也淡了,今日请两位大人过府一叙,也是想听听两位大人的高见。”

    “高见没有,几句肺腑之言倒是有的,就怕贝勒爷不爱听啊。”刚毅大大咧咧的端着酒杯,显得有了些许的酒意,摇晃着头说道。

    他和载漪平时说笑惯了,彼此之间也没有什么忌讳,今日也是想暗中敲打一下载漪,免得这个家伙背地里干出什么荒唐的事情出来。

    “刚大人,你我是什么关系啊,还和我玩这种调调?”载漪嘿嘿一笑,只是脸色已经慢慢的阴沉了下来。

    刚毅放下酒杯,把目光从那些戏子身上收回来,故作有些意犹未尽的样子,淡淡的说道,“贝勒爷想当这个陆军学校总办倒也没有什么错,只是贝勒爷可知晓兵事?可是带过兵,还是对军中诸事都了然于心?再有,洋人的那些枪械贝勒爷可熟悉,洋人的操演布阵贝勒爷可明白?据我所知,贝勒爷好像一向都对洋人很反感的,对洋人的玩意也是不屑一顾………”

    “所以啊,贝勒爷,你想要当那个陆军学校的总办,多少总该有点让人信服的东西吧,即便是现在让你当上了,你怎么摆弄啊,陆军学校可不像贝勒爷养个戏班子那么容易啊!”刚毅看着载漪,眼神中微微有些嘲弄。

    载漪脸色铁青,看看刚毅,再看看坐在旁边一脸无动于衷的孙毓汶,心中觉得有万般的苦处,却又半分也说不出什么来,怔怔的坐在椅子上。

    半响后,载漪挥了挥手,示意周围的那些下人和戏子们都退下去,重新给孙毓汶和刚毅斟满酒说道,“刚大人说的都对,我肚子里这点货色两位大人也都清楚,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今日也没有外人,我也想给两位大人说几句贴心的话。……我想当这个陆军学校的总办,热衷功名的心思是有的,但却不全然如此。两位大人想想,今年春节刚过,太后就结束训政归政给了皇上,这往后的朝廷是个什么样子,载漪没有学问也看不明白,载漪想当这个陆军学校总办,不过就像走夜道的人一样,想抓点什么东西在手上,不为防身,只为壮胆……”

    哦,孙毓汶和刚毅都不觉有些吃惊,平日见载漪和别的旗人贵胄也差不多,倒是真没有想到载漪居然还能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

    “壮胆?贝勒爷想壮什么胆啊?”孙毓汶半眯着眼睛,目光深沉。

    载漪嘿嘿一笑,拱手道,“载漪胆小,自然心中不免有些担心。不过载漪倒没有什么,大不了将来把爵位一撸,载漪照样过自己的快活日子。两位大人可就不一样了,宦海风波,风高浪急啊……”

    载漪这些话里的意思,孙毓汶和刚毅两人在心中不知道已经想了多少次。他们两人都是太后一手提拔重用的,只能跟着太后一条道走到黑,根本就没有下船的可能,自然在心中对皇上存着十二万分的戒备。只是这些想法只能放在心里,这个载漪倒好,愣是一张嘴就说了出来。

    孙毓汶和刚毅互相看了一眼,缓缓说道。“贝勒爷想得太多了吧,朝廷中的事情自然是领太后懿旨施行,皇上年轻,做起事情来难免有急切处,做臣子的更加是要尽心辅佐才是。”

    “倘若有一天皇上不年轻了呢?到时候两位大人是要往前还是退后啊?即便是退后一步,要像载漪这样当个富家翁,恐怕都难啊。”载漪嘴角一撇,一脸的轻笑。

    刚毅是笔帖式出身,在旗人中也算是从基层一步步干起来的,早就修炼得一肚子的城府,此刻见载漪把话说的那么直露,微微皱了皱眉头,打断载漪的话说道。

    “雷霆雨露皆是皇恩,大家伙保的都是大清的江山,只要把心放端正了,这事情就错不了,贝勒爷,你说是这个理吧?”

    一旁的孙毓汶此刻也是轻轻的点了点头,他和刚毅的心思一样,眼下还不想把话说得那么露骨。于是冲载漪说道,“贝勒爷,我今儿就把话给你挑明了吧,新建陆军学校总办的位子,你就不要再挂念了。我估摸着太后心中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

    “是谁啊?孙大人请直言。”载漪和刚毅都有些吃惊的抬头望着孙毓汶。

    “陈卓,就是李鸿章北洋武备学堂的那个会办,也是皇上心中属意的那个人选。”孙毓汶似笑非笑的望着两人,见两人都是有些怀疑的样子,他清了清嗓子,又解释道。

    “刚才贝勒爷说的那些话,虽说有些犯忌讳,但是也不无道理。前些日子我也向太后自荐担任新建陆军学校的总办……”

    见载漪大眼瞪小眼的盯着自己,孙毓汶微微一笑,“贝勒爷甭看着我,我已经是位极人臣,位列中枢,用不着眼热那个位子,主要还是想防备着有人从中起了什么别样的心思。这一点,太后她老人家也是明白的。只是太后驳了我的请求,又没有在这些个亲信大臣中挑选合适人选的意思。我也是琢磨了很久,才隐约明白这个道理。”

    “不知是何道理啊?”刚毅闻听孙毓汶说,太后打算让皇上中意的人担任陆军学校总办,心中也是一惊。

    孙毓汶呵呵一笑,不紧不慢的捋了捋下颌的胡须,“这就好比下棋,总要有一方落了子,另一方才好应对不是。不让别人落子,又怎么看得清楚这棋局的走向呢?……”

    刚毅的心中一凛,已经明白了孙毓汶话里的意思。太后这是要用这步棋试探皇上的心思,看皇上究竟想要走到哪一步,以后才好未雨绸缪。

    高明啊,刚毅在心中也是忍不住暗暗感叹,倘若不让皇上做事情,那皇上大可以什么也不做,就苦苦熬到太后身子骨不行了,到时候再翻云覆雨,那才是真正的大患。

    想到此,刚毅举起手中的酒杯说道,“孙大人一席话,解了刚毅多日来的疑惑,我敬孙大人一杯。”

    “我也敬孙大人一杯,我脑袋不好使,不过也多少明白孙大人的意思了,你放心,这个总办的位子我决不去争了。谁愿当谁当,咱不稀罕。”载漪一脸的笑容,举着手中的酒杯说道。

    孙毓汶也是微笑着站起身来,举起酒杯团团一辑。“还是我们三人共饮此杯吧。”孙毓汶呵呵一笑说道。“让贝勒爷的戏班子再唱一曲,给大家助助兴。”

    心中却是一阵冷笑,刚毅就不说了,旗人中的干吏,今日看来这个载漪也不可小看啊,外表糊涂,内心清明机灵的很。

    “得嘞。”载漪一搓双手,兴奋的说道,“今日载漪陪两位大人一醉方休!”

    ………

    “王爷可知,今夜孙毓汶和刚毅在哪里啊?”礼亲王府内,吴绍基把玩着手中的一块玉器,看似漫不经心的问道。

    “这两个人最近走的很近,怎么,他们两人闹出什么来了?”世铎轻轻的擦拭着一件青花瓷器,抬起头看了一眼吴绍基问道。

    “听说他们两人今晚都在载漪府上喝酒。”吴绍基显得有些平淡的样子,随意的说道。

    世铎脸上的神情微微有些变化,放下手中的青花瓷,目光深沉的看着吴绍基,半响后叹了口气说道,“子安有什么话就说吧,你我之间还有什么不能敞开心扉的。”

    吴绍基却是淡淡一笑,“我昨日到王爷这里禀报新建陆军学校的相关事务时,曾经听王爷提到过,前两日王爷进宫,太后叮嘱过王爷一件事情,王爷莫非忘记了?”

    吴绍基口中所言的那件事情,正是载漪暗中私养死士被查出后,慈禧特意叮嘱世铎密切留意的事情。世铎自然记得,也明白太后多少也担心着出什么意外,所以将这件事情交代给自己。

    “子安的意思是说载漪……”世铎犹疑的抬起头。

    “载漪暗蓄死士,居心叵测,眼下载漪又和孙毓汶、刚毅等人搅在一起,连太后都有些不放心,王爷不得不防啊。”吴绍基一脸的郑重说道。

    “这件事情我也纳闷,刚毅既然和载漪交好,太后又怎么会想到让刚毅去查,查出来后却又交给我去盯着,太后的心思我倒是真的有些不明白。”世铎皱着眉头。

    提到载漪世铎就是一肚子的气,这次大闹礼亲王府,虽然没有查出和载漪有关,但是这事情背后多少都有载漪的影子,又冒出载漪暗蓄死士的事情,他心里对载漪早就大为不满了。

    “王爷这还不明白,交给刚毅去查,是太后想看看刚毅此人如何,是否忠心。虽然刚毅不敢隐瞒,眼下过了太后这一关。但是刚毅毕竟和载漪交往颇深,她老人家也不得不有所顾虑,所以才特意叮嘱王爷来办这件事情……眼下的朝局不也是如此吗?太后一方面担心皇上羽翼渐丰,一天天坐大,另一方面又要防备着宗室里面的子弟闹出什么乱子。所以用孙毓汶、刚毅等人去牵制皇上,又用皇上去压制孙毓汶等人,这是太后平衡朝局的权术。”吴绍基注视着世铎的表情,慢慢解说道。

    “要真是这样的话,我又有什么可以担心的,由着他们闹去,我两边都不管,不操这些闲心。”世铎冷冷一笑说道。

    “非也,正因为王爷两边都不靠,所以夹在中间的日子最难熬。”吴绍基目光一闪又说道,“依在下看来,孙毓汶他们那边,王爷是不愿意也不屑靠过去的,此时倒不如放个人情在皇上那里,眼下新建陆军学校总办一职悬而未决,王爷可举荐皇上属意的陈卓……”

    世铎此时已是隐约明白了吴绍基的意思,盯着吴绍基看了一会儿说道,“子安莫非是替皇上来当说客来了?”

    吴绍基顿时哈哈笑了起来,“王爷多虑了,陈卓最初可是我举荐给朝廷的,陈卓与我情谊相投,由王爷举荐,自然承王爷的这份情意,将来不也是王爷的一招后手?再说了,在皇上那里不也是放下了一份情面?”

    世铎一愣,心中一瞬间闪过无数的念头,也慢慢的觉出了吴绍基话里没有说明的那一层意思。犹豫了半响说道,“子安的话不无道理,只是太后那里会轻易同意吗?万一太后疑心我和皇上之间有什么瓜葛,这件事情可就彻底办砸了。”

    “这就要看王爷怎么去说了。”吴绍基振身而起,走到世铎身边附耳轻轻的说了几句。

    ——

    

第十三章 蓄势待发() 
三天后,世铎上折举荐陈卓为新建陆军学校总办,军机处孙毓汶、刚毅早就存了静观其变的想法,另外几位大臣也是无可无不可,惟太后圣裁,没有表示异议。报经慈禧首肯后,光绪十七年三月十五日,朝廷正式下文,委任陈卓为新建陆军学校总办,并出乎意料的没有授陈卓文官的头衔,而是授副将衔。

    这自然是世铎说动了慈禧后,特意下的一份恩旨,不过是以此笼络陈卓而已。

    其实吴绍基劝说世铎出面说动慈禧的理由,只有一句话:皇上中意的人,未必就是皇上的人。这看似平常的一句话,里面却大有学问,由谁去向慈禧说,又怎么说,都很有讲究。而放眼整个朝廷,最有资格也最能够说动慈禧的,也只有世铎本人。

    吴绍基果真说动了世铎向朝廷举荐陈卓,而且还把事情办成了。这样的才具和本事,让原本并没有报多少希望的光绪震惊之余,也是不由得另眼相看,虽然心中多少还是有些把握不住吴绍基竭力帮助自己的用意,但是这样一个能办事的人,看着确实是喜欢不已,暗暗的也有了把吴绍基收在自己夹带中的念头。只是眼下,他还没有精力和时间去从容展布。

    万事俱备,所缺的只有教官和学员了。由陈卓牵头,吴绍基和杜怀川为辅,并由陈卓拟定人员名单,朝廷下发明旨,调北洋武备学堂的相关人员入京协助,主要是原北洋武备学堂的洋人教员,德国人博郎、艾德、拜耳等,筹建陆军学校的事情开始有条不紊的展开。

    陆军学校的编制在北洋武备学堂的基础上,经过陈卓和吴绍基等人的仔细磋商,也终于拿出了一个具体的章程,报到光绪手里。

    新建陆军学校全体学员共计650人,计划编为5个大队,仿北洋武备学堂编制,每队3大排,每大排3小排。每大队126人,每大排42人,每小排14人。每大队设置大队长1人、副大队长1人,学生630人,共编为步、马、炮、工、辎5科,其中步兵科230人,其余科目每科100人,余20人学习战地医疗及修械。

    北洋武备学堂的学员和教官,也在朝廷的严旨下,陆续分为三批入京。吴绍基将先期入京的学员安置在西郊的旧营房内,由早前进京的洋教员负责管理。

    考虑到北洋武备学堂原有的学员多为在营弁勇,文化素质较低,年龄也普遍较大,接受新式军事思想和技术较为困难。陈卓准备在北洋武备学堂的基础上,经过选拔考核后,只保留400余人,所缺的200余名学员,由朝廷下旨,选择文武举贡员、文监生、文武候补候选员,及官绅世家子弟中文理明通身体强健者,经考试合格后入学。】

    而原本闹的沸沸扬扬的旗人,这会儿反倒有些销声匿迹,前些日子的事情让朝廷中的大员都闭口不提此事,闹得那么不像话也没法开口。旗人们则是被先前的一顿板子打的有些懵了,再看见连先期入京北洋的学员都要负重30公斤跑10里路,合格后才入学,不合格的遣散回家,顿时没有了兴致。

    “姥姥,爷是正经旗人出身,娘胎里就带出的富贵,受这份苦?”看着那些满头大汗的北洋学员们,旗人们都是一阵哄笑。提着鸟笼,拿着蟋蟀罐,一脸不屑的摇头离去。

    也还是有些个旗人在新建陆军学校招生处报了名,眼神游移不定的望着已经初具规模的校舍,内中几个脸色阴沉的人,都是长的甚为彪悍,显然是特意为着考试过来的。

    ………

    对于军校的这些具体事务,光绪知道自己是外行,也不想过多干预,索性放手让陈卓他们去做,凡所奏之事,只要不是非得经朝廷出面去办理的,一律照准。只是按照自己的记忆,给陈卓拟了一份名单,让陈卓务必将这几个人聘为陆军学校的教员。

    名单上头三个人,赫然便是历史上曾被德国驻胶州总督盛赞为“北洋三杰”的段祺瑞、王士珍、冯国璋。

    这三个人给光绪的记忆太深刻了,都是北洋武备学堂毕业,中国近代史上一时风云的人物,是非功过不论,但确实是会带兵,能打仗,当年一个冯国璋就让武汉三镇的革命军寸步难行,王士珍被誉为北洋三杰之龙,而段祺瑞就更加不用说了,带兵、权术都是那个时代的翘楚。能够在那样的时代里面迎风弄潮的人,都绝对不是平庸之辈。

    光绪让陈卓把这三个人招进陆军学校里面,心里是下定了决心,要把这个时代所有的原始股都握在自己手里,用自己所能利用的全部资源,等待着为将来作生死一搏。

    陈卓对这三人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也不明白光绪为何会特意调这几个人过来,但是皇上交待的人选,眼下又正是用人之际,便马上以陆军学校总办的名义,向朝廷上折请调这几人。

    军机处那边,世铎的工作有吴绍基去做,其实也用不着做什么工作,调几个人担任教官对军机大臣来讲,根本不算是一件事情。

    而光绪最顾虑的慈禧那边,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这会儿慈禧还顾不上这些琐事,颐和园工程除了给她庆祝六十大寿的典景工程,其余已经大体完工,她正满心欢喜的搬进颐和园里面,对光绪亲自监工的这个园子如此顺利,如此圆满的完工颇为满意,自然不会在这样的时候为一些小事和光绪闹生分。

    与此同时,第一批武器装备、学员的被服物资等也在上海装船,由招商局的轮船运输,经京杭大运河运达北京。同船到达的还有林启兆从钱庄里面抽调的几个挡手,专门负责协助杜怀川核算账目。户部的那些堂官们都是经年的老油条,这么多钱财物资从他们手里经过,不要说光绪,就连杜怀川心里都很是不放心。

    为了应急,林启兆还把江南制造局里的那几个洋员都一并送了过来,负责器械的安装维护。

    杜怀川则是干脆住在了西郊的军校那边,督促工程进展。每三天便是一个折子,向光绪汇报进展情况,请示需要马上解决的问题,和相关的建议安排。光绪更是将朝廷里的大小事情都甩手给世铎他们,自己全身心的扑到新建陆军学校上面。

    整个北京城呈现出一种奇特的场面,朝廷内外静如止水,一副冷眼旁观的架势,而京城西郊,却是一派热火朝天人头攒动,像一壶徐徐沸腾的开水,灼热而紧张。

    ………

    在大直沽以北,天津白河下游东岸的北洋武备学堂外,望着最后一批武备学堂的学员列队整装开拔,李鸿章久久的站在原地,目送着那些学员离去的方向,一言不发。

    夕阳的余晖下面,这个高大威严的身影和身后空空如也的北洋武备学堂,忽然间显得无比寂寥和孤单。

    “中堂大人,天色不早了,我们还是回去吧。”李鸿章的女婿张佩纶在一旁低声说道。

    “再看看吧,北洋最值钱的东西都给掏空了,老夫忍不住还是想再看看啊。”李鸿章怅然的叹了口气,神情落寞。

    “中堂大人何出此言啊?北洋武备学堂的学员没有了,可这学堂还在这里啊,假以时日,再多方招募学员和教习,必将恢复往昔的盛况,中堂大人不必过于伤怀。”张佩纶从旁劝慰道。

    李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