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通史-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skbshge

第157章 清朝征服廓尔喀() 
蒙藏准部和回疆,都已平定。却还有一件,对于廓尔喀的兵事,也是因西藏而起的。

    廓尔喀,就是唐朝的泥婆罗。弃宗弄赞曾娶其公主;中国使臣于玄策,又曾调其兵攻印度的叛臣阿罗那顺,均已见前。第二篇下第二章第三节。泥婆罗和西藏,是极接近的。虽没有什么记载可凭,却可以推想其历代的交通,都不曾断绝。当清朝时候,泥泊尔分为三部,推加德满都为盟主。一七六七年,为其西邻的廓尔喀所并,仍以加德满都为首都。

    一七八○年,班禅六世入都,祝高宗七旬万寿。赏赐甚多。诸王公的布施,也有好几十万。班禅害了天痘,死在京城里。明年,丧归札什伦布。他的哥哥仲巴,把所有财宝,通统占据了起来。借口他的兄弟舍玛尔巴,是信红教的,一个大钱也不曾分给他。舍玛尔巴,因此大忿,逃入泥泊尔。又有班禅部下的丹津班珠尔,因受了刑罚,也逃入其地。劝他的酋长拉特木巴珠尔入寇。

    一七九○年,廓尔喀入西藏。侍卫巴忠等,不敢抵敌。私许以岁币银一万五千两讲和。又缴不足额。明年,廓尔喀再入西藏,驻藏大臣保泰,把班禅移到前藏。廓尔喀在札什伦布,大肆剽掠。分兵一半,载所掠而去。一半仍留屯界上。事为高宗所闻。诏福康安、海兰察出兵。一七九二年,二月,把他留屯的兵赶掉。六月,分兵三路攻入其国。六战皆捷。离加德满都,只有一天路程。福康安志得意满,挥羽扇出战,自比诸葛武侯。为廓尔喀所袭击,大受损失。乃因其请和,许之而还。自此廓尔喀定五年一贡,算做清朝的属国。

    自经此战以后,政府晓得听西藏自由和人家交通,不大便利。乃扩大驻藏大臣的权限。在仪制上,和达赖、班禅平等。把军政财政的权柄,渐次收归掌握。并且虑及达赖、班禅继世之际,不免纷争。就想出掣签之法,颁发“金奔巴”译言瓶两个:一个放在西藏的大招寺里,一个放在北京的雍和宫里。达赖、班禅和各大胡土克图,继承之际,遇有纷争,就把名字写在签上,放入瓶中,以抽签之法定之。从此以后,清朝对于西藏的管束,就觉得更为严密了。

    skbshge

第158章 湘黔的苗族() 
西南诸族的分布,和历代开拓的次第,已略见一、二、三篇。第一篇第六章、第二篇上第四章第四节、第三篇中第四章第四节。但是更进一步,希图竟其全功的,却在元明清三朝。三朝的政策,是一贯的。“就诸族的土地,设立郡县的名目;即以其酋长为长官。实际上仍是世袭;但是继承之际,或须得中朝的认可,或须得其新任命。”这种政策,唐宋以前,也是有过的。但是从元明以后,才格外励行得出力。单是把他的地方,设立一个郡县的名目,而授其酋长以长官,至多则干涉其继承,这种办法,原不能收开拓的实效。明清两朝,所以能把这些地方渐次开拓,全靠他能把旧有的长官废掉,把他这地方,改成真正的郡县。这就是所谓“改土归流”。原来把这各族的地方,设置路府州县,元朝时候很多。明朝也是如此。除土府州县外,又有“宣慰”、“宣抚”、“安抚”、“招讨”、“长官”诸司的名目。这种总称为“土司”,遇有机会,便把土酋废掉,改设普通的官吏,是为“流官”。所以谓之改土归流。这便是元明清三朝,对于这些地方一贯的开拓的政策。但是话虽如此,仍不免用过好几次兵。如今且从沅水流域说起。

    沅水流域的开拓,已见第三篇上第四章第四节。从宋开安化新化二县,沅诚二州之后,湖南全境,不曾开拓的,只有辰沅道北境,和湖北施南道南境连接的一隅。明时,才开辟施州、永顺、保靖之地。清康熙时,开辟凤凰、乾州二厅。雍正时,增辟永绥、松桃二厅。又改永顺为府。于是沅水流域,几于完全开辟。其初土民“畏吏如官,畏官如神”。官吏因之,颇为侵暴。而汉人移居其地的又甚多,土地尽为所占。于是苗民生计穷绝,一七九五年,就起而反抗。调四川、云南、湖南、两广的兵,好几十万,才算勉强把他镇定。这是由于这时候军事的腐败,参看第九章第二节。而这时候,川楚教民又起事,官军都调到北边去,苗乱依旧不平。后来有一个好官,唤做傅鼐的,来总理边务。乃修碉堡,创屯田,把汉民训练做兵,叫苗人侵掠不能得利,然后出钱买收他们的军器。又设立学塾,教化他们。从此以后,苗族就渐渐的向化了。

    苗族的分布,是从沅江的下游,而渐进于其上游的。所以从辰沅向西,自镇远、平越以达贵阳。从此再向西南,到安顺、普安一带,以及从平越向东南,到都匀、榕江一带,也都是苗族分布之地。贵州一省,介居湘蜀滇桂之间。这四省的边界上,也都是蛮族所分布。所以开辟独晚。明初,元时所置的思州来降。太祖将其地分设思州、思南两土司。后来这两司互相仇杀,乃于一四一三年,永乐十一年。分其地为八府,四州,设立布政司和都指挥司,自此贵州才列于内地。

    其在贵阳附近的土酋,以安氏、居水西。宋氏居水东。为最大。附近各土司,都分归其统辖。后来宋氏衰而安氏独盛。天启时,和永宁土司奢氏永宁,如今贵州的闻岭县。同叛。明朝为之大费兵力。到一六二八年,崇祯元年。才把他讨定。自此贵阳以西南都定。其贵州东南一带,则苗人分布的地方,面积之广,几达三千里,谓之苗疆。而以古州榕江。为中心。环列的苗寨,有一千三百多座。清朝雍正年间,鄂尔泰兼做了云贵两省的督抚,创议改土归流。才任张广泗招降他们。贵州其余地方的土司,则派哈元生去招降。后来鄂尔泰、张广泗都去了,继任的人,措置不善。苗人就又起而反抗。一七三五年。世宗派哈元生、张明等去平抚,久而无功。高宗即位。仍派张广泗经略其事。一七三六年,才把苗人蹙到丹江、都匀、台拱三县间的牛皮大箐里,把他打平。这一次,一共烧毁苗寨一千二百余座,所释而不攻的,不过三百八十多座,杀戮也是很惨的。

    skbshge

第159章 滇黔的濮族和金川() 
濮族的分布,以黔江、金沙江、大渡河流域为中心,前面亦已说过。从元以后,其最有关系的,就是贵州的播州,和云南的乌撒、乌蒙、东川、镇雄四土府。

    播州,就是如今的遵义县。当元明时,其辖境极广,北边直到娄山关,南边要到如今平越县附近。其酋长杨氏,也由来甚久。原来播州还是唐朝所置的州,僖宗时,为南诏所陷。有一个太原人,姓杨,名端,应募攻复其州。从此杨氏就世据其地,元时以其地为宣慰司。明初,杨氏率先归附,仍以原职授之。播州的地方,三面邻蜀,当交通之冲。而兵尤骁勇,屡次调他从征,总是有功的。万历初,宣慰使杨应龙,性喜用兵,因为犯了罪,为疆吏所纠劾。就发兵造反。官军讨之,屡败。直到天启初年,调川、滇、湖南三省的兵,然后把他讨平。于是分其地置遵义、平越二府,分隶黔蜀。清朝遵义改属贵州。黔江流域,就完全开辟了。

    云南一省,唐宋两朝,都为大理所据。到元朝灭掉大理,才入中国版图,已见第三篇下第三章第四节。但是把他认真开设郡县,还是明朝的事情。明初仍多用土官。就使正印是流官,也一定要用土官做他的佐贰。到后来,才逐渐改土归流。其间大抵是和平进行的。只有乌蒙、乌撒、东川、镇雄四土府,在明朝隶属四川。其地距成都太远,节制不到。而又居川、滇、黔三省之间,颇为腹心之患。清初,乌撒土府已废。其余三府,这是隶属四川。一七二六年,鄂尔泰创议改土归流,世宗知其才可用,就把三土府改隶云南。才把他改设昭通、东川两府,明朝时候,云南的疆域,是很广的。所辖的土司,西南抵今缅甸,东南亦达今老挝,和安南接界。后来措置得不甚得法,实力所及,西不过腾冲,南不过普洱。从此以外,就都为安南、缅甸所吞并。其事别见下章。清初,云南西南部的土司,还有和“江外诸夷”勾结为患的。鄂尔泰也把他次第改流。澜沧江以东的地方,总算完全平定。

    其兵力花得最多的,就要推四川的金川。金川,也是明初的土司。后来分而为两:东名攒拉,译言小金川,就是如今的懋功县;西名浞浸,译言大金川,就是如今的理番县属的绥靖屯。其种族,大概是古代的氐羌。地势极险,而又多设“碉堡”,实在是难攻易守的。清朝乾隆年间,大金川酋长莎罗奔,夺了小金川酋长泽旺的印,这时候,张广泗做四川总督,发兵攻之,久而不克。高宗代以讷亲,亦无功。一七四九年,又以傅恒代讷亲,莎罗奔才算投降。然而用兵已经三年了。后来莎罗奔死,其子郎卡嗣立。郎卡死,子索诺木继之。和泽旺的儿子僧格桑相联合。就又举兵反抗。一七七二年,高宗用桂林做四川总督,和尚书温福,分兵两路进攻。桂林屡战不利。高宗把他撤掉,代以阿桂。把小金川打破。僧格桑逃到大金川。清军逼令大金川交出,大金川不听。又移兵去攻他。明年,小金川又叛。温福被杀。高宗又添派丰伸额、明亮做阿桂的副手。这一年,十月里,再把小金川打定。又节节苦战,到一七七六年,才算把大金川打平,金川地不满千里,人不满五万,而清朝为着他,用了五年兵,兵费花到七千万。打天山南路,还只用掉三千万。这种牺牲,也总算得巨大而可惊了。

    skbshge

第160章 两广的粤族() 
广西地方,入中国的版图,远较贵州为早;然而实力所及,也不过东北一部分;其东南一带,则自唐以来,以邕管如今的邕宁县。为控扼之地;此外就都是粤族的据地了。从宋朝开辟诚州之后,才从诚州“创开道路,达于融县,南抵浔江诸堡”。然后中国的势力,直达于郁江流域。徽宗崇宁间,就招纳了左右江四百五十余峒,分置州县,总称为黔南路。然而实力实在不足,以致“夷獠交寇,洞蛮跳梁,士卒死者十七八”。只得仍旧废掉。元明以来,才把这地方渐渐的开辟做郡县,而其间最费兵力的,共有四处:(一)是桂林的古田。如今广西的永宁县。据其地的酋长,本来有韦、闲、白三氏。后来都为韦氏所并,屡次为患,明朝的孝宗、武宗、世宗、穆宗四朝,都对他用兵,然后把他打定。(一)是平乐的府江。从此西至荔浦,溪峒共有千余处。徭僮靠他做据地,四出劫掠。西南直到迁江、来宾,所有各溪峒,也都和他相应。交通上头,起了很大的障碍。穆宗、神宗两朝,屡次用兵。又“刊山通道,增置楼船,缮修守备”。这一条交通的动脉,才算保住。又(一)处是浔州的大籐峡。这地方:两山夹江。其中有“大籐如斗,延亘两崖”。好像是天然的桥,徭僮在上面走来走去,很为便利。其地势又最高,走到山顶上一望,好几百里的地方,都如在目前。这种地方,真是难攻易守了。而籐峡、府江之间,又有一座力山。其险更甚于籐峡。住在力山的僮人,善造药矢,着人即死,大籐峡则为蓝、胡、侯、槃四姓所据。靠着天险,“居则遮断行旅,出则堕城杀吏”。为患很深。成化年间,命韩雍、赵辅发兵去攻他。深入其阻,把大籐砍断,改峡名为断籐峡。从此僮人失险,不敢再远出为患,然剽掠沿岸的事情,终不能免。正德年间,王守仁又发兵攻讨一次。到嘉靖年间,又为患,又命蔡经督师讨平之。(一)处是梧州的岑溪。酋长姓潘。万历年间,有名唤积善的,拥兵为患。也派戚继光带着大兵去,然后讨定。以上都是邕桂间的地方。其邕州以西太平府如今的崇善县。的黄氏,和龙州的赵氏,泗城凌霄县。的岑氏,蒙古人。也都靠着兵力,然后平定。

    还有广东的琼州岛,是后汉时,才开辟为珠崖、儋耳两郡的。《后汉书》说:“其渠帅贵长耳,皆穿而缒之,垂肩三寸。”和哀牢夷相同。《后汉书》:“哀牢人皆穿鼻儋耳;其酋帅自谓王者,耳皆下肩三寸,庶人则至肩而已。”可证其亦为粤族。历代虽多隶版图,然开辟的地方,都在沿海,中央的黎母山,仍为黎人所据。以地势论:则彼高而我下;地味则彼腴而我瘠;形势则彼聚而我散,所以历代未能开发。从元明以后,大举戡定,共有四次:(一)在一二九一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发兵犁其穴,勒石五指山。(一)在一五八五年,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在一六○○年,神宗万历二十八年。都发大兵渡海。(一)在一八九○年,清德宗光绪十六年。提督冯子材亦提兵深入,从海边到黎母山,开成十字路,从此黎人失险,就不复能为大患了。

    总而言之,对于西南诸族的用兵,要算元明清三朝,最为剧烈。这不尽由办理的不善,却反可视为开拓的进步。原来开拓进步了,移居的人就多。移居和往来的人多了,就不免发生冲突。冲突发生了,有时不免要用兵。这也是无可如何的。开拓这么大的土地,而用兵不过如此,牺牲总还不算大。

    skbshge

第161章 平缅麓川的灭亡和缅甸建国() 
后印度半岛地方,地势的平坦,交通的便利,都以红河流域为最;湄公河和湄南河流域次之;而伊洛瓦底江上流,则地势颇为崎岖;所以开化的先后,也就因此而定。然而伊洛瓦底江上流的人民,实际上颇为强悍。所以到近世,缅甸和暹罗、安南,就并列为大国了。

    明初,永昌以外,最大的土司,要推平缅、麓川。如今保山以西的潞江安抚司,腾冲以西的南甸、平崖、划达,以及缅甸北境,伊洛瓦底江右岸的孟拱、孟养,左岸的八莫、孟密等,都是其地。其南,如今蛮得勒、阿瓦一带为缅甸。又其南为洞吾。又其南为古剌。如今的摆古——亦作白古。其在普洱以南的为车里。车里以南为老挝。老挝以南为八百媳妇。观此,可知明代云南的疆域,实在包括伊洛瓦底江流域,和萨尔温河、湄公河上流。

    平缅、麓川,在元代,本分为两个宣慰司。明太祖始命平缅酋黑伦发,兼统麓川。后为部酋刀榦孟所逐,逃到中国。太祖为发兵讨平榦孟,乃得还。于是分其地:设孟养、木邦、孟定、潞江、干崖、大候、湾甸诸土司。伦发卒,子行发立。行发卒,弟任发立。想恢复旧境,就举兵犯边。一四四一年,英宗正统六年。命王骥、蒋贵将大兵讨之,任发逃入孟养,为缅人所执。子机发,仍据麓川为患。命王骥、蒋贵再出兵讨之。先是任发逃走时,明朝命木邦、缅甸,有能捉到他的,就把平缅、麓川的地方赏他。缅人既捉住任发,就想要求明朝给了他地方,才把任发献出来。明朝不曾答应。于是缅甸也帮着思机发,列兵来拒。王骥、蒋贵把他打败。然而缅甸终不肯交出任发,而机发也仍旧据着孟养。一四四六年,缅人才把任发来献。明年,再叫王骥带着十三万兵去攻机发,机发逃去。后来亦给缅甸捉住,景帝时候,把他送来,杀掉。王骥兵才回来,部众又拥戴任发的小儿子,名字唤做禄的。王骥晓得麓川毕竟不能用兵力打定,就和他立约,许他居住孟养;而立石于金沙江,说“石烂江枯,尔乃得渡”。遂班师。这一役,明朝连出了三次大兵,其结果,反默认把金沙江以外弃掉。真是天大的笑话。然而思氏给明朝屡次大举,一种恢复统一的运动,始终没有能成功。伊洛瓦底江流域统一之业,就让给缅甸了。伊洛瓦底江流域的民族,本来很为强悍。平缅、麓川,地最大,又最近边。太祖的乘机把他分裂,似乎不是无意的。

    缅甸地方,当明初,本分设缅中、洪武二十七年。缅甸永乐元年。两宣慰司。宣宗以后,入贡的只有缅甸,而缅中遂不复见。思任发、思机发两代,都给缅甸人擒献,所以思氏怨恨缅甸。嘉靖中,思禄的儿子思伦,和木邦、孟密攻破缅甸。把他的酋长莽纪瑞杀掉,莽纪瑞的儿子,名唤莽瑞体;他的母亲,是洞吾酋长的女儿,就逃到洞吾。洞吾酋长,把他养做儿子。于是莽瑞体就承袭了洞吾的基业。这时候,葡萄牙人初来东洋,莽瑞体雇他做兵,把古剌灭掉。孟密、木邦、潞江、陇川、宣抚司,王骥所立。干崖诸土司,次第归附。于是平缅、麓川旧地,殆悉为所并。只剩一个孟养。瑞体发大兵攻之,思氏的酋长名字唤做个的走死,思氏遂亡。一五二九年,嘉靖八年。莽瑞体卒,子应里袭。一五三一年,入侵。明将刘健、邓子龙大破之。明年四月,出兵直抵阿瓦(先是江西人岳凤,在陇川经商。陇川宣抚使多士宁,用为记室,而且妻之以妹。岳凤反和莽瑞体相结,杀多士宁而据其位。莽瑞体的跋扈,有许多是岳凤所教。这一次,把岳凤杀掉),定陇川而归。于是暹罗乘势攻击缅甸,莽应里的儿子机挝,就为暹罗所杀。缅甸国势骤衰,明朝的西南边,就无复边患。然而附近缅甸诸部,依然依附着他。缅甸建国的规模,到此就确立了。

    skbshge

第162章 清朝和缅甸的交涉() 
明桂王逃奔缅甸的时候,缅甸酋长,名唤布达刺。莽瑞体的曾孙。把他迎接到国里;合了诸土司的兵,共拒清朝。清兵沿伊洛瓦底江而下,直逼阿瓦。这时候,葡萄牙人,侨寓阿瓦的颇多,都帮着缅甸人守御。清兵不能攻破,只得退还。而缅甸人怕清兵再来,都抱怨布达剌。布达刺的兄弟怕剌都木,趁势把布达刺杀掉,窃据王位。就把明桂王执送吴三桂。缅甸从此以后,内乱相继。古剌乘机自立。一六八六年,康熙二十五年。藉荷兰人之助,攻破阿瓦,把缅甸酋长底布里杀掉。遂并缅甸全境。乾隆初,有一个人,唤做麻哈祖的,起而恢复故国。乘势灭掉古剌。一七五四年,缅甸酋长莽达剌,又为锡箔江夷族所杀,木梳土司雍籍牙,起而平定其乱。取阿瓦,灭古剌。雍籍牙的儿子孟驳,又吞并了阿剌干,攻灭了暹罗,国势又蒸蒸日上了。

    从缅甸强盛以来,澜沧江以外诸土司,几于尽为所并。清初,云南边外,只靠着茂隆、桂家两个银厂做屏蔽。茂隆银厂,在普洱边外,属大山土司。桂家是明桂王的遗民。所经营的银厂,名唤波龙。两厂所聚的人,都有好几万。一七六○年,茂隆厂主吴尚贤,为云南官吏所诛。厂众都散。不多时,桂家亦为缅甸所灭。一七六五年,缅遂侵沿边土司。官军三路皆败。诏罢总督吴藻,代以杨应琚。应琚到了云南,刚好缅甸兵退去。就张皇说缅甸可取。其实毫无方略。一七六七、一七六八两年,和缅甸相持,屡次败北。诏代以明瑞,和参赞大臣额勒登额,分兵两路进讨。额勒登额顿兵不进,明瑞败死。诏磔额勒登额,以傅恒为经略,阿桂、阿里衮为副将军。更调索伦、吉林兵,健锐火器营,和广东水师。一七六九年,陆军夹着澜沧江,水师则在江中,顺流而下。三路皆捷。然而走到老官屯,在孟养南边。经略已因水土不服,害病。攻打老官屯,又不能破。只得因缅人请和,许之而还,缅甸人明知清朝无能为,竟就不来朝贡,清朝也拿他无可如何。后来暹罗郑氏复国,缅兵屡为所败(缅人徙都蛮得勒)。一七八六年,郑华又受封于中国。缅甸才惧而请和,诏封其酋孟云为缅甸国王。孟驳卒,子赘角牙立。孟驳弟孟鲁,弑而代之。国人又杀孟鲁,而立雍籍牙少子孟云。

    skbshge

第163章 黎莫新旧阮的纷争和清朝讨伐新阮() 
安南黎氏的建国,已见前第一章。一五二七年,嘉靖六年。黎氏为其臣莫登庸所篡。后来明朝前去请问,莫登庸急了,只得入镇南关,“囚首徒跣,请举国为内臣”。于是明朝赦其罪,削去国号,把他的地方,建立一个都统司,而以莫登庸为使。一五三九年。

    黎氏之亡,遗臣阮淦,立其后于老挝,是为安南庄宗。一五三三年,复入西都。自是安南之地,黎、莫二氏并立。一五九二年,安南世宗入东京。灭莫氏。明朝说莫氏是中国的“内臣”,仍立其后于高平。而且要讨伐安南。安南大惧。世宗只得也仿照莫登庸的办法,入关受都统使之职。明朝才算罢休。一六六六年,康熙五年。清朝册封黎氏为安南国王,而高平莫氏,亦仍受都统使之职。一六七四年,安南乘三藩之乱,清朝顾不到南边,把莫氏灭掉。请两贡并进,许之,一场对中国的外交,也总算了结。

    先是安南庄宗复立之后,以婿郑检为太师。而阮淦子潢,因和郑氏不协,南镇顺化。自是郑氏世执政权。世宗死后,郑检的儿子松,废掉太子,而立其弟敬宗。一五九九年,明万历二十七年。阮潢举兵讨之,不克。就自立为广南王。自此广南对于安南,不过名义上称臣,实际则完全独立。广南的立国,以西贡为重镇。因其濒湄南河下流,最富饶。乾隆时,阮潢的八世孙福屿,置副王以镇之。后来福屿杀其长子,而传位于次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