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威武不能娶-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情感没有一丝一毫的掺假,跟讨银子一样真。
  “朝廷有银子还能亏了你两湖重建?”蒋慕渊道。
  薛淮溢知道被看穿了,他也不尴尬,道:“这不是紧巴巴的嘛。”
  “知道紧还伸手?”蒋慕渊反问。
  “眼看十月了,户部要做明年的安排,也要定明年的赋税,两湖现如今这样……”薛淮溢摊了摊手,“是吧……”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薛淮溢笃信这一条,不管好处有多少,他不哭反正就没有。
  饶是蒋慕渊这一宿累得够呛,也被薛淮溢的厚脸皮逗笑了,摆手道:“我打仗银钱都不够,不伸手问你要就不错了,你还问我讨?你跟京里哭去!”
  “小公爷,”薛淮溢又道,“不产粮,银子又不能当饭吃,若两湖能重振天下粮仓之名,与江南一块蒸蒸日上,您还怕不够发军饷的呀?您只要别让乔靖继续在两湖打仗,您跟他打多久,老薛能给您供多久的粮食。”
  蒋慕渊睨着薛淮溢,又一次笑了。


第945章 与人有关
  蒋慕渊没说行,也没说不行。
  薛淮溢就没有继续游说,这事儿过犹不及。
  他拱了拱手,蒋慕渊忙,他也不空闲,要与夷陵的官员一块尽早把损失状况定清楚。
  总归他尽力哭过了,再递折子去户部哭一哭,京里总不会太叫两湖为难。
  蒋慕渊丝毫不怀疑薛淮溢的能力。
  此人搞内政的手段是数一数二的,要不然,蒋慕渊当初也不会想着法子让吏部把人调来两湖接手金培英留下的坑。
  蒋慕渊往外走了两步,何治带着几个人匆匆来了。
  其中一位中年人把一份文书递了过来,道:“小公爷,您看看。”
  蒋慕渊点头,看着这份军情战报。
  只写简单战报,曲甫和何治都能担当,送去肃宁伯跟前并不会有问题,但若是往御书房递的,这两位大将的文采就差了些。
  原本,曲甫麾下有一个能写的,可惜昨夜战死,再无法提笔。
  蒋慕渊倒也能一并包办了,但这样不是长久之计,就让何治今儿寻了个人来,先写上一份,他改一改、润色一番,有了经验,再提点几次,也就够用了。
  眼下这份,粗粗一看,写得中规中矩。
  蒋慕渊从头看完,没急着修改,重新和何治确定了战损。
  江南水师损失惨重,虽然在设计于枝江外阻拦乔靖时,蒋慕渊和肃宁伯都明白此战便是胜了,损失亦十分巨大,但真的看到这些数字,心里还是沉甸甸的。
  那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哪怕战事意味着会有牺牲,这滋味也不好受。
  可昨夜战局,除了那样的破釜沉舟,他们没有更好的选择,一旦叫乔靖得手,朝廷的损失会更大。
  军报上也写了战功。
  曲甫断一臂劈杀霍籍,霍籍的遗体都收回来了,哪怕面目不能辨认,他胳膊上的旧伤还是能确定身份。
  蒋慕渊的目光落在段保戚的名字上,问道:“确定吗?”
  何治点头:“让好几个俘虏都认过了,说就是他。”
  段保戚救下了曲甫,被他反手杀了的那人据说是卢昶。
  卢家是蜀地的几个世家之一,传了也有几百年了,一直居于叙州府,祖上出过七八个进士,是蜀地的名门望族了,也是最支持乔靖造反的世家。
  而卢昶,是卢家年轻一辈里颇为出色的一位,也很受卢家长辈喜欢。
  王琅送来的消息里就提过,卢昶和他的几个堂兄弟都投到了乔靖军中。
  前世,蒋慕渊见过卢昶,彼时已经开战四年多了,蜀军已是败势,卢昶被他擒获,依旧狂妄至极。
  蒋慕渊想了想,道:“尸首在哪儿?我去看看。”
  何治引了他过去,蒋慕渊看着地上的遗体,眯了眯眼睛。
  比印象里的年轻,但的确是卢昶。
  以卢家对卢昶的喜爱,即便知道造反上战场是要死人的,也断断咽不下这口气,乔靖怕是要头痛一阵了。
  军报几次修改,最后抄写,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蒋慕渊一直忙到了天黑,才有工夫坐下来吃两口热的。
  战后不易,他也就分了两个热馒头,便是这个,都已经算得上极好的了。
  蒋慕渊也不挑剔,看着不远处被烟熏黑了半边的墙,突然就想到了北一胡同灭火后的那个清晨。
  他当时匆匆赶往北三胡同,顾云锦给他的就是热馒头。
  简简单单的,却热着他的心。
  那碟子酱菜,比山珍海味都对他的胃口。
  眼下,呼吸里已然有焦味,手里也是馒头,却少了那碟子让他怀念的酱菜。
  还有那个让他思念的人。
  虽然,战场危险,蒋慕渊不想让顾云锦亲历如此场面,但他也知道,他的媳妇儿对此毫无惧意。
  她更担心的,反而是自己武艺不够精进,在战场上拖了他的后腿。
  顾云齐寻过来,见蒋慕渊出神,便问了句:“想什么呢?”
  蒋慕渊抬起头看他,掂了掂手中的馒头,笑着道:“想家里那口酱菜呢,头一回在北三胡同尝的,念念不忘。”
  顾云齐挑眉,下一瞬也笑了起来:“说得我也怪想的。”
  “早些打完,”蒋慕渊道,“回家跟媳妇儿、儿子一块吃酱菜去。”
  “祐哥儿可还吃不了,”顾云齐也拿了个馒头,咬了一口,道,“我们盛哥儿倒是可以尝一筷子。”
  惊雨在边上听见了,暗自想笑,堂堂国公府的世子爷、圣上的亲外甥,张口闭口都是酱菜了。
  可转念一想,酱菜有什么不好的,日子平淡又不失滋味,老百姓追求这个,簪缨贵胄也一样追求。
  没有人会喜欢战火漫天的日子。
  蒋慕渊和顾云齐一块填了肚子,又往江边去。
  大战虽结束了,但后续收尾还在进行,眼前的江水依旧滚滚东去,昨日的硝烟已经渐渐散去,再过些时日,恐半点端倪都瞧不出了。
  可他们都知道,今日与昨日不同了,那些停在江面上的战船在夜深时沉的沉、毁的毁,只有部分还勉强能修一修的被拖了回来,靠在岸边。
  蒋慕渊背手看了会儿,道:“我明日一早回霞关去,你们等候肃宁伯调遣。”
  顾云齐颔首,道:“乔靖的水师折得差不多了,沿岸就无需这么多兵力防守,大部分都会调过去,余下的卡住蜀地东出的山道,不让他们进两湖。”
  “乔靖自己要焦头烂额一阵子,他一心造反,蜀地内部都没有全摆平,”蒋慕渊道,“此番大败,定然会有动摇的,此刻是进攻的最好时机。”
  敌退我进,趁虚而入,这是兵法上最浅显的东西,他们的想法也颇为一致。
  “只是我总觉得还有什么事情想漏了……”蒋慕渊叹了一声。
  顾云齐道:“与何事有关?又或者说,与何人有关?”
  蒋慕渊重重抿了抿唇,听着滚滚水流,答道:“与人有关。”
  他想到了孙睿。
  若是孙睿,此时此刻,会想做什么,又能做什么?
  孙睿把孙璧“逼”反了,又催反了乔靖,朝廷收复南陵,又大败了乔靖水师,孙睿难道就默不作声地等着他们一点点把蜀地收回来?
  他的下一步棋子……
  蒋慕渊的目光终是落在了岸边的战船上。
  几乎倾覆、再无战力的不仅仅只有蜀地,还有江南水师。


第946章 趁虚
  江南水师,明州,赵同知赵方史,邓公公……
  没有抓到头绪时,一切都跟迷雾似的,东敲一下西动一下,根本寻不到联系,可一旦有了个方向,那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事情就一点点串了起来,迷雾被驱散开,余下的是让人愕然的结果。
  蒋慕渊的呼吸都不由重了许多。
  他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睁开,看着江岸边停驻的破损战船,神色越发沉重。
  他想,他有点明白孙睿这几年在做什么、又想做什么了。
  孙睿记恨贾桂,自不愿意迎贾婷为侧妃,以他前世在贾家人身上吃的亏来看,这种排斥也不稀奇。
  只是,他为了不娶贾婷,应对的法子激烈了些。
  贾婷这两年隐约察觉了孙睿的动作,可她只是官家女,再恨孙睿,也报复无门。
  当然,孙睿不仅仅拒了贾家,宫里给他寻的正妃、侧妃人选全叫他想法子推了,以至于圣上、虞贵妃和皇太后都商议不出一个彼此满意的人选了,就更不会烦到孙睿头上。
  孙睿唯一的侧妃是赵知语,这个人是孙睿自己挑的。
  什么随便圈了个名字,这话糊弄不了人,蒋慕渊只是一直都不明白孙睿为何会挑上了赵知语。
  赵家太普通了,赵知语的祖父这辈子在明州同知的位置上已经到头了。
  可蒋慕渊现在明白了,孙睿看中的正是赵方史这个同知。
  论读书、论为官,赵方史都不算有本事,当年屡考屡不中,好不容易提名了,也是堪堪上榜。
  他一直等不到京官的缺,最后去明州从九品做起,那么多年才爬到了同知,以他的年纪,即便与孙睿结亲,恐怕也等不到升迁了。
  就是这么一个人,却入了孙睿的眼。
  满朝廷来看,一个同知入不了眼,但在明州这个江南通海的大城,同知也算够看了。
  因为赵方史是明州官场的老人,几十年的耕耘,足够赵方史在明州甚至江南一带、里里外外拉起一圈关系了。
  那年,周五爷和袁二曾在明州遇见过邓公公,接连几日,赵方史都毕恭毕敬、登门拜访邓公公。
  蒋慕渊彼时就猜到其中有些故事,必定是孙睿要让赵方史办事儿,可惜五爷几次打听都没有摸出事情来。
  后来,袁二从韦沿那里打听过,赵方史曾管过商户海运,出海、入关的货物,商队的往来,事事都要官府点头,赵方史对其中关卡极其清楚。
  而江南这些年除了与西洋做生意,也在和东异做买卖。
  东异在先帝年间就与朝廷有大小摩擦无数,亦袭击了无数商队,在顺德帝登基之后,欺他年轻,屡屡犯境,直到被肃宁伯打得俯首称臣后,才老实起来。
  东异成了朝廷附庸,自不敢再轻易骚扰,底下老百姓们要赚银钱,往来渐渐也多了。
  可东异真的死心了吗?
  前世,在朝廷内乱不断的时候,东异的确还在老老实实上缴银子,但不停讨价还价,贡品也以次充好,蒋慕渊心里有数,只是彼时脱不开手去和东异计较罢了。
  东异并不是真心实意的臣服,不过是没有足够的实力与朝廷对抗。
  那么现在,江南水师已无战力,孙睿若让赵方史挑动了东异的反心,而明州一带的海路布防,赵方史一清二楚……
  以孙睿的性情,他做得出来这种事!
  孙睿根本没有顾忌过朝廷吃不吃得消如此紧密的战事,他就是在等着朝廷被拖垮!
  若不然,前脚两湖大坝炸裂,后脚狄人突袭、北地城破;北面还没有收拾干净,南边孙璧和董之望就被他逼反了;南陵还在开战,蜀地又兴兵……
  别说国库本就艰难,便是有金山银山,孙睿这么一茬接一茬的,也耗不住。
  此时此刻,一旦东异起了反心,朝廷根本无力迎击。
  哪怕这只是他的猜想,蒋慕渊也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他与顾云齐道:“我等不到天亮了,要先回霞关,江南水师不存,我怕东异趁虚而入。”
  顾云齐的呼吸一滞。
  他并不觉得蒋慕渊是危言耸听,顾家在北境与狄人打了百年,见多了这种场面。
  异族外敌,打趴下了能老实几年,一旦发现你兵力不济,就会瞅着机会冲出来咬你一口,他们鼻子灵,从不会放过这种机会。
  他们也不是要你多少城池、多少土地,抢了粮食牲口就跑,防不胜防,也烦得要命。
  两人商议了几句,蒋慕渊匆匆返回,催惊雨安排马匹干粮,彻夜赶路。
  惊雨一溜烟去了,没过多久又回来,禀道:“五爷来了。”
  周五爷风尘仆仆的。
  他在蜀地安顿好了程晋之,又帮着蒋慕渊布了些连络的暗桩,前几日收到传书,蒋慕渊怕孙璧半途被人截杀,周五爷又赶忙备了人手暗中护卫,他忙得脚不沾地,得知乔靖发兵,便匆匆赶来夷陵。
  “这一仗打得漂亮。”周五爷笑着道,具体经过,他路上都已经听说了。
  蒋慕渊的神色却很凝重:“损失太大。”
  周五爷岂会不知道战损惊人,可这种大战,不豁出去打,根本没有破解之法,江南水师损了,但乔靖也没讨到半点好,蜀地的水师也废了,哪怕乔靖想再来,造船还没有那么多能用的木头呢!
  蒋慕渊冲他摇了摇头:“我不是担心乔靖,而是,东异。”
  周五爷皱着眉,听蒋慕渊说了他的担忧。
  “这事儿孙睿做得出来,也只有如此,才说得通他为何要娶赵知语,”蒋慕渊道,“东异不能反,起码现在不能,朝廷打不起。你今儿不来,我也得使人知会你,要拦着东异,能拦多久拦多久。”
  周五爷那年去江南,也不仅仅是打听消息这般简单,周家买卖不少,也有通海的,与东异那儿能打些交道。
  “我自是尽力去拦,但能不能拦住、拦多久,不好说。”周五爷答道。
  蒋慕渊清楚这事儿不好办,他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有些无奈地笑了笑:“同样重来,我总落后孙睿一步……”
  周五爷闻言也笑了:“小公爷,你和他是截然不同的人。
  什么朝堂官员、天下百姓,孙睿从来不管,你却都搁在心上,如何会不受制于他?
  你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你当初来叶城找我说了那么一段匪夷所思的话,我就信你,替你做事。
  换一个人,我现在还在叶城、在我家老太太跟前当乖孙子。”


第947章 改变
  叶城周家,也就是曾经的永定侯府,虽不在京中定居,但曾经也无限风光过。
  周家家大业大,哪怕爵位没了,但毕竟耕耘了那么多年,底子厚,人也多。
  再说得直白些,就是水深。
  徒有偌大的家业,却已经没有能够承担起这些家业的人了。
  近些年,周家一直在走下坡路,麻烦不断,各房各支都有自己的心思,外头看着依旧是叶城的庞然大物,但里头的根,已经出了大问题了。
  没有一个领路人,却又谁也不服谁。
  直到出了一个周五。
  周五爷是长房嫡孙,又得当家老太太喜欢,按说这样的身份,带着周家往前走也是够了的,可里头人心散了。
  前世便是如此,周五爷一直在叶城陪着老太太,尽量安顿家业。
  可他毕竟是个公子哥,文韬武略再是出众,也不可能候着脸皮去跟一群伯娘、婶娘、嫂嫂、弟妹们掰扯。
  辛苦坚持了很多年,直至老太太过世,他出了孝期,自知再守着叶城也无法破局,终于入仕。
  不过,那时候的孙家天下已经是战火不断了,周五爷本事虽好,却没有发挥的地方,周家其他人亦不愿给他支持,他孤军奋战,闯不出一番事业来。
  等蒋慕渊与他熟识,知道他的困局时,自己都是麻烦缠身,哪有办法助周五爷一臂之力?
  而周家也终是在接连不断的战事里走向了分崩离析。
  守不住,心散了,甭管是金窝银窝,都会散的。
  只是,蒋慕渊一直很欣赏周五爷,哪怕周五爷最终没有守住周家,也不能否定了这人的能耐和手段。
  这也是今生蒋慕渊醒来之后,会急匆匆赶到叶城说服周五爷,再回京的原因。
  这么个能耐人,不该困守叶城,而蒋慕渊自己,也需要有周五爷这样的一个人帮着做些自己不方便出面的事。
  提及当日状况,心情沉重的蒋慕渊也不由弯了弯唇,笑道:“我也没想到能轻而易举地说服你。”
  周五爷也笑了。
  其实,蒋慕渊彼时说得并不复杂,他只是把周家的困难都一一列给了周五爷听,又说了可以预见的事儿。
  周家内里到底是个什么情况,那些叔伯兄弟们在打什么主意,周五爷自己最清楚。
  他有心,却无力。
  一来年纪阅历总归差了一口气,被叔伯们拿辈分压着,又时不时让伯娘婶娘们来胡搅蛮缠,他不让也得让;
  再者,老太太平稳了一辈子,看不得自家乱套,强压着不让周五动激烈手段,表面上的安稳就是安稳,而周五,被亲情与孝道束缚。
  明知这么下去不行,却又只能这般。
  因此,周五爷一听蒋慕渊说的话,心里就有数了。
  若不寻求改变,蒋慕渊说的状况最终都会发生。
  周五爷对自家状况太有自知之明了,就算是个江湖算命的来说,他也知道对方说得对,但他不会离开老太太,另寻出路。
  可说的那个是蒋慕渊,身份、名声、本事,样样不缺,这样的人推了他一把,让周五爷最终下定决心。
  哪怕周五爷问到缘由时,蒋慕渊推到了“做了个梦”上,他还是信了。
  周五爷不能走仕途,周家多的是拖后腿的人,他想要的也不是什么高官厚禄,那些东西周家曾经都有过,哪怕他出生时已经没了,但他真不稀罕那些,他只是想把周家变成自己想要看到的那个周家。
  充满活力的、向上的、齐心协力的周家,而不是一盘散沙、一棵高大却死了根、苟延残喘的老树。
  后来,周五爷一点点从蒋慕渊口中知道了那不是什么梦,而是曾经经历过。
  最初很是惊讶、甚至怀疑,可慢慢的,也就信了。
  如此骇人听闻的事儿,却又不是无迹可寻,人生总总,谁还不许别人有点与众不同的经历呢。
  再往后,他和蒋慕渊数次疑心孙睿在背后伸手,却始终没有弄明白对方在想什么,直到他从蒋慕渊口中知道了孙睿的状况。
  前世当了快二十年的幌子,最终被所有人背叛,哪怕顾云思病故时并未见到孙睿的结局,但以孙禛的性情来看,那结局根本不难猜。
  周五爷理解孙睿的怨气冲天,但他更清楚,孙睿做的那么多事情,根本就与疯子无异。
  “若我们的猜测没有错,孙睿在东异兴兵上已经花了很多心思了,”周五爷道,“他布局得早,我们出手拦了,也未必能拦多久。”
  不算更早的未知,光从邓公公到江南见赵方史都已经有两年光景了。
  两年,能做太多的事儿。
  孙睿步步为营,东南西北,能点火的地方都点了,谁又能早早发现,他甚至打了东异的主意?
  周五爷又道:“话又说回来,能拦东异一月两月的,就已经是乱了孙睿的棋盘,小公爷又何必觉得受制呢?”
  蒋慕渊笑了起来,拍了拍周五爷的肩:“那你可真得给我拦上几月,要是立刻开战,朝廷真打不起,若能拖到明年,还能迎击。”
  周五爷挑了挑眉。
  他听蒋慕渊说过,前世蜀地打了四五年,而与东异两线开战绝不是好法子……
  “你真有把握在年内压得蜀地换不了手?”周五爷问道,“乔靖的水师毁了,但他还能继续打,若压不住他,便是拖到明年,依旧是东西牵扯。还是说,你对王琅这么有信心?”
  蒋慕渊沉默了一阵,才道:“要是对他没有信心,也就不会让他走这条路,白白牺牲罢了。
  我敢让他走,他也敢走,就是有信心。
  从目前的状况看,他做得都很好,之后,也能做好。”
  周五爷应了声,末了,笑了。
  王琅与他,出身大不同,经历也不一样,可选择的路都挺像的。
  身处困局,迷茫过、也质疑过,但终究不甘被困,寻了个机会,就想走出去。
  看着是赶鸭子上阵,但其实都是不想辜负自己这一身热血。
  清了清嗓子,周五爷道:“不敢说多了,我拦东异到明年开春。”


第948章 不得不防
  日夜兼程,蒋慕渊匆匆赶到霞关时,正是日落时分。
  蜀地连日的大雨已经停了,晚霞缀在天边,映得山林都带了层红晕。
  蒋慕渊顾不上休息,直接去了肃宁伯的帐中。
  肃宁伯精神奕奕,拉着蒋慕渊,在地图上比划着:“这一带全部收回来了。”
  蜀地的水师在两湖吃了大败仗,乔靖狼狈逃回来,整个蜀地反军皆是人心惶惶,肃宁伯趁着这良机,从霞关出兵前压,一口气收了数座城池。
  这也是一开始就商议好的,两线施压,蜀地必定难以坚持。
  况且,王琅在背后也给了不少助力。
  前线兵力部署、守军将领名姓能耐,王琅尽可能地送了消息过来,肃宁伯排兵布阵时自然也有个依照。
  蒋慕渊认真听完,心里有了数,这才说了自己匆忙赶回来的缘由。
  “东异若是此刻兴兵,江南没有水军能够防御。”蒋慕渊道。
  肃宁伯脸上的笑容霎时间收了,他压着声问:“小公爷可是收了东异异动的消息?”
  “还没有准信,”蒋慕渊道,“当年东异是您打下来的,东异人什么脾性,您比我了解。”
  肃宁伯抿着唇,心一点点沉了下去。
  东异人,骨子里是傲的,也是狠的,他们嗜血又会抓时机,蛰伏再久,也不会熄了东山再起的心。
  正因为如此,当年为了把东异的骨头打断,让他们从心底里惧怕,肃宁伯坑杀五千战俘,用的都是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