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那个和亲失败的公主-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笑了笑,“只消我在,就没有什么是你必须要面对的。你若不想,可以不去,我现在就带你离开长宁。”
  她摇了摇头,“王后是识大体之人,所作所为不过是权宜,并非要针对我,我若一走了之,反倒显得太不懂事了。先前我确实害怕,所以逃走了,可是现在……”她抬眼看他,“即便是最差的结果……”
  “没有最差的结果。”他打断她,“你若决定了,我来安排。”
  ……
  当容烨与君初瑶双双携手出现在梁王宫时,很显然引起了不少骚动。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且梁王后终归是女子,没有那般铁血手腕,再加上琳琅那张嘴,封锁消息并无起多大作用。于是这一路走来,所遇之太监宫娥无一不悄悄侧目。第一眼见君初瑶,皆为其投足间绝代风华所惊,这一惊过后,却又立马生出红颜祸水之想,然而闲言碎语刚到嘴边,注意到两人相携的手,又是一惊,匆匆低下头去。
  因这验贞一事,偏殿里头聚满了人,主持大局的梁王后和事件的主人公容炀自然在场,还有容泠和琳琅,以及一些作为见证人的宫中女眷。
  君初瑶走到殿前,忽然停了步子。容烨轻轻捏了捏她的指尖,侧过身来,“一会你跟着嬷嬷进去里间,不管事态如何都不用怕,我就在外边。”他抚了抚她耳后的发,随即在她额上轻轻落下一吻。
  琳琅早便远远看着两人,见这一幕气得从席上跳了起来,切齿道:“姨妈,您看,君初瑶来了。”
  众人闻声皆望去,见殿外一个水绿色身影亭亭而立,她身姿纤细,乍看如早春的柳枝,可再看一眼,那笔直的腰杆和沉静的面容,分明更似破岩之中拔地而起的竹。她轻轻放开身旁人的手,朝殿内走来,盈盈步履,婀娜却不造作,似是与生俱来之美。她走近,将这殿中容貌姣好的女眷们一一比下去,就连座上的梁王后也似矮了几分。这样一个女子,只能叫人想起秋日里的碧海长空,水天相接处那一线静好,而无法将之与“□□”或“不贞”联系到一起。
  待君初瑶行完礼,梁王后正了正色道:“既然人都齐了,便开始吧。”
  “且慢。”容烨从席上起身,一行礼道,“儿臣有一事,须在此前得母后首肯。”
  “何事?”
  “按梁国律法,女子只在婚前才需验贞,君二小姐为朝中贵族之后,本无须在这诸多女眷见证之下行验贞之事。母后既是下了懿旨,便等于认定君二小姐为我宫中之人了,可是?”
  梁王后眉头一跳,忽然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局。老实说,她心里也知道,以君初瑶的为人理应不会做这般出格之事,告发此事的琳琅和承认此事的容炀显然各有所图。虽一个是她的侄女,一个是她的亲儿子,可他们的的话却不能全信,之所以提出要验贞,只是顺从惯例。容烨这番话于情于理都该被认可,然而一旦她点了头,万一君初瑶确实是被冤枉,那么,承认了她是宫中之人,就等于许了她世子妃的身份。
  当着这么多女眷的面出口的话,收都收不回,这也是容烨非要选在此时提起的原因。
  她这边正踌躇,又见他一躬身道:“母后?”他眼中笑意深深,似是势在必得。
  她最终抿了抿唇,“是。”
  他又一躬身,退了下去。一旁的容炀饮一口手中的茶,笑了笑,侧头低声道:“看来兄长都已安排妥当,臣弟便等着看好戏了。”
  确实是一场扣人心弦的戏。
  一炷香后,当验贞的嬷嬷与女眷们从里间出来时,面上表情各异,看得人云里雾里。正疑问,那嬷嬷上前行礼道:“启禀王后,验贞结果已出,君家二小姐……”她一垂眼,“确为不洁之身。”
  此话一出,在座之人中当属梁王后最为吃惊,琳琅最为高兴,而容家三兄妹则似各有所思,皆未有所表露。
  梁王后沉默半晌,看向众人,“依诸位妹妹看,此事当如何?”
  女眷中有一人出列,谦恭道:“妹妹以为……按梁国律法,贵族女子犯此大忌,理应受罚。不过……”她看一眼旁侧的容炀,“此事牵扯到二殿下,若二殿下愿纳其为妾,使其免去责罚,倒也未尝不可。”
  其余女眷听闻此言纷纷点头,只有一人未动,面上露出为难之色。梁王后自然注意到,疑问道:“和妃看似并不认同这办法?”
  这号为“和妃”的女子低眉看了看周围的人,显得有些小心翼翼,半晌后才吞吐道:“嫔妾有一事……不知当不当讲?”
  “和妃但说无妨。”
  她犹自在踌躇,看得人心都急了,最后似是下了很大的决心,道:“嫔妾两年前入的宫,那时也行过验贞之事,当日替嫔妾验贞的嬷嬷兴许还记得,嫔妾因对守宫砂的气味尤为敏感,险些……险些呕出来,还被疑心是患了什么隐疾。”她说话慢而细致,可却让众人不明所以起来,这与今日之事有何干系?
  “方才……”她垂下眼,神色有些怯懦,“嫔妾因惧怕这守宫砂的气味,特意站得远了些,幸而身子并未有恙。嫔妾想着,是不是自己已对这气味不再敏感了,便凑近了些去闻。可这一闻……嫔妾发现件奇事……”
  众人听到此处似已明白了什么,脸色都变了变。
  “嫔妾发现……这守宫砂,并无当日之怪味。”
  梁王后一惊,“和妃的意思是……”
  “嫔妾……”她看起来有些惊慌,“嫔妾不敢胡言,只是……只是……”
  她这边结巴着说不上话来,先前说话的妃子突然开口,“怪不得方才见妹妹神色古怪,躲躲闪闪,原是惧怕这守宫砂的气味?”
  经这话一提醒,众女眷都回想起来确有此事,纷纷点头。
  梁王后转头问向验贞的嬷嬷,“嬷嬷可还记得,两年前有这么一桩事?”
  那嬷嬷一惊,立刻道:“老奴并不记得。”
  “这便奇了,这事情已过去两年,嬷嬷怎的想也不想便矢口否认?况且,和妃也未说是哪位嬷嬷替她验的贞,嬷嬷您这么说,倒像是……”这话一出,众人皆听明白了其中蹊跷。
  梁王后思忖片刻道:“和妃行事向来谨慎,且在此事上不应有说谎之理。本宫也记得,和妃确实对各式各样的气味颇为敏感……”她一抬手,“来人,将这守宫砂好好查查。”
  君初瑶一直在里间听着外头动静,到得此时才幡然醒悟过来。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设局之人共买通了三个人。
  第一个,是当先开口提出办法以及质疑嬷嬷的那位妃子。那妃子应是梁王身边的红人,说话颇有几分地位,也算是女眷中的领头人。她先提出合情合理的解决方法,并取得王后以及众人的认同,继而提点众人和妃的奇怪行为,令和妃所言取信于王后,最后一针见血地戳穿说谎的嬷嬷,让众人皆确信守宫砂有问题。
  第二个,自然是关键人物,和妃。此人显然性子怯懦,本就不像是会说谎的人,加之刚巧对气味敏感,一切顺理成章。至于两年前验贞时作呕之事是真是假,根本不重要。一来,这宫中嬷嬷众多,而嬷嬷们验过的女子也众多,谁会在意这么一件小事?二来,这局中,还有第三个人,那就是验贞的嬷嬷。
  君初瑶约莫知晓先前下药陷害她的人是谁,而此人的手没那么长,不可能将主意打到守宫砂上。因而这嬷嬷也定是被买通之人,她矢口否认两年前的事,恰恰是要使众人相信她确实在守宫砂上动了手脚。
  然而,此局还未完。一个嬷嬷不可能有心害她,这嬷嬷背后的人,也就是设局之人找的“替罪羊”,究竟是谁?
  

  ☆、替罪羊

  “启禀王后,经老奴查验,今日替君二小姐验贞所用之守宫砂中,添了一味药物,此药呈赤红色粉末状,光滑无比,与守宫砂相融后能令其失去验贞之功用,不论女子贞洁与否,点上的守宫砂都将在一炷香时辰内自行从手臂上剥落褪去。因此药与守宫砂色泽相近,看上去并无区别,但在气味上,确实是有不同的。”
  查验守宫砂的嬷嬷这番话与和妃所言如出一辙,殿中霎时一片哗然。
  “这守宫砂是取自宫中,怎会出此等岔子?”
  “莫不是……谁人要陷害君二小姐?”
  “此事乃王后主持,若真是有人刻意动手脚,岂非也是对王后的不敬?”
  “行了。”梁王后看底下一眼,似是心中已有定夺,“诸位妹妹也不必急着探究,先来听听今日验贞的嬷嬷有何可言吧。”
  那嬷嬷被点了名,吓得身子一晃跌在地上,头磕得几近碰着了地,结结巴巴道:“老奴……老奴……老奴并不知情此事。”
  梁王后一挑眉,面上似有淡淡愠色,“嬷嬷在宫中行验贞之事已有十余年,如今连个外行人都辨得出的问题,竟说不知?本宫再给你一次机会,若你仍执意说‘不知’,那便是你的失职,按我梁国律法,此等罪责,挨些板子怕是还不够,看嬷嬷的年纪,恐要在牢狱中度过余生了。”
  那嬷嬷一颤,浑身都在哆嗦,又听上头传来声音,“不过,若是嬷嬷如实说了,本宫可念在你为我梁国宫中事务尽心尽力十余年的份上,既往不咎,命你告老还乡,安享晚年。”
  伏在地上的人怯怯地抬起眼,沉默了半晌,心中似已有计较,颤巍巍道:“老奴……老奴坦诚便是。此事……此事确是老奴受人指使而为。此人……”她一闭眼下了决心,“此人眼下就在殿中。”
  这话一出,又是一片哗然,众人皆面面相觑,猜测着究竟是谁人胆大包天至此。
  “便是……是骁州总督府大小姐。”
  梁王后眉头一跳,看向琳琅。她尚在愣神,听到这话一惊,几乎是跳了起来,“你血口喷人!我几时指使你了?我压根不晓得那是什么!”
  那嬷嬷低着头不敢看她,面上布满畏惧之色,反倒让众人觉着可信了几分。
  “姨妈——!”琳琅几乎是要哭出来的模样,冲到梁王后跟前,“我承认,我是不喜欢君初瑶,可我哪有这么大胆子来捉弄您呀!姨妈,您要替琅琅做主啊!这分明是栽赃!况且……况且……那君初瑶本就不洁,根本无需在守宫砂上做什么手脚,一样能证明!”她说完这话,底下忽然一片寂静,随即她才惊觉自己失言,当真哭了起来,满脸的泪,“姨妈……琅琅真的没有……”
  梁王后神色有些呆滞,好似根本没有听到她这番辩解,也未看她一眼,半晌后才像是终于回过神来,扶着额闭上了眼。
  容烨啊容烨,你当真……要将母后逼上绝路?
  “母后,儿臣也有一事,不知当不当讲。”一直事不关己闲闲品茶的容炀忽然走上前来,躬身如是道。
  梁王后惊了惊,睁开眼看着底下的人,“何事?”
  他微微低了低眼,“事关重大,还望母后能命人对君二小姐再度验贞,那之后,儿臣自会有所交代。”
  事已至此,众人皆觉得没有必要再度验贞,否则便太委屈了君家二小姐,可容炀执意如此,也只好照办。
  而验贞的结果确实不出众人所料,与第一次恰恰相反,所示为贞洁之身。
  “这贞也验了,炀儿,你方才要说的究竟是何事?”
  “事发当日,其实,儿臣同君二小姐……是被人下了药。”众人听闻此言皆是惊得说不出话来,这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当真令人始料未及,不想,看似简单的一桩事,竟丝毫不比后宫中那些尔虞我诈明争暗斗逊色。
  梁王后也是一惊,“竟还有此事?”
  “千真万确,当日处理完大婚事宜后,儿臣与君家两位小姐在殿中品茶,品的虽是茶,儿臣却似不胜酒力般晕了过去,醒来后便发现了……琳琅表妹与泠妹妹看到的那副情状。儿臣同君二小姐皆不记得晕去后发生的事,可单看那情状,就连我们自己都以为是……”他顿了顿,继续道,“虽是遭人陷害,可儿臣想,若自己当真与君二小姐有了夫妻之实,那么儿臣也难辞其咎,况且儿臣手中并无证据,只好一人揽下全责,同母后承认了此事,也便有了君二小姐今日的冤屈受辱。直到方才其清白之身得到证明,儿臣才敢将此事说出,愿为其讨个公道。”
  他言之凿凿,字字句句听来合乎情理。女眷们也有些惊讶,这素来风流成性的人,竟还有如此细心而隐忍的一面。
  “这么说来……你已知下药之人是谁?”
  琳琅听到这里,忽然像是来了希望,“炀哥哥,你知道真凶是谁?既然你说是与君家两位小姐品茶后出了事,那么……那么会不会是君家大小姐?”
  容炀摇摇头,“当日琳琅表妹与泠妹妹离开后,儿臣发现君家大小姐也被人下了药,迷昏在内殿屏风后。儿臣与君二小姐乃习武之人,药力退得自然要快些,而君大小姐身子骨弱,许久后方才醒来,还因此病了几日。君大小姐与儿臣早有婚约,与君二小姐也是姐妹情深,岂会下此毒手?”他抬眼看一眼瘫倒在地的琳琅,“儿臣并无证据,但依今日验贞的嬷嬷所言,斗胆生出猜想,下药之人与在守宫砂上动手脚的,应为同一人。她先摆出假象迷惑众人,又怕验贞后假象被揭穿,于是铤而走险,有了今日的举动。”
  琳琅脸上的表情接二连三地变换,听到此时已是连泪都流不出来,失了魂似的站起来,踉跄着走到容炀面前,“为什么……为什么是我?当日分明是炀哥哥你喊我去殿中,我才会见着那一幕……”
  容炀笑一笑,“琅琅,我并未说是你,为何急着承认?”
  她脸上的妆容被泪水晕开,本就已狼狈不堪,听见这一句,当真如疯了一般拼命扯着他的衣袖,“炀哥哥又为何要捉弄我?我是你表妹……我是你表妹啊!”
  容泠一直坐在席上静静看着今日这乱局,到得此时终于按捺不住,上前来,“初瑶姐姐是受了冤屈,可炀哥哥,那日也的确是你喊了我与琳琅到殿中去,这又当如何解释?”
  他挑了挑眉,面上拂过一丝失望之意,“泠儿,你在怀疑哥哥?”
  “泠儿只是实话实说。”
  “那哥哥便也实话同你讲,我之所以找你和琅琅来,正是为了试探她。”
  “试探?”
  “我故意让她见着那一幕,便是为了看她的反应。她当即跑出去同母后告状,之后又一直闹着要母后严惩初瑶,恰好证明了我的猜想。”
  “可炀哥哥怎会无缘无故生出这样的猜想?”
  似是被问到了关键之处,容炀一笑,“那日我问君二小姐可与宫中之人有什么过节,她起先不愿讲,在我再三追问下道出了琅琅。琅琅素来不喜欢她,并且当日也曾与她在宫中花园起过冲突,你也在场,可是?”
  “确实,可炀哥哥与初瑶姐姐也不过几面之缘,她又怎会推心置腹地同你说这些?”
  “不信?不信,便问她。”他手一扬,众人这才注意到君初瑶不知何时已从里间出来,面上倦意深深,看起来疲惫不堪。
  “初瑶姐姐,炀哥哥所说可都属实?你也觉得,陷害你的人是琳琅吗?”
  君初瑶朝容烨的方向看去,仅一瞬目光相触便已明白他的意思。她面无表情半晌,随即说出了一句连自己都无法相信的话,“是,就是她。”
  琳琅一下子瘫软下来,跪倒在众人眼前,面若死灰,许久后凄凉一笑,“是,就是我。”
  君初瑶见这一幕,脸色白得厉害,双手紧紧攥着衣袖,浑身都在颤抖,平静了好一会儿才向梁王后行礼道:“王后可否恩准初瑶先行回去?”
  她深深看君初瑶一眼,“去吧,让烨儿陪着你。这事你受了委屈,本宫自会给你还有将军府一个交代。”
  容烨从席上起身,看一眼君初瑶,并未立马跟出去,反倒朝王后躬了躬身:“母后,琳琅还小,不懂事,真要追究罪责,儿臣也有过错。她难得来长宁一次,儿臣却冷落了她,这才令她心生怨气。况且,若是将她交给宫里人法办,终归也缺了证据。还望母后能大事化小,从轻发落。”
  “琅琅是本宫的侄女,此事由本宫定夺怕有些不妥。烨儿,你来说吧,当如何?”
  “儿臣以为,便着令其,此生永不得再踏入长宁半步。”
  地上的人听见这一句,忽然冷笑一声,仰起头来,她面上泪痕未干,眼底神色冰冷,“容烨,你真狠,你比他们所有人,都狠。”
  

  ☆、煎熬

  容烨从偏殿出来后不见君初瑶,思忖片刻,并未追出宫去,反倒转身回了书房,推开门,果然见她站在书架子前,不知在看些什么。
  君初瑶听到声响回头,见是容烨,想笑一笑,却反倒鼻子一酸,险些溢出泪来。她赶紧回身望着书架,不敢再看他,下一瞬忽然被他自背后纳入怀中。
  “今日的罪责我一人承担,与你无关。”
  她将头埋得很低,听见这一句几近颤抖地落下泪来,起先还哭得隐忍,后来当真泣得无法成声。
  她此刻所流之泪,一是为自己。
  先后两次守宫砂,都是被动了手脚的。为一个人洗刷冤屈最好的办法,并非证明她为白,而要证明指证她之人为黑。因而有人先设了一个必死之局,后再借他人之手破局,一切水到渠成。至于第二次守宫砂,没有人会再疑心它有问题,而事实上,不论她是否贞洁,都将只会出现那一种结果。
  在这宫里头,行事严密疏而不漏且能为她费心费力至此的,除了容烨,别无第二人。她为此一面感激,一面却又悲哀。欺人易,自欺难,即便容烨瞒过了所有人,也终究无法揭开两人间这一层隔阂,有一个结系在彼此的心上,成了永难愈合的伤,从此后,一触便要痛。
  二,则是为琳琅。容烨既设下此局,便必定要有人牺牲,琳琅无疑成了最佳人选。而容炀见势为自己开脱,也恰好顺着这根藤,抓着了可以替他背黑锅的人。她为了圆局,无奈只能承认容炀所言,嫁祸于琳琅。梁王后在自己的侄女与亲骨肉面前做出抉择,琳琅,自然也成了她心中的弃子。
  这出闹剧里,唯一在替琳琅说话的人,竟是从小便与其不合的容泠。而她……亲手将无辜之人送上绝路,为洗刷自己的“冤屈”而冤屈了别人。她虽为女子,却长怀君子之心,行事向来磊落,这一次小人之为,便如同一点墨迹搅浑了满池的清水,她在其中,再难抽身,终有一日,悔不当初。
  “世子,二殿下找您。”门外突然传来这么一声,容烨口中一句“让他在外边等”还未道出,便有一人推门而入,看见屋内情景满脸的懊悔,“哎呀,真是不巧,打扰兄长同嫂嫂了。”
  君初瑶脸上泪痕未干,第一反应便是往容烨身后躲,却还是被容炀一眼看见,“呀,嫂嫂怎么哭了,莫不是被人欺负了?”
  “出去。”
  容炀一笑,“兄长何必急着赶臣弟走,臣弟……只是来还样东西的。”他从袖中取出一个簪子,细细瞧了瞧后递过来,“是嫂嫂先前落在臣弟殿中的。”
  君初瑶听见这话脸色白了白,忽然觉得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容烨接过簪子看一眼,面上无喜无怒,“别让我说第二遍。”
  “罢了罢了。”他面上似拂过一丝无奈之意,“兄长不愿见着臣弟也是人之常情,谁叫臣弟……做了哥哥还未来得及做的事呢。”他一笑,探身看了看容烨身后,“嫂嫂近日似是消瘦不少,可要好好保重身子。”
  君初瑶的手紧紧攥成拳,却又在容炀转身的一瞬无力地松开。有什么资格斥责他卑鄙呢?如今,他们已经是同类了。
  三日后,梁王后口中的“交代”如期而至,一卷懿旨赐婚,赐的自然是世子容烨与将军府二小姐君初瑶。这空悬已久的世子妃之位终是有了着落,可本该最为欢喜的人,却称病躲在了房中未去接旨。反倒是大夫人,喜出望外地开始张罗起晚膳来,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子菜,“勒令”将军府上下人人不得缺席。
  菜是好菜,酒是好酒,可这其中滋味,怕是只有桌边人自己才知晓。
  “初瑶啊,”大夫人一边布菜到君初瑶碗中,一边欢喜道,“此番因祸得福实属不易,娘替你高兴,来,多吃些。”
  她点点头接过碗,什么也没说埋头吃了起来。
  三夫人冷哼一声,“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要当世子妃的人就是不一样了啊,半天也不吭一声,莫不是嫌弃我们这些下等人了?”
  她本就吃得快,听见这一句心里一噎,跟着撇过头呛了起来。
  君项寒盛一碗汤放到她手边,搁下汤匙后看了三夫人一眼。桌上气氛一时尴尬起来,君辰赶紧打圆场,“哎呀,这长春羹好喝!砚蓝姐,你尝尝。”
  “好。”君砚蓝倒是笑眯眯的模样,接过碗细细品了品,“大娘的厨艺可真是一绝。”
  “好吃便多吃些。对了,砚蓝,这宫中事宜都准备得如何了?再过半月可就是大婚的日子了。”
  “大娘您放心吧,都准备齐全了。”
  “那便好,可惜时间紧了些,不然你们姐妹俩倒是可以将婚事一同办了,也算双喜临门。初瑶啊,你看呢?”
  君初瑶抬起眼来,看满桌子的人都盯着她,或希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