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田尔耕根本就把温体仁和施凤来投过来的眼神当成空气一般——你们别想!老子又不是傻子,眼前这位爷眼睛里不掺沙子,老子当一把没有自己思想的刀就挺好,刀有了自己的思想,这主人还敢用吗?
要不然怎么说人老奸,马老滑,兔子老了鹰难拿?还真就让久经宦海的温体仁给想出来个完美无缺的主意——既不用把人蒸发掉,也不至于让这王怀文去搞什么社学私塾邀买人心,更是可以将之掌握在手心里。
崇祯看着温体仁和施凤来在下面眉来眼去,还不时地瞄向田尔耕,却是颇为好奇,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在想些什么?
只是不待崇祯再继续猜下去,温体仁却先躬身道:“启奏陛下,故汉杨雄曾在《发言·字行》中说:‘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今天下社学,其中先生泰半是落第不仕之辈,教授水平亦有高有低,称之为良莠不齐亦不为过。”
“既然王怀文等二十六名监生甘去社学教授童子,臣以为,不妨以这些监生为师,教授一些老童生甚么的,待其通过考试,再命之为社学之师。如此一来,我大明社学之师,水平便相差无几,所教授童子,水平大概也类似。再通过乡试,府试,择其优者,为朝廷选拔人才。”
“更何况,若是任由王怀文等监生自立私塾,其未免有邀买人心之嫌,如此一来,却是再无后顾之忧。”
崇祯却是暗暗给温体仕竖了个大拇指——不愧是混到首辅的大佬,这脑子就是比自己一个苦逼的程序猿要强的多,好的坏的全让他说了,而且还弄出来了后世师范大学的影子。
有意装逼的崇祯沉吟了一下,也接着道:“师者,授业解惑也。社学之中,便是童子的开蒙老师,对于这些童子的影响,可谓是伴随一生,不得不慎。”
“既然如此,于京师之中择地建京师师范学院,朕自为山长,首批学生,便是这王怀文等二十六人,待其结业之后,便以之为基,教授其他有意为师之人。”
温体仕这才松了口看,看起来,自己这一步是走对了,既解决了麻烦,又让皇帝开心起来。只是心下却又暗自嫉妒起王怀文等人来,皇帝自领山长,教授这二十六名监生,别管这皇帝去上了几节课,或者干脆去不去的都另说,这二十六名学生却是坐实了天子门生之名。哪怕自己也去给这些学生上课,这些学生也不再是自己的门生——那样儿的话,把皇帝放哪儿了?活够了?
待事情基本商议完成,天都已经快亮了,自从半夜被吵醒到现在,崇祯也是有点儿疲了,干脆命温体仕与施凤来回去休息后,自己也是去田妃那里躺了一会儿,睡了个回笼觉,待到了辰时,精神头儿恢复了的崇祯干脆带着王承恩和方正化,往徐光启所在的皇家学院而去。
现在崇祯越发觉得应该想办法弄点儿理科狗或者工科狗出来,缺少了这些人,自己想干点儿甚么都不方便。光是这造纸、印刷,弄教材的事儿,都让自己头大,更别说学着其他的穿越者一样儿的造枪造炮造火箭了。
暗嘲自己给穿越者丢脸的崇祯却是突然想到了半夜里易星志说过的一句话:“学生游学之地,乃是一个名叫葡萄牙的小国,彼国虽小,水师与火器却颇有可取之处。再者,彼国现在仍窃居濠镜澳。”
玛格吉!就是你们这些混账占了老子的地盘,直到千禧年才给老子还回来!想到这儿,崇祯却是越发地愤恨螨清地无能——连这么一个被大明当成狗一样碾压的渣渣你们都搞不定,怎么就他娘的让你们坐了这天下,李自成该死,吴三桂更该死!
崇祯心下越地不爽,却无处发泄,只猛地抽了马儿一鞭子,无声地又提高了一些速度,直让王承恩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哪个不开眼的又惹了皇爷不开心了。而方正化却是根本就不想那么多,反正自己只是皇爷在明处的影子,只要负责好皇爷平日的安危即可,当下也是猛抽马儿一鞭子,跟了上去。
待到了皇家学院,崇祯却是挥退了其他人等,等落座以后,便开门见山地问徐光启道:“朕记得徐爱卿曾经说过,便是京师之中,亦有不少地夷人精通火器与历法?”
徐光启被崇祯这么一问给弄的一愣,却来不及细想便回道:“启奏陛下,京城中擅于历法之西夷,约有二十之数,擅长于火器一道的西夷,却是大约七八之数。”
崇祯干脆挥了挥手道:“以徐卿之见,这些人可能为我大明所用?”
徐光启沉吟了半晌,才回复道:“启奏陛下,这些西夷来我大明,原本是为了传教而来,本志上并不在于赚钱甚么的,若是陛下许他们传教,自然能为我大明所用,否则,只怕其心不甘情亦不愿。”
“只是,其教义之是无君无父之语,讲究信奉甚么姓耶的上帝,非是我中原所信奉的昊天玉皇上帝,臣以为,即便许其传教,亦应多设限制。”
读书人没一个好东西!崇祯心中再次暗骂一句,人家基友教可是把你当成好基友来着,当然,这种学了人家的东西就拔鸟无情的徐光启,才是好的徐光启,既然东西都学来了,还和那些蛮子混个什么劲儿,少学学后世那些总觉得蛮子月亮更圆的滚着叽歪患者。
觉得徐光启很好很不错的崇祯皇帝,此刻的心情终于开始好转了一些,不复刚才阴沉的模样,让徐光启压力倍减。只是现在还需要用这些蛮子,光靠老徐一个人,累死他也不成,想通透了的崇祯却是开口对徐光启道:“除去京师外,其余各地,尤其是番禹之地,彼辈约有多少?”
徐光启却是老老实实地答道:“启奏陛下,臣亦不知。只是,番禹之地本来便近海,泉州亦是,想来这两地的夷人当有不少。”
崇祯点了点头,想想也是。这些西洋的传教士,又有甚么好东西了。这些家伙说白了,都是跟西边儿的国家勾结在一起,等同于探子,更多的,是他们先一边儿传教,一边儿摸清楚当地的情况,若是遇上了弱鸡,随后而来的,便是西边儿那些国家的坚船利炮——崇祯皇帝那点儿少的可怜的历史知识记忆里,根本就不记得这时候西方哪个国家强,哪个国家弱鸡,反正在他眼里,都是蛮夷,没一个好鸟儿就是了。
最明显的例子,便是明朝的时候发生在澳门的事儿,这些蛮子被大明的水师教做人了以后,老老实实地在澳门行贿当地明朝官员,占据澳门,等到了螨清时,眼看螨清掉链子,后边儿发生了些甚么狗屁倒灶的事儿,后世的历史书里可是记载的清清楚楚——当然,也有可能有一天会因为某些原因,改写成西方民族东进融合。
思路明显跑偏的崇祯却又很快回过神来,螨清是不可能存在了,朕早晚把他们送去伺俸皇兄天启皇帝,至于那些蛮子——剥皮令还是甚么玩意儿的来着?大不了朕也效仿这些蛮子的后辈在美洲玩的那一套,在他们的身上也来上一套便罢了!
心中计议已定的崇祯开口道:“许这些人传教,是不可能的。但是,朕又想要这些蛮子的学识为朕所用,徐爱卿有甚么好办法么?”
好不要脸!这就是徐光启此刻心中的想法……
第158章 一颗苹果落下来
吾自束发读书以来,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辈!徐光启只觉得心中凌乱无非,皇帝的要求过分吗?站在一个大明人的角度来看,其实上一点儿不过分。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生死皆操于君王之手,要你的学识为国出力还讲甚么条件?当真是无君无父之极!
可是站在基友教那边儿的角度来看,这要求可就相当过分了。你不允许俺们传教,还让俺们给你出力,这不是摆明了不给驴子胡萝卜还要让驴子拉磨?简直是欺人太甚!
当然,徐光启感觉无所谓,蛮夷嘛,无君无父,譬如禽兽,威畏而不怀德,强必寇盗,弱则卑服,不顾恩义,其天性也。反正卖掉这些家伙,自己是一点儿心理压力也没有。
考虑了一番,徐光启才躬身道:“启奏陛下,现在京师之中,长于历法与火器之西夷,有一人名唤汤若望。乃是西方神圣罗马帝国的耶稣会传教士,天主教耶稣会修士、神父,此人擅长于历法、火器及诸般杂学,臣原本想着引其入皇家学院,思及其西夷身份,才未成行。”
崇祯却是好奇道:“甚么西夷不西夷的,有用便好,招他进来,让他参与火器与历法之事。”
徐光启却是再次躬身行礼道:“陛下不可。这皇家学院中有许多我大明独有之秘,若被其知之,恐有泄露之虞。到时候彼辈蛮夷若是学了去,于我大明不利。”
崇祯却是冷笑一声,说道:“一个蛮子罢了,尽管让他来,就算他学了想要带出去,也得能活着出走大明这片土地!大明之大,哪里土地不埋人?”
……徐光启已经完全不知道说甚么好了,这皇帝不要脸也就算了,偏偏还理直气壮地不把这些外族蛮夷当回事儿,一条人命,可能还是一条给自己出力卖命过的人命,说埋就埋,当真是好不要脸!
当然,崇祯要脸不要脸的,徐光启觉得没甚么,历史上凡是比较出名的皇帝,基本上都是些不要脸的货色。看看人家汉景帝,用棋盘砸死了吴王太子,李世明杀兄宰弟且为乐还大摇大摆的写到史书里,赵匡胤陈桥驿黄袍加身,这些明君圣主地,又有哪个是要脸的了?反倒是那些要脸的皇帝,如武宗皇帝和先帝一般,都不明不白的没了。
“既然如此,陛下不妨以重金诱之。西夷之人原本便重利,若陛下许以重金,便是不能传教,想来也没有甚么。”徐光启虽然觉得崇祯皇帝对蛮夷的做法不地道,但是他自己卖起基友来,卖的也很是彻底。
崇祯嗯了一声,对徐光启道:“这个无妨,若是银子能解决的问题,便不算是问题。”
转身又对侍立在一旁的王承恩道:“记下来,回宫后提醒朕。”
待王承恩躬身应是后,崇祯这才接着道:“那燧发火铳的事儿怎么样儿了?”
徐光启闻言,一张老脸却是拉了下来,就知道皇帝没事儿不至于跑来这儿,果然还是为了这事儿:“启奏陛下,依陛下所言,制得的火铳确实方便,好用,不惧雨水,只要弹药不湿,便不影响使用。”
“只是,这炸膛炸的也太快了点儿。有的二十余发后,便会炸膛。有些好的,也不过是三五十发之数。若是东征建奴时使用,估计每个军士要背负十余把火铳轮换使用,否则,一场仗下来,便只能使用刀剑了。”
买了个表!崇祯心中暗骂一声,这他娘的还排个屁的队!枪毙个毛线!搞不好先把老子自己人给炸死了,到时候老子还是得挂到那棵歪脖子树上去!
就在崇祯心中不爽的时候,却又听徐光启道:“若是舍了线膛,倒是方便了许多,不但产量上去了,便是炸膛之事也少了许多,一把铳,可发射数百回乃至上千回而不炸。”
尼玛,后世的那些甚么五六式,八一杠之类的,也没有听说过炸膛什么玩意的啊,自己看过的一个动漫里,那兔子不还把五六半给扔到沙子里踩,捡起来照样一梭子打光?老子不要甚么鹰酱家那些牛逼货,就要个跟五六半差不多儿的就行,这要求不高吧?这他娘的也不行!彼其娘之!
不过总算是峰回路转,有滑膛的能用,也算是有点儿好消息了——总比滑膛的也炸了强的多。滑膛的虽然不好,大不了不玩甚么定点狙击,排队枪毙还是可以搞一搞的嘛。
但是这事儿吧,崇祯想顺心是不可能顺心的,这辈子都不太可能顺心。也只有一会儿开心,一会儿闹心这样子才是崇祯这一辈子永恒的循环。
果不其然,就听徐光启又接着道:“其实还是钢材不过关之故。若是有好的钢材,臣有信心让火铳更进一步。另外,前番陛下所说的蒸汽机……”
见徐光启满脸苦笑,不再往下说,崇祯好奇地道:“那个又怎么了?也是钢材的问题?”
徐光启躬身道:“启奏陛下,那个倒是对钢材的要求不高。臣依着陛下当日所做的实验,若是封得不严,则一直会向世泄出蒸气,里边儿的杆子便推之不动。若是闭得紧了,又会向那日一样,要么将杆子推得暴射而出,要么发生爆炸之事,已经炸死了一个匠人。”
崇祯闻言,也是黯然。这种事儿总是避免不了,自己不是理科狗,知道个蒸汽机和密封就已经不容易了,剩下的怎么弄,又怎么知道?思虑半晌,也没有甚么头绪,崇祯也只是黯然开口道:“罢了,对那匠人的家里厚加抚恤吧,若是其家中有子,萌其子入学罢。朕不能让他们牺牲了就没了下场。这等为国牺牲,便是多大的哀荣,亦不为过。”
徐光启闻言,以下也是唏嘘感叹一番,接着道:“陛下隆恩,臣代那匠人一家谢过陛下。”
崇祯正待就此回宫散心,却因为自己一手扶着椅子把手,突然间就想起后世的一个物事来,当下却是兴奋地对徐光启道:“徐爱卿,朕有一个想法,却是需要徐爱卿多番验证了。”
徐光启见刚才还满脸黯然的崇祯此刻龙颜大悦,也不知道崇祯想到了甚么,只得躬身行礼道:“陛下请讲。”
崇祯却是兴奋地伸出胳膊,比划道:“徐爱卿且看,这胳膊来回往复,若是伸出去了,再想要收回,却是要做甚么动作?”
徐光启看着崇祯如同一个小孩子一般伸着胳膊在那儿比划,心中暗觉好笑,只是天子问话,自己不得不回答:“启奏陛下,弯曲肘部,向回缩,这胳膊自然就收回了。”一边儿说着,一边儿也做了一个曲肘回缩的动作。
这一缩却是不要紧,便如同那颗正好砸在了牛顿脑袋上的苹果一般,徐光启也恍然道:“陛下圣明!”
崇祯眼见徐光启也是两脸兴奋之色,便道:“徐爱卿可是想到了?”
徐光启也不顾着当着崇祯的面笑属于君前失仪,当下便哈哈大笑道:“启奏陛下,这蒸汽机之中,被推出去的那根杆子,便是臣的胳膊,若是想要再缩回来,却是需要一个胳膊肘儿。”
崇祯也大笑道:“不错,这胳膊肘儿,将胳膊推出去后,一个回来转动的功夫,便又缩了回来,若是这机械之中设置一个圆环,圆环之上寻一个点,挂上那根儿胳膊,往复之间,可不就伸出去,又缩了回来?由那蒸汽带动圆盘往复旋转,那圆盘再连上一根轴,可不就是动力了么?再以之推动其他的器械,可是可行?”
徐光启闻言,也是思虑半晌,又举着自己的胳膊来回往复了许多次后,这才恍然道:“陛下圣明!此前臣闻有天授聪明者,都以为是误传,如今陛下却是实打实的证明了天生神授,臣拜服!”
圆满地装了一个逼的崇祯却是微笑不语,若不是自己用胳膊拄着椅子把手想要站起来,却是还没有想到后世那种“吭哧吭哧”的老式火车。
坐惯了高铁和飞机的崇祯一时之间,根本就没有想起来过这种被称之为狗鱼头火车的玩意儿。平时里在现实中,除了京城的铁路博物馆,哪里还能见得到这种神器?倒是在那些抗战神剧中见过不少,甚么飞虎队或者游击队一类的,不常常扒了这种火车或者铁轨去找小鬼子的麻烦么?
这种狗鱼机车,烧的便是煤,一个大蒸汽机,通过曲轴连杆传动,吭哧吭哧的慢慢在铁轨上爬行,还不如骏马跑得快——可是这玩意特么地不知道累,也不吃豆料,拉动的货物还多,哪怕再慢,半个月的时间,总是能从京师晃悠到辽东了吧?到时候,在火车上养足了精神的大明士兵,有的是精神头儿跟建奴慢慢玩排队枪毙!
越想越美的崇祯对徐光启道:“徐爱卿还需要多多试制,争取早日将这蒸汽机给弄出来,到时候朕定有重赏!”
不待徐光启答应,突然之间想起来那个易星志的崇祯却接着道:“对了,还有一个海外游学归来的国子监监生,改天朕给你送来。”
第159章 天理人欲朱扒灰
今天的朝会上,风云变幻实在是太快,让人有些反应不过来。
先是温体仁出班上奏,说是要求查一下大明全国上下的社学,到底有多少社学,有多少先生,又有多少孩童是上不起社学读不起书的。
接着就是施凤来神助攻,表示国子监有些士子不愿意科举,甘做春泥一般的教书先生,这是好事儿,说明陛下的文治教化很到位,要求崇祯皇帝给这些士子嘉奖,并且要求建立大明京师师范学院,以这些国子监的监生为底子,广收落第不中而又愿意教书的书生,再派这些书生去各地的社学教授蒙童。
这可是好事儿,毕竟这是光大明教,宣扬圣人教化的大好事儿,这个得支持。
只是等群臣都纷纷附议,表示了自己一定尽力支持,皇帝也应该表个态的时候,崇祯皇帝再一次表现出了自己的不按套路出牌:“此乃继往圣之学,开万世之基的好事儿,朕当然是支持的。”
看人看脸,听话听音,朝堂上的大臣们哪一个不是人精?听崇祯这话就知道后边儿肯定还有甚么要说的,果不其然,崇祯接下来的话,就让这些大臣们感觉到一阵蛋蛋的忧伤:“朕闻,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崇祯的话一出口,大臣们就知道要糟。谁他娘的还研究射、御和数啊,除了真对数有兴趣的,剩下的基本上都是研究礼、乐、书就够了。
说到射,让这些正人君子们在小娘子的身上搞甚么射倒是没问题,射箭就算了;至于御,驾车是不可能驾车的,这辈子都不可能驾车,毕竟是有身份的人么,搞个御下之道甚么的就已经很累了好不好,还驾车?
至于数,那些甚么鸡兔同笼啊,井深绳长啊,还有甚么韩信点兵一类的问题,想想脑袋都疼,哪儿有子曰诗云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有意思?算了算了,谁愿意研究谁去研究好了。
可是崇祯大爷既然开口了,那么这家伙肯定是想要重新把这六艺给弄起来——这是不让俺们好过的节奏!这个不能忍!
只是有人不爽,有的人可就爽了。比如施凤来这样儿的,怎么看鲁儒一系和朱熹的徒子徒孙们都不太顺眼的施凤来觉得这皇帝太给力了,一下子就打中了这两个废物的命门——要不就是整天光他娘的死读书,抱着上古三代那点儿破事儿不放,要么就是绝人欲存天理。
可是绝人欲也行,你他娘的倒是绝啊,你还自己扒上灰了!彼其娘之,自己不要脸,但是却立了牌坊后告诉别人必须要脸,哪儿有这样儿的操蛋玩意啊,专坑别人不是?
就算是之前商议社学之事时,崇祯并没有向温体仁和施凤来透露一点儿的口风,但是不待其他的大臣们出班反对,施凤来就当先出班奏道:“陛下圣明,臣以为,孩童之时所受影响,将伴随这些蒙童一生的时间,故而从小接触君子六艺,乃是为他们以后的人生打算。”
温体仁却是不太爽,老子这个首辅还没被拿下呢,你丫的先出来抢宠爱了不是?这个更不能忍!本来还打算装个傻不表态的温体仁这下子站不住了,当下决定也卖了队友,先讨皇帝欢心才是最重要的:“启奏陛下,臣以为,读书者,不可读死书,更不可死读书。汉、唐所以强,乃是因为汉唐之时的读书人,出可为将,入可为相,都是文武双全,并非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自故宋始,因其得国不正之因,故而厚待于士子,使得士子骄纵,以至于个个手无缚鸡之力,我朝也承宋、元之制,亦是厚待士子。”
眼见朝堂上的大臣向自己和施凤来投过来想要杀人的目光,温体仁却微微一笑,根本就不在意:“民间有语,惯子如杀子,臣深以为然也。士子们个个手无缚鸡之力,手不能提,肩不能挑,以至于传出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笑话。臣以为,当于天下县学及州府之中,重立君子六艺,不合格者,不可参加春闱,更不可为官。”
你买个了表!朝堂上的大臣们齐齐暗骂一声,不仅望向温体仁的目光开始不善,便是偷偷望向崇祯的目光之中,亦是多有哀怨之意——您至于这么和首辅大人串通一气来坑人么!
崇祯却是毫不在意下面大臣们的表现,朕可是早就对朱熹这老家伙不爽了:“朕近日翻看史书,却是发现了一桩非常有意思的事儿,还望诸位爱卿可以为朕解惑。”
不管下面朝臣们的脸色到底如何,崇祯只是淡淡地开口道:“朕近日闲来无事,便读到了一首《卜算子》,其文为‘不是爱风尘,似被前身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是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由此,朕便对这庆元党案颇感好奇,遍翻故宋之史书而亦不明,朕望诸卿有以教朕。罢了,今日咱们君臣便好好说一说‘扒灰’这事儿,免得朱子枉受其冤。”
老早就准备拿着这事儿怼朱熹这老东西了!反正现在要重新开立社学了,这可是他娘的好机会,此时不怼,更待何时?
只是后世网上的段子终究只是段子,靠不得数,装逼一时爽,打脸会更爽,崇祯这句话一开口,不待别人出班反驳,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