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肥妻火辣辣:拐个将军来种田-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来上课的人却是不少,先不说毛三丫的那些孩子,就是后期陆续加入的大小孩子就十来个,而且还在陆续增加。

    这些孩子都是家境贫寒,出来自己寻食吃的,叫毛三丫张三指他们遇上,叫来的。

    不过他们来可不是因为这里能学习,而是这里管两顿饭。

    古人基本都是两顿饭,穷人家冬天吃一顿也是有的,白吃两顿饭,那就是能活命啊,别说上课学习,就是干活也是可以的。

    而张小花也从来没有想过白养人,无论大小孩子,除了要完成书面作业外还有手工作业。

    不是弄缝纫机吗,那些零零碎碎的部件全由这些孩子来弄,还有她设计的玩偶、木偶等等画书的周边物件,也全由孩子们做,弄好后发往京都,再有段玉那边发卖,长远来看,她赔不上。

    “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有的人吃白面大饼,喝着鸡汤,住在宽敞明亮的大房子,还有好多人伺候着,而你们却连一顿饭都吃不上,为什么?”

    张小花坐在叠起的桌子上面,问下面一堆大小萝卜头。

    “还有,为什么你们辛辛苦苦的赚来的钱都不够买一个鸡腿,为什么你们笑脸面对人,而人们却看不起你们,为什么?”

    “为什么有的人高高在上,你们却仰脸看着他们?为什么?”

    “你们想过吗?如果没有想过,那现在就想想。”

    这个问题太直观了,大小萝卜头都听得很明白,而且他们也想过,只是从来没有人问过他们。

    即使他们问过父母,父母也答不出来,答出来的也只是人家有钱人家是做官的,他们也想做官也想有钱,可惜父母却无法告诉他们怎么做了。毕竟读书那是需要钱的,他们最缺的就是钱。

    “因为我家没钱。”一个大一点的孩子道。

    “我家也没钱。”

    有了一个孩子开口,其他孩子也都纷纷说了起来,大多数都是没钱的。

    张小花双手往下压压,这个动作孩子们已经知道了,是叫他们不要说话了。

    “好,很好,你们想出来了,是没钱才叫你们和有的人不一样,那我再问你们,为什么你们会没钱?”

    这次萝卜头们有些茫然,是啊,为啥没钱呢?

    “我太小赚不来。”一个孩子怯生生地道。

    “我去做工没人要我。”另一个孩子说。

    “我爹病了,钱都买药了。”

    “我不知道。”

    更多的孩子说不知道,因为爹娘不给他们钱,爹娘说没钱。

    张小花点点头,再次诱导。

    “那你们想不想知道怎么赚钱?”

    孩子们眼睛顿时放亮,当然想知道了,有了钱就可以买米粮了,吃饱饭了啊!

    “想知道,很好!”张小花举起了一本书,“钱就在这里!书中自有黄金屋,说的就是这个。你们为什么在这里能吃上饭,那是因为你们在学习。知识就是力量,当你们学到足够的知识,那就会有大力量,想吃什么都能吃到!”

    孩子们没有一个质疑的,全是信服崇拜地看着张小花,毕竟,他们确实每天都能在这里吃上两顿饭,不管好不好,反正吃上了,这就说明张小花没有说谎!

    “好了,现在,孩子们,我来问你们,愿不愿意读书啊?”

    “愿意!”

    “想不想读到更多的书?”

    “想!”

    “非常好!从现在开始,你们每背下一篇文章,我就奖励你们一个鸡腿,抄写一篇文章,错字不超过三个,我就奖励你们两个鸡腿,你们可以自己吃,也可以拿回家给爹娘吃!”

 701 知识是伟大的

    在鸡腿的鼓励下,小萝卜头们对学习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鸡腿啊,听着就叫人流口水,只要背下一片文章,写下一篇文章,就能得到两个鸡腿,自己吃一个,带回家给爹娘一个,想想就叫人振奋。

    张小花的蒙学课本一部分是本土蒙学读物,一部分是现代幼儿班的读物,儿歌形式的。主要是以识字为主,其次才是写字。

    前者是为了叫这些孩子不会和这个时代脱节,后者是科学教育。

    她说的背诵一篇文章,抄写一篇文章,其实都很短,比如,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等这种的。

    抄写的文章也是很简单,还包括数字,基本上只要用心的认真的孩子都能完成。

    几天后,当一个孩子全部完成,得到两个鸡腿,幸福地拿回家去,其他孩子像打了鸡血一样,做工的时候都在背诵。

    张小花一面叫孩子注意安全,一面让叫厨房给孩子增加营养。

    这样的言辞鼓励时不时地就来一次,这也是希望知识改变命运这个理念,深深扎进这些孩子的心里,也好座位他们人生的信念,她相信有了这个信念,即使命运再不好,这些孩子也不会过得太差。

    “没看出来,你还挺能蛊惑人的啊。”

    孟子君无意听到,很是惊讶,事后跟张小花说。

    “这怎么叫蛊惑呢,这叫鼓励。我说的不对吗?只要好好学习,只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就能有钱,吃饱饭。不是吗?”

    “哪有那么简单?你小叔也是读书人,你们全家供,这些孩子想要走科举的道路,太难了。”

    孟子君并不看好张小花说的,他觉得张小花就是在画大饼。

    张小花明白他的意思,笑了。

    “那是你见识浅薄,没有看到知识的伟大,如果你看到了,你就不会这么说了,你会感到害怕的。”

    看看现代,那些高科技,纷纷秒杀一切啊,你还敢说知识不能改变命运?地球都能改变,别说一个人了。

    孟子君无奈。

    “我没说读书不伟大,我是说他们的家供不起的。”

    “我供啊。”张小花理所当然地道,“我现在不就在做吗?”

    孟子君觉得跟张小花讨论这个,根本就是浪费时间。

    “你叫我来有什么事吗?不要跟我要先生啊,我没有。”

    “知道,不是先生的事,是帮我找几个工匠,做个东西。”

    “你又要做什么?”孟子君好奇。

    “这个。”张小花很大方地把图纸给了他。

    孟子君看了半天。

    “这是个车?”

    “是。”

    “可是这个车的轮子按错了吧,应该是并行的,怎么成一条线,这怎么用?”

    “这叫自行车。”张小花伸手将下面的纸拿出来,“看,就是这样骑的。”

    那上面是个人在骑自行车的样子,孟子君见了惊奇的张大了嘴。

    “这样也能走?”

    “能啊。”

    “不可能!”

    “轮子在运动的时候是会自动保持平衡的,这是科学。哎呀,说了你也不懂!去找工匠吧。”

    “上次那些工匠不是和你很熟吗?”

    “雨露均沾啊。”

    孟子君噗喷笑出声,这词能在这用吗!

    “好吧,只是这个有些复杂,我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做出来的工匠……”

    “放心,少不了你的好处。”张小花拍拍他的胳膊,“去吧,我相信你。”

    孟子君忍不住频频白眼。

    打发走了孟子君,张小花望着山下的路,不禁叹气,这时候不是应该有个高人,或者什么泰山北斗,退休文豪啥的经过吗,看到她的蒙学,看到她的可爱孩子,再看到她这这么聪明绝顶,惊才艳艳,震惊感动,最终留下奉献吗?怎么这么久了连个鬼影都没有呢?

    果然是不能相信的!

    还是相信自己吧,弄出了缝纫机,再弄出自行车,赚的钱会更多,收益的人也会更多,那么她的圣母值自然也会更多。

    想弄自行车不是一天两天了,来到古代最大的就是交通不便,没钱的基本靠腿,有钱的也不怎么样,无论做车还是骑马都不舒服,远途更是遭罪,真是怀念现代的高铁飞机小轿车,就算是公交车也行啊。

    可惜这些东西她是无论如何也弄不出来的。

    自行车的构造并不是很复杂,既然缝纫机都能出来,自行车应该也可以,反正不行也没什么。

    又是一年过去了,接近年底,家家户户又开始了忙年,蒸干粮、做豆腐、大扫除,购买年货,看望亲戚长辈,沉寂了一个冬天的人们又活跃起来。

    只是天太不给面子,一场雪接一场雪的,出行实在太不容易了,远途的就没法去了,不过大家还是很开心,瑞雪兆丰年,冬天雪大,预示着年景好,出行麻烦算不得什么。

    张小花也回了趟家,把张老大和赵氏的衣服送回去,包括张青山和刘氏的鞋袜,不管关系咋样,表面上该做还是要做的。

    家里很忙,除了忙年这些活外,整个冬天都在推碾子,把来年要吃的米面都去皮,不然到了春天种地,就没时间弄了,而这个活也是女人的活,虽然用牲口,可细节的活还是需要人工的。

    小婶子不在家,也不能叫刘氏去干这个,那就只能赵氏干了。

    “这也没啥,以前不也这样吗?”赵氏端着筛子筛着糠皮道。

    “那以前不是没有小婶子吗?”张小花帮着忙活。

    “现在有了跟没有有啥两样,从你小婶子进了门,在家才呆多久?一年有一多半在娘家,人家没干,也没吃,说不着人家。”

    “那你干了,可你也没吃啊。现在分家了啊,你想去吃人家也不给你。”

    赵氏伸手点点张小花的额头。

    “死妮子,人不大事倒是挺多!”

    张小花嘿嘿笑了了。

    “反正是你受累,我无所谓啦!”

    赵氏叹了口气。

    “知道你为娘好,可是这也没办法,你说能叫你奶奶干这个吗?我住的最近,人家说也只能说我,还能说着你小婶子吗?”

    “娘,叫人说好也不会多块肉,说坏也不会少块肉,你怕啥?你看看我小婶子,躲得多远啊,说啥人家都听不到,你也能啊,我早就和你说过,在庄子里干活,总比在这里强,你偏不听,看看,现在受累了!”

 702 找个主

    “去庄子你爹咋办?”赵氏嗔怪道,“你以为像你呢,轻手利脚的,说走就走,我们行吗,这家里还有一大摊子事呢,田里、果园,都要收拾的!”

    “果园可以不看啊,田可以租出去。”

    “你个败家玩意,还租出去,租出去喝西北风啊!”赵氏白了她一眼。

    “那么多没田的也没见他们喝西北风。”

    “他们过得好啊!”赵氏说着坐下,捶了捶腰。

    “娘,你歇歇吧,我来。”张小花见了忙道。

    “你会干啥。”赵氏拒绝,絮叨着,“你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你小叔小婶不在家,我们再走了他们咋办?谁照看?你爹不会同意的。”

    张小花也有些无奈,有些事情真的不像你想的那样简单,就比如眼下吧,假如赵氏不给张青山和刘氏推碾子磨米磨面,村里人说的肯定是刘氏和张老大不孝,而不会说小叔小婶不孝,不因为别的,就因为你在身边,你看着不管就是你的错。

    可要是张老大和张小叔一样,也去别处生活,离得远一点,张青山和刘氏没事还好,有事还是第一个说张老大不负责任。

    因为啥,因为你已经照顾爹娘这么多年了,人们已经习惯你这么做了,你中途不做了,那就是你的不对了。

    这就和一直做好事的人,突然做了一件坏事,之前做的好事会被全否定一样的道理,相反,一直做坏事的人,突然做了件好事,那人们会感动会感恩会歌颂。

    听起来很寒心,可这就是现实,不是谁能改变的了得,我们所能做的也只能是,不做坏事,但也不要做好事,免得要当一辈子冤大头。

    就像张老大那样的。

    还是小婶子看得透彻,老早就躲出去了,就算被人说几句,可自己轻松是真的啊。

    有女当学小婶子!

    张小花在心里下了结论。

    家里这边,张氏和王明阳回来了,这也是每年年前的礼节。

    “这么大雪,你们回来干啥,冻着咋整啊。”刘氏在后屋忙活着准备菜饭,一边说着。

    张氏跟着忙活。

    “今天还行,没风。”

    “那也干冷干冷的。”

    “这要过年了,咋也得回来看看你们,离得又不远。”

    “那年后就别回来拜年了,折腾的病了我还担心。”

    “到时候看吧。你和我爹身体挺好的?”

    “挺好的,都这么大岁数了,和年轻人是比不了了,能动就是好。”

    刘氏语气带着一点怨气。

    “只要不闹毛病就好。小五他们啥时候回来?”

    “谁知道!”刘氏开始抱怨上了,“小五回来了两次,他那个婆娘要在老二那边买房子,不回来了。你听听,还要在那买房子,那是她住的地方?也不看看自己啥德行!我跟你说啊,她就靠小五赚那点钱,她是啥也不干啊,挺大个老婆,你说说,就是个白吃饱,那个缺德种,可把小五糟蹋毁了!”

    “娘,你这话以后少说吧啊,说多了小五也不愿意。”

    “那就是个没心的,整了那么个玩意,几辈子没缺女人了!随便摸摸都比那个玩意强!”

    刘氏可算是找到倾诉者了,这一说就没完没了了。

    “小五有个公差,这是好事,你说你在那掺和啥啊,你回来种着地,有我和他爹帮着,这不又是一份收入吗?守着家多好啊。你在那也行,你是找个活啊,也不能老靠男人把?不回来,也不找活,就在那白吃饱,你说这样的败家娘们要她干啥啊!”

    张氏无奈。

    “娘,你管那干啥啊,人家两个人愿意就行呗,也没吃你喝你的。”

    “啥呀!现在是我老婆子给他们干啊!地你爹和我收拾的,这家里都是我和你爹,我们都这么大岁数了,天寒地冻的,又得烧火又得扒灰的,有一点孝心也不能这样啊!”

    “也是,他们真是太不懂事了,赶明我说说小五。”

    “说小五干啥啊,他现在忙,公差啊,都是他那个婆娘,那才是奸懒馋滑呢!”

    张氏叹气。

    “娘,那现在谁给你推碾子呢,你和我爹还行吗?”

    “哈,我们还推,养了这么多儿子,老了老了还叫我们推碾子,他们也不怕天打五雷轰!”刘氏三角眼一番,“老大家的推呢。”

    张氏笑了。

    “这不也行吗?我还想呢,家分了,可在跟前住着,有啥事也能照顾着你们点。”

    “那也不是个好种!”刘氏丝毫不搭交情,“要不是她,这个家能这样?小五被逼走了,我和你爹身边连个人都没有,要是晚上死了,都没人知道!”

    “娘,你看,你说这话干啥!”

    刘氏也觉得说这话晦气,叹了口气。

    “我这不是气的吗!”

    “那也不能咒自己啊,这都要过年了,说点吉利的。”张氏说着就转开了话题,“小花呢,还没回来吗?”

    “不知道,那丫头片子更不是个好东西!”

    “娘,行了啊,你大孙女不是给你做鞋袜了吗?你还说人家。”

    说起鞋袜,刘氏道。

    “那丫头片子就针线好,我还没见过针线那么好的。我给你找来你看看。”说着去了西屋,拿出了张小花做的鞋袜给张氏,“你看看,这针线,我就没见过这么好的。”

    张氏拿过来也咂起了嘴。

    “还真是,小花九岁吧,这针线比我都好!”

    “十岁啦,这都要过年了。”刘氏道,“给我和你爹都做了,到时候我叫她给你做一双。”

    “行了,我一个姑姑,叫人家做什么鞋啊。”

    “姑姑咋的,那也是半个娘,正该做的!”刘氏说着又放了回去。

    说实话,对张小花这个孙女做的针线活,刘氏是认可的,鞋袜啥的都很相中。

    没办法不相中,缝纫机出来的产品没有几个古人相不中的。

    “娘,那鞋袜真是小花做的?”张氏追问了一句。

    “是,这个假不了,她在家也做了,我看见的。咋了?”

    张氏犹豫了下道。

    “小花眼看着就十岁了,我哥嫂有啥想法吗?”

    刘氏明白了。

    “你想给她找个主?”

    “我是这么想,就是不知道我哥嫂那边的意思。这小丫头孩耽误不得,早早定下来,大了就找不着好的了。”

 703 复杂的经历

    “这个我可不敢管!”刘氏马上道,“都闹了两出了,跟我动刀子了……”

    “娘,那都过去的事了,你还提它干啥。”

    “行了行了,我不说了,你要是有这个心就跟老大说说。不管她咋地也是我孙女,别人说啥我也管不着,反正我良心可是放的正正的,希望她找个好主!”

    “那我就跟我大哥说了。”

    “你有目标了?”刘氏很是好奇。

    对做媒拉纤这种事,中老年妇女格外感兴趣。

    “有倒是有一个,小孩今年十二,在读书,读的还行,我见过,长得也文文静静的。家庭情况和咱们差不多,种地的,闲时做点小买卖,兄弟两个,还有个妹妹,这个是老二,哥哥出去做工了,也定亲了,妹妹好像和小花年纪差不多。明阳学堂的学生,算是知根知底。”

    “那人家在读书,会说亲吗?”

    “是他们要说的,要不然我能回来说吗。我就想啊,那家日子过得还好,小孩是老儿子,父母多疼爱一些,自己读书,将来考上固然好,考不上也是读书人,找个事做也不错。”

    “要是考上了退亲咋办?那老张家的人可就丢尽了啊。”

    张氏无奈地道。

    “娘啊,想那么远干啥?再说了,他考上退亲他脸上就有光啊,传出去只会落个薄情寡义的名声,对他也不好。”

    “那倒也是啊。”

    “何况,能不能考上还是两说,要真那么肯定,他家也不会给他说亲了。娘,你不知道,考上进士那花的钱可就多了,他们家日子过得还好,但也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

    刘氏又是点头。

    “是啊,就说咱家的小五吧,这家伙的,念了多少年书,花了多少钱,最后还不是这样了。”

    “是啊,像咱们家这样的有几个。我看中的是知根知底,那家人也是正经过日子的,不说多好,但肯定没那种乱七八糟的事。”

    “那就好,只要是过日子人家就成。”

    “要是我哥嫂同意,哪天过去看看小孩。”

    “是,到时候我和你爹也去,把把关,你大哥那人他懂啥啊!”

    “行。”

    母亲说着话也将饭菜做好了,摆上桌,王明阳过去把张老大和赵氏叫来一起吃,在饭桌上提起了给张小花说的亲事。

    赵氏觉得闺女还小,不急着说亲,可是又不敢拒绝,再听听对方的条件,好像还挺不错的,也就没说什么。

    张老大听了直接就道。

    “行,过两天,我就过去看看,没啥事的话就定下来。”

    赵氏愣住。

    张氏愣住。

    所有人也都愣住,怎么张老大这么急?

    张老大自然不好说怕孩子在外面学坏,就道。

    “她老姑说的对,小丫头孩早点定下来是好事,大了就挑不到好的了。”

    赵氏有些着急,咋就好了就定下来了,这人还没看到呢,咋就说这话了。

    张氏笑道。

    “大哥,小花才十岁,不着急,咋也得挑挑,不能看一个就中。再说了,小花可是个有主意的,还得看看她愿不愿意。”

    张老大切了声。

    “小孩子家家懂个啥!”

    张小花并不知道,家里人三言两语就给她安排出了一门亲事,此时她正在段利这里。

    “你怎么样,能回去过年吗?”张小花一边烧火熬汤一边问劈柴的段利。

    “还行,不回去过年。”

    张小花一愣。

    “你要在这过?”

    “这挺好。”段利对她笑笑。

    这次折腾,叫段利的脸变得黑了,身体变得消瘦了,没以前那么俊美了,多了几分粗粝。

    “你要是来就更好了。”段利对她眨眨眼睛道。

    张小花撇撇嘴。

    “我还要回家和我爹娘过年呢。”说到这又问道,“你不回去和你娘过年吗?你娘知道你好了吗?”

    段利动作没停,将劈好的木头扔到了一边,顺便将斧子也扔到了木头上,走过来,坐在张小花的身边,伸手揉了揉她的头。

    “她不需要我跟她过年,只要我活着就行。”

    张小花看看他,转头看自己的汤了,显然这不是个好话题。

    “你怎么不说话了?”

    “不知道该说啥。”张小花搅着锅里的汤。

    “你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好了。”

    “没怎么想。”

    “这可不像你。”段利靠着后面的柴禾垛,“什么时候你也会顾忌了。”

    张小花斜眼白了他一眼,拿着勺子对他挥了挥。

    “本姑娘没兴趣行不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