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如意在门外高声道:“明个我雇短工把混糖月饼做出来,后来再做八百斤豆腐。”

    李山一听,雇短工又得花很多的钱,问几个儿子道:“她要雇几个短工?”

    赵氏生怕儿子不去读书要回家帮忙,扭头冲着李山嗔怪道:“行了。你别管了。雇人就雇人,先把活干好了,别让燕王府、刘大人治罪。”

    李如意跑回温暖如春的卧房,一下子钻进暖烘烘的新的棉被被窝,心情大好。

    昨天半夜太冷了,她被冻醒了睁眼到黎明去点豆腐,导致今天白天萎靡不振。

    她并不知道今天打了几个哈欠困意浓浓样子就把全家人紧张的够呛。

    九岁年龄太小,缺点是身子骨没长开,大脑也没发育成熟,精神力差,睡眠不足就没有精神,优点是再怎么累,只要好好睡一夜的觉,第二天又生龙活虎了。

    李山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怀里揣着沉甸甸的铜钱,赶着驴车从金鸡镇回到家,在篱笆门外就嗅到了一股浓郁带着甜味胡麻油的香味。

    赵氏正有些吃力的弯着腰拿着扫帚扫院子,用不高不低的声音道:“你一走,如意就叫来大柱子、王花花、金豆豆、余二草做混糖月饼。”

    “我这就去帮忙。”李山把在镇里买的两条鲤鱼放在厨房,看到在灶台前忙碌的李石,这是在准备午饭。

    一斤鲤鱼六个铜钱,猪肉十六个铜钱。一斤猪肉能买快三斤的鲤鱼了。鱼比猪肉便宜的多。

    李山为了省钱,没听李如意的话买猪肉,买了两条两斤多的鲤鱼。

    李如意带着四人在后院的一间大房间里面做混糖月饼。

    四人当中的王花花是第一次来给李家帮工。她是大柱子的姐姐,小名花花,今年十二岁,容貌生得十分普通,就是丢在人堆里立刻找不到那种,一双眼睛目光懦弱,看着就是个非常老实的孩子。

    这不是因为五狗子、四狗子都忙着做绸缎拼接荷包买卖,没有人了,李如意就叫了王花花,也是谢谢那天大柱子给她出气伸腿绊倒了曲红。

    李如意已经教会王花花怎么看烤炉取月饼。

    王花花看着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却非常聪明,第一回烤混糖月饼就成功了,没有一块月饼烤糊。

    “如意,你看我能做什么?”李山大步流星的进来,刚开口说话,口水就不知不觉的溢了出来,急忙拿手抹掉口水尴尬的不得了。几个孩子均是憋着笑。

    李如意递给李山一块出炉一会儿不烫的月饼让他吃,问道:“爹,肉买了吗?”

    李山目光望向烤炉,声音有些低,“我买了两条大鲤鱼,都是活的,可新鲜了。”

    李如意眉头轻蹙,鱼里面有刺,吃鱼太费时间,今个要做六百个混糖月饼,还要做下午去县城卖的豆腐,时间非常紧迫,要是她不会买鱼,转身道:“鱼没剖吧,我去剖鱼,您刚回来歇息会喝口水。”

    李山忙道:“我去剖鱼,你歇会。”

    “您没剖过几回鱼,别把鱼胆弄破了,鱼肉做出来的都是苦的,还是我去。”李家除了李如意外,剖鱼不把鱼胆弄破的是李健安兄弟。

    李山看着李如意纤瘦的背影离开,心里有些后悔不该不听爱女的话买了鱼。

    香气越来越浓,四小盯着烤炉里的月饼,火候差不多了,连忙戴上手套,开始从炉子里面取月饼。

    李山站在一旁瞧看,没想到四小的动作如此敏捷,一块月饼都没有糊,比自己这个成年人的动作都要快,换成自己取饼,达不到他们的速度,到最后肯定有月饼烤糊卖不出去,难怪李如意要雇他们当短工,这钱花的值。

    李如意剖好了鱼,让李石多剥几颗蒜,发现家里没有黄酒了,没有黄酒做出来的鱼腥味太重,又让李石去王海家要点黄酒。

    看吧,做鱼比做肉麻烦的多,如果是做肉,在这样忙碌的时候,直接切块炖了就完事,一点不费功夫。

    赵氏忍不住对回到大厅喝水的李山道:“你要是买肉,我就可以做。你买了鱼,我做不好,只能如意来做。”

    “我晓得了。”李山心道下回家里这么忙的时候,要听爱女的话买肉绝不买鱼。

    锅里的鱼炖好,馒头也蒸好了。李石兴高采烈的跑去给李如意说。

    李如意数了数混糖月饼,二百三十二个,还差三百多个,当下做了一个决定,“今个午饭,你们干完活再吃。”嘱咐李石,让他与李山夫妻先吃饭去午休。

 101被人抢了买卖

    四小在家里就是吃两顿,丝毫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再说了,早上来的时候,李家给每人一个煮鸡蛋、两张葱花饼,方圆百里谁家雇短工吃的早饭也没这么好,再不知足就是无耻了。

    李山哪能让爱女不吃饭,赶紧过来替下爱女。

    李如意笑盈盈道:“我吃过饭就来换您。”乱中易出错,再忙也不能乱。

    “我不睡。”李山吃过午饭自是不会去午睡,该睡的人是李如意,而不是他。

    他在燕城修建城墙,从早干到晚,哪有时间午睡。再说了,以前在家里种地,也是忙得没有时间午睡。

    几人忙忙碌碌一共烤出七百三十个混糖月饼。

    李如意等四小吃完饭就结了工钱,让他们回家去了。

    李石快步走至,激动的道:“如意,豆子磨好了,就等着你点卤水。”分明不是第一次做豆腐,还是这么兴高采烈。

    “我这就去。”李如意特意不让四小看到做豆腐的过程,宁可下午少卖些豆腐、豆腐脑,也不能把方子泄露出去。

    李山赶着装有三百多斤豆腐、两大桶豆腐脑的驴车出门后,李如意困顿的眼睛都睁不开了,赶紧去补个眠。

    李石精神头还足,在厨房、后院收拾,勤快的像只小蜜蜂。

    赵氏坐在院子里晒太阳,两条狗趴在她的脚下眯着眼睛享受阳光的沐浴。

    五狗子背着一个竹篓来了,跟赵氏、李石打了招呼,把竹篓放下从里面取出一大块猪肉,“这块猪肉是我买的送给你们家吃。”

    赵氏见五狗子穿着旧衣裤,梳着长辫子,辫子上扎着红头绳,看着比以前精神,笑道:“你这么客气干什么?”

    “我没有客气。如意帮了我,我心里感激。这点肉不算什么。”五狗子跟李家熟悉的很,直接把猪肉拿到厨房里,找一个木盆放进去。

    赵氏心里喜欢五狗子的实在和知恩图报,夸赞道:“你是个聪明有本事的孩子,这么小就能挣到钱了。”

    五狗子笑得有些勉强,背上竹篓,轻声道:“姨,如意睡觉了,晚上我再来找她。”

    李如意睡了半个时辰,感觉精神好多了,听到熟悉的少女声音,高声道:“五狗子,我醒来了,你找我什么事?”

    五狗子敲了敲门,得到允许推门而入,见李如意坐在床边穿衣服,双颊绯红,像涂了胭脂,才九岁就已经初显美丽,忍不住夸道:“你比以前好看了。”

    “你也是。”李如意指着破旧不堪的椅子让五狗子坐,问道:“你今个怎么有时间来找我?”

    五狗子已经听说李家今个又雇短工的事,李如意这么帮她,李家需要人,却没有找她与四狗子,就是不想耽误她的买卖,可是她的买卖要做不下去了,蹙着眉头道:“如意,这几天金鸡镇、县城小集市都有人学着我卖绸缎拼接荷包,价格还比我的低。”

    李如意心道:绸缎拼接荷包的技术含量很低,被人效仿是意料之中的事。不知五狗子有没有听我的话控制进货量?当下直接问道:“你的荷包还剩多少?”

    若是五狗子不听李如意的话进货太多,那么这回卖不出去就得赔上一笔钱。

    “我都卖完了。”五狗子停顿一下,目光有些黯淡,“昨个我一看苗头不对劲,就降低价钱便宜卖了。”这一降价直接少赚近百个铜钱。

    李如意问道:“亏本没有?”

    五狗子忙道:“没。”

    李如意夸赞道:“你很敏锐,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市场行情不好,在没有亏本的情况下,果断抛售就对了。”

    五狗子没有得到挖苦讥讽,反而得到的是夸赞肯定,不由得哈哈笑起来,笑过之后,又小声道:“如意,我这些天赚了很多的钱,足足有三两多银钱。”

    三两多白银对于五狗子来说,就是一笔巨款。她爹娘手里银钱都远没有这么多。

    “不错。”李如意见五狗子脸上再上显出愁容,柔声道:“你就是因为赚的钱太多了,突然间被别人抢了生意,再也赚不到钱,一下子特别失落难受。对吗?”

    “是。”五狗子倒不见外,央求道:“好如意,我还想做买卖。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她与四狗子从昨天降价处理了所有的荷包开始就想新的买卖,结果想到现在也没有想出来。这年头要是没有聪明的头脑,光有一把子力气,可挣不到钱。

    “你和你哥这些天也累坏了,休息几天,等我想好了告诉你。”李如意穿好了衣裤,从枕头低下拿出一面没有任何雕花非常普通的铜镜照镜子,这面铜镜是四个哥哥合起来用零用钱给她买的,这也是礼村少女的奢侈品之一呢。

    “好。我听你的。”五狗子欢喜的把脑袋凑了过来,在铜镜里面看到自己的脸,五观没有李如意精致,却是笑得嘴都合不拢,能塞进一个馒头,样子好傻。

    “我哥哥送给我的。”李如意忍不住扬了扬手中的铜镜,另一只手从枕头底下摸出一把桃木宽齿的梳子开始照镜梳头。

    “我手上有猪肉腥味,要不我就给你梳头了。”五狗子望着李如意乌黑的头发,再看看李如意红润的小脸蛋,心道:几个月前如意的头发还跟我一样是枯黄开叉的呢。看来人吃好了就脸色好头发黑。我一定要多赚银钱,让我们家也吃上好的,个个都精神头好头发黑。

    李如意以为五狗子说的是给自己家买猪肉,等出了卧房才知道是给她们家送了一大块猪肉,心道:这个五狗子跟马姨一样知恩图报,明明家里很穷,对我们家还这么大方。我给五狗子出了一个主意,五狗子、马姨隔三差五的送来东西。

    五狗子坐了一会儿,见李如意要做晚饭,也是知道李家现在豆腐买卖特别好,不想进厨房多呆,怕被李家误会是来打听豆腐方子,这就要走。

    “你拿块豆腐回家吃。”李如意切了一块三斤多重的豆腐用油纸包了放进五狗子的竹篓,笑道:“你这么急着回家是不是怕藏的银钱被我姨找到了?”

    “不是。我藏钱的地方连狗都找不到,何况是我娘呢。”五狗子自信满满,走之前突然间想到一件事,目光诡秘,低声道:“你知道我昨个在镇里看到谁了?”

 102被卖冲喜

    “谁?”李如意亲昵的拍拍五狗子的肩膀,“你别卖关子了。快说。”

    “王三妞。”五狗子见李如意神色没有变化,接着有些幸灾乐祸的道:“她跟着一个老头子,听那个老头子说花了三两银子把她从方家买回来给重病的孙子冲喜。”

    李如意好奇的问道:“冲喜?这是怎么回事。”

    五狗子简明扼要的把事情经过讲了。

    昨天五狗子路过金鸡镇的药堂,看到穿着破烂衣裤的王三妞背着很大一篓子粮食,还听到一个目光混浊说话刻薄的老头子说买王三妞亏大发了什么的,五狗子有些好奇就多听了一会儿。

    原来老头子是方村隔壁村的人,家里就一个独苗孙子得了重病要死了,家里请来的神婆说要娶个八字好的女人冲喜,这到哪去找八字好的女人,再说家里的银钱都买药了,没有多少钱再买办正经亲事。

    正好方家卖王三妞,老头子就花了三两银买了回来。

    事后,方村的人告诉老头子,王三妞在王族偷钱差点杀死亲姑姑,十分恶毒狠辣,已经被王族逐出家族。

    这样的女人八字怎么可能好呢。

    老头子一家觉得上当受骗,又找方家退人,方家自是不干。

    买人是老头子决定的事,一家人都怪他,他心里憋屈,不想被方家这么吭了,就到处说方家不地道。

    “怪不得方家急匆匆的把王三妞领走了,原来是打着把她卖掉的主意。这个方家……”赵氏有些激动的站了起来,后面的话却是没有说完,半晌,冷声道:“方家再怎么样,也比王三妞及王立冬、曲红强。”

    王三妞是犯了大罪,却是王立冬夫妻的亲生女儿。

    王立冬、曲红夫妻不退方家的聘礼,扣了王三妞的嫁妆,明摆着不给王三妞一条活路。

    亲生爹娘都是如此,方家所做的也不算什么。

    李如意冷声道:“王三妞咎由自取。”她还记着曲红辱骂她的事,等过些天风波平息,没有人想起来时再去收拾曲红。

    五狗子背着豆腐回到自家,笑道:“娘,如意送给我们家一块豆腐。”

    正在做饭的马氏从厨房里快步走出来,双手接过豆腐,比李家上次给的那块还要大,沉甸甸的,忍不住喜道:“听说豆腐精贵着呢,一斤四个铜钱,这么大块得十几个铜钱了。如意对我们家可真好。”

    五狗子在镇里只买了一块肉,回到村子直接去的李家,放下背篓,又跟马氏说了王三妞的事。

    马氏摇了摇头,“造孽哦。人的命天注定,冲喜是那么容易冲好的吗。十个冲喜的能有一个冲好了就不错了。王三妞怕是要当寡妇了。”说是这么说,目光里没有半点怜悯。

    王立冬、曲红不是好东西,王三妞更是。王立冬一家以前没少欺负许家。马氏曾跟曲红吵过架,还差点打起来。

    五狗子定定瞧着马氏,问道:“娘,你会卖我们吗?”

    马氏一听,朝地上啐了一口,“呸,乌鸦嘴。小孩子说话不算数。我们家不会有灾祸。”许家穷得揭不开锅,好几年冬天都要饿死了,不也没有卖儿卖女。

    五狗子追问道:“娘,你没有回答我。”

    “卖个屁。谁没事干卖儿卖女,不是每对父母都跟王立冬夫妻一样。我看你是脑子进水了。滚滚滚,少在厨房呆着,老娘要弄饭。”马氏一点都不温柔,用胳膊肘把五狗子推出去,然后切豆腐,嘴里嘀咕道:“你爹要是在家就好了,能吃到豆腐,这豆腐也不能放,不吃就坏了。”

    五狗子被骂了心里却很高兴踏实,去带弟弟妹妹。

    四狗子从外面回来,闻到油煎豆腐的香气,先跑到厨房捞了一块豆腐吃,再去找五狗子,见她面带笑容,以为得了李如意的好主意,惊喜道:“好妹妹,你又有挣钱的法子了,快给哥哥我说说。”

    “如意得想想,让我和你歇息几天。”五狗子盯着四狗子,低声道:“这些天你得了不少钱,没看见你给家里交钱,也没看见你买东西,钱呢?”

    要在以前,四狗子才不理会五狗子这个妹妹说的话,现在不一样了,还指着五狗子带着他赚钱,眼珠子一转,“我打算拿钱倒货卖。”

    四狗子前前后后得了五狗子五百多个铜钱,这么多钱那当然是想着做买卖钱生钱。

    至于做什么买卖,以四狗子这个脑子是想不出什么好主意,只能去问问别人,比如曾经去燕城卖过鱼的王夏至。

    五狗子目光惊诧,问道:“你倒什么货?”

    四狗子反问道:“你看我倒卖鱼怎么样?”

    “县城、镇里一直有人卖鱼,那些人都认得他们,只买他们的鱼,除非你的鱼价钱很低。”关于倒卖鱼的事,五狗子早就想过了,行不通的。王夏至能赚到银钱,那是鱼是他自己下河捉的,不是花银钱买的,几乎没有成本,所以鱼的卖价低也能赚钱。

    “我去燕城卖鱼呢?”

    “燕城那么大卖鱼的人更多。”五狗子摇了摇头,“鱼就吃个新鲜,你要是进了鱼卖不出去,两天就臭了,你好不容易赚的钱得赔光。”

    四狗子花了一天一夜的心思想出来的贩卖鱼,还不耻下问的去请教王夏至,结果就这么被五狗子几句话给打击否定了,自嘲道:“难怪我说卖鱼,王夏至用那样的眼神看我,原来他是笑我傻。”

    五狗子嘻嘻笑道:“王夏至是好奇你哪里的银钱贩卖鱼好吧。”

    “我们卖荷包赚的比王夏至卖鱼多多了,还不脏不辛苦。如意给你出的主意可真好。”四狗子心里对李如意是佩服的很,怎么自己就没有李如意那么聪明呢。

    五狗子无比得意自豪的道:“那是。如意对我最好了。”全村这么多女孩子,李如意只给她出了这个主意,这份恩情她会一直记得。

    从厨房传出马氏语气兴奋的叫声,“你们俩嘀咕什么呢,快去菜地把七狗子、八狗子两个小王八蛋叫回来吃晚饭。”

    半夜三更,万籁无声。李家灯火通明,后院的石磨房传出有节奏感的驴子拉石磨还有几人的说话声。

 103送上门来的妾

    再有两个时辰,刘大人的随从就会来李家取货。

    李家混糖月饼已经准备好了,豆腐还正在做着。

    李如意为了让燕王府的人吃上新鲜的豆腐,特意带着李家人一夜不眠的做豆腐。

    清晨,刘大人带着随从如约而至,看到白生生的豆腐上面还冒着热气,得知李家是在夜里新做的豆腐,这活干得真是尽心尽力,便多给了赏钱。

    李如意对刘大人很有好感,特意揣上一盆热气腾腾的豆浆、一大盘芝麻烧饼夹鸡蛋,“大人,您喝碗豆浆吃了鸡蛋夹烧饼再走。”

    刘大人见是从未吃过的豆浆,还有那沾满芝麻的烧饼也是不曾吃过,心里夸赞李家人体贴会来事,与两个随从狼吞虎咽吃光,不能再耽误时间,这就带着货匆匆走了。

    又是马车又是人声,赵氏睡得再沉也被吵醒了,看天色还早,不过惦记着家里这趟买卖能挣到多少银钱,起床穿好衣服到了大厅,见李山兄弟、李如意眉开眼笑,看来刘大人赏钱给的不少。

    李山连忙起身过来搀扶着赵氏,一时激动也不怕被儿女笑话,亲昵的俯在她耳边道:“刘大人前前后后给了二十二两三钱银子。”

    “这么多。”赵氏心花怒放,见爱女一脸带着倦容,“劳累了一夜,你们都快去歇息。”

    李山也是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仍是特意提醒道“都去歇息,下午还要卖豆腐。”早晨不去金鸡镇做买卖就损失了近一两银钱,下午再不去县城,那就损失至少二两银钱。

    “不卖了。今个休息一天。明个再说。”李如意丢下这句话,也不管李山的心情如何就去睡觉。

    “好了。你就听如意的。”赵氏伸手按住了李山宽厚的肩膀,嗔怪道:“我们可就这一个女儿,她才九岁。”

    李家四兄弟夜里帮忙被李如意赶回去睡觉,这觉也睡得不踏实,将近黎明才睡着,再醒来刘大人已经走了,家里的活都干完了,灶上的两个锅,一锅豆浆,一锅放着用木盆装着的烧饼夹鸡蛋,连早饭都做好了。

    家里的活这么重,最小的妹妹都忙得一夜不睡觉干活,却让他们什么都不用干,专心读书,如果他们的书再读不好,真是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四兄弟吃完早饭,把厨房、院子打扫,去镇里上学堂。

    不知不觉到了下午,李山是被饿醒的,肚子咕噜大叫,猛然间想起家里还有豆腐买卖,赶紧爬起来穿衣,出了房见赵氏独自一人坐在梨树下绣花,环视四周,问道:“如意、石头呢?”

    赵氏看着精神奕奕的李山眉宇带着自信与坚韧,柔声道:“出村了。锅里有饭菜,你去吃。”

    “这个如意,真的不让我下午去县城卖豆腐。”李山哭笑不对,心里倒没有对爱女的不满,谁叫他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又是这么的聪慧能干懂事。

    “钱是挣不完的。你天天这么累,好好歇一天。”

    “我可不累。我去卖豆腐、豆腐脑都是赶着驴车,一步都不用走。我哪里用歇息。”李山去厨房把锅里的饭菜揣到大厅,吃了几口,忍不住问道:“饭菜是你做的?”

    “是。”赵氏扶着腰踱着步子走至,微笑道:“没有你女儿、你弟弟做的好吃,你嫌弃啦?”

    “我怎么会嫌弃。你做的可比我强多了。”李山为讨赵氏欢喜,故意大口吃饭菜,吃得那叫一个香。不过,这饭菜的味道真是不怎么样,比爱女做的差太多了。同样的食材,爱女做的就是特别美味。不知不觉,嘴都被爱女养刁了。

    “这几天太忙,我没顾着给你说,村里村外有好几家想和咱们结亲。”

    “结什么亲?”李山以为是李石,不是已经决定李石不用娶妻不用分家出去了吗,怎么媳妇又旧事重提?

    赵氏坐了下来,定定瞧着李山,语气带着一股子酸气,“你做买卖在方圆百里出了名,驾着驴车,家里有大房,日进几两银,招得人家要把女儿嫁给你当妾。”

    “这是什么结亲,这是要毁掉我们家。”李山差点把筷子给咬断。这帮人真是看他家过得太好,就想出这么个损招来搅和,真是气死他了。

    赵氏没有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