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贵如意-孟萱-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这些递进来的帖子也多是七皇子所属一派的。当然除了七皇子之外,其他的皇子也没有放弃想拉拢他的心思。
各方前来邀约的理由各异,有邀请去参加赏花宴的、有要办满月的、洗三的、有过大寿的、有小儿女过生日的……甚至还有一个邀请安如意一同去礼佛的。简直是各显神通了。
幸好如意居里面的时间够用。好容易才处理完了那些帖子可以休息了。
安如意把头埋在枕头里,扯着头发哀嚎“太要命了,怎么办我已经开始想念以前不用应酬的好日子了。都是你,随便弄个二三品的将军当当不就好了,干嘛还要当什么镇国公?应酬怎么这么多啊。”
想到以后的应酬大概都不会少,安如意就抓狂。
每天两人同吃同住,大部分相处的时间还都是没有外人在场。安如意早就习惯了在柳衡面前绝不委屈自己去保持什么,贤良淑德、秀外慧中之类的美好个人形象了。所以如今那头发散着,再被她胡乱揪几下整个就乱的不成模样了。
要知道在世家大族里面,基本上男子都多少会有几个妾室,妻妾之间暗地里较劲争宠的手段不少。许多为人妻妾的女子就不愿意在自己相公面前自毁形象,基本上都是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展露出来,即使是披头散发也绝不会象安如意这样就真的是把头发胡乱披散下来,乱糟糟的跟个疯婆子似的,就那么大大咧咧的让自家男人看。而会是梳的整齐顺滑,不带一点打结凌乱的展示美感。
柳衡好笑地看着娘子一副烦躁的模样,看着她把自己的头发扯得乱糟糟不由得都开始替她心疼了。
“别扯了,再扯下去就掉光了。”柳衡没搭安如意的话,亏她说的出来,哪家的娘子不是盼着相公高官厚禄啊,她倒好尽想没用的。
他拿了梳子,脱了鞋,也爬上床将她揽在怀里慢慢地替她梳理长发,动作熟练而轻巧可见这种活计已经不是第一次干了。
安如意乖巧地趴在他肩膀上嘟嘴。
“你不喜欢就少出去走动些,以后挑喜欢的一两家人家偶尔走动下,就当成是娱乐就好了。横竖我也不需要娘子去帮我跟人拉关系扯交情什么的。你出去就凭着自己的性子喜好行事,千万别委屈了自己。”
“你说的倒是轻巧,唉,我若真的太随性了,立马外面得不知道要传出来什么。”安如意听了柳衡的话还是相当的开心的。她其实也知道这些,她才不承认自己的真实目的也就是想在相公面前矫情下,让他安抚下自己呢。
“怕什么,谁敢乱传什么有的没的。我就不信传的人会没毛病抓,到时候让她们也尝尝偷鸡不成倒蚀把米的感觉。”
“咯咯咯,相公你好坏啊。”安如意笑的花枝乱颤,勾着他的脖子主动给他一个香吻。柳衡受用极了,自然不会错过这样偷香窃玉的机会。
“那说说你喜欢不?”他得意一笑,把手里的梳子一收,直接反被动为主动。
鲛纱床帐被放下,里面隐隐的声音传出来。
“……不喜欢。”是女人娇俏的笑声。
“你敢说不喜欢?嗯……”男子的声音低沉充满了难言的魅力。
“唉啊……不敢了,不敢了,救命啊……真的不敢了……”
☆、第68章 生辰
京城理郡王府。
小佛堂
郡王妃江氏手持佛珠,默默地跪在手拿净瓶慈颜善目的白玉观世音佛像前,无比虔诚地默诵佛经,做着早课。
每日卯时(清晨5时至7时)起来做一个时辰的早课的习惯,她已经坚持了许多年了。今日她更是在寅初时分(凌晨3时至5时)就早早的醒过来,然后怎么也睡不着,索性起身,提前进了小佛堂。
说来今日对于其他人来说并不是什么特别的日子,但是对他们郡王府的人而言却是特殊的。
今日是十月十九,是她那个当年才刚刚两岁多就丢失了的小女儿韩缬的生辰。小女儿的丢失并不是什么意外,而是**。想起当年,江氏眼里的恨意依然浓烈,虽然罪首已经服毒自尽了。可是她的小女儿却再也找不回来了。府里也几乎放弃了寻找。所以至今没人知道本应该锦衣玉食,被侍女前拥后簇着在锦绣堆里长大的天之骄女如今是怎样一种境况?
当年生下小女儿的时候,女儿的手腕上有一个小小的如意胎记。所以小名唤如意,她的愿望也是希望她事事顺遂如意。
她至今记得请高僧给如意批命的时候,高僧说的话。高僧说,她的这个小女儿命里旺生母,也能够给生母带来好的运势,但是可惜她们的母女缘浅。
当初她听了误以为是女儿的寿数有碍,急忙追问,高僧却摇头不肯再多说。
因为有高僧的批命在前,她实在是担心,怕底下的奶娘、丫头照顾不周,于是盯得很紧,事事亲为。
那两年,她确实感觉事事都顺心起来。甚至因为小女儿的到来夫君也终于慢慢的开始回心转意,不再整日的待在他的新宠那里,而改成经常留在她的屋里。逗女儿也成了他最热衷用的事情之一。
就在她过得越发的顺遂,觉得小女儿果然是自己命里的福星的时候。毫无防备的,意外就那么发生了。
那日因为要进宫给宫里的贵妃娘娘贺寿,她不得不早起大妆,离开如意的时候她正兀自在她的小床上睡得香甜。她至今仍然记得,自己满怀欣喜地亲吻着她的小脸蛋的时候,嗅到的她身上传来的**味。
她怕她醒过来看不到她会哭闹,千叮万嘱让奶娘和伺候的人多上心哄着。原以为不过一日的短暂离别,却竟然是至今已是整整二十五年的相隔,还仍然毫无消息。
当年事发之后她感觉天都塌了。虽然元凶很快被揪出来,但是那贱人却怎么也不肯说出如意的下落,还趁人不备服毒死了。而奶娘也早被她毒杀了。
原来那个贱人在慢慢的被夫君冷落之后,心有不甘。又不知从哪里听说了高僧的批命,觉得是她的如意妨碍到了她。觉得只有除去如意,她才有再获得夫君宠爱的机会。于是策划了很久,拿捏到奶娘的软肋,威胁她把如意偷偷抱走丢弃。往日因为她看的太紧,她们一直找不到下手的时机,直到那****要进宫。
……
相公经由此事,受到的刺激也很大,人也是他亲自带人审问的。她那时候什么都不再关心,心心念念的只有找到她的如意。在知道那个贱人宁死也不愿意说出如意的下落的时候她几乎疯了。
相公大受打击之下也遣散了所有姬妾,从此专心只对着她一人。时至今日他都只有她一人再没有侍妾。这些年对她也越来越上心。可是她却再也开心不起来,她什么都不想要,只想她的如意能够回来她的身边。
那年理郡王府派出去大批的人马寻找,都一无所获,找了整整一年,耗费了无数的人力财力,实在无奈了才放弃,只留少数人在暗里继续查探。可是这么多年了,她的如意依旧没有消息,至今也没能找回来。
她们真的是母女缘浅么?
找寻无果,她把希望寄托在当年为如意批命的高僧身上,又多次求上门去,许下种种诺言,可是高僧却只见了她一回,只是摇头叹息,再无只字片语。此后便再也不肯见她了,只让小沙弥传话让她多做善事便可为小女儿积得阴德。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她习惯了每日礼佛,她甚至在佛前承诺只要让她找到她的如意,她愿意捐出五万两银子为护国寺重修大殿,为佛祖再铸金身。
这些年她每年都要花大笔的银钱去做善事,施粥、修桥、救济孤寡老幼……平日对府里的下人也和善,特别对那些年幼就卖身进府的小丫鬟更是和气耐心,绝不轻易打骂,也看不得别人对她们随意打骂,更别说制造杀孽什么的了。她只求她做的这些可以为如意积德,至少让她即使只是粗茶淡饭也能够过得平平安安。
转眼都二十五年了,这些年她常常半夜会从噩梦中惊醒,然后整夜的睡不着。她不敢细想她的如意有可能会遭遇什么,甚至不敢想她是不是还活在这个世上?这样的牵肠挂肚,这样的担忧害怕犹如刀子一般在日日夜夜的戳着她的心。让她始终无法安宁。
随着年纪越大,她心里的担心就越多,她真的怕自己到了闭眼的那天也见不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小女儿。
此时屋外侍立的丫鬟婆子们,一个个表情都格外的凝重警醒,不敢发出一丁点的声音,生怕惊扰了屋里的人。
在府里伺候的久了的老人都知道今天是个什么日子,就是刚刚进府的新人都会被管事的提点了再提点,没有人敢在这一日出什么乱子,惹到什么事去让主子们,特别是老夫人不高兴。
虽然主子们是绝不会在今日这样特殊的日子里惩戒下人的,而且以后也不会因为这个,来个秋后算账。但是比惩戒更可怕的却是,在这一天犯事会让主子们比平日更关注上十倍不止,他们会因此记住自己,并且因此而厌恶了自己却是一定的。
即使府里的主子们轻易都不打骂更不会随便打杀下人,和善的很。可是被主子厌恶了的人能有什么好处?最后的结果不外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被管事的找了错处打发出去。
要知道满京城里去寻,日子能过得比他们理郡王府里的下人更好的有几家?被打发出去不止是被人笑,丢脸更是丢到姥姥家去了。还会让人揪心的心疼啊。那么好的主家,那么好的福利在哪处还能再轻易遇得到?京城里贵人多,可是贵人的脾气大多是不好的。
所以别说是奴婢、仆从小心翼翼的不止不敢在每年的这个日子出状况,还一个个比平日都勤快卖力的很。跟在老夫人身边伺候久了的人,一到这个日子就会自动自觉的比平时还更早起至少一个时辰,就是怕老夫人会睡不着早起。
总不能主子都起来了,当奴婢的还高床软枕的睡的香呼呼的是吧!当然,这一日如果顺顺利利过了,好处也不是没有。最少也是多一个月月钱的赏赐。
不止下人们期盼着每年的这一日过得顺心顺利,即使是家里的大小主人们,包括平日最能闹腾,整天只差没上房揭瓦,天不怕地不怕的连他老子都差点管不服的三少爷,在这一日也是乖乖的不敢轻举妄动的。不说别的,这一****不止不敢闯祸,就连走路的步伐都是轻了又轻的。
☆、第69章 不堪回首
对理郡王府的三少爷韩朗来说,曾经的教训是惨痛的—呜,往事真是不堪回首。
如今他早学的乖了,知道每年的十月十九日简直是个不宜出门的日子。如果万一出门招惹了事情回来,让祖母伤心了,家里谁都不会护着他,还都会一个一个的轮番收拾他,就连平时最欣赏他的祖父也不会对他手下留情。娘亲特别提点过他,如果他敢在每年的今天惹出什么事来,他爹日后因此教训他的时候她是绝对不会插手的。打死了都是他自个活该。
想当年他才七八岁的时候,对娘的提点还没理解的那么透彻。在那年的这日出了门,遇上辅国公家年纪比他大三岁的李巍,那也是个嚣张的主,两人一言不合大打出手。
他带着一脸的青肿回去,以为跟从前一样会有人为自己撑腰。谁料,一贯疼他的祖母知道他跟人打架了,第一次不问枣红青白的就训斥他胡闹,整日的不干正事。而一直很护短的祖父也面无表情,没有一点往日那样他被人欺负了的愤慨模样。父亲和母亲也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瞪着他。
过后他被告知要在屋子里思过一个月。他最爱的武科课程被停止,而他最是厌烦的文科却要继续。也不用他出院子,直接有他最不耐烦应付的那个最死板的老夫子来教授。而且他还被告知,如果他胆敢为难老夫子一次,或是有一次没完成老夫子布置的功课,思过的时间就再增加十日。
他不信邪,他在府里求助无门,偷偷的跑去外祖家。外祖父、外祖母起先很是气愤,还叫了他爹娘来教训,结果他还没来得及多得意呢,一转头就连外祖父和外祖母都变脸色了,也跟着训斥他,让他乖乖回去“思过”。结果,折腾下来,本来一个月的思过期变成了整整三个月。
简直是惨不忍睹,不堪回首的三个月啊,到现在他都不知道他那三个月到底是怎么咬着牙活下来的。真是说多了都是泪啊。
后来,后来每到每年的这一****就自动乖乖窝在家里,哪里也不去。免得又“惹祸”了让自个受苦,还落个被娘亲数落“活该”的下场。也因此他对当年那个,把小姑姑偷偷抱走丢掉的祖父的侍妾,也是恨得牙痒痒的。心里还暗暗怪过祖父吃的撑的慌,真是个老不羞,没事弄些没用的侍妾来干什么?女人多了多麻烦啊?
他的那些玩伴们家里也是姨娘、姨奶奶的一大堆,庶子、庶女也聒噪,人多心思就多,整天闹的家里跟唱戏似的烦人的很。
要是都跟他伯父和他爹一样,屋里没有闲杂人等多好?你看,他大伯母和他娘就不乱闹腾,家里兄弟姐妹不比人家少,也没有那些落胎的,夭折的糟心事,更没有为了什么东西争来斗去的烦恼事发生,这样多好。
理郡王府的老夫人江氏住的院子名静安堂。她的日子过得一直很有规律,一般都是早上寅(凌晨3时至5时)末时分起床洗漱,卯(清晨5时至7时)时待在小佛堂诵经为小女儿祈福。
到了辰(清晨7时至9时)初时分,伺候的人就会适时提醒她,她那时出了小佛堂,家里的女眷们也早已经到齐聚在一处等着给她请安了。
辰时一刻,则是固定的用早饭的时间。丫鬟、仆妇们会在那个时间摆好饭菜,来请大家入席。
江氏不是严苛的婆婆,通常不会让媳妇们立规矩。她用饭的时候也不会让媳妇伺候,都会让两个媳妇和孙子孙女们一同坐下来吃,有的时候碰上理郡王和两个儿子休沐就会变成一大家子人一起用饭。
今日不是休沐日,但是难得的是全家人都齐了,谁也没落下。不似往日多少总有一两个头疼脑热,或是有事的,想聚齐也不是那么容易。
看到人到的全了,江氏脸上却没有什么喜色。维持着一贯的面无表情。
众人照例按各自的辈分、排行依顺序坐好。理郡王韩镜和理郡王妃江氏坐在上首,左边挨着理郡王的依次是他的长子和次子—长房的世子韩纵和二房韩绩。接下去是孙辈里排行居长的长房的韩腾、排行二的长房次子韩臆、排行三的二房独子韩朗、排行四的长房韩朣。
右手边靠着理郡王妃下手的第一个位置被空出来,那空出来的位置上杯碗筷著俱全。不同的是今日那桌上独一份的摆着一碗热腾腾,飘着翠绿的青菜叶子卧着两个黄灿灿的荷包蛋的长寿面。
然后依次是长子媳妇梅氏、次子媳妇方氏和韩府唯二的两个女孩儿,皆出自长房的韩朊、韩胧。
没人说话,大家都在默默地用着饭,直到用餐结束,丫鬟们把碗筷都撤下去。漱过口,大家捧着杯茶在慢慢喝着的时候,江氏才淡淡地看一眼管家的大儿媳妇。眼底带着股忧郁。每年的这一天她的心情都特别的低落。
“今天是你妹妹的生辰,你别忘了给底下人的赏赐。再把早先让人抄好的佛经拿到街上去散给路人,好保佑你妹妹平平安安。还有护国寺那边。”
“娘放心吧,赏赐一大早的就发下去了,今年照例还给每人都做了一身新衣裳穿;佛经也拿去散给人了,拿到的人都很是感激呢;还有护国寺里给小妹点的长明灯也一大早的就特地派了人去添足了香油的,主持还特地给了平安符,是开过光在佛前供奉过了的。”
江氏的大媳妇,理郡王府现今的当家人梅氏不敢有含糊,连忙站起来恭恭敬敬地答话。一旁她的贴身嬷嬷也连忙出来,手里捧出来一个盖着红布,底下用锦缎铺着的托盘来。
江氏身边的大丫头连忙双手小心翼翼地接了,奉到江氏身前。江氏伸手掀开红布,看着那锦缎铺就的托盘上面放着的平安符,不由满意地点点头。
“辛苦你了。做得很好。”
“谢娘夸奖。”梅氏看婆婆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不由偷偷松了口气。
她对这个婆婆一直是发自内心的敬爱的。婆婆平日里和气,从不会在儿媳面前摆婆婆的架子。更让她感觉满意的是她从来不会插手儿子的房里事,更不会往儿子房里塞女人。
当初她才嫁过来没几日,婆婆就让她管家,账册、库房的钥匙全部交代的清清楚楚,是真的全然放手,大事小事都让她自己拿主意,不会乱插手的那种。试问京城里有几家的婆婆能做到这样?
但是只有一样,就是任何有关小姑子的事情婆婆是不容任何人说嘴的。虽然公中每年都会因为要寻找小姑的下落、为小姑积攒阴德而花销几千银子出去,这么多年下来累积下来那花掉的银子不计其数,简直都能堆成一座银山了。
但是她真的从没有因此而心疼过。
☆、第70章 奢侈
梅氏还是很拧得清的。
比起要把银子花在给相公纳妾,花费在那一堆不省心的侍妾、庶子、庶女们身上,她更愿意象如今这样拿去施粥、修桥、救贫济老、捐了香火钱攒阴德。当然如果他们做的这些如果能够真的护佑小姑平平安安,早日被他们找到就更好了。
可惜这么多年过去了,府里的人,包括婆婆自己大概都已经觉得希望渺茫了吧!
出嫁之前她娘就曾跟她提起过小姑子的事,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跟她说明白了。还不厌其烦的嘱咐过她,说府里的任何事她一时说错了,做错了都不打紧,还有改过的机会。
只一样,在遇上有关小姑子的事情时,千万要放在心里斟酌了再斟酌,千万别轻易冲动的说出什么会让人误会的话来。最简单的法子就是,婆婆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她不仅不能驳,还只能往更好了去做。要不她因为这得罪了婆婆,好日子也就算过到头了。
她也不是没眼色的人,这些年看下来,暗地里也偷偷跟相公聊过,在为小姑子叹息的同时,对亲娘的话更是遵守的一点不含糊。
她也是做娘的人了,身边三儿两女,设身处地地去想,如果是她遭遇上这种事,只怕……呸呸呸,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简单的一问一答结束的很快,一切又趋于平静。
在座没人再开口说话,一个个的低着脑袋在品茶,一杯茶捧在手里喝到凉透了还能剩下大半盏。
就连被江氏认定长的跟她的如意最相象,而备受宠爱,平时最喜欢叽叽喳喳说话的二小姐韩胧,此时都缩着脑袋不敢吭声。
大家都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找人的事都多少年没点进展了,安慰的话说出来连说的人自己都会感觉空洞。除了能招惹来江氏的眼泪之外还有什么用?
你说,说别的开心事来缓和气氛?
往年也不是没人试过,结果往往都是会让每到今日就特别敏感泪多的江氏给联想到小女儿身上去,然后—水漫金山。
所以到最后,无奈的众人只能陪伴着江氏一起沉默了。不说话,大家就单纯的当成是陪陪老夫人吧。
虽然所有人都在沉默,但是却没有人会提出离开,或是有人会在每年的这一日借故不来。反而大家都会很自觉的为了在这一日陪伴江氏而把其他的事都推拒了。
江氏心里其实跟明镜似的,虽然她实在是没有说话的心情。但是对夫君、儿子、儿媳、孙子孙女能够这样陪着她还是很感动的。她也不愿意让大家把太多时间这样耗在她这里。所以一般到了巳(上午9时至11时)时过半的时候,她就会开口赶人。
倒是府外,日子久了,熟悉的人都知道每年的十月十九这日便有再大的事都别来邀约理郡王府的人。就连皇帝对每年每到这一日都必然会请假不上朝的韩家父子都持着一种默可的态度。
对于韩府的这一切安如意自然是不知道的,即使是木卯山庄专门收集整理京城各家大小情报的负责人看到这一条也只会感慨下理郡王府的不幸往事,而绝不会把这个跟自家的主子联想到一处去的。
而这年的十月十九日这天,安如意跟往日并没有什么不一样。用过早饭她就准备带着柳玥出门去逛逛,顺便去也是木卯山庄名下的珍宝阁走走,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首饰添置点—见面礼多备一点总是没有错的。
十月正是菊花开的正好,螃蟹肥美的时节。
正所谓,“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
镇国公府里近日接到的单单是赏菊品蟹的邀约帖子没有个十张也有七八张了。全部都去自然是不可能的。但是,明日十月二十日的邀约却是来自齐王府。
别人家的帖子可以不一定去,齐王府的却推拒不得。当然安如意也没想过要拒绝就是。
女眷嘛,说起要出门去应酬、赴宴、踏春什么的,都会有自己的衣裳首饰缺一件的感觉。
但是这种感觉柳玥从未有过。正相反的是,她苦恼的却是自己的衣裳首饰太多了,常常让她挑花了眼觉得件件都好看,可惜不能都穿,只能选一件。所以后来她都索性不自己挑拣了,而是任凭底下专管衣裳首饰的丫鬟替她搭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