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在红楼当丫鬟-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张保养得像个三十多岁半老徐娘的脸被磕得血肉模糊,甄贵太妃被宫女嬷嬷扶起时张嘴还吐出几个颗牙齿。姜宛茵看到甄贵太妃血肉模糊的脸,还有磕掉的牙齿,心里就放松欢喜了。

    磕掉了牙齿的甄贵太妃,看她以后还怎么到太上皇那邀宠。

    “哎呀,快停下,快去看看贵太妃怎么样了?”

    皇后让宫人停了凤驾,从辇轿上下来了一脸担心的模样去看甄贵太妃,只是她眼中幸灾乐祸却是掩不住。

    因为撞见甄贵太妃出丑,皇后要处理甄贵太妃的事自然不能留姜宛茵,所以就打发身边的大宫女文芳送姜宛茵出宫。

    姜宛茵可是定国公夫人,又是头一回进宫拜见,皇后和太上皇后自然少不了要给些赏赐,所以宫女先带着姜宛蓉绕去坤懿宫让宫女太监们将皇后的赏赐带上。

    就在坤懿宫外,姜宛茵竟又一次见到了熟人。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以后的贤德妃贾元春。

    “文芳姐姐。”

    “贾女史。”

    “贾女史你不在凤藻宫替皇后娘娘整理书籍,跑来坤懿宫做什么?”

    文芳看到贾元春可没什么好语气。贾元春进宫的目的可是路人皆知,那双野心勃勃的双眼根本掩不住她的野心。

    “书籍我都整理好了,特地回回禀皇后娘娘。”

    虽被厌恶,但贾元春依旧不紧不慢,仪态端庄回话。

    只是她一个女史整天端着一副端庄模样,完全忘了自己虽是女史,但也是宫女的身份,应该卑微;她整日一副端庄贤良的模样还以她自己才是皇后正妻呢。

    她这副模样可不是膈应了皇后娘娘。偏偏她又是皇后娘娘宫里的女史,使是六宫嫔妃都因她而嘲讽皇后娘娘,说什么皇后娘娘宫里连宫女都端庄贤淑。

    皇后因贾元春而被六宫嫔妃嘲笑,皇后便更加厌恶贾元春,连皇后娘娘身边的宫人也厌恶她。

    可惜贾元春不自知,以还皇后是嫉妒她年轻美貌,才华横溢才厌恶她的。而且贾元春还自我感觉良好,更加端着她那端庄贤淑的仪态。她根本不知道自己早成了宫里的笑话,只是她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依旧自我感觉良好。

    贾家人一贯如此,贾家人向来就有自我感觉良好的能耐。

    姜宛茵见到这端庄贤淑的贾元春,差点就忍不住笑了出来了。

    这贾元春还真不愧是贾家的女儿,真不愧是王夫人的女儿,太过自负了。

    文芳见贾元春那副端庄贤淑的仪态,她脸都木了,面无神情眼神带着厌恶冷淡地说道:

    “此时皇后娘娘不在宫里,你先去,等皇后娘娘回来召见你,你再过来。”

    让人没想到的是,贾元春并没有听文芳的话离开,而有转移视线到姜宛茵身上。看到姜宛茵身上国公夫人的诰命朝服,贾元春眼中带着不甘朝姜宛茵微福一礼。

    “这位夫人是……您可是来拜见皇后娘娘的?”

    扯到了姜宛茵,文芳就算是皇后娘娘的大宫女也不敢对姜宛茵这个掌实权的定国公的夫人不敬。

    “这位可是定国公夫人,贾女史你可不得无礼。”

    “原来是定国公夫人,小女元春有礼了。”

    一听说姜宛茵是定国公夫人,贾元春的态度180度转变,朝姜宛茵再次行礼。定国公一个掌着兵权的实权国公回京这可是大事,后宫也有传言,贾元春自然不可能不知道。贾元春在宫中大把的撒银子,在宫中有银子便能打听到很多消息。

    “元春是荣国府嫡长女,夫人可知荣国府?”

    贾元春对姜宛茵的态度显然没将自己当成是宫中的女史宫女,还自持着荣国府嫡长女的身份,她提起荣国府还一脸自豪高傲。

    见她这般让姜宛茵很想笑。

    姜宛茵忍着笑道:

    “荣国府,本夫人自然是知道的。听说荣国公去后由荣国府是由荣国公的长子赦大爷袭了一等将军的爵位。本夫人也听说贾将军膝下有三子一女,原来你就是贾将军的嫡长女。贾将军的夫人张氏,当年可是京中有名的才女,如今见你倒是与贾将军夫人不甚肖似,可是随了贾将军?”

    姜宛茵一脸可亲和蔼地说到,贾元春的脸色端不住变了色,另一边文芳都忍不住喷笑了。

    “定国公夫人,您怕是误会了。贾女史氏并非是贾将军的嫡长女,而是贾将军之弟工部从品员外郎贾大人之女,其母乃是出自金陵王县伯王家,并非是贾将军夫人张氏所出。”

    不是张氏所出自然不像张氏,不是贾赦的女儿自然也就不像贾赦。

    文芳促狭故意说穿贾元春的身份,揭穿了贾元春只是从五品小官之女,并非什么荣国公府嫡长女。贾元春被文芳揭了脸面,尴尬又恼怒,脸上气得青白交加。

    姜宛茵闻言立即摆出一副歉意的模样。

    “原来是本夫人记错了,真是对不住了。本夫人在西北边关几十年,又刚回京,对京中人事还不了解,倒是我误会了。”

    姜宛茵一脸歉意的向贾元春道歉,更像将一把盐撒在贾元春的伤口上。姜宛茵可是国公夫人,姜宛茵道歉贾元春可受不起。

    姜宛茵看着带着丫鬟抱琴落慌而逃的贾元春,心情大好。

    不能马上报复王夫人,在她女儿身上收点利息也是好的。

    “夫人,奴婢送您出宫。”

    贾元春落慌而逃之后,文芳恭敬的送姜宛茵出宫。文芳态度好,姜宛茵也很是客气。

    “那就有劳姑娘了。”

    295
 皇后回坤懿宫是心情大好; 脸上是掩都掩不住的笑容。

    自皇后被封中宫皇后进宫之后,可没少受甄贵太妃的气;就连太上皇后,也因甄贵太妃得太上皇宠爱而有时不得不避让。

    今天甄贵太妃磕坏了脸磕崩了牙,这么大的喜事; 皇后娘娘怎么可能不亲自去太上皇后那报喜呢。

    婆息俩在慈宁宫大乐一回,等皇后回坤懿宫时已经过去一两个时辰了。

    皇后回到坤懿宫中才想起姜宛茵的事就问文芳。

    “娘娘您放心; 奴婢亲自送定国公夫人到宫门口的,并没有让人怠慢了定国公夫人。”

    文芳最是稳妥; 她这么说皇后也就放心了。

    “那就好。定国公为大景立戍守边关几十年,杀敌无数; 立下赫赫战功; 如今又得陛下信重执掌重权,以后若是定国公夫人进宫; 你们可万万不能怠慢国公夫人。”

    皇后特定叮嘱坤懿宫的宫人。

    “是; 奴婢们记下了。”

    等其实宫人出去后,文芳几个大宫女及皇后的心腹嬷嬷伺候皇后梳洗卸妆时文芳才跟皇后说起贾元春的事。

    “娘娘,奴婢送定国公夫人出宫前在咱们宫门外遇上贾女史。”

    “本宫不是让她在凤藻宫整理书籍吗?她跑出来做什么?她没冲撞定国公夫人?”

    “这倒没有。不过她想和定国公夫人套近乎来着; 还说她是荣国公府的嫡长女; 您才定国公夫人听了怎么说?”

    “定国公夫人该不会是信了那贾元春?”

    “这定国公夫人的反应可真是有趣极了; 您猜她怎么说; 定国公夫人提起已故的荣国公; 又提起袭爵的贾将军,然后还以为那贾元春是贾将军之女,还说是贾元春和贾将军的夫人不像; 问贾元春是不是随了贾将军……您是没瞧见,那贾元春那脸五颜六色,可真是精彩极了……”

    听完文芳的话,原本心情就好的皇后更心凤颜大悦。

    “果真是如此。这定国公夫人还真是有趣。”

    “可不就是。定国公夫人这回可是替皇后娘娘您出了一口恶气,以后倒要看看那贾元春还敢不敢开口闭口说她是荣国府的嫡长女。到时若是传出她是贾将军的女儿,那她生母生父这脸面可就丢光了……”

    文芳说着,噗嗤笑了出来,几个大宫女还有皇后都笑了起来了,幸灾乐祸。

    “你呀,就是促狭。”

    皇后点了点文芳,却没责怪的意思。

    不说因为姜宛茵一番话贾元春如何被后宫人嘲笑,姜宛茵带着太上皇后和皇后的丰厚赏赐回府,穆彦青和五个儿女都在等她归家呢。

    姜宛茵换了衣服,将宫里的赏赐分给几个儿女之后,一家人用了晚膳,待老夫妻俩独处的时候姜宛茵才说起宫中的事。包括皇后,太上皇后还有甄贵太妃及贾元春等等,都告诉穆彦青。

    “那贾元春的生母可是金陵王家之女?”

    穆彦青听完姜宛茵的话就问。

    “正是,贾元春正是那王秀琳的女儿。这荣国府的人最是不要脸,尤其是这是贾史氏和贾王氏,她们向来自负,自我感觉良好,贾元春就是贾史氏和贾王氏这对婆媳俩亲自教导出来的,可谓是独得两人真传。”

    “那贾元春和她生母一样野心勃勃,再加上她是甄贵太妃弄进宫的,如今太上皇又与圣人争权,袒护那些尸位素餐的老臣,依贾元春荣国公嫡孙女的身份迟早会太上皇和甄贵太妃拱上位。”

    “那荣国府人向来自以为是,若是贾元春上位,彦青你又手握重权,只怕那荣国府和贾元春会打咱们国的主意。”

    贾家人的德性,特别是荣国府二房和宁国府人的德性,姜宛茵是再清楚不过了。他们向来是不择手段之人,定国公府显赫,而且她几个儿女还没成亲,荣国府准会盯上她们家。

    今天在宫里遇上贾元春时,贾元春在知道她身份时那铮亮的眼神,姜宛茵就知道她打什么主意。

    “咱们定国公府岂是他荣国府能打主意的,茵儿你放心,有为夫在呢。”

    见穆彦青没将姜宛茵的话放心上,姜宛茵觉得得再提醒他。

    “彦青你是不知,贾元春生在正月初一,她一出生荣国府就传她命格八字极好,将来是贵不可言之相。那贾史氏和贾王氏自她出生开始就的打定主意要送她进宫。还有那贾元春还有一同母弟/弟贾宝玉,传言是含着玉出生的,这贾家人认定他是有大造化的,贾史氏和贾王氏更是说过贾宝玉就是配公主郡主也配得。”

    见穆彦青还没想到,姜宛茵再道:“我这是担心若是那贾元春上位之后那荣国府打咱们女儿主意。”

    不是姜宛茵杞人忧天,还真是有这个可能。

    记得她在荣国府那一世,贾史氏和贾王氏还想给贾宝玉尚主求娶北静王府的郡主呢。

    她们家现在还只是国公,连郡王都不是呢。

    “他们敢!”

    “你就等着看,那贾家人最是没脸没皮了。”

    姜宛茵很是笃定。

    姜宛茵又想起大女儿大儿子的事。

    “这事倒不着急,现在我担心的是馨儿的亲事。今天皇后娘娘还特地问想馨儿姐妹俩,还说想见馨儿,我实在是担心。后宫那可是吃人的地方,咱们的馨万万不能进宫。”

    “彦青,咱们还是赶紧将馨儿的亲事订下。虽然我想多留她两年,可是现在已经京城,只有让她早些嫁人,有咱们和婆家人护着,我才放心。”

    这女儿太美貌了也是让人忧心的事,何况她还有两个女儿。

    像她前世的女儿宝樱,也是因为美貌差点被亲爹嫡母给卖了,后来不得不进了康亲王府才得保全。

    今世定国公府虽说有权有势,可正是因为如此,她那生得美貌的女儿更会招人觊觎,毕竟娶了她的女儿即得了美人又得了个权势有岳家,这京中哪个男人不想要。

    “这事也急不得,咱们刚到京城,还不了解京中情形,咱们还是先了解了解再说。这人还是得慢慢找,得给馨儿找个好的才行。这可是关乎馨儿一辈子的事,马虎不得。”

    穆彦青也是疼儿女的,心里也发愁。

    “而且咱们馨儿那模样,若是一般家人怕是也护不住她。将馨儿嫁过去,若是婆家护不住她,那岂不是害了人家也害了咱们馨儿。”

    “那怎么办?总不能将咱们馨儿嫁到皇家。”

    就算是皇家,若是那座上的那位起了心思也未必护得住她的女儿。

    此时姜宛茵心里真是希望自己的女儿能长得平凡些。

    “你别急,这事急不得,还是慢慢来。”

    “我知道。”

    虽然姜宛茵心里着急,可她也知道急不得。

    “此次咱们回京定居,得设宴宴请京中官员让人知道咱们定国公府回来了才行,你看这事设宴之日定那天呢。”

    夫妻俩又商定了设宴的日子,就定在几日之后。

    定国公府设宴,几乎大半个京城的官员都来了,这是给穆彦青这个实权国公爷的面子。当然,来的都是正四品以上的官员,以下低品级的官员还没资格来参加定国公府的宴席,不过他们倒是都送了礼来了。

    这也是官场的潜/规则;若是送得礼得主人的心,说不定将来提携一二也是有的。

    和甄贵太妃母子一样,王子腾这个重要配解也依旧屹立不倒,曾经太上皇的心腹大臣,新皇忌惮太上后没敢擅裁,如今依旧掌实权,位高权重。

    定国公府设宴,王子腾夫妻自然也来了。更让姜宛茵无语的是贾政夫妻竟然也跟王子腾夫妻一起来了。

    姜宛茵也不可能因为贾政夫妻俩而明着得罪王子腾,所以只能让他们一起进府。

    穆彦青带着三个儿子招待男宾客,姜宛茵则带着小女儿招待女宾客,至于大女儿穆怀馨姜宛茵对外声称她水土不服病了,没想她出来见外人。

    姜宛茵如此谨慎,实在是不想让女儿的美貌被人看见传出去引来觊觎和麻烦。

    只是定国公府的地位依旧让她的女儿引人主意,在与诸位夫人贵眷周旋时便有人提起了姜宛茵的大女儿穆怀馨。

    “听说夫人膝下有两位千金,咱们不见贵府大姑娘呢?”

    “就是,莫不是夫人舍不得让她出,怕我等抢了去不成?”

    这些夫人你一句我一句,心里都打着主意。

    定国公府有权有势,可不都打着主意想与定国公府结亲呢。

    “真是失礼了,我那大丫头初次来京城,竟水土不服病身子不适,我让她在屋里休息。没来给各位夫人请安,真是失礼了,还望莫怪。”

    “既然身体不适好好休息那也应该的,以后有的是机会,总会见着的。”

    “夫人仍是仙人之姿,贵府大姑娘必是随了夫人,那也定是绝代佳人了。”

    众人正说着,突然一个声音突兀地提起姜宛茵的容貌,猜测穆怀馨的容貌。

    要知道这古代礼教对女子重德而轻容,赞扬女子美貌而非德行,这是对女子的羞辱,尤其是对大家闺秀。

    姜宛茵循声望去,说话之人竟然是王夫人,而且见她眼中闪过的嫉妒。

    看王夫人的样子显然是没认出她来了,也不枉她在妆容上下了一番功夫,修饰了容。再加她年纪大了,富态圆润了不少,容貌也有不少变化,再加妆容修饰王夫人一时没认出来她也不奇怪。

    “小女是随了她父亲也不过是比一般人家秀丽些罢了,一代佳人倒是不敢自夸。这女子应该重德行甚过容貌,贾夫人你说是与不是?”
296
  时隔几十年; 再加姜宛茵面容也变化不少; 再加妆容掩饰; 王夫人竟是没认出姜宛茵来了。当然也是王夫人当年没将还是姨娘的姜宛茵放在眼里。至于王子腾夫人; 姜宛茵离府时王子腾还没成亲; 自然不认识姜宛茵。

    听姜宛茵的话王夫人脸上神情就不自在起来了; 心里也暗恼姜宛茵当面打脸。姜宛茵瞥了她一起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继续说道:

    “我虽进京时日不长; 不过也听说贵府姑娘因才德被选入宫,可见也是贾夫人你教导有方。”

    姜宛茵这话乍听像在称赞王夫人母女; 可在坐的夫人多是京中官宦女眷知其内里,听出姜宛茵话中暗讽王夫人。倒是王夫人自负; 还以为姜宛茵是在夸她们母女俩呢。

    “我们家元春那孩子自小乖巧,也是宫中贵人慧眼识珠。”

    “正是这个理。”

    姜宛茵闻言看王夫人一脸骄傲的模样赶紧移开视线; 怕自己笑出来。

    她一番话其实就是嘲讽王夫人母女; 毕竟贾元春被选进宫若她真是有才德那就该被封为嫔妃才是,而是被封为女史沦落为宫女。因才德被选进宫却只能当宫女,那就说明贾元春也并非是真有才德。

    可惜王夫人和贾家人不自知,还因为贾元春进宫之事骄傲自豪不已。

    还是王子腾夫人看不下去扯了扯王夫人的衣袖让她别再说; 还被王夫人狠狠瞪了一眼。

    说来因王夫人和王子腾兄妹俩感情好; 再加上王老太太王甄氏和王子腾偏袒王夫人,王子腾夫人王史氏可没少受王夫人的气; 不论是王夫人出嫁前还是出嫁后。就算是出嫁后; 王夫人还不甘心伸手回娘家。

    此次王夫人能来定国公府也是因为王夫人回王家求王子腾带他们夫妻来的。

    因为王史氏没有儿子底气不足,王夫人没少因此嘲讽她,暗地里还和王甄氏骂王史氏是不下蛋的母鸡。

    王史氏和王夫人之间可是结了死仇的; 这姑嫂之间的仇怨可不比姜宛茵与王夫人少,只不过是王史氏顾忌王子腾和王甄氏一直忍让罢了。

    被王夫人瞪了一眼,王史氏也不禁尴尬,抬头看其他人时颇是不自在。不过好在没人注意她们姑嫂俩,其他女眷们都各自聊天,还有的不停奉承姜宛茵。

    此次设宴,姜宛茵那已经到了成亲年纪的一双儿女成了众关注的对像,不少人怀着这样那样的心思想巴结上定国公府,想与定国公府攀上亲。不仅是女宾客这试探不断就是穆彦青那也被男宾客试探。

    不管是女宾客还是男宾客都被姜宛茵夫妻俩给推了。

    此次定国公府设宴,柳将军和杨将军都来了。下午送走了宾客之后,两人都留了下来。

    姜宛茵私下了见了宛蓉和柳承平的妻子徐氏。

    “姐姐。”

    “都起来,一家人不必多礼。”

    姜宛茵亲自扶两人起来了,宛蓉倒不客气自己坐下,姜宛茵拉着徐氏打量。柳承平年纪比鸿飞还小几岁,在边关时姜宛茵也没给他订亲,柳承平的婚事姜宛茵是让柳将军做主的。

    因为柳承平从文,所以柳将军给柳承平聘取了文官之女徐氏。

    柳承平也是今年年初才大婚的,这徐氏可是比姜宛茵的长媳还小呢。

    “平弟成亲时姐姐不在京中,没有给你见面礼,这便算是姐姐给你的见面礼,莫嫌弃。”

    姜宛茵边说着边从腕撸下一对镯子戴到徐氏手上,能让姜宛茵看上并戴的首饰自然是珍品,给徐氏当见面礼也算是给足了徐氏面子不算失礼。姜宛茵今天可是特地戴了这对镯子,为的就是给徐氏见面礼。

    “这怎么行?我怎么能收姐姐您这么贵重的见面礼,不妥,不妥。”

    徐氏受宠若惊,见已经被戴在手上手镯就知道有多贵重,说着便想拿下来还给姜宛茵。姜宛茵按住她的手。

    “都说了是见面礼,这给出的见面礼哪有收回来的道理。戴着。”

    “弟妹,既然是姐姐给的,你放心收下就是,你姐姐也不差这么一对半对镯子。”

    “你三姐说的是,收下。”

    “谢谢姐姐。”

    宛蓉在一旁劝,姜宛茵也再劝,徐氏这才收下。

    因为柳月微到底是柳将军的长女,所以姜宛茵和姜宛蓉以义女的身份就排序二和三,柳承平都唤她们二姐和三姐。

    见姜宛茵给这么贵重的见面礼,徐氏忐忑不安的心也就放了下来。

    徐氏嫁入柳家,徐家自然也调查过柳家,知道柳承平自幼是由在边关的义姐养大的。都说长姐如母,姜宛茵这名义上的义姐实际上的亲姐于柳承平而言可不就是不是生母胜是生母般的存在。

    柳承平和徐氏夫妻交心感情很好,柳承平担心徐氏对姜宛茵不敬,就将姜宛茵是他亲姐的事告诉了徐氏。

    所以徐氏才担心紧张,害怕自己不能让姜宛茵满意,不讨姜宛茵喜欢。

    她哪知道姜宛茵根本就是个不喜欢多事之人,而且柳承平和徐氏已经成亲了,而且又是两家人,姜宛茵更不可能多事。

    不过从宛蓉那了解徐氏的性情,姜宛茵对她还是很满意的。

    姜宛茵和宛蓉聊了一会,宛蓉说是要去看怀馨,姜宛茵让丫鬟领她去怀馨的院子,她则留下徐氏说话。

    “听说如今将军是你在当家,你们太太呢?还有你大嫂呢?”

    因为姜宛茵和柳陈氏的恩怨,柳将军并没有将与柳陈氏有关的事告诉姜宛茵。

    “十年前将军府发生了不少事,姐姐您都不知道吗?”徐氏有些惊讶。

    “这事我还真不知道。”

    “老爷和二爷常给您写信,我还以为他们告诉您了呢,原来都没说呀。难怪出门前二爷跟我说,若是姐姐您问的话,让我告诉您。”

    开始徐氏还疑惑,这会算是明白了。

    “还是平弟知道我。弟媳你就快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事还得从十年前二爷给老爷写信这事说起……”

    原来理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