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空间老太种田记-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觅翻了个白眼,甩了甩腿,没能甩得开。瞧把她吓的,真来真个的,她又怂了!
  真是个蠢的没法子说的,偏老二也是个糊涂蛋,听不出来她是吓她呢,一听要休老婆,嗷的一声就扑嗵一声跪下来了,开始使劲的磕头啊,咚咚咚的,也不怕头疼,别说她头疼,林觅都听晕了。
  这古人,真个的跪起来,也怪叫人头疼的。
  她便骂老三,道:“你眼瞎了?不知道扶扶你二哥?!”
  老三这才反应过来似的,来扶老二,老二哭嚎道:“娘哇,别休我婆娘啊,她再不好,也是跟了儿子这么多年的婆娘了,我不嫌她丑,也不嫌她蠢笨,她既知错了,娘就饶了她罢!儿子还想跟她过日子!”
  这呆样。林觅听的都心里酸酸的。这老二是个憨的,不至于说真的为了一点子事就难为自己婆娘,的确算是个好丈夫了。
  若是心狠到对枕边人不留情,林觅还要瞧不起这个老二呢。
  到底是陪了他多少年的婆娘,老二是个讲旧情的。很是不错。
  就是这两糊涂蛋,弄的好像她真要作主休了王氏回家去的。得,被这两个一整,弄的她是恶婆婆,要拆散两口子,非要休半老徐娘的儿媳妇回家去了似的。
  林觅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喘了一脚老二,气的没好歹的,道:“滚一边去!带着你那蠢蛋媳妇子,以后少在老娘面前恍悠!”
  林觅这一脚能有多重?!大把年纪的人了,上了千秋的人了,还能真踹死他啊?!
  老二当然不痛不痒的,一听这话,就不住的道:“谢谢娘,谢娘,以后儿子一定带着媳妇好好孝敬你……”说罢把王氏拉到一边去了。王氏心疼他被踹,两人没脸没皮的窝在一处说话呢。
  得,这两货,少在她面前凑,就算是真孝敬了。
  打分出去早好。不然林觅是真的受不了了。
  敲也敲打完了,林觅便对老二道:“去请里正,族里的老人,还有村里的老人都来。快去!”
  李延寿一听,倒是真听话,很快就出去了。
  林觅看了老三一眼,为什么不叫他呢,省得他这心思不正的去添油加醋的说三道四,把事情弄的更难看。分家在古代来说,可真不算是多好看的事。老三不要脸,她林觅还要脸呢。要分可以,但是得平平静静,和气和声的分,要是敢闹成了笑话去分,别说胡老太活着精明了一辈子的人跌不了这面子,便是她林觅也受不了家里乱成这个样儿。
  老三是个人精子,一见林觅的眼神,充满了警告,哪有不明白的?!顿时低下了头。
  反正有老娘做主,等会子族里来人了,他得收敛一收敛。
  只要老娘活着,不管是以前没分的时候,还是以后分了,说都不能乱说,胳膊肘也不能乱拐,尤其是不能引外势而对付自己的家里各房,而达到他的目的。
  便是分了家,也是同根连系的一家人,胳膊肘不往外拐,是最基本的为家族,为家庭生活的准则。
  别说古代宗族了,便是现代,也没有为了利益能捅上兄弟姐妹一刀的,更没有为了利益,卖了家里人的。
  所呢,这老三,只要林觅还在,他就别想作大妖吧。
  老老实实的过日子是正紧,便是有点心思不正,也用在小处,祸害也不大!
  老三多精明啊,所以打算接下来,他就不出声了,老娘贼精的盯着自个儿呢,反正自已在场,也亏不了他的。
  胡氏对林觅道:“娘,要不要叫各家的娘家过来看一看,好歹叫人心服,不然事后说起来,更掰扯不清!”
  得,这更是个糊涂的。林觅看向胡氏,叹了一口气。老大受了伤,胡家都装聋作哑的,现在要分家这样的扯皮事,他们更不会担系了,能来才有鬼了。
  但这话,她能说吗?!便道:“一般没有大分歧的,自家分了也就完了,真有大分歧,是外家看一看,凭个理,真个的扯不清,还有官府,我们李家能有多难分,族里都是清正的老人,都精明着呢,错差不了,再则也得想一想你弟妹的爹,秀才亲家公,哪有登门掰扯这个事的?!这不是有辱斯文吗,所以说,这个事,不好来,高亲家公来不了,王亲家公与胡家能来吗?!”
  也是!胡氏点点头,多少还是有点失望的。
  林觅真个的是无语极了,看了一眼胡氏,这脑子,真是还不如王氏呢。
  有些事情就不能多想,只要分了家,各家过各家的去吧。现在,分家这个事,还真是林觅的一言堂。
  很快里正听说要分家,就和族里的长辈们都来了,还有村里的老人们也来看看,做个见证人,也未必是想掺合这件事,只是分家是大事,必须得有见证人,不然你自家分了的不算,钱财是不说,村里族里也不管,但是村里的各家的地,那是一定要管的,分到各房可以,但是绝对不可以带到外村去,这是宗族里的规矩。
  胡老太没有女儿,倒也不用管地的事儿,但是地分到各房,也得让他们知道的。
  但凡古代嫁女,无论你带多少浮财去做嫁妆都是小事,但是,想要带村里的地做嫁妆是绝对不可能的,家里答应,村里和宗族里也不可能答应。当然了,富贵人家是另外一回事,另一种分法,贵女当然与平民不同的。
  胡老太是没有女儿不用管,但是,二房有两个女儿,以后分到二房的地,要是没有儿子继承,这地是要被兄弟们分了去的,当然了,是用买的方法,这就是王氏不甘心没有儿子的原因,拼死也要生儿子的原因。
  一个时代有它的特定因素,重男轻女,更多的时候,其实是一种制度的倾斜。各村,各族为了维护族里,村里的利益,可以与外村联姻,结亲,但是地的地益不可侵犯,这是基本来往的准则。国与国其实也一样,遇到地的问题就很慎重。
  二房以后没儿子,翠儿果儿出嫁的话,嫁妆带钱财都是小事,只是这地,得被兄弟买下来,要是兄弟们不买,村里也得买下来。
  但是一般盛世,能活得下去的,谁家肯卖地?!
  王氏能甘心吗?!老二能甘心没有侍奉之人,连地也被抢走吗?!
  有时候抢,未必是真的抢,但是被迫卖地,回到族里归公,对他们来说,也一样是抢。
  所以是怨不得王氏紧张,林觅也是真能理解。
  别说古代了,便是现代农村里,女儿,一不能继承地,二不能继承宅基第。又能好到哪儿去了?!但好歹有了读书的权利,也算是巨大的进步了。天壤之别了。当然了,城里的女儿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任何事情,都有地域,时代等等的制约和局限性的,并不能以一个现代人的目光去苛求古代人。你说现代比古代进步,大方向上这是当然的。这是时代的优越性。然而,在古代,女子出嫁,彩礼不管多重吧,好歹一般来说,都有嫁妆,不然夫家要求,女儿都嫁不出去的。夫家不答应,娘家也失礼。在这时代,失礼就是大事儿!
  而现代,让女儿上了学,挣的多多的钱供养家里,然后多要彩礼,不给嫁妆的多了去了!一说便说新时代了,不一样了。时代是各有各的不同,但人性却是差不多的。
  但说起来好似现代的这种女儿一定比古代的人命好,也未必,物质上的极大丰富,有时候未必能弥补心灵上的匮乏,这样人家的女儿,是好命是苦命,不好说……
  里正来了,林觅忙请他们坐下,又让胡氏和高氏去倒茶来。里正与族长们哪一个不是人精子?活到这年纪了,什么样事没见过,一见就知道是要分家的大事了,他们也不会明知故问的问为什么要分家,只是客气的说了两句,便只问怎么个分法。
  村子只这么大,一有点事儿,恨不得长上翅膀飞出去,一听说李家要分家了,多少村人急急的便过来看热闹了。村子里嘛,出点子新闻能吵到天上去的地方。一有新鲜事儿,那是里三层外三层……


第23章 继位泡汤了!
  里正等人便是看出不对来,也不会放在面上说,毕竟是人家家事,虽然表面上三兄弟和气的很,但私底下打成狗了,只要不出人命,也轮不到他们管,因此只问怎么分,只要不出争议,家是真的好分。可是村人不管啊,有些好事者,便笑嘻嘻的道:“瞧老二那头上的青紫,怕是家里闹了呢……”
  “胡老太要强的很,要我说,一大家子,三兄弟是好,但是吧,背地里的不平,不正的,哪个心里也不满,胡老太想不通,现在可不得被逼着分家了……”
  “不孝子孙多,怕是被儿子们给闹腾的……也是心寒呐,老大这腿才刚好,还没能下榻呢,就闹这么大的事来……”
  “老大不容易,这么些年,既当哥,又当爹的,结果呢,哎……”
  多少人摇头啊,猜测啊,反正家家户户的事,也就这么回事?!哪一个猜不透了?!
  只不过有时候是不愿意说罢了。
  老人们心疼胡老太和老大,年轻一辈们呢,觉得困在一块生活不自在,分了,倒好……各有各的立场和说法儿,不一而足。
  甭管外面村人咋说,反正里正是很服胡老太的,不管是普通人,还是多牛的人,能在自身境遇中将自己的人生,在有限的施展空间里将人生理顺,理好,就是牛人。而胡老太是村子里最牛的一个。她与林老爷子两老的,是村里仅存不多的最高年龄的人精了,这样的老人,放眼出去,其实也多的是,然而,在里正眼中,已经是极了不起的人了。
  所以,他没有说什么心疼胡老太的话,胡老太既然决定了,便不会留恋大家庭的生活,心不齐的状态之下,大家庭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胡老太多精明啊,她知道支撑不下去,适可而止的重要性。
  因此,里正不劝,但是族里的几个老人,却十分感同身受,也不好说胡老太的儿子不孝的,只是劝道:“分了好,分了不见得是坏事,老姐姐以后可想开点儿,咱这年纪,还能活几年呢,吃点好的,喝点好的,有意了看看儿孙出息,无意了,便也不理不睬,多活上几年就是好的了……”
  老人们自有一套活法儿了,这话说的多中听?!甭管老人分家时是什么心情,也不管他们是不是这样想的,是不是心有同情,人家能在表面上附合你,认同你,维护这事的本质,也就是真的情商高了。
  林觅便笑道:“是啊,老头子早走了,只剩下三个不成器的儿子,如今我也到这年纪了,老大呢,说老不老,说小不小的,为这个家也累了多少年了,也该顾顾自个儿了,老的走了,老二老三不管是不是成材,也没有再拖累他们大哥的道理,你们说是不是?!”
  老人们都附合啊,笑道:“是啊,老大也不容易。”
  “这一次呢,我也想开了,老大以后这腿怕是也不能上山了,坐吃山空,管自个儿一房,都不容易,再拖着一大家子过,太难了些,不管咋样,还得顾一双妻儿,”林觅笑道:“因此我就作主了,早分早了,本来是想着等老大腿好了,再分的,只是怕这身子骨,万一哪天闭眼去了,这个大心事,如何放得下?!老大便是老大,也脸嫩,不好主持弟弟们分家的,因此呢,挑早不赶晚,宜早不宜迟,择日不如撞日呢……”
  林觅怎么说,里正等人自然怎么附合。
  要不说这些老人是人精子,不管你什么原因分家的,反正只要没在他们跟前打的鸡飞狗叫的,他们是乐的装不明白。是呢,这是家事,不管谁家打了吵了骂了,只要不是打死人,他们也不管,各家都管,他们不嫌累,人家还嫌烦,还嫌他们不知道里外呢,是不?!
  因此里正在外的所有人都跟没瞧见老二头上的青紫似的。
  一脸子的认同。
  胡老太终究还是胡老太,这些年当家,威严是在的,她主持分家,三个儿子,还不是治的服服帖帖的,甭管背后私底下有没有吵吧,但是这明面上,三个儿子哪个敢跌胡老太在村里人面前的面子?!就冲这,里正等人也服胡老太治家有方。
  村子里像这样的人,是真不多。哪一家分家时,不是人脑袋打成狗脑袋了,不吵个几天,不打个几天,不闹个要死要活的都不算完,这个说短了他的,那个又说受了委屈,没完没了。所以,除了胡老太家,旁人家分家,他们啊,得,是真嫌烦。便是想喝口水都没功夫,还得劝人,遇到那连老的都不明白的,那可糟罪吧,那可真是家里的官司难断,没完没了。
  哪会像在胡老太在,他们坐着,话说着,儿子儿媳们站着,也不敢插话儿。他们呢,茶喝着,相互道道家常,这家,分的敞亮,快速。
  估摸着三下五除二的也就分完了。
  主要是胡老太给力啊,这小老太分家心里是有一本账呢,他们呢,也不是来主持的,主要其实就是写个分明,以白纸黑字落笔无悔的重要性而存在的。
  里正不含糊,辅了纸,拿了毛笔,笑道:“婶儿办事利落,婶儿说,我写便是,各房怎么分,分的规章,分了多少,白纸黑字写下来,也就成了,也好让村里族里存档归类,以为子孙作个参考。”
  林觅道:“我家老头子也没个亲兄弟,因此这事,怎么分,只在我与三个儿子身上,老大当家,但他也有私产,各房的私产,都归各自的,这个不必说。田地呢,平分。一共八十六亩,分不均的,分八十一亩,一房二十七亩。还有五亩呢,我留着养老,以后三个儿子都出力管管水,治治草,下种啊,播地的请的短工,他们也照看管顾着,这个好分。”
  里正一一记下来,笑道:“五亩地,婶儿养老是够了,以后也不必求着三房要吃喝,这才是正经。要不然一分了家,人就不好使了,有事推五阻四的,倒叫人心里难受。”
  所以才说,很多老人不愿意分家的根本就在这儿呢。
  里正与老人们也笑,是啊,才说林觅聪明,不分养老的地,以后求着孩子们要吃的去吧。那可真是日月换新天,地换了主儿,既便给粮食,那也是受气的事儿了,万一到时候各房再说点不好听的,呵,老人能被气死过去。
  所以呢,讲究的人家,老人要分养老的地,哪个不敢不分?!被人扎死去吧。
  只有那不管以后的,把地全给分了,指望以后进了棺材不留下再分的牵挂,那都是扯蛋,那才是毁自己的办法。
  胡老太聪明啊,以后她的私产还在,三房便是分了家,以后老了要是去了,为了再分一次这私产,也还得敬着胡老太,孝着胡老太,不敢作妖的。
  胡老太低着眼敛分了地,也没问老二老三的意见,这个时候了,呵,还指着能提意见?!
  里正道:“二房的地,下一代再说,不关婶儿的事了!”那个时候胡老太早死了,也管不着下一代怎么分了。
  王氏一听,脸色一白,她没有儿子啊,没有儿子,以后地保不住,可不就便宜了老大和老三,尤其是老三!她为啥总针对高氏,就是因为看老三不顺眼,但不能与小叔子吵的,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原因,所以对高氏有一种天然的敌意,此时一听这话,更有敌意了。
  林觅点了点头,这族里的规矩,便是皇帝也耐何不得,所以为啥说很多的变法推行阻力大,推行不下去呢,就是因为宗族的力量太强大了,小到一个村,都是这样。所以雍正皇帝是真的难呐。做成了大事,偏偏不讨好,多少人恨他。这皇帝也不容易……
  而此时呢,雍正也确实是不容易。他五十八岁了,史上他该死于这一年,勤政而死的。
  但是,拐了一个弯,有一个平行的空间,他又活了,他坐在大殿之下,正大光明的牌匾在他龙椅身后。他活下来了,这一次上朝,竟有了很多不一样的看法!
  老八没了,十三没了,弘时也没了,可他还是想继续活下去。
  今天的朝上气氛很古怪,大臣们都以为雍正大限将至,都做好心理准备了,所以有些心思活的,都开始站到无第二人选的宝亲王身后去了,小心思不得了。
  可是今天看到雍正活的好好的,气色也极好,可不就脸色白了嘛,小心脏突突的跳啊,那头低的啊,在帽子底下,倒也叫人瞧不清。
  雍正帝哪里是什么回光返照,他根本就没病!看这血色圆润的脸,虽然头发白了吧,但是那脸色,红润的像是有病的人嘛!?
  所以很多人就开始颤抖了,脑补了,是不是雍正之前不是真病,而是装病?!
  越想越是腿发软。雍正是什么人,那是杀人不见血的人,他装病是想干啥呢?!钓鱼吗?!钓谁上来?!想要引出什么来……
  这帝王心术太可怕了,太可怕了……
  这一脑补,自己都被自己给吓到了。


第24章 网瘾中年皇帝
  便是宝亲王,也有点发怔,但他不能不高兴啊,反应也极快,喜道:“皇阿玛千秋万代,龙体好了,儿子心里实在高兴!”
  高兴,都高兴,谁能不高兴啊?!
  宝亲王这一说,后面的大臣们也不能不说啊,也喜道:“恭喜陛下龙体安康,大清千秋万业……”
  雍正心里美的呀,从上面看着宝亲王,这小子心里想什么,他看不出来?!爷是什么人,先帝爷是什么人?是所有成年儿子加起来都不如他的人。爷从康熙朝撑过来,一点错也没犯,在大江大潮中,没翻过一次船的人,爷连你这小样的小心思都看不出来?!那可真是白当过康熙的儿子。后来继了位,兄弟们也不省心呢,爷的这些兄弟们,呵呵,个个是人中之龙,数老八为最,老八是啥人,智多近妖,让人抓不住把柄的人,爷还是把他捺下去了。所以呢,爷是什么人?!爷能活到现在,是因为心思正,智也多,同时呢,有点想不开,像诸葛孔明似的,因为一心为公,把自己给熬干了。加上弘时实在不争气,气的不成了。爷是没多余的儿子能选择啊,所以宝亲王就显得一枝独秀了。
  但要背着良心说,他比先爷位还如何如何,比他的兄弟们还如何如何,呵呵,这弘历还真不够看!
  甭管这位宝亲王怎么想吧,反正他活了,不管他多少小心思,多不满,多失望他也得给他捺下去!
  倒也不是对弘历不算满意,而是大限将至的情况下,他真的是唯一不二的选择,真的没有办法,很多的缺点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了。但是,要背着良心说他有大才大略,他还欠了真正的东西。弘历雄心不缺,手腕也有,能力更不用说的,只是,他学先帝爷,终究还是只像个皮毛。
  雍正叹了一口气,慢慢来吧,只要活着,总能找到满意的。便是真的找不着了,这弘历,也得给他些逆境尝尝滋味。
  免得自个儿死了,他顺利继位,没有尝过逆境滋味的人,太顺的人,对他的性情和决断,绝不是好事。
  这弘历也别怨自个儿命不好了,怨马上能得到的东西飞了,也别怨他这皇阿玛太狠心,比起先帝位锤炼起儿子们来,雍正对他,算是和风细雨了,偏这样,他还生怨心呢。
  便是先帝爷这样击打他的兄弟们,兄弟们也是先敬着先帝,然后才是委屈,才是怨的。
  弘历现在是顺利继位的事泡了汤,但是,以后若他成器,他也不会排斥不将位置故意不给他。
  这弘历,顺境中尚可成事,于逆境之中,雍正总觉得,他绝对会让自己失望。
  主要是人的性格,真的很难改!
  于是雍正便说了,道:“朕继位十三年,如今天下承平,海清河宴,也算对得起大行皇帝了,便是真到了地下,也能说儿子不负这江山,以及大行皇帝的叮嘱了……”
  雍正笑呵呵的,哪个大臣心里不直抖,别看这位爷笑面佛似的,说话也向来和气的跟拉家常似的,那可真是菩萨心肠,霹雳手段,这一位的心性谁能比得上?!光一个忍字,他就做的够够的,喜欢的喜欢的不得了,厌恶的那是厌恶的不得了。但凡他能忍你用你,算你有本事,但真逼的这位爷到了受不了的程度,他杀你,眼皮都不抬的,指一指,真要杀你,可嫌你吵,还嫌你烦呢。
  所以呢,宝亲王的事,算是暂时歇了吧。
  这位爷要主动给,那是能要,这位爷不给,宝亲王想抢,呵呵,还是早算早省事。
  如今瞅着这位爷,这活力,且是有的活呢。
  得,早歇心思早了,不然搅和进去,早死早超生。
  十三年的积威,要是被这位爷给算起帐来,那是阿其那,塞思黑都骂的出来,人死了,挫骨扬灰,还要被骂的在阴曹地府都不安宁,太惨了……
  想罢心里便是一抖,但愿这位爷别算帐才是。又忆起先帝爷在位时的手腕来,顿时心一抽一抽的惧了。真真是一脉传承,当年先帝爷套路八爷时也是这样,说什么议及太子之人选,到最后把所有人给套路进去了,除了这位雍正爷……
  一想,那呼吸都不顺了。
  普通百姓人家,老的在的,儿子们要吵分家,那就分吧,可是皇家成吗?!老的还没死呢,儿子吵说要继位,你有几个脑袋不够砍的?!呵,别以为皇帝就不杀子了,这位爷可连三阿哥都赐死了……
  所以说,这位爷活的好好的,继位的事,早早歇歇的好。显然宝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