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宠妃(小樱)-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显然,上官皇后要么是问心无愧,要么是冥顽不灵。她久久不肯认罪,甚至不愿意大闹一场来喊冤,只是静默而安然地接受太后的处置。
  重华宫的主殿很大,因着里头供奉一尊大佛,它的高度超过了金銮殿。祖制宫内所有房屋都不可以比金銮殿还要高,但佛堂不是凡间物,倒是可以无视这条规矩。
  宫门四周有重兵把守。林媛手持符节,一路畅通无阻,人们还以为她是太后吩咐过来办差的宫女——自皇后禁足后,一应玺印都被长乐宫收缴了。
  林媛拿着的是她平日里掌管六宫的信物。
  她知道自己的时间很少,故走得很快。她直奔后殿,气喘吁吁地推开了西北角上的一处偏门。门扇洞开的瞬间,无尽的黑暗将她的目光吞噬,这里的所有门窗竟都被挂上了厚重的玄色帘幕,如同死寂不见天日的深渊。
  “死了么?弄得黑咕隆咚地?”林媛并没觉得害怕,她只是很着急。
  隐约看到一个女子朦胧的影子,她转过身,林媛依旧看不清她被阴霾笼罩的面庞,然而却有一点蓝色光芒晶莹闪烁,十分耀眼——林媛起初还不解,随后才想起来这是上官璃时常佩戴在颈上的随侯珠。
  那是先秦遗物,天下至宝。果然,皇后纵然遭幽禁,她仍然是这个天下的女主人。
  “看起来,皇后娘娘还活得好好的。”林媛迈步跨入,这里除了门外的守军,已经没有服侍上官璃的宫人。林媛勾唇浅笑,一步步靠近了空洞寝殿中的女子。
  “昭媛,竟然是你。”上官璃突然笑起来,声色清冽婉转如莺啼。
  “娘娘以为会是谁呢?会是前来赦您出来的皇上么?”林媛嗤笑。
  上官璃微微叹息,端起案边一座红宝石琉璃宫灯,将它点亮了端在身侧。当一个女人的脸笼罩在黯淡的宫灯下时,尤其是那种如霞光一般的红色,映照出上官璃倾世容颜……林媛的呼吸都随之一紧。
  呵呵,如果今日来的真是皇帝……再冷静的男人,也会忍不住为了她推翻一切道理和原则。
  “我从来都不会做梦。”上官璃道:“我不会认为皇帝在没有查清事情之前,会来这里看我。唔,我还以为来的人是静妃。”
  林媛的手指缓缓攥紧。静妃,静妃做了什么……
  她知道元荣急病、皇后禁足这事不简单。她来到重华宫,手里没有任何的证据做准备,只是凭着猜测——就算上官璃真的暗害元荣,在元荣没有丢掉性命的情况下,皇帝是不该严惩上官璃的。而这其中肯定是发生了别的事情,导致上官璃堂堂中宫被押在佛堂待罪。
  而元荣的病究竟是不是皇后动手,这很难说——表面上看,上官璃绝顶聪明,不会为了一个没有威胁的皇女冒险。但,上官璃行事一向诡异,如果……
  如果是篡位谋逆,从屠杀皇嗣开始,很合理。
  但是上官璃为什么会提到静妃?
  她查出了什么?
  林媛竭力做出镇定的样子。若是让上官璃看出来她对整件事情并不了解、心里没底,那可就完了。
  “娘娘,臣妾是奉了太后娘娘的命。”林媛声色平静。
  上官璃不说话。
  林媛从袖中拿出一个纸包,放在了桌案上:“太后娘娘说了,皇后在重华宫里太凄苦了些——这是产自暹罗的嘉兰胭脂。”
  她留下了东西,转身离去。
  ***
  林媛很快回了玉照宫,没有人发现她曾经离开过。
  林媛没有查出来上官璃禁足的原因,但她知道那一定很严重。
  其实对于皇帝来说,下旨将上官越的女儿囚禁已经是一个危险的举动,上官越知道皇后受到苛待,一定会担心后位不稳,进而担心皇帝准备打压上官家。一个战场上的大将军生出了这样的念头,就算他不会因此谋反,也会因不肯尽力作战让敌国有了可乘之机。
  囚禁皇后的后果,和废后等同。皇帝这样做只能说明他准备好了接受这样严重的后果。
  林媛仍然没有派遣御医给华贵人诊治。她命人将华婉莹捆在马车里送到宫外的宗人府中,又在华氏寝宫中洒遍烧酒和陈醋,近日来所有接触过华氏的人统统送出宫,一个已经有了感染症状的小太监被她处死并焚烧尸身。

☆、第四十九章 疫病(2)

  华氏身为皇帝的女人,是绝不可以跨出宫门的。然而此时的林媛是独断后宫的掌权者,她手持太后懿旨与皇帝赐予的册表,一路上没有人敢阻拦。
  比起派御医治好华贵人,这样的处理办法对后宫来说更加妥当。
  只要华贵人不会将疾病传染开,这座宫就安全了。至于华贵人自己的死活,无关紧要。
  然而林媛的努力终究无法扭转时局。
  一个时辰之后,上书房中的赵王和长宁帝姬有了时疫的症状。
  林媛心里沉沉地发紧,好险,幸好她将三个御医都留给了琪琪。
  在得知华贵人染病的消息时,林媛就觉得那时疫并不是冲着华贵人去的。华贵人在晋封之后得罪了不少人,极有可能是旁的嫔妃因为嫉恨,就趁着她哮喘发作时让她感染上疫病——但这种做法太冒险了,只是嫔妃争宠,就胆敢在宫内散播疫病,那可是要抄家灭族的大罪。
  另外的一种可能,就是宫内有人刻意散播时疫,目的是皇嗣。
  华贵人素日身体康健,但哮喘发作时就会变得虚弱,和一个容易被感染的孩子很相似。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林媛不敢掉以轻心。她查不出对方是用了什么手段,但若真是要屠杀皇嗣的话——不论是上官家谋逆,还是另有其人暗算上官璃、谋杀皇嗣一箭双雕,六皇子这个最得父亲疼爱的孩子都会首当其冲。
  随着皇子皇女的感染,皇帝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他立即下旨将赵王几个孩子都接到长乐宫,尚且没有发病的五皇子身边则派了医女看顾。同时,拓跋弘感觉到事态不对,开始彻查几个孩子为何会染病。
  长乐宫里密不透风,所有照料元荣的宫人都不允许离开长乐宫一步。时疫这种东西,并非人体自生的病,而是由家畜传染给人,人群之间大肆感染。既然长乐宫封锁严密,那么华贵人又是怎么感染的呢?
  说是哮喘恶化,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哮喘会恶化成肺炎而不会恶化成瘟疫,这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病。
  只是因华贵人哮喘发作时体虚,更容易感染罢了。
  归根结底,还是有传染源。
  再说赵王他们。年长皇子皇女的都在前宫念书,极少进后宫,长宁因着挑了夫婿被赵昭仪逼得住在乾南五所,按理说他们很难接触到长乐宫里的任何人和事。
  但偏偏他们就出事了。
  赵王是男孩子,年岁又大一些,送回长乐宫后倒是有惊无险。长宁平日里就是大秦天下第一娇,林媛眼中的真人版豌豆公主,短短几刻钟烧得迷迷糊糊,水米不进。太后吓得还以为她会和元荣一样烧得要死掉,赵昭仪哭得肝肠寸断,撂开了朝华堂亲自赶去了长乐宫照料。和长宁一同住在乾南五所的扇玉则送去了长乐宫一处偏殿里,御医不能确定她是否已经染上了,只能先隔开。
  皇女也就罢了,五皇子、六皇子两位被皇帝下旨送到了环秀山庄里。
  衍庆宫淑嘉帝姬亦有了轻微的感染症状。她被送往长乐宫,与长宁、元荣几人在一处。
  其余嫔妃宫人里,不少人都开始感染。拓跋弘看了林媛处理华贵人的法子,深以为是,下旨将所有高热的人都送去宫外隔开。宫里的御医忙着照料长宁几人,根本分不出人手来料理旁人,就算是嫔妃主子只要染病就只能出宫。
  没有人是真正无畏与生死的。当那些染病的人被捆了送出宫自生自灭时,宫内上至嫔妃下至宫人,都开始疯狂地恐惧起来。甚至很多下人一旦染病,就被下令处死,连送出宫的机会都不会有。
  惨烈求生的哀嚎在宫中每一个角落响起。
  事情越闹越大,宫中风波滔天。在两位皇子出宫避祸时,流言四起,道疫病是上官皇后一手操纵,上官氏族谋逆,妄图颠覆大秦。
  三月初四,有传言道皇后曾经豢养死士,在京城散播疫病。
  这一条消息还传得有鼻子有眼,说是如今扬州城的庄子里还养着大队人马,都是上官家的人。西北作战的上柱国将军往扬州送信的人被皇帝的心腹截杀,信件上头写得东西堪称惊骇。
  后宫众人本就因时疫人心惶惶。这样与时疫有关的劲爆的消息很快受到万众瞩目,传得满城风雨。
  而皇后所居的重华宫,里头死寂如水。
  林媛隔岸观火,静观其变。在那些有关上官璃的不堪传言传到自己耳朵里时,她心里有一块石头落地了。
  早就知道……那暗处的人不会轻易放过上官璃。
  估摸这些传言并非完全捏造,还是有几分真实性的。重要的是,一定是身为皇帝的拓跋弘有了类似怀疑,才会决心将皇后禁足。
  真假虚实之中,最适合浑水摸鱼。
  林媛一直在等待消息,她等待的,是皇后自裁的消息。
  能够让皇后落得如此下场的原因,一定关乎社稷命脉。上官越的女儿后位动摇,这本身就会威胁国本,拓跋弘一意孤行这么做,说明其背后的原因比上官越被逼谋反还要严重。
  而当流言传出来的时候,林媛还没有办法确定真相——如果流言大半是真的,那就是上官氏要谋反了。如果大半是假,就是有人花大手笔暗害上官璃。
  但不论是哪一种可能——
  如果上官氏决定谋反,以上官越手中的兵马,推翻拓跋皇族是有可能的。但这个时候,宫中皇后与两位皇子、昭纯帝姬就成了人质。
  两位皇子是拓跋弘的亲子,拓跋弘不一定会痛下杀手。而他们不姓上官,上官越也很可能漠视他们的生命。相比之下,上官璃倒是上官越的嫡长女。为大业计,上官璃应该做的就是自尽为父亲扫除牵绊。
  如果上官氏是被冤枉的,皇帝与太后的态度让她百口莫辩,流言更让她绝望。拓跋弘那样狠戾的帝王,谁知他会不会下旨将上官氏抄家灭族?他以为自己的皇位受到了最大威胁,或许在没有查清事实之前,他就会急不可耐地动手铲除祸患。
  宁可错杀不能放过。
  为了母族,以死证清白是上官璃唯一的出路了。
  不论真相到底如何,林媛都笃定,上官璃会被逼死。
  但上官璃是个好强的女人,不会甘心就死。所以,林媛谎称自己奉太后之命,将一盒胭脂送到了重华宫里。
  给一个女囚送胭脂,这种奇怪的举动,只能被解释为赐死。
  林媛并没有在里头下毒。她是不会冒险行事的,她可不想上官璃死后被太后查出来。
  但上官璃身边的心腹已经被尽数调离,不通医理的她并不能分辨出胭脂里到底有没有毒。她会因此陷入挣扎。
  是皇太后遣了林媛来送东西啊……
  如果自己死了,对上官家,对皇家,都有好处。她以死明志,对双方来说就是一种休战,和互相的信任。
  那么她会认命,用这盒胭脂来自裁么?
  也不会。她不知道胭脂里头究竟掺杂了什么,如果不是致死的毒药,而是别的什么东西?
  如果是蛊呢?当年懋嫔的死状,她多少听说过。
  苗疆的蛊,可以让人以最痛苦的方式惨死,但那东西闻名于世的原因并不是杀人,而是操控。
  就算不是蛊,也有可能是别的骇人的东西。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蓝氏曾经效忠与上官璃,上官璃应该比别人更清楚江湖中那些奇异的药方。
  对未知的恐惧,让上官璃不会选择那盒胭脂。
  悬梁或者吞金,都是不错的办法。林媛觉得她那颗随侯珠就是个好选择,真正的夜明珠有着沉甸甸的分量,甚至比赤金还有效。
  林媛动手之前深思了很久。若上官璃是被陷害的,那个对手一定非常可怕。六皇子就在那人的算计之中,若不是自己小心谨慎,不惜抗旨将御医留在小琪身边,这会子小琪就会病得和元荣差不多。
  不如这一次帮着上官璃脱困后铲除了那人。
  但话说回来,上官璃才是她最大的对手。她相信上官璃的手段不会输于任何人,而且她还是皇后之尊。
  这么好的机会,只要她推波助澜,就能将上官璃置于死地。
  两者相较,第二种选择更容易成功。
  而且,林媛实在容不下上官璃。这个女人活着一天,她和琪琪就要被打压一天,将来的危险也会增加一分。以上官璃的为人,她虽然暂时顺从了皇帝,做一个坏了名声的皇后,但她怎可能没有野心?
  将来夺嫡,小琪就是她最大的拦路石。她与上官璃从前就是针锋相对,如今更是不死不休。
  至于与上官璃作对的人?就算她是静妃,林媛也毫不畏惧。
  瘟疫蔓延中的每一刻都是惊心动魄的。两日后,京城百姓中有人感染时疫,短短一日病死上百人。
  京城爆发瘟疫的消息很快传遍天下,大秦国人心惶惶。京中许多人甚至开始逃难。
  而治病的方子至今没有被研制出来。内医院上下都彻夜不休,然而并没有什么进展。被用来试验的病患们服下了药后,多数无效,少数更加严重了。
  这是一场疯狂的灾难。

☆、第五十章 疫病(3)

  拓跋弘深感事态严重,在外敌当前的时刻,偏生出内患来。人心不安,皇朝倾覆也不是没有可能。
  于是在三月初八的时候,他下旨封锁京城,不允许任何人出入城门——这意味着那些逃难的人被逼上了绝路。他的做法是对的,比起京城百姓的死活,天下人的性命当然更加重要,瘟疫已经从宫中扩散到了宫外,不能再从京城里扩散出去。
  同时,他与太后一同扶辇出宫至二十里之外的皇陵,举行了盛大的祭天仪式,用祈求上天的方式来安抚人心。
  祭天之事放出消息后,的确让百姓们心中燃起希望——这个时代的人都是很迷信的,尤其看到皇帝亲自祭拜祈福,觉得上天一定会动容。京城中稍有安定,然而拓跋弘明白这法子只能拖一时。
  这一日的皇宫,与前几日没有任何分别。嫔妃们都缩在自己宫中不敢出门,早膳时就有医官到所有的宫殿中搜查,不论主子下人只要发现有感染症状,一律捆了带走。那些有幸无人感染的宫殿里,人们听着外宫传来的惨烈呼喊,亦是浑身打抖的。
  林媛位高,又受皇命掌管六宫,自然先把自个儿的玉照宫里打理得密不透风,几日下来都不曾出现感染者。
  赵昭仪还在长乐宫里闹着“若长宁病死自己也要去死”,好在华阳宫静妃为着大局,也开始站出来理事了。这一次她和林媛都明白事情有多严重,两人前所未有地放弃互掐团结一致。
  玉照宫里摆着简单的午膳。林媛定定地坐着,琪琪已经被太后下旨带去了环秀山庄里,林媛知道他现在会好好的,心里却仍是不稳当。
  更令她烦乱的是,重华宫依旧死水一般没有消息。若皇后当真自尽,应是很快就要昭告天下的。
  难道上官璃不肯死?
  都已经逼到这个地步,现在不死,还要等着日后受尽屈辱后再死么?不管是作为谋反的人质,还是作为抄家灭族的废后,她都只会生不如死。
  不可能的,再坚强的人,也跨不过这么一道难关!林媛就不信上官璃会平静如常!
  恰在此时,宫墙西侧不知什么地方传来一声惊恐凄厉的尖叫。那是女人的声音,不知是宫女还是嫔妃,那声音里充满了绝望。
  林媛并不理会,这两日听得多了,早已麻木。
  然而不等她用膳,前厅宫门被人轰然砸开。
  林媛站了起来。她想看清楚发生了什么事,然而不及反应,只见几十名手持利刃、身披黑色重甲的军士闯进来。
  下一瞬,林媛被人反剪双手压倒在地。玉照宫惊叫声一片,初雪几个被捆了,有一个粗使宫女挣扎地厉害,被一刀砍掉了头颅。
  有刺客!林媛方想高喊出声,声音随即却闷在了喉咙里——不,不是刺客。那两个扭着她的军士的剑柄上都刻着莲花,那是京城守备军的标识。
  “本宫是从二品昭媛!”林媛喘着粗气:“放开……都给本宫放开!”
  她的话没有半分威慑。为首的禁军队长亲手将她用麻绳捆住手脚,随后从胸中掏出一块玄色令牌:“奉中宫笺表,将慧昭媛押在玉照宫!瘟疫爆发今时不同往日,如有违逆,就地处决!”
  中宫笺表?
  林媛的脑子嗡地一声。
  上官璃你这个大混蛋!
  她的确被逼到绝境。但她所做的不是去死,而是拉上一大群垫背的一起死。
  现在林媛已经怀疑皇后是真的要谋反了。因为如果上官一族是无辜的,皇后私自下旨处决嫔妃,皇帝必然震怒。
  皇后是宫中名正言顺的主子,是皇帝的正妻。所以她拥有一项至高无上的权限,那就是中宫笺表。
  无论皇后手中是否有印玺,无论皇后是否被囚禁,是否获罪,只要她仍然是皇后——她就可以下笺表。
  天底下能够驳回中宫鉴表的只有皇帝一人,甚至连太后都不能够。
  在这个男尊女卑的时代,中宫笺表本没有太大的意义,与皇后平日里下的懿旨没有分别——皇后所做的决定自然是要服从与皇帝的,笺表权威再大,也要过了皇帝这一关。而之所以设下笺表,是为了在皇帝死后供皇后使用。
  若皇帝驾崩且新皇未立,朝中重臣与皇室夺权,甚至是嫔妃与皇后夺位、太后与皇后夺位,这种时候,皇后就可以下笺表,处死所有谋反的人。若皇帝来不及立储就驾崩,诸皇子、亲王夺嫡惨烈,皇后也可以充当一个制衡的角色,以笺表立新皇,阻止皇子们自相残杀。
  历史上的确发生过这种事。本朝中宗章明帝暴病猝死。当朝太后软禁怀孕的皇后,把持朝政。那个时候,中宗的皇后就下了笺表。可惜那一张笺表并没有帮助皇后赢得政治斗争,最终皇后被太后毒杀。【1】
  这一张笺表交在了皇后手里,说明了大秦皇族对皇后的偏袒。若是遇上皇权纷争,总要有人站出来结束纷争,减少冲突的代价。而相比起太后、嫔妃和朝臣,皇后是皇帝的正妻,是最接近皇室的存在。
  同样的,太子手中也有东宫笺表。
  东宫与中宫的战争亦是屡见不鲜的。
  可惜乾武一朝没有立太子。
  当初立下规矩的老祖宗们一定想到了会有皇后谋反。
  但想到又怎么样,太后、太子、嫔妃、甚至帝姬,谁都有可能谋反。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现在上官皇后就谋反了——林媛是这么认为的。
  她发觉自己永远都在低估上官璃,上官璃永远能做出令她吃惊的举动。那个胆大的女人,不顾一切地趁皇帝、太后离宫祭天的这一日,下了笺表要将从前的仇人们都拉上一块儿死。
  她这样做是将母族推上了绝路,也将自己的两个儿子推上绝路。因为就算皇后谋反,三皇子、四皇子还有昭纯帝姬都是皇帝的子嗣,应是不会被处死的。然而若皇后做得太过分,皇帝一怒之下就会做出更过分的。
  正因为知道上官璃有所顾忌,林媛才敢把她往死路上逼。
  她没有料到上官璃会放下两位皇子。
  不对劲,这里头有什么问题是被忽略的么?一定有,一定有的,上官璃不应该这么做……
  但又想不出什么合理的解释。林媛的太阳穴疼得厉害。
  天底下没有人敢这么干!那女人简直疯了!
  你以为我会独自死去么?
  林媛仿佛听到了对方的嘲笑。
  刀戈碰撞的可怕的声音不断响在耳边。林媛身上一丝力气都没有,恍惚中她想起来了,在一刻钟之前她听到的来自西北方向的惨叫声,应是从华阳宫发出来的。
  华阳宫静妃!
  呵,她们这一群倒霉蛋!
  林媛已经浑浑噩噩几欲等死,脑子里却突地有一道亮光闪过。
  等等……小琪!
  天啊!
  她不顾一切地拼命挣扎起来。她首先拔出了常年藏在袖摆里的一把小巧金簪,狠狠刺在压着自己的军士手上。另一人立即要来抓她的手,也被簪子尖划过胳膊。
  两个军士眨眼间倒下去,面上的皮肤渐渐变得青黑。
  “昭媛手中藏毒!”有人高喊:“快捆住她!”
  林媛已经不要命了。她知道这些武士服从中宫笺表,若她反抗,完全可能将她就地斩杀,就如刚才那个被砍头的宫女。但没有办法,她要去救琪琪。
  原想着,环秀山庄那儿都是太后的人,琪琪和五皇子、昭纯帝姬几人都是由太后安顿过去的,一定不会有什么危险。但若上官璃拼了命,谁料到会发生什么事?
  上官璃是皇后。
  在礼法上,她只是太后晚辈,身份不如太后尊贵。但在政治上,她高于太后。
  林媛以前还嫌拓跋弘心狠,现在只觉得他不够心狠。身为皇帝发现皇后母族不轨的苗头,不论是否查清,就该立即废了皇后!只有废后,才能使皇后失去笺表!
  而现在呢?皇后趁皇帝出宫的这一日,屠杀后宫!
  她连嫔妃都不放过,更不会放过皇嗣。
  为了防范时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