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临门(若珂)-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小闲道:“不知父亲所居何职?他老人家的身体可好?”
  这些天,小闲很是心虚。瞧在柳洵眼中,以为因为父亲获罪才导致她从堂堂的娘子沦落为奴婢,所以记恨在心,才疏离。现在小闲肯关心老父,不由让他欢喜起来,道:“父亲已官复原职,回京后便去工部上衙。只是一路上受了风霜,苍老了许多。”
  或者前世电视看多了,一般充军便会受罪。小闲担心地道:“脚腿没事吧?”
  柳洵不懂小闲为什么特特问起柳慎的腿,想了想,才道:“就是刮风下雨膝盖会疼。”
  没被打残就好。小闲松了口气。她对这个家庭的情感,自从她看到孙氏的画像时,便被唤醒了,由此更联想到自己的父母。
  看小闲再没问什么,叶启道:“你且回去,过两天有了确信,我自然会遣人通知你。”
  柳洵起身告辞,道:“我明天再过来。”
  明天来,依然会送七返膏。
  叶启笑道:“小闲做得一手好点心,吃食上头,你不用送。”
  “是吗?”柳洵先是两眼一亮,接着想到妹妹这两年一定吃了不少苦,又叹了口气。
  小闲明白他的心思,也笑道:“郎君待我极好,府里没人欺负我。做点心是我嘴馋,与别人不相干。”
  柳洵到底怏怏不乐。
  待他走后,叶启把访查结果告诉了小闲。
  在看到画像时,小闲已经差点认下他了。
  “他既然说下月初二是好日子,那便下月初二出府吧。”叶启情绪低落,道:“以后要见你一面,可真不容易。”
  小闲抿了嘴笑,道:“我是卖了死契的,你可以不同意。”
  叶启当然不愿意,只是,若想娶小闲为正妻,那是一定要让她回家,以官宦千金的身份嫁过来。
  “你当我愿意你走么?”叶启幽幽道。
  今儿已是三十,离下月初二不过两天。当晚,叶启不让小闲动手,吩咐江妈妈做了几个小闲爱吃的菜,两人对坐。
  “你父亲的事,我会想办法帮忙。”叶启道。
  小闲不解,睁大眼睛看他。
  父亲不是官复原职吗?还有什么事?
  叶启伸长手臂,轻弹小闲的额头一下,道:“小傻瓜,你父亲不过是一个从五品上的郎中,以他的性子,想来一辈子也升不到三品大员的位置。”
  小闲明白了,道:“你是说,我家的门楣,配卢国公府不上?”
  小闲是个丫鬟时,叶启便动了娶她为妻的念头,并为此而努力。此时说出这话,小闲并不觉得受辱,反而有一种他在想办法的感觉。
  叶启点头,道:“娘亲一定不会同意的。若是你哥哥没有来接你回去,还可以从郑国公府出阁,现在却不成了。”
  若是她在郑国公府出嫁,御史一定会弹劾叶启势利眼,瞧不起岳家。世人皆以孝道第一品评一个人的人品,如此作为,不要说叶启失了帝心,就是小闲也会被世人唾弃。
  所以,叶启话里的意思,是想帮柳慎升官。
  “你昨晚答应我的事,可还没办。”叶启话风一转,笑眯眯道。

  ☆、第145章 出府

  一整天,剪秋都跟着小闲转,小闲走到哪,她跟到哪。
  小闲哭笑不得,道:“我去茅厕,你去吗?”
  剪秋眼眶一红,道:“以后就是想跟你一块儿去茅厕,也不能了。”
  小闲出府的日子已经定下,剪秋身为丫鬟,哪能随时出府探她?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见面。
  小闲一向与剪秋交好,这时分别,原也舍不得,不过是强自忍着不露出悲伤之意罢了。这时笑道“你若想我,求郎君准你过来探我也就是了。”
  剪秋望了望上房的方向,低声道:“你还会回来吗?”
  回来不是问题,以什么身份回来,才是问题。小闲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只见到上房一角高高的飞檐。
  陈氏自是不肯放的,小闲在府里,有的是机会由她搓圆搓扁,出了府,便是鱼游大海,她再也鞭长莫及了。
  还是叶启道:“人家已是良民身份,在我们府里帮工,全属自愿,现在人家要走,娘亲凭什么留人家?”
  什么良民身份,还不是你这混帐小子帮人家办的。陈氏气得把面前的煎茶摔了。
  叶启道:“小闲的父亲已官复原职,乃是五品官,凭什么在我们家当丫鬟呀。就算儿子不为她办脱籍文书,也留不得她。”
  不是留不得,只是传扬出去,于卢国公府的名声不好听。陈氏气得胸膛起伏不停,恨恨道:“她既出去,以后别想回来。”
  一个五品官的女儿,想嫁入卢国公府当大妇,那是做梦。不,就是想嫁进来当小妾,也是做梦。
  汪嬷嬷到启闲轩,倨傲地道:“夫人有命,只许净身出府,任何物事一概不许夹带。”
  剪秋书琴等人都觉不愤,小闲倒想得开,笑道:“家里什么都有,哥哥已帮我置办好了。”
  既然体已一概不许带出府,剪秋等人所送的礼自也不能带。小闲把两年来积下的体已都留给剪秋,衣裳头面分给了书琴等丫鬟。
  几人推辞不受,小闲笑道:“你们帮我保留着,我要用时,再让顺发问你们要。”
  几人这才含泪收下。
  此时,剪秋望着上房飞檐出神半晌,幽幽道:“夫人为什么总跟你过不去呢。”
  小闲道:“我走后,你和书琴就是一等大丫鬟了,郎君的事上点心。”
  剪秋的泪就下来了,道:“你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侍候的。”
  书琴不知什么时候站在小闲身边,吸了吸鼻子,道:“顺发有事要见小闲。”
  小闲走后,启闲轩自是又有一番变故,以夫人的精明,规矩只有更严,怕是以后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了。
  顺发凝视小闲好一会儿,才道:“你只管放心。”
  话中之意,小闲明白,重重点了点头。
  一天就在惜别依依中度过,很快到晚上,书房毡帘低垂,门扉紧闭,叶启和小闲紧紧相拥。
  “我会去看你的。”叶启把头埋在小闲脖颈,一想到以后再不能随时随地见到她,便有了不让她离开的冲动。可是,他要进宫轮值,终究不能时时陪在她身边,为她的安全着想,还是回去的好。
  小闲轻轻抚摸叶启的墨发,道:“我会好好的,你放心。”
  自从穿越,是卢国公府给了她存身的空间,从梅氏到上房,再到启闲轩,虽然惊险连连,好在她事事小心,又有叶启庇护,倒是有惊无险。如今要离开,还真是舍不得。
  叶启把怀里的小闲紧了紧,捞起她的腿弯,让她坐在自己腿上。
  小闲挣扎了一下,叶启央求道:“明儿你就要走了。”
  那天,他提出的条件就是这个。小闲一直没答应,然后叶启非把她抱上,放自己腿上。
  两人没有说话,不知过了多久,烛花爆了一下,发出轻微的声响。
  小闲轻声道;“夜深了。”
  叶启嗯了一声,却不松手。
  三更鼓响时,巡夜的仆妇看到书房的灯光,过来问道:“郎君还没安歇么?”
  以前仆妇也会这样问,小闲便拿了一吊钱出来,道:“郎君还在读书,妈妈们辛苦了,拿去吃酒吧。”
  现在,仆妇连着问了几声,叶启才不情不愿松了手,嘴里嘟囔着:“剪秋去哪儿偷懒了。”
  剪秋哪里偷懒了,不过是明天小闲要离开,今儿她们都避开,让两人说说知心话儿。小闲看了他一眼,取了一吊钱,开了门掀帘出来。
  仆妇不好意思地笑,道:“姑娘明天就是娘子了,老奴怎能要姑娘的赏。”
  小闲道:“以后还靠你们看紧门户呢。天咋冷还寒,你们巡夜不容易,拿去喝盏酒吧。”
  两个仆妇连声道谢,道:“我们也没什么好东西给姑娘留个念想,不过是看紧门房而已。姑娘还请放心。”
  以前她们跟小闲说话,透着恭敬巴结,现在却透着客气。人还没走,茶已开始凉了。
  小闲没说什么,进了书房。
  江妈妈打发小丫鬟过来问:“可要做夜宵,灶上火还没熄。”
  小闲离开后,叶启的饮食自然由江妈妈负责,想来他会吃不惯。小闲把江妈妈叫来,把叶启爱吃几个菜的做法,哪一步做好才能做出好的味道,细细嘱咐了。
  江妈妈连着记了两遍,才勉强记住。
  叶启从书房里出来,道:“做几个菜,烫一壶酒吧。”
  这是要夜谈,不打算睡了。
  两人重新回书房,叶启苦笑道:“以后见你一面不容易,容我任性一回。”
  小闲心里一软,没有再劝。叶启贴了上来,再次把她拥进怀里。
  小半个时辰后,江妈妈带了两个丫鬟,送了酒菜过来,道:“照姑娘教的法子做的, 姑娘尝尝合不合意。”
  她也客气起来。
  小闲每一样尝了,颌首道:“以后就照这样做吧。”
  把食盒提起书房,取出来放在几案上。小闲道:“明天要早起,可不能多吃。”
  说到底,小闲还是警惕了些儿,生怕叶启借着酒劲做出什么荒唐事来。
  叶启笑道:“放心。我若不是你信得过的人,你还信得过谁呢?”
  他竟把她的心思瞧得一清二楚。
  这样磨磨蹭蹭到五更,天色渐渐亮了起来。叶启叹道:“这就要走了啊。”
  他一晚没睡,为的是多点时间和自己在一起。小闲心里感动,握着他的手,道:“不用如此。”
  叶启悄声道:“放心,我会说服娘亲,到你家提亲的。”
  小闲嗯了一声,道:“我们还小,不急。”
  生怕他为此和陈氏闹翻,到时候传扬开来,叶启孝道上头不好看。
  叶启笑道:“你忘了陛下只给我两年时间?再说,娘亲一直中意丹阳公主,不紧着下手怎么成。”
  如果娶了公主,于叶启仕途上,会更进一步吧。若是自小在大周朝长大,小闲一定会劝叶启放弃自己,与皇家结亲。可是她来自现代,断然没有放弃到手的幸福,把爱人让给别人的道理。
  叶启道:“你放心,我会处理好的。”
  小闲道:“你做事,我很放心。”
  再没有比他更妥当的人了。
  剪秋等人早过来侍候,只是没在廊下候着,而是站在台阶下。
  小闲看看时辰不早,喊了袖袖帮她重新梳头,又侍候叶启吃了早饭,才去换衣裳。
  辰时正,柳洵来了,在门房候着。
  小闲带了袖袖青柳,在叶启陪伴下出来。迈出高高的门槛,回头望,心情很是沉重。
  柳洵一身新衣,含笑迎了上去,道:“妹妹,我们走吧。”
  身后一个十三四岁的丫鬟上前行礼,口称:“娘子。”道:“我是大郎君买来侍候娘子的丫鬟翠玉。”
  连丫鬟都带来。叶启翻了个白眼。
  柳洵向叶启拱手,道:“多谢三郎君照顾舍妹。”
  叶启拉着脸没理他。
  一晚没睡,小闲顶着两个黑眼圈,和叶启挥手告别。
  上了柳洵雇来的马车,小闲一直掀帘往后望,站在台阶上的叶启慢慢变小,成了黑点,最后再也看不见。
  小闲的泪不争气地流下来。原来,不知不觉中,对叶启的依赖是如此的大。
  安业坊与卢国公府所在的太平坊相距四个坊,马车走半大个时辰也就到了。只是柳家是五品官,不能临街开府门,马车进了坊,走到一条巷弄口停了下来。
  小闲和袖袖翠玉下了车,青柳下了马,静静站在小闲身后。
  这是一片民居,每家的院落都不大。左边第一家的大门开着, 一个老妪坐在门口,看着柳洵笑,道:“洵哥儿回来啦?”
  柳洵恭恭敬敬道:“是,接了妹妹回家。”又对小闲道:“这是邻居钱大娘。”
  钱大娘打量了小闲几眼,笑道:“好漂亮的小姑娘,以后若有什么事,言语一声,大娘能帮的一定帮。”
  小闲道了谢,和柳洵走进巷弄。
  柳家的院子在第二家,是两进的院落。原先柳慎获罪,已被官府没收,此次柳慎官复原职,又发回给柳慎。
  前院中堂,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搓着手不停走来走去,直到小闲一行人进来,才停住脚步,站在中堂门槛边,看着小闲没说话。
  柳洵快走两步,禀道:“父亲,儿子把妹妹接来了。”
  这位就是小闲的父亲,那位以刚毅闻名同僚的柳慎了。
  小闲上前拜见,抬头间,眼眶便红了。
  她总算有了父亲哥哥,在这世上不再是孤零零一个人了。

  ☆、第146章 柳家

  柳慎定定看了小闲一会儿,连着说了三个“好”,然后吩咐柳洵:“带你妹妹去后院歇着吧。”
  小闲愕然。不是应该叙一叙父女之情吗?
  柳洵显然十分欢喜,笑得眼睛没了缝,道:“妹妹请随我来。父亲不善言辞,你以后就知道了。”
  院子分两进,中间砌了堵半人高的墙,隔开前后院。后院三间厢房,四间耳房,东厢房被褥齐整,都是新的。小闲的卧室就在这里。
  “是翠玉挑的花色,妹妹看看可合意。”柳洵指着匡床上一床桃红色的锦被道。
  红彤彤的,倒像新房。小闲不知为何有这样的感觉。
  翠玉很紧张,道:“奴婢胡乱挑的, 娘子若是不合意,奴婢拿去换了就是。”
  “不用,这样挺好的。”小闲笑道。总不好拂了哥哥的好意。
  袖袖已放下自己带来的小包袱,打了水,开始擦拭放衣裳的樟木箱子。
  青柳自去离东厢房近的耳房安置。她的任务是护得小闲周全,平时的杂活不用她管。
  翠玉看她一直冷着脸,不知她什么来头,有点怯,不敢和她说话。
  小闲笑道:“青柳是乐夫人送我的,平时沉默寡言,你不用在意。”
  翠玉连连点头,既是什么夫人送的,自是比她这个从人牙子手里买来的丫鬟有脸面。她心里打定主意,以后千万不要惹她。
  柳洵为了勾起小闲对儿时的回忆,把家里的事说了个底掉。柳慎是并州人氏,原是寒门子弟,为了让他进私垫读书,母亲庄氏,也就是小闲的祖母,卖掉了陪嫁的一副金手镯,才凑够一年的束修。
  好在柳慎读书刻苦,人又聪明,很得先生喜欢,不仅第二年起免了他的束修,还在他十八岁那年,把独生女儿嫁给他。便是小闲的母亲孙氏了。
  柳慎于二十二岁中了秀才,之后一发不可收拾,三十一岁便成了两榜进士。孙老先生很为自己有识人之明而得意,本想靠着女婿荣养,过几天好日子。没成想,好日子没过几年,柳慎一封奏折得罪了当朝宰相汤有望,落得个男子充军,女子卖身为奴的下场。
  孙氏接到噩耗,当天便悬梁自尽。孙老先生遭受连番打击,加上年事已高,再也支撑不住,一命归西。
  庄氏已于出事前两年病故。
  柳家原没什么老仆,柳慎高中之后雇了几个奴仆丫鬟,都在出事后做鸟巢散。此时虽雇了几个奴仆一个丫鬟,后院却只有小闲一个主人。
  陪着小闲逐间房看过,柳洵道:“以后家里妹妹拿主意就好。我还要读书,准备明年的院试(考秀才)。”
  充军两年,书丢了不少,把妹妹找回来后,他便要奋发图强了。
  小闲道:“哥哥上进是好的,还请注意身体。”
  柳洵答应了,道:“有劳妹妹费心。”又取出银子帐本,交给小闲。
  小闲接了,家里只有父子兄妹三人,倒也简单。后院只有翠玉一个丫鬟,两个仆妇,都是新雇的,前院只雇一个书童,两个老仆,都是极简单的。
  奴仆仆妇见过了小闲,小闲安抚两句,各自散了。
  看看近午,小闲问翠玉:“家里可有厨子?”
  人都见过了,独独没有厨子,难道他们不吃饭?
  翠玉苦笑道:“奴婢来后,一日三餐都是奴婢做的。”
  说话间,隔开前后院的角门儿被人推开,钱大娘手抱一个牛皮纸袋走了进来,道:“小娘子,家里冷锅冷灶的不是办法,还是让人牙子找一个得用的厨子吧。”
  小闲应了一声是,道:“大娘请坐。”吩咐翠玉:“把家里的茶饼拿来,煎一碗茶大娘尝尝。”
  翠玉茫然道:“家里哪有什么茶饼。”
  小闲傻了眼。
  倒是钱大娘噗嗤笑出声来,道:“小娘子想必从高门大户人家来的。小门小户人家,哪有茶吃?”
  小闲郝然。
  袖袖卷着袖子进来,道:“娘子,房间收拾好了。奴婢去买菜吧。”
  钱大娘把牛皮纸袋递了过去,道:“家里新做的几个蒸饼,小娘子不要嫌弃。”
  不用看,不是馒头就是包子。小闲道了谢,吩咐翠玉收下,取了钱,让袖袖去买柴米油盐肉菜。
  钱大娘笑眯眯看着,道:“小娘子这两年,在哪里过活?”
  柳家的事,街坊邻居都一清二楚,本以为这一家子再也翻不了身了,没想到不过两年功夫,又官复原职。小闲身披狐狸皮斗蓬,一身毛织料,看着更像富贵人家的女子,来时又带了三个丫鬟。这三个丫鬟,个比个的出色,身上的衣料,也不是普通人家能置办得起的。
  不要说钱大娘,刚才在巷口瞧见的人,心里都嘀咕。
  小闲前世是领教过三姑六婆的厉害的,哪里敢多话,只是腼腆地笑。
  又漂亮又温温柔柔的小姑娘,微低着头,就那么睇着她,把钱大娘的心软得一塌糊涂。
  “家里没个娘就是不行,你要有什么事,买个东西什么的,在门口喊一声儿,让我家小三儿给你跑跑腿。”钱大娘和蔼可亲道。
  从耳房出来,静静站在小闲身后的青柳强忍受着才没有笑出声来。
  钱大娘自然没发觉,还在絮絮叨叨地说着,家里几口人,做些什么营生,青柳几次差点要打断她的话。又没有托她做媒,说这些做什么。
  翠玉慌慌张张跑了进来,道:“娘子,外面来了两辆车,一个管家说是郑……郑国公府的人,给你送东西来。”
  她说话都不利索了。郑国公府,那是云端上的人物,哪是她们这种人家交往得起的。不会是她做梦或是听错吧?
  吧哒一声,钱大娘的下巴掉了。
  小闲回头对青柳道:“请管家进来吧。”
  很快,一个花白胡子的老管家,和青柳说着话走进来,进门便向小闲行礼,神态恭敬,道:“老奴胡海奉夫人之命,来给十四娘子送些日常用的物事。夫人说,十四娘子刚到这儿,想必一切不趁手,先送些日用的来,若夫人有什么思虑不周的,十四娘子派青柳过去说一声儿。”
  这是表明袒护的态度了,若是柳家对她苛刻,郑国公府自然会为小闲出头。
  小闲侧身避开,受了半礼,道:“老人家辛苦,请坐下歇息。”又让青柳取了一绽纹银出来:“老人家留着吃碗茶。”
  胡海推辞不接,道:“十四娘子无须如此,夫人再三叮嘱,请十四娘子安置好后,过府住几天。”
  几次接触,小闲的举止乐氏都看在眼里,从最初奉承叶启,到现在真心把小闲当义女,其中的心理变化,只有她最清楚了。如今,是真当成自家的女儿,才会送日常用品过来。
  钱大娘只觉头嗡嗡地响,看出来的人,都是三个影儿。她一颗心怦怦跳得厉害,这些国公家的人,只存在于她们这些妇人们平时里嘴上的谈论,那是远在云端的人物,现在却活生生地站在眼前。虽然只是一个老管家,那也是了不起的人物了。
  她想出去喊左邻右舍过来围观,看一看神仙似的人物,一双脚却挪不动。
  翠玉呆呆看着小闲,这位娘子,不是说在哪儿当一个丫鬟么?难道是在郑国公府?怎么郑国公府说是他们家的十四娘子?她心头千万头草泥马呼啸而过,偏偏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青柳麻利地指挥着府里两个老仆把车上的东西抬下来,家具如几案食案、匡床、榻,小的如碗筷汤勺,更有两大匣子裁好的衣裳,攒珠盒子里装的是头面首饰,还有十匹绢。至于日常家用的,应用尽有。
  柳慎和柳询闻声赶了过来,柳慎把老管家请去叙谈,柳询却瞪大了眼,惊愕得半天不知说什么好。
  门外围了好些人,一个个交头接耳,惊叹声此起彼伏。
  一个中年妇人指着马车对另一个三十几岁的妇人道:“说是郑国公府送来的,郑国公府哦——”
  拖长的声调,透着一股子与有荣焉的荣耀。
  另一个青年妇人道:“这是什么人家?连郑国公府都要送礼过来。”
  一句话遭来围观党们集体的白眼,先前的中年妇人道:“你懂什么。”
  其实她也好奇得很,要不为什么挤得近近的,探头往车里张望,想看清车里装的是什么宝贝?
  袖袖从集上回来,见门前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大惊,生怕陈氏派人过来生事,抱着一篮子肉菜飞跑过来。待得看清两个老仆从车里抬一架屏风出来,才放了心。
  那中年妇人眼尖,认出这是从柳府出来买菜的丫鬟,一把拉住袖袖的衣袖,道:“你家什么来头?”
  袖袖翻了个白眼儿,甩开她的手,弹了弹被她碰过的衣袖,傲慢地道:“与你何干?”
  再怎么说,小闲姐姐也不会与这些平头百姓来往的吧?
  中年妇人被噎得半天说不出话来,还是三十几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