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小娇媳-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芍药告诉她,她才记起今天是他们成亲的第三日,新嫁娘和姑爷一同回门的日子。
“芍药,你昨天怎么不提醒我,我什么都没有准备呢。”白晓儿有些着急。
她虽然对这种繁文缛节不甚在意,但安府的脸面还是要的,何况义父和义母待她这样好。
芍药笑眯眯地道:“少夫人放心,少主早就将东西准备好了。少夫人先洗漱吧。”
芍药退后一步,两个梳着丫髻的小丫鬟捧着银盆上来伺候洗漱,还有一个丫头挤了青盐调和的药膏,垂首侍立在一旁。
经过这几日,白晓儿已经适应了侯府的规矩。
虽然伺候的人多了些,花费有些奢靡,但还是细致周到的。
芍药全程站在一旁,指挥几个小丫鬟,等白晓儿收拾妥当,已是半个时辰之后。
当她看着院内满满一车礼物,不禁惊讶极了:“林致远,东西太多了吧,我们只是回去瞧瞧,又不是搬家。”
车上除了腊猪、鸡鸭、糖果糕饼这些,竟然还有一水儿的花瓶古董、金银玉器,看得她眼花缭乱。
林致远笑:“这是陈夫人亲自打点的。新女婿上门,自然不能太寒酸。”
白晓儿不知京中规矩,闻言只是笑笑,并未深究。
她自然不知林致远一出手就花了七八千两银子。
两人上车,帘子一放,林致远立刻抱她坐在自己腿上,亲亲她的脸:“还疼吗?”
“还……还好吧。”
她的脸热得发烧,偷偷瞄了他一眼。
他长得这么瘦,体力怎么这么好,折腾了她半宿也不歇,最后几时停下的她都不知道。
“回来我给你上药。”
“嗯。”
她靠在他胸前,数着他的心跳,数了半晌,突然道:“林致远,你说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有娃娃?”
林致远道:“再过两年吧,你年纪太小,生产会有危险。”
白晓儿眨眨眼:“可外祖母恐怕等不了那么久。林致远,你是神医,有你陪着,我觉得早一两年生也不会有问题。”
林致远惊讶又感动。
原来她小脑袋瓜里竟在想这个。
“那也不能急,至少等我将你养胖一点,有了身孕也不会吃力。”
“嗯。那你多做点药膳给我吃。”
其实白晓儿并不全是为了太后的心愿。
她太喜欢林致远,孕育一个和他一样的孩子,同样亦是她的心愿。
安府那边,安夫人带着白馨儿和芙姐儿在前院等候回门的白晓儿,白馨儿坐立不安,不时起身踱步,望着门外:“夫人,现在快午时了,姐姐和姐夫怎么还没来?”
她怕姐姐在侯府过得不好,有人故意刁难她。
毕竟姐姐寒门出身,公卿勋贵之家,怎么可能真心实意接纳这样的儿媳妇。
安夫人亦是担忧,不过还是笑着道:“别着急,说不定他们有事耽误了呢。”
☆、第二百二十一章
正说着,徐管家来报,说大小姐和姑爷到了正门。
安夫人牵起白馨儿的手,道:“我说你姐姐快到了,你还不信。”
芙姐儿催促:“别在这儿呆着了,咱们去正门。”
说着拉起白馨儿,一阵风儿似的出去了,安夫人在后面瞧得摇头。
当白馨儿看到白晓儿时,不由愣住。
她的姐姐今日穿着玫瑰镶金繁绣衣裙,胸口垂了红宝石璎珞,满头青丝绾成发髻,作少妇打扮,既尊贵又美丽。
再看她面色红润,眼神明亮,显然这几日在夫家过得很好,白馨儿这才松了口气,将心放进肚子里。
安夫人在一旁笑道:“馨儿方才一直在念叨姐姐,这会子见了,怎么反倒不和姐姐说话了?”
“姐姐。”
白馨儿上前,将脸埋进白晓儿怀里。
林致远笑道:“只记得你姐姐,却不记得我了。以前那些书白送你了?”
白馨儿又叫了声“姐夫”。
芙姐儿年纪小,性子活泼,也跟着白馨儿“姐姐姐夫”叫个不停。
安夫人见站在院子里不像话,将他们迎到屋内。
嬷嬷们见到白晓儿,也很是高兴,安夫人吩咐她们:“时候不早了,快摆饭吧。”
又拉白晓儿和林致远说话。
说话间,安夫人突然想起眼前的少年和自家的渊源,很是感慨。
想起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他刚认祖归宗。那个时候他冷峭孤傲,明明是离经叛道的年纪,看人的时候,眸子里总是淡淡的疏离。
当时她怜他少时孤苦,对他很是心疼。
后来他顺利拜在丈夫门下,唤她一声“师母”,日日来安府读书。
她有时就想,这样聪明好看的孩子,将来要是给自己做女婿该多好呀。
当然,她只能想想。
侯府情况复杂,芙姐儿又比林致远小许多,这件事是断然不成的。
没想到了今日,她当日的念头居然真的实现了。
他娶了自己的义女,成为他们安家的女婿,对她的称呼从“师母”变成“岳母”。
安夫人不禁想,缘分,有时真是再奇妙不过。
在不经意间,上天其实早已安排好了一切。
“阿远,晓晓性子散漫惯了,侯府规矩多,你要慢慢教她。”
安夫人不放心,叮嘱了一句。
言下之意,就是让他多护着白晓儿。
林致远道:“岳母放心,晓晓是我的妻子,我不会让她受任何委屈。”
安夫人笑了笑,没说话。
她是过来人,自然知晓夫妻的相处之道。
有些小夫妻刚成亲时热乎得不得了,等新鲜劲儿一过,小妾通房弄得一屋子乌烟瘴气。
况他们两个都是极有主见的聪明人,晓儿性子不够柔婉,她自然有些担忧。
安家姑奶奶回门的第一顿饭摆在了正厅,除了安夫人一家人,还有几个女眷作陪,这是大夏的规矩,表示娘家人对嫁出门的姑奶奶的重视。
本来林致远应该和男子坐一桌,但安佑棠被皇帝叫进宫里,不能回来,安家又没有其他男丁,安夫人询问了林致远的意思,便将他安排和她们女眷一桌。
席间安夫人频频给她们夫妻两夹菜,其他人自是在一旁夸个不停。
特别是安夫人的嫂子王夫人,都快把林致远夸到天边去了。
“我们家姑奶奶福气真真的,得了这么好的女儿不说,又得了个有本事的女婿。满京城里谁不知道我们林姑爷一表人才人又出息。大夏自开国以来,刚授官就当了太医院院使的,只有林姑爷一人呢。”
王夫人一口一个林姑爷,显然忘了那日的认亲宴上自己是怎么埋汰白晓儿的。
林致远表情冷淡,只慢慢吃菜,倒是王夫人的女儿郑晞云,眼睛不住地往林致远身上瞟。
“白晓儿到底走了什么狗屎运,居然嫁了这么好看的男人,而且一成婚就有正二品的诰命。她凭什么?”
郑晞云自认亲宴那日就恨上了白晓儿。因为白晓儿成为安府的小姐,姑姑便没有往日那般疼她,就连以前追着她跑的芙姐儿也不和她亲近了。
她觉得,肯定是白晓儿说了她的坏话,姑姑和芙姐儿才会这样。
怪不得母亲说生意人心眼子多。
白晓儿简直坏透了。
芙姐儿突然道:“芸表姐,你怎么不吃饭盯着姐夫瞧呀,难道你肚子不饿?”
郑晞云脸一僵,心里把芙姐儿骂了一万遍:“小孩子别乱说,我……我是方才吃了太多点心,现在吃不下了。”
安夫人表情未变:“吃饱了就去园子里消消食,省得坏了脾胃。莺歌,你陪表小姐一块儿去。”
“是。”
就这样,郑晞云被莺歌服侍着去外面“消食”,众人面色古怪。
安夫人左首的一个女眷忍不住“噗嗤”笑出声:“芸小姐年纪不小了吧,不知王夫人有没有给她相看人家?”
言下之意是说郑晞云不守规矩,不如早些定了人家将她嫁出去。
王夫人气得面色铁青,看向安夫人,指望她为自己辩解几句。
王夫人却只当没瞧见,不住地劝大家吃菜。
白晓儿又气又好笑,偷偷在桌子底下掐了林致远一把。
林致远很是无奈。
这件事分明和他没关系,是郑晞云自己发痴。
他也是无辜的呀。
经过了这样的插曲,吃过饭,几个女眷识趣地告辞。安夫人另有体己话要和白晓儿说,因此也未留她们。
倒是王夫人拉着红了眼圈的郑晞云,别别扭扭地上了国公府的马车,安夫人连一句劝慰的话也没说。
“母亲为何不留舅母和芸表姐?她们这样回去,指不定要怪母亲不顾娘家。”
安夫人颇为不屑:“王氏眼皮子浅,教出来的女儿也没规矩,我见了心烦。等过几日我回去一趟,让母亲给芸儿请个女先生好好学规矩,再不学,好好的孩子都要被带歪了。”
提起郑晞云,安夫人是恨铁不成钢的。
她好歹是自己瞧着长大的侄女,这样当众盯着一个陪妻子回门的男子瞧,成个什么样子。
方才看她临去时的模样,对林致远竟还有些依依不舍,看来她的敲打对她完全不起作用。
事情若传出去,不仅会坏了她们国公府的名声,就连自己的芙姐儿也会受到牵连。
“今天是我回门的日子,母亲别生气了。”白晓儿劝道。
安夫人心中叹息,将此事丢开,拉白晓儿去房中说话。
“我问你,阿远待你还好吧?”
“母亲放心,他待我很好。这几天我除了除了便是睡,他什么都不让我干。”
“那朱氏呢,有没有刁难你?”
安夫人依旧不放心,朱氏和林致远势同水火,这事儿在京城都通天了。
白晓儿名义上她的儿媳妇,婆婆要磋磨儿媳妇,方法岂止一百种。
白晓儿告诉安夫人:“我在侯府除了拜堂那日,根本没见过侯夫人。老夫人说我们家没有给儿媳妇立规矩的传统,侯夫人年轻时就没有伺候过婆婆,到了我这里,丫鬟婆子一大堆,就更用不上了。不仅是林致远,就连老夫人无事也不让我往婆婆跟前去。”
“这样也好,你婆婆和你们不过面子情儿。她也有儿子,自然盼着你们不好。但老夫人和侯爷那里你该孝顺的还是得孝顺。阿远现在走仕途,断不能授人以柄。不孝是大罪,你可要记好。”
“是,我记住了。”白晓儿立刻答应。
安夫人句句都是为了她和林致远,她心里十分感激。
安夫人拿出一只锦盒,递给白晓儿:“方才他们都在,也就没有给你们见面礼。这是产自东陵的暖玉,暖身辟邪,刚好是一对儿。你父亲今日临去时叮嘱我一定交到你手上。”
白晓儿见那玉莹润剔透,宝光闪烁,便知晓珍贵异常。
“母亲,这个还是留给芙姐儿吧。我和林致远的好东西够多了,再给我也用不了呀。”
安夫人道:“这是你父亲给的,拿着吧,他那个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
白晓儿收下,安夫人又道:“你们今日送来的回门礼,仅金器就值七八千两,更不提里面压箱底的字画。这就太过奢了。我知道你们孝顺、不差钱,但还是要学会俭省。京城大,居不易,细水长流方是持家之道。”
安夫人的话说得白晓儿火辣辣的,和安府比起来,侯府的生活实在称得上“豪奢”。
这几日她入乡随俗,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甚至没有觉得这样有何不妥。
若没有安夫人提醒,她或许会慢慢同化,失了原来的本心。
“多谢母亲教诲,女儿记下了。”
“我知道你是个聪明孩子。回去好好和阿远过日子,有什么事就打发人和我说一声。有我在一天,料想侯府那些人也不敢欺负你。”
白晓儿和林致远离开安府时,已经红霞满天。
按照大夏的规矩,女儿回门这日只能用午膳,而不能在娘家吃晚饭,否则白晓儿说什么也会等着安佑棠从宫里回来。
自她出嫁以后,就没有看到过自己的义父了。
☆、第二百二十二章
路上,白晓儿与林致远感慨:“怪不得世人重男轻女。出嫁的女儿连晚膳都要回婆家吃,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真真没说错。”
林致远失笑:“今日是回门,自然要按规矩来。你想回安府,我随时可以陪你过去。”
白晓儿凉凉地说道:“还是算了,才回一次娘家,你就被人惦记上了。多回几次,我还不被扫地出门啊。那些小姐要门第有门第,要家世有家世,我只有几个臭钱,哪配得上你们侯府。”
想起郑晞云看林致远的眼神,白晓儿就一肚子火。
她这个正室在这儿,郑晞云都敢明目张胆地对林致远抛媚眼,这是把她当死人么?
“有你在,庸脂俗粉我怎么瞧得上。”
林致远轻笑,舔了一下她洁白如玉的耳垂,白晓儿闪开,佯怒:“林致远你属狗的?”
林致远死皮赖脸地枕在她肩膀上:“你要是喜欢,我可以考虑改成属狗的。”
“你……”
白晓儿等着他,顿时没了脾气。
回到侯府,老夫人着人请他们夫妻二人过去用晚膳。
老夫人注重养生,晚膳多按林致远拟的药膳方子来,少见油腻。
但今日孙儿和孙媳妇在,桌上便多了不少荤腥。
她频频给白晓儿夹菜:“多吃些,你就是太瘦了,养胖些才好给祖母生曾孙。阿远说他给你开了方子,你要坚持吃呀。”
“祖母,她一直都在吃。”林致远笑着回答。
老夫人便更高兴了。
“这就好。”
昨夜她听说他们屋里三更才熄灯,孙儿还要了一回水。
他们小夫妻感情这样好,自己应该很快便能抱上曾孙了。
老夫人笑眯眯地看着白晓儿,越看越喜欢,她问白晓儿今日回门的情景,白晓儿一一告知,并将安夫人给她的玉佩拿给老夫人瞧。
老夫人称赞:“是个稀罕东西。且不说雕工,光是这样大小的原石,价值就不下万两,况如今市面根本寻不到这种品相的。你母亲真是有心了。”
娘家对出嫁女的重视程度,往往体现在这里。
孙儿的这门亲没结错。
白晓儿虽出身乡野,但手上有钱,加上有安佑棠这样的义父撑腰,如今看来,并不比那些所谓的名门淑媛差。
更重要的是孙儿喜欢。
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老夫人又想起一件事儿来:“你家里是不是有一个妹妹住在安家?”
她指的是白馨儿。
白晓儿点头:“是我的小妹。我嫁过来芜园就空了,她一个未出阁的女孩儿家,没有长辈的教养终究不妥。后来我母亲提议将她接过去。刚好她喜爱读书,就做了我父亲的关门弟子。”
老夫人一听兴致更高:“能做安尚书的关门弟子,可见你那妹妹非同一般。她长得怎么样呀,有没有你好看?得空记得带来给祖母瞧瞧。祖母年岁大了,就喜欢伶俐漂亮的小闺女。”
白晓儿笑了:“我妹妹年岁还小,长开了应该比我漂亮。祖母要是喜欢,我明天就带她过来。只要您不嫌烦。”
“你们家的姑娘都出息,可见是白家祖宗保佑。”
白晓儿笑了笑,没说什么。
第二日,她果然将白馨儿带了来。
她如今是林家的少夫人,二品诰命,她的妹妹也算有身份的人,是应该多出去结交。
林府作为自己的婆家,她迟早要和这些人熟识。
老夫人知道白馨儿要来,便让陈夫人和林沁宛作陪,也给朱氏那边说了一声。
她如今对白晓儿这个孙媳妇可谓十分满意,这样做是为了给她撑面子。
朱氏待传话的丫鬟走后,气得摔了茶盏:“贱人,飞上枝头还真当自己是凤凰了。她那个妹妹不过一个玩泥巴长大的野丫头,也配让我作陪。”
“夫人,您到底去还是不去?”朱氏的丫鬟在一旁战战兢兢。
朱氏怒极,反手朝她脸上掴去,丫鬟一张嫩豆腐似的脸瞬间肿了半边。
“去,我当然要去,否则那老东西回头又要向他儿子告状了。”
威远侯如今对自己不是冷淡,而是彻底的漠视。
朱氏的一颗心早死透了。
她现在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将那林致远和白晓儿弄死,让她的枫儿当侯爷。
那老东西如今还不知道林致远不是她的亲生孙儿,等她知道了,会是什么样的表情,她迫不及待想看到了。
此时此刻,老夫人屋里,满满当当站了一屋子漂亮的女眷,很是热闹。
老夫人见白馨儿长得雪团儿一般,身上又透着股灵透,果然十分喜爱。
她拉了白馨儿的手,戴上眼镜细瞧,末了笑道:“晓儿这妹妹是个美人胚子,等长大了,定会将她姐姐给比下去。”
陈夫人笑道:“谁说不是呢。我先前看到少夫人时,心里就想,竟有这样标志的人物,除了我们大少爷,世上再找不出第二个了。现下见了馨儿小姐,我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白馨儿听着老夫人和陈夫人变着法儿夸自己,只礼貌地微笑,并不见寻常女儿家的娇羞窘迫,更没有一丝小家子气。
妹妹如此落落大方,白晓儿看在眼里,自然很是欣慰。
其实老夫人和陈夫人言过其实了。
白馨儿是生得好看,但还没到倾国倾城的程度,就是比起自己,也要逊色两分。
但她饱读诗书,胸有丘壑,气度就和一般女儿家不同,更多的是雍容和超逸,因此显得格外脱俗。
老夫人和陈夫人何时见过这样的女孩儿,一时便移不开眼了。
林沁宛在一旁轻咳了一声,对陈夫人眨眼,陈夫人才想起昨日就备好的见面礼忘了给白馨儿。
“老夫人今日是第一回见馨儿小姐,您是不是要将好东西拿出来,教我们小辈开开眼?”
陈夫人素来精明,这种时候,她绝对不能越过了老夫人去。
老夫人健忘,经陈夫人提醒,忙让丫鬟将给白馨儿的见面礼呈上来。
丝绒匣子里是一条宝光璀璨的璎珞项圈。项圈是赤金打造,上面缀满红、黄、蓝三色宝石,光下散发出五彩的光晕,十分地贵重,而且适合小女孩佩戴。
“今日光顾着说话了,差点忘了这个。馨儿过来,祖母给你戴上。”
“祖母,这个太贵重了,馨儿年纪小,怕经不起。”
这恐怕是老夫人压箱底的物件,现下老夫人的儿媳妇和正经的孙女儿都在这里。
她怕她们两个吃心。
陈夫人看出了白晓儿的心思,忙道:“老夫人眼光好,这项圈瞧着就衬馨儿小姐。少夫人别小气,这是老夫人为你撑面子呢,省得馨儿小姐回去了被安夫人笑话。”
白晓儿这才对白馨儿道:“你去吧,给祖母磕个头。”
白馨儿给老夫人磕了头,老夫人替她将璎珞戴上。
因为她年纪小,皮肤特别娇嫩,赤金的璎珞非但不显俗气,反而衬得她瓷娃娃一般精美。
连林沁宛也忍不住道:“这项圈还得馨儿妹妹戴,给别人便是糟蹋了东西。”
老夫人最爱打扮人,心里自是十分得意。
陈夫人和林沁宛趁机也将自己准备的见面礼拿出来。
陈夫人的是一柄白玉双面绣的团扇,出自蜀中刺绣名家闵三娘子之手,价值不菲。
而林沁宛的是一本孤本古籍。
比起白羽扇,白馨儿显然更喜欢那本古籍,拿到之后翻了几页,面上的笑容止都止不住。
老夫人和陈夫人瞧在眼里,感叹世上竟有这般喜爱读书的女孩儿。
白晓儿看了看林沁宛,心中不由点头。
林致远这个庶妹倒比以前沉稳了许多,心思也缜密不少。
陈夫人有这样的女儿,也算一件幸事。
“哟,妹妹来得够早的呀,看来我还是晚了一步。”
朱氏一身正红色繁绣衣裙,挽了同色批皂,十二股的凤钗颤巍巍地压在发髻上,随着走动振翅欲飞。
眼前的贵妇脂艳粉光,又作正室打扮,肯定就是那位和姐姐姐夫一直不对付的侯夫人。
白馨儿心中迅速有了判断,扯了扯姐姐的衣袖。
老夫人却厌恶地皱起了眉头。
“好好的怎么穿成这样,不知道的只怕以为你是宫里的贵妃娘娘。”
这段日子朱氏越发地不着调了,好好的一个贵妇人整天穿金戴银,和那暴发户一般,没得丢了侯府的颜面。
朱氏也知道自己穿成这样见小辈不合适,但陈夫人在场,她就是忍不住要将这身衣裳穿上身。
她要告诉这个贱人,即便她再得宠,平妻也不能和自己这个正妻相提并论。
凤钗也好,正红色也好,只有她才有资格穿戴。
“夫人肤色白,穿正红色越发好看。”
陈夫人垂着头,一副低眉顺眼的模样。
朱氏见了,心里更加来气,刚想刺他两句,老夫人道:“好了,既然来了就坐下吧。今日是晓儿的妹子第一次来府上,你作为侯府的夫人,万万不要失了礼数。”
“是,媳妇知道。”
朱氏忍着气应了,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
林沁宛和白晓儿立刻起身,这是侯府的规矩。
☆、第二百二十三章
“坐下吧。”朱氏此刻再多怨气,也不敢发作,老夫人正虎视眈眈盯着她呢。
陈夫人乖觉地给朱氏端茶送水,仍像做丫头时那般伺候朱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