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寒门农女-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堤边虽然有些空地,但是土地不结粮食,上面长满了杂草和不知道名的野花,初夏边走边看,并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稀罕的东西,不知不觉,就走的有些远了,等她抬头一看,已经快走到尽头了,发现前面可能也没有什么,才沿路返回。
没想到返回的路上没走几步,她就发现了岸边一样令她眼前一亮的东西,鱼腥草!她怕自己看错了,蹲下来靠近些看了下,确实没错,是鱼腥草!
鱼腥草是一种中药,有着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作用,临床报道广泛用于治疗肺炎、感冒发烧等,是一种最基本的药材,想不到能在这里发现,如果能将鱼腥草晒干卖给药堂,说不定是个挣钱的路子。
她跑到张安民放置捕鱼工具的地点,腾出来一个空鱼篓,背着鱼篓又重新跑回来摘鱼腥草,这里的鱼腥草成片成片的,还没有被人摘过。
她摘得正起劲,后面传来脚步声,“初夏,你在这里摘这野草干嘛?”
原来张安民下好网子,回头看见丫头不在岸上,担心出什么问题,便往岸边找过来了,结果发现这丫头蹲在这里不知道在摘什么。
“爹,你认识这摘的这东西不?”
“你摘的这不就是野草吗?你要它干嘛,就是你娘做野菜也用不到这东西。”
听到张安民的话,初夏才确认这里的人并不知道这是一味可以卖钱的中草药,这才放下心来,可她也不敢说这是什么东西,要是知道这玩意值钱,大家到时候都来采怎么办?今天通过覆盆子她算是见识到了,所以她打算先瞒着不说。
“我要用这个泡茶喝。”
张安民以前到镇上给人打短工,是见过大户人家喝茶的,都是细细的茶叶,即使是农家人,泡茶好歹也是用菊花,哪里见到过有用这野草泡茶的。
“你要想喝茶,赶明叫你娘去你大脚娘家里借点干菊花回来”,以为是她想喝茶了。
“不用,我就用这个”,初夏边说手也没闲着,继续采。
张安民见女儿对这个采的这么起劲,想着丫头不知道又起什么兴趣了,便想由着她去,看着小人儿摘了半天,鱼篓里也只有一点,便弯下腰来帮忙一起摘着。
两人摘了一会儿,张安民看了看日头,便说道:“初夏,差不多了,咱回去吧,还得给鱼收网。”
初夏看了下篓子里的鱼腥草,用手往下面压严实了些,想着今天摘不完的,等有时间了自己再来摘,抬头乐呵呵的回答,“好。”
今天算是收获颇丰,张安民捕了三条鳊鱼,个头还不小,剩下的则还有一些小鱼。
看来晚上可以吃顿好的了。
做了一条鱼,其他的两条则被老太太蔡氏给截胡了,一条给了三婶用来给三叔补身体,另一条则给了大伯母家,因为栓子爱吃鱼。
“谢谢二弟了”,大伯母吃水不忘挖井人,知道张安民是个老实人,又没什么心眼,反正说个谢字,只是张张嘴的事情,反正搞好关系,以后要是有什么事情要他帮忙的也好开口。
“都是一家人,谢什么”,张安民憨厚笑笑,“以后要是栓子想吃鱼了,尽管和我说。”
爹啊爹,你就是个老好人,可你知道,老好人是要吃亏的,初夏在心里叹口气。
见着大伯母都那样说了,三婶感觉不说点话也不好,不情愿的跟着说道:“谢谢二哥,还有你三弟身体干不了活,这几天家里的活也要辛苦二哥了。”
坐在主位上的张老爷子看着这一幕甚是满意,一家人相亲相爱,不像别人家闹分家,鸡飞狗跳,这也说明当家人教导有方,这样自己走出去在村里也有面子。
一条鱼十几口人,饭桌上鱼肉当然没有分到多少,刘氏做饭的手艺不差,虽然没有那些复杂的做法,只是简单的调料简单的烹饪,可也吃的津津有味,刘氏还偷偷的给初夏在饭前开了个小灶,鱼汤可是喝够了。
想着要处理放在自己房里的鱼腥草,初夏便早早就下了饭桌,刘氏还想让她多吃点呢,可没想到这丫头下桌后倒是跑到挺快,急匆匆的样子,不知道跑到房里做什么。
第十二章 看不顺眼
初夏心里心心念念的都是鱼腥草,鱼腥草说得上是常见又很容易制作的中草药,将鱼腥草洗净后用大太阳晾晒后个几天,等到叶子变枯黄后,干的鱼腥草可以入药,也可以用来泡茶,且也不需要过多照看。
摘回来的鱼腥草都在一起,有的不少沾染了泥土,现在做的就是需要洗干净,初夏跑到院子里,打了一桶水,将鱼篓提了出来,把鱼腥草倒了进去。
“初夏洗这野草干嘛?”大伯母拿着蒲扇走了过来。
“泡茶喝。”
“用这泡茶喝?不会是你娘告诉你的把?贪吃搞不好你的小命就没了。”
刘氏正好走了过来,听见大伯母的话脸上就带了一丝怒气,这不是咒自己的女儿吗?“大嫂,小孩子不懂,摘些花花草草是常事,再说,初夏也不贪吃,早上摘回来的红果子不是都给栓子了。”
“娘”,初夏看刘氏走了过来,“能帮忙把屋里的大桶给拿出来吗?”
大伯母表情悻悻的,“我这不是好心提醒下。”说完就走了。
等大伯母走了后,刘氏才拉住忙活的初夏,“你摘这么多野草干嘛?”
“卖钱”,初夏凑近刘氏,在她的耳边说道,并没有打算瞒着刘氏,她还想要刘氏帮忙呢。
刘氏捞起水中的东西,“这不就是秋打尾,这种东西家畜都不吃的,咋能卖钱?要是能卖钱,早就被村里人给摘光了。”
你们不摘,是因为不知道这东西的药用价值,要不然还能便宜自己。
“我觉着这很像以前我生病的时候顾大夫开给我的药引,所以我就想摘回来看看,要不是,也没有没什么损失。”
“我看着就不像,你呀,就是喜欢摘花草,可你这摘得也太多了点。”
多?我还嫌摘的少呢。
“一不小心就摘多了”吐吐舌头。
刘氏也没再说什么,就随了初夏去,在初夏的催促下进屋拿了大桶,给桶里放满了水,将剩下的鱼腥草倒了进去,见初夏一个人埋头清着,也帮忙清理了起来,两个人一起,速度果然就快了很多。
“你们娘俩个弄啥呢?”蔡氏的声音响了起来,紧接着又是“哎呀呀,怎么用了这么多水?打水仗啊!”
“娘,我们在洗秋打尾。”
“老二媳妇不是我说你,洗这玩意干啥?你这费水费灯,天天不挣钱还只晓得花的,咱家哪里经得起你这样折腾”,蔡氏又摆起了训人的姿态。
“奶,我娘可没有白花也有挣钱,天天绣花眼睛都快坏了”,初夏算是明白了,这老太太是怎么看自己家都不顺眼吧。
刘氏拉了拉初夏的衣裳,让她别说话。
蔡氏倒是没想到一向不怎么说话的孙女这时候开口了,愣了两秒,反应过来后叉着腰道:“大人说话,哪有你小孩插嘴的份,还没说你呢,都多大了还整天野不干活,以为自己是大小姐?就你这样小心以后嫁不出去,看谁要你。”
蔡氏的嘴就是毒辣,哪里有亲奶咒自己孙女嫁不出去的。
“老婆子,在外面瞎嚷嚷什么,进屋给我找找,竹席你给我收哪里去了”,张老爷子站在门口喊道。
“来了,不就放在那角落里面。”
待蔡氏走后,刘氏才对着初夏道:“你奶就那样,娘已经习惯了,听着就过去了,你别和你奶顶嘴,这样不好。”
------题外话------
今天更的少,明天补上。
第十三章 关于进山
“可我就是听不得奶她这样说你。”
“你奶她再怎么不好也是长辈,以后你奶要是说啥不好听的,你不要放在心上,不要和她顶嘴,要是传出去了,对你的名声不好,以后说亲都难”,刘氏怕蔡老太太在外面嘴碎,平时在外面说自己坏话也就算了,初夏还小,要是把泼辣、不尊老的的话给叨叨出去了,那可就不好了。
“行,我听娘的”,初夏嘴上答应着,心里想的却不是这么一回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要是犯我,那她肯定是不会吃亏的。
夜幕繁星,蝉鸣半夏,两人摸黑忙活了一阵才算把鱼腥草洗完,初夏耍耍手上的水珠,从屋里搬出来一床竹溪擦干净,将洗净的鱼腥草全部摊置在竹席上放置在院子里,仿佛就看到了不久后它们变成白花花银子的场面。
这个场面一直持续到了她的梦中,之后的几天,白天她就独自出门采摘鱼腥草,洗净放在太阳下晾晒,给鱼腥草翻面,有的时候,刘氏也会帮忙,慢慢的鱼腥草就多了起来。
而夏季农忙也快进入了尾声,收割来的大豆被张家几兄弟用借来的牛车给运到镇上卖了,今年的产量还算不错,卖来的银子都交给了蔡氏,蔡氏按照张老爷子的意思,给每家分了一两银子。
张安民拿着分得的一两银子回屋就交给了刘氏,“娘刚给的银子,你拿去给你和初夏做身衣裳,再给买点好吃的。”
“是得给初夏做身衣裳了,丫头身上的衣服都短了一截”,刘氏打开平时放银子的夹盒子,里面放着平时做工的钱,大多是铜板,将一两银子放进去,“娘这次怎么这么大方了?”
没分家的张家,当家掌钱的是蔡氏,张安民当然知道他娘比较抠门,“是爹的意思,说这次收成不错,所以就分了点。”
刘氏数数夹盒子里的钱,加上张安民刚才给的一两银子,现在一共有四两多银子,这是张安民平日里打短工,她绣花纳鞋攒下来的,张安民对于家里的钱不太关心,只要有了银子,基本上都是立马交给了刘氏。
“当家的,咱家现在有四两多银子了”,刘氏对着张安民道,“这段时间忙农活累坏了吧,明天我让去镇上的人捎点肉回来给你补补。”
虽然想到肉比较贵,但是刘氏还是想了又想,决定再三,就买一点吧,一年也吃不上两回,主要还是孩子她爹这身体最近也不好麽。
“买给我吃干啥?你给你和孩子买点,再说这肉,等我歇两天,进山抓些野兔野鸡回来,不用花这个钱。”
初夏在旁边听着,眼前一亮,“爹,你啥时候进山啊?”
“等过些日子,天气凉快点进山。”
“那我可不可以到时候和你一起进山啊?”
张安民还没有回答,刘氏首先不同意,“你进山干啥?山里可危险了,你不记得你之前在山里受的伤了?”
初夏去年跟着村里的几个熊孩子玩,不知道的怎么就跟着她们进了山,为什么叫熊孩子,就是因为他们熊啊,你说不经常遇见的野猴也让他们遇见了,看见了野猴也敢撩拨,那野猴性情凶狠,当即就朝着他们扑了过去,其中有个小孩当场血流倒地,其他的小孩则吓傻了,有的还知道跑,有的直接就愣在原地,初夏当时跑下山时摔晕了过去,幸好被上山的村民给发现背了回来。
第十四章 去镇上赶集
那次受伤把刘氏和张安民给吓坏了,后来就嘱咐她只能在村里玩,不能跑到山里去,所以刚才刘氏就反对了,你说这孩子咋不长记性呢,万一再受伤了咋办。
“那次不是乱跑意外进了山,也没有大人,我跟着爹进山,肯定不会受伤的。”
“你进山是为了玩,你爹进山是为了打野味,到时候哪里能顾得上你,再说山里又危险,你爹一个人进山我还担心呢,又加上你,你就听我的话,过两天娘给你买糕吃”,说来说去就是不想让她去。
初夏跑到张安民的跟前,摇着张安民的胳膊,装着可怜兮兮的样子喊着“爹。。。。”
“要不就让初夏和我。。。。。。。”
张安民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刘氏的眼神给瞪了回去,“初夏啊,你还是听你娘的话,好好呆家里。”
初夏见刘氏这边不松口,而张安民这边也攻破失败,只好装作暂时同意的样子,但心里面还没有放弃进山的想法,反正还有些日子进山,到时候自己再想办法。
“初夏,你想吃什么,等明天到了镇上,爹给你买”,张安民看女儿有点不高兴,安慰着。
这么一说,初夏想起了已经晒好的鱼腥草,正好是个机会,“爹,你明天要去镇上吗?可不可以带我一起去?”
“嗯,明个你娘也去。”
张安民对自己虽然舍不得,但是对刘氏和初夏却是极好的,两人的吃穿虽然比不上张安仁一家,但是只要挣了钱,张安民第一想到的就是娘俩,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变会赶着牛车载着两人去镇上,正好明天是赶集的日子。
初夏听完,欢呼一声跑回自己的屋里,忙着把那些晒好的鱼腥草打包装起来明天带到集市上,去找药材店卖掉。
“你看这孩子,毛毛躁躁的”,刘氏无奈的摇摇头将夹盒子重新放回去,“那明早我和娘说一声,请她帮忙做一天的饭。”
因着明天要起早,所以刘氏让初夏早点睡觉,收拾完东西的初夏躺在床上,半天睡不着觉,心里激动得不行,自己来到这时代,除了桃花村,其他的地方她没有去过呢,其次就是明天有机会将鱼腥草拿去出售,如果能成功,那自己就找到挣钱的法子了。
正在对着明天畅想之际,初夏听见主屋房里传来刘氏的声音,温柔声中带着点魅惑,有点像猫叫的,“哼,嗯。。。。。。你轻点。”
接着是张安民低吼的嗓音,“知。。。。。知道了。。。。。”
爹娘是在干嘛啊?初夏打算过去看看,刚从被子里爬出来,似乎想到了什么,脸刷的一下就红了。
幸好自己没过去,差点就坏了好事。
爬回被子里,想想自己又笑了,爹娘是得晚上多努力努力,要不然自己的弟弟妹妹从哪里来,哪里来小人儿给自己欺负。
可她日后一定不知道,那些小人儿成了护姐狂魔,管她管的比爹娘还多,还和自己的相公争风吃醋。
第二日初夏一反常态,早早的就爬了起来,准备出发去镇上。
蔡氏看着做出门准备的老二一家人,“家里的盐没了,老二你带点盐回来。”
三婶也披着衣服杵在自家门口看着,有的时候吧,她其实还挺羡慕刘氏的,家里三兄弟,最疼媳妇的也就是张安民了,其他两兄弟平时连个嘘寒问暖都没有,你看像自家屋里现在还睡着的这位爷,也就皮相好点,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看得真来气。
“二哥,你今天去镇上,帮我捎点白糖糕回来呗”,三婶开口,又想着占便宜了。
刘氏有的时候是真不愿意张安民去镇上,就像现在的蔡氏和三婶,老是帮忙捎东西,蔡氏是家里长辈,买点东西孝敬也就算了,可初夏三婶,仗着张安民人好,老是帮忙捎东西,可带回来后绝口不提钱的事情,刚开始刘氏不知道,还是有一回三婶不小心说漏嘴知道的。
“她攒的银子比我们家多了去了,你看她三婶吃的用的不比我们好,她就是看你人老实,知道你张不开嘴要银子,你以后不要给她捎东西了。”
“这不都是一家人。”
“你把别人当一家人,可别人未必把你当一家人”,刘氏在屋里生气道。
所以今天当三婶开口的时候,刘氏也就说了,“她三婶,你要白糖糕呀,那行,你把银子给我,我给你捎回来。”
三婶没想到刘氏开口就要银子,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二嫂,捎点东西还要银子呀,二哥可是从来没和我要过钱的。”
呸,你还有脸好意思说,“咋不要银子了,那你二哥给你捎的东西别人店家也不是白给的,要是白给的,咱也肯定不能收你钱,再说,三弟挣的多,你还能缺那点钱是不?弟妹?”
“二嫂,这白糖糕我是打算买来给爹娘吃的,想着二哥孝敬爹娘,肯定不要我这钱的,既然你这么说了,那这钱我就出了”,三婶轻轻松松的就把问题给转到张老爷子和蔡氏身上,还把自己说得有多麽孝敬老人。
蔡氏就在旁边站着,听三婶这么一说,“老二家的,老三家的记挂着我,都说了是买给我和当家的吃的,你还要收钱,你是不是看不得别人孝敬我老太太?要不要我把钱给你?”
“娘,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看你就是这个意思,你不孝敬我就算了,也见不得别人对我好。”
你说蔡氏就是这样,刘氏哪能说得过蔡氏。
三婶说的白糖糕哪里是要买给两位老人吃的,分明就是为自家想的,到时候买回来,她在蔡氏旁边说上几句,还不是归了她。
“奶,您和爷爷不是要少吃甜的吗?三婶婶是不是忘记了?”初夏在屋里听完了全部的对话,跑出来对着三婶说道。
“那白糖糕少吃点也没事的。”
张老爷子从外面拾了点喂鸡的野菜回来,看到院子里站着的几人,“老二家的,你们不是要去镇上吗?还在磨蹭什么。老婆子,早饭你做好了没?”
“这不是厨房正在做,催什么,这不是有点事和老二说。”
初夏看着张老爷子,“知道了,爷爷,我们马上就出发了。”
没占着便宜的三婶回到屋里,见着还在床上睡觉的张安仁,恨恨的上去掐了一把。
第十五章 卖鞋
张安民赶着借来的老黄牛,初夏和刘氏坐在牛车上,驾着牛车出了门,朝着镇上出发。
她们要去的镇是石头镇,从桃花村驾牛车过去,来回也要五六个小时,所以桃花村的村民一般没事不会过去,以前的石头镇只是石头村而已,周围有几个像桃花村一样的村子,但是都不太富裕,石头村比其他村稍微富裕点,其位置在几个村子的中间,所以每逢初一或者十五,其他几个村子的村民便挑着山里打来的野味或者自家做的东西来交易,久而久之,石头村的经济便发展起来了,也形成了集市,村里面多了很多店家,时至今日,便发展成了石头镇。
初夏的心情很好,躺在牛车上,看着湛蓝的天空,哼着小曲,乡间小路颠簸着,将她的歌也颠簸的七零八落。
牛车在晨曦中走了几个小时,不远处听见了喧嚣的人声,一抬头,石头镇就到了。
“下来吧,到了”,刘氏捏捏初夏的小脸,笑着从牛车上下来。
“娘,这就是石头镇吗?”虽然是有些期待的,但是好像和自己想象的还是有些差距,虽然比起桃花村是热闹多了。
“你不记得了?之前你和我还一起来过呢。”
“太久了,我都已经忘记了。”
张安民去安顿大黄牛,而初夏则跟着刘氏则去了石头鞋记?,这是石头镇上一家卖鞋的店,而刘氏平时纳的鞋,基本上都是卖给这家店里的。
“你好,王掌柜,这次我带来了几双鞋”,刘氏进了门,里面有一个中年发福的人正站在柜台后打着算盘算账,听见声音抬起了头。
初夏进店后就开始在观察,店虽然不大,鞋的样式却不少,男鞋女鞋,还有小孩子的,店里面就一个伙计,此刻正在忙着打扫。
“这次做的什么鞋,拿来我看看”,被叫王掌柜的人从柜台后面走了出来。
刘氏打开包裹,里面有十双鞋,五双男鞋,五双女鞋,王掌柜拿出一双鞋掰掰瞧瞧,然后对着刘氏道,“这次你想要什么价格?”
“我呢想就和以前一样,每双二十文。”
“现在生意不好做啊,你上次拿来的鞋我这里还没卖完呢,你就说这女鞋,这样式也太土气了,现在的顾客挑的很。”
“可我这鞋穿着很舒服…”
“舒服是当然,可也要样式好看,要不这样吧,你这鞋,我便宜点收了,你也免得再拿回去。”
这二十文,除去人工成本和材料,其实是没有多少利润的,刘氏想了下开口,“那您出多少?”
王掌柜比了个手势,“十五一双,这个价钱不能再高了。”
初夏在旁边听得眼睛一抽,本来二十文一双,也就两百文钱,这奸商倒好,一下子少了五十文钱,这不是明显在压价吗?
“娘,我们走,不卖了”,初夏上前卷起了包裹。
刘氏心里也是不愿意这么低价卖的,可自己纳的鞋,之前问过一家,说是不接收呢,担心其他的店也是这样的情况,想着要不要卖掉算了,初夏就跑了出来,忙拉住她,“初夏…。”
“娘,你听我的,咱不卖给他。”
“你可想好了,说不定别处可没人再给你开这价了”,王掌柜见压价没成功,对着刘氏道,而初夏早就抱着东西跑了出来。
第十六章 和狗争肉包子
刘氏只好抱歉的对王掌柜笑笑,跟在初夏后面走了出来。
“你这孩子,怎么不和娘说一声就跑了出去,这样对别人多没有礼貌,这下可好,王掌柜肯定不愿意在收这鞋了”,刘氏担忧的说。
初夏将包裹放在地上,“娘,那王掌柜一看就是黑心商人,十五文钱一双鞋,这不明摆着欺负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