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与君缘-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暮笙止不住自己的好奇,将耳朵凑了上去。
“昭儿……”孟脩祎在恍惚之中一声一声地低唤,缠绵缱绻,无限依恋。
☆、第六十七章
蓬莱岛上并无医正常驻,因孟脩祎即位后便不怎么往这里来,好的太医也没有一个,倒有一个小药房,用以应急。
从岛上划船,去对岸,而后奔去太医署,找到值班的医正,再从太医署返回,这么一条漫长的路线,没有两三个时辰是断断回不来的。
孟脩祎躺在那里,意识都不大清醒,麦荣恩急得快哭了,明日早朝定是上不了了,只是不知陛下何时才能痊愈,他是陛下身边伺候的,陛下病成这样,他难辞其咎。
暮笙写了方子,让去抓药。
麦荣恩一面打发内侍去抓药,一面苦苦哀求道:“上卿大人,陛下疼得厉害,总不能就这样疼着,您是不是想个法子?”
“别的法子,得先喂下药,看看情况才能决定。”暮笙心里也有气,好好的一个人,竟病成这样才有人发觉,平民百姓有点儿不舒服,都有人嘘寒问暖,这还是个皇帝呢。
麦荣恩又急急忙忙地打发人在殿外将药炉子架起来。
暮笙令人取了温开水来,喂孟脩祎喝下。若是没有药,应对发热最好的办法便是喝水,温开水。
孟脩祎不大配合,她本来就倔强,这会儿迷迷糊糊的,更不爱让人折腾,蜷着身子不肯动弹。
暮笙见她唇色淡的如白纸一般,心知动一动她便疼得厉害,也不敢勉强,又令人绞了冷水帕子来敷在她的额上。凉凉的帕子很有降温的效果,孟脩祎舒服了一些,眉宇微微有点舒展。
像个简单的孩子一般,舒服了便乖顺,难受了就乖张,说起来陛下不难伺候,只要顺着她的意就是了。
可偏偏,她们之间,不是顺着她意就能解决的。
终于麦荣恩火急火燎地捧了药进来。他也不叫宫娥,极自然地便将盛了药的白玉碗塞到暮笙手里。
情况特殊,暮笙也顾不上推辞,她先替孟脩祎换了额上的帕子,凉凉地浸着,舒服极了,接着暮笙便小心地扶她起来,就如交换一般,她让她舒服一些,她就听话一些。陛下还是知道道理的,果然便让她扶着稍稍坐起,身子软绵绵的,没什么挣扎地就靠在暮笙的怀里。
暮笙扶着她,舀了一勺药,小心吹到适宜入口的温度,喂到孟脩祎唇边。起先孟脩祎还算配合,然而喂过一勺后,她便咬紧了牙关不肯松开。
麦荣恩在一边看着,苦着脸道:“不成,苦,陛下不肯喝的。”
暮笙只得唤了几声陛下,欲先唤醒了她再喂药,奈何皇帝睁开眼,眼神有些涣散地看了她一眼,痛苦地呻、吟一声,蜷着身子,缩进她的怀里。
“只好哺喂了。”麦荣恩理智道,他望向暮笙,暮笙点了点头,道:“劳烦麦大人先出去。”
把皇帝交给她,麦荣恩再放心不过,立即便带着满室的内侍宫娥退了出去。
室中便只剩了暮笙与迷迷糊糊的孟脩祎。
再不快着些,药都快要凉了。暮笙将皇帝小心地躺平到榻上,自己站起身,饮了口药汁,药汁入口,立即便让舌头发麻,果真很苦,直让人皱眉。
她弯下身,与孟脩祎唇齿相对,一手探到孟脩祎的颈后,稍稍抬起,使她的食道放平,便于汤药滑下。舌头小心地探入孟脩祎的口中。暮笙有些紧张,手都有些颤抖,她贴着孟脩祎柔软的唇,抵着她紧合的牙关,另一手捏着她的下巴往下使劲,总算,陛下张口了。
一口药喂得殊为不易。
暮笙忍着口中的苦味,看着孟脩祎皱紧的眉头,苍白的面容,缓慢不安的呼吸,她温柔抚了抚她的脸庞,柔声道:“你只当我还是裴昭就是了。”
不知孟脩祎是不是听懂了,再喂下一口的时候,便容易得多。
一碗药喂尽,暮笙取了帕子来,替孟脩祎擦去嘴角的药渍。
接下来,便是观药效了。
暮笙并不乐观,她有一些隐忧,陛下今日只用了一碗粥,夜里又饮下不少酒,这样下来,胃定是受不了的,她只怕这碗药下去,会刺激到空空的胃囊。
暮笙坐在榻边,每隔一小会儿便替她换额上的帕子,试图以此使她降温。
月上中天,子时已过。
麦荣恩走入内室,便见上卿大人坐在榻旁,用掺了烈酒的水绞了帕子,在给陛下擦拭脸颊、手心。
“大人,您也去歇歇吧。”麦荣恩上前道。累坏了上卿,陛下纵是大好,也不会欢喜。
暮笙摇了摇头,将帕子递给一旁侍立的宫娥,给孟脩祎把了把脉,又看了眼墙角的滴漏,距方才用药已有半个时辰了,陛下看来并无不适,她松了口气,正欲请麦荣恩将第二服药放入药炉子里煎,前一服是缓解陛下胃部不适的,第二服则是退烧固元。
话刚出口,便看到孟脩祎迷迷糊糊地低吟一声,突然间撑起身子,趴在榻旁呕吐起来。
麦荣恩大急,忙要去扶着皇帝,暮笙靠得比他近,已先一步扶住陛下,一手在她背后上下轻抚,好使她缓一缓。
孟脩祎一整日都没进什么吃食,吐出的几乎都是苦水,吐到后面,眼睛都红了。
早有宫娥奉了干净的帕子与漱口的温水来。
暮笙将她扶起来,接过杯子,喂到她的嘴边,口中柔声安慰道:“没事的,一会儿就好了。”
孟脩祎没说什么,漱了漱口。这一番折腾下来,她也醒了,见暮笙一手仍扶着她的肩,等着接她手中的杯盏,便顺手将杯盏递给了一旁的宫娥,道:“这里脏,你让开一些。”
暮笙便依言让了开去,孟脩祎躺回榻上,胃部已不那么疼痛难忍。暮笙整夜给她冷敷与酒精擦拭很有效果,这会儿她已不觉得口鼻发烫,意识也都回来了,只是浑身上下仍处处不得劲,难受极了。
有宫娥上前来将那些污秽之物都收拾了去,又开了南面一侧窗户通了通风。
又过一会儿,医正终于姗姗来迟,孟脩祎看到她,便道:“不必了,上卿已为朕医治过了。”
这医正恰是接替暮笙的那位,听得陛下此言,知晓上卿医术在她之上,也不敢多语,只是她职责所在,便道:“上卿大人医术高明,只是臣忧心陛下圣体,望陛下许臣把一把脉。”
孟脩祎立即皱眉道:“不必,你退下吧。”
医正这才闭口退下了。
室中顿时就静了下来,孟脩祎通体无力,连转个头都头晕眼花。她望向暮笙站立的地方,却发现那处已空无一人。
她走了么?孟脩祎一阵恍然,随即便恼怒不已,再过两个时辰天便亮了,这么急着走做什么,忙了整夜,好生躺下歇一会儿怎么了,正好她的榻够大!
别别扭扭地这么恼怒了一会儿,孟脩祎突然有了个打消暮笙外放念头的好主意,就说,那些医正医术低劣,比不得她让人安心,让她留在京里,最好就住进宫里。反正从今夜看来,她还是很在乎她的身体的,应该不会拒绝。回忆往昔,不论裴昭还是暮笙,几乎都不曾违背过她的意思。
接着,她就……就怎么样呢?就用强!反正也不是第一回了,她那么怕她,肯定仍旧不会拒绝。怎么过不是过!强着强着昭儿就习惯了,然后一辈子也就过去了!
孟脩祎朦朦胧胧间天马行空一般地思量着,到后面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了些什么,睡意很快袭来。一场高热让她身子亏损得厉害,更何况那胃也不安份。
于是,暮笙端着粥回来,便看到孟脩祎已入睡。
安然熟睡的陛下乖巧极了,发丝柔顺地贴着她的脸侧,身躯缩在锦衾下,一动不动,双眸自然地合着,又密又长的睫毛也乖乖地贴着下眼皮。
粥暂是喝不成了。暮笙令宫娥端去膳房温着,待陛下醒来再端给她。饿得太久的人,只适宜用些流质易克化的食物,且不可多食,只能少量多顿。
暮笙挨着榻边坐下,等着那边药煎好给陛下服下。
深夜枯坐极易犯困,暮笙不知不觉便困过去了。
当她醒来,天已大量,她睡在皇帝的榻上。
暮笙揉着眼睛坐起来,不远处侍立这一名宫娥,暮笙定睛一看,是个熟人,是那位名作子衿的尚宫。
子衿很快便察觉她已醒来,忙走了过来,笑着问安,而后说道:“陛下去了建章,临行前吩咐婢子好生侍奉大人。大人只管在此歇着,陛下忙完了便要回来的。”
暮笙忙问:“陛下进过膳不曾?”
“进过了,是大人令温着的米粥,知道是大人吩咐熬的,陛下很高兴。”子衿事无巨细,皆说得分明。
随着她这句话,氛围一下子就温馨起来。
子衿没必要骗她,她说陛下很高兴,陛下必是真的很高兴。暮笙不由笑了笑,从榻上下来,洗漱过后,子衿取了一套上卿的便服来与她换。正是照她的尺寸缝制的。
早膳都已摆上了,暮笙用了一些便饱了。子衿便与她道:“大人还未来过蓬莱吧?昨日匆忙定是不曾观赏岛上景致,不如婢子为大人引路,领大人四下转转?”
暮笙想了想便答应了。她坐着也是无聊,听子衿的意思,陛下有过口谕,让她在岛上待着。若是不寻点事做,光阴难打发。
☆、第六十八章
太液池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岛上有山,高百尺,台观殿阁,罗络山上。
三岛之中,蓬莱为首。蓬莱有仙山琼岛之称,岛上风景以飘逸出尘、清幽深邃为主。
暮笙顺着一条绿荫遮蔽的石径信步走着,不时驻足观赏。子衿跟在她身后,见她目露疑惑,方上前介绍一番,余时,皆静默。
暮笙从小就喜欢山明水秀,若非如此,当年也不会在出城去游玩时遇上被刺重伤的孟脩祎。这三年在临安,天高皇帝远,也是自在惯了,除了总往深山老林里钻,去挖些不常见的草药,还常畅游山水间,亦或与同僚乡绅,锦帽貂裘,纵马山野。
此时见到如琼瑶仙境一般的景致,暮笙不由沉迷其中。
绕出这条逸趣横生的小径便是引入活水的一处山泉,往那边靠近,便可听见清脆的水声由远及近。
沿路石径也渐粗犷起来,两旁看似杂乱无章的垒着碎石,石缝间还冒出青翠嫩绿的杂草,再往前,水声愈发清晰,叮咛声悦耳。暮笙稍稍加快了步子,前方有乔木错落,隐约可见阳光底下粼粼水光。
当年筑此岛者独具匠心,光是走来的这一路,便是浑然天成,仿佛造物之恩赐,无丝毫雕琢的迹象。暮笙连连赞叹,穿过那并不浓密的乔木。
来到山泉旁。
说是溪涧,其实是一条从山顶层层倾泻而下的瀑布,在此处冲出了一个深不见底的跌水潭。一靠近水潭便有一股浸骨寒意扑面而来。暮笙忍不住打了个寒噤,她含着愉悦的笑意走到水潭边的青石板上蹲下,伸出手去,拨了一下水面,山水寒凉,水波碧蓝,令人心旷神怡。
跌水潭的水朝外溢出,便冲出一条山涧。山涧便要浅的多,能看到清澈的水底,那细细的沙子。暮笙很是喜欢,沿着溪涧慢慢的走下去,突然,她便在岸旁看到了一处依水而生的草木,那草木眼熟的很,像极了她在哪本古本上看到的一种极为罕见的草药。
出于习惯,暮笙忙蹲下身,小心的拨开与它们共生的杂草,而后轻轻的摘下一小片叶子,用衣袖随意擦了擦,便放到嘴里尝了尝味道。
味酸,略麻,酸味平,舌尖触之温。
回想那种草药喜潮湿,向来依水而生,再看它叶状经脉,结合口中的味道,暮笙大喜,四下里看看,想要记住这个地方,做个记号。
结果醒目的记号没找着,却看到孟脩祎站在她身后,漆黑的眸子里是点点忍俊不禁的笑意。
暮笙愣了愣,这才发现子衿已不知退到哪里去了。她有些窘迫,将手里啃了一口的草叶子塞进袖袋中,走上前拜见。
不等她弯下身,便让孟脩祎止住了:“这里没有旁人,便放下这一套吧。”
暮笙也没坚持,只是道:“陛下怎么到这里来了?”
昨晚一夜照料,抱过了搂过了,唇齿也相依过了,她们间不说冰雪消融,也拉近了不少距离,三年时光的隔膜被皇帝的一场急病打碎。
“朕听说你来闲逛就跟来看看,你刚刚吃的什么?草药么?”孟脩祎一面说,一面觊觎似的瞄向暮笙的袖袋,很感兴趣的样子。
暮笙大囧,支支吾吾道:“是一种不常见的草药,不想在这里碰上了。药性温补,养胃效果极佳,正好能给陛下用。”
孟脩祎闻言便摊开手:“给朕瞧瞧。”
暮笙没敢违背她,从袖袋里掏出来,放到她的手心。
孟脩祎单手拈起来看了看,也没看出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她微仰着头,对着阳光看那株草药的时候,暮笙正在端详她的面色,有着病中的憔悴苍白,还有深深的倦怠。暮笙看着便觉得很难受,没忍住,说道:“请陛下容臣为您把脉。”
孟脩祎正在看那株草药呢,闻言便将它还给了暮笙,顺便伸出手臂。
号过脉,暮笙又道:“请陛下容臣一观您的眼睛。”
孟脩祎很是配合的弯下身子。
中医观眼,从眼睑、眼白、眼角、眼珠、瞳孔五处看起。暮笙一丝不苟地看过,方认真地与皇帝道:“陛□□热还未退去,当以静养为主。”对她一大早便来回奔波表达了不满,接着又道,“陛下高热伤到肝了,胃也需休养,这些日子,还请陛下注意饮食。”
孟脩祎一听,立即就道:“如何注意?”她正想着怎么把暮笙留在京里呢,有这么好的话题,自然迫不及待地便刻意引导起来。
暮笙只以为她关心自己的身体,细细得说了一遍。孟脩祎皱皱眉头,很是迷茫不解道:“爱卿再说一遍,朕还没来得及记下。”
暮笙很单纯的又说了一遍,孟脩祎仍自摇头:“太多了,朕记不住。”
陛下的记性,何时这般差了?暮笙疑惑地看着皇帝。孟脩祎立即便做出疲倦的样子,抬手拧了拧眉心,道:“朕有些头晕,你若不想说,便写下给朕吧。”
她今日穿了一身红色的交领织锦华服,暗绣祥云龙纹,显得格外庄重。本该是意气风发的装扮,偏她脸色憔悴,强撑起这身华贵厚重的衣袍,不显高不可攀,反倒柔弱无比。暮笙看得一阵心软,不由柔声道“待臣以笔墨记下,送去膳房便是,自有人为陛下留意。”
这些事本就有专人打理,不需皇帝费神。
孟脩祎点了下头,感激道:“幸而昨日有你在,免了朕不少痛楚。”
暮笙不知该说什么,便中规中矩地道:“这是臣分内之事。”
孟脩祎的神色黯淡下来,低声道:“分内之事么?你已经不是医正了。”
暮笙张口结舌,此刻说什么仿佛都不合适。孟脩祎看了看她,勉强一笑,精致得毫无瑕疵的面容愈加苍白,惹得人心生怜惜。暮笙的心让她这一笑弄得软绵绵的,认真地与她道:“虽然不是医正了,但臣还是大夫,治病救人,就是臣的本职。”
孟脩祎闻言,立即道“你留在京师吧。由你来照料朕的身体,朕才能放心。”
“啊?”怎么突然就说到这个了?暮笙不解,茫然道:“太医署有……”
孟脩祎立即打断她:“他们不敢明言。一旦朕的身体出了什么状况,他们不是支吾不语就是拐弯抹角,用药也是束手束脚。”她说着,看向暮笙,“除了你,朕谁都信不过。”
暮笙入坠迷雾,不知道皇帝为什么就转到让她留在京里照料她的事上,只是她说的又是实情,她在太医署待过,自然是知道那里的一些风气。她尚在犹豫,孟脩祎有些急了:“莫非,你已做好打算想去别的地方了?”
“不是,臣的任命是朝廷委派的,臣岂敢自作主张?”暮笙连忙道,她犹疑不定的抬头看了眼孟脩祎,便飞快地垂下头去,低声道:“陛下不是说,不怎么想看到臣这张脸。臣,臣……”肯定是变不回原来的那张脸了……
想到昨晚陛下迷迷糊糊间不住地唤“昭儿”,暮笙更是梗得慌,心里头什么滋味都有。
孟脩祎都忘了自己说过这么一句话了,现在想想,的确挺伤人的,孟脩祎愧疚不已,可又不善于道歉,憋了半天,憋得暮笙都快绝望了,都准备好再受一次她的刻薄,才憋出一句:“我,我现在又想看了。”
这别扭尴尬的交流到此处停止,麦荣恩寻过来了,到皇帝用药的时候了。
众目睽睽,孟脩祎也不好意思厚着脸皮再说下去,飞快地道:“你,想想。”便登上玉辇往回走去。
留下暮笙在那儿。她呆立了一会儿,默默地转过身,继续蹲到那株不常见的草药边上。
反正孟脩祎是把话说出来了。
她回去,躺回到榻上,一早上奔波忙碌,这会儿放松下来,她的脑子晕沉沉的。
过了许久,暮笙回来了,怀里抱着几棵不同的草木。大约是因要仿仙岛而建,当年在岛上种了不少能入药的药草,这一趟走下来,暮笙便看到好几种罕见的草木。
“陛下用过药了么?”暮笙问迎出来的麦荣恩道。
麦荣恩欣欣然道:“用过了,这会儿又歇下了。”
暮笙点点头:“陛下余热未退,是该多歇会儿。”
麦荣恩欣喜道:“正该趁现在多休养。”大约是好不容易看到一个治的了皇帝的,麦荣恩说着说着就开始大倒苦水,这两年陛下如何不乖,如何拼命地在朝廷里翻来覆去,一下子把丞相拆成五个不说,还提拔了不少寒门新秀,剔除了一些守旧刻板的老臣。
麦荣恩是宦官,自然不会议论朝政,只说陛下做的事多,总是不眠不休地看奏本。
“幸好上卿大人您回来了。”麦荣恩感动得快要哭出来,“您多劝着些陛下,不论如何,身体总是最要紧的。”
☆、第六十九章
孟脩祎醒来,已是午后。
宫娥很快捧上薄粥,孟脩祎没接,四下看了看,问道:“上卿何在?”
麦荣恩小跑上来回道:“上卿大人刚上船……”
话还没说完,孟脩祎便惊得站了起来:“她走了?”
孟荣恩忙上前扶着她,口道:“陛下,陛下莫急,上卿大人只是往太医署拣几味药,过不了多久,就回来了。”
原来是拣药去了……孟脩祎安下心,她这才发觉自己的心脏因惊慌而猛烈跳动。三年前,她让暮笙离开,她感觉不到暮笙对她有信任,两个人,倘若连起码的信任都做不到,更谈何爱?所以她宁可不要。
没有暮笙的三年,她一日比一日更想她,思念如潮,片刻不曾熄灭。而今,暮笙仍旧不信任她,她甚至忌惮她的身份,可她,却无法再以相同的理由,让暮笙离开。
“陛下,用点米粥垫垫肚子吧?”
孟脩祎转过头,只见麦荣恩已接过宫娥手中的玉碗,关切地捧到她面前。
孟脩祎接过米粥,一面慢吞吞地往嘴里送,一面低眉思索着。待一碗并不满的薄粥用尽,她也有了一点头绪,把玉碗放到宫娥手中端着的托盘上,与麦荣恩道:“你去将明德殿收拾出来。照着上卿的喜好,重新布置。”
麦荣恩丝毫不问用途,垂首应诺。
“再下诏,朕圣体抱恙,不宜视政,近两日,便令淮安君同丞相一起,共理朝政。哦,此外,卢相乞骸骨的奏疏朕准了,颁诏,丞相卢平有功社稷,加封少师,还乡养老。”孟脩祎有条不紊地吩咐道。
麦荣恩眉心一跳,丞相致仕,空出一个相位,礼部那边还在闹腾,陛下却在此时称病将养,朝堂,不乱才怪。陛下又想浑水摸鱼了。
他一个内侍,管不着前朝,只能管后宫那一亩三分地的琐碎杂事,这会儿便要亲自去隔壁的明德殿收拾。
岛上地方小,自是要节约用地。各式各样的宫殿依次建起,便如一个小了一号的建章宫。明德殿与皇帝的斋居之所只隔一条石子路,近的很。麦荣恩绕着明德殿走了一圈,啧啧赞叹,陛下好手段,岛上僻静,不但适宜养病,还适宜做点别的呢。
于是,等暮笙回到蓬莱,便看到喜洋洋的麦荣恩。暮笙颇有种摸不到头脑的感觉,走入殿中,见孟脩祎懒懒地靠在榻上,手里捧了本书在看。
她不过出去了一两时辰,这座殿宇便笼罩了一股安宁祥和的气氛,所有的忙碌皆远去,余下的是仙境一般的悠然自得。
“回来了?”孟脩祎放下书,与暮笙笑道。
暮笙上前两步,做了个揖:“见过圣上。”
圣上懒懒地舒展了下身体,伸手道:“来扶朕起身。”
皇帝有命,暮笙哪儿敢拒绝,老老实实地去扶了她起来。孟脩祎早换了件燕居的单衣,站起身来,便显得她很瘦削,竹竿子似的,就要往外走去,暮笙忙提醒道:“外头凉,陛下再添一件衣裳吧。”
孟脩祎顿住脚步,道:“算了,那就不出去了。”转身往内间走去。
暮笙在原地停顿了一会儿,便跟了上去。
内间是一处小书房,与外面接见大臣的书房不同,此处恬淡闲适,紫檀木的书架上摆的是一本本传记杂志,四周的墙上挂着山水画,江雪独钓,枫林霜叶。
不过短短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