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吴策-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蒯越目光也有些失落,他兄弟二人,宜城与刘表相识相知相近,那时,他得朝廷诏令,南下为荆州牧时,何等意气风发,如今,却年迈老叟,行将就木,问的,并非是荆州基业,反倒是看透了许多,询问身后之事。
蒯越抬手一辑,“主公是问刘氏宗族,荆州刘氏主公之下,有一妻一妹三子一女……”
“异度。”正在此时,蒯良突然起身,将他喝住。
蒯越话到嘴边,微微一顿,以他之智,如何不知,自己此时已是失言,蔡氏,为荆州困局之首祸,若非蔡瑁水师兵败,荆州何至于此,若非蔡瑁兄弟三人之死,刘表五十有六之年,怕是还能活十载之秋。
他此番直言,却说到了刘表的痛处。
“子柔,让他讲。”刘表摆了摆手,他大限将至,有何话说不得,有何话听不得?
蒯越再次抬手一辑,“蔡氏当如何?”
刘表闭上眼,“暂且掠过。”
“主公之妹,可选一贤良许之。”
刘表微微摇头,“若荆襄失于刘奇之手,世事难料;若汝等北去,可携吾妹往之,看吾面下,可为其挑一良配。”
“喏。”二人当即应下。
“主公长女,已许配王觊,王氏乃北来望族,若荆襄旦有闪失,亦可趋避祸福……”
刘表微微摇头,“王仲宣此人,于吾帐下,郁郁不得志,吾恐他三心二意,引来祸端,吾已命人将吾病重消息传于王氏,日落前,她当归来,到时,便交由汝二人照应。”
蒯越抬手一辑,“喏。”
刘表眼中多出几分清明,自行撑起了身子,背靠着身后的竹枕,“那,吾那三子,汝等以为,当如何?”
第两百九十五章 秘不发丧
“主公三子,各有千秋,主公一生,允文允武,刘琮公子,继承主公之韬略,刘修公子,继承主公之文采,倒是长公子……”
刘表眯着眼,“刘琦如何?”
“或继承主公秉性。”蒯越笑着看向双眉微皱的刘表,“主公疼爱幼子,吾荆州上下,孰人不知,可刘琮公子年幼,这荆州基业交与他手,怕是极难守之,早晚,落入他人之手。”
“会落入何人之手?”若是往日,刘表早已是拍案咆哮,但行将就木之际,刘表也看透了蔡氏一族的能耐。
蔡瑁一倒,自己身旁那个还有姿色的妇人即便想推着刘琮上位,怕也难以抵挡荆襄的这些世族联手。
刘表心知,若是自己亡故,怕是荆襄刘氏这一脉,就得断了。
蒯越抬手一辑,“吴侯刘奇。”
刘表眼中露出几分恨意,“刘奇攻吾荆襄,杀吾荆襄一众文武,死于他手之兵卒,何止数万,琮儿断不会降他。”
“那便是南阳刘备?”
刘表仍旧摇头,“此人表面仁义,麾下亦有勇将,但中原非久守之地,曹操有数载之功方才安抚兖州、豫州之地,他一时得之,立足不稳,倘若曹操于官渡得胜归来,亦或袁绍乘大胜之势南下,他定不能挡也,更何况,此人亦不敢与刘奇为战。”
“那便是汉中张鲁?”
“此人偏安一隅之地,兵不过一二万,不成气候,与其结盟将交恶刘璋,反倒受其连累。”
“那边联络刘璋,让其派巴郡太守严颜率军助战,以退刘奇之兵。”
刘表微微摇头,“吾与刘季玉虽同为汉室宗亲,但此人生性懦弱无能,必不会与吾荆州联手,得罪如今士气正盛的江东军。”
“那,便只剩吴侯刘奇……若主公愿降,或可保全宗族性命。”
刘表闭着眼,呼吸悠长。
十余息后,他才缓缓出声:“不降。”
“同为刘氏宗亲,他称吾为皇伯,吾为何要降于他,作践自己?”
“子柔,拟诏吧。”
“喏。”蒯良起身,从一旁翻出一张丝帛在案上摊开,提笔欲写。
“上表许昌,擢吾儿刘琮为荆州刺史,继承吾爵,掌管荆州八郡。”
说完,刘表看了一眼两人,“汝二人……当好生辅佐幼主……”
一番推心置腹地告诫之后,刘表摆了摆手,将两人送走。
两人再次入内之际,却是跟随大队荆州文武一同入堂的,隔着屏风,他们隐约间看到了正在和妻眷交心的刘表。
也不知过了多久,匍匐在冰凉的地板上,他们听到了一阵嚎哭声。
堂内众人几乎同时放声大哭,“主公。”
“嗒嗒嗒”不久,堂内一名双眼红肿的侍者迈步走出,“诸位莫要哭泣,少主公有令,主公之事,暂且秘不发丧。”
众人摸着眼泪,只能颔首称是。不久之后,便有人从后门将棺材送入府内,又从地窖取来冬日里备下的冰块,置于棺中。
这一幕,却仍是被园内的侍卫瞧见。
不过,府内府外,不知何时,已五步一哨,十步一岗,无人能够脱离这些荆州兵的视线。
直到用膳之际,一道消瘦的身影借着如厕的时机,将一个纸团放入了后门院墙狗洞里,随后恍若无事一般,大摇大摆地走出。
子时时分,趁着府外军士换岗的功夫,一道黑影瞧瞧来到外墙边上,从狗洞缝隙中掏出一张纸条,也不打开,火速窜入了长街的夜色之中。
于襄阳城一座别院之中,此刻已有十余名壮汉汇聚一处。
“信上怎么说?”
“刘表已死,秘不发丧。”
“太好了,刘表老儿已死,吾江东军大可趁势直捣黄龙,那继位的刘琮小儿,软弱无能,威逼之下,必定开城归降。”
“莫要高兴得太早,夜里,一骑出北门往南阳而去。”
“这是何意?”
“刘琮身边之人,欲效仿徐州之糜竺,迎新得三郡之地的刘玄德入主荆州。”
“什么?他刘琮竟是舍得荆州根基?”
“刘备入主荆州,他刘琮尚能苟延残喘,偏安一隅,倘若吾江东入主荆州,他麾下的文武群臣,怕是第一个不答应。”
“刘琮乃蔡氏、韩嵩、王粲、刘先等人扶持,他即便如今成了荆州之主,亦不过一傀儡尔。”
“即刻将消息传出城去罢,算算时辰,吾军此刻,怕是已围了文聘大营。”
“喏。”
两只鸟雀,半个时辰先后飞出小院,十余人各自找了一处空房住下,此刻,城内已经戒严,他们也不敢擅自出城。
襄阳城内,这一夜,不少人难以入眠。
位于城西的蒯府内,一人在油灯下走动频繁。
“吱呀”,房门突然被推开,一名管事迈步入内,立即掩上房门。
“事情办得如何?”
“回禀主君,已经联系上了,明日清晨便会随吾蒯氏商队入城。”
“来者何人?”
“是子瑜先生。”
“子瑜贤弟?他已官至豫章郡丞,这荆襄亦有不少人识得,为何是他亲自前来?”
“其长姊乃主母尔,其诸葛氏亦是吾荆襄名门,他亲自入府,多半是为拜访大爷和二爷。”
中年男子双眉微皱,“此事不可为,昔年刘景升入荆州之时,便于宜城相邀吾二位兄长,他们君臣七八载,焉能背弃之?”
“主君,这是子瑜先生相托的南面战报。”
中年男子将信将疑地伸手接过,打开一看,面色突然大变。
“这……张……张允他乃刘琮舅父,焉敢如此?”
“他已被吴侯上表为章陵太守,进爵右更,此外,子瑜先生还传吴侯口谕,若府内三位愿意归降江东,做他帐下之臣,昔日官爵不变,还能提拔军功爵。”
中年男子紧捏着手上的布帛,脸上渐渐露出喜色,“吾这便收好,明日待子瑜到后,可传于二位兄长一阅。”
“此外,庞氏一族,已于数日前不知所踪,疑似在庞林、庞山民率领下,往江夏而去,投奔庞士元去也。”
中年男子长叹一声,“刘荆州因庞德公不杀庞氏,如今却不想,庞氏仍是背弃。”
第两百九十六章 诸葛夜入襄阳
“荆襄七氏,沔南黄氏、襄阳庞氏皆归吴侯刘奇,今蔡氏因蔡瑁之死,族内私兵家奴、佃户亦于赤壁之战损失殆尽,不复昔日强盛,宜城马氏,可有动静?”
“暂无。”
“习祯幼妹嫁与庞林为妻,若庞氏一族南迁之事公之于众,怕是习氏一族亦会受其牵连。”
“主君,不久前得报,习祯借着押送粮草资助前线的名头,已携家中族人,赶往公安……”
中年男子面色顿时一僵,“好一个狡猾如狐的习文祥,他家中老幼,怕也趁机逃了吧。”
“正是如此。”
“哼,平日里一个个自诩为荆襄名士,如今兵祸而至,却各自舍弃往日主君,投靠新主。”
“主君,实不相瞒,吾等亦当早作打算,倘若刘琮身旁那些人有意迎刘玄德入主荆州,蔡氏一族如今名存实亡,吾蒯氏一族,便是荆州世族之首,到时……”
“吾知晓,且看明日子瑜入城之后会如何当说客罢。”
“喏。”
——
天色未亮,城门一开,大队车马便带着伤卒进入襄阳城内长街。
“这襄阳还是一如既往的繁华,不过今日,这街道上却是多了些兵卒驻守,可是发生了大事?”习祯从南郡去而复返,一手将帘子撩起一道缝隙,看着街上的热闹景象,他心中亦有几分感触。
“文祥,汝肯与吾前往蒯府拜会,实在有些难为汝了。”
“吾既为将军府西曹掾,当为吴侯排忧解难。”
诸葛瑾笑着指了指他,突然听到车前马夫低声道:“二位先生,蒯府到了。”
两人相继走下马车,抬头一看,却是位于僻静小道的后门所在,门前早已是等候多时的管事立即迈步上前,将二人热情地迎入府内。
一座西边的小院,早有一名中年男子在此等候多时。
“大姐婿,汝吾已有数载未见了罢。”诸葛瑾率先入府,热情地抬手一辑后,上前拉着蒯祺的肩膀落座。
“习祯见过蒯太守。”
“文祥莫要多礼,远来是客,请坐吧。”
“文伯,汝且去外候着。”
“喏。”
蒯祺亲手为二人满上热茶,笑呵呵地看了一眼诸葛瑾,“子瑜与吾,倒有数载未见,未曾想,如今亦官拜六百石之郡丞矣。”
“兄为房陵太守,吾不如远矣。”
“汝莫要自谦,汝这豫章乃是大郡,吾这房陵,却仅有三五小城尔。”
诸葛瑾顿时失笑,自顾自地指着身侧的习祯,“兄长莫要这般说笑,吾身侧这位,如今可是将军府西曹掾,官职尚在汝吾之上。”
“岂敢岂敢。”习祯见战火烧到自己身上,当即开口推笑。
三人一番寒暄之后,都自顾自地盯着眼前的茶水,陷入沉默。
“吾还有一个时辰,便须得前往刺史府拜见新任荆州刺史,汝等长话短说。”蒯祺收敛起脸上的笑容,似乎眼前二人,与他全无瓜葛。
诸葛瑾早已习以为常,一手抚须,“如此,那兄长可愿随吾入江东同帐为臣?”
习祯面皮一抖,心中暗忖:“太直接了罢。”
“吾蒯氏一族,当共同进退,刘皇叔帐下,将有关张陈三人,可敌十万雄兵,孙乾善使,简雍善治,并无治军、远见之臣,吾二位兄长,亦有用武之地,怕是很难劝说。”
说着,蒯祺略有深意地看了一眼诸葛瑾,“昔日徐州嫁妹于刘玄德之麋子仲,如今以左将军从事中郎之职,任南郡郡丞,可见,玄德公亦是知恩图报之人,若是吾蒯氏主动迎其入荆州,亦得厚报之。”
诸葛瑾淡然一笑,面对大姐婿的咄咄逼人,他毫无与他驳论的心思,“昨夜文伯入城,想来兄长已知,吾军已说降张允,兵围江陵,不出三两日,南郡除襄阳之外,俱会落入吾江东之手,此外,章陵驻兵不过向朗两千兵马,不知可能敌吾江东上将甘宁、徐晃二人?”
诸葛瑾双眼一眯,“吾劝兄长莫要作茧自缚,刘备即便来援,亦会命镇守南郡之关羽为先锋,他所部兵马不过五千之众,可接管襄阳一隅之地,但吾江东此番接纳降卒,不日将与仲业将军一并北上,到时,汇聚十万大军,襄阳城高,亦挡不住吾江东几百架投石车是夜轰击。”
蒯祺面色微变,“吾正想问汝,吴侯如何劝降张允?”
诸葛瑾一脸平静地笑道:“自是刘琦公子。”
蒯祺一拍石桌,“果真是刘琦公子……吴侯攻心之术,当真举世无双,若不出吾若料,刘琦公子此刻怕已前往仲业将军大营罢。”
诸葛瑾一手抚须,“正是。”
蒯祺陷入了沉默,他起身走动几步,背对着两人,心头思绪万千。诸葛瑾断然不会骗他,若当真如他所言,若是刘琮等人行事快些,或许刘皇叔南下还能捞得残渣剩饭,若是脚程晚上一些,怕是荆襄之地,会全部落入江东之手。
“吾会命文伯待汝前往大兄府内,不过是今夜,如今二位兄长皆在刺史府内。”
“刘荆州,亡故了罢。”诸葛瑾直视着蒯祺,满脸带笑道。
“汝……”蒯祺瞪大双眼看着诸葛瑾,突然整个人就像气球一般泄了气,“倒是险些忘了,汝江东细作,自称吴卫,早已遍布大江南北,未曾想,便是那飞鸟不能出的刺史府,亦为尔等监视。”
蒯祺甩袖出门,“也罢,汝二人便先待在此处罢,今夜吾二位兄长自会见汝二人,吾蒯氏一族,是去是留,吾亦不能做主,吾还是回吾那房陵去吧。”
“倘若二位兄长愿归降吾主,吴侯有命,召二位入将军府参议军事,皆可赐金封侯;若不愿,大可外放为一郡太守,他日若中原之地平定,则升任一州之长。”诸葛瑾朝着蒯祺离去的背影高声道。
蒯祺脚步一顿,抬头望着天穹,“君子之量,江河之广,若刘荆州肯让吾等放胆一试,怕那张羡、杜伯持、李叔坚之辈,早已成擒,罢了罢了,此时,吾会帮汝二人出言相劝。”
言罢,蒯祺便转身消失在两人视线尽头。
诸葛瑾落座之后,身侧一直不曾开口的习祯朝他竖起了一根大拇指。
第两百九十七章 诸葛反间计
“老三,汝应当回返房陵镇守。”
回府的马车上,蒯氏三位主事人同乘。待蒯祺将吴侯刘奇开的价码告知二人之后,蒯越突然摸着下巴说道。
“异度此言,甚是有理,无论吾等如何抉择,三弟汝据守房陵,亦可领兵在外,静观荆州之变时刻来援,便是……吾二人有何不测,汝据守一郡数县之地,任意一人执掌荆襄,亦会拉拢于汝,汝,当可保全吾蒯氏血脉。”
蒯祺面色泛苦,自己是来劝汝二人归降吴侯,怎的就变成了汝二人劝吾回返房陵?
蒯良和蒯越对视一眼,蒯良轻叹道:“非是吾等不愿入江东,却是刘使君愿任吾为荆州别驾,任汝二兄为军师将军,汝以为,吾蒯氏一族,可能拒绝?”
蒯祺面色微惊,“刘备当真如此?”
“此外,还有一事。”
“何事?”
蒯越笑着看了一眼蒯祺,“关将军已率五千精兵星夜自南阳而来,如今只怕已过了新野之城,汝若要出城,便在此刻。”
蒯祺掀起马车帘子一角,一眼便看到了长街尽头的城门,“原来,二位兄长早已安排妥当……”
“子瑜那里,自有吾等前去应对,汝即刻回返房陵,吾蒯氏一族,乃荆襄七氏之一,绝不能亡于吾辈之手,汝可知晓?”
“喏。”蒯祺自是知晓房陵的重要性,当即朝二人恭敬一辑,下了马车,快步走向城门边上的茶棚,这里,早已是安排有一辆马车候着。
不多时,蒯祺便出得城门,径直往西面而去。
蒯府,当二人先后步入堂内,蒯良落座上位,朝一旁的管事看了一眼,“去将子瑜和文祥请来。”
“喏。”
兄弟二人各自端着一杯茶水,心中早已是有所应对。
待到脚步声响起之后,二人先后起身。
“哈哈,子瑜,汝吾亦有数载未曾相逢,未曾想,汝已是这般健硕。”
“听闻子瑜仕于江东,如今也官任六百石之吏,日后诸葛氏家业,子瑜当能挑起大梁矣。”
诸葛瑾笑着朝二人拱手一辑,“二位兄长谬赞,瑾实在愧不敢当。”
蒯越目光一扫跟在诸葛瑾身侧的习祯,“文祥兄,汝既已出城,为何还要归来?如今这城内对汝习氏一族的家业,可是查抄得紧,若是汝之行踪一旦泄露,后果怕是不堪设想呐。”
习祯朝着蒯越一辑,“吾此来是为说客,既已是江东之臣,当为吴侯计尔,生死早已被吾抛之脑后。”
“文祥兄可是为说服吾兄弟二人归降吴侯?”蒯越似笑非笑地请二人入座,直视着习祯笑道。
问道此处,习祯倒也坦然面对二人,“敢问二位,蒯氏以何为贵?”
蒯氏兄弟对视一眼,蒯越当即笑道:“吾蒯氏乃南郡世族,万亩良田,佃户数千,承蒙刘荆州提拔,方能享一时富贵。”
“二位可知,刘荆州故去之后,那蔡夫人,有意降刘。”
蒯越神色如常,“刘皇叔德高望重,仁义遍布天下,若能得此宗亲之人执掌荆州,与州共治此地,吾荆州之地,当长治久安尔。”
习祯避开蒯越的视线,嘴角一勾,“想来,是刘使君派出使臣,允诺了二位荣华富贵罢。”
“新任州牧与皇叔共治,只需皇叔遣一部兵马来南郡助战尔,吾二人本分为人,仍是荆襄刘氏之臣。”蒯良接过话道。
“不知此次玄德公派出使臣是何人?”诸葛瑾突然插言道。
蒯良和蒯越对视一眼,前者坦然答道:“自是孙公祐。”
“孙公祐远在陈国,如何是此人?”诸葛瑾面上有些薄怒,“吾好意而来,二位兄长竟想瞒吾?”
蒯良苦笑一声,“那子瑜以为,当是何人?”
“能藏匿于往来商贾车马之中,悄然入城,又有这般口舌,能劝动刘荆州帐下昔日诸位,玄德公帐下,怕是仅有一人尔。”诸葛瑾回眸看向身侧的习祯,“麋子仲,可是此人?”
蒯氏兄弟默然不语。
沉默,便等于默认。
诸葛瑾长叹一声,“吾念诸葛氏与蒯氏有亲,自告奋勇来劝二位兄长,却是唐突了。”
言罢,他起身朝着二人恭敬一辑,转身看了一眼身侧的习祯,“文祥,走罢。”
“喏。”
二人起身,朝着堂外大步走去。
堂内,蒯良有些于心不忍,缓缓站起身来,抬手欲要劝阻,却被身侧蒯越拦下。
“大兄,他诸葛氏一门皆投靠江东,与庞氏、黄氏为江东士林之长,吾等却未能如他们这般早入江东,如今若降,不过是锦上添花尔,必不受往日重用,汝吾今日抉择,是为蒯氏百年大计,万万不能心生犹豫。”
“吾……知晓了。”蒯良重重叹了口气,他何尝不知,但诸葛瑾,却是真心实意想为他蒯氏一族谋求一条出路,只可惜……吴侯刘奇,给不了这个价码。
刘玄德缺治军之才,亦缺远见之谋,他二人正可弥补此人帐下文臣之缺,反观江东,且不说刘繇旧臣之孙邵、是仪、许靖、步骘之辈,便是北来士族、后降之辈,便有二张、桓阶、刘晔、虞翻、毛玠等人,可谓人才济济。
江东,有他兄弟二人立足之地,却无蒯氏一族士林为首之机。
——
却说习祯跟着诸葛瑾出府,坐上一辆遮遮掩掩的马车,“子瑜,吾二人就这般走了?”
“不走留在蒯氏府内作甚?他二人已是铁石心肠,早年刘景升能据荆北而雄于荆州之地,便全靠他兄弟二人果决相助,如今,他二人已是决定投刘,非吾能劝之。”
说道此处,诸葛瑾朝车前看了一眼,吩咐马夫,“去西大街。”
“文祥习氏一族,在城内,还有多少人手?”
习祯微微一愣,下意识皱眉,“经几日清剿,怕是只有数十人。”
“足矣,汝且命他们放出风声,吾二人便留宿在蒯氏一族府内。”
习祯心中一寒,顿了顿方才接话,“子瑜此举,那刘琮母子如何信之?”
诸葛瑾回眸笑着看了他一眼,“汝在这襄阳城内,可有多少人识得?”
习祯面皮一抖,顿时心生一种不好的预感。
第两百九十八章 兵围蒯府
“可怜吾一身才学,祖辈位列三公,名门出身,如今于荆州七八载,方才捞得一长史之位,幸得玄德公知人善用,左将军曹掾,若是吾当真能追随他左右,日后外放之时,出任一郡太守或为州吏亦不在话下。”王粲心中,对今日后堂冰棺之中那人,还有些怨言。
当年他本已相中其妹,却不想,此人因他貌丑,而故意疏远之。
只不过,他家学涵养甚高,寄人篱下,亦不敢有违。
但刘表因此,却一直不曾重用于他。
“今日这长街之上,亦是这般宁静。”
“回禀主君,如今已是宵禁。”
王粲掀起帘子一角,看了一眼街外的夜景,满脸复杂,明日之后,怕是这荆襄之地,便要易主了。
他看到了街角的更夫,也看到了推动板车,在巡夜士卒喝斥盘问之后,匆忙离去的行人。
“走后门罢。”夜已深了,王粲也不想惊扰府前的门房老人。
当然,他还有些心思,便是想觊觎一番,瞧瞧后巷是否有些动静,毕竟,荆州豪富世族,大多都和他王府坐落在一处。
眼见着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