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大哥-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了门,三个人的心情都不太好,李承乾一方面悲伤欲绝,一方面其实又有一点小欢喜,心里矛盾的翻江倒海,很不是滋味。
  三人就这么一步一步的往宫外走,谁也没说什么话,身后由三个太监牵着他们的马亦步亦趋的跟着,也不敢说话打扰了三位大人沉思。
  一直到都快到朱雀门了,秦浩才突然张口道:“赵国公,圣人的病,其实已经不适合为国事分心了,与圣人而言对身体恢复不利,不如。。。。请圣人移驾大安宫,主持唐联储之事吧,一来有利于圣人养病恢复身体,二来,也是示唐联储不受朝廷管制之意,为后世做楷模,做表率。”


第四百六十章 大唐的诅咒
  面对秦浩的提议,长孙无忌只是冷笑一声道:“主意是好主意,是你去说还是我去说?”
  秦浩不说话了。
  说心里话,秦浩是没恶意的,如果一切按照原本历史轨迹来的话,李世民就只剩下不到一年的命了,再加上半身不遂,生活质量可想而知,这样的状态下工作,对国家和他自己来说都是折磨,莫不如到大安宫调养调养身体,兴许还能恢复恢复,多活几年。
  于国于民更是如此,一个瘫痪并且头脑不清醒的重病号治理国家,干出什么荒唐事儿来都不荒唐。
  可是这话,谁去说?
  哪怕是几天前跟李世民说这话,李世民都有可能考虑一下,可如今他刚瘫,宰相就来请求他下课,这特么什么意思?逼宫?以为我瘫了就杀不了你了咋的?
  用自己的前途性命,去试探一个重病患者的心里敏感度,这事儿但凡是个智商够数的人都不能干。
  “这话,全天下只有两个人能说。”
  “李泰和徐惠妃?”
  “嗯,咱跟徐惠妃没接触过,不过我倒觉得可以找李泰商议以一下。”
  李承乾叹息道:“我去吧,这话你们去找他,并不合适。”
  两人点了点头,翻身上马,李承乾也送的差不多了,翻身上马打算回,只是当李承乾翻身上马的时候,却一个不小心,啪叽就从马上摔了下来。
  秦浩和长孙无忌吓了个一激灵,连忙下马将人扶起,“殿下,殿下?殿下你没事儿吧。”
  李承乾狼狈不堪的站起,愤怒的狠狠几鞭子抽在马脖子上,怒骂道:“孽畜!!孽畜!!来人啊,给我把这孽畜杀了,孤今天晚上要吃马肉,快!”
  随即,李承乾转过来,微笑地道:“没事,没事,摔一跤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二位慢走。”
  说完,也不理会二人的回应,似乎慌慌张张的就走了。
  秦浩和长孙无忌不由自主的对视了一眼,一时间都有些懵。
  他们俩看的清清楚楚,刚才那马压根就特么没动!
  好半天,长孙无忌才哆嗦道:“莫。。。莫。。。莫不是。。。风疾?”
  秦浩没说话,但那低落的神情,微微抽搐的嘴角,无不表示,他赞同长孙无忌的意见。
  长孙无忌缓缓的闭上了眼,一口气叹出,仿佛全身都失去了力气。
  苍天啊,李家到底犯了什么错,祖孙三代全都范上了这样的怪病,这是上苍对李唐王朝的诅咒么!
  秦浩转过头,对服侍的太监们严厉道:“这件事,烂在肚子里,如果有任何外人知道了,今天所有看到这一幕的人都要死,明白么?”
  那群太监们全都吓得快尿了,说真的如果秦浩狠一点,现在就应该把他们都杀了。皇帝还瘫痪在床上,太子殿下就患上了一模一样的毛病,这是要天下大乱啊!
  秦浩没心思理会这些太监们怎么想,他的心情其实比长孙无忌要更沉重一些,秦小昊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李承乾,命不久矣。
  历史上,李承乾这个时候可是已经死了好几年了,虽说历史死因大半是因为被废后心情郁闷,但本质的原因,还是因为病死,没病没灾的,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就那么容易被郁闷死么?
  用现代医学解释的话,其实就是因心情不好而导致脑肿瘤急剧恶化,虽然因为秦浩的乱入,李承乾这两年的心情大体还算不错,可说到底他脑子里还是有个瘤子啊!
  长孙无忌面沉似水,他俩都没提易储的问题,这个消息必须瞒着,也只能瞒着,俩人甚至久违的,坐到一块喝了顿闷酒,一时间,就连请圣人进唐联储,都有些兴致缺缺了。
  回到家,已经十五岁的秦小昊正目光炯炯地看着他,眼神里的期盼之色愈发浓郁。
  秦浩悲哀的叹了口气道:“如你所愿,圣人瘫了。”
  秦小昊双手握拳,几乎忍不住想要欢呼出声,兴奋道:“爹,以后这大唐,可就是我们和的时代了,只要再熬死长孙无忌那个老东西。。。。。”
  秦浩轻叹了一口气道:“还有一个坏消息,李承乾也风疾了,你爹我未来的日子,不好过了。”
  秦小昊一愣,不过很快就露出了笑容道:“这不是早就预计到的么。”
  秦浩突然道:“波斯那边,最近不太太平,大食似乎又有些蠢蠢欲动,值此非常之际,朝廷需要有人镇守西陲,以商代战,我想过了,你是最合适的人选,明日我便草诏,封你为行军司马,跟着苏定方,去上任去吧。”
  秦小昊一懵,怒道:“爹!你这是。。。。。如此非常时期,你调我出京?”
  “正因为是非常时期,所以才调你出京,你留在京城,我不踏实。”
  秦小昊激动地道:“爹!都这个时候了,你还要当大唐的死忠?自古权臣多横死啊爹!”
  秦浩叹了口气道:“以后的路还长着呢,今后的事,谁又能说得准呢,从现在起,你我的先知先觉,已经荡然无存了,但至少在他负我之前,我不能任由你胡作非为,走吧,不管你想干什么,总要有一双经得住风雨的翅膀,若有朝一日我真有什么不测,咱们家总要有个人负责撑起来。”
  “可是爹,长孙无忌并非善类,你一步退,步步退,岂不是要被他压死?今日不开始筹备,他日屠刀悬颈,岂不是要坐以待毙?”
  秦浩笑笑道“所以你在外边搞的声势越大,我就越安全,懂么?孩子,路还很长,你不要急。有我和长孙无忌两个人互相制衡,朝局不会崩,谁也别想大权独揽,基本的二元制衡手段,就算是小皇帝也会用。去吧,听我的,你爹我起码十年之内,安全。”
  秦小昊又争了几句,发现秦浩实在是吃了秤砣铁了心,无奈之下只得答应去西域,不过在却不愿以军司马的身份去,而要秦浩帮他运作一个青帮的校尉。
  秦浩想了想,也就同意了。
  第二日,太子监国,宰相辅政,而中书省传出来的第一份草诏便让人看不太懂了。
  水师大都督裴行俭,命令他们打大食一顿,这很正常,可是打完之后居然让他们一路向西,去寻找什么美洲大陆?
  大将军苏定方,外放北庭都护府,侍郎王方翼,外放扬州别架,秦小昊,跟着苏定方去西域经营青帮势力。
  这是中书省发出来的草诏?
  傻子都看得出,未来的大唐是秦浩和长孙无忌二相争锋的局面,这个关键时刻,人家长孙无忌忙着将势力收回聚拢成拳头,秦浩却主动把人全散出去了?这是要向长孙无忌投降了么?
  新书《爸,这好像是北宋》,求关注求收藏求推荐,如果想支持本书,最好将月票留下,推荐票投给新书。小九在此多谢了。


第四百六十一章 权利失衡
  天上飘着小雪花,冬天就快要到了。
  也不知李泰和徐惠妃是怎么劝说的,最终李世民居然真的同意了去唐联储养老的建议,再也不问朝政,心情舒缓之下,这两天已经可以勉强站起来走两步了,只是嘴还略有一点歪斜,说话不怎么听得清。
  当然,李世民到了唐联储之后,唐联储主席就自动换了人,但他在唐联储却也并不管什么事,主要工作还是李泰来做的,因为一来唐联储的工作大多都是跟数字打交道,李世民没这个数学基础,二来也是因为李世民眼睛不行了,看不了报表只能由别人读给他听,工作效率实在堪忧。
  他更关心的,其实还是南衙那边的情况,想知道李承乾这个新皇帝干的到底好不好,哪些地方还不成熟需要改进,他可以在幕后对他进行指点,教他如何当一个好皇帝。
  而李承乾,似乎也并没有让他失望,上个月,李承乾登基成为新天子,年号不变,依然沿用贞观二十二年,各方面做的倒也算是中规中矩,差强人意了,唯一有点美中不足的是,三角平衡有些不稳。
  贞观时期的政治,是房玄龄主宰一切,由魏徵制衡房玄龄,再由皇帝本人操控方向,让大唐这艘大船开的又快又稳。
  李世民能这么做,是因为他有绝对的自信和把握掌握一切,是因为他无与伦比的威望,同时也因为魏徵确实扶得起来没让他失望,堪称是效率与稳健并存,不过李承乾相比之下就有点嫩了,至少这威望没有那么高,对宰相的依靠性更大,平衡就很重要了。
  本来,是中书尚书门下三省互相帮衬互相制衡,可结果自从魏徵死了之后门下省实在是有些青黄不济,就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人物,褚遂良看似无畏,学着魏徵怼天怼地怼空气,但这业务水平真的是差的太远太远了。
  魏徵知道什么时候能怼,该怼的时候哪怕李世民气的要死他也敢仗义执言,更别说房玄龄了,可是,不该怼的时候他比谁都老实,说白了,魏徵怼了十几年,从来没将朝堂上的政治势力怼的失衡过,并且始终保持他略在房玄龄之下的态度,从不越界。
  可特么褚遂良就不一样了啊,他完全搞不清自己的尺度应该在哪里,完全是逮着什么怼什么,偏偏有些该他坚持怼的还不够坚定,若不是实在没什么合适人选,李世民早就想将他换下来了。
  所以,明明应该充当长孙无忌与秦浩之间的润滑油的门下省,莫名其妙的就成了二者之间的搅屎棍,逮谁怼谁,尽管他跟秦浩师出同门,但中书门下是冤家,怼得比长孙无忌还狠。
  这特么的秦浩本来就比长孙无忌稍弱一点,又把自己的班底全都给外派出去了,这货天天怼秦浩,政治势力不失衡才怪呢,长脑子了么?
  除了不懂事的褚遂良之外,还有一件更让李世民感到闹心窝火的事,那就是尚书右仆射的这个位置人选的任命。
  临退位之前,他给李承乾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因为房玄龄挂了,长孙无忌自然就进了半步,成了尚书左仆射,右仆射的位置也就空了出来,面对这么大一块肥肉,他力排众议,拔擢了马周放到了这个位置上。
  一来,马周的能力确实不错,不过更关键的是,马周做过一段时间秦浩的副手,由他来做长孙无忌的副手,既可以一定程度上拉平两人的实力差,又可以让他起到一个润滑剂的作用。
  结果,马周刚特么干了一个月,竟然死了。
  是的,病死了,才特么四十八岁的马周居然死的比自己还着急,自己可是刚想嘱托大事啊!所以李世民一瘸一拐的来到马周的病床前,哭的那叫一个伤心欲绝,比房玄龄死的时候还难受呢,特么的,白安排了。
  偏偏他这时候还成了太上皇,又不好亲自安排了,只能交给李承乾去办,李承乾又没有李世民那么高的威望可以独断专行,以至于这个新的右仆射一时半刻的居然没选出来。
  没有了尚书右仆射,那这个尚书左仆射和尚书令能有多大的区别?
  总之吧,就是朝中长孙无忌有点做的过大,比之当年的房玄龄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偏偏李承乾又不像李世民一样有钳制房玄龄的手段和能力,长孙无忌还是他舅,唯一能制衡他的秦浩还不怎么顶事,好像有点投降的意思。
  …………
  长安城的大雪今年下的格外的大,群臣们都说这是瑞雪兆丰年,是上天在给大唐这次权利交替以祝福,下朝的时候,以秦浩和长孙无忌为首,有说有笑的往外走,秦浩明显感觉得到,长孙无忌身边围着的大臣要比自己这边的多一些。
  长孙无忌见秦浩在瞅他,笑着道:“贞恒啊,我家里新弄了一点上好的白茶,来我家里喝一口,暖暖身子?”
  秦浩笑着道:“多谢赵国公好意,心领了,只是近日思绪不宁,有些想我师父了,一会想出城给我师父扫扫墓。”
  长孙无忌叹息道:“贞恒是个孝顺孩子啊,玄成若是泉下有知,也会一定会很欣慰的。”
  “但愿吧,我只希望能不负了师父的所托就好。”
  长孙无忌点点头道:“那快走吧,莫要再耽搁了,再耽搁等你回来天都该黑了。”
  “多谢赵国公提醒,我晓得的。”
  两人的一番交流,好似随心而为一般,也没有丝毫的火药味,却让支持秦浩的这一方官员纷纷暗自摇头,大为失望。
  到了这个层次,哪有什么随口说说的话?那长孙无忌如此语气态度,虽然没自命上官,却是一副自以为长辈的口吻,虽然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但你秦浩作为中书令自称晚辈就太不应该了,这么下去,怎么斗得过人家?
  是,你今年才三十出头,大可以熬死长孙无忌,可是俺们这些人等不了啊,满朝这些穿朱着紫之人,哪个不是两鬓斑白,有一个像你这么奇葩的么?
  对此,长孙无忌自然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出了朱雀门,对着这瑞雪,他笑得格外的顺畅。
  对不起对不起,今天发的又晚了一些,还是一更,昨天看有读者我喜新厌旧的,嗯。。。。你们说的没错。好吧开玩笑的,并没有喜新厌旧,一来是因为这两天确实比较忙,没有两书双更的精力,相比之下那本正是试水的关键期,自然要这边稍微牺牲一点,更重要的是,这本的内容不多了,我如果更新的太快的话,除非故意拖剧情,否则还不能我新书上架,这本书就早早结束了,那个。。。。。。多拖一天,就多赚一天钱么,等新书上架之前完结,我再集中精力爆更新书,嗯,我这人有一说一,比较实在,其实大部分作者碰到我这种情况都会这么做,不过他们一般都不会用这么实在的借口。哈哈哈。写书除了爱好也是工作,希望大家理解吧。


第四百六十二章 中书门下
  大雪初停,李承乾搀着一瘸一拐的李世民在宫里散步,侍卫们全都被打发的远远的,整个天地,好像只剩下他们父子俩了一般。
  秦浩说瘫痪的人要多走,多练习,虽不可能恢复如初,但持之以恒的话还是有希望像正常人一样行走的,于是李承乾不管朝政再忙再烦,也会雷打不动的抽出一个多时辰出来搀扶着李世民散步。
  父子俩这才发现,三十年父子,这心里话居然是这一二月说的最多。
  “父亲的身体似乎康健一些了,您的手好像又有力了,儿臣觉得,用不了多久您还能上马弯弓,到时儿臣陪您一块去芙蓉园打猎。”
  李世民笑笑说:“朕这身体,朕自己知道,左手已经一丁点的感觉都没有了,还谈个甚的力气,只是这两日,走的却是比之前快些了。”
  李承乾道:“父亲洪福齐天,一定会没事的。”
  李世民苦笑了两声,摇头道:“天竺来的那个法师,跟我说他可以炼制一种长生不老之药,一年可成,或许。。。。这药能救朕?”
  李承乾忍了又忍,还是忍不住道:“父亲,那番僧就是个骗子,贞恒跟我说那番僧炼制的东西他也能炼,甚至比他炼制的药可以好上无数倍,但这东西只能稍解疼痛,却有着极大的副作用,会透支人的精气神和剩下的寿命,不但不会长生不老,还会对您的身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他说,若您执意要炼,他可以炼制一点出来,但却再三叮嘱您一定务必要克制,只有极端疼痛,实在无法忍受的时候才能用一点,若像那番僧那样胡炼胡吃,恐怕。。。。。。”
  李世民沉默了,好半天,才吐出一口气来道:“还是。。。。让那番僧试试吧”。
  他何尝不知道长生不老药是胡扯,但他真的很难受,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他也愿意去试,就算试的结果是死,他也认了。
  死,对他来说未必就是痛苦,他已经完全不怕死了。
  “父亲!!”
  “好了,别说了,既然这话是贞恒说的,朕会慎重的。”
  “既然如此,那是否还要让贞恒炼药?”
  李世民摇了摇头道:“不必了,既然副作用这么大,万一朕吃出点什么事来甚至是吃死了,他就没法交代了,就这番僧吧,朕会注意的。”
  李承乾无奈,只得作罢。事实上他也觉得这种有副作用的药由秦浩炼制太过不妥。
  “说起贞恒,他最近表现如何?”
  “还是老样子,公事处理的井井有条,与朝臣为善极少争执,有什么棘手之事处理的也很漂亮,只是却软了一点,今日散朝时,还对舅舅行了晚辈礼,目前的朝臣们大半都聚在舅舅的身后了。”
  李世民对此似乎早有预料,道:“没有尚书右仆射,辅机的权责已经几乎等同于尚书令了,褚遂良又是个拎不清的,加上他又确实是贞恒的长辈,贞恒面对他,确实是不太好争,你打算怎么做?”
  “儿臣以为,关键应该是尚书右仆射这个位置,儿臣想,不如便让贞恒兼任这一职,如此,他与舅舅之间应该可以平衡。”
  李世民闻言站住了,拄着拐棍的一只手愤怒的敲击着地面,大骂道:“糊涂!简直糊涂!你就这么当这天子的?这简直是最昏的昏招。”
  李承乾只好道:“儿臣行政时日尚浅,还请父亲指点。”
  “贞恒的本事,其实不在辅机之下,你以为,他对辅机处处忍让,是存了什么心思。”
  “这。。。。儿臣以为,是他觉得他比舅舅年轻,不急于跟舅舅争一时之长短。”
  “不错,正是如此,你若让他再兼了右仆射的差,这岂不就等于是玄龄了?这倒确实能跟辅机一争长短了,可等有朝一日辅机先走了,你还上哪去找能压得住贞恒的人?你与贞恒年纪相仿,若你先他一步走了,象儿难道还镇得住他么?朕重用房玄龄不假,可毕竟玄龄比朕大了将近二十岁啊。”
  李承乾闻言沉默了,心中苦笑,他自己的身体他自己清楚,他肯定是熬不过秦浩的了,这么简单的道理他如何能不明白,可是他特么怕的是他连长孙无忌都熬不过啊!
  但这话肯定是不能跟李世民说的,否则别看他现在皇位做的挺稳,李世民依然可以换了他,换一个身体健康的儿子顶替他。
  自然,这对大唐来说是有利的,正确的,但人都是自私的,他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子,怎么可能再把到手的位子让给别人?自己儿子继位,总比弟弟继位要好。
  “那依父亲之见,右仆射之职何人比较合适。”
  “唉,没办法了,也是流年不利,这一二年,朝中老臣一个个离朕而去,真的是有些青黄不接了啊,让于志宁上吧,门下省有什么意见,让他们只管找朕来说,他当过你的老师,辅机再霸道也得给他些面子,有他制衡辅机,贞恒应该能顶得上事。”
  李承乾闻言心中更是一苦,于志宁当然能顶得上去,可他今年已经六十了,却还能顶得了几年?若是死在自己前面倒也罢了,就怕跟自己死个前后脚,到时候,象儿才真是危险了。
  只是眼下却也实在没更好的办法了。
  …………
  另一边,秦浩拿着一把硕大的扫帚,将魏徵墓碑上的积雪扫了个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这一世,李承乾平平稳稳的做了太子又当了皇帝,自然也就没有李世民摔碑之事了,七年过去了,魏徵的石碑变得稍微有一点旧,上头风吹的痕迹怎么也擦不掉。
  秦浩叹了口气,从背包的行囊中拿出些酒肉一一拜访好,噗通一声跪下,久久不言。
  “爹,你果然在这,我等你好几天了。”
  秦浩回头,却是秦小昊。
  “你还没走?”
  “准备一些东西,你要是再晚几天还不来,我就真该走了。”
  “你在这等我?”
  “我知道,爹爹心中若是做了决定,一定会来这的,我不看到爹您过来,我走了也不踏实啊,万一咱家被长孙无忌满门抄斩可如何是好,若李承乾真的不行了,他在小皇帝眼皮子底下再搞个房遗爱案不要太简单。”
  秦浩叹了口气,道:“我只是想我师父了,没有其他意思,你想多了。”
  “爹爹何必自欺欺人呢,大唐两百七十年历史中,除了贞观一朝,哪一朝首席宰相不是中书令,这天下,再不会有魏徵了,世人都以为您对尚书右仆射不言一眼是您怕了他,却只有咱们父子俩知道,您跟长孙无忌之间的胜败,不在尚书,而在门下啊。”
  秦浩痛苦地闭上了眼,也不理他,深深地一个头磕在了雪堆里,起来,再磕,起来,再磕,一连磕了几十个,头都破了才停下,用颤抖的手端起酒杯,略带哭腔地道:“师父。。。。。对不起,徒儿是为了。。。。自保。”


第四百六十三章 我反对
  顶着严寒回了家,李欣连忙盛来一碗姜汤,给他喝了,道:“你这徒弟当的,真是比儿子还要孝顺了,大雪的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