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好大哥-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顶着严寒回了家,李欣连忙盛来一碗姜汤,给他喝了,道:“你这徒弟当的,真是比儿子还要孝顺了,大雪的天,堂堂宰相亲自扫墓。”
“想我师父了么。”
“刚刚长孙冲来过了。”
“他来干什么?”
“问你回没回来,长孙无忌请你去他家喝酒我替你回绝了。”
“哦?这是为何。”
“你和他都是宰相,若他有事找你,凭什么就不能亲自过来一趟?若没什么事,这大冷天的上他们家干嘛,还不如舒舒服服的在家躺一会。”
秦浩笑了笑道:“散朝的时候他便邀过我一次了,我说去给师父扫墓,拒绝了。”
“他还真有事儿?”
“我估计有事儿的可能性不大,无非是那个空出来的右仆射,想摸摸我的态度罢了,小圣人好像有意让我来兼这个差,他可能是有点慌吧。”
李欣停下了手,问道:“那你的态度呢?”
秦浩笑道:“我又不是房相,中书省这一摊就够我忙活了,何况我几乎从没在六部九卿干过什么实差,尚书省的事儿,我玩不转的,不用理他,我跟她没有争的意思。”
李欣皱了皱眉,不满道:“同样都是宰相,怎么人家把你给压的这么死呢,你知道外面怎么说你的?”
“怎么说?”
“说你是甘草宰相。”
秦浩笑着道:“甘草好啊,味淡而性温,这是说我不拦权啊。”
“哼,也是说你容悦顺从,长孙无忌都快只手遮天了,你却从来都不闻不问的,满朝文武的朱衣紫袍全都由他一手摆弄,你跟他连句重话都没说过,你这样,那些跟着你的,得多心寒啊。”
秦浩笑着反问道:“跟着我?长孙无忌做了二十年的吏部尚书,满朝文武中绝大部分都算是他的门生故吏,而我却是平步青云,直接上来当的中书令,除了青帮上来的那仨瓜俩枣,哪个能真正算是我的人?不过是一些摇摆不定的投机小人罢了,真要斗起来,我肯定是斗不过他的,他又是长辈,我让让他又有何妨。”
李欣不太懂政治,疑惑地道:“也是啊,六部九卿之中,你几乎一个老熟人都没有,哪来的什么党羽,说是光板没毛的秃鹰也不为过,可是人们都说你才是能和他相争斗的人,这是为什么?”
“你呀,你也不想想我是怎么一步步升到这个位置的?长孙无忌的根基在长安,在六部九卿,在于关陇这些大大小小的门阀贵族,而我的根基,却在西宁、在扬州、在岭南、在平壤,在于青帮在于商贸,这些地方从上到下全是咱家的关系,每个保卫边疆的战士手里都拿着商路的股,大大小小的商路全都跟青帮盘根错节在一起,又跟各地豪强高门有千丝万缕的股份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莫说是他,便是大圣人想收拾我,也得琢磨琢磨天下动荡,所以,你家老爷我这个宰相是铁打的,只要这些商路不出问题,就没人能动得了我,所以我虽然远比长孙无忌弱,但他却必须得让着点我,这也是为什么,这关键的时候他把他的人拼命往京里收,我却拼命往外放的原因,都是在夯实根基罢了,以后啊,长安的事儿他说了算,外边的事儿我说了算,可朝廷毕竟在长安,所以我比他弱一些。”
李欣这才了然,也就是说秦浩和长孙无忌相争,不管打成什么样,至少也不会大败亏输,但想赢却也难如登天。
说着,秦浩脱掉衣服上了床,嘟囔道:“无非就是些政治交易罢了,如今大小圣人俱在,我们俩便是争,又争个什么劲呢,真正你死我活那天,除非。。。。。。”
“除非什么?”
“哦,没事,来来来,娘子快快上床来与本宰相一番,说不定还能再生一个像小昊那样聪明伶俐的孩子呢?”
“呸!没个正行。”
…………
第二天,一切如常。
政事堂里,依旧是热闹的跟菜市场差不多,在李承乾多次问过秦浩意见之后,发现他确实是没有拦权的心思,对尚书右仆射的人选居然毫不关心,一门心思的品着他的好茶,其余人打成一锅粥他也不管不问。
无奈,李承乾也只能按照李世民的指示,由于志宁担任了这一职位,众人一听这是李世民的指示,一个个脸都黑了。
大圣人有指示,你早拿出来不就得了么,那还有什么可讨论的?谁还敢跟他唱反调不成,合着我们吵了一上午,是练嘴皮子玩呢呗?
李承乾也颇为不好意思的干咳了两声,他本意是想看看秦浩的反应的,若秦浩有意,他还想过些时日找个茬把于志宁换下去呢,现在看来。。。。。唉!
众人见最大的宰相之位已经尘埃落定了,自然也就没什么可吵的了,纷纷学着秦浩的样子端起茶来喝了起来,一边喝茶一边谈论国家大事,氛围一下子就轻松了许多。
还是长孙无忌突然挑起战火道:“对了,还有一件小事得和各位同僚商议,尚书左丞这个缺。。。。。不知各位,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啊。”
一边说着,还一边似有意似无意的瞅了瞅秦浩。
秦浩很自然地接话道:“赵国公在吏部做了二十年,在尚书省也做了十几年,不论是业务还是人选,自然没有人比您更熟悉,不知您的心中,瞩意的是谁啊。”
长孙无忌笑道:“我觉得啊,韩瑗韩伯玉,是个合适的人选。”
众人闻言不由面面相觑,还是新官上任的于志宁当先开口道:“赵国公,这韩瑗不是您的学生么,要说这能力或许也还够了,可是这资历。。。。。是不是浅了一点?要不咱议一议吧。”
长孙无忌笑道:“于大人,你说到底是资历重要,还是本事重要,韩瑗他虽是我的学生,但六部之事他均由涉猎,而且品行优良端正,正所谓举贤不避亲,正因为他是我的学生,所以深知尚书省之事物,在我看来,没有人比他更合适了,资历?贞恒今年不满三十,便已是人臣之首了,韩瑗今年已经都四十了,怎么就当不了一个尚书左丞。”
这话一出,整个政事堂更静了,这长孙无忌居然拿他学生跟秦浩去比?是我们听错了,还是你说错了?秦浩他年纪虽小,却是凌烟阁上挂着画像的大功之臣,从东北到岭南,从波斯到西宁,甚至再到整个海外全是人家立下的汗马功劳,你那学生干过什么了不起的事?
于是,众人很自然的,齐刷刷的将目光投向了秦浩。
人家这话可是有点踩脸了啊,您难道还不表示表示?
却见秦浩依然翘着腿,美滋滋的喝茶,好像没听见一般,只是他的嘴角,却隐隐有着一丝笑意。
李世民,真的完了,贞观的时代,过去了啊,啧啧,人还没死呢,这长孙无忌就敢拦权了。
长孙无忌也是直勾勾地瞅着他,好半天,才出声问道:“贞恒以为。。。。如何?”
“啊,啊?问我啊,尚书省的事儿我不懂,你们聊吧,只要你们没意见,我草诏就是了。”
众人闻言一阵失望,就连李承乾也是突然感觉格外的失落,却在这时,褚遂良拍案而起,大吼一声道:“荒谬!简直荒谬!我不同意!”
呼噜噜~
秦浩喝茶的声音格外的响,他必须得用大茶碗把自己的脸盖住才行,因为他,实在是忍不住了,他的嘴,已经乐得都快咧到耳朵根去了。
。
第四百六十四章 倒褚
“老爷,长孙无忌来了。”
“知道了,让他去客厅等我一会,一会我出去见他。”
荣国公府,秦浩暗暗做了好几次深呼吸,才勉强使自己神色如常一些,换了一身整洁的衣服,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这才堪堪来迟的去客厅跟长孙无忌见面。
“赵国公,有什么事儿您吩咐一声不就得了,哪用得着亲自过来,前脚刚从政事堂出来,我这衣服刚换下您就来了,可是出了什么急事?”
长孙无忌笑笑道:“贞恒切莫如此说,毕竟如今你也是宰相了么,怎么,没什么急事,我这个老家伙就不能找你喝喝酒么?”
“瞧您这话说的,您来我这喝酒,这是给我面子呀,夫人,去酒窖里,赶快把最好的酒拿来。”
长孙无忌哈哈笑道:“贞恒,我是真羡慕你呀,小小年纪,便已富贵到了极致,又是妻贤子孝,生活当真是惬意啊,我就不成喽,尚书省不比你们中书,事情多,还全都是杂事。”
“哈哈哈,赵国公,这叫能者多劳,天下人谁不知道,如今这大唐的江山社稷全在您一肩上挑着,责任重大啊!圣人不是让于仆射帮您了么。”
长孙无忌不屑道:“于志宁?一介书生,他要不是小圣人的老师,也配坐到咱这个位置上来?我可不指望他帮我,能不给我添乱,就算是老天也疼惜我了。”
秦浩顺嘴便奉承道:“那是,那是。”
“如今这朝廷里,老人们走的厉害,好多的老朋友啊,一转眼就不见了,诺大的朝廷,到处都是缺员。”
“新老交替,这是自然规律么,大圣人盛世二十年,也是时候冒出一些新的血液了。”
长孙无忌眼神一亮,真没想到这秦浩如此商路,马上道:“唉!难啊,年轻人想上来,可那些老人不死哪有位置?明明已经庸碌,已经无用,却还要占着位置尸位素餐,唉!都说尚书省是个小朝堂,可哪有几个办事的?”
秦浩笑笑道:“赵国公还是在说令徒韩瑗的事儿吧。”
“是啊,伯玉这孩子,灵气,能干,熟悉政务,又正是年富力强的好时候,要是他能进尚书省帮我,我也能轻松的多。”
秦浩亲自给长孙无忌斟了碗茶水,道:“可褚相不是已经把他给否了么,他们门下省否了的东西,便是大圣人有时都没办法,您跟我说,也无济于事啊。”
长孙无忌沉着脸放下茶杯,道:“我知道,褚遂良平日里丝毫不念旧情,没少给你脸色看,若你我二人齐心,或许。。。。。咱们可以换一个侍中啊。”
秦浩喝茶的手掌一顿,情不自禁的就握了一下拳头,一不小心把茶杯都给捏碎了,面上却连忙装出一副惶恐状,道:“赵国公想换掉褚相?这。。。。。。大圣人可是还在这大安宫里住着呢”。
长孙无忌淡淡地道:“大圣人住进了大安宫,便只是太上皇了,只要你我意见一致,有些事,他已经管不了了。”
秦浩直勾勾地瞅了长孙无忌好半天,发现这货似乎是真有底气,他似乎真的已经不拿瘫痪的李世民当回事儿了。
“好,我来草诏便是,你可有理由?”
长孙无忌笑道:“何止是有,简直是不要太多,褚遂良想学你师父的直,偏偏又没学会他的正,他家人以低价买了一座七进的大宅子,家里的那些穷亲戚借着他的势力在地方也是无恶不作,若不是老夫压着,这些证据都足以把他送到大理寺了。”
秦浩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我也只能不顾情面了,御史台那边。。。。”
“你放心,我自有安排,绝不让你为难,只要你肯草诏,其余的事,自有我来处理。”
秦浩沉吟了一会,“行吧,不过咱可说好,万一大圣人怪罪下来,插手的话。。。。。”
“我一力承担便是。”
就这样,大唐帝国除皇帝本人之外,最高的两个权利人,狼狈为奸的就达成了共识。
…………
隔天大朝会,李承乾正专心致志地听着各地的财物报表,突然有个御史蹦了出来,弹劾褚遂良假公肥私,以低价购买百姓的良田豪宅,而且煞有介事,证据十足。
李承乾完全懵了,要知道御史台原来是魏徵的地盘,和门下省又有类似性质,这十几年来这还是御史台第一次主动咬门下省的官员,还特么是堂堂宰相。
紧接着,又有七八个御史齐齐弹劾褚遂良及其家人贪赃枉法之事,最后,又由时任御史中丞的长孙冲突然也跳出来来了个一锤定音,一套组合拳上来直接就把李承乾打得有点迷糊。
御史台既然都已经开炮了,刑部和大理寺这些长孙无忌的嫡系势力自然就更不惯着了,搬出律法来一条一条往褚遂良的身上砸,而且同样是每一条都证据十足,直接就把李承乾怼到一个尴尬的地步。
秦浩不由得也重重叹了口气,师父一辈子精明,怎么把门下省托付给了这么个货啊。
要知道侍中这个位置和其他宰相毕竟是不同的,门下省的地位类似于明朝时的司礼监披红,是专门否决别人的,魏徵在这个位置上的时候连超过一贯钱的礼物都不敢收,家里连个像样的美婢都没有,自己这么大个土财主都没什么机会孝敬,固然是因为师娘有些沽名钓誉,但未尝不是这个位置逼的。
自己金身无漏,说出来的话才足够义正言辞,所以魏徵一辈子喷这个喷那个,谁都怕他,却又没人敢记恨他,可这褚遂良。。。。。堂堂宰相,居然还强买强卖?
这脑子不会是真缺根弦吧,您就算贪污**,就不能找个高明一点的方式么?
褚遂良贪,这其实不是什么秘密,全京城的人其实都知道,李承乾自己也知道,官当道他们这个级别,这点小贪小污其实并不重要,所以李承乾一直以来都对此不闻不问,眼下被人家抓住把柄进攻,他却有些难办了。
毕竟,他不是李世民啊。
他只得无奈的,愤恨的,眼珠子通红地瞪了长孙无忌一眼:退!朝!
而长孙无忌,则老身自在,完全不在意李承乾的目光,就在李承乾想回宫想办法的时候,晴天霹雳一样的消息传了过来,秦浩,草诏了,褚遂良贪污之事,着御史台、刑部、大理寺三司会审,现在已经在走流程了。
同样的消息,传到了大安宫,半身不遂的李世民气的噗通一下就从床上掉了下来:“长孙无忌!!朕还没死呢,朕还。。。。。。没死呢。。。。。”
噗的一口血吐了出来,李世民两眼一翻,晕了。
第四百六十五章 天变
大安宫中。
李承乾跪在塌下,仅仅地握着李世民僵硬的手。
他确实还没死,但也已经跟死没太大的差别了。
此时的千古一帝,瞪着他死鱼一样的眼睛,呆呆地看着床顶的花纹,他已经醒了半个多时辰了,但他一句话都没说。
徐惠妃刚刚亲自帮他接了小便倒掉,但此时他有点想拉屎,尝试了好几次想坐起来,可都没成功,李承乾将他扶起来问他要干什么,他却又躺下了。
他也不知道他能憋多久,他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憋,但总之,他不想拉在床上。
他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但他的声音越发的含混了,李承乾废了好大的劲才听清。
“朕要。。。。如厕。。。。”
“快,快,太上皇要如厕,太上皇要如厕。”
满屋子的太监宫女连忙端来屎盆子,结果,他对自己身体的控制力却真的不行了。噗呲一声,他还是拉在了外面。
不管是天子也好庶民也罢,只要是人,拉出来的屎肯定都是臭的,一个不懂事儿的小太监还不条件反射似的捂了一下鼻子。
李世民刀子一样的眼神瞪了过去,含混不清的怒道:“连你也不把朕放在眼里了?”
小太监连忙下跪磕头。
“打死。”
“大家饶命,大家饶命啊大家。”
小太监跪在地上,磕头磕的满脸是血。但,没有人同情他,也没有人可怜他,人们实在无法将情绪从这位可怜的太上皇身上移开。
“番僧。。。。。药。。。。。”
“父亲,太医说,那药有问题,不能吃,弊大于利啊。”
“药……”
李世民坚定地瞅着李承乾,李承乾无奈,只得把番僧叫了进来。
趁着番僧来的功夫,李世民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让李承乾附耳过来,他有话说。
“长孙无忌,朕管不了了,是朕,看错了人,不过没关系,你还年轻,你能熬死他。”
“父亲,别说了,等您病情好些了,再来教我怎么做一个好皇帝。”
李世民好像没听见一样,继续说道:“长孙无忌,不用管他,猖狂一时,成不了气候,你要小心,秦浩!”
“贞恒?”
李世民说话断断续续的,已经没法完整的交流了,却依然一字一顿地交代道:“褚遂良这事,他,太奇怪了,这不是,他的作风,他,必有图谋,你要小心他,小心他。”
“这…………”
“褚遂良。。。门下省。。。。。朕知道了!他的目标,是门下省,他要,夺门下省的审议之权!不能让他得逞,不能让他得逞!给长孙无忌。。。。把门下省给长孙无忌,让长孙无忌,压着他,压着他!这样,长孙无忌之后,才能有制衡得了他的人,只要秦浩不出京城,长孙无忌翻不了天,但是秦浩不一样,他太年轻了,太年轻了!以后,不能让他,死在你后面!”
“父亲放心,我知道了。”
“好……好……大唐的江山,就交给你了。”
说着话,天竺的番僧终于也到了,规规矩矩的跪在地上,将手里一坨黑乎乎的药膏高高地聚过头顶。
“药……药……”
李承乾无奈,只好把药接了过来,见李世民神情实在是迫不及待,便要直接喂他。
“不可……不可……你不能喂我,我。。。。自己来。”
说着,李世民颤颤巍巍地将药接了过来,又哆哆嗦嗦地将药放在了嘴边,却停住了。
“朕,穷兵黩武,杀人百万之巨,杀兄囚父,不忠不孝,你说,朕是个好皇帝么?”
“大臣们都说,有史以来,再没有比您更好的皇帝了。”
李世民的嘴角抽了抽,似乎在笑。
“千秋功过,后人,去说吧。”
说完,他便将那一坨黏糊糊的药膏塞到了自己嘴里。
不过片刻,李世民的脸颊便开始泛红,不一会又变成了深红,双眼刷刷发亮,好像又恢复了昔日的身材,随后猛地一挺身,竟然坐来了起来。
“父亲!您好了?”
噗~!
一口鲜血喷出,刚刚坐起来的李世民,直勾勾地栽到了地上。
…………
贞观二十三年,一代天骄李世民,服胡僧药遂致暴疾不救,崩。举国哀哭,六军缟素。
据说,新天子将胡僧砍成了一百多段,直接切碎了喂狗。
然而,一百个胡僧的命,终究也比不上李世民的半根毫毛,威服四夷的天可汗终究还是去了,而他的身后事,则交给了长孙无忌一手操持。
当秦浩再见到李承乾的时候,已经七天之后了。
只见李承乾面色惨白,脸型削瘦,双眼深陷,头上还裹着一个黄色的头巾,给秦浩吓了一跳,还以为这是坐月子呢。
“陛下,还请保重身体,莫要伤心过度啊。”
李承乾笑笑道:“保不住了,这是风疾。”
“陛下?”
“呵呵,你跟长孙无忌,不是早就猜着了么,其实从前年开始,朕就头痛的厉害,时而发作,便不太清醒,今年,朕这眼睛,越来越模糊了。”
“还请陛下安心休养,会好的。”
“哈,好?祖父被风疾折磨十年,父亲也被风疾折磨了将近七八年,他连仙丹都吃过了,这风疾,能好么?这特娘的不是病,是诅咒啊!”
秦浩闻言哀叹了一声,默默的垂了一把眼泪。
“你说。。。。小九有没有风疾,朕要是不瞒着父亲,这天子之位,传给小九,是不是也挺好。”
秦浩闻言苦笑,只得道:“陛下莫要说这个了,晋王殿下还年幼,便是有风疾,也看不出来的。”
“也是,贞恒啊,咱们俩,谁大来着?”
“我比陛下,大两岁。”
“哦,原来是你大呀,可惜呀,朕却注定要死在你前面了,父亲临走的时候说,你帮着舅舅赶走褚遂良,是别有图谋,还叫我把门下省交给舅舅,这样,他就可以死死的压制住你了,你说说,你有图谋么。”
秦浩沉默了,好半响,才道:“有。”
李承乾笑了,道:“是啊,你既然早知道朕有风疾,怎么可能不提前打算呢,本来啊,朕应该听父亲的,但可惜,朕怕是等不到熬死舅舅的那天喽~”
秦浩再沉默,这话,他接不上来。
“你打算怎么做?有什么安排没有?”
“臣打算请陛下,将政事堂,移到中书省。”
“迁政事堂么?嗯。。。。。。哈,哈哈哈哈哈哈,朕明白了,朕明白了,好算计,当真是好算计啊!不错不错,舅舅权倾朝野,连门下省都要染指,为了制衡他,如此确实是唯一的方法了,以你的手腕,这天下以后就没有门下省了吧,哈哈哈,聪明,果然聪明,真不愧是天下第一聪明人秦浩秦贞恒啊,朕是不是还得想个新衙门啊,中书门下?”
李承乾刷的一指外面,停放着的李世民棺椁,厉声道:“秦浩!朕要你当着父亲的面发誓,一生忠于大唐,朕死以后,绝不欺凌朕的幼子,有违此事,千刀万剐,五雷轰顶,永世不得超生。”
秦浩十分郑重的跪在地上,照做了。
“去吧,草诏去吧,朕答应你了。”
。
第四百六十六章 谁赞成,谁反对
一般官员,死了爹是要丁忧的,而皇帝作为‘君父’,也就是全国老百姓的爹,他死了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