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行有常-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商王好心好意加封他为牧师,更是派遣二王子亲往,简直给足了季历的面子,可是想不到,季历这个人面兽心的奸诈小人,行事如此的奸狡!当真是该杀!
虽然知晓了季历的结局,但是看到季历真的死在自己的面前的时候,比干还是白了脸。
他之前已经见过了血,只是死个人并不足以使得比干变脸。
比干觉得恐怖的,是季历的血肉,在商王祝祷祭天之后,被做成了肉羹。
而周人惧怕大商的征伐,在“罪魁祸首”季历伏诛之后,按照季历之前的吩咐,再一次对大商表示了臣服,根本不敢因为前任首领的死而表达什么不敬之情。
商人和周人“和解”之后,为了表达自己的友好,与周人将季历之肉做成的羹,分而食之。
比干看到那些周臣恭谨地吃下了肉羹,腹内一阵翻涌。
周部的人,都是演技帝啊!怪不得封神演义里,姬昌吃下了儿子的肉,还能称赞着好吃!
似乎周部“叛乱”这件事,在季历死后,已经画上了句号,但是,无论是商人还是周人,都知道,这件事,还远远没完。
解决了心腹大患,文丁的心情非常好,接着这件喜事的东风,开始举行太子子羡的大婚。
在子羡之后,紧接着要成婚的就是二王子比干了。
原本觉得自己成婚的时间太早了,但是一想到姬昌十三岁的时候生了伯邑考,十五岁的时候生了姬发,比干就觉得,似乎在这个年代,他已经算是晚婚人士了啊_(:з」∠)_。
次年,文丁三年。
今年的夏日特别的难熬,空气中弥漫着水汽,加上酷热的天气,又闷又热。
比干年前成了婚,妻子是有妫氏的女儿,他也顺势搬出了宫,住进了宫外的府邸。
好在贵族家中都有贮冰,日子比起平民,不知道好了多少。
天气闷热,因此贵族们只要上朝点个卯,一天之中剩下的时间便都可以窝在家中休息了。
而且实际上,这个时节,也没有多少事务需要他们去做。
只是虽然有冰,比干也觉得日子有些难熬。
怪不得后世的皇家都有什么避暑山庄、行宫之类的,他也想这么酷炫地去避暑啊!
可惜……大商……没有避暑别宫……呵呵。
屋里放着冰盆,比干拿着自制的蒲扇扇着。
外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书房的门被敲响了。
是他的管家成。
在这个时代,有姓有氏的都是贵族,普通的平民多数都像成一样取一个单字为名。
比干不悦的开口:“你有什么事?”
成急切地开口:“主上,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哎哟,这台词很经典嘛!
比干这么想过之后,才想到,哎呀,是发生了大事啊!
而之后,成不待比干开口询问,便火急火燎地将信息报告给了他。
比干听完以后,当场就给跪了。
殷都安阳附近的安阳河……特么的决堤了啊喂!
这是要水淹安阳城的节奏吗?摔!(╯`□′)╯(┴—┴
安阳为帝都,帝都这么多灾多难,真的不会出什么大事吗?!
比干忽然就想到了一句话,每逢王朝末年,必有天灾。
呵呵。
可是成也只是过来传信的,比干要想知道具体情况,还是得先进宫。
等到匆忙进宫以后,比干看到的,就是脸色很不好看的父亲大人在对着兄长破口大骂。
嗯,这就是传说中的迁怒吧。
比干作为一个围观党,默默地站在旁边不说话,完全无视了兄长大人给他使的眼色。
子羡:说好的要当彼此的天使呢?!咱们以后还能不能做好兄弟了?!(╯`□′)╯(┴—┴
事实证明,做人太损,是会早报应的。
文丁紧急派过去加固堤坝,顺便查看情况的人,又派人回来报信,安阳河的另一段,也决堤了。
文丁的脸色开始发青,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又有人来报,安阳河还有一段,也溃堤了。
安阳河一日三决,所有人都知道,这不是好兆头。
文丁的怒火如同狂风暴雨,劈头盖脸地砸到旁人的头上。
所有匆忙进宫的大臣们噤若寒蝉,只能听着文丁将桌案上的东西往地上扫,有倒霉的,还得被砸个大包。
最后二王子被子羡推出来顶缸,也算报了之前见死不救之仇。
比干:大哥,咱们兄弟俩多大仇?!你这是人干事?!
↑二王子,no zuo no die,why still try ?这是你之前幸灾乐祸的报应啊!
治水嘛,比干不会,但是好歹大禹治水的故事他是听过的,堵不如疏嘛!
可是作为一个外行人,比干这么做完全是治标不治本,所以,他准备在朝中找几个小伙伴,大家一起愉快地治水。
比干:一起治水,约吗?
其他人:不约,二王子,我们不约。
呵呵。
最后无奈的比干在安阳及其附近张贴告示,诚邀小伙伴一起治水,不论出身。
三天后,三个衣衫褴褛的奴隶被带到了比干的面前。
作为奴隶,他们的名非常的符合这个时代奴隶的名的特征,两个人因家中行二,因此都名仲,剩下的一个因为出生那日浑浊的雨水,得了个浑的名儿,比起他人,竟还算好。
虽然比干是不会干狗眼看人低这种事情啦,但是三位落魄成这样,真的不是来骗吃骗喝的吗?!
不过在考察完他们的专业才学之后,比干放心了,嗯,基础知识很扎实,专业人才啊!
手里有了人,比干放下心来,见专业人才们的样子不算太好,忙吩咐人带他们下去梳洗,又给他们准备好住的地方和膳食。
比干春风得意精神爽,思索了一下,跑去找小伙伴帮忙了。
而一个时辰之后,商恪气急败坏地在商容的“禁闭室”里跳脚。
#不孝子抛弃老父与仇敌私奔,是道德的沦丧还是真爱无敌?敬请关注商氏家族年度爱情大戏,离【私】家【奔】的商容#
安阳河极近都城,治水之事刻不容缓。
因着是在都城附近,故而调度起来也是极快。
比干到了地方,只见得身影攒动,除却许多家贵族出的奴隶之外,还有许多大商正规在编的甲士。
一个英武的少年上前朝比干行了一礼,年纪并不比他大多少的样子:“飞廉见过二殿下。”
比干受了礼,才觉得这名字有些熟悉。
飞廉……
这不是帝辛的心腹死忠吗?
看了看飞廉年轻英武的容貌,再联想一下封神演义的暴虐父子二人组……该说岁月是一把杀猪刀好呢,还是影视剧误人不浅好呢?
不过现在要紧的事儿不是这个。
飞廉的父亲中潏【yu四声】镇守西陲,抗击西戎,端的是一员虎将。
作为中潏的儿子,飞廉因着先辈爵位之故,又自有一番能力,已是卫戍军副将,统领王都卫戍军、成为王上近臣的日子指日可待。
所以将飞廉派来,也显得文丁极为看重此事,另外,也有威慑贵族们的意思在。
比干默默地收下了老爹好意,然后开始履行自己作为一个奴隶主的本职,努力去奴役那些贵族【并不是】。
小的们,给本王子开工,开工!
过了一个多月,安阳的水才堪堪被治好。
一个月来累得像死狗的比干:爹爹你真的不考虑一下咱迁都吗?大商的都城怎么也该移到朝歌了吧?!
其实也被安阳近年奇葩的天气弄得很烦心的文丁感到十分的心动,然而还是拒绝了他。
儿砸,不是你爹我不想换都城,最近特么没钱啊,建不了宫室啊!
不过没钱换都城,奖励一下有功之臣还是可以的。
几个奴隶出身的治水工作为王子比干的附属下臣得到了奖励,除了金钱奖励外,文丁还大方地表示:儿砸,他们的姓就交给你来取了!好好把握这个机会,爹爹我看好你哦~
比干:取名容易,得姓不易,且取且珍惜……
当然了,换成人话就是,这家伙不会替人取名字……感受一下,威猛的阿拉斯加他取名叫小花就能知道他高超的取名水平了……
所以,二王子干脆就向他新收的三个小弟表示:姓你们就自己取吧,取个对你们自己有意义的,我看好你们哟亲~
那三个被二王子弄得感激涕零的骚年,你们被骗了你们造吗?
最后比干看着这三位的姓加名,惊掉了下巴。
骚年你们是怎么想到费、闻和尤这么冷门的姓的?
封神里的闻仲闻太师,你知道费仲和尤浑是你的好基友吗?!
子干日记:
我到底穿越的是正史世界还是小说世界啊?
不要在本宝宝大展神威到一半突然出现所谓的神仙告诉我天道不可违哦,那样本宝宝会炸的,一定会炸的!
作者有话要说: 突然发现作者有话说里不知道说什么了,嗯,槽都让子干在日记里吐了,我吐什么?
作者日记:
我创造的这个宝宝是个逆子。
他抢我日记的台词!
第8章 子侄
比干听到尤浑、费仲、闻仲三人取的名字,一时之间脑洞大开,但是很快,他就意识到,这里根本不可能会是什么神话世界。
整个大商尊崇的神主要是祖先神,也就是说他们多数是大商的历代先王,是商王室的先祖们,即使不是由商王变作的神灵,也能依靠传说和商王室扯上关系。
因为“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个传说故事的存在,大商王室还能七扯八扯地和其他的神灵扯上关系。
毫无疑问,商人在重祝祷的同时,掺了很多私货。
总而言之,现在大商尊崇的所有神灵都能和王室扯上关系,洪荒传说里所谓的圣人根本就没个影子。
这三人被赐姓了以后,由比干保举,在朝中担任了职务。
许多大臣表示反对,因为现在的许多职务都是世袭制,有一个体制外的人进来,那就表示他们的子孙的利益就受损的。
但是大商并不是没有奴隶出身担任大臣的先例的,最有名的就是辅佐了五代商王的丞相伊尹。
伊尹由其养父抚养长大,而他的养父则是专门为贵人服务的奴隶厨师,根据典例,伊尹自然也是奴隶出身。
另外在高宗武丁时期,也有许多奴隶或者平民出身的人才被武丁引进了朝廷。
既然费仲、闻仲和尤浑都是比干引荐入朝廷的,那他们的前程现在当然落在了比干身上,引经据典和那些贵族大臣们撕逼的重任自然由比干担着。
时隔多日,朝堂诸大臣终于又体会了一回二王子的嘴炮无双。
少师商恪再一次被比干气得吐血,但是完全奈何不了他。
在这样一个大臣们还不是很会溜须拍马并且借题发挥的时代,有着后世各朝代诸多的嘴炮达人的事例可以借鉴的比干可以说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他先是援引大商的史官所记载的历代奴隶出身的大臣的实例,再分析了一下这些人出现所处的时代,无不是成汤、高宗武丁之类的明君当政的时期。
最后一锤定音,无论是他荐人还是文丁任用这三人的行为都是好事,于国于民不仅无害而且有利。
其他大臣还能怎么说呢?
比干都这么说了,他们再反对,不仅会变成他们无理取闹,他们在文丁心中的分数也会大大地降低。
而且比干举的例子是什么?只有贤王明君的治下才会出现任用奴隶为官的“盛事”,他们再反对下去,怕是不仅仅会恶了文丁那么简单。
先祖啊,这真的很可能会影响以后的仕途哦!
最终这些贵族大臣都退却了,作为少师的商恪算是这些人里最恼火的一个。
回家以后他对着长子商容又是一阵耳提面命,不要再和比干一起厮混了,再这样下去他非得被两个人一起气死。
商容在老爹的面前,积极认错,死不悔改,把阳奉阴违发挥了个彻底。
原本端方听话的商容自从和比干混一起以后,就从了一个叛逆的孩子,商恪也真是操碎了心。
比干:不好意思,这锅我不背。
虽然在他的记忆中,历史上的商容和比干的关系似乎确实不错,但是关于现在的他俩,比干坚决认为,商容这个人本身就是一个腹黑,绝不是他把人给带坏的。
商容在家中经历着老爹的狂轰滥炸,与他相反的是王宫中如今喜气洋洋。
说文丁被儿子一顿猛夸以后欣喜异常也太过了,毕竟阿谀奉承的话他也不是没有听过,只不过比干说话的艺术要比其他人高超,话听起来顺耳许多罢了。
王宫中的喜气主要还是来自于太子羡那边,他的正妻有姜氏有孕了。
子羡和姜氏两个人都还年少,但是早有子嗣当然是对他们的保障,大商的第三代诞生在世上的时间指日可待。
比干初初听到消息的时候还挺为老哥高兴的,但是仔细一算,又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等等啊哥,你的长子不是那啥微子启吗?
比干记得他看过的史书是这样记载的:末代商王帝辛是帝乙子羡的幼子,帝辛还有两个兄长,微子启和子衍,据说他们三个一母同胞,但是他们的母亲在生前两个儿子的时候还只是普通的妃妾,帝辛出生之前,她才晋位为了王后,所以《吕氏春秋》言子启“长而庶”,子受“幼而嫡”,就是这么个意思。
最后的储位之争当然是微子启输了,太子之位落到子受身上之后,子启受封于微邑,是以人多称其为微子启。
根据现在的新生儿存活率,比干不得不得出一个结论,他哥的这个孩子,最好的情况是一个小公主,最差的情况,要么是没能生下来,要么就是生下来以后夭折了。
无论哪个,听起来都挺悲惨的。
在生孩子这点上,比干还坚持着日后的理念,虽然他们现在已经和妻子成婚了没错,但是生孩子的话,还是不宜过早的,起码还要再等上四五年。
比干是一点都不急的,文丁和王后也说过他很多次,但是在这一点上,他的态度也是积极认错,死不悔改,对付父母的方面,他倒可以说是商容的老师了。
反正文丁还有其他的儿子,作为太子的子羡也一直被督促着开枝散叶,相比之下,他们说比干说得久了,慢慢的也懒得说了。
太子妃姜氏十月怀胎,终于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为历。
子历出生以后,不仅子羡常常去看望这个儿子,王后和文丁也常跑去儿子的宫中。
看着沉迷孙子、无心朝政的父王和母后,比干真心想问问他们,父王您再这样下去,咱们大商真的不会完吗?
“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放在王室也是一样的。
小婴儿对文丁的吸引力也确实很强,不过很快,他就将目标转移到了自己再生一个上面。
比干:我还能再说什么呢?父王你高兴就好。
看比干和子羡的年纪,就知道王后不可能再生一个了,文丁只好在后宫找新入宫的美人生。
当然了,文丁是管生不管养的,除非是极得他宠爱的王子,否则的话,估计他很长一段时间不会想起人来。
比干是不管自家老爹后宫的事情的,儿子插手父亲的后宫,怎么着也说不过去吧?
但是他不搞事情,不代表这就没事了啊!
事实上,和妻子有妫氏一起被叫到王宫的比干整个人都是懵逼的。
父王、母后,你们能不能解释一下,让我们养妹妹是什么意思?
文丁的辛勤耕耘成功地开枝散叶,生下了好几个王子和公主,虽然对养非亲生的王子没有什么兴趣,但是王后对养公主还是有点想法的。
比干迟迟不生孩子,文丁和子羡都很着急,但是他俩不是最着急的,最着急的是王后,也就是比干的亲妈。
作为一个重生人士,比干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妥妥儿的天才儿童,还特别好带,再加上他是幼子,王后作为亲妈,能不疼他吗?
但是作为一个听话的好孩子,比干就是迟迟不生娃,让王后也是操碎了心,没办法,只好从别的方面下手。
王后选定的目标就是比干的妻子有妫氏。
虽然说是让比干和有妫氏一起养妹妹,但是小孩还是养在王后宫里的,然而她吩咐让有妫氏常入宫跟她学习怎么照料孩子,以后有了孩子也能有经验一点。
无论男女,对上软萌的小婴儿,基本上没有几个不被俘虏的,放在女人身上,还有一个专门的词儿,叫做母性。
有妫氏无疑被王后的这个决定给征服了,二话不说地就答应了下来,十分的干脆,相比之下,碍于自家母后的威严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应下来的比干就完全被比下去了。
按照平常他在王后面前那贴心小棉袄的表现,其实也不会变成这样,但是谁让他之前不管怎样就是借着自己的府邸在宫外的名头能不入宫就不入宫呢?
现在王后所谓让他们养妹妹的决定可不只是布置给有妫氏一个人的,比干也要时常入宫来看看,也就是说,他还是躲不过自家母后的言语轰炸。
比干:我是谁我在哪儿我现在在做什么?
不过能想出这种办法来催儿子生娃,王后也真的算是亲妈了。
作为比干亲哥的子羡在一天以后就知道了这件事,幸灾乐祸地跑过来看比干的热闹。
不仅如此,他还把太子妃姜氏以及快满周岁的王孙子历都带来了王后宫,为王后做助攻。
觉得自己还小,还是个没达到生娃年龄的宝宝的比干:QAQ!母后,我是您亲生的吗?
子干日记:
我可能有了一个假妈和一个假哥。
为什么老是催我生娃?我还是个宝宝啊!
作者有话要说: 被逼婚,啊不,被催生的子干233333
写这一段的时候宝宝的脑子里一直在回荡着改编版小苹果也就是新年打脸歌的歌词“父母还在碎碎念,啥时候怀 定个时间”233333这个既视感简直是神了hhhh
第9章 修路
虽然来自长辈的压力不小,比干还是熬到了二十岁的时候才和有妫氏生了第一个孩子。
比干的长子子泉出生的时候,子羡都已经生到第三个儿子了。
子历养到三岁的时候不幸夭折,有姜氏也很快因为哀伤过度去世,她去世之后,王宫中的太子妃之位就一直空悬着。
虽然老哥不是那种宠妾灭妻的渣男让比干还是很高兴的,但是以他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子羡也不能称作是一个好男人。
子羡的次子名为启,和前朝大夏的初代夏后启是一个名字。
子启得名以后,比干还特意探了探他哥的口风,倒没有特别喜爱子启的母亲、想将她升为太子妃的意思,不过还是比较宠爱她的。
子泉出生后不久,子羡的三子、实际上的次子子衍就出生了。
当然了,这些年他们也不仅仅是忙着生孩子,这件事只能算是生活的调剂品,他们主要忙的还是家国大事。
安阳城作为大商的都城,有一个毛病,时常出现安阳河发水灾的情况,哪一年没听到安阳河的堤坝又出问题简直是侥天之幸。
一个国家的都城多灾多难当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朝堂上一直有迁都的提议。
文丁也不是不愿意,但是迁都的话,有好处也有坏处,在没有确定新都城的现在,贸然迁都反而是弊大于利。
作为大商都城,安阳城的交通状况在全国算是首屈一指。
在这个信息交流困难的时代,大商凭什么向它广大的统治地区和周边的诸侯发号施令?
凭借的还不是安阳城在历代的商王经营下越来越发达的交通嘛!
贸然迁都,很可能会出现信息交流不便的状况,这也就算了,如果要重新修建完整的道路,所需的人力物力非同小可。
所以文丁最后做的决定是暂缓迁都,但是新都的地址已经确定好了,就是朝歌。
朝歌并不是那种默默无名的小城市,这个地方是作为大商的离都存在的,那里之前就存有商王修建的行宫,基础的交通情况也很不错。
等到朝歌通向其他地区的道路修建完毕,大商很快就能迁都了。
虽然穿越前只是文科生,对各种科技发明一窍不通,但是比干把大商和各朝代灭亡的情况分析之类的还是记得很顺溜的。
一个国家的灭亡是有多种因素的,强大的外敌是一个方面,这个国家自身的缺点是另一个方面。
周灭商,当时商朝大军倾巢而出,内部空虚是一个大问题,若非如此,帝辛也不会走投无路之下组织大量的奴隶抵抗周军。
奴隶们本就对大商心存怨愤,他们中的大部分本就是大商打败敌国后俘虏来的人,不临阵倒戈反而兢兢业业地帮助大商似乎更没天理。
帝辛对大商太过自信,认定当时周人不会出兵,否则的话也不会将国内的大军尽数派出,但周人出兵之时,若是他能早点收到消息,将外头的大军召回,也不会沦落到只能慌忙组织奴隶在朝歌不远处的牧野抵抗周军的倒霉境地。
说来说去,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大商的交通状况不好。
虽然周人给帝辛谥了一个纣王,但是只看大商灭亡之后数年,大商遗民依然多有作乱,直到帝辛之子武庚被派去管理他们,才“殷民大悦”,就能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