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行有常-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有话要说: 虽然阿叡是个渣男,毛皇后的家人也确实很一言难尽但是蠢作者不是随便拉毛皇后的家人出来躺枪的23333
下一章阿师就要装逼了2333【大概
第104章 前奏
历史上的司马师和夏侯玄玩得好的时候; 还不知道他们后来会反目成仇; 现在的司马师虽然知道他们未来会意见不合,但是和夏侯玄从小长大、这么多年的情分,他是真的不忍心。
为了让自己未来不那么内疚——如果司马氏和夏侯玄、曹爽那一派真的撕逼了的话——司马师努力地找过夏侯玄的缺点。
但是小青年人品很不错; 家中位高权重又不缺钱; 又是魏晋玄学的先驱人物; 看人也很准; 基本上没什么缺点。
至于他的傲气; 同样有这个毛病的司马师觉得这不算什么大事儿。
而且什么人能够一直面面俱到呢?这年头,年轻人就是要有锐气嘛!
面面俱到的那是人老成精的狐狸; 那是要被提防的存在!
宴会是在毛嘉的“侯身”自称中落下帷幕的,“侯身”就是“侯爷我”的意思; 司马师在宴会之后对这个词已经丝毫没有违和感了; 也确实是可怕。
司马师觉得,毛嘉毛侯爷大概是想要把所有来参加宴会的公卿笑死,好继承他们空出来的职位。
毛曾想要和夏侯玄攀关系; 但是很可惜; 毛迷弟对于夏侯玄来说根本就没什么分量。
不是司马师自夸,有他这么个好基友在边上,除非是何晏、邓飏这种与他们齐名的人物; 否则的话,夏侯玄基本上看不到别人。
毛家的宴会过后不久,就过年了,但是因为新城太守孟达叛乱; 司马懿被派出去平乱了,没有待在洛阳。
司马师留在洛阳主持家中事务,期间还去拜访了夏侯家。
夏侯尚是黄初六年没的,按照守孝三年的时间排定,司马师和夏侯徵的婚期定在了太和二年,也就是司马师冠礼之后的那年。
虽然曹丕之前为德阳乡主出头弄死了夏侯尚的小妾,在不明真相的人看来他似乎看夏侯尚不太爽,但是两个人毕竟也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好基友,所以说夏侯玄和司马师一样,在曹丕知道的小辈里算是得宠的“别人家孩子”,曹叡同学表示他深受其害。
但是曹叡和夏侯玄的关系明显没有和司马师来得亲近,司马师也不知道自己这辈子作为穿越者改变历史的第一步居然提前投资魏明帝和曹叡混成了好友,但是现实就是这么的不可捉摸。
司马师作为天子的好基友入宫,从前文帝曹丕也偶尔会召他入宫,所以他对宫中的情况很熟,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部分摆设、布置都和司马师习惯的不一样了,让他有些别扭。
若是在再一次进宫之前司马师还有些怅然若失的话,看到毛曾以后,他就一点感觉都没有了。
太和二年,刚过完年,大魏就有人事调动,司马师、夏侯玄齐齐入职,成为散骑黄门侍郎,而后不久,毛曾同样入职。
曹丕设置此职的初衷是“以高才英儒充其选”,就是将高层次的人才储存、锻炼的职位,但是皇亲国戚之中,也有人凭借各种关系入选此职。
夏侯玄算是皇亲的一种,但是他有才啊,有才别人对他的评价标准就不一样了。
举个例子,明末的钱谦益,文坛宗师级别的人物,执天下文坛之牛耳,年轻的时候虽然同样才华横溢,但是他的榜眼功名是花银子买来的——据说他当时是为了买状元,但是有人愣是和他斗富,把他挤到了第二名——如果是普通人,此种行为肯定是要被鄙视的,然而钱谦益在文坛地位很高,成就不低,因此人们反而惋惜他当年居然只得了一个榜眼,没有真的得状元。
所以夏侯玄当散骑黄门侍郎,没人觉得不行,反而觉得他不能就此在这里磋跎下去,应该尽快升官才符合他的才华。
然后,夏侯玄没升职,曹叡把自己的妻弟毛曾塞进来了。
毛曾就属于皇亲国戚里没有真才实学反而又被塞进来充数的那种人,有鉴于他爹毛嘉凡举办宴会、与人见面必称“侯身”,京中引为笑谈,因此别人对毛曾的观感也不怎么好。
司马师最近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和毛曾一道共事,真是委屈子元兄你和太初兄了”,其他的就算不是这么说的,但是隐约表达的意思还是差不多的。
司马师只是笑笑了事,不过私下里也和曹叡说了,毛曾不适合现在的职位,他要是想捧他,趁早换些别的表达方法。
而且要是他真的喜爱毛皇后,就不要再捧她的母家了,毛家现在在京城的风评很不好,不仅带累了毛皇后的名声,就连曹叡都超越了他祖父和父亲,成为了“色令智昏”的代表。
清闲的职位有许多是“清贵”的,像是散骑黄门侍郎,虽然只是人才的储备历练机构,但是从这里出来的人未来都是大有可为的,类比一下,有点像是后世科举制时期的“非庶吉士不得入阁”。
毛家不过是暴发户,没经受过正统的教育,思想与朝中贤达们有很大的差别,依然更接近市井小民的状态,为人又不甚谦虚,很难让人喜欢他们。
曹叡一边表示自己听进了司马师的话,另一边却依然如故,没有动静。
行吧,司马师以沉默表示消极抗议。
上班时间踩点去,“打卡”签完名以后就窝在皇宫里给他们准备的办事地点不知道在捣鼓什么的,下班的时间其实稍微早一点没有什么关系,于是司马师一般回家都很早。
这么神龙见首不见尾地过了将近两个月,要不是官员们的“签到簿”上都记者司马师的名字,曹叡还真以为司马师消极怠工呢!
相比于司马师,夏侯玄就有些不受其扰了。
毛曾也懂看人下菜,司马师和曹叡的关系好,又摆明了不是很想见到他,他也知趣儿地不去打扰,但是夏侯玄声名在外的,曹叡还想给小舅子树名声,就算毛曾不去找他,曹叡也抽空想要把他们凑做堆,更何况毛曾不管真假,还是夏侯玄的迷弟呢?
时人谓毛曾与夏侯玄同坐,乃是“蒹葭倚玉树”,蒹葭就是芦苇,芦苇比玉树,一贱一贵,对比鲜明。
夏侯玄很有个性,觐见皇帝,在皇帝的面前和皇帝的小舅子同坐一处的时候,都敢露出“耻之,不悦形之于色”的样子,可以说是很大胆了。
结果显而易见,夏侯玄被皇帝穿了小鞋。
但是因为他的家世背景,曹叡对他手下留情了,只是左迁为羽林监了事。
夏侯玄被贬官当然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在这件事里值得庆祝的就是他被皇帝迁怒以后,终于不用被皇帝拉着给他的小舅子毛曾增添身价了。
夏侯玄付出贬官的代价之后解脱了,司马师却还没有。
对于这个情况,之前明明和皇帝说了让他早点把毛曾移出去的司马师表示:Excuse me?
司马师的名气值虽然没有夏侯玄大,但是也不小,何晏这个自视甚高的家伙夸人的时候,可是把司马师和夏侯玄并列一处,一起夸的。
正所谓“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夏侯太初是也;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司马子元是也”。
夏侯玄看问题深刻,司马师是做事情细致,能注意到细微之处,可想而知,司马师也是一个牛人。
然而正如同牛人夏侯玄不能忍受和毛曾待在一起一样,司马师也不愿意和自己看不惯的人待在一处。
司马·皇帝陛下的发小·师表示:我们的友情大概已经走到尽头了,科科。
司马师不能忍受自己继续和毛曾共事,因此他改变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即使入仕之初是以散骑黄门侍郎的身份起家的,他也要转到军事方面去。
因此很快,在夏侯玄迁为羽林监后,又传出了司马师转信了道家,年纪轻轻的,就在那里捣鼓些丹药,妄图升仙。
就连曹叡都很快听到了这个传闻,委婉地和司马师提了几句。
司马师:科科,你们这些鱼唇的凡人,怎么能理解本宝宝的想法!
在司马家青烟缭绕了一段日子以后,依稀记得一些重要“配料”的司马师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实验。
伴随着惊天巨响,黄门侍郎们在宫中的办事处,几乎全被炸塌了。
有点错误估计了用量,把炸药做得太成功了的司马师:……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要不是大白天的,还真以为是白日响雷自己要遭天谴了的曹叡:……
火药的明确记载是在晋代,是方士们的炼丹产物——要不然怎么会有个丹药的“药”字呢——在此之前,或许有炼丹的术士们无意间炼出来过,但是相比于存心要制造火药,还大规模试验的司马师,他们肯定就有所不及了。
在这个时期来说,火药这种东西及其附带产品,都能算是“神器”,作为神器的发明者,司马师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而很快,就迎来了火药的第一次闪亮登场。
太和二年春,蜀相诸葛亮北伐,领兵三十万攻魏——当然,大家都知道在冷兵器战争期间,各方大军的人数都有掺水夸大,但是敢号称三十万,估计诸葛亮的实际兵马也应当有十万左右——曹魏毫无防备,陇右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无力抵抗,天水、南安太守弃城而逃,天水守将姜维等尽数降蜀,刹那之间,陇右五郡只剩下广魏与陇西郡在坚守,整个曹魏“朝野恐惧”。
天子曹叡遣名将曹真、张颌等人拒敌,并亲率大军赶往长安坐镇,司马师带着他的秘密武器第一次踏上了战场。
作者有话要说: 预估错误……阿师装逼蓄力中……
下一章应该能爆种了【喂!
第105章 火药
皇帝坐镇中军; 司马师作为随行人员; 并不是在最前线作战的。
夏侯玄被左迁羽林监,这回出门,司马师特意和曹叡提了; 让他把夏侯玄也一起带了出来。
夏侯尚是他爹; 夏侯霸是他族叔; 夏侯玄也算是家学渊源; 被带着一起出行并没有什么问题。
最重要的是; 毛曾这种滥竽充数之辈,就算曹叡再怎么爱屋及乌; 也不会在这样的大事上开玩笑。
被曹叡赋以重任的曹真是夏侯玄的亲舅舅,即使是看在曹真的面子上; 曹叡也要网开一面; 表现他的善意。
司马师和夏侯玄很快受命赶赴最前线,带着司马师研究出来的炸药。
天水等三郡叛魏归蜀,对于曹魏是一个很严重的打击; 此番曹魏不仅要抵挡住他们之前猝不及防的诸葛亮大军; 还要给那些叛逆一个教训。
有张颌、曹真这样的老将在,曹魏稳住大局之后其实已经不用担心了,曹叡这个皇帝亲自赶往长安坐镇; 乃是为了心安。
三郡尽叛留下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曹叡亲往前线,就是为了安定魏国民心。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带着肃杀的冰冷气息; 虽然没有热武器时代的血肉横飞的景象,但也让第一次上战场的人难以接受。
曹叡坐镇长安之后命张颌率军五万抗击蜀军,司马师和夏侯玄就在其中。
他们将要去的地方很有名,唤作街亭,而“挥泪斩马谡”这个词语已经告诉了司马师此次的结果。
但是,对于曹魏来说,并不知道马谡会违背诸葛亮给他留下的军令的他们,只能寄希望于老将张颌的神勇发挥,以及司马师带来的新式武器能起作用。
然而效果似乎太好了点。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场面已经让人难以忍受了,而司马师的炸药用上以后,效果更加显著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诸葛丞相他不用挥泪斩马谡了,因为马谡和他手下的兵马多数都已经丧生在了司马师的炸药下,惨况堪比当年刘备率大军攻孙权结果“仅以身免”。
事实证明,后世那么多的抗日剧不是白放的,虽然有些是抗日神剧,但是部分符合事实的地方出奇的有用。
司马师特意让洛阳的工匠打造了无缝的铁桶弄出了超简约版本的火炮,效果果然很出众。
最重要的是,虽然火攻在这个时代已经很流行了——最擅长用这个的当属江东政权——但是没有哪家的火攻会在使用的时候伴随着震天的雷鸣之声啊!
因为蜀汉政权的人一向认为自家能继光武皇帝刘秀之后再一次兴复大汉,所以对于光武帝刘秀当年的事迹颇有耳闻。
刘秀是个什么人呢?
什么“娶妻当娶阴丽华”这种不虚不实的消息不说——毕竟爱情故事一般不在明君名气评价范围之内——刘秀此人,当得起一个“位面之子”的称呼。
就连玄幻小说里的龙傲天,经历都不敢想像刘秀一样神奇!
后世戏称刘秀为位面之子,因为刘秀的主角光环已经强到了刺目的程度。
王莽大军势力强大,刘秀军面临绝境之时,根据史书明确记载“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大陨石召唤术,就问你们怕不怕!
而在陨石术之后,还有刘秀率敢死者三千人冲营,结果“会大雷风,屋瓦皆飞……士卒争赴,溺死者以数万”。
玄幻小说都不敢像他一样开挂!
刘秀是主角光环耀眼,而未来功败垂成、让弟弟一脉捡走了自己的胜利果实的晋世宗景皇帝司马师现在则是用科技战胜一切,也算是另类的人定胜天。
当然了,除了炸药之外,他们这边还是用了传统的火攻的,痛打落水狗嘛!
大雷火术不仅逼格高,重要的是,刘秀当年都没用过“晴天霹雳”这招啊!
街亭之战,蜀军全军覆没,但是没关系,司马师的名声自有魏军帮他传扬。
就像当年刘秀展现了他的神奇之处,让所有人都相信天命依旧在刘一样,现在曹魏的大军看见己方有这样的“神器”,纷纷坚定了信心,相信天命在我。
目前真的没有想篡夺曹魏大权的司马师觉得自己该想个办法给天子曹叡也披上一层光环了。
然而,现在最让司马师在意的还不是曹叡知道了这个消息以后会是什么反应,而是……
司马师:道理我都懂,但是谁来给我解释一下,雷火天尊是个什么鬼?
鉴于现在的时代,道教诸神谱系还没有完成,所以道教的一众神仙,除了名气极大的那几位,剩下的都比较混淆。
而“天尊”在道教称呼中又是很令人尊崇的一类,什么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后面都跟了天尊这两个字,于是司马师这个大活人在施展了不属于人间的“法力”之后就这么荣幸地升级了。
司马师他们这边大胜而回,那边蜀军的另一路也因为人数问题而失利,曹魏大胜。
曹叡毕竟是天子,在战后,一群人纷纷把胜利的原因推到了“陛下英明”上头。
曹叡很高兴,知道回去以后就能领功受赏的一帮将士也很高兴。
但是回到都城洛阳之后,洛阳的情况让曹叡黑了脸,也让跟着曹叡回来的一群人变得噤若寒蝉。
之前蜀汉趁曹魏不备连下三郡并且直逼长安的做法让朝野震动,而曹叡的御驾亲征固然是为了稳定军心,但也让一帮人认为曹魏现在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后来,都城之中竟隐隐有了传言,说是前方失利,陛下已经驾崩了!
司马师觉得洛阳和长安那边的信息交流应该没有那么不畅通,但是洛阳之中的公卿在消息出疯传了一阵之后,居然要推举新帝也是事实。
随着陛下出征的一群人纷纷表示因垂丝汀,但是因为这次他们算是从这次的风暴中脱身了,所以只是静观陛下的决定。
洛阳群臣想要推举的新帝人选大家很眼熟,现封雍丘王的曹植,文皇帝曹丕的同母弟,太皇太后卞氏目前尚在人世的唯一一个儿子,最重要的是,他是当年先帝皇位的有力竞争者。
本来就对叔父曹植很防备的曹叡:呵呵。
虽然因为基本上整个洛阳城中的公卿们都以为陛下真的驾崩了而选择了推举新帝,法不责众,皇帝陛下很憋屈地表示大家都不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甚至阻止了勃然大怒的太皇太后追查流言源头的举动——对于太皇太后明显想要证明儿子是无辜的举动,司马师表示她实在是把曹叡的心胸看得太宽阔了呢科科——但是对于至今在朝堂公卿之中还有极大影响力的雍丘王曹植,曹叡更不放心了。
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的曹植:这锅我能不背吗?QAQ!
曹叡:你说呢?
曹植:我想我哥了QAQ!
当然了,除了这件糟心事以外,曹叡的心情还是很好的。
帝王的威严都是需要巩固的,虽然他的父祖给他留下来的江山并不是完全统一的,但是在战事过后,曹叡在朝中的威信明显上升了许多,也算是一件好事。
司马师这回算是立下了大功,就连夏侯玄都因为这次随军从羽林监调回了散骑黄门侍郎的职位上,据说半年之后还会升一升他的品级——毕竟曹叡也真的不想因为夏侯玄鄙视毛曾的事情再降他一回职了,不能给毛曾升职,那就只能按功给夏侯玄升职了——更不用说司马师本人了。
司马师由散骑黄门侍郎升为散骑常侍,下一个职位是中护军,从曹叡私下透露给他的口风来看,他的升迁之路还不仅如此。
需要注意的是,太和浮华案的苗头在太和二年这一年,终于露出了端倪。
浮华交会在如今盛行,相比于传统的经学,在年轻人之中,何晏、夏侯玄等人倡导的玄学清谈更有市场。
清议在汉末就兴起了,发展到如今,儒学经义在年轻人中的市场更是不大,玄学席卷了大江南北。
天子曹叡稍稍露出了獠牙,下诏曰:“尊儒贵学,王教之本也。自顷儒官或非其人,将何以宣明圣道?其高选博士,才任侍中常侍者。申敕郡国,贡士以经学为先。”
整个诏书的重点就是“尊儒贵学”以及“以经学为先”,对于爱好玄学的时下青年来说,这道诏书有些危险。
但是并不是爱好谈玄的人就不懂经义了,何晏、夏侯玄、司马师等人,谁人不承认他们的才华?
所以这道诏书也只是稍露獠牙,并不足以引起一群人的警惕,反而又成了他们抒发己见时批评的一部分。
然而曹叡并不是这么容易放弃的人,对于朝中有名的尚玄学之辈他都有所打压,就连司马师这个众人公认关系和他好的人都因为尚玄学而被曹叡训斥过。
但是相比于那些动辄被贬官的倒霉蛋,司马师的情况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莫名觉得曹叡是因为自己给他弄出来的“紫薇帝君”的名号而放过自己的司马师:我还能再说什么呢?
曹叡:来,雷火天尊,离你的小伙伴们远一点,朕要开始撕逼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们阿师未来可能会成为继位面之子、大魔法师刘秀之后的又一个后人眼中的挂比2333想想就……突然兴奋·jpg
蠢作者最近几天深受电脑wifi不好用的困扰,用一会儿就显示受阻冒黄色感叹号,按修复以后要么只顶用一会儿,要么直接变成有线、没插网线的模式,无线模式找都找不到,关机重启以后才能恢复,然后又恶性循环。有木有小伙伴懂电脑的告诉蠢作者该怎么办QAQ
第106章 经玄
当然了; 曹叡没有那么早对崇尚玄学的那些人发起致命一击; 他还在温水煮青蛙,准备慢慢来。
曹丕虽然把孙权打服了,但是为了安定其心; 没有趁胜追击; 后续的手段也没有实施; 这就导致了江东政权的又一次卷土重来。
单以打不死的小强这一点来论; 孙权的身上或许同样具备主角光环。
九月; 大司马曹休与孙吴大将陆逊在石亭开战,初大败; 后来用了火药,才勉强保持了曹魏的威慑力。
正因如此; 在论功行赏的时候; 司马师很快就从散骑常侍升任为中护军,俨然一枚亮闪闪的朝中新星。
和身为曹操养子、与曹叡关系颇深因此而受宠的秦朗不同,司马师是有真才实学的。
如今评价朝中的公卿之士; 主要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来看; 要么是此人有特殊的特长、是个奇才,要么是这人有治世之才,要么就是此人慧眼识英、能举荐大臣。
秦朗哪一点都不符合; 但是好歹有谨小慎微这个优点,和老曹家的关系颇为深厚,算是半个宗室,与毛曾对比起来已经是个很好的选择了; 所以朝中虽有物议,但多数人对曹叡重用秦朗还是不作置喙的。
曹叡的威望愈发强盛,和先帝曹丕时代不同,对于现任天子,士族们感受到了威胁。
先帝压制宗室,而曹叡这个天子虽然同样对叔父曹植颇为忌惮,但是对于其他的宗室,他却是颇为看重的。
典型代表就是自幼和他关系颇佳的秦朗、曹宇,秦朗是曹叡的亲叔叔的异父兄长,算是半个宗室,而曹宇更是曹操与环夫人的幼子。
事实上,虽然也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原因在,但是作为先帝留给曹叡的辅政大臣之一的司马懿却有渐渐被排挤的趋势。
不是说他的地位有着明显的动荡,而是说曹叡对司马懿没像先帝那么信任。
对于司马师来说,现在值得庆幸的大概就是曹叡倚为支柱的几位宗室、外戚权臣,曹真、曹休等人,活在这世上的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