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枣儿沟发家记-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云起斜躺在炕上,支着脑袋看着他像个小陀螺似的忙来忙去,心里熨帖极了。
  ******
  一晚上的时间,鸭绒就被炕上的热气烘干了,正好第二天是个大晴天,江逸把它们拿到太阳下晒,消毒杀菌还能让绒毛变得蓬松柔软。一个中午,原本不起眼的鸭毛就变成了触手生温的雪白鸭绒。
  江逸从江池宴屋里找来一块紧致的缎面料子,亲手给苏白生做了一双柔软舒适的羽绒袜子。
  苏美人嫌弃馒头鞋丑,不肯穿,可传统的皂鞋又不保暖。前日江逸还听见他两个爹爹在屋里争论,说苏小爹不肯穿棉鞋脚都要冻了——至于他为什么会听到人家在屋里说话——偷听得次数多了,总有那么一两回没被逮住。
  反正,江逸非常有孝心地把那个针脚忽大忽小、两只并不对称的袜子送给了苏白生,还撒谎说是江春草缝的。
  苏白生拿着那两只花里胡哨的缎面袜子久久没有说话,脸上的表情甚为复杂。
  江逸紧张地抓着手,努力支起耳朵生怕错过苏美人的评价。
  苏白生纠结了好久,最后什么都没说,而是直接走到了屏风后面,脱鞋,换袜子。
  江逸眼睛一亮,期待地盯着屏风。
  等到苏白生再出来的时候,江逸又开始使劲儿盯着人家的脚,“小爹,怎么样?暖不暖?里面的毛毛会不会跑出来?”
  苏白生婉尔一笑,“挺暖和,没看到毛。”
  江逸乐得不行,兴奋地说:“那小爹您就穿着吧,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及时告诉我,我再改——不,我再让姑姑改!”
  江逸说完就跑走了,他要去召集孩子们收鸭毛——大量地收!
  苏白生看着他的背影,无奈而又欣慰地叹了口气——既然孩子高兴,就暂且穿着吧,丑是丑了些,却真的暖和。
  很快,家里人就知道了这件事——江逸“亲手”给苏白生做了一双羽绒袜子。
  事情之所以会暴露是因为江春草亲眼看到江逸做的第二双袜子之后怎么也不肯配合了——这么烂的针线,她死也不能认啊!小杏还要不要嫁人了?
  于是,“江逸亲手做了两双袜子,一双给了苏白生,一双打算给江池宴”这件事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枣儿沟。
  最好笑的是,人们的关注点根本不在江逸发明了羽绒制品或者江逸十分孝顺上,大家津津乐道的反而是他的针线有多么搞笑与糟糕。
  当江逸走在路上时,别管是叔叔大爷还是婶子大娘,看到他之后都会笑眯眯地说上一句:“小逸喜欢做针线啊?那得好好跟你春草姑姑学!”
  江逸窘得整整两天没好意思出门。
  这件事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他再也不用动员孩子们满村跑着去收鸭毛了。
  凡是村里杀了鸭子的,都会第一时间把新鲜鸭毛送上门,甚至还有些人家原本没想这么早杀鸭子,知道这件事后干脆提前了,只说让小逸多练练手。
  当然,这其中玩笑的成分居多。冬日无农活,时日又漫长,村民们唯一的娱乐就是说说东家长西家短。江逸人缘好,大伙才乐意拿他开涮。
  那些平时里走得近的,或多或少地猜到他这件事背后的意义。他们也不嫌麻烦,专门跑到外村的亲戚家里传话,告诉人家要是杀鸭子就把鸭毛留下。
  这样一来,江逸不用愁鸭毛不够了。他非常大方地想着,等着他把羽绒服弄出来之后,村里的孩子们一人一身,不差钱,咱鸭绒多的是!
  说起来,苏家从京城带来的缎面衣服也十分给力,不知道人家采用的是什么技法,那种料子是用四层丝线交叉织成的,密实得连水珠都渗不过去,然而还透气,简直是做羽绒服的最佳面料。
  眼看着就要进入冬月,树上的叶子彻底掉光了。村民们都在为渡过寒冷而漫长的冬天做准备。
  男人们天天上房加茅草、捡瓦片。女人们把冬衣收拾出来捣洗、晾晒。孩子们也趁着天气好的时候到处割茅草、捡柴禾。
  江逸家更忙。他们家地多,还有山上的枣树要收拾。
  大海几个几乎是长在了山上,计划着在冻土之前把树根都翻一遍,树干也要照着江逸说的方法刷一遍防虫的药汁。
  孩子们就跟着漫山遍野地捡柴禾,南墙下的柴禾都要堆不下了,他们还在乐此不疲地捡捡捡。
  大山和二牛借来了茅草遮盖菠菜,盼望着来年春天这茬菜能长得更壮更好。
  江逸则留在家里收拾鸭绒,他还把小川叫过来帮忙。毕竟小川懂得制皮子,弄这个自然也不再话下。
  江池宴和苏白生看他们干得起劲,也会时不时搭把手。苏云起不出门的时候也会帮忙。
  他们将将赶在苏云起出发前两天处理好了第一批鸭绒。
  别的不急,江逸想着怎么也得先把送给朱高炽的礼物准备出来。
  可是,等到材料都准备好了,江春草她们也就位了,江逸突然又犯了难——他不知道朱高炽的尺寸,怎么做衣服?!
  真是……蠢透了。江逸气恼地直拍自己的脑袋。
  英花在一旁看着他,半开玩笑地说:“做不了衣服就做床被子呗,反正都是保暖的。”
  江逸一听,有道理!
  于是,十日之后,北平城内世子府上,一位管家模样的人指挥着两个府兵抬着一个轻飘飘的箱子进了朱高炽的书房——为了这床羽绒被,江逸还专门配了个模样好看的薄板木箱。
  直到放下箱子离开后,两个兵士还在忐忑不安——箱子里真的有东西吗?如若世子打开之后发现是空的,会不会怪罪下来?
  管家则更是纠结,这真的是世子嘱咐过要第一时间给他送去的箱子吗?怎么比空箱子还轻?苏家竟然有这么大的胆子敢愚弄世子吗?
  一心盼着朱高炽能给他免费打广告的江逸并不知道,就是他这床穿越时空的羽绒被,竟险些让两位未来的皇帝起了嫌隙。
  
  第82章 羽绒衣
  
  事情办得很顺利,苏云起很快从北平回来,还给江逸说了一件燕王父子间的轶事。
  说起来这事还跟他们脱不开关系。
  这话得从燕王另一个儿子朱高煦说起,朱高煦一直嫉妒朱高炽,无时无刻不想着取而代之。他在世子府安排了眼线,而这个眼线又不是那么能干,只打听到朱高炽得了一件好东西,就连睡觉都不离身。
  也是朱高煦沉不住气,不等查证就跑到朱棣面前进谗言,话里话外就是在说朱高炽私自藏着什么好东西,舍不得献给父王。
  朱棣一方面挺烦朱高煦的此种行径,另一方面对朱高炽也确实有些不满,于是干脆把朱高炽叫到跟前,当面询问。
  朱高炽听了朱棣的问询之后,什么也没说,只让玄一赶回世子府,去取那件“宝贝”。
  就这样,江逸送给朱高炽,本打算让他给打免费广告的鸭绒被就被送到了朱棣床上,然后,就再也没被送回去过。
  朱高炽毫不避讳地跟苏云起说这件事的目的只有一个——再送几床被子——不是一床,是几床,他得时时预备着没准还有叔叔弟弟们抢。
  朱高炽还专门嘱咐了,要做一床小孩盖的,他家长子不足两周,盖这个既轻便又保暖,简直再好不过。
  苏云起把这些话原原本本地讲给了江逸听。
  江逸高兴得跟中了大奖似的——可不就是中了大奖吗?自己随便弄出来的东西给三代皇帝用,简直不能更荣幸!
  当然,朱高炽是位好世子,他可不会白要江逸的东西。他让苏云起拿回来整整一箱银子,算是做被子的本钱。等着被子做好了也不用江逸他们去送,他自会派人来取。
  回程的路上,那个不大的钱箱子差点被余文俊盯出个窟窿来——纯粹是嫉妒的。
  要知道,上赶着往世子府送东西的少说也得排出了八道街去,其中一大部分还不一定能进得了世子府的大门。江逸倒好,竟然有本事让世子上赶着送银子——苏云起竟然还真敢收!
  余文俊算是看到稀罕了,他半天玩笑半认真地对苏云起说:“想来余家以后要仰仗苏兄和江小秀才了!”
  苏云起毫不客气地颔首道:“好说。”
  晚上,上炕之后,江逸从被子下面扯出一样东西,扔给苏云起。
  苏云起露出一个笑意。
  这东西自打江逸鼓捣出来后,他就觉得应该有他的。没想到,等到羽绒被做好要出发了都没见江逸再动针线,苏云起说不失望是假的。原以为这件事就要成为心底的遗憾了,没想到江逸又拿了出来。
  可是,苏云起看清袜口的针脚后,笑容旋即消失。他有些泄气地说:“我不要。”
  江逸一愣,皱着眉地看了他一眼,有些生气地说:“不要拉倒!”
  苏云起看着他,带着几分失落,但更多的像是威胁,“我只要你亲手缝的。”
  江逸又是一愣,面色立时和缓了些,嘴上仍是说道:“我说了,不要拉倒。”语气却轻快了许多。
  苏云起从这话里琢磨出些味道来,不确定地问:“这是你缝的?”
  江逸脸色一红,伸手就要去抢。
  苏云起胳膊一扬,顺势把人搂到怀里,带着满脸的笑意道:“怎么手艺变好了?”
  江逸翻了个白眼,“还不允许人进步啊?”
  “允许……”苏云起心里发暖,然后又把这份暖意传递给了怀里的人。
  直到江逸被亲得气喘吁吁,他自己也有了反应,苏云起才把人放开。
  说起来,两个人腻歪这么多次,却从来没有做到过最后一步,甚至连宽衣解带的步骤都没有。
  倒不是江逸拒绝——其实他并不太拒绝,而是苏云起自己不肯。这个时不时就占人便宜的男人,竟然固执地坚持着,要把那件事留到洞房花烛的那天。
  江逸的心情有些复杂。
  ******
  因为世子府的订单,针线房在年前又好好地忙了一把。
  面料是余家帮忙采购的,没收一分利钱。鸭绒是里正叫人帮忙收的,并没叫江逸费一点心。
  江逸只管一门心思地想主意就行。
  老规矩,梳鸭绒这一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家手里,装胆、裁被面、缝线这些活都交给妇人们做。
  因为到了年下,江逸给的工钱多,妇人们逢人便说,在江家干活就像享福似的,不仅炕屋暖和,每天供应小零嘴,还能学到好手艺,真是花钱都买不来的好事。
  一时间,进入江逸家做活,竟成了十里八乡妇人们的奋斗目标。大伙托了各种关系打听着江逸家什么时候再招人,争取能第一时间被雇用。
  这些江逸并不知道,他把事情安排好了之后,就开始跟江春草一起研究另一样东西——羽绒服。
  按照江逸原本的打算,是想做成现代那种羽绒小袄,到时候可以穿在里面,外面照样套日常的外袍。
  可是成品做出来后并没有他想象得好,因为外袍长,里面的袄总会随着人的活动往上蹿,需要时不时住下拽才行,而且穿上之后还有种上暖下冷的怪异感。
  如果做成现代那种上下分开的,大伙又说太怪异,没人肯穿。
  经过几次试验之后,最终还是做成了长款,偏襟处缝了一列盘扣,下摆处留了一尺长的开口。
  虽然穿上去确实保暖又轻便,江逸自己却一点也不想穿——你能想象一下古代男人穿加厚版民国旗袍的画面吗?
  江逸只在做成后试了一次,就扔得远远的。
  没想到,苏白生却捡起来,大大方方地穿在了身上。
  他跟江逸身形相仿,可人家身上积淀得那股大家之气却是江逸怎么都比不让的。
  苏美人穿着这件月白色的云纹衣衫,站在嫩黄的腊梅树下,面如桃花,长身玉立,午后的暖阳打在身上,清风撩起发丝,好看得像是一幅画。
  江逸回过神来就对江春草说:“就做这样的吧!”
  虽然两相对比之下有可能会像卖家宣传图和买家秀,但是能穿小爹同款,江逸顿时觉得旗袍什么的……根本没什么可丢脸的!
  第二个吃螃蟹的人是梅子。
  这丫头主动求着江春草给她和小杏一人做了一套。她选择的是江逸设计的那种上衣和下裤分开的样式,上衣做成了偏襟立领的小袄,裤子做成窄跨阔腿儿裤,底下还缝着流苏,整体一看倒像是儒裙的改良版。
  江春草一共做了两套,梅子的颜色是粉底印着白梅,小杏的是杏黄底色带些白花,两个丫头并排站着,几乎让人感受到如同实质般的青春气息,竟让人误以为春天到了。
  家里那群小子们,看得都傻了眼。
  小杏红着脸不好意思再穿,梅子却是特意穿着去外面转了一大圈,逢人便说这是他们家新做的衣服款式,好看,轻便,又保暖。
  江逸真是服了这个丫头。
  小宝看梅子和小杏都有了,他心里也十分想要。
  这要放在以前,他肯定就跟江逸直说了,撒着娇也会要到手。可是,自从跟阿大他们在一起后,小宝像是突然长大了很多,懂了很多事。
  他知道现在家里孩子多,如果他想要一件的话,阿大和小十三他们都得有。春草姑姑肯定忙不过来,其他人又要忙着做被子……唔……小宝在心里挣扎了很久,最后却什么都没说。
  对于小宝这些小心思,江逸从他渴望的小眼神里也猜了个七七八八。正像小宝想的那样,现在家里正忙,孩子们又多,如果一人做一身肯定没工夫。
  所以,江逸狠心地无视了小宝的渴望,想着等把这个忙劲儿过去,就让人着手给他们做。反正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正好可以当作过年的新衣。
  江逸特意托江春草给朱高炽家的小孩儿做了两身。
  一身是跟梅子差不多款式的羽绒上衣和小裤子,稍微改了改做成了男孩样式。另一身就是苏白生身上那种旗袍版的长款外套,用的都是好料子,颜色也新鲜。
  江春草做活针脚密实,针线收线处还暗藏着一套花样,似乎是人家师门的标志,其手艺并不比京城的绣娘差。再加上这衣服样式亲鲜、轻便保暖,江逸越看越觉得这件礼物拿得出手。
  他特意做了个好看的小盒子,把小衣服装好了,还抽风似的打了个蝴蝶结。
  玄一亲自过来取的时候,狐疑地盯着那个硕大的蝴蝶结看了好几眼。
  江逸这才觉得有些蠢,赶紧找了个话题转移人家的注意力,“那什么……取个东西还得玄头领亲自来呀?”
  玄一将视线从蝴蝶结上移开,严肃地对江逸说:“世子对这条线非常看重,如无意外,以后都是我跟贵府接洽。”
  “这样啊……哈哈!”江逸讪讪地笑了两声,转着脑袋看了一圈玄一口中的“贵府”——总共加起来,或许还赶不上人家的一件衣服。
  再说这件礼物,江逸竟是歪打正着地送到了朱高炽的心坎上。
  实际上如果江逸送些朱高炽自己用的东西,他兴许不会这么上心,但换成是给他儿子的,世子的喜悦却是实打实的。
  二十二岁的世子爷,毕竟还保持了几分少年心性。他高兴的结果就是连夜给江逸写了封亲笔信。
  信的内容并不多,结尾处“江卿有心”四个字,让江逸感慨良久。
  所谓帝王心术,真真是攻心为上。
  ******
  后院,不知道哪个孩子起夜,似乎是看到了什么,竟然大声地叫喊起来。
  紧接着,更多的孩子从屋里跑出来,也跟着一起叫。
  江逸原本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正要下炕去看,却被苏云起按住。
  “没事,下雪了,孩子们玩呢!”
  
  第83章 下大雪
  
  雪下得不小,不时能听到树枝被压断的声音,有的掉到地上,有的落到屋顶上,压碎了本就不结实的灰瓦。
  有一些人家半夜起来,点着油灯收拾屋顶的断瓦。
  “簌簌”的落雪声持续了一夜,地上的雪积了半尺厚。第二天,耳房的门都推不开了。
  苏云起从窗户跳出去,把门口的雪铲了,这才把房门打开。
  大海和大山也起来了,他们合力把堂屋门口清理了,问了问江池宴和苏白生那边的状况。
  江池宴说:“一切都好。”
  苏云起和大海去清理别处。大山到后院抱了柴,给各个炕灶加了把火,屋里又重新暖和起来。
  孩子们见大人忙活,他们也不睡懒觉了,都从炕上爬起来帮忙。
  江逸看了怪心疼的,想劝着孩子们再去睡会儿。
  老徐头却说:“如今孩子们吃得饱穿得暖,跟往年相比真跟享福似的,如果再不多劳动劳动,要遭天谴的!”
  江逸便不再说什么了。
  一大早,就有几位妇人神色忧虑地过来告假,说是家里的房子被雪压坏了,今天得留在家里帮着收拾房子。
  江逸听着惊讶,当然准了她们的假。
  他原本以为这会是个别现象,没想到,后面又有几个人过来,说的是同样的理由。
  江逸干脆去跟英花说了一声,今天就歇一天,正好家里也得收拾收拾,没这些妇人们在,大海他们干活也方便些。
  英花家的活有江春材父子就够了,她正好闲着,就乐颠颠地到各家去传话了。
  回头过头来,江逸越思量心里越不好受。在现代,提到下雪孩子们的作文里都是欢快的事,什么堆雪人、打雪仗、滑雪等等,可现在,人们遭遇的却是房子被压坏,牲畜被冻死这样的祸事。
  他下意识地想帮帮大家,却又不知道从哪里着手。
  ******
  江池宴说,这是三十年来下得最大的雪。
  仅仅是今年的第一场雪,就如此没有征兆,如此铺天盖地。江逸隐隐觉得,这或许并不是好事。虽然说“瑞雪兆丰年”,那也得有命熬过这个冬天才行,不管是人,是动物,还是地里的庄稼。
  江逸还没忧虑完,江春材就来了。
  如今江春材有事都是直接找江池宴商量,江池宴总会有意无意地把江逸叫上。
  此时江春材坐在江池宴屋里的热炕上,心里竟是感慨万千,“得亏当时我听了小逸的,趁你家盘炕的时候昧下些土坯给我屋里也盘了一个,不然的话还不知道得有多冷!”
  江池宴笑笑,不客气地挖苦他,“我看你是越来越不着调了,当着侄子的面什么话都说。”
  江春材跟着笑,“不就是‘昧’下的嘛,纯占便宜。”
  江逸适时说道:“大伯,我乐意让您占。”
  江春材冲他笑笑,“要不大伯就中意你呢!不像你爹,动不动就教训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老大,我是老三呢!”
  江逸跟着笑。自从江池宴回来后,江春材整个人都放松了很多,他是真的把江池宴当亲兄弟了。
  江池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道:“你今天来是有正事吧?”
  江春材收了脸上的笑意,叹了口气,说:“这不村里的房子塌了不少吗?有些底子不错的,修修还能住,有些就实在不行了。这不江林那空着吗,族里的意思是让王大娘和王小毛这样家里没个青壮人口的暂时搬进去。”
  江池宴放下茶杯,面色平静地说:“这话不用跟我提。”
  江春材看着他,语气有些急,“江林那房子占的本来就是大叔的地方,盖房的钱又是你出的钱,不跟你提跟谁提?小宴,我知道你膈应他,没人待见他,但是咱们不能跟房子置气不是?”
  江池宴沉着脸不说话。
  江春材看着他,叹了口气,又道:“这事三叔那边也是这么说的。三叔就猜到了你这个臭脾气,他让我给你带句话,别的不说,只当是为了大叔的地——这是三叔的原话。”
  江逸在旁边安安静静地听着,他知道江春材口中的“大叔”指的是江池宴的父亲、他的祖父江大,“三叔”指的是江家族长三叔公。
  江春材给江逸打了个眼色,江逸心领神会,斟酌了一下,开口道:“爹,我觉得爷爷的地咱们得要,他老人家肯定最想留给您。”
  江池宴有些惊讶地抬头看他,江逸睁着纯净的眼睛和他对视。
  半晌,江池宴叹了口气,说:“也罢,那地虽是留给我的,终归也得是你的,既然你愿意,便照族里的意思办吧!”
  江春材一拍手,笑道:“早该如此,偏偏让我费了这许多口舌!”
  江逸恭敬地给他倒了杯茶,笑着说:“归根到底大伯是为了村里奔忙,图个心安罢了。”
  江春材叹道:“也是应该的,要不还能看着那些个老的老小的小生生冻死不成?小逸呀,你从小不在村里,并不知道,往年咱们活得有多难,一到秋下交了税哪还有钱过年?今年还是多亏了你,你是咱们全村的大恩人啊!”
  “大伯,这话侄儿可当不起。”江逸笑笑。
  江春材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切情意全在里面了。
  江池宴又道:“那房子估计也得收拾收拾,花哨没用的全扔出去,多弄些住人的地方,一应花销就算在我家吧,反正我儿子能挣。”
  “你呀,真跟小时候没两样!”江春材指指他,笑道,“行了,既然说下来了,我就赶紧去收拾。”
  江春材说着就要往外走。
  江池宴也不跟他客气,只摆摆手,算是道别了。
  江逸把江春材送到门口,想了想,说道:“大伯,不然您带人去看看河岸边的土还能掘开不?你看今年这天气,想必是个冷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