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有种你下朝别走[重生]-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推开门,却只见院内不过郑无忧一个小朋友。
  
  无忧小朋友左手木刀、右手木剑、脚底踩着一把断了头的长矛,向对面的一只矮拳桩怒喷口水:“看剑!”
  
  “咳咳,”我打招呼道,“就你自己?”
  
  郑无忧一愣,转头看见我,又一愣,伸脖子往我身后瞅,刀剑一扔,撒丫子跑来:“爹!爹!爹回来了!”
  
  一脸凝重的燕王殿下被“瞎着眼喊爹”的郑无忧扑了个满怀:“……”
  
  我忙拎着无忧的后脖子将其提拎起来:“哎哎哎,喊错啦,不喊爹,喊三叔公,不,喊爷爷吧。”
  
  郑无忧没看清人就情绪大爆发,已然哭了个涕泗横流,婆娑泪眼茫然一抬,正对上“凶神恶煞”的燕王:“啊!”
  
  他猛一撒手,一屁股蹲跌坐地上,皱眉瞪了我一眼,又瞪了燕王一眼,不知触了什么伤心事,忽然悲从天降,嘴巴一瘪,气沉丹田,“啊呜”一嗓子对天长嚎出来:“呜哇——又有一个爹不要我啦!你也不来看我!也不要我!你不说是我小叔公吗!怎么不管我!我不要呆在这个鬼地方了!我回悯州要饭、去牛饵关拾粪球!不要把我卖给羌人!我不相信了!呜哇——呜哇——”
  
  ……朕和燕王殿下都惊呆了。
  
  戏精郑无忧肺力惊人,西面听香山的一声暮鼓大钟都被他两嗓子盖过去了,宅子里侍候的厨娘端着晚饭走出来,见状远远一跪不敢过来。
  
  燕王殿下在这堪比一台子戏的哭嚎中缓缓蹲下身去,面沉如水地盯着郑无畏看了片刻,忽然一双冰封霜冻的眼睛里呛出两股浑浊热泪:“……你爹,叫郑隐,是我带大的孩子,你和他小时候,长得一模一样。”





第42章 遛娃
  
  无忧小朋友嘴上嚎得惊天动地,实际上并没有去拾粪球。在燕王殿下给了他一个泰山般沉稳的熊抱之后,他这颗“漂泊尘世的尘沙”的志向立即产生了动摇。
  
  他决定跟燕王走马关北。
  
  我欣赏着他“狼吞虎咽”、“气吞山河”、“风卷残云”般的吃相,提醒道:“你爹不是你爹,但你叔公还是你叔公,你十四叔公我今天教你一个道理,做人不能忘恩负义,你不能跟了三爷爷,就忘了假爹吧?”
  
  无忧同志咬下一大块鸭腿肉,鼓着腮帮子,用力点头:“那是自然,不是我爹,也是我叔,我以后孝敬他。”
  
  “算你有良心。”我忍不住逗他玩,“唉,那万一以后你爷爷不要你了,你就还回来找小叔公,我封你做皇太子,哦不,应该叫皇……太侄孙,怎么样?”
  
  “皇太子?”无忧同志仿佛受到了惊吓,连连摆手,“我不要做太子,做了太子就会变成皇帝,我不想当皇帝。”
  
  “哦?”我与郑无忧相见恨晚,“为什么?”
  
  郑无忧将嘴里鸭骨头往外一“呸”,道:“爹……哦不,良王叔说,皇帝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不能……不能那叫什么,和家人共享天伦极乐!”
  
  “……”我想知道良王殿下原话究竟说的是什么玩意儿。
  
  外头门牙子上蹲着的燕王听得不淡定了,起身走进来,抬起大手,犹犹豫豫似乎想呼噜小孩的头,但终究没下得来手,只目光复杂地看了我一眼,对郑无忧道:“不得无……不能这么跟陛下说话。”
  
  郑无忧毫不客气地一把抱住燕王殿下大手,给了人家一个油光满面的大笑:“出去看河灯吧!以前每一个娘都带我去看河灯!”
  
  已经把鬼节看河灯当做“认亲仪式”的无忧小朋友在这一天走到了他的人生巅峰。他左手一个皇帝、右手一个镇边亲王,放风筝般撒欢奔跑在京都的朱雀大街上。
  
  “皇帝风筝”和“燕王风筝”风中凌乱、面面相觑。
  
  自北而来的滔滔长河分一股细流潺湲入京,经常武门一段唤“赤水”,过东市时叫“柳芽子沟”,转到城南“将军坟”一带又改名“咄咄河”,绕进西市不夜坊曰“楚腰溪”,最终在听香山脚下汇成大湖“太照”。
  
  这四水一湖是京都人民放河灯时最喜欢的去处。
  
  因此弱小的郑无忧没能在拉着俩累赘大风筝的情况下成功挤进人堆。
  
  燕王掏腰包给郑无忧买了个河灯,说:“回去放,这里不安全。”
  
  郑无忧扣扣索索从自己臭鞋里扒出一枚铜板,一把拍给卖河灯的老头,又抓起两只灯,一人一个塞给我和燕王:“回去放哪儿?放澡盆子里吗?可别想哄我,咱仨一起!”
  
  燕王殿下默默又掏出一锭碎钱补给小贩,一脸严肃地望向我。
  
  我乐了:“咱们去西南角楼,那儿没人,我让人给你扎个大的,往水里一漂,嘿,其他的见了都要‘避退三舍’!诶,话说你给谁放灯?”
  
  “给我亲爹,我亲娘,我二娘、我三娘、我四娘、我五娘,我假爹……”
  
  我一巴掌呼他后脑勺上:“你假爹还没死呢混蛋!”
  
  “哎呦!”他一捂脑袋,“那我分两个放,一个给死人,一个给活人!行了吧?”
  
  “那你二三四五娘都死了啊?”
  
  他大叫道:“不知道!就都当死了不行吗?”
  
  我悄悄捣了捣燕王胳膊肘:“嗨,你确定没认错?这小子真跟他爹‘一模一样’?想当年大哥大嫂那松姿玉魄……”
  
  燕王手臂一僵,目光一暗,半晌低低道:“除了肤色,一模一样。”
  
  ……
  
  “哇!”郑无忧在漫天炸响的烟花中大声欢呼,“哇!放花儿啦!放花儿啦!爷爷快看!看!小叔公看!”
  
  燕王下意识顺着郑无忧黑乎乎的爪子所指方向茫然抬头,不知是不是被这声嘹亮的“爷爷”震惊到了,片顷又迟钝地垂下目光,怔怔落在那皮猴儿身上。
  
  反正我是一下子被这声“叔公”叫老了二十岁,望天长叹,突然想拐回不夜坊里买点“风湿筋骨贴”和“去皱回春霜”。
  
  精力旺盛的皮猴儿爬树上劈了一根柳条,一鞭一鞭抽起水波,将他那一大一小俩“死人灯”和“活人灯”驱向远处。
  
  我点亮自个儿手中打燕王钱袋子里蹭来的河灯,问他:“哪个是给你良王叔的?”
  
  他指着那个大的:“这个!良王叔,爷爷,小叔公,大富大贵,长命百岁!”
  
  “小傻子,我们三个人,那灯上六个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啊懂不懂?”我抢过他的柳条儿,“来来来,叔公给你腾俩坑出来,叔公把自己和你良王叔接这只灯上头。”
  
  郑无忧蹲我身边,悄悄闻言抬头瞥了眼燕王,似乎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该重新对“只剩一人”的大河灯再说一遍祝愿。
  
  而燕王殿下在这个生人亡魂熙熙攘攘挤作一团的“团圆”夜里,愣是能把自己站成一道天煞孤影,浑身紧绷,捧军令状般捧着一盏纸糊的荷花灯。
  
  我唤了他一声:“三哥,不放灯吗?”
  
  他目光沉沉低头看向我,片顷,轻轻摇了摇头。
  
  绿水幽幽,对岸人声鼎沸,千万盏河灯起起伏伏荡向湖心。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那一瞬我忽如开了天眼,分明看懂了他的沉默:死去的孤魂不会愿意搭我这舟,活着的人我这孤灯载不动。
  
  所以郑无忧最终没能搭上燕王殿下的“灯”——燕王不愿意带毛孩走马关北。
  
  三哥说:“十四弟,边关凶险,这孩子不能再跟我去受苦,就让他留在京都,分他一口饭吃便够了。”
  
  我说:“立储之事,不是玩笑话,三哥以为如何?”
  
  三哥大概从来没遇到我这样成天把皇位送人挂嘴边的皇帝,完全没当真,只板着脸淡淡道:“你也不小了,早该立后立妃,以无忧为储君,等你自己有了孩子,又当如何?”
  
  我一摆手:“嗨,算命的说,朕命中无子。咱哥俩交个心,就这么定了,怎么样?”
  
  燕王看神经病一样看着朕,一蹬马,走了。
  
  郑无忧这个不争气的,趴城墙上把自己哭成了块人干儿。
  
  你说他一根碳烤过的瘦麻杆,哪来这么丰沛的情感呢?
  
  情感丰沛的麻杆指着自己的眉毛、眼睛、鼻子,抽抽搭搭道:“你懂什么,你看……看,我和我爷爷,长得多像啊,我……我早就怀疑,良王叔和我一点都不像,怎么能是我爹呢?”
  
  我苟同道:“你怀疑的不错,瞧瞧这‘天地玄黄’的皮儿,跟你三爷爷真有那么一丁点像,馅儿一准儿是咱老郑家的没跑了。”
  
  然而众臣工并不苟同。
  
  此前说良王殿下是当年太子抱进宫养的别人的儿子,虽然着实震惊了一番,但思及亡太子与姜放那桩离奇复杂的旧案,也就慢慢儿勉强接受了。
  
  又说真正的皇长孙充了燕王世子,思及燕王与亡太子毕竟一母同胞,燕王当初虽然没帮太子求情,但私下心软帮亲兄长兜底圆个谎,也尚可缓缓接受。
  
  然而,眼下见无忧进了东宫,大伙儿不能接受了,开始纷纷围绕肤色问题对毛孩展开人身攻击。
  
  他们严重质疑当年玉树临风的太子殿下能有这么个“碳烤麻杆儿”一样的亲孙子。劝谏朕不可一时糊涂混淆皇家血脉、百年后托江山于来历不明之人。
  
  良王殿下听到消息,为了进一步向大伙儿阐明当年真正皇长孙寄身燕王府、沦陷羌人大营的种种因果际遇,并证明无忧的皇室身份,又给朕来了一封信。信中捎带一份盖着西州魏家的“魏”字火漆的密函,里面详细列出了参与帮助真皇长孙郑隐逃出羌营和带郑隐儿子郑无忧拾过粪球的人的名单:
  
  刘冼,牛饵关悯州驻军百夫长,出武帝朝青州王刘棣世家。羌东,惠帝隆嘉三十八年卒。
  
  张贲,云州军衙兵马司主簿,出武帝朝镇国公张昧世家。羌东,惠帝隆嘉三十八年卒。
  
  孙嫣,悯州府衙通政都判王勉妻,出武帝朝西南兵马大元帅孙泱世家。云州北,今圣平安三年初卒。
  
  姬玖,悯州堕马城开泰赌坊坊主,出文帝朝鸿都府尹齐叔元齐家。悯州北,今圣平安三年秋卒。
  
  十娘,云州万顺镖局镖师,惠帝朝东宫太子少傅陈言甥女。云州北,今圣平安四年秋卒。
  
  ……
  
  姜平容,游道,惠帝朝大将军姜放女。今圣平安四年冬,见于云悯。
  
  落款魏淹留。
  
  ……
  
  我紧接着打开良王殿下的信:
  
  “十四,谒西州魏家得此具细,本为证无忧身世,不料人皆已死,未死者又无踪迹。
  
  与事者俱毁于非命,先生忧虑,恐有祟生境北,祸滋群内。自须弥寺空,庙堂高处,‘蜉蝣’已易手他人。
  
  于良州狱中得短刀一柄,已送归京,鞘内藏暗纹。数日前良州衙断定刀锋合于狱中死者伤口。可对查陶三勇致死伤。
  
  今由苍赴青,约来年春返,勿念珍重。”
  
  ……我盯着最后“勿念珍重”四个字,差点没把桌子掀了。
  
  许长安捧着短刀上前:“陛下,良王殿下送的镇邪宝刀果真不同凡响,供在屋中这几日,连檐下的鸟儿都灵光多了,昨儿孵出仨崽儿呢……”
  
  “闭嘴,”我抓过刀,抽开迎灯一瞧,果见鞘内隐隐有些纹路,拿笔刷了层墨,用细纸贴进去拓出来一看,赫然竟是一只张牙舞爪的蜉蝣虫,“送去鸿都府!”
  
  鸿都府很快传回消息,刀锋和陶三勇喉间伤口完全吻合。
  
  而这只蜉蝣纹和以往的任何一只都完全不同——它并非团纹。
  
  大理寺紧跟奏报,称粮仓案中失踪的官员有一人尸体现于京郊。
  
  鸿都府前往查看,尸体也是喉咙被割断,伤口和陶三勇的别无二致。
  
  ——没有层级,没有头领,就意味着没有组织没有纪律。所以良王殿下的意思是“蜉蝣”这个扑朔迷离的政治迫害受难者后援协会,内部分裂了。
  
  传统派西州魏家站在良王身侧,信呈天子,百余年来第一次走出暗影,将“蜉蝣”曝于天光之下以示无害。
  
  激进派姜平容道游归来,杀曾祖姜先,杀晋王郑旻,一手推就风起云灭。
  
  还有反政府派粮仓捣鬼破坏朝廷与羌人议和、狱中杀人搅乱裁军……
  
  让史官来写,今世的册子必定比前世的厚出一块城墙砖。
  
  而作为一个善解民意的皇帝,朕并不忍看到百姓们为史书的枯燥厚重挠头叹息。朕决定为“神秘的皇太侄孙”和“隐形的三千佳丽”二折野戏添砖加瓦。
  
  皇太侄孙——无忧同志,坐在整修一新的东宫里啃完一整只御膳房秘制烧鸡后,立即抛弃其“和燕王爷爷走马关北”的志向,转而与朕结为坚固同盟,答应对朕任何“治平天下的文韬武略”予以全方位配合。
  
  配合的主要方式是陪遛弯。
  
  这一日遛进岁寒宫,皇娘正在凉亭里看猫儿逗鱼玩,逮眼瞧见郑无忧:“呦!谁家的孩子?黑里俏得这么别致呢!”
  
  ……刚吃了朕一盘子点心的无忧克制地一低头,含羞带怯道:“太奶奶,我叫无忧,燕王是我三叔公、我爷爷,前些天大典上刚见过,您忘啦?”
  
  皇娘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眼角,被一声“太奶奶”吓得目瞪口呆,片顷回过神来:“噢——原来是老大家的孙儿啊!来让太奶奶好好瞧瞧,你看这细胳膊细腿,唉……受苦了……”
  
  太侄孙被皇娘突如其来的眼泪反将一军,也是目瞪口呆。
  
  皇娘收放自如,估计对郑无忧伪装出来的“羞怯”产生了什么误解,轻轻抹眼泪道:“嗨,都过去了。你小叔公啊,面上看不出什么,心里实则最不愿见你们这帮孩子受一丝委屈,你别怕他,要亲近他,他才更待你好。”
  
  郑无忧乖巧道:“良王叔也这么说呢。”
  
  皇娘呼噜着无忧的后脑勺,迅速进入了“太奶奶”的角色:“你良王叔啊,他像你这么大时,实在怪可怜见的。你十四叔公就跑来找太奶奶,说要把他接咱们宫里来住,后来没接成,你太爷爷啊,就给你十四叔公请了赵家小公子作伴读——说是伴读,其实呀就是‘伴玩’,这俩人跑去内府偷貂皮,说要给小良王缝个袍子……”
  
  “皇娘,”我一把捞起脚边的花猫塞她怀里,“那都小时候的事儿了。”
  
  皇娘自顾哈哈笑个不停:“他们哪会缝衣裳啊,手都扎肿了,还被你太爷爷逮住,罚抄书,结果第二天赵家娃娃就哭着要回家,不愿陪你十四叔公玩了。闹得你太太奶奶都知道,病中起来,把俩猴儿带去北行宫耍了半个月,才都给哄好。”
  
  郑无忧肯定没听明白谁跟谁,但仍驴头不对马嘴地卖力表演:“哈哈哈,我三娘说,只有媳妇儿和亲娘才给缝衣裳,我衣裳破了,她就让我破着穿。”
  
  皇娘这人,前脚迈出金镶玉的门槛,后脚又进了龙凤殿,从来不知衣服还有破着穿这种操作,一时不知将多少话本子中看来的凄风苦雨都安到了郑无忧身上,叹了口气,目光泫然。然而哭还没哭出来,似突然又想到什么,忽瞪向我:“皇儿啊,你现在还缝衣裳不?”
  
  我:“?”
  
  皇娘语重心长:“皇儿若是喜欢孩子,不如自己也生一个,都说‘成家立业’,先成家,方能立业啊。”
  
  我带着郑无忧落荒而逃。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青歌如画的地雷~感谢冰心凌魄、守序善良咕哒子、善水道长、小驴喵喵叫、幂函数的极限、王杰希的小迷妹、凉凉凉凉皮呀、聂无双的营养液~蟹蟹小可爱们滴支持 mua~
良王殿下下一章肥来~





第43章 相逢
    
  郑无忧阖宫上下混了个脸熟后,面皮和演技都日新月异,连“当皇帝要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这码事都免疫了。唯一迈不过去的坎儿就是不喜欢别人说他黑。
  
  原本他一个糙老爷们,是不在乎这个的,但现在别人说他黑,不是单纯字面上说他皮黑,而是说他户口黑。
  
  行走在几乎人人白到发光的宫观楼阁中,他隔三差五对自己的人类身份产生质疑:“我怕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吧?”
  
  我看着他那被“金花红玉美容粉”搓了半个月后五彩斑斓的黑,宽慰道:“世间黑白,都是相对的,而且是不断变化的。要说黑,叔公还真见过一个比你还黑的,他现在就在北边平安营里。就说人家那么黑的,前几天叔公看见时,他都比几个月前白回来许多!”
  
  郑无忧忧愁地看了看自己五彩斑斓的黑,要求我带他去拜会此人。
  
  于是朕带着皇太侄孙跑平安营里头拎出了黑豆兄。
  
  黑豆兄带领西州精编军回京,往平安营里一窝窝了俩月,正赶上中州雨多云厚的季节,违心地说,的确捂回来那么一丁点。
  
  郑无忧立即对黑豆兄产生了好感,开始和人家套近乎:“你知道我三叔公、我爷爷吗?我小叔公说你是在白虎关晒黑的,那你见过我爷爷吗?”
  
  黑豆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啊?啊!见过,回殿下,末将见过燕王殿下好几面呢!”
  
  郑无忧一边抓着我的手壮胆儿,一边伸手扒拉黑豆兄腰间鸡零狗碎的刀剑佩件:“那你觉得我和我爷爷长得像吗?”
  
  黑豆子下意识瞅了我一眼,挠头道:“像……像啊!瞧这鼻子眼、嘴巴眉毛,跟燕王殿下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和燕世子小时候更像!简直……”
  
  “你还见过我爹?”郑无忧激动道。
  
  黑豆兄不好意思道:“嗨,那都多少年前了,燕王殿下给小世子招募骑射师傅,末将有幸带小世子骑过几次马,后来小世子不爱这个,臣才去缇骑报名。”
  
  “那你能也教我骑马吗?”
  
  郑无忧这个小骗子,他明明前天还蹬着朕给他找的小马驹在逝波台后面玩击鞠。
  
  黑豆兄热情地要带小骗子去马厩选马。不料一回身撞见萧关。
  
  萧关身后跟着七八个将领,火急火燎不知要干嘛去,猛一瞥见我,整个人愣了一瞬,继而见礼道:“臣等参见陛下、殿下。陛下怎么来了?”
  
  我摆摆手:“没啥事,朕就带孩子来转转,黑……哦,窦玄陪着跑会儿马就行,忙你们的去。”
  
  萧关应是,悄悄瞪了黑豆一眼。黑豆委屈回瞪,自以为“偷偷地”拧巴起两条蚯蚓眉。
  
  郑无忧犀利道:“萧关叔叔,你怎么了?马厩不在那边吗?”
  
  萧关一个激灵,腰板一挺:“没……陛下,这地上雨水未干,不如改日再骑马,今日正好扩建的东营完工,陛下是否带殿下移驾一观?”
  
  “哦?”我顿觉有异,“东营完工,也就是说苍州的精编军也要到了?怎么,钱不够用了?”
  
  萧关立即将我往反方向请:“陛下圣明,陛下前往一看便知,营帐还短了三百顶……”
  
  “啊!”郑无忧突然一嗓子嚎出来,“叔公看!”
  
  我被他吼得一脚踩泥坑里,回头顺着小黑爪指向一瞧……
  
  只见清一水儿的“天地玄黄”中有一人如冰雕玉琢,孤拔出尘地侧身负手立于几辆灰黢黢的辎重车旁。此人似乎听见了郑无忧那声喊,浑身肉眼可见地一僵,撇开面前几个说话的将领抬脚就要跑路。
  
  就在我还没回过神来的这千钧一发之际,郑无忧再次绷直了他的小黑手:“良王叔!”
  
  ……
  
  没有什么比一副“冰肌雪骨”更能刺激皇太侄孙那敏感而纤弱的神经。
  
  良王殿下满脸“一言难尽”地站在我面前:“十四叔,我……”
  
  “你什么?”我惊了,“你怎么在这儿?旁人知道吗?”
  
  帐外萧关、黑豆、郑无忧仨人支棱着耳朵,不约而同地凑近了一小步。我朝三条黑影摔去个茶碗:“退下!滚远点!”
  
  ……
  
  皇侄下颚一绷,眼皮一垂,束手道:“臣……正要赶往青州,途经此地,借……借宿一宿?”
  
  我:“……你过来。”
  
  他抬眼看我,微微抿唇,面露犹疑,话却编得滴水不漏:“其实……臣正打算奏禀陛下,苍州数名军案犯疑似流窜入中州,臣取道苍云二州官路,临时决定顺便至此一探,督促营中加强戒备……”
  
  好风如水溜进帐内,不久前放出去的河灯竟然真逆流而上,又去而复返,千里迢迢地给捎回来这么一个人。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