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年超级学霸-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防科大,数学系,收发室。
  陈润之老先生看着桌上摆着的那个厚厚的信封,一时间心里五味杂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许久过后,陈润之老先生突然摇头道:“推翻一个已经被多数人认可的道理,何其之难?”
  哪怕没有拆开那份信件看,陈润之老先生也能猜到,苏娇杨这是被退稿了。
  稿件若是被期刊录用,那返回来的东西便应当是一封薄薄的录用信,不可能这么厚。
  陈润之老先生苦笑一声,目光又落向桌子上摆着的另外一封信件上,那封信件是《数学纪年》编辑部发来的,让陈润之老先生想不通的是,苏娇杨当时同他说的是,直把文章投到了《数学科学》上,《数学纪年》怎么会给苏娇杨发信?
  难道苏娇杨一稿多投了?
  这可是学术大忌!
  “想再多也没用,等她来了之后,让她拆开信件看一看便知道。”
  陈润之老先生是这么想的,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赶在开学前一天的晚上,他就拎着那两封信件堵上了苏娇杨的门。
  彼时的苏娇杨刚从小食街上吃了一顿麻辣煮回来,全身熨帖,正捧着专注水壶喝热水呢。
  “诶,陈教授,您怎么过来了?”苏娇杨把人迎进了门。
  陈润之老先生没说什么旁余的话,径直将他从收发室替苏娇杨拿来的那两封信拿出来,递给苏娇杨,道:“这是从太平洋另外一边寄过来的信件,我猜与你证明黑德尔猜想相关,你仔细看看。”
  苏娇杨接过信件去看,脸色一时间变了好几遍,相当的有趣。
  陈润之老先生则是无意间瞥到了苏娇杨放在桌子上的那几本书,《发动机制造》、《发动机理论》、《动力学》……
  陈润之老先生心里突然浮现出强烈的不安。
  大概过了五六分钟的时间,苏娇杨将那两封信件看完,同陈润之老先生说道:“《数学科学》给我退稿了,说是我给出的论据不够充分,建议我修改之后再投,但《数学纪年》的编辑不知道从哪里看到了我的论文,说是让我将论文转投给《数学纪年》,他们可以录用,不过也需要我补充一部分东西。”
  陈润之老先生皱眉,“补充什么东西?”
  “详细解释之前证伪黑德尔猜想过程中的漏洞。”苏娇杨翻了翻自己之前附在论文中的那些解释漏洞的部分,发现那些东西确实少,仅仅算是挑出了证伪过程中的漏洞,并没有将那些漏洞钉死在真理的证伪柱上,确实有待改进。
  陈润之老先生又问,“那你能补充出来吗?”
  苏娇杨轻笑,“自然是可以的,当初没写的太详细,是因为我觉得挑出问题来就足够了,可没想到还是不够,那就将最后一层窗户纸都捅破吧,两天时间就搞定了。这篇论文的证明过程,我也会详细地阐述一遍,将那些我原先觉得显而易见,根本不需要写出来的步骤也全都补充上去,争取不给审稿人留下任何的疑问。”
  听苏娇杨这么自信,陈润之老先生也跟着松了口气,他用手点了点苏娇杨放在桌子上的书,一脸复杂地问,“是不是机械系也有人来找你了?”
  苏娇杨一头雾水,“没有啊……”
  “那你怎么突然看起了发动机制造的书?娇杨同学,你是数学系的,在数学方面的天分很高,唯一的缺点就是心太浮躁了,不愿意坐冷板凳。”
  “发动机制造是个难题,咱们学校一直都在攻克,可同我们数学系没多大关系,你好好学数学,将来肯定不会缺钱花,而且数学要是能做好了,那很容易就会成为全球性的知名学者,你研究发动机制造,这是在误入歧途!”
  苏娇杨了然,赶紧解释道:“不是,我没有想转去机械系的意思,看这发动机制造的书也纯属偶然。我家里人在津市船舶厂工作,发动机制造遇到了点问题,我弟同我提过几句,我来了兴趣就随便看看,主业当然还是数学,这点是不会改变的。”
  陈润之老先生黑着脸将苏娇杨桌子上放着的那几页草稿纸拿出来,问苏娇杨,“你随便看看还会记这么多的笔记?演算这么多的东西?我看你就是太闲了,你觉得咱们系的活儿不太多对吧……上学期我就同你说过,你与其跑去化学系做一个助教,不如留在我们数学系做助教,新生马上就要入学了,你也忙起来吧。”
  苏娇杨:“……”忙啥?
  “数学系的新生最看重基础课,高中数学功底必然不能太差,但我们担心学生们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打算开学后给他们安排一些课程补习工作。”
  “同你们这批学生不一样,你们一整个学期都在学高中数学,后面的三年课程会压得比较紧,新来的学生好歹念了半年正儿八经的高中,就算数学基础差,那也差不到什么地方去,所以不会再给他们安排专门的课程去做高中知识的回顾。”
  “经过系里的研讨决定,这批学生和你们一起上课,唯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在你们念大四的时候,会一边上课,一边展开毕业论文的完成工作,而新入学的学生有大四整整一年的时间去准备论文。”
  “系里不会给新来的学生安排专门的复习课程,但你上学期和系里那些老师联合编写的那本《数学自学讲义》会作为课本,给所有数学系的学生都安排上,并且那本书的完成情况会作为作业考核的一部分,这些作业就由你来批改了。”
  苏娇杨:“……”我还只是一个学生!学生!我的任务是学习!
  陈润之老先生从苏娇杨脸上收到了意料之中的表情,奸猾一笑,心道,“小丫头,整天都不知道瞎琢磨什么,你觉得时间很充裕,那我就把你的时间都安排满,看你还有没有心思去琢磨数学之外的东西。”
  “对了,苏丫头,今年的高考试卷也出来了,咱们数学系准备编写一本《高考全真试题解析》,也由你来负责完成吧,别的老师都没这个时间。”
  “因为今年的高考试卷是全国统一命题,一共就那么一张,单独编写一本书不太可能,你去资料室将去年各地的高考试卷都拿出来,一同编写吧,从知识点到考情分析,再到重难点剖析,编写得细致些,最晚这学期结束的时候,你把书稿交上来,你不是缺钱么?有这么一套书,足够你在平沙市买一套大公寓了。”
  苏娇杨:“???”求系里雨露均沾,不要抓着她一个人往死里用!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中元节,我突然看到一只鸽子精从天而降,拼命地拉着我说,就鸽一天,就鸽一天………………明天上夹子,更新会比较晚,大概在晚上十一点之后,但是,为了补偿大家,后天会万更!!!并且会在凌晨就更新出来,勤奋的词酒回来辣!!


第21章 灵感果冻
  陈润之老先生见苏娇杨一脸不爽,哼哼了两声,又同苏娇杨抛出一个重磅消息来。
  “系里研究讨论过,对于你们这批学生,会适当地放宽毕业要求,你要是能在数学领域做出让教授们都认可的成果,提前毕业也可以。”
  “而且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我们会主动招揽,争取吸收进入教师团队。娇杨同学,你的数学成绩很好,要是能证明黑德尔猜想,那想要留校任教绝对是绰绰有余的,你还有什么怨言?”
  “数学系都已经把你能走的路想好了,你可别在这儿得了便宜还卖乖。”
  苏娇杨沉吟片刻,决定将自己对于以后职业规划的事情同陈润之老先生说一说,“陈教授,您应当知道,在入国防科大之前,我在津大读过一年多的数学专业,中间隔了十年上山下乡,我对于数学的看法已经变了。”
  “曾经的我觉得数学是一门科学,我想做的事情就是深入研究这门科学,争取能在这门科学上做出些许建树,为这门科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可现在的我觉得数学是一门工具,我研究数学的目的,是将这个工具打磨好,使其成为解决问题的利器,并且将数学应用到不同的领域中去,争取能够为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
  “所以,如果您对我的规划是理论数学研究的话,恐怕我会让您失望了,我更倾向于学习应用数学。”
  苏娇杨知道,她对自己的规划与陈润之老先生对她的规划是极不相同的,她知道陈润之老先生是为了她好,是为了她考虑,但她更希望遵循自己的内心,做自己的决定,走自己的路。
  陈润之老先生脸上就差明晃晃地写上‘我很震惊’四个字了,他嘴张开,过了很久才合住。
  吞咽掉嘴里的那口口水,陈润之老先生收起脸上的震惊,虽然有些恍神,不过他还是稳住了心态,同苏娇杨道:“也……也好。应用数学也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专业,你愿意在应用数学中深耕的话,也能做出很多了不起的成就来。既然你已经拿定主意了,那就按照自己所想去做,遇到问题随时都可以来找我,只要我能帮得上,绝对会尽全力去帮你。”
  说完这些话后,陈润之老先生没再多待,恍恍惚惚地出了门,直到回到自己家坐下,枯坐了将近十分钟,这才缓过神来,叹气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想给理论数学扶持一个好苗子,没想到人家瞄准的是应用数学。”
  一杯凉茶下肚,陈润之老先生突然苦笑一声,似是想通了般,“在国防科大这样的环境里,搞理论数学确实不如搞应用数学好,希望她能够走得远点、高点吧!”
  ————————————————
  要不是陈润之老先生提醒说得编写一套《高考数学全真试题解析》,苏娇杨都快把系统分配给她的任务给忘在一边了。
  或者说,在苏娇杨的潜意识里,她对这个处处都充满未知的系统是有抵触心理的。
  次日一大早,苏娇杨先去数学系资料室领了高考试卷,又去教务科抄了一份课程安排表,然后便直奔图书馆。
  她从系统中领到的第一个任务是‘在十天内将数学水平达到lv1’,任务评定标准为‘任意一张高考试卷都可以拿到满分’,囿于高考试卷的难得,苏娇杨迟迟没有完成这个任务,如今别说是十天,一百天都过去了,这个任务迟迟没有取消,不知道是什么用意?
  拿出专注水壶来,灌了一口水,苏娇杨将领来的试卷铺在桌子上,用拿了几张草稿纸出来,开始蒙头答题。
  她对高中数学知识的掌握,早已超出了寻常学生太多。
  这些高考题目本来就命制得比较保守,挖的坑少,给的提示多,做起来简直不要太轻松。
  从第一道题做到最后一道题,苏娇杨没有任何的停顿,完全是一气呵成。
  一张试卷做完之后,苏娇杨再灌一口水,继续去做另外一张。
  一九七八年六月的这次高考是全国命题,题目都是全国通用的‘大通货’,做起来简单得很,但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份的那次考试是各省市自主命题的,命题侧重点不一样,命题风格也不同,好在苏娇杨在编写那一套适用于全国各地的《数学自学讲义》时,已经将各种知识点都琢磨明白,这些题目做得还算顺利。
  苏娇杨保持着半小时一张试卷的答题速度,用了一天的时间,总算将高考试卷全部刷完,她瞅着距离图书馆闭馆还有一些时间,索性将不同知识点出现在高考试卷中的频率也给统计了一遍。
  距离图书馆闭馆还有十分钟,苏娇杨点开了眼前的虚拟系统操作界面,找到任务栏中的‘任务三’,点击了任务栏最后面的‘提交’按钮,一连串提示窗口弹了出来。
  “任务提交完成,检测通过,随机奖励发放中。”
  苏娇杨松了口气,有奖励就好,她还以为任务完成得太晚了就没有奖励呢!
  下一秒,系统就将巴掌甩到了苏娇杨的脸上。
  “随机奖励抽中灵感发夹一个,正在发放中。”
  “滴,检测到宿主完成任务超时,收回奖励,选择降级奖励发放以兹鼓励。”
  “降级奖励选择中,抽中灵感果冻一个(一次性消耗品)。”
  “灵感果冻介绍:吞食之后,可开启时长半小时的启发时间,启发时间内,思如泉涌。”
  下一瞬,苏娇杨手里就冒出一个草莓色的果冻来,包装挺精致,就是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苏娇杨手里撵着这个草莓色的果冻看了两圈,将其塞到了书包里。
  这种灵感果冻是个好东西,之前她证明黑德尔猜想的时候就曾体验过一个小时的启发时间,想来这灵感果冻和灵感发夹都是同样的用处,只不过比起灵感果冻这种一次性消耗品来,灵感发夹应该使用时间更长,大概和专注水壶一样,是耐用品。
  草莓果冻虽好,但她目前还用不上。
  旧任务完成,任务栏自动刷新,新的三个任务随机出现。
  【可选任务:】
  【发动机之梦——发动机于人类,等于翅膀之于飞鸟,双鳍之于游鱼。若能掌握发动机制造技术,人类便可以插上翅膀,生出双鳍,上九天揽月,入五洋捉鳖!天高海远,路在脚下,加油吧,圆人类的发动机梦想!任务评定标准:三月之内,独立设计出一台性能评估指数达到十分的发动机。】
  【性能评估指数参考标准:华国最顶尖发动机FDJ…3号,性能评估指数3分;俄国最顶尖发动机XY…12,性能评估指数7分;欧盟最顶尖发动机UNI…6,性能评估指数9分;美国最顶尖发动机GOHE…1,性能评估指数12分。】
  苏娇杨嘴角扯了扯,往第二个任务看去。
  【②勇摘数学明珠——证明霍达猜想。霍达猜想提出了独一无二的数据处理思路,只不过真伪未知。证明霍达猜想,可推动代数领域向前推进一大步,并将带动所有与数学相关的学科的发展。任务评定标准:三月之内,证明霍达猜想,并得到业内同行的认可。】
  苏娇杨翻了个白眼,当数学猜想是想证明就能证明的吗?
  【③生命不止,耕作不息——种植小麦三百亩。粮食问题依旧是悬在全人类头顶的大问题,唯有培养出高产优质的粮食,才能为全人类松绑。任务评定标准:一年之内,种植小麦三百亩,并实现产量翻倍计划。温馨提示:现今小麦亩产量均值为400kg/亩。】
  苏娇杨已经不知道该做什么表情好了,如果这个智障系统是个真人的话,她一定会掐住这智障系统的脖子问一问,“你知道我是什么专业的吗?又是让我搞发动机又是让我种地,当我万能吗?”
  小麦亩产量翻倍这个任务被苏娇杨直接放弃了,且不说她有没有那个本事,就算她有,湘南省这边的气候也不适合小麦种植,天时地利都不合适,人和更是没有,这个任务是绝对没可能完成的。
  霍达猜想这个任务也是一道送命题。
  她虽然没有仔细理解过霍达猜想,但关于霍达猜想的‘鼎鼎大名’还是有所耳闻的,人称‘代数界的断桥’,绝大多数人都相信霍达猜想是正确的,并且很多人都已经将霍达猜想中提出来的定理运用到了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去,可问题是,霍达猜想一直无人能够证明。
  最最最能弥补这条‘断桥之缝’的,应当数前苏联科学家沙达夫斯基发表在《莫斯科科学》上的一篇论文,不过那篇论文只是为简化霍达猜想提供了一种思路,作用有限,鸿沟依旧无法填埋。
  至于第一个任务,苏娇杨真是无力吐槽。
  她原本还觉得这个题目很简单,毕竟十分看起来很低,可是他看了给出来的评分标准后,就忍不住冲系统翻个白眼了。
  受苏爸爸和苏白杨的影响,她最近看了不少与发动机制造相关的书,对国内的发动机制造情况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虽然她不知道系统给出的那个FDJ…3的具体参数是什么,可她知道农机用的是FDJ…1,津市船舶厂中刚退役的那一批发动机是FDJ…2,想来若是让系统给这两款她了解的发动机评分,估计连三分都没有。
  这三个任务该选什么?
  未等苏娇杨做出决定,魔性且不怀好意的声音就在苏娇杨耳边响起了,“请宿主在三十秒内做出决定,否则将自动展开‘电一电’惩罚哟!”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三更,五分钟后发出!


第22章 小苏老师
  ‘电一电’可谓是苏娇杨的心理阴影,一听到‘电一电’三个字,苏娇杨整个人立马就精神了,眼睛飞快地扫过前两个任务,然后将手指戳在了第二个任务上。
  催命一样的倒计时戛然而止,苏娇杨终于松了口气。
  对于发动机制造来说,她是一个完完全全的血外行,哪怕有三个月的时间留给她,她都不一定能入行,更别说制造出一个评估指数达十分的发动机了。
  评估指数达到十分……这个标准看似不高,实则已经算是超欧赶美了,困难得很。
  而对于那个霍达猜想来说,她好歹已经有代数与几何的基础了,通过不断地刷那本《数学——上帝的语言》,数学直觉也提高了不少……这个任务还是能勉强挣扎一下的,其它任务完全可以当场放弃挣扎。
  “恭喜宿主,选中最让智慧系统满意的任务,达成‘人机合一’的要求,获得奖励‘能量内胆’一份。”
  “恭喜宿主,检测到‘能量内胆’与‘专注水壶’可融合,已自动融合。”
  苏娇杨眼皮子一跳,第一次选任务的时候,她选了‘开启学霸之路’,奖励了一个专注水壶,第二次她选了一个‘证明霍达猜想’,又奖励了一个‘能量内胆’……系统这真是路人皆知的‘司马昭之心’啊!
  就不能表现的稍微不那么明显一点吗?
  ————————————————
  苏娇杨几乎每天都会到图书馆来学习,再加上她那‘国防科大唯一省状元’的名声实在太响亮,图书馆的老师上学期就认识苏娇杨了。
  图书馆的老师十分喜欢苏娇杨这种爱学习的好孩子,因此明明到了闭关时间,她都没舍得催苏娇杨,这老师相信苏娇杨自己心里有数,顶多就是拖延个一两分钟,肯定会走。
  抱着这样的想法,图书馆的老师又翻开了自己还未来得及看完的言情,一脸慈祥姨母笑地去看男女主互动了。
  又是两章看完,图书馆老师意犹未尽地抬起头看了一眼挂钟,发现闭馆时间已经过去二十分钟了,她扭头去看苏娇杨原先坐的位置,发现早已经人去座空,满意地点点头,将书签夹到了还未来得及看的地方,从抽屉里拎出锁头来,准备锁了阅览室离开,结果一道声音乍然在她背后响起。
  “老师等等,我借好书了,麻烦您帮我登记一下!”
  图书馆的老师用眼角的余光一撇,就见高高的一摞书仿佛是长了腿一样,疯狂地往她身边窜,吓得她一阵毛骨悚然。
  苏娇杨气喘吁吁地跑到图书馆老师的借阅台边,把那么厚的一摞书放在借阅台上,道:“老师,麻烦你帮我登记一下,这些书我都要借走,一个月后过来还。”
  图书馆的老师定了半分钟神,然后才慢慢悠悠地转过头来,“是娇杨同学啊,你可差点儿把我给吓死了。你怎么一次性借阅这么多数,能看得过来吗?还有你这借书量,是不是有些超标准了?”
  苏娇杨道:“没超标准啊,我的借阅卡是扩容过的,最高能借四十本书,这学期我才借了三本,这次我又准备借二十一本,还能再来借十六本呢!”
  图书馆的老师想了想,还真是,寻常学生的最高借阅数量只有五本,唯独这位北河省来的高考状元能一次性借阅四十本书走……国防科大为了挖这么一个人才,可谓是割地赔款,堪比当年签那些不平等条约一般,简直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给苏娇杨办理了借阅手续,目送苏娇杨搬着好大一摞书离开之后,图书馆老师这才认真地去看苏娇杨登记的信息。
  数学书!
  数学书!
  还是数学书!
  一共二十一本,通通都是数学书!
  图书馆的这位老师当年学的是文献管理专业,一看到数学就头痛不已,如今见苏娇杨能够借走这么多数学书看,浓浓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能够同数学死磕的人,都是神人!
  苏娇杨发现智障系统的秘密之后,就悄悄给自己长了个心眼,借书前特地用系统来评估了一下每本书的实用指数,然后优先借阅那些实用指数比较高的书。
  她借回宿舍的这二十一本书都是与霍达猜想相关,并且实用指数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她决定先闭关将这些书硬啃下来,打好基础,然后再去数学系的资料室借阅相关的论文,分析总结前人在尝试证明霍达猜想的路上走过的弯路,看能不能寻到一些灵感,最后再借助启发时间,一举攻克‘霍达猜想’,这一座数学史上的里程碑。
  除了晨跑、吃饭以及睡前的环校夜跑之外,苏娇杨的全部时间都用在了霍达猜想上,完完全全地进入了闭关状态,若不是数学系的学生搬着一摞作业本来找她订正作业,苏娇杨险些忘了自己还有课得上。
  数学系的老师对苏娇杨也是相当的无奈。
  这学生实在是太任性了,开学过了一周,课程都已经上了两三节,苏娇杨都没露过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