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六十年代小美好-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封华仔细收好这个本子,也没对蔡奶奶做什么保证,现在说什么都是空的,找到人才是真的。
再说以现在的通讯条件,交通条件,能不能找到人,她还真不敢保证。
不过现在找不到,再过40年,发个广告,上个新闻,肯定就找到了。
但是那又有什么意义?那时候蔡奶奶肯定已经不在了。所以她现在会尽力,尽全力去寻找。
蔡家大儿子和媳妇是革命伴侣,媳妇是他所在部队医院的护士。这个媳妇蔡老太太都没见过,只通过几次信,知道她娘家是首都的,具体是哪里的一概不知。
这样的话,第一站就要从内蒙拐到新疆,去蔡家大儿子生前的部队问问了。
封华起身去找梁青山去了。
她之前真没打算要介绍信。
介绍信是公职人员,企业职工出门需要的,买卧铺票,住店,去对方单位办事,都需要介绍信。
因为现在的人还没有身份证,很多人的户口又都是集体的,根本拿不走。所以出门在外,想证明自己的身份就需要介绍信。
农村人出门也需要介绍信,在封华的老家,哪怕是出门10里,去隔壁的生产大队探亲,只要留宿,住在亲戚家,就需要开介绍信,然后去对方大队登记一下。
但是如果不留宿,当天去当天回,就不需要介绍信。
当然现在没有什么是全国统一政策,据封华后来了解,有的地方探亲就不需要介绍信。哪怕很远,哪怕住很久。
还有一种人,出门不需要介绍信。只要不住店,不办事,不需要向谁证明自己的身份,完全不需要介绍信。
这种人,往往是乞丐……
乞丐什么时候都是存在的,在这个饥荒的年代,按理说乞丐会很多。但是因为管的严,不让大批乞丐进城,也不许大批乞丐出去流浪,所以行走在外很少看见成群的乞丐。
但是偶尔一个两个的还是有的。他们村一个月总要过去几个乞丐。这些人可不会有介绍信。
封华不打算当乞丐,但是她打算跟乞丐走一个路子,风餐露宿,不住店,自然不需要介绍信。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要去部队打听蔡家大儿子的情况,没有介绍信不行。
梁青山跟着封华来到蔡老太太家,一路上心情都不平静。这老的小的都在想什么?一个小孩子千里迢迢去上坟?
见到蔡老太太,蔡老太太亲自跟他说了一遍,他还是无法接受。
“蔡奶奶,这一路上太远了,她一个小女孩,行吗?”梁青山小声提着意见。
“行。”蔡老太太淡定道。
梁青山……
“行!那我就去开介绍信!”你们老的敢想,小的敢去!我还不敢开个介绍信吗?再说,人家烈属要去扫墓,他已经没有条件支持,就更没理由拦着。
封华跟着梁青山来到了大队,梁青山刷刷几笔写好介绍信,本村村民封华,经光荣烈属苏君贤的要求,要去xxx为儿子蔡有为扫墓。特此证明。
最后盖上公章,完事。
封华在才知道蔡奶奶名字原来叫苏君贤。一听这名字,就不是一般人能起出来的。
“我再给你开个证明,你去换点粮票?”梁青山主动道。
现在每个人粮食都是定量的,城里人,农村人。
城里人有工作,需要出差的时候单位开一份证明,然后工人拿着自己的粮本去粮站兑换粮票。拿着粮票出门在外买干粮,或者下饭店。
不是单位另外给你粮票,兑换的量也不能超过每人每月定量的数量,比如说学生每月31斤,干部27。5斤。超过不给兑。
农民有事要出远门需要粮票也得公社开证明,然后拿着自家粮食去粮站兑换粮票。
11斤玉米换10斤本地粮票,然后粮站再给你几毛钱的样子。粮食不一样,兑换比例也不一样。10斤稻谷换6。5斤粮票,外加几毛钱。
这种兑换也不是随便的,你想去就去,得有正当理由,有公社好几个领导同意,最后因为出门还得扣工分。
比如说学生出门上学,总不能背着粮食自己做饭,就需要兑换粮票。
比如封华这种替烈属扫墓,就是正当理由。
封华要是说我要去旅游,你给我开个证明……那得挨顿批评教育!
而且这只是兑换本地粮票,或者本省粮票,如果出省的话得兑换全国粮票,那个还得去中心粮站兑换,数量还有限,不是你想兑多少就有多少的。
本地和全国粮票之间还不是一比一兑换的,因为全国粮票里有一定份额的食用油,很珍贵。
总之,很麻烦!再说封华也拿不出粮食去换,有也不能往外拿啊。
“不用了,队长大叔,蔡奶奶攒了很多粮票,都是之前上面来人看她的时候给的,够我用的了,我吃的少。”封华说道。
第63章 手绘地图
梁青山点点头,这样最好,不然真的很麻烦,他得跟着去公社跑好几趟,现在春耕,实在走不开。
谁知封华回到家,蔡老太太真的拿了几张粮票给她,还真是全国粮票,也确实是上面来人给她的。
不多,只有10来斤的样子。
蔡老太太正在和面,看样子是要烙饼,让她带着。
封华一时间犯了愁,就家里这点粮食她还嫌留的少,不够蔡奶奶一个人吃呢!
“奶奶,你快别做了,我好多粮票呢,都吃不完。”封华赶紧劝道。
“出门在外,有时候你就是有钱有粮票都没地方买吃的。”蔡老太太道。
这倒也是……特别是在60年,国营饭店都倒闭了一大半的情况下。
“奶奶,那我还有钱呢!我在火车上买,火车上买吃的不要粮票!”封华道。
“不要粮票?”蔡老太太好奇地问了一句,她还真不知道,她不出门很多年了。
而粮票才施行5年,她能知道还是上面给她送的时候特意解释了,说是以后出门吃饭或者买个糕点,必须用这个。
但蔡老太太只是顿了一下,又继续手上的动作:“那也带上。”
封华无奈地坐在一边打下手,不过心里却非常温暖。但是她坚持烙了10张饼就再也不让蔡老太太动手了。
每张饼都有10寸大小,发面的,多了拿不动,再说天也越来越热了,怕坏。实际上还是心疼浪费家里的存粮。
蔡老太太又翻出两个罐头瓶在,把家里仅有的两样咸菜每样装了点。
这个封华收的很开心,蔡老太太的手艺是真不错,咸菜做的特别好吃。
而且院子里的蔬菜最多一两个月就下来了,小白菜小油菜下来的更快,马上就能吃了,家里不差这点蔬菜。
最后包了两件衣服就算打点好行李了。
吃完晚饭,蔡老太太并没有回东屋睡觉,而是跟封华一起回了西屋。
这一天晚上,蔡老太太就像从来没有自闭过一样,跟封华讲了许多在外行走需要注意的事项。
如何坐车,如何住店,如何跟人打交道;什么样的人好惹,什么样的人不能惹;惹了事情怎么办,甚至连如何逃跑都说了……
更牛的是蔡老太太拿过她的纸笔,给她画了幅中国地图!连各省的分界线都标出来了,还有山川河流、铁路、国道、各个省会、大城市都画了出来。
一看就是老江湖!
“奶奶,你以前什么人啊?”封华实在忍不住好奇道。
“什么人?”蔡老太太顿了一下,叹道:“天涯沦落人呗……我这一生,都活在战乱里,流离失所,经过的事自然比你一个没出过家门的小孩子多。”
最后,又塞给封华200块钱!
封华犹豫了一瞬就收下了这钱,她不差钱,看蔡奶奶这样,更是根本就不在乎钱,既然蔡奶奶想给,她就收着。
“奶奶,您怎么有这么多钱啊?”封华好奇问道。
蔡老太太没吱声,回屋了。
得,自闭症还没治好。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封华就背着一个大包出门了,里面不但有吃的穿的,还有一副铺盖。
告别了一直在门口张望的蔡老太太,封华又在村口遇见了梁青山。
“队长大叔,有事?”封华好奇问道。梁青山能来送她,她是真没想到。
梁青山这人不坏,对于马大炮这种人,逮到机会他也不会放过的。但是又不像刘保柱那样一心为民,在封华遭到马大炮迫害的时候,他曾经想过和稀泥。
稀泥和不成了,他也能站到正义的一方。她有时候都不好定义这个人。
“没事,我就是来送送你。”梁青山递过一个罐头瓶子道,里面装的是他家自制的咸菜。
他真的只是来送送,实在是这一老一小给他的惊讶太大了!他到现在都不敢相信,这么小的小孩子就要只身万里去边疆了。
封华只让他开了去新疆某个兵团的介绍信。从这里过去正好5000多公里,1万里路。
我的天,小半个长征的距离!他光是想想就打怵。梁青山惊叹地看着背着行囊的封华。
“路上小心啊,别人让你跟他走千万不能去啊!别人给你吃的也不能吃啊!现在人都穷的吃不上饭,还能舍出来给别人的,一定没安好心!”梁青山道。
封华笑了:“谢谢队长大叔!”
梁青山也没别的事,交代了几句自己能想到的注意事项,就跟封华挥手告别了。
封华没有直接去省城坐火车,而是先去了五常,收了她那500斤玉米的尾款——一些山货和兔子。
她要是再不来,刘保柱得急死,没准以为她事发被抓了呢~
跟刘保柱说了声最近几个月没空来,又送给翠花一只钢笔,封华连夜赶到省城火车站,准备开始自己的旅行。
现在直达边疆的火车自然没有,封华也没打算现在就去,她想一路从内蒙过去,她还没忘自己此行的主要目的。
至于扫墓,那是顺带的,也不急于一时。
封华第一步想去一个距离自己最近的草原城市,兴安盟,在省城的正西方,直线距离只有300多公里。
这要是后世,开车几个小时就到了,但是现在想去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得坐火车去隔壁省省会转车,饶个三角形的两边。
她从来没这么走过,但是预计,得个两三天能到。
去隔壁省省会的火车票很好买,而且买普通火车票不要介绍信,给钱就行。
只有买卧铺票需要介绍信,一般的介绍信还不行,得需要出差人员有一定级别。像她这种普通农民身份就买不到,只能坐硬座。
封华买好票,躲进空间,拿出剪刀,狠了狠心,给自己剪了个短发!
她想装个男孩子,多少增加点安全度。12岁的男孩子一个人出门,就不是很奇怪了。这要是十几二十年前,12岁都能当兵打仗了。
而且再过几年,HWB大串联的时候,十四五的孩子全国蹿,一点不奇怪。
所以一个12岁的男孩一个人出门,别人知道了最多夸他胆大、闯荡。
第64章 少年
再说经过一个多月的调理,封华长高了很多,大概有5公分,再加上一身淡定从容的气质,看着有12岁的样子了,甚至更成熟一些。
封华的头发不长,刚刚能垂肩而已,因为长发不好打理,太长了她自己就剪掉了。
本来有些枯黄稀疏的头发,经过一个月的调养,已经漆黑浓密,封华都有些不忍心下手了。
但是再不忍心也得下手。12岁的女孩子可比12岁的男孩子危险多了,她倒是不怕危险,她能打能抗能躲的。她是怕麻烦,一不小心防卫过当弄死一个……就得膈应一辈子。
封华的审美一直不错,又干过服装这一行,再加上几十年的沉淀积累,三两下就给自己理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短发。
仅限于前边……后面就不行了,别别扭扭剪了半天,也就勉强达到整齐。
封华又摸了摸自己的眉毛,不浓不密,纤细微弯,非常秀气漂亮。
就是有点不像男孩子。
可惜眼下没有防水的眉笔,她也不能化一下。用炭笔可不行,一不小心擦一下,就得跟个鬼似的。
最后只能拿出小刀把眉峰修得更锋利一些,看着更英气一些。
封华的鼻梁高挺,笔直,倒是可男可女,最后就是这个樱桃小口……她是实在没办法了。
五官跟不上,只能气质补了。
封华整个人突然静了下来,脸上面无表情,微微抬起的眼里冰冷沉寂,眉梢微挑,嘴角微勾……
似笑非笑的表情配着冰冷的眼神,一股不好惹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幅表情,谁也不敢说她是个女孩子。
封华拍拍脸,这表情是她前世专门练过的,为了不让人觉得她好欺负。女人混商场,到底不容易。
现在见到了邪魅“少年版”……
封华嘻嘻一笑,眼里有了晶亮的神采,嘴角弯起好看的弧度,脸颊甚至露出了一个小酒窝。一下子从冰冷少年变成了阳光帅气的小男孩。
之后换上蔡老太太拿出来的旧衣服,一身没补丁的男装,靛青色,倒是很合身。抬手拍拍小胸脯,还好没发育啊,不然怎么装都不像。
出了空间,封华就在火车站的商亭里买了几份地图,本省的,全国的都有,这些东西火车站就卖。
她虽然走南闯北一辈子,但是没有地图她估计自己一样得丢。有了地图,也不是那么保险啊~
买好地图,封华就找了个角落窝了下来,从行李里拿出一条被子往身上一裹,闭着眼睛开始打盹。
她当然可以在空间里舒舒服服地过一晚,但是她不想那样,不想事事依赖空间。这空间来的莫名,会不会也去的其妙?
如果哪天空间突然消失了,她会不会变成一个无法生存的废物?
估计不会,但是肯定会痛苦不适很长时间。
而且,她挺喜欢现在这种感觉的,身临其境地、清醒地再过一遍60年,再过一遍人生。
时时呆在空间里,她总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火车站里人很少,这时候出门的人太少了,而且都是有事的,毕竟介绍信好开,粮票不好弄,特别是全国粮票,很多城里人都没见过呢。
天亮之后,火车站人才渐渐多了起来,而且一大部分都不是乘客,而是逛黑市的人。
封华静静看了几眼,没有出去交易。她觉得此地有赵永一个代理就够了,不打算再跟本地倒爷打交道。
但是外地的倒是可以,反正都是一锤子买卖,没风险。
10点钟,火车准时进站,倒是难得没有晚点。封华跟着稀稀拉拉地人上了绿皮火车。这时候的火车一半是绿皮海绵座椅,一半还是木头座椅。
她运气不错,这趟车是海绵座椅,虽然只有薄薄一小层,但是总比一层没有的木头强。
更幸运的是座位还是靠窗的,邻座坐着个干部打扮的中年人,一看就健谈,封华比较头疼。
果然,还没等封华坐稳,领导就发话了:“小伙子一个人?”说完抻着脖子看了看整个车厢的过道,刚进来的人都已经坐好了,一看就不是同伴。
封华微微扯了下嘴角,冷淡地应了一声。
这态度看得领导一愣,现在人都特别淳朴、善良、热情、真诚……起码表面上,起码火车上。
一般在火车上碰到搭讪的人,两个人能迅速交换信息,等下车时候对方祖坟埋在哪都知道了!
一是这时候人没有隐私意识,二是出门在外的,聊聊天不寂寞,而且都是陌生人,方便吹牛~
像封华这样的,一看就不是害羞,而是真冷淡的,倒是少见。
领导更热情了!
“小伙子,去哪啊?”
“C春。”封华道。声音清脆,但不软糯娇甜,跟她平时的声音不一样,更像个男孩子。
封华突然有种明悟,是不是世间的事都是有定数的?她的重生并不是意外?而是冥冥之中早有定数?
不然她前世怎么会突然心血来潮地去参加什么企业家歌手大赛?又非常反常地积极,找了个专业老师来给她突击训练,训练之余又非常无聊地跟老师请教了变声技巧。
这个她完全用不上的技巧,她还练得特别起劲儿!没事的时候变换着男声女声自己跟自己说话。
好吧……可能不是什么命数,而是她太无聊,太寂寞了……
不过前世的无心插柳到底成全了现在的女扮男装。她现在是声带没有发育好,发不出太低沉的声音,不然一把纯正的男中音,谁也不会怀疑她是女孩了。
“C春啊,我也要去C春,C春是个好地方啊,你去那干什么啊?”领导问道。
“探亲。”封华淡淡道。
对于这种对话,不回应是不行的。你话少可以是性格冷淡,你什么都不说就太另类了。
保不齐哪个神经过敏的就要去乘警那举报些乱七八糟。
为了少些麻烦,封华有问必答,但是言简意赅又从不提问。
“你家人怎么放心你一个人出门呢?”
“我家就我一个人了,唯一的姑姑在C春。”封华冷冷地看了他一眼道。
“哦……”领导有些尴尬地住了嘴。
周围人也同情地看着她,原来是父母双亡投靠姑姑去了,真可怜。
第65章 盒饭
好了,周围清净了,封华心里松了口气。
实际上她的性格是比较内向的,不喜欢跟陌生人聊天,更不习惯现在这种交换隐私的聊天。
对面的一个年轻人正在说着他结婚那天吃的是猪肉白菜馅的饺子,ba labala……看着周围人咽口水的动作,他隐晦地笑了一下,也不知道有没有留意到自己咽口水的动作?
封华扭头看向窗外。5月份的东北,还没什么春色,火车开起来风就特别凉,对面靠窗的一个大叔一把关上了窗户。
封华无奈地叹了口气,这时候洗衣服肥皂都是稀缺物品,车厢里的味道可以想象了。多亏现在年成不好,碰到好时候,农民出去“干点啥”,鸡鸭鹅狗猪都带着,那味道才销魂呢~
是的,这时候火车随便带东西,猪也能上来。封华前世就遇见过好几次带着猪坐火车的,还是带着好几只!拉一车是必须的……
虽然猪的主人遭了无数白眼,但是还是能上车的,乘务员不管。
这时候火车时速特别慢,封华估计也就60多,还总停站,大大小小,是站就停,提速减速,晃晃悠悠,封华没一会就发现自己晕车了。
皱皱眉靠在椅子上装睡,正好,午饭也不用吃了,省得吸睛了。
封华估计现在已经是12点,然而周围没一个人拿出干粮来吃饭,领导在看报纸,对面大叔在打盹,旁边的年轻人在猛喝开水。
估计看不见的地方也差不多情况。她要是把白面大饼拿出来……之前的同情马上就能变成嫉恨!
一路晃晃悠悠,走走停停,车厢慢慢也满了,就着耳边嗡嗡地聊天声,鼻子里莫名的味道,封华竟然睡着了,直到被一声嘹亮的嗓门惊醒。
“盖浇饭盖浇饭嘞!2毛钱一份!”一个身穿白大褂地男人慢慢走进车厢,一边走一边喊着。嗓门其大,带着调调,喊得还挺有韵味。
整个车厢都骚动了,大家都双眼晶亮地盯着这个人,表情挣扎,2毛钱,也不少了。但是这时候能吃顿像样的饭更不容易。
最后很多人都掏钱买了饭票。是的,饭票,现在火车卖盒饭,都是先来一个人这样喊着卖饭票,一会儿根据饭票领饭。这样能避免做多了食物浪费。
而且特殊时期,短途火车只供应一顿饭,长途火车供应早晚两顿饭,所以中午没人来卖。
封华看了看窗外,太阳已经开始下山了,她倒是挺能睡。
封华这一卡座的三个人都买了盒饭,这三人看着都是有工作有补助的,花起钱来还算舍得。
只有对面那个大叔眼神挣扎了一下。也是,领导工资高,青年家累轻,只有这个大叔,一看就是上有老下有小,小还非常多,不是上学就是结婚的年纪。
封华心里八卦完,也随大流地要了一个盒饭。她中午就没吃饭,是真饿了。再说她不买,又是一波同情的眼光刷下来,看得她尴尬症都要犯了。
最重要的是她想体验一把60年代的盒饭,是不是传说中的那么好吃。
封华第一次吃火车上的盒饭是七十年代,也觉得不错,后来到了八十年代就不行了,到了九十年代直接没法吃了。
没过多久,就有人穿着白大褂推着餐车过来,车里堆满了盒饭,用一个个铝制的饭盒装着,没有盖子。
凭票发饭。
封华看了看,土豆白菜,一点不意外,毕竟是困难时期。
不过她倒是听一个朋友说几年之后的火车上,会出现红烧排骨,红烧肉的盒饭,而且饭量很大,够一个男人吃饱,价钱也只贵了一点点,5毛钱一份。只不过只是偶尔出现。
封华没有要餐车上的筷子,那不是一次性的,这时候也没有一次性的筷子。她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了一副自己的筷子。
“小伙子还挺讲究。”对面的年轻人说道。
封华嗯了一声算是回应,低头默默吃饭。味道还行吧……她现在已经吃惯了空间出产,估计以后再吃任何东西,都只能评价还行了。
不过她骨子里就不是挑食的,认认真真吃完饭,等着餐车再过来的时候上交了餐盒。没错,餐盒必须上交,这可是铝制的!要拿回去再利用的。
过了一会,卖饭票的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