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缘来似你-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哎,前两天尹师傅得了急病,连地都下不来,可咱们还有两艘船没检修,我急得团团转。尹师傅就跟我推荐了这贾老头,说也是祖传的手艺,我就请了他来帮忙。”中年人解释道。
那汉子点点头:“既然是尹师傅介绍的,想必手艺还过得去。”
说话间那贾老头已经爬了上来,搓着手走到他二人身边,笑呵呵问道:“钱管事喊我可是有什么事?”
中年人问道:“那几艘船你可都看好了,可妥当了?”
贾老头立刻点头:“你叫我修的那三艘我都仔仔细细检查修补了一遍,肯定没有问题。”他指指坞室里的那艘船道,“这艘是之前尹师傅修的,我也只大概看了一下,不过应该没有问题。”
“既然是尹师傅自己修的,想来不会有什么纰漏。”那汉子接口道,“钱兄,事不宜迟,咱们早些装货吧,后面还有好几批要运过来呢。”
中年人点点头,打发那贾老头自去休息,便和那汉子领着漕帮其他兄弟装起货来。
那贾老头见任务完成,没自己事了,便乐呵呵地去找账房支了工钱,打了点小酒,买了些卤菜,一个人寻了个角落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待到夜幕时分,确认那几艘装了货的船驶出了码头,他才慢悠悠往家里走。只是路上碰到个急匆匆赶路的人,撞了他一下,险些摔倒。他连喊倒霉,拍了拍胸口,似是察觉到了不同,微微一笑,低声自语道:“老小儿的任务算是完成咯!”
☆、第三十一章 相劝
几日后。
“蒋大伯,这肥堆弄好后,每天还要浇几回水,要麻烦您和大春哥多费心了。”王槿见几个大肥堆都铺得差不多了,嘱咐蒋大伯和杨大春,便是之前那杨大伯家的大儿子道。
“哎,王家侄女你放心吧,这肥我们自己家也制过,就是没加过这地龙。既然你说其他都差不多,咱们照着以前的伺候着,肯定不会出差错的!”蒋大伯肯定地道。
王槿点点头:“恩,那就拜托各位了。这几天天气一直不错,咱们后天就播种,地里还要再透透地浇一遍水,要辛苦大家了!”她将播种事宜事无巨细地和雇工们确认了一遍,又亲自将这五十亩地的情况粗粗检查了下,见都收拾地十分妥当,放下心来,到了日头快落时才和众人打招呼各自回了家。
“地里怎么样,可都安排好了?”陈氏见她回来,急忙迎上来问道。
“恩,娘放心吧,许叔和蒋大伯他们都是种地的好手,以前也种过棉花,只需要有些地方略略注意一下就行了。”王槿语气轻快地道。
陈氏听了略略放心,拉着女儿的手往屋后去,边走边道:“其实像以前那样把地租给村里人种也没什么不好,你要折腾这棉花娘也由着你,就是别钻得太紧,把自己累坏了。咱们家虽没什么大的进项了,但也没啥要花钱的地方,就这么收收租子也省心些。”
王槿听了陈氏的话,心里既温暖又无奈。她握着陈氏的手,撒娇似的嗔道:“娘,我知道分寸的,不会累着自己。但是咱们家有两个弟弟,以后都要成家立业,说不定还要举业当官,光是靠那点租子这么能行。我也不是要挣什么大钱,不过想着多一个大些的进项,以后也好在银钱上多些助力。”
这话陈氏听王槿说了不止一遍,只是她实在不觉得这种棉花能挣多少钱,要不然家家户户都种了。她怕到时候王槿受打击,因而总是时不时这样说几句,好让王槿能先想开些。她轻揽王槿的肩,慈爱地道:“娘还不是怕你累着了,又不是养不起你们几个娃。好了不说了,咱们去把饭菜端出来,准备吃饭吧!”
等到饭菜摆好,大人小孩都上了桌的时候,栓子却提了一只野兔上了门。
“槿妹妹,这兔子是我在山上逮到的,还算有些肥,我拿来给你们添个菜。”栓子将兔子递给王槿道。
“哎呀,栓子哥你什么时候去山上了,怎么不喊上我,太不讲义气了!”王槿一面将兔子提过来,一面对栓子不满道。
“昨天起早去了一趟,也没往深了去,捉了只兔子,几只山鸡就回来了。我记得你说昨儿去集市的,便没来喊你,槿妹妹你别生气。”栓子连忙解释道。
王槿瞧那兔子确实体肥肉硕的,拎着约莫有六七斤重,摇着头递给栓子道:“你现在给我家种地,以后难得能去一趟山里,这兔子你留着自家吃吧。”她见栓子不肯接,又道:“就算你不吃,还要给徐爷爷吃呢,快拿回去吧。我家有养的鸡,不缺肉吃。”
栓子急道:“槿妹妹你拿着吧,这就是我爷爷让我送来的,我家里还留着几只山鸡,够吃一阵子了。你家一直帮衬着我和爷爷,这点东西你要再不收,我们真的过意不去!”
王槿见他态度坚决,只好让王轼把兔子拿到厨房挂起来,自己硬是拉着栓子在家里吃了晚饭才放他回去。
饭后陈氏和王槿就把那兔子剥皮开膛,切成块腌了起来,不然这种天也不大放得住。
“哎,栓子这孩子就是心实诚,有什么东西总要往咱家送一份。自己家还不知道吃的饱不饱。”陈氏边收拾手里的兔子肉,边感叹道。
“是啊,还那么犟,怎么说都没用,非要我收下才行。”王槿有些郁闷地道。
“人家那是感恩。你爹还在的时候就常常让管事偷偷免了他家的租子,有几回还给他爷爷送过药。栓子和徐大爷都记着这份情呢。”陈氏在大盆里的兔肉中倒了一大撮盐,双手搓抹起来。又对王槿道:“栓子这么勤快的孩子,可惜没有爹娘,他爷爷身子骨又不好。这苦日子还有的熬,咱们能帮的就还帮着他点吧。”
“娘,我晓得的。就冲咱们刚来的时候他忙里忙外的帮衬,又是挑水又是砍柴的,我也要多照顾着点。”王槿郑重答应,又笑嘻嘻地挤着眉毛道:“算起来他帮咱们家种三年棉花还能攒不少钱,到时候娘你再帮他娶个媳妇,那才算是帮人帮到底呢!”
陈氏斜睨了王槿一眼,笑骂道:“你娘不是媒婆子也不是他家长辈,怎么好管栓子娶媳妇的事,尽瞎说。”
王槿吐吐舌头,帮陈氏将那一大盆兔肉装进篮子挂在横梁上,还罩了块纱布防止落灰。
“娘,这几日牧儿每天都看书到很晚,我想着劝估计也劝不动,晚些我做些夜宵给他送去。您就带着棠儿早点休息吧。”王槿想起这件事就和陈氏商量道。
“哎,那孩子一看起书来就这么没日没夜的,劝也不听,你爹那会还夸他说有股子狠劲呢。把身体弄垮了那才叫糟。我来给他做夜宵,你和棠儿早点休息吧,正长个子呢,睡少了可不行。”陈氏对王牧也没有办法。“还是我来吧,娘你就带着棠儿早点休息,家里一大堆事情都要你料理,夜宵就我来准备。正好我去劝劝牧儿,再用功也得注意休息。”陈氏听了点点头,嘱咐王槿道:“那你多劝劝他,这两天瞧着又瘦了,晚上可不能再那么晚休息。”王槿将棠儿放在陈氏那里安顿好,也回了自己的厢房。
自从王牧得了江清流送来的书,便过起了头悬梁锥刺股般的苦读生涯,而且是乐在其中。王槿每次喊他吃饭必定是要三催四请,一到饭桌就用汤泡饭,囫囵几口扒下肚,扔下筷子就跑回屋继续用功了。虽然眼底明显带了青灰,但王牧的精神头却依旧高涨,翻着书本眼里常迸发出惊喜和赞叹之色,弄得王槿心里直痒痒,江清流到底送得什么书,写了什么这样引得王牧这般入神。
瞧着夜色已经到二更天了,王槿将手里正绣的一个荷包放进簸箩里,去灶下给王牧下了碗面条,卧了鸡蛋,特意多下了些,用另一个小碗装着,端着去了东厢房。
一推开门,就瞧见了王牧还在埋头看书,坐在他下首的王轼已经困得不行,小脑袋一点一点的,像小鸡啄米。
“牧儿,轼儿,来吃点宵夜吧。”王槿将面条在他们面前一人一碗摆好,轻声道。
王轼闻着香味,渐渐醒过神来,瞧着面前散发着浓浓鲜香之气的面条很是惊喜。最近王牧看书几乎要走火入魔了,他这个小跟班也陪着受了不少罪。他倒是想早点休息,但是看到大哥比自己学问好许多,还这样努力,他就不敢先去休息,况且早前他还暗下决心要超过大哥呢。于是他这几天读书练字的也很勤奋,让王槿和陈氏欣慰不已,这碗面条就是特意犒劳他的。
王牧则是直到书本被王槿夺了去才发觉她的到来。王槿看着他还盯着自己手里的书,明显是想要回去又不敢开口,便气呼呼恶狠狠地道:“先把面吃了!”王牧只好乖乖拿起筷子吃面。读书费脑,其实他也早饿了,只是之前一直沉浸在书本里不觉得。此刻暖暖的面汤下肚,只觉得五脏六腑都被唤醒了,都在喊饿,当下也不管那书了,先填饱肚子再说。
王槿见他好好吃饭了,就在一旁坐下,翻开手里《世说新语》王牧刚刚在看的那页,见这段讲的正是管宁割席的典故。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然而旁边一排如行云流水又刚健有力的行楷小字吸引了王槿的注意。
“世人皆道管宁品性高洁,而华歆贪慕权势。窃以为不过志向不同而已,却无善恶贵贱之分。况华歆经世致用且善修德行,可以为楷模。可参见德行十三-乘船避难篇。”
王槿往后翻了几页,几乎每一章都有江清流的亲笔批注,而且并不是像教科书般拆字讲解,而是多另辟蹊径,旁征博引,观点新颖。就连王槿这个现代人都看了不禁连连点头,心道:这江清流的辩证思想很成熟嘛,跳出了世俗想法的框架,从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典故里品出别的道理。唔,让牧儿跟着他学应该不会变成又酸又腐的书呆子!
一旁的王牧吃好了,眼巴巴望着她手里的书道:“姐,我吃好了。你把书给我吧,我再看会。”
王槿啪地把书合上,粗声粗气道:“还看?这都什么时辰了?明天白天再看,还省些灯油呢!”她看王牧一脸不情愿,就指指一旁正恋恋不舍地舔着碗的王轼道:“你看看,轼儿每天陪着你读书,熬夜,小脸都瘦了一圈了,你看那眼圈黑的。”王轼听到自己被点了名,条件反射般抬起小脸端正身子,再一听大姐的话,立马配合得做出了个萎靡的神情,十分逼真,他确实很累啊,都不用装。
王槿见王牧的神色微微动摇,语气缓和了一些,又道:“你自己再去照照镜子,都成熊猫眼了。用功读书是好事,也要讲究个分寸。以前爹爹虽也不拦着你这般,但从来不准你晚上这样看书,每天早上还要打一套拳。只有把身体养好了,才好安心读书呀。你这样下去,眼睛肯定是第一个坏的,然后就变成那风一吹就到,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了。”王槿眼珠子一转,继续哄到:“你瞧,江公子就会武功,学问也好,像他那样能文能武的,那里去不得,什么事做不成。你不是最佩服江公子么,你怎么不向他学学?我想江公子即便用功读书的时候,也不会忘记劳逸结合,打打拳跑跑步,散散心什么的,是不是?”
王牧终于动摇了,只是他还是有些顾虑。自从父亲去世后,家里出了好多事,他已经有大半年没去学院上课了。现在搬到了乡下,即便能去乡塾,和书院比起来肯定要差一些。这他也不怕,有道是勤能补拙,他多花些功夫便是。只是这做学问,若是只读老师教的那几本书,未免眼界有限,然而无人引导他,他便是再想用功也不知该向哪里使劲。江清流送来的书便像是给他点了灯铺了路,让他一下子就知道该往哪里走。他攒了几个月的劲头一旦爆发,就有些控制不住,每天都恨不得多学一点。只是,他心中也一直有丝隐忧,若是这些书读完了呢,到时候江大哥还会给自己指点吗?
想到这,他微微攥住手,对王槿道:“大姐,过些日子等我把书看得差不多了,我想进城去看望江大哥。”
王槿听了,以为他是想亲自找江清流问问是怎么读书的,觉得也没什么不好,立即答应道:“行,等棉花种下了,我带你去一趟。这些日子你就先不要这般拼命了,不然这副模样让江公子见了,还以为我虐待你了呢。”
王牧不好意思地点点头。王槿将碗筷收拾后,打水让他们洗漱歇下,自己才回房间休息。
☆、第三十二章 午饭
到了播种这日,王槿一大早就去北边地上瞧了瞧,见雇工们一个个都已经各自的田里忙着点穴播种,便打了个招呼让他们中午不用回去吃饭了,自己做好送来。她瞧众人皆忙得热火朝天,就去村头的黄屠夫家的肉铺里买了两条猪肋骨,和一条子足有三斤重的肥多瘦少的五花肉。黄婶子乐呵呵地把新鲜的猪肉放到她提着的篮子里,接过她递来的钱,又好奇问道:“姑娘今天怎么买这么多,家里可是要招待客人?”
“恩,今天棉花下种,蒋大伯他们忙得没空歇,午饭我想做些油水重的吃食给他们送去。”王槿笑答。
“这样啊,那确实要多些肉菜,这干农活啊一定要吃饱饭,油水也不能少了,不然那锄头挥起来都没劲!”黄婶子应和道。
王槿笑笑,不经意间瞟到了挂在猪肉摊侧面的一大捧猪大肠,还有猪心,猪肚和猪腰子。她脑子灵光一闪,不由暗骂自己真是笨,怎么连这些既便宜还好吃的东西都忘了。
她指指那捧猪大肠,冲黄大婶甜甜笑道:“大婶,这些猪下水怎么卖?”
“怎么,你要买啊?哎呀,这下水不好吃,一股子味道呢!”黄大婶有些惊讶。
“恩,以前在一家酒楼吃过一次,味道还行,我想自己也试试能不能做出来呢。婶子,您这些都给我包起来吧!”王槿脑子里已经出现了好几道美食佳肴的名字,急着想回去大试身手呢。
“哎,真要啊?”黄大婶见王槿确实要买这些下水,就一股脑全都放到她篮子里,口中道:“这些下水平日基本卖不出去,也卖不上价,今天都给你做添头吧,就不收你钱了。要是不好吃,可别管大婶事先没告诉你啊!”
王槿见平白捡了这么大个便宜,心里美滋滋的,冲黄大婶甜笑道:“放心吧大婶,肯定不会的。要是做得好,我给您送一碗来!”
黄大婶瞧她这样高兴的样子也跟着笑道:“好啊,那大婶就等着你的菜了!”
“哎!”王槿脆声答应,提着很是沉手的篮子回了家。
陈氏见她提回来这么多猪肉,吓了一大跳:“槿儿,就算要给栓子他们做午饭也不要这么多肉啊,剩下的这天可不好放呢。”
王槿连忙解释道:“娘,没有买很多,您瞧这些下水都是黄大婶送的。”她见陈氏对那些下水一副很不感冒的样子,略带神秘道:“您别看它们脏兮兮的,待会中午看我做些好吃的给您尝尝!”
陈氏知道王槿自小就爱琢磨稀奇的吃食,只是现在条件有限,她已经很少做那些别致的菜肴了,既然她想折腾就随她去吧。当下便道:“行,那娘就等着你了。待会做饭可要娘给你打下手?”
王槿此时兴致高涨,挥挥手道:“不用了娘,今天要做几个肉菜,我自己来吧,您待会去给栓子哥他们送点水就行!”
陈氏听罢也没坚持,自己在厨房也就只能帮着女儿切切洗洗的,别的还真插不上手。
离着晌午还有约莫两个时辰,王槿估算一下,如果自己手脚快一些倒也来得及。便舀了一大碗面粉和一撮盐放在篮子里,提着那些猪下水和一把剪刀去了附近的溪边清洗。
王槿家在村子的西南角,和其他村民都隔得有些远,最近的邻居就是栓子家,因而这条小溪来的人也很少。王槿一个人占据了整块青石板,摊开了架势就搓洗起那些下水。大昭朝不流行吃这下水,一是嫌弃这东西太埋汰,二来有股腥臭气,怎么烧都难以去除,是以王槿才得了这便宜,一文不花就拿回来一堆。她将猪大肠外面的肥油剪去一些,再将大肠里面全翻出来,手里抓了面粉使劲搓揉,直到那手感没有那么黏腻了,再冲洗干净,如此反复了两三次,这大肠才算彻底清洗好。接着她拿起猪肚,剪开一个小口,将猪肚内层翻出来,细细用剪刀刮去上面的黄斑。弄好后,在猪肚表面撒了一层面粉,尤其是褶皱的部分多撒了一些,又搓洗起来。洗好之后还要用盐再洗一遍。这般细致反复的清洗足足消耗了她半个多时辰的时间,带来的面粉和盐也都用完了。王槿腰酸背疼地提着篮子站起来,竟然有一瞬间的摇晃,差点掉进水里。她惊魂未定地拍拍胸口,不禁感叹自己居然洗个东西都这么累,这身子骨退化了好多啊。不行,以后每天都要锻炼身体才行,这个地方医疗条件太差,就算发烧感冒都能有性命之忧,自己还是多强化下体质才行。
回家的路上,王槿就想要不还是像父亲在时那样,每天早上领着弟弟妹妹跑步。可是在村子里跑太扎眼了,恐怕不太合适。后门不远处就有座山,要不爬山也行,正好上山也可以找些山货。王槿打定主意,决定明日早上就自己先去后山探一下路。
她回到家直奔厨房,烧开一锅水,放入大肠和猪肚,又下了一捆葱结,倒了些酒,切了几块姜去腥,才盖上盖子煮起来。她麻利地将那两个猪腰对半剖开,片去白色筋络,切了麦穗花刀,放到碗中泡进清水里。接着从腌菜的塔子里用筷子夹起一根酸笋,洗净切片,再跑到前院的菜地里割了些空心菜,摘了几个茄子青椒,全都洗干净后放在一边备用。此时大肠和猪肚都已经煮熟了,王槿寻了个大碗将它们捞起装好晾凉。准备工作就绪后,王槿先把米饭煮上,才在另一口锅内噼里啪啦地炒起菜来。
酸笋炒猪肚,辣子猪大肠,枸杞腰花汤,蒜泥空心菜,蒸拌茄子…
在王槿炒猪大肠的时候,王棠就跑了过来,问她在做什么,怎么这么香。跟着陈氏也过来了,往锅子里一瞧,笑道:“还是咱家槿儿手巧,这猪下水都能做得这么香。”语气里隐隐带了自豪。
待所有菜做好了,王槿才发现她特意买的肋条和猪肉反而没用上,只好留到下次了。她将几样菜装进食盒,米饭和那一罐汤则装进一个大篮子里,抓了王牧的壮丁陪她往棉花地里送饭去了。
到了地头,王槿寻了个树荫,把饭菜放下,冲还在忙的栓子他们喊道:“吃饭啦!”
众人听得声音,纷纷放下手里的活计,先去不远处的水塘里净了手,再聚到了王槿身边。
王槿和王牧盛好饭,分给围坐一圈的众人,把菜端了出来,都是用大汤碗装的,量很足。干了一上午的活,雇工们也确实饿了,和王槿客气了几句就大口吃起来。
“唔,王家侄女,这个是什么肉啊,真香真好吃!”许叔嚼着嘴里的辣烘烘油滋滋又很有嚼劲的猪大肠问道。
“对啊,王家妹子,这个酸笋烧的是什么,吃着不像肉,味道倒是好得很。”旁边的杨大春也跟着问道。
“这辣的是猪大肠,这酸笋烧得是猪肚,这瓦罐里是猪腰子汤。”王槿一一介绍。
众人听了皆不大相信,猪下水会这么好吃?那许叔又夹了块猪大肠,仔细品了品,疑惑道:“要说这口感确实挺像的,但是怎么一点都不臭啊。”他瞧着王槿问道,“咱们家穷的那会,要是馋肉吃也会买点猪下水,但是怎么烧都有股子臊臭,王家侄女是怎么弄的,怎么烧这么好吃?”众人纷纷点头,也看向王槿,很是好奇。
“其实也没什么,不过是洗的时候要添些面和盐,使劲搓洗,要反复好几遍才能把那味道去了。”王槿照实答道。她并不指望靠这个发财,因而也不会刻意隐瞒。
“还要费面和盐那,那怪不得,咱们农家哪里舍得好好的吃食拿去洗东西。不过王家侄女这茶饭手艺真不错,咱们都有口福了!”许叔笑道,把手里已经空了的碗递给离米饭最近的杨大春:“大春,快给你许叔再盛碗饭,这么好吃的菜,不多吃点饭怎么行?”
哪知杨大春正埋头苦吃,根本停不下来,只含糊不清道:“许叔你自己盛吧我正忙着呢!”
王槿赶紧接过他的碗,添好饭递给他。许叔不好意思地道:“原本就是不想麻烦你的,这样倒像是让你伺候我们大家吃饭了。”
王槿玩笑道:“大家这么辛苦干活,我做这些也是应该的。许叔总这般客气的话,我都不好意思喊您多干些活了。”
众人皆笑起来,蒋大伯点头道:“王家侄女说的对,咱们该干活的时候就使劲干活,该吃地时候也要放开肚皮吃。”
“蒋伯伯这话才对,今天带来的这些菜大家伙可都不能给我剩哟!”王槿感觉和雇工们的关系又近了些,心里也很高兴。
众人这下更是没了顾忌,最后一粒米饭一滴汤都没剩,让王槿和王牧两人提着轻飘飘的空盒子和空罐子回家去了。
到了家,翘首以盼的王棠和王牧一看到他们就急急回头朝陈氏喊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