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缘来似你-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朋友的花园里偶然发现了一株很像木槿的植物,叫朱槿牡丹,在我们南方并不常见。这花开得极好,觉得你应该也会喜欢,就摘了一朵,希望送到的时候还没压坏。”
  王槿将花捧在手心细细端详。
  这朵几乎有她两只手掌大的花朵,形如蝴蝶般的花瓣重重叠叠地簇拥着嫩黄色的花蕊,明丽鲜艳的红色确有几分牡丹的雍容富贵之意。
  真的很好看呢。她嘴角有淡淡的笑意涌现。
  与此同时,江府的秋芷园内沈淑儿也正捧着一封信看得极认真。
  看完后放下信,她清丽如兰的小脸浮上一抹担忧。
  “小姐怎么了?可是四爷有什么事?”侍立一旁的丫环兰香问道。
  她微微摇头:“表哥说一切安好。”
  “那小姐担心什么?”兰香奇道。
  她轻叹道:“表哥一路上舟车劳顿一定很辛苦,应酬交际又会喝酒伤身,在外面也不知道能不能休息得好。这次要到过年的时候才能回家,只怕要吃不少苦呢。”
  “小姐既然这么担心,那就多写几封信叮嘱四爷呗!”兰香笑道,“四爷这些年一直在外行走,从来没出什么事,连病都很少生。我看啊其实是小姐想四爷了吧!”
  沈淑儿小脸微红,辩解道:“才没有,我不是替姨母担心嘛!”
  说着瞪了一眼兰香,气呼呼道:“不理你了,我给姨母报信去!”
  **********************************
  又过了数日,李家布庄的车队来了,李明乾也来了。让王槿意想不到的是阮敏玉和庄雪居然也来了。
  没有随车队去棉仓,她俩的马车在村里人的指引下直接停在了王槿家门口。
  “槿儿姐姐!”阮敏玉看见正要出门的王槿,兴奋地冲上去一把抓住她的手。
  “你们俩怎么来了?”王槿惊讶道。
  “表哥带我们来的!”庄雪嘻嘻笑道。
  “大姐,这两位小姐姐是谁啊?”一个嫩声嫩气的声音道。
  “哇,好漂亮的小姑娘!”阮敏玉赞叹道,蹲下身子和王棠面对面,见她粉雕玉琢般的小脸,忍不住伸手轻轻摸了摸:“我是阮姐姐,这个是庄姐姐,我们都是你大姐的朋友!”
  王棠滴溜溜的眼睛打量了下她二人,脆声道:“阮姐姐,庄姐姐,我叫棠儿!”
  “棠儿,你去把哥哥们喊出来,就说有客人来了要他们帮着招待。”王槿对王棠道。
  王棠点点头,冲阮敏玉二人咧嘴一笑,然后蹬蹬蹬迈着小短腿朝屋内跑去。
  “我待会要出去一趟,你们先在家里坐坐。等我回来了,中午给你们做好吃的!”王槿歉意道。
  “槿儿姐姐,你去忙吧,我们随便转转就行。”知道她是要去安排生意的事情,阮敏玉忙道。
  庄雪也连连点头。
  王槿柔柔一笑:“虽然我不在家,我还有弟弟妹妹在家呢。你们也别出去转了,前两天下雨地上泥泞湿滑得很,就在家里坐坐吧,我让牧儿轼儿教你们玩牌。”
  “玩牌?叶子牌吗?还是麻将牌?”阮敏玉好奇问道。
  “都不是,今天教你们一个新鲜玩法,等下就知道啦!”说着王槿将二人领进屋内,王牧王轼王棠也正好过来了。
  几人见过礼,王槿让王牧教她二人玩牌,陈氏煮了茶水备了点心,一切妥当后,她才出门去了棉仓。
  前来运货的车队还是之前那批人,负责带队的依旧是那位中年掌柜。
  走到棉仓旁的小屋前,站在门口的掌柜恭谨地朝王槿拱手一礼:“王姑娘,公子正在屋内等候。”
  王槿朝他点点头:“劳您久等了。”
  掌柜连称不敢。
  走进小屋,李明乾正坐在她平日记账的桌案前,一手撑着脑袋,一手拿着几张纸看得认真,竟没有注意到她进来。
  “李公子。”她出声提醒。
  “王姑娘。”李明乾转头含笑看向她,指指手中的几页纸,“这是姑娘所著?”
  王槿摇摇头:“是以前看过的武侠话本,因为书丢了,只好自己试着复述出来。”
  复述出来?是要给谁看么?李明乾不禁挑眉。
  “李公子,我们去棉仓验货吧。敏玉她们还在家等着我呢。”王槿又道。
  李明乾点点头,放下手中纸,随她一同进了棉仓。
  棉仓的左边分为了上下两层,堆满了鼓囊囊的麻袋。右边的麻袋从地上直接堆到了屋顶,两侧之间只留出了一条四尺多宽的通道,行于其间,颇有些壮观之感。
  “我记得姑娘之前说的是种了一百多亩的棉花?”李明乾看着堆满仓库的麻袋,有些惊讶道,“这产量却像三四百亩的产出。”
  “嗯,就一百多亩。”王槿有些得意,突然想到什么,又有些担忧道:“是不是太多了,超过公子需要的数量了?”
  想起上回自己硬着头皮收了她两万多斤稻子的事情,李明乾不禁轻笑道:“放心,还吃得下!”
  王槿松了口气。
  这个人虽然品行有些瑕疵,但有见识有资本,爽快又不抠门,是极好的生意伙伴。若是换成其他人,她还不一定有信心说服呢。
  “栓子哥,麻烦你把那三个样品拿过来。”王槿对立在一旁的栓子道。
  栓子点头,应声而去。再回来时,他手里捧了三个布袋。
  “李公子,我知道市面上棉花收购价格基本都是四十文一斤,不过今日我想和您重新议价。”王槿看向李明乾,笑意盈盈道。
  “哦?”李明乾挑挑眉,“愿闻其详。”
  

☆、第九十章 约定

  东西是早已经洗净的,而且因为这几天给长工们准备午饭,家里备了不少蔬菜肉食,前两天栓子又送来一筐山菌和一条野乌鱼,正好今日派上用场。
  将乌鱼置于砧板上,两面鱼身肉割下,只剩个鱼架子。将鱼架子放入瓦罐架在炉子上煮汤,再将鱼肉片好,加入番薯粉和鸡蛋腌制。
  再从从腌菜坛里捞出一颗酸菜,洗净切好,再备好香葱段辣椒蒜头等,放在一边。
  接着在洗净的整鸡肚子里放入糯米,再用针线缝起,放进瓦罐,再放入葱姜料酒,少许醋,加入清水,置于炉子上开始炖烧。
  排骨裹上浆,入油锅炸的八成熟,取出放凉备用。
  萝卜苗焯水挤干剁碎,莲藕切成小丁浸在水里,嫩葫芦刨丝后打入鸡蛋再加入面粉搅匀成面浆。
  厨房里案板上切菜之声不断,节奏快而不乱,一把把,一条条,一段段的食材在王槿手下陆续被处理好。
  李明乾和王棠皆目不转睛地看着王槿,似乎一眨眼就会漏看了什么。
  而这时炉子上的瓦罐已经扑扑往外冒气了。
  将盖子掀开,王槿把洗好的菌菇放入瓦罐,轻轻搅动一番,再把盖子盖上继续熬煮。
  算算时辰,王槿回头对王棠笑道:“来帮大姐煮饭烧火。”
  王棠一个骨碌从椅上站起来,跑到灶后开始添柴生火,还不忘脆声对李明乾解释道:“大哥哥,棠儿最会烧饭了,能烧出好吃的锅巴呢!”
  李明乾不禁莞尔。
  “我要开始炒菜了,可能会有些呛人,你忍不住的话就去前面避一避吧。”王槿微微一笑道。
  挑挑眉,李明乾道:“姑娘若是忍得了,想来我也应该没什么问题。”
  你就逞能吧,待会肯定得跑!王槿心中暗想,面上轻轻一笑,不再多言。
  第一道是酸甜藕丁。炒好后,空气里飘散着淡淡酸香之气,很是开胃。洁白的藕丁里点缀着红绿两色菜椒,色泽诱人。
  第二道是清炒萝卜苗。王槿加了些毛豆进去,清香中微苦的味道,尤其解腻。
  第三道是葫芦鸡蛋饼。锅里刷好油,将之前调好的面浆倒入一部分,小心地摊开煎匀,鸡蛋饼的香味里混着葫芦丝的清香,让人食指大动。
  第四道是糖醋排骨。将排骨再次入锅煎至金黄色后盛起,调好糖醋酱汁淋于其上,撒上葱花即可。
  第五道是酸菜鱼。热好油,王槿将准备好的葱姜蒜花椒辣椒一股脑倒进去煸炒,渐渐一股辛辣呛鼻之气弥漫出来,她的嘴角浮现一抹坏笑。
  “阿嚏!”果不其然,李明乾打了个喷嚏。
  王槿背对着他露出一丝得意的笑。要不是考虑到你们不能吃辣,刚刚几个菜我全烧成辣椒版的,保证你马上逃之夭夭。
  锅中加入水,放入酸菜,盖上盖子煮一会,王槿揭开煮鱼架子的瓦罐,将鱼架子整个捞出扔掉,放入小白菜,皮蛋和一小把开洋,待一烫熟就封了炉子的火。
  这时锅里的酸菜已经被煮出了鲜香之气。揭开锅盖,王槿将腌制的鱼片划入锅中,待一烫熟,便吩咐道:“棠儿,撤火!”
  王棠立即将柴火抽出,只留了些许底火维持温度。
  滚水中把泡好的木耳汆过,用些许醋和酱油拌了,这顿饭就做好了。
  装好饭菜端去饭厅,阮敏玉正坐在椅子里满脸喜气地数着怀里的铜板,一见到她过来,立马迎了上来,兴奋道:“槿儿姐姐,我赢了我赢了!”
  王槿将食盒搁到桌上,笑问:“真的吗,那你赢了多少呀?”
  阮敏玉瞧瞧瞥了眼王牧,得意道:“整整七十个铜板!”
  “我也赢了二十个呢!”庄雪凑过来道。
  “不错嘛,都这么厉害!”王槿赞道,“快把铜板收好了,咱们准备吃饭!”
  一桌子菜摆好后,人也坐得满满当当。许是饭菜特别可口又或是众人心情皆不错,满桌的菜吃得连汤都不剩,锅巴都被铲出来就着鸡汤吃掉了。
  因为阮敏玉和庄雪有午睡的习惯,带着她们净手洗漱后,王槿就把她俩安置到自己房间休息。再把母亲弟弟妹妹也安排去午休,她沏了一壶茶,和李明乾坐在院子里聊天。
  “李公子,还记得我们之前约定的三件事么?”王槿说道。
  “一日未敢忘却。”李明乾微微肃了神情道。
  “我已经想好了两件事。”王槿看向李明乾轻声道,“第一件事,我想和李家签十年的粮食和棉花收购的协议。”
  没有任何犹豫,李明乾点头道:“好。”
  王槿从袖子里取出提前拟好的协议递给他,道:“内容我已经拟好了,每年收购的价格会根据市场价相应调整,不会让公子吃亏的。”
  李明乾将协议收下,点头道:“我自然信得过姑娘。”
  “第二件事,”王槿顿了顿道,“李公子应该认识漕帮舵主朱鸣吧?”
  李明乾心中微异,点头道:“生意上有所往来。”
  王槿笑了笑:“我想请李公子帮我查一查,一年以前漕帮出事的那起海运从筹办之日起所有经手之人以及投资商户的名单。”
  “是因为伯父?”李明乾心中微叹,道:“这件事牵涉有些广,知道太多对姑娘只怕有害无益。”
  王槿淡淡一笑:“这么说公子是知道其中有异了?不论如何,这件事我是一定会查到底的。”
  见她似乎心意已决,李明乾点点头道:“其实这件事我一直派人在追查,待确认事实后便将所得情报告知姑娘。”他面色有些郑重道,“但是希望姑娘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我知道,我还有家人,不会做傻事的。”王槿轻轻一笑。
  李明乾的心微微一抽,她的笑里分明透露出一丝决绝之意。再想到手里的这份十年协议,他更是有不好的预感。
  “这件事比你想的要复杂许多,”李明乾斟酌道,“其中牵涉了朝堂之争,李家在那次海运里损失了近十万两,也只能静观其变,姑娘…”
  王槿轻轻摆了摆手,笑道:“仙人打架,与我这个凡人有何关系。我只要找出事实真相,以告慰父亲在天之灵。”
  李明乾眉头微蹙,心头那抹不妙的预感更是强烈。
  “那还请姑娘耐心等待,我一旦确认消息就告知姑娘。”他微一沉吟说道,“另外姑娘的琉璃小鼎已经找稳妥的工匠修补好了,过几日就会送来。”
  “恩,有劳李公子费心了。”王槿道。
  “应该的。”李明乾道。
  二人坐在院子里喝茶,各怀心思,静默无言。
  晚间,回到李府,李明乾唤来随星。
  “上次派出去的那些人查的怎么样了?”李明乾问道。
  “那帮船员的底已经摸得差不多了,四川那里的情况还没有彻底查清楚,尚需些时日。”随星道。
  “再派些人手过去,年底前一定要查清楚。”李明乾道,手指轻敲桌面,“那个叫叶青木的也派人再细查一番。”
  随星领命而去,李明乾静坐沉思,眼里闪过坚定之意。
  

☆、第九十一章 进学

  晚上,王槿拉着陈氏进了房间,将今日收的银讫交给她。
  “娘,这是卖棉花得的钱,我直接存在了通利钱庄,您拿去收好。”王槿道。
  “这么多?!”陈氏虽不大识字,四百八十两这几个字却是识得的,当下又是惊讶又是欢喜。
  “是呀,这可是扣除了工钱成本剩下的纯利润!”王槿也很开心。
  “那加上卖粮食的钱,今年咱家一共挣了有六百两银子?”陈氏心里一盘算,有些不可置信道。
  “恩,我和李公子还签了十年的契呢,以后弟弟们举业,小妹出嫁的银子就都有了。”王槿笑道。
  陈氏连连点头,将银讫收好,伸手轻抚王槿的头发,怜爱地叹道:“为了挣这银子,这一年我的槿儿吃了不少苦,以后这些事都交给娘吧,你就在家养着。娘要把你养得漂漂亮亮,白白嫩嫩的!”
  王槿把头靠在陈氏肩上,轻轻点了点头,心底却有一声浅浅的叹息。
  ***************************************************
  日子匆匆如流水,转眼就进了腊月。
  自从忙完了棉花的事,王槿就空闲了许多。每天变着法的做各种好吃的喂饱弟弟妹妹们,其中有许多菜式都是学着江清流信中描述来做的。
  说到江清流,这段时间他的信来得很频繁,几乎五六天一封。多是写些每日里的见闻之事,流水账一般,却恰好可以给闲来无事的王槿打发时光。
  当然她的回信也多了,天龙八部更是已经写到了后半段。她的房间也在不知不觉间多添了许多小物件。
  比如梳妆台上那面精致的玻璃小镜,茶案上的一套汝窑青瓷茶具,窗台上一盆幼嫩初生的绿植,帐前悬挂的一小串竹铛风铃。
  她的生活似乎又回到了父亲在时的模样,无忧无虑,时时便有些小小惊喜。
  这日已是腊月初八,王槿将早早泡上的豆子们熬煮了一个上午,给村长家和其他相熟的人家送去些,一家人围坐在厨房的饭桌前,品尝着香甜的腊八粥。
  “槿儿,上次江公子送来的那匹布娘已经给你和棠儿做成了衣裳,待会试一下,看合不合身。”陈氏说道。
  “这么快?”王槿惊讶道,随即又有些生气,“娘肯定又熬夜了!”
  陈氏笑道:“哪里要熬夜,你以为娘做针线和你一样磨蹭啊?”
  王槿讪讪一笑,连忙岔开话题。
  吃好后收拾了碗筷,陈氏先带王棠回屋试衣服,王槿将灶台柴火收拾归拢一番,王牧在她身后神情有些犹豫,欲言又止。
  “姐,”他深吸一口气,开口道,“我打算年后去金陵雍学书院进修,等过几年学有所成了再参加院试。”
  王槿心中一喜,面上却惊讶道:“去金陵?”
  王牧点点头道:“江大哥写信给我,说已经在书院替我安排好了,年后就过去上学。”
  “雍学书院是金陵,哦不,整个省内最好的书院了。”见王槿沉默不语,王牧急忙解释道,“江大哥想必花了很多功夫才替我争取到这个名额的,姐,我…我能去么?”他声音渐低,原本雀跃的心情也沉了下来。
  “既然如此,那就去吧。”王槿走到他身边,柔声道,“我们在家过完年,就早些去金陵,看看有什么要准备的。”
  “嗯!”王牧连连点头,抑制不住地欢喜起来。
  “不过我们得再和娘商量商量这事。”王槿笑道,“娘要是不准,我可没办法!”
  果然陈氏听到这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舍不得。不过在王牧王槿的劝说下,最终勉强同意了,更是决定过了元宵就启程去金陵。
  晚间,王槿回到屋里,给江清流回了信。对他如此神速高效的行动力给予了高度赞扬和佩服之情,并且告知了自家年后去金陵的计划。
  不知为何,她心中似乎有一丝淡淡的期盼。
  几日后,京杭运河上一艘桅船内,江清流收到了来信。
  他这次在外奔波了近三个月,前几日才结束了京城之行,此时正在乘船回金陵的途中。
  “要来金陵么?”他的心情忍不住欢愉雀跃起来。
  回到江府,第一时间自然要去看望母亲。
  甫一进门,冯老太太便拉着他在身边坐下,上上下下细细打量一番。见他精神极好,只稍稍瘦了一些,身姿越发挺拔,才放下心来。
  “你这一走就是几个月,每次回信就那么几句话,让我和淑儿好一阵担心。”冯老太太瞥了眼一旁正一脸关切看着江清流的淑儿,嗔怪道。
  “儿子在外行走惯了的,能照顾好自己,母亲不必忧心。”江清流笑道。
  冯老太太眼里闪过一丝疼惜和隐隐的自责,想着他这般风尘仆仆的模样定是还没来得及休息,忙道:“我让下人备好了热水的,你先去洗个澡睡一觉,晚些再过来一起用膳。”
  江清流点点头,便回了卧溪别院。
  丫环捧着他换下的衣服准备送去浣衣房,迎面走来刚得了消息的沈淑儿,她急忙停下脚步行礼。
  沈淑儿朝她微微一笑,经过之时却瞥见衣服上的香囊似乎有些异样。
  她停住脚步,拿起那枚香囊细细打量。既没有掺金银绣线,用的也不是什么名贵料子,针脚只能算得上整齐,绣的那个圆滚滚胖乎乎的动物倒是有几分憨态,尚能入眼。
  这肯定不是江府绣房做的东西。沈淑儿可以断定。
  这样普通甚至拙劣的香囊,表哥也不会特意去买,那么只有一个可能了…她的心倏忽一沉,原本见到江清流的喜悦期待一扫而空,只觉心中一痛。
  将香囊放回衣服上,她走进院内,朝一个丫环问道:“表哥身边的那个护卫在哪里?”
  那丫环福着身子,指了指院外道:“秦护卫去清点爷带回来的货物,这会应该要回来了。”
  果然秦子明不一会儿就进了院子。他见到沈淑儿吃了一惊,连忙行礼。
  “秦护卫不必多礼,”沈淑儿此刻心乱如麻:“淑儿有一件事想问问护卫。”
  “表小姐请讲。”秦子明垂着眼,恭敬道。
  “表哥出去的这几个月里,有…有遇到过什么姑娘吗?”她轻咬嘴唇道。
  秦子明不知她用意,想了想如实道:“爷这次出门见的都是生意上的人,若是说女子么,有些场合难免少不了,不过爷未曾和哪个风月女子有过多接触。”
  “那除了这些…女子,”沈淑儿忍着羞意道,“表哥没有再见过其他姑娘么?”
  “没有。”秦子明道。
  沈淑儿心中急痛微缓,脸上重新有了笑意:“多谢护卫告知。”
  她顿了顿又道:“还请秦护卫不要和表哥提起此事,不然表哥又该说我总做姨母的斥候了。”
  她语气带了一丝娇嗔,秦子明连忙答应,头垂得更低。
  

☆、第九十二章 端倪

  晚间,江清流去了浣葛居陪冯氏和淑儿用膳。
  淑儿见他腰间系着的赫然正是之前的那个香囊,心中又是一紧。
  不是拿去洗了么,怎么表哥又戴上了?她有些食不知味,筷子有一下没一下地扒着碗里的米饭。
  “哎哟,我的小心肝,怎么尽吃白饭,都不夹菜了呀?”冯氏嗔道,给她夹了几筷子胭脂鸡脯。
  沈淑儿勉强一笑,见江清流正看过来,神情亲切,不知从哪里生出了一股勇气,脱口问道:“表哥,你这香囊别致的很,哪里来的?”
  江清流微微一愣,随即笑道:“向别人讨来的。”
  讨来的?这下冯氏也好奇起来,凑过去端看了几眼,更觉奇怪。
  “我瞧你这个做工粗糙得很,咱家绣房做的不好吗,你还要向别人去讨?”冯氏笑道,“不知道的还当是咱们江府没落了呢!”
  若是槿儿知道自己辛苦半月的成果被说成粗糙得很,只怕会气得瞪眼睛吧!江清流默默想道,嘴角不由露出一抹笑意。
  冯氏看得一愣,觉得其中只怕另有缘由,不想打草惊蛇,便不再追问。
  待江清流走后,沈淑儿陪着冯氏将这几个月江清流寄来的书信又看了一遍,没有发现任何端倪。冯氏略一思量,喊来钱妈妈吩咐了一番后,对沈淑儿笑道:“也不知道你表哥这回是不是真的开了情窍,不晓得是哪家的姑娘,姨母好奇地很哪!”
  沈淑儿却连勉强的笑都做不出来,已然一副泫然欲泣的模样。
  冯氏心头一惊,连忙把沈淑儿搂进怀里,连声哄道:“这是怎么了?谁又欺负你了?告诉姨母,姨母给你出气去!”
  沈淑儿再也忍不住,眼泪涟涟,泣不成声。
  她呜咽着,声音断断续续:“淑,淑儿…不想…离开姨母…要…一直留在…姨母身边…”
  冯氏初时以为她又被哪个堂姐妹欺负了,便轻拍着她的背柔声哄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