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穿今八十年代的家长里短-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窝囊废!马盼娣暗骂一声,迎上陈邦强的视线,冲着他往陈志军的方向使了使眼色,还不快去把你儿子给劝下。
“志……志军,你把振兴、振华放下。”陈邦强期期艾艾地说,“他们还小,以后慢慢教。”他是说不上话,但会看,这事是两孙子的不对,怎么能抢大妞的压岁钱。孙子在家被老太婆宠得越发霸道,他几次开口想纠正,没说上一句话就被护崽子的老太婆反过来骂了。
陈志军最后还是放下陈振兴兄弟,不是陈邦强的劝起了作用,而是陈振华吓得尿了裤子了。
在除了陈志宝外,其余人围着陈振兴哥俩的时候,苏英华悄悄地拿出两个五毛的红包塞进陈丽华的口袋里,“收好了,别让人看到。”
被马盼娣吼了一声不敢哭出声的陈丽华默默流着泪,她下意思地捂住口袋,眼睛飘向搂着陈振兴的马盼娣,拽着口袋的手更用力,露出个弱弱的笑,声音轻地似蚊子般小,“谢谢婶子。”
在陈邦强家耽误了会时间,小两口跟无心理会他们的马盼娣他们拜了年,和陈志党一起赶去给其他人拜年。村里的习俗是结了婚的不给红包,关系近的给抓把糖果干果,关系远的说几句吉利话客套一番就行了。
他们一家一户地逛下来,直到十二点多才走完村里所有的亲戚。苏英华和陈志军口袋里装满了干果,兜里的红包也撒出了不少,倒是没有结婚的陈志党被人强塞了好几个红包。
等回到家的时候,家里也来了客人,是不是别人正是陈志宝一家五口人。
苏英华脸上快速闪过一丝厌恶,不为别的,就只因为那五个人围着她早上摆着的圆盘吃个不停,桌上桌下撒满了粉屑干果壳。
如果是这样的话,她还不至于那么生气,毕竟摆出来的东西就是拿给别人吃的,给谁吃她不关心,但是张青青夫妻一边吃一边让陈国强拿这拿那,半点没把这个长辈放在眼底。
“大伯,振兴振华没吃过罐头,你看……”给他们弄点吃吃。
她后半句没来得及说出来,就见陈国强一脸惊喜地说:“志军,你们回来了?怎么去了这么久?”
张青青僵硬着脖子以极其缓慢的速度转过头,干笑,“呵呵,英……华,你们回来了。”她不敢瞧陈志军,捅捅身边的陈志宝,只是陈志宝没理会,自顾自地吃,张青青只好继续说,“我们来给,给大伯拜年。”
苏英华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刚吃过早饭还这么能吃,也不怕撑了,面上不显地说:“嫂子你们原来在这里,五叔他们还问起你们怎么没去呢?”陈五叔他们见陈志党和他们两口子一起来拜年,就顺带问起陈志宝怎么没一起来,“问我你们是不是不去了?”
张青青笑的尴尬,“就去就去,还不是振华那孩子给耽搁了,我们出来的晚,这不来不及去!”
苏英华瞥了眼陈振华,他抓着槽子糕啃,身下已经换了条裤子。
“大伯,我们先回了。”张青青扯着陈志宝起身,陈志宝抓了两把干果塞口袋,不耐烦地率先出去,从头到尾就没有抬起头看过陈志军几人。“振兴、振华走了。”张青青又喊,身后就陈丽华跟着,两儿子依旧趴在桌上吃个不停。
她走过去拉一手一个拉他们,陈振兴死趴着不动,一扯人往下滑,抱着桌腿,“我不要走,我要罐头。”他奶说了,大爷爷家的东西都是他的,让他想吃就吃。他吃了饼干、槽子糕、甜甜的躺和瓜子花生,就那个罐头没吃到。
陈振华也不走,跟着他哥哭着闹着要罐头。
“大伯,你看……”咋办?我是拿他们没办法。
张青青为难地说。
陈国强没说话,陈志军咳了一声,张青青一哆嗦,也顾不得折腾地两娃,一边一个抄起夹在腋下,飞快地走了。
第四十九章 四九
陈振兴和陈振华很快又回来了,陈志党诧异地说:“振兴振华,你们不跟爸妈去拜年?”
两人没说话,快速爬上凳子,争先恐后地抓起圆盘里所剩无几的糖果装口袋,直到盘子里一颗不剩,这才一骨碌地滑下凳子跑了出去。
他们走了一会儿,陈国强这才重新问起他们怎么回来的怎么晚,苏英华把在陈邦强家的事简单说了一遍,陈国强想到刚刚两孩子的表现,沉着脸说:“胡闹,老三再不管管,这两个孩子就废了。”
现在就养残了,苏英华心里嘀咕一声,不过这是夫家的事,而且还是夫家隔房的事,她不好多说什么,看陈国强气的不行,忙出声安慰道:“爸,你不要生气,孩子还小,等上了学让老师给教教,或许还能学好呢。”也就指望老师了,那个家的家长是靠不上的。不过她看这事悬,自古以来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好学坏还得看自身,苏英秀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还是高中生呢,读了这么多年的事,结果也那样。
“但愿吧,”陈国强无奈地叹了口气,陈邦强家啥情况他能不清楚,就他三弟在那个家话都不敢大声说,巴望马盼娣和张青青,得了,两侄孙就是第二个第三个陈志宝,“算了,咱一个外人上啥心,别人还不把这当回事呢。”他又不是没说过,每回张嘴都让马盼娣给堵了回来。
“大伯,大哥他们过来多久了?”要知道到别人家拜年都是意思意思地吃几颗,毕竟大年初一不能扫地,大伙尽量不把地给弄脏,然后说上几句应酬的话,待上几分钟就可以去下一家了,陈志党看着一地的糖果果壳,都没下脚的地方,看到他二哥拿起扫把从外往里扫,他跟着一起扫,不一会儿就装满了半个畚箕。
陈国强没好气地说:“快坐了两个多小时了,一家子的嘴就没停过,你们回来的晚没见到,这已经是第二盘干果了。”他不是心疼那点吃食,而是那对夫妻的行为实在看不上眼,张青青话里话外的意思说他红包给少了,哪少了?一块了!听志军他们的意思,他们也给了,加起来六块了。陈志宝呢?就是个哑巴,那张嘴不是用来说话的,是拿来吃的。
苏英华擦桌的动作一顿,这也太能吃了,木圆盘跟搪瓷盆差不多大,她走前还给堆得满满的,收起心里的惊讶,若无其事地继续擦桌子,上面都是粉屑果壳,不擦干净待会怎么吃饭。
“你们是不晓得,我不给重新拿吃的,志宝他媳妇就打丽华,拦都拦不住,振兴、振宝还滚地打滚哭闹。”好的不学,专学坏的。那两侄孙躺在地上撒泼的神情跟马盼娣一模一样陈国强越说越气,他能咋办?拦着张青青不让打,人都说了这是管教自个孩子,是她的家事。不客气地送客呢,陈振兴和陈振宝懒着不走,又不能跟个孩子计较,无奈之下只得给他们拿。好在他们想着这几天家里客人多,货板放这屋挡路,给锁到小屋去了,要是仍在这屋,他敢说那几人能把东西给吃光搬光。
他站起来走到边上,陈志军外边扫好了,扫到他坐的地方了。
苏英华忙转移话题,陈国强好不容易消气点了,干嘛又提那家子人的事,“爸,你不知道,六婶给志党红包,志党脖子都红了。”
陈志党说他都这么大了,死活不要,六婶直接回说她不管,老规矩传下来的,没结婚的就得给,当时陈志党脸涨的通红,出了门吹了半天的风那热度都没褪下。
“志党去年被他六婶追到家给红包呢。”陈国强想起这事就觉得好笑,志党去年到他六婶家拜年不要红包,被他六婶追到这里来,当着他的面非要给志党红包,“哎,看我,还没给志党红包。”
陈国强掏出红包递给陈志党,陈志党一脸窘迫,好好地怎么就突然说到他身上,边想边说:“大伯新年好。”干脆地接过,他不想再推来让去了,去年六婶追的事可被人打趣了整整半年,到了今天都没被人忘记,而且他大伯的性子,哪容得了自己拒绝。
苏英华笑着跟着凑热闹说:“我和志军这做哥哥嫂嫂的也得出一份。”
陈志军问媳妇要一个红包,“你嫂子归你嫂子的,这是我的。”
陈志军看着递到眼底下的两个红包,无语了,村里同一辈分的人一般不会给红包,除非是兄弟两岁数相差很大,二哥比自己也只大五岁,远远没到要给红包的地步,还没想好怎么回,就听到陈国强大笑,“哈哈哈,是该给的,志党,快收下。”陈国强催促道。
陈志党被这么一打趣,连忙拿着两个畚箕跑出去,“我去到垃圾。”那身形极其狼狈,逗得人眉开眼笑。他到了门口又折返了回来,初一扫地已经是迫不得已,这垃圾是万万不能拿出去丢的。
“好了,志党你就收下,你兄嫂都拿出来了,也没有收回去的理。”陈国强见陈志党不好意思的样子劝道,最后幽幽地说,“不想明年再收红包,你今年把婚给结了。”二十三岁了,村里同龄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呃,志军除外,他那是在部队没法子,而且志军好歹有对象,志党呢?他就没见到身边有姑娘。
陈国强开始忧心陈志军的婚事,“你也不小了,该考虑考虑婚事。”
他话一出,自己就后悔了,屋内陷入一片寂静。
“志党,爸这话在理,不过这事不急,你要是有中意的跟我们讲,你嫂子进门了,能把你把事给操办起来。”陈志军打破沉默说,“现在去给你嫂子烧火,快一点了,咱家午饭还没着落呢。”
中午是汤圆,在出门拜年前就做好了。汤圆煮熟很快,水开了放下去,等汤圆浮起来就能吃了。下午不用出去拜年,四人在屋里听着广播说着话,很快就一天过去了。
不过关于陈志党婚事的事倒是再也没有提起过,三个男人像是选择性地遗忘掉这一茬,连根结婚相关的事都不说,苏英华很有眼色地避开忌讳的话题。
“志党为啥不想结婚?”苏英华躺在陈志军的怀里问。
陈志军叹息一声,“不是不想结,而是没法子结。”
陈志党有过对象,都到了要谈婚论嫁的地步,偏偏卡在马盼娣那边。马盼娣不中意那对象,文文弱弱的让她想起当年的张青青,深怕这个也是装的。在她心里,张青青没嫁进来前的性子是扮出来的。
她没有明着说不喜那姑娘,借口说女方要的彩礼太多,等女方松口彩礼少点也可以,她又说家里屋子挤,住不开。
女方父母原本就不满意陈志党家里的情况,能同意两人处对象一来是女儿喜欢,二来还是中意陈志党这个人,只是等马盼娣的态度一出来,看出她的不情愿,就不想这门婚事继续谈下去,陈志党是好,但跟他差不多的人又不是找不到,可有这么个婆婆,哪里舍得闺女嫁过去吃苦,找了介绍人跟陈志党打了声招呼,这婚事就黄了。
苏英华沉默了一会,“不是可以住咱家吗?”那个时候陈志军在部队,家里就陈国强一人住,不说再多两个,就是现在也住的过来。
“那个时候爸去看我了,等回来的时候两个人已经黄了,那姑娘也定亲了。”陈志军到现在都记得他爸说志党有对象时的开心,和他爸刚走没多久他就接到家里的来信说志党的事黄了时的气愤。
“志党是不是还念着那姑娘?”要不怎么没再处一个?
陈志军摸着媳妇的头发,“这到不是,事情过去这么久了,那姑娘孩子都生了两个。志党不想现在结婚,是想攒点钱自己起个屋子分出来过。”
陈国强当时说把
苏英华沉默了一会,“不是可以住咱家吗?”那个时候陈志军在部队,家里就陈国强一人住,不说再多两个,就是现在也住的过来。
“那个时候爸去看我了,等回来的时候两个人已经黄了,那姑娘也定亲了。”陈志军到现在都记得他爸说志党有对象时的开心,和他爸刚走没多久他就接到家里的来信说志党的事黄了时的气愤。
“志党是不是还念着那姑娘?”要不怎么没再处一个?
陈志军摸着媳妇的头发,“这到不是,事情过去这么久了,那姑娘孩子都生了两个。志党不想现在结婚,是想攒点钱自己起个屋子分出来过。”
“爸当初想把三……婶占去的房子拿回来给志党,三婶不愿意,那个时候还闹得很难看,志党说不要房子,不过他的工资自己拿。”陈志军继续说,“她当然是不肯,志党的工资每一年一两百,还是爸逼着她在房子和工资之间二选一。”
苏英华知道马盼娣选了房子,毕竟他们现在还住着,“她怎么会同意选?”以马盼娣的性子,两个都要的,根本不会做出选择。
“爸手里有当初分家的契约,志党的意思不选他就立马搬出去,让三婶房子钱一样都得不到。”那事之后,志党就不怎么回那个家了,从船上回来直接住到陈国强这里。
原来马盼娣被逼无奈之下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苏英华想换做她是陈志党,她说什么都要搬出来,不过她不是陈志党,她跟马盼娣没有血缘的牵绊,所以才能如此冷静地做出选择。
第五十章 五〇
陈志宝看到张青青喜笑颜开地进来,腾地一下坐了起来,急不可待地问:“多少?咋也得有十五块吧?”光光他大伯家就给了六块,其他几家加起来怎么也有个□□块。
张青青脸色顿时不好,冲着他骂咧咧,“呸,十五?做梦呢。连个十块没凑不齐。”她晃了晃手里的小布袋,陈志宝听到声响,眼光发量地盯着布袋子,根本就没听到张青青说得是多少,他腼着脸讨好地说:“媳妇,给我几块,不多,五块就好。”他见张青青脸色越发不好,忙改口,试探着说:“四块?三块?……”
张青青瞪了他一眼,“你找妈要去,妈那有三块。”死老太婆跟她抢,要不是想着儿子睡着了不好吵醒,她非得把抢走的三块给夺回来。
咋说的,张青青和马盼娣想到一块去了,把主意打到三个孩子的压岁钱上头去了。陈丽华收到的红包在拜完一家就被张青青没收了,至于两个儿子,是趁着他们睡着了,两个人前后脚地进屋去拿。
只是马盼娣晚了一步,大头被张青青给拿走。两人自是想要对方手里的钱,不过怕吵醒孩子没敢动手抢。
见陈志宝屁颠颠地出去,她呸了一声,陈志宝就这点出息,伸手想着女人要钱,恬不知羞。不过一想到到时候能从陈志宝手里拿到两块钱,张青青乐了,陈志宝还是有点用,能替她从死老太婆手里要到钱。
但张青青笑了一会又沉下脸,除了陈国强家给的和去年一样,其他的就给了一毛两毛的,明显不如去年,想到去年十四多块钱的收入,张青青心情顿时不好。
她也不想想,年年她给别人家孩子红包要么一毛要么不给,今年更是脸皮后的一毛都不给,别人还愿意给她家三个孩子一人一毛两毛的算客气了。
不高兴的张青青在陈志宝乐呵呵地回来后,使了手段把他手里的三块钱都给夺了过来,摸着三块钱这才心情稍稍好转起来。
第二天大年初二,闺女回娘家的日子。苏英华再不情愿回娘家,她也一大早地起来了。
吃过早饭,苏英华没想着立马走,她把小排剁成块,放沸水里焯过捞出,放到炉子上的小锅里,又放起土豆打皮切成块,倒进小锅加水,盖上锅盖开始炖。
“爸,志党,锅里煮着小排炖土豆,你们中午再热几个馒头就能吃了。”苏英华嘱咐说,中午他们夫妻两人应该是不会回来吃,“晚饭的话等我回来再弄。”她可没打算在娘家吃晚饭,便是她想,冯春苗也不乐意。
“晓得了,你们快去,省得让亲家等急了。”陈国强挥挥手,都九点半了,儿子儿媳还没出门,虽然两家一个村挨得近,但也不能赶着饭点过去,让人说闲话呢。
在陈国强再三催促下,苏英华这才跟陈志军两拎着礼走了,不过苏英华走得很慢,一步一步,不到十分钟的路愣是让她走了二十分钟还没到。陈志军也不催她,按着她的步伐走在她旁边。
苏家院墙边拐过来,迎面碰上张红霞挺着大肚子挑着两个木桶,苏英华见了吓出一身冷汗,忙几个大步上前,皱着眉,“大嫂,我来。”弯下腰刚要钻到扁担底下,陈志军快她一步地提起张红霞肩上的扁担放到自个肩膀上。
“不用,我……”张红霞拒绝苏英华的话没说完,感觉扁担上传来一股向上拉扯的力,连忙松开握着扁担的手,顺着看过去,只见陈志军轻松地挑着水桶,在大姑子的指点下快速地走远了。
“嫂子,你这是挑水去?”苏英华不敢置信地反问,动了胎气没几天就干重活,这是不想自己好了?她在苏家生活过一段日子,认得这两只木桶是挑水用的。
张红霞手撑着腰,小口小口地喘着气:“家里水缸见底了。”她大着肚子弯不下去,够不着缸底的水,眼看大姑子就要回来了,没法子只得出来挑点水回去。她没忘记自己怀着孕,所以打算先挑个半桶将就着用。
苏英华一手拎着从陈志军手里接过的礼,一手小心地扶着张红霞,眉头紧锁,“大哥呢?他就看着你去挑水?”说道最后她的声音徒然拔高,充满怒气。
“你大哥不在,”张红霞缓慢地移动,“他大早带着远鹏回我妈家了。”她怕她哥嫂今天全都回娘家了,剩下老母一人在家不放心,她就让卫国过去看看,要不是冯春苗不同意她回去,她都想亲自过去呢。
苏英华闻言脸色好转,不过依旧眉头不展,“他们呢?你好歹怀着姓苏的。”就这么让你去挑水?
不等张红霞回答,苏英华已经知道答案了,院子空荡荡的,屋里屋外没有声响。
张红霞平淡的声音传来,“回娘家去了,说是几十年没回去了,昨晚那边的外婆托梦想她了。”一家三口人在苏卫国离开不久后都走了,像是完全忘记家里等会又姑奶奶姑爷上门。一抹讽刺的笑意快速闪过,一般到了冯春苗这个年龄,儿媳进门闺女嫁出去,年初二是不用再回娘家了,留在家里招待上门的女婿。
苏英华心情有点复杂,她满心不情愿看到冯春苗等人,好不容易做足了准备下定决心过来,不料冯春苗几人竟然不在,犹如一拳打在棉花上,显得她一路的纠结是徒劳无功的。
不过心里却松了口气,她还是想消停过个年,不见冯春苗再好不过。虽然她不会被冯春苗给气到,但能免了跟冯春苗大眼瞪小眼,想想心情就舒畅。
至于冯家外婆托梦的事,苏英华是一万个不信,也不去想冯春苗是不是故意回娘家的,侧过头,张红霞脸上无喜无怒,神情淡然,只是脸色苍白,一副孱弱的模样,苏英华扶着张红霞在凳子上坐下,“嫂子你先坐,我去做饭。”
张红霞也觉得有些累,她身子本就不怎么好,又忙碌了一上午,这会儿真的有点撑不住,冲着大姑子露出个歉疚的笑,“你原该是娇客,到了娘家反而让你做饭。”想她当年回娘家,全家站院子口接她不说,她妈她嫂子啥都不让她干,可眼前的大姑子,除了她外,娘家一个人都没在,反过头来伺候她这个嫂子。
苏英华顺手把礼给放到桌上,跟张红霞说了几句便去了厨房。
灶台上放着切了一半的白菜,旁边搁着块肉,苏英华打开橱柜,在老地上看到装白面的坛子,坛子边上有挂面,想了想决定下面吃,走了出去问张红霞,“嫂子,中午就咱三人,简单弄点下面吃,成不?”
张红霞当然没意见,她靠在墙上,“成,白面在缸里,边上有挂面,你想吃哪种就做哪种?”柜子的钥匙还是她在冯春苗离开前要的,自然过程不是很美好,不过终是让她拿到了。
等陈志军担着水回来,苏英华把事一说,他扬了扬眉什么都没说,挑着木桶重新去打水,进进出出三趟,这才把苏家的大水缸给装满。
他放下水桶也没有出去的打算,岳丈家就剩个媳妇娘家大嫂,他总不能出去跟大嫂说话,直接在灶膛前坐下烧火。
下面挺方便的,尤其是挂面,不用自己动手擀面,省了不少时间。张红霞感觉好点了,起身到厨房想要帮忙的时候,苏英华已经在捞面了,只是苏英华第一次煮挂面,量没掌握好,满满的一锅,三个人吃饱后还剩大半锅。
他们刚放下筷子,苏卫国和苏远鹏就回来了。
“卫国,你怎么回来地这么早?我妈咋样?”张红霞惊问。
苏卫国端起苏英华给倒的水喝了一大口,“妈还是老样子,大哥他们都在家,我看没事就先回来了。”他惦记今天大妹回来,拒了岳家留饭,匆匆赶回来。
他目光在屋里一扫,没见到苏德富三人,“咦,爸妈呢?英秀呢,她又去城里二叔家了?”
张红霞少不得把事情又给说了一遍,苏卫国听了睁大双眼,媳妇和大妹不清楚,他身为家里的长子,晓得他妈跟外婆的关系并不怎么样,说外婆托梦,骗鬼!
外婆在世的时候,她们母女几乎见一面吵一次,最后闹得不可开交,要不是舅舅他们劝着,他妈连外婆最后一面都不去见呢。他妈到现在都还恨着外婆,又怎么会做梦梦到人呢。
他难堪极了,明明知道今天有客上门,他妈几个竟然不在,这不是明摆着不喜上门的人,他都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陈志军和苏英华。
苏卫国脸涨得通红,鼻子一张一翕,粗声的气息急促地呼出。
“哥,吃饭了。”苏英华一手各端着一碗面走过来,身旁跟着苏远鹏,苏远鹏进门就喊饿,幸好她面下的多,不用费时间再去做吃的。
苏卫国头低得很低,都快埋到碗里去了,闻着香喷喷的面,却吃不出味。
既然苏卫国回来了,苏英华就打算回去了。她掏出个红包给苏远鹏,跟张红霞说了几句,便和陈志军回去了。
还没进院子,屋里传来阵阵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