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山河怀璧-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怀瑱余下诸话只得暂且咽了回去,闻言又觉惊诧:“我出宫前来正是与舅舅细说此事,那周君玉素来与人无仇,暴毙一事太不寻常。”
李清珏顿了顿,抬眼向桌畔两人坦言。
“确非寻常……杀他之人乃是怜华。”
平怀瑱意外至极,一时无言,与赵珂阳蹙眉相看。
事至此,李清珏便将前因后果粗略说与两人听,话里有意隐瞒部分,不愿令他二人知晓怜华秘事,只大致讲了周君玉生前与武阳侯私会种种,心下所忧道出口来:“依怜华所言,昨日周君玉正与武阳侯相会,想来筑梦已不安稳。太子,此楼留不得,楼中百余人等当尽数迁往别处。”
平怀瑱沉默颔首,独自思忖片刻,知迁需得迁,但不知迁至何处才能容纳百人且不至招人耳目,徘徊间听赵珂阳摆首道:“说来京中已无上选,不妨出京入山。”
闻言不禁眉头更深。
离京隐匿本是良策,可所谓死侍本是为了险局而生,届时如影随形,出入相随,近在京中才最是得宜。
如今非得退而求其次了。
“容我细思。”平怀瑱难以静下心来,目光沉沉落在李清珏半身湿衣上,轻按眉心不再久议,“待我寻一妥善之处。”
赵珂阳听出他话里浮躁,想今日周君玉之事已知因果,当为旁事细作谋划,眼下多说无益,便向李清珏道:“湿气伤骨,不若先将衣物更换了罢。”
身旁人附和半言,李清珏如何猜不到平怀瑱满心在意,故而不作推拒地向赵珂阳道谢起身。花厅别后他欲前往早前歇过的那方庭院,临行前俯身拾伞,被平怀瑱抢先一步,一手握了两柄。
李清珏不与他抢,敛首与他行出,沿廊环环绕绕,厚雨如幕在侧。
两人来到寝院房中,婢女方得了吩咐尚未及时呈上净衣来,暖身浴水亦未备妥。李清珏先至床畔坐下,转眼间见平怀瑱蹲到身前为他褪下一双鞋履布袜,后又同他坐好,抱腿将他整个儿挪到榻上,把那被雨沁凉的一双脚给仔细揣进怀中。
“还说这时节不寒人,冰似的凉。”
李清珏无以反驳,动腿抽不出来,只好抿唇将他看着。
平怀瑱紧紧替他暖着脚,向桌上油伞瞧去,问:“你冒雨出行,恐怕不是为了来舅舅府上寻我罢?”
李清珏摇头,倒还诚实。
眼前人默声把他盯着等他后话,他开口解释:“容夕与我置气,冒雨跑了,我出外是为寻他。”
平怀瑱又看那伞:“不曾寻见?”
“不曾。”
毕竟夏日,怀里双足很快暖了些,平怀瑱为他脱下濡湿衣物,扯来薄被为他遮身,躺到身侧轻声哄问道:“何事置气?”
话落见李清珏眸光一紧,郁结重上心头。
床榻间静默经久,李清珏半晌叹出一口气,此间难纾愁闷欲同平怀瑱讲,又不欲同平怀瑱讲,好容易纠结罢只略略道出数字:“我每瞧见容夕怜华,都颇觉惭愧。他二人当年若未被我收养,如今也该是平凡人家爽朗少年,喜怒哀乐皆与他人同。”
不过如此两句,平怀瑱便能猜出他为何事感伤,当即将他连人带被给一并揽进臂里窝着,如常宽慰道:“你将他们视若亲子,我又何尝不愿?天下之大,来日任他二人无阻徜徉,喜怒哀乐、人间百味,定然无一缺憾的。”
李清珏听得心间寒暖交加,间或又觉无奈,想着正是那句“天下之大”,惹得容夕与他生气。
不过容夕之气总归可消,而怜华之痛如何散去?岁月可能消磨?一年、十年、二十年……也许确有一日,容夕可涤去一身戾气,品寻常喜乐;然怜华已失所爱,此生终不可得,疮痕难消。
李清珏手掌紧紧按在平怀瑱肩头,由始至终未令他知晓怜华心中之情,是故平怀瑱仅当怜华忠,却不明这忠义之下舍了舌尖血。
他弯唇苦笑,摇头作罢。
平怀瑱往他额上轻吻,不着痕迹地换了话道:“我会尽快寻一妥当之处安置楼中百人,此外宫中诸事也当快些了。”
李清珏不再多想,闻言问道:“如今颇为被动,如何快?”
“以退为进。我为储一日,老六便焦灼一日,若能令他急不可耐,便可化被动为主动。”
“想要六皇子急不可耐,除非……”
李清珏若有所思,平怀瑱揣得他心中所想,颔首予他肯定:“我择日与父皇开诚布公一场。”说着再拥他紧些,近在耳旁道了这些日来衡量已久之计。
李清珏听得频频锁眉,细加权衡想来其实冒险,然而眼下确无妙计,倒不如兵行险着。此后几度回味,又甚觉依此计而行,太子与六皇子皆可算得是孤注一掷,至于花落谁家,便各凭本事了。
说不得六皇子究竟几多筹码,但太子之畔,他伴在身旁苦苦谋划多年,竭尽全力也要为他谋得万千缜密,至如今决不当输,也决不会输。
第七十九章
过午后雨势消停,李清珏与太子同在赵府用了午膳,见户外青天浓云已舒,晴阳复现,惦念着容夕可有回到楼中,未作小憩便动身离开。
平怀瑱同也不再久留,不过迟他半步,惜别后无言望着那道清俊背影,目送他手执青伞行过廊角,如戏里仙人,来既无声,去亦无痕。
而廊侧闲庭,俱是人间气。
平怀瑱对着空寂回廊独望良久,手自腰间折扇拂过。
从今日起,玉骨在身,他要这山河尽俯首,要天地万物凝于掌,为这早已被俗世所负之人再染烟火。
残雨自宫中攀龙翘檐缓缓坠下一滴。
御书房久未得天子莅临,倒是养心殿不分昼夜漫着汤药苦涩。
宏宣帝于此养病已有些时日,身有好转,唯咳疾始终难愈,稍一见风便胸肺生痛,咳得喉里都泛起腥气来。平怀瑱听着那日日锥心之声,因放心不下而逾矩善谏,愿皇帝切莫过分牵念国事,姑且安生休养,更莫急于出外以免再受风侵。
许是人至迟暮脾性大改,往常宫中从无一人敢谏之言,今从太子口中恳切道出,宏宣帝竟半分不悦也未生出。
大太监王公公在旁背着层汗细思着,又想许与年岁无关,只怕是道话者恰为太子,才能止了皇帝一通天怒。否则这若换作旁人,仅是一句“莫念国事”,便够他脑袋掉上十回。
然而王公公知其一不知其二,自不曾料到平怀瑱实则并非无心,乃是有意把话道得不敬且荒唐,好令宏宣帝多作思量,不再将举宫晦风尽阻于身外,自欺欺人地佯作平和。
殿内祈福金鹊高嵌梁柱之上,瞳孔映着堂里煨药金炉中一点火光。
宏宣帝略含虚态背倚龙榻,身覆锦被仍不觉热,苦了平怀瑱纹龙朱袍一丝不苟,近在炉边亲自躬身看火,令那额上凝起薄汗。
自投毒弑龙一事后,平怀瑱便命人将药炉挪至殿内,掺水煎药都在王公公眼皮子底下。
眼下这盅方足时辰,王公公捧着玉碗谨小慎微地候在太子跟前,待他抬眼立马嘱人呈上棉布,仔细裹好药盅长柄。平怀瑱隔着薄厚适宜的一方棉布执起盅来,慢慢倒药入碗,清透药汁丝丝腾着热气,经玉滚了半圈就已凉了三分。
天子骄奢,冬含暖玉,夏捧凉玉,他接过碗来拿勺再匀上几匀散去药中大半热气,行至榻畔劝道:“父皇将药服了罢,这幽泉冰玉碗素来凉得极快,汤药还是趁热服好。”
宏宣帝合眸颔首,允他坐在身旁,亲手勺勺喂来。
如此片刻,药将见底时,宏宣帝蓦地笑了一笑,问道:“朕这一生都活在宫里,从不知百姓家中是何光景,那里头的‘父慈子孝’,可是眼前这模样?”
平怀瑱手上一顿,将碗里最后一勺药喂尽,低声答道:“当是这模样。”
宏宣帝犹不满足,复问:“父若有疾,当儿子的都这般万事亲力亲为地顾着么?”
“儿臣亦不曾见过,说不得是或不是,但必定是该的。”
宏宣帝点点头:“此为孝。”
平怀瑱不语,侧身将碗递给了王公公,替宏宣帝紧一紧被角。
尚未收回手来,耳中又传入微妙一言:“朕有许多儿子。”
王公公险些摔了手中玉碗,惊吸半口气,回过神来忙瞪眼将殿内宫婢一个不留地给支了出去。
天子之侧,得幸侍奉者各个知情识趣、教训有方,仿佛半字皆未听入耳中,垂眉不露异色,出殿时足若点水细缓无声,唯珠帘碰了几下,逸出些叮咚之响。
半晌后三重帘皆静了,平怀瑱状似不察话中深意,无谓应着:“父皇乃是真龙天子,为天下根基永固,自当广延血脉,此乃天理。”
“天理。”宏宣帝笑一声,抬眼端着他,平怀瑱回望过去,那眼周松弛皱痕令他觉出岁月无情,“朕有许多儿子,也有过许多儿子。”
平怀瑱如常听着。
“你母后曾为朕孕有一子,后不慎落胎。那时胎儿已足六月,太医同朕讲,皇后所孕乃是男儿,本该是朕的皇长子。
“同年,顺贵妃有孕,孕时染疾,身骨俱损,诞下长子后,不过三日便离朕而去,从此宫中无贵妃。而朕的长子怀珝,因在胎中伤了根基,亦未能足月便至夭折。
“再之后,朕才有了你。你上无兄长,亦无生母,为保你无虞,朕便将你送往皇后膝下,令你为长为嫡。皇后是为正宫,经滑胎一事后再难成孕,此生待你必如己出……如今看来,朕是对了。”
平怀瑱于话末忆起冷宫中受苦之人,胸中一阵钝痛。
“母后待我确如己出。”
“你母后待你是为善,”宏宣帝意味深长,暗将重幕撕裂在他眼前,“但宫中之事,多为不善。”
“儿臣省得。”
宏宣帝听这四字欲发生笑,一时难耐掩口咳了数下,摆首挥开平怀瑱关切为他抚气之手,似嘲他又似自嘲,忍着喉里不适道:“你省得什么?身为太子,这宫里敢同你讲真话的有几个。你怎会晓得,当年皇后滑胎是遭人所害,顺贵妃染疾亦是为人下毒,朕若不治了那人,不教皇后好生保你,又如何留得住你这儿子?所谓天理不如人理,若不尽人事,朕这天子恐怕会沦落成真正的孤家寡人。”
平怀瑱怔然不可置信,眼含血色回味入耳之言,一惊皇后所历遭遇与险境,二惊皇帝内心之清明。
其实他早便知晓,宏宣帝由来什么都懂,不过是不说不问,只睁眼看个明白,再经权衡,决定何人该留,何人不留。
帝王之心旁人不可测、不可品,因背负了整片江山,举步更重。
那么如今万事,宏宣帝可同样看得明白?
平怀瑱腥红了眼角,狠心问出极其冒犯之话:“父皇既可明鉴当年旧事,便何尝不可明鉴今朝实情?”
宏宣帝不怒反问:“太子所指,可是日前朕被人毒害一事?”
殿里寂寂如沉死水,王公公默立一隅早被话里种种惊得心颤如簧,听了眼前这句只恨不得教平怀瑱仔细些答,莫再妄言下去。然他这边儿心急如焚却丝毫作不得阻,平怀瑱虽未应声,但仍冲皇帝直直点了点头。
霎时间如炽夏转冬,王公公背脊发寒,动也不动地立在原地,忐忑想着太子此举,知其者权当他恨行凶者未得正法,不知其者必当他是为皇后所遇而怨怪皇帝。
王公公数年来最是清楚宏宣帝于太子的满心厚爱,可天子便是天子,为父为君,太子又怎能这般不敬!
满室一晌无声,宏宣帝面上瞧不出喜怒,目光落向亲子,时如流水静走,仿佛过了许久,才见他张口破了室里凝冰:“朕是天子,不是神仙,朕知下毒者绝非雁彤,但不知究竟为谁。”
今平怀瑱来前下定决心,本欲与宏宣帝坦言所虑所想,又恰逢时机与他交心至此,自不愿囫囵略过,步步紧逼道:“父皇若愿知,便可知。”
话落起身后退一步,弯膝跪下。
“儿臣知父皇重亲伦,三十余载至今,儿臣幸得父皇庇佑方得康健。但如今贼人意渐起,倘加纵容必生后患,请父皇听儿臣一谏,莫再姑息养奸!”
太子所言尚且委婉,无一字道破玄机,然宏宣帝定然晓其意,无奈轻叹,终究到了认命时候,缓言道:“时不同以往了。”
英雄迟暮,日薄桑榆。
过往所为是扶着平怀瑱学做太子,此后所为,是不得不扶他学做帝王了。
宏宣帝忽然重道一遍最初那话:“朕有许多儿子……本以为朕的儿子各个光明磊落,不想还是教朕失望了。便让朕看看,是哪一个要残害手足,谋父江山。”
平怀瑱抿唇咬牙,胸中震起浩荡烟尘。
当日太子与皇帝一番促膝罢,宫中太医便整院儿地心惊胆慑起来,只因宏宣帝身况陡转直下,一阵猛咳忽便卧床不起,时醒时昏。
太医令诊后讷讷不敢言,巍巍颤着年迈身子俯首伏跪,惶然请罪,道宏宣帝寒气已透肺而过,伤及心脉,恐所余天年已不多矣。
这把掉脑袋的话嗫了半天才道得完整,太医令只怕项上人头不保,汗水浸透墨绿官袍。万幸半晌之后未得迁怒,宏宣帝疲惫遣其退下,已听不进半句医嘱。
消息如疾风过墙,当夜传遍深宫。
平怀瑱守在龙榻前接连伺候数个时辰,待亥时行出养心殿,殿外候了整日的蒋常便急着附耳近身,悄声道了些话。
平怀瑱听过颔首,当前万事尽如所料,余下如何还待看明日风波。此后转念一想,又思及皇后,担忧她于此间闻讯伤神,着实放心不下,因而虽已夜深,仍决意往那冷宫行上一趟。
行走间稍有走神,往前数步恍然顿足,望着足下通往凤仪殿之路,心中无比沉郁,在月下默立片刻才换道向着冷宫徒步去了。
彼时灯已阑珊,所过之处各宫各殿皆光影晦朔,阒静空余虫鸣,而愈近冷宫,愈显幽僻寂寥。
平怀瑱延着落寞宫墙取道前行,渐渐的将那独立于荒凉之中的一殿入目,再行近些便能望见寝殿廊下的两盏单薄夜灯,与暗不透光的几扇窗棂。
皇后已梳洗入睡,平怀瑱暗想自己所忧多余,心下松懈几分,不禁放缓脚步,欲近前在外瞧上一眼便走。
廊里守夜宫人共有一双,一为寻常宫婢,一为李清珏安排进宫伪作宫人的吴阳成。两人远远见他来此,各自行礼问安,平怀瑱抬手低道“免礼”,再向吴阳成问道:“皇后今日可好?”
“回太子话,皇后娘娘今日精神尚佳,不过晚些时候听闻皇上抱恙,倍感焦虑,方才睡下不久。”
平怀瑱闻言蹙眉,想皇后既已听说养心殿之事,必不能睡得安稳。正想着,果听殿内传来皇后轻唤,是听着了廊里话声,知他来到此处。
“母后,儿臣在。”平怀瑱遥相应声,转身欲推门入殿,见室内竟无棉春前来启门相迎,颇为疑惑,“棉春此在何处?”
吴阳成回他:“在殿内服侍,皇后歇下便未见她出来。”
平怀瑱颔首,亲自将门推开,伴着陈旧木门之声抬眼,似有一道阴影晃在眼前。
下一瞬,只听身后宫婢捂眼尖叫,蒋常颠了半步,喉咙里愣是没发出声来。
月光洒入室内,平怀瑱逐将双眸敛紧,抑下满心震撼,盯着梁下缢在白绫之上的那道瘦削身影,久久不作挪眼。
第八十章
“殿外何故喧哗,棉春,”内室间隔帘传出皇后轻唤,“太子来了,棉春,快扶本宫起来。”
平怀瑱紧了紧拳,不再望那梁上尸身,迈步入殿疾向帘内赶去。
不多时便有温和未起波澜之声体贴哄道:“母后慢些,棉春不在这殿里。”
皇后半睁着无神双眼,凝眉生惑:“方还在的。”
“是,方才离去,道是家人抱病在榻,想见她一见。棉春不敢扰您歇息,便来求了儿臣。”平怀瑱顺口搪塞,只求将她好生瞒过,歉疚道,“儿臣自作主张允她离宫,教母后身边又缺了人来照顾。”
“这地方不缺人伺候,太子允她离宫乃是善举。”皇后不忍他自责,忙把这话应下,执手予他宽慰。平怀瑱不作答复,颔首反将她清瘦手掌握了片刻,仔细放进被里。
帘外蒋常默听了几句,如鼓心跳渐也缓了下来,回首一探,见吴阳成已制着那受惊宫婢匿入殿中,随步紧拢了两扇高门。
蒋常在这暗夜里被他如炬目光盯了盯,一恍回神,忙上前替他将那宫婢捂着嘴,由他空出手来独自近前,去把棉春僵直身躯抱落地面。宫婢眼睁睁看了半途,似被棉春不瞑双目狠狠瞪着,吓得双眼一合滚下泪水,口里却再也叫不出声来。
寥寥一重纱帐,外如地狱百鬼穿行诡谲静默,内是人间慈母孝子和声细语。
皇后犹不知实情,更不知话里棉春早已冷了身子,就近在咫尺之外。太子所言她无一不信,确当棉春求情出宫去了,这两日间起居衣食皆为之照顾,比不得雁彤周到,却不难瞧出一片赤诚,不由微微惋惜:“棉春是个心细的。”
平怀瑱心头漫起一阵酸,忆及当初权倾后宫的凤仪殿,满殿上下没谁能比得雁彤体贴,仅此一人足矣。
哪像如今,同棉春这般心细的一时竟也难求。
他喉里涩涩发堵,缓了片刻勉力令出口之声含笑道:“儿臣再给您物色。”
皇后险些张口推拒,话至嘴边却又半字不道,浅笑颔首应了。她知身边的确需人看顾,与其逞强,不如就依太子所愿,以免教他时时忧心,罢了,和悦面色再度转愁,忧思忡忡了起来。
“近来不太平,听闻前堂刑部日前才没了一位大臣。”
平怀瑱一听便知她话里带有疑问,顾及外殿有人,不可答得太过明白,于是靠近些许低沉委婉道:“儿臣也吃了一惊。”
此话既出,皇后即知此事与他无干。
然而道是无干亦有干,行凶者是为怜华,其因又牵动着百余死侍的存亡安危,平怀瑱虽事先不知情,事后却不能撇得一干二净。是故眼下这般寥寥带过,只是为了安皇后之心,他已非少年,至如今已不愿皇后再为他劳神费力,凤仪殿为太子承罪洗冤,当是他最后一回被皇后护在羽下。
“你父皇……”皇后不察他诸多感慨,终将最为关切之事问出口道,“你父皇今日,身子愈不见好了?”
平怀瑱仍不与她实说:“太医们哪敢怠慢,母后莫要太过伤神。”
“你这般说,皇上便是……”皇后认命笑了笑,伏在被中之手未多犹豫再度探出,摸索着寻到平怀瑱近在一旁的手臂,稍稍使力引他凑耳至唇边,以极轻气音嘱道,“你是太子,储位多年未改,在皇上心中便再不会改了。母后能揣得此理,他人当能同样揣得,这最后几步定是万难万险,非谨慎无比不得自保。瑱儿你可懂得?”
一时竟唤起昵称。
平怀瑱敛眉聆着,至此才倏然明白过来,原来皇后所忧根本不是皇上康健与否,而是吊着一颗心看他这儿子踩上了最后一阶高耸危台。
成,则立天地;败,则坠深渊。
皆无后路。
“孩儿懂。”于是话里也不再称臣,平怀瑱顺耳把为母之嘱牢记脑海,如在身骨深处刻下一章护身符文。
皇后听得接连点头,暂且落下整日不平之心,手指寸寸松开,试将袖上皱褶抚平。
殿外风动,吹熄廊灯一盏。
明月拢云半遮半掩,平怀瑱放目窗外,看此夜月黑风高,寒意耍肷魏笫栈啬抗猓鬼溃骸敖穸律茫估锲蛴谡饷泼葡娜丈兴懔顾负蠖芎妹摺!彼底乓槐叻鏊上隆
皇后弯唇合眼,与他简略谈罢,安然入睡。
平怀瑱默在榻畔护着,耳里盈着草木深处的成片蝉鸣,愈听愈觉静。
不知过了多久,皇后沉沉睡去,他亦起身离开,轻缓挑帘不惊声响,过外殿时双足顿在久候的三人旁。
守夜宫婢面带干涸泪痕,立时膝弯发软朝他跪下,平怀瑱看也不看,且向吴阳成低道:“弄干净。”
吴阳成会得其意,知他所指是为棉春尸身,可那宫婢胡思乱想,以为此话是要将她灭口,慌得开口讨饶,仅逸出半字便被蒋常牢牢蒙住嘴。平怀瑱回首怒视,蒋常心里捏了把汗,待太子压下火气转身行出,这才制着宫婢急急跟出殿去。
半途之中身后没了足音,平怀瑱独回旭安殿,未允人掌灯,于暗夜里无言坐着。约莫一炷香的时辰过去,殿外传来脚步声,他抬眼等着蒋常碎步行至身前,向他交代后话。
“太子,那宫婢叮嘱仔细了,今夜之事绝不会道出半个字去。”
“如此最好,”平怀瑱轻揉眉心,“莫忘了时时点着她,想要全身而退切记管好那张嘴,若是机灵,少不得她的好处。”
“嗻,奴才说了,太子宽容,只要她懂事便能好好儿过活,来日晋升一等宫女都不在话下。”
平怀瑱听他复述甚感满意,此事就此揭过,继而吩咐道:“还有二事,你明日起身再办。”
蒋常躬身颔首:“太子且吩咐着。”
“查清棉春死因,行事万勿张扬,教吴阳成也莫留痕迹。”
“奴才遵命,定仔细查明。”蒋常逐字记下,再问,“太子,另一事是?”
平怀瑱想了想,仿佛仍有徘徊,少顷,还是抛下顾虑同他讲了:“去掖庭宫探探。”
蒋常一愣,旋即低眉:“嗻。”
此夜甚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