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望尽山河-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送去的这些东西里,杨琰最喜欢的是一个小小的泥人,他摸着那泥人的轮廓相貌,分明就是卫长轩的样子。他一个人坐在院中,握着那泥人,忽而轻声叹了口气:“真安静啊。”
  方明在他身旁附和道:“可不是,近些日子卫大哥不来,这院子里都显得安静了许多。”
  杨琰轻轻用食指碰了碰泥人的脸,低垂着睫毛不知在想什么。
  方明又小心翼翼地问道:“公子是不是想念卫大哥了?”
  杨琰摇了摇头,淡淡地道:“卫长轩这个时候去了西山,倒也不错。”
  方明微觉奇怪:“公子何出此言?”
  杨琰苦笑了一声,低声道:“我虽想见他,可近来怕要出事,他在这里,我顾忌太多。”
  方明心里“咯噔”了一声:“要出什么事?”
  “月前韩先生去了锦州,你还记得么?”
  方明点了点头:“是,听说有盐课大案,要他协同审理,怎么了?”
  “让兰台令去审盐课的案子,岂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看来是有人投鼠忌器,不想让他留在都城,这才故意将他遣走。”杨琰轻声笑了笑,“你猜这背后之人想对付的究竟是谁?”
  晚霞将穆王府金妆玉裹的府院镀上一层金红,水上小筑两旁贝母和珍珠编织的帘幕已被挽起,水波荡漾在小筑两侧,仿佛是带着一艘雕梁画栋的船,即将要离岸远去。
  杨琰许久没有来过这边的内府,一走近便闻到香味扑鼻,有熏炉中焚烧的名贵香料,还有女人身上的脂粉香,混杂在一起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杨琰拜见兄长。”他被扶着走上前,俯身向前方行了礼。
  “四弟来了,”杨玦笑得很客气,招呼道,“快扶四公子坐下。”
  两旁立刻有侍从将杨琰扶起,一路引着他来到了椅子边上,杨琰又推了两句,而后才摸索着坐下了。
  “四弟不必多礼,为兄只是许久不见你,颇有些挂念,所以请你过来坐坐,咱们兄弟闲话两句就好。”
  杨琰喏喏地应了,神色间却还有些局促。
  杨玦看着他笑了笑:“我瞧四弟好像更清瘦了,莫不是入了夏脾胃不佳?”说着,他便转头向左右道,“快取些解暑的点心来。”
  两旁立刻答应着,不一会便流水般上了各色的时令果品,最先奉上的是一碗糖酪樱桃。冰镇的樱桃十分鲜甜,又浇了浓稠的糖酪,倒确是解暑的佳品,然而杨琰也只是吃了两颗便轻轻推开了。
  杨玦站起身,来回在小筑中踱着步,他目光阴翳地在弟弟脸上扫视,只见那张有些少年气的面孔缺乏血色,隐约还有些胆怯,他慢慢叹了口气:“四弟,下个月就是父王的忌辰了。”
  杨琰怔了怔,他站起身,低头应道:“是。”
  杨玦又挥了挥手:“坐吧,”他自己懒洋洋地靠回椅背,手指来回在檀木的扶手上敲打,“这些时日我常在想,父王心中还是很疼四弟你的,只是离世匆忙,未曾替你安排。我这个做哥哥的,总不能放着你不管,须得早早替你筹谋人生大事才是。”
  听见这句,杨琰浑身一震,猛地抬起头来。
  杨玦却并未在意,之自顾自道:“四弟今年已有十七,是该成婚的年纪了,你先天体弱,又目不能视,总要寻个稳妥的人照顾你的起居,我方能放心得下。”
  “三哥,”杨琰急急站起了身,“我还不曾想过成婚的事。”
  杨玦微微挑起眉毛,有些诧异于他的反应,很快又笑了笑道:“四弟不要慌,成家立业乃是人生必经之事,我在你这年纪时早已娶妻纳妾。”他顿了顿,又道,“咱们王侯府邸,姬妾成群都是寻常的事,可妻室是要伴你共度一生的人,绝不能随意马虎了去。我知道,既要为你择亲,相貌倒不是顶要紧的,要紧的还是性子温顺,善解人意为上,你说对不对?”
  杨琰怔怔的,好像没听见他的话一般,只是站在那里,不知在出什么神。
  杨玦说了一通,见他仍这样心不在焉,微有些不快,左右使了个眼色,立刻有乖觉的侍从上前按着杨琰的肩膀将他按回了椅子上去。杨琰恍惚记得数年前,在府院后的草场上,也是同这位三哥在一起,他的侍从们就这样粗鄙地把自己按到椅子上。而自己那时也是满心的无可奈何,只能坐在那里,听着外面传来一声声沉重的打斗声。他知道,那是有人在为了他而奋不顾身地和旁人争斗,那是世上最好的人,也是自己心中想要共度一生的人。
  杨玦没有察觉到弟弟的心不在焉,依旧滔滔不绝地道:“除了这些,家世也需得配得上你,你的婚事也是穆王府的大事,自然不会委屈你。”他说着,志得意满地笑了笑,“其实,我心中已有属意的人选,卢少保的次女年方十五,尚未出阁。她虽是庶出,可毕竟出身卢氏,又是当今卢贵妃的亲妹妹,也算身份尊贵,你意下如何?”
  杨琰神色木然地望着他的方向:“我……”
  看他这幅模样,显然是不大乐意,杨玦已被磨灭了耐心,口气生硬地道:“你既犹豫,那便回去再考虑考虑。依我说,这桩婚事对你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不如趁早应了,年内便可把喜事办了。”他瞥了杨琰一眼,又道,“你要知道,一旦同卢氏结亲,拓跋公知道也自会欢喜,这关乎你一世的荣华富贵,你可要想清楚。”
  杨琰只默默站起身来,向兄长拜了拜,而后便摸索着离去了。
  夜,一点火光从半旧的窗纸缝隙中泄了出来,斑驳地照在窗后的桌上,桌子四四方方的,三面都坐了人,只有主位还空着。
  坐着的三个都是年轻的文人,穿着极简的布袍,他们没有饮酒,只斟了清茶对饮。这间狭小的铺子地处偏僻,又是深夜,再没有别的客人,连店家也不在,整间屋子里便只有这样三个年轻人。
  “兰郁贤弟调回都城有些日子了吧。”最先开口的是坐在东侧的刘适同,他在三人中最为年长,性子也沉稳,说话的语气总是不温不火。
  温芷放下手中茶盏,点头道:“正是,五日前刚到建安。”
  “能调回都城就好,”刘适同淡淡点头,“我等虽比不得那些世族出身的子弟,官职低微,可在建安城中,才是锥入囊中,方能脱颖而出。”
  温芷笑了笑:“愚弟已有所耳闻,前些时候太常寺礼祭,玉山兄才学过人,被礼部尚书赏识,已被调至礼部任员外郎,真是可喜可贺。”
  一旁沉默了半晌的李玉山却只抬了抬眉毛,并未露出得意之色,他低声道:“若非公子派人上下打点,又有韩大人的引荐,如今我和适同兄大约还在哪位县令大人的府院里做不入流的幕僚,又哪有这等福气在朝中为官。”
  温芷微微一怔,也点头道:“不错,若不是公子一手安排,我如今也还在穷乡僻壤之中,不知是十年还是二十年后才能调回都城。”
  “说起来,公子今夜召我等来此,是要传什么消息来么?”刘适同问道。
  “多半是先前筹谋之事有了什么变化。”温芷猜测着道,他话音未落,便听见茶铺的木门被轻轻推开,有人缓步走了进来。
  “是方总管么?”刘适同站起身。
  来人身量不高,披着暗色的斗篷,他走到近前,才缓缓抬手,将风帽揭了下去。
  三人登时都惊了:“公子!”


第45章 中毒
  “诸位请坐。”杨琰低声道,而后侧身坐到空着的主位上。
  “公子怎么亲自来此,”温芷惊疑不定地问道,“王府那边耳目众多,只怕会惊动了人。”
  杨琰无声地笑了笑:“不必担心,如今穆王府上下都在忙碌,暂时不会把我这个瞎子看得太紧。”他话锋一转,问道,“兰郁,你在晋州的事办得如何了?”
  温芷忙道:“皆按照公子的吩咐,俱已办妥。”
  杨琰挑起眉毛,微微露出笑意:“没想到你一介读书人,同山贼打交道竟也这样得心应手。”
  温芷笑着摇头:“其实山贼中也有讲信义,知廉耻的人,相较官场,反显得清浊分明。”
  “既然办妥了这件事,那么接下来,你们都知道该怎么做了。”
  刘适同迟疑了片刻方道:“不知公子计划何时行动,此事关乎重大,公子若只是为了扳倒穆王,大可不必隐忍这么久,想必心中还有别的谋划。”
  杨琰轻轻颔首:“诸位都是见地不凡之人,应当能猜出我的用意。”
  “当今穆王杨玦可算是平庸之辈,他之所以能从长兄手中夺得王位,又在朝中诸位权贵中左右逢源,多半还是因为他外祖是四大世族之一的卢家,而他则是先穆王同世族联姻的唯一子嗣。世族花费如此多的心力扶持这位王爷,便是想在朝堂,在皇室中巩固世族的势力。公子对杨玦所做之事隐而不发,大约是想在合适的时机一举揭发,将杨玦和他身后的世族势力一网打尽。”李玉山低声道。
  “合适的时机?”温芷低头沉吟,而后抬头看向杨琰,“明年元日之后不久,杨玦便要接管宗正之职,掌皇族事务。倘若到那时,将这件旧事翻出,只怕整个朝堂都要为之震动。只要筹谋得当,此事不光能让杨玦失去王位,性命不保,就连整个世族也要为此蒙羞,一蹶不振。”
  杨琰微微笑了笑:“诸位既能看透此事,足见我没有看错人。”他目光清澈,缓声道,“乱世以兵,治世以墨,我手中虽无兵无权,但你们满腹才华,手中之笔胜过千军万马。此番较量,只待各位借题上疏,以文章为我开拓坦途了。”
  “公子放心,我等先前在弘文馆授书,结识了不少有识之士。如今朝堂腐朽,上位者昏庸不堪,世族任人唯亲,心怀不满者甚众。我敢担保,此事一出,四方弹劾的疏奏即刻便会堆满泰安宫的御案。”
  “好。”杨琰点了点头,又道,“不过眼下还有一件事,有些棘手。”
  三人立刻正坐问道:“何事?”
  “我先前说王府那边都在忙碌,所忙碌之事便是要筹备我的大婚。三哥有意要为我择亲选妇,”杨琰苦笑了一声,“听说是卢少保的女儿。”
  此言一出,温芷立刻道:“令兄这是别有所图。”
  李玉山也点头道:“穆王此举绝不是为了关怀公子,他特意选了卢氏家族中的人,看样子是想借此笼络拓跋公与卢氏的关系。更有可能的是,”他压低声音,“他想除去公子,只留下公子与卢氏结合的血脉。”
  他说得这样直白,刘适同不由轻咳一声,向他摇了摇头。杨琰却云淡风轻地道:“不妨的,我早就知道我的哥哥们想要杀我,我再是守愚藏拙,也不会让他们放下戒备。”他说到这,自嘲地笑了笑,“其实这样也好,我们兄弟几人,从一开始便各有各的算计,细论起来,我要算计的恐怕比他们都要多。若是真的输了,就怪我太贪心了吧。”
  这最后一句让几人脸色都是一变,刘适同不由道:“公子,恕在下直言,这场婚事便是应了也无妨。杨玦性子张狂,他既然打定主意,那便不会是商量,而是硬要逼公子就范。此时相抗,怕会引起纷争,反而误了之后的大事。”
  杨琰坐在那里,怔怔地举起茶盏,将要送到唇边时,却又停下了动作,迟迟没有饮下。
  到了八月,穆王府中早已热闹起来,穆王府四公子同卢少保之女的亲事已行了纳采问名之礼,很快便到了文定之日。
  穆王府外,大清早便有数十辆大车停在门外,都是世家贵族前来贺喜的人。装礼物的箱子从大门口排到内府的庆安堂外,就连礼单也在角落里堆了厚厚一叠。
  四处都是来来往往的宾客仆从,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唯有中堂上孤单地坐着一个身影,正是此次定亲的四公子杨琰。从半月前,杨玦便以婚事将近,唯恐照顾不周的借口将他从南院接出,又住回了王府之中,他对此倒没有什么异议,只是比原先更加沉默。如今在这热闹的氛围里,他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只目光浅淡地垂在地上,从宽大的衣袖中伸出的手极为瘦弱,愈发显得身形单薄。
  宾客们都知道这位四公子身有残疾,不能视物,况且也不见得有什么身份,所以无人上前同他寒暄,大都挤在后堂拜见穆王杨玦。不多时,外面传来一阵喧嚣,却是雍王府的大管事刘益带着礼物前来道贺,杨玦听说,忙起身迎出,将他接入中堂。
  刘益满脸堆笑道:“小人奉我家王爷之命前来贺喜,”他转脸看了杨琰一眼,很是唏嘘地道,“小人先前见着四公子时,还是个孩子模样,谁知转眼便要成婚了。说来也是穆王高义,为四公子寻了这么一门好亲事,在建安城里也算是佳话了。”
  杨玦笑了笑,向杨琰道:“四弟,这是伯父府上的刘管事,还不快来见过。”
  杨琰忙整顿了衣襟站起,摸索着向这边上前一步,他看起来有些颤抖,似乎是没经过这样的事而胆怯。他再不起眼,也终究是王府的公子,刘益自然不能受他的礼,忙上前一把搀住:“四公子大喜,小人给四公子道喜了。”他笑呵呵地说着,便要低头行礼,却又微有些吃惊。这位公子的手热得厉害,仔细看来,他两颊的嫣红也不像是喜气,更有些病态。
  “多……多谢刘管事。”杨琰说话声有些结巴,他抓着刘益的手颤了颤,再张口时,却是一口鲜血喷出,而后倒到了地上。
  满座皆惊。
  杨玦更是惊得忘记了反应,还是刘益见多识广,急声道:“四公子像是中了毒,快拿解毒丸来。”
  这场定亲之礼,终是在混乱中结束了。
  因变故发生得太过突然,众宾客又人多嘴杂,很快事情便传得沸沸扬扬,皇帝还远在西山,一无所知。雍王却已被惊动了,他还记得这四公子另有个棘手的身份——拓跋信的外孙,为防不测,立刻便派了太常寺的名医前来诊脉,又唤了杨玦去问话。
  等杨玦从雍王府回来时,天已黑透,他怒气冲冲地下了车马,径直寻了何衍,暴跳如雷的喝问道:“我先前是怎么吩咐你的!我把他接到王府里,就是不愿在此事上出什么差池,让你们严加看管。现在倒好,整个建安城都知道穆王府的四公子在定亲之日中毒晕倒,伯父方才在把我好一顿训斥!他这几日的食水都是你经手,你倒说说,这毒是从哪来的?”
  何衍跪在地上浑身颤抖:“王爷息怒,这毒并非从食水中而来,方才太医诊了脉,说四公子像是中了曼陀罗花的毒。”
  “曼陀罗花?”杨玦奇道,“哪来的曼陀罗?”
  何衍头都不敢抬:“那角院里倒是种着几株曼陀罗,只是不知怎么会让四公子误服了。”
  杨玦怔了怔,脸上显出狰狞的厉色:“我倒是要佩服这个弟弟了,他为了抗婚,竟然服毒。他这是当众打我的脸,让人知道是我迫他成婚,真是好样的。”他咬牙冷笑了两声,又忽然暴怒,“我便是迫他了,又如何?他还指望拓跋信那个老狗从西北赶来救他么,事到如今,任谁都救不了他!”
  何衍战战兢兢地道:“可是王爷即将接任宗正,这是宗族族长之位,最看重德行,此事传出去,只怕不好……”
  杨玦一脚蹬到他肩上:“你也知道不好,这计策是你想的,偏偏在你手上出了纰漏。我问你,那角院里的曼陀罗花是谁种的,又怎么让那瞎子知道了?”
  何衍愣了片刻,额上冷汗直冒:“曼陀罗花好些院子都种了,谁承想四公子会打上这个主意,这着实是卑职的疏忽。”
  杨玦又连踢了他几脚,而后阴冷地看向杨琰所住的屋子:“看样子,他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了。”他挥了挥手,不耐烦地道,“你下去吧。”
  何衍赶忙连滚带爬地退下了。
  角院的屋内很安静,隐约有秋蝉的鸣叫隔着窗户传来,杨琰斜靠在床头,正入神地听着蝉虫的叫声。仆从将温热的粥汤递到他唇边,他便乖乖地张嘴吃了,仆从只是个做粗活的,只因这位公子不要侍女服侍,这才被打发来伺候。他还从未见过这样好伺候的主子,心里微有些纳罕,暗道怪不得被分派到南院去的那些人一个个都不肯回来,谁愿意放着这样的主子不跟,反而去跟府上那喜怒无常的王爷呢。
  这边刚喂了半盏粥,便听屋门“哐”地一声被踹开,杨玦气势汹汹走了进来,一把便将仆从手中的粥碗打翻了:“要寻死的人,还喂他做什么!”
  仆从惊得不知如何是好,手足无措地愣在那里,只听杨玦又喝了一声:“滚出去!”他这才担忧地看了床边那小公子一眼,怯怯退了出去。
  杨琰服了解毒的汤药,脸上那病态的嫣红已然褪去,看起来比先前还要苍白,此刻也不起身,只靠在床头笑了笑:“三哥。”
  杨玦看着他那张笑脸,只是冷笑:“不要叫我三哥。”
  杨琰像是有些吃惊,抬头望向他的方向。
  “你心里也清楚,我根本没拿你当做弟弟。”他走近杨琰,一把揪住他的衣襟,凑近他,低而冷地道,“你这个东胡血的贱种。”
  杨琰的眼睛猛然睁大了。
  “你以为在定亲之日闹出这么一档子事,我便拿你毫无办法了么?实话告诉你,除非你死了,否则我绑也要把你绑去成亲,你信是不信?”
  杨琰笑容极苦,他嗓音略有些嘶哑,低声道:“可是三哥,我真的不愿意……”
  “你有什么资格说不愿意!”杨玦立刻打断了他,“当初我被杨玳流放到南疆,迫不得已娶了并州刺史的女儿,我堂堂穆王公子,却要娶那样出身低微的女人,我心中难道愿意么?可是如若不然,我又怎么能够一步步回到建安,重新夺回王位。”
  杨琰依旧苦笑:“三哥,你拿自己的妻子当做棋子,如今,也要拿我当做棋子么?”
  杨玦一怔,随即狞笑起来:“怎么,你不服?好!”他猛地拽起病弱的弟弟,把他拖出了房间,一路向府院后走去。
  外府里,何衍正火急火燎地唤了心腹近侍前来,吩咐道:“快去南院,把唐安叫来,我有话问他。”
  近侍赶忙答应着去了,只留下何衍独自立在阶上,心中忐忑不定。他自然知道府院中栽植曼陀罗花的人是谁,先前这些莳花种草的活计都是唐安所做,可方才他却不敢在杨玦面前透露。毕竟唐安是他的心腹,倘若此人出了什么问题,杨玦大怒之下定是连同他一起责罚。何衍心中权衡再三,还是决定先私下找来唐安问话,至少要先把自己的干系推脱掉。
  近侍去了很久才回来,却没有带来唐安,只禀道:“何长史,唐安不在那边南院里。”
  何衍心中的不安愈发扩散,急声道:“他不是置了外宅么,去那边寻了没有?”
  “小人已经去过了,那宅子已经空了,听左右街坊说唐安他几日前便带着妻子收拾了东西离去,也不知去了何处。”
  听到此处,何衍几乎已经确信自己的这个耳目早已生出外心,他直觉此事已远不简单,可又一时想不出端倪,只茫然地滑坐到了地上。


第46章 强闯
  晚间的风吹在脸上,微有些凉意,杨琰一路被拖拽着,跌跌撞撞地不知跨过多少个门槛,走过多少条长廊。最后一扇带着尘埃气息的大门被沉重地推开,杨玦扬手一推,他便摔了下去。
  杨琰挣扎着想要爬起来,却已被人从后面按住,那大约是杨玦的嫡亲随从,手下毫无轻重,踩着他的小腿迫使他跪在地上。
  “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杨玦的声音冷冷地响起,还有些空洞的回声。
  杨琰茫然仰起脸,他闻到空气中还未消弭的香烛气息,低声道:“祠堂……”
  杨玦冷笑了一声:“不错,”他上前一步,“你知道我为何带你来此么?”
  杨琰低着头,垂着眼睛苦笑:“三哥是想当着父王的面教训我?”
  “看来你还不傻。”杨玦笑声阴冷,他顿了顿,“我正要让父王看看,他费尽心机娶了拓跋信的女儿,生下来这么个瞎了眼的小废物,不知他心中可曾有过一丝后悔。”
  杨琰袖中的手猛然捏紧,那一瞬间,杨玦恍惚从他脸上看到一抹厉色,他心中莫名瑟缩了一下,很快便敛了怯意,喝令道:“把那贱人的牌位给我撤下!”
  他所指的,分明是拓跋王妃的牌位,仆从们面面相觑了一阵,终是不敢触怒这位王爷,有人只得上前将牌位取了下来。杨玦劈手夺过,照着杨琰的脸便甩了过去。
  一缕细细的血丝顺着杨琰的嘴角缓缓流了下来,他脸色苍白,更显得脸颊上的伤处突兀。他怔怔地挨了这一下,却不去管脸上的伤,只从地上摸索着捡起了那块牌位,低声道:“三哥,我母亲与你无冤无仇,你这股恨意究竟从何而来?”
  “无冤无仇?”杨玦嘿然冷笑,“父亲为了娶这东胡女人,竟毒死了我的母亲,这也叫无冤无仇?”
  杨琰顿了一顿,声音依然很冷静:“三哥怎能如此毁谤父王,绝不会有此事。”
  “我毁谤父王?这可是你那东胡血的大哥说的,”杨玦咬牙道,“老四,你可不要怪我心狠,这是杀母之仇,我怎能不报!”
  杨琰抬起脸,望着他的方向,微微扬起唇角,点头道:“三哥说的是,杀母之仇,怎能不报。”
  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