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鲸波-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已经说得流利。
  老师都喜欢聪明的学生,费春江那张一向刻薄的嘴,都忍不住夸赞了陈郁几句。
  陈繁从书斋的窗外悄无声息离去,他背着手,回忆自己当年学番语的情景。当年教他番语的是费春江的父亲费通事,陈繁因学习刻苦,也颇得老师赞许呢。
  每日,几乎都是早上学番语,至于下午,陈郁可以自己安排。在不能去找由晟的日子里,陈郁更多的时候是待在家里。
  午后,一般陈郁会在斋房里点香弹琴,就是在隔院,也能听到他铮铮的琴声。
  陈繁和费春江在院中散步,闲扯着近来宗子和宗正司的纠纷,听到琴声,两人驻足,费春江赞道:“弹得不错,你这弟弟没想到还多才多艺。”
  费春江不觉已有些喜欢这个温和聪敏的学生,陈郁身上有种淳质,并不像外界传得有心机,也因此费春江不认为陈郁会损害老友的利益。
  陈繁淡语:“纨绔玩的东西,身为海商,并无用途。”
  “大繁,你怕不是嫉妒?”老友那张嘴总是很欠。
  “我就是嫉妒又怎样?还怕你知。”陈繁背手,神情不羁,“我六七岁时,我父还未发迹,常年在海外。农忙时,我也曾跟随母亲在田间插秧,哪有他那么好的命,自幼养在占城王侯的宅院中。”
  也许因此,而心里不平,而兄弟无法亲昵,然而自幼被独自留在海外,无父无母的陈郁,实则也很可怜。
  陈繁抬手想看掌中曾劳动过的痕迹,奈何养尊处优多年,手掌光滑。
  作者有话要说:韩九郎:大繁,你这是傲娇你知不知道?


第40章 
  穿着贴身柔软的衣物,躺在暖和的被窝里; 陈郁不舍醒来; 他在做梦。
  梦中; 青龙风筝和彩鸢风筝在空中飞舞; 飞得好高; 相随相伴。
  陈郁骑着一匹白马,由晟骑着他的朱马,两人驰骋在旷野上,白芒齐齐迎风,拂动他与由晟的袍摆,霞光映红他们的脸庞。由晟策马奔腾,宽厚的肩膀在马上耸动,他追随其后; 气息渐渐加深,两人都跑得极快; 如此畅意; 仿佛要一起跃上天边那座云雾缭绕的山……
  陈郁在梦里攀越一座座山,他的身子腾飞起来,他呼吸急促,胸口起伏; 倏然; 他睁开眼睛,他醒来了。
  清早,四周亮堂; 院中有奴婢交谈的声音,陈郁懵懵从床上坐起,他睡得披头散发,衣衫凌乱。
  为何会梦见和阿剩一起骑马驰骋的事,陈郁以为是好几天没见着阿剩,心里想他。
  这些日子,陈郁连睦宗院外的那条巷子都不曾经过,他听闻,有些倒宗正派的宗子深怕奚王一系报复,年幼的孩子都不让去宗学上学,纷纷待在家中。
  宗室间剑拔弩张,越演越烈,却不知道阿剩他们还好吗。
  每日吃过早饭,陈郁都会去书斋等候费先生,等他过来教番语。陈郁在语言方面有过人天赋,而且很勤奋,进步飞快。
  费春江来得准时,但他说今日不上课,让墨玉准备下出门物品,他要带陈郁去番坊找番人交谈,练习番语。
  陈郁冬日出行,要穿上厚实的衣服,准备风袍、风帽,还要有一只小手炉取暖,还得携带几名仆人供差遣。
  费春江带着这么个娇养的小郎君,前往熙攘,鱼龙混杂的番坊,不时引得人观看。有人认识费春江,过来打招呼,有人则是为结识费春江身边的贵家小郎君,前来寒暄。
  周身一群打扮怪异的人,说着难懂的语言,陈郁没有丝毫慌乱,礼貌应对。费春江看得出来,陈郁心胸豁达,不像眼界浅薄的庸俗市侩之人,不亏是陈端礼的儿子。
  陈郁来过番坊,跟随父兄来过,也和郑远涯来过几次,他熟悉番坊的事物,懂得番人的习俗,他其实很熟悉这里。
  不过以前来,主要是去番馆,这回费春江带陈郁去拜访一位叫交那惹的细兰海商,说是他的朋友,此人懂三种番语,游历过许多番国。
  交那惹定居番坊多年,他家世代从事航海贸易,他曾在广州暂住,并最终居于泉州。交那惹年纪不足四十,穿紫衣,手臂束金臂环,白布缠腰,长发束起,肩披珍珠串成的流苏,他坐在毛毯上,用金器给陈郁倒酒,海外运来椰子花蜜酒,很好喝。
  他用三佛齐语和陈郁谈十多年前,真腊与占城的那场著名战事,还有他父亲陈端礼的传奇故事,在战乱到来时,陈端礼如何协助侨民归国,又如何联合海外商船,维系航道的畅通,歼灭海寇,也是在这场残酷的战争里,陈端礼赢得了海内外的声誉。
  “十五年前,我刚出生,原来那年发生了这么多事。”这些事,陈郁从没有从父亲那儿听说,虽然他曾听人说,父亲早年歼灭过海寇,招引番商来国贸易,因这些功劳才被朝廷封为承节郎。
  交那惹手指上的猫儿睛戒指轻敲在象牙制的凭几上,门窗的光影掠过他宽厚的肩,他用一种近似温情的语调说:“郎君若是不介意,我想谈谈郎君的母亲。”
  陈郁猛地抬起头,愕然:“先生见过我母亲吗?”
  交那惹点了下头,他这个反应,连费春江也大吃一惊,哪怕是他多年友人,也不曾听他提起过陈郁母亲的支言片语。
  “孩子,你的眼睛很像你的母亲绫娘,眉毛,鼻子也相似。”交那惹凝视陈郁的脸庞,便是他的容貌,让他想起往事来。
  陈郁摸了下自己的脸颊,很吃惊地瞪大眼睛,从没人跟他说过,他的五官很像母亲。
  “当年陈纲首在查南被仇家所害,受伤落水,绫娘心慈,将他救起,细心医治他。陈纲首被她搭救,便下决心要娶她为妻。”
  交那惹所讲述的父母相识过程,和陈郁以往听到的那些传闻都不同,不是在迷雾中,不是在昆仑洋,更没有一见面便做夫妻的香艳事。
  “当年,我受邀去参加他们的婚礼,在婚礼上见到你母亲,那般美丽而可敬的女子,我只见过一位,后来再不曾见过。我去过许多国家,见过许多人。”
  交那惹的话,让陈郁很动容,他第一次从见过母亲的人那儿,听闻到对母亲的评价,父亲从不跟他说母亲的事,也许是因为提起伤心吧。
  离开番坊,交那惹亲自将陈郁送到坊门外,他摸了下陈郁的头,笑容温和,他也有个小儿子,只比陈郁大点,看得出他很喜欢陈郁。他用当地土语对陈郁说:“兄是艘大船,弟是艘小船,两条船绑在一起,就是遭遇狂风巨浪,也不会沉没。”
  交那惹认识陈繁,也从费春江那儿多少听闻他们俩兄弟的事。
  他的话,不难听懂,陈郁颔首,他和兄长都是父亲的孩子,他们是兄弟,理应相互照顾。
  费春江辞别交那惹,带陈郁走在热闹的街巷,两人路过濠沟,上面布满小船,运载着前往市舶司办理手续的货物,费春江突然问:“小郎君日后想随船出海吗?”
  会有这个想法,是因为陈郁学习番语很勤奋,孜孜不倦。
  “我想去蒲甘国,见一位故人。”他想见那位抚养自己的妍娘,像母亲般的女子,而今,还想去父母当年相遇的查南看看。
  “我听闻小郎君能预知风雨,有这样才能的人,在海外会被君王豪酋雇佣,甚至被迫效力。”费春江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告诉陈郁这些,当交那惹讲述占城与真腊的战争,并提起陈郁的母亲,他有了某种联想。
  费春江之所以知道陈郁有这种能力,不是陈繁告知,费父在陈家海船上当通事,当年见过陈郁的天赋。
  “出海对小郎君而言,恐怕不是件好事。”费春江的话明显出于关心。
  陈郁低头,黯然不语,他以往没去想过这个问题,他也很少去正视自己半鲛的身份
  **
  黑夜里,赵由晟在树下舞剑,他听到脚步声靠近,并没有停止他的动作,一套剑法练完,赵由晟收剑入鞘,抬头一看,见到赵庄鲲。
  赵庄鲲啧啧称奇,问他从哪里学来的剑术,往时都不知道他还会使剑,看来传闻他在宁县曾手刃贼寇也是真的。
  “庄鲲,这么晚过来有什么事?”赵由晟不置可否,反倒问起对方。
  “能有什么事,不过是跟你确认,你当真要做?”赵庄鲲夜里兴奋地睡不着,跑来找赵由晟,正因为明早他们要干件跋扈,出格的事。
  “对于恶徒,就该用恶徒的方法。”赵由晟淡语,抬手示意赵庄鲲往前挪步,他朝石桌走去。
  赵庄鲲坐在石桌前,回品赵由晟的话,发出低笑,他说:“搁以往,你铁定不会赞同,不说不会赞同,更不可能想出这么损的招来。”
  两家虽说挺亲近的,家风则完全不同,师勉叔对儿子的管教,明显要比他老爹严厉得多。
  “不都说人贵在变通。”上一世的赵由晟,受许多框框架架约束,可这一世,再没有任何规矩能束缚他。
  “族父肯定不赞同,等我们明日完事,找出账本,再告知他。”赵庄鲲搓手,他们要做的事,只有几位交好的青壮宗子知道,因为老头子们很可能会阻扰,所以事先没告知。
  赵庄鲲得到由晟确定要做的口风后,他走出院门,摆了摆手离去。院门外候着他的一位仆人,手中提灯,还执着一根木棍防身。
  最近不得不提防,奚王一系的子弟很多是无赖,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赵由晟让吴杵将院门关好,独自上楼。
  这一夜,他心里很平静,不似赵庄鲲,居然激动地睡不着。
  他宽衣解带,上床入睡,他近来夜里睡得挺安稳,也少有灯一灭,躺床睁眼,往事纷沓而来的痛苦。
  对赵由晟而言,扳倒宗正赵不敏和踢掉原有的官船干办,都在他已有的规划里。只要这艘官船真正属于所有宗子,他将涉足海贸,他会自己物色干办,会亲自参与货物的采购。
  而他今后会有条属于自己的海船,但凡有机会,他还要亲自出海。
  他不认为自己是为了向陈家接近,他在接近的是无垠而自由的海域,是没有任何礼教,没有任何权势能约束的自在。
  赵由晟闭上眼睛,让自己睡去,他的梦里也许也像陈郁那样有片海和扬动的风帆。
  第二日清早,一大群年轻气盛的宗子,捆着六名官船干办,押往司理院要求严惩,状告他们做伪帐,贪污宗子财物。司理院外满坑满谷都是围观的百姓,吃瓜群众们指指点点,有指责宗子蛮横霸道的,有指责干办贪婪自找苦吃的。
  司理参军姓颜,嘴上无毛,还十分年轻,见到这样的场面,着实吃了一惊。颜司理跟带头的两位宗子——庄鲲和由晟问得一个大概,迫于压力,只得收押这帮胆大妄为,连宗子钱都敢贪墨的官船干办。
  六名干办全都是在床上被闯入宅中的宗子缉拿,押进司理院狱时,全都还一脸懵逼状态。
  他们是惊的,也是吓得,人在家中睡觉,祸从天降,他们被五花大绑,家中箱柜被翻找,私藏在宅中的官船账本遭搜走。那可是真正的账本呀,不是对外公开的那些作伪账本。
  颜司理坐在堂上,翻看宗子上交的官船伪账,这些伪帐数量众多。颜司理不晓海贸,合上账本,心中想,这回可真是给他出了个大难题。不过这群宗子真是机智,他们针对的是以宗正为代表的奚王一系,然而要治宗正的罪,需经由皇帝,地方官吏可插不了手。官船干办是民,不是宗子,地方官员可以提审,可以羁押,判刑。
  这回事情闹得这般大,满城风雨,得上报朝廷,颜司理感到头疼,他不想站队,但眼下看来是倒宗正派占上风。既然事情遇到,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颜司理不知道的是,这帮宗子给他的账本,根本就不是从干办家中搜出的账本,真正的官船账本在赵由晟手中。
  当官船干办被下司理院狱,干办家中的账本被搜出的消息传到睦宗院,奚王房支的子弟顿时哗然,纷纷往宗正赵不敏家中聚集,商讨对策。
  赵不敏留下一众急得团团转的亲戚,他进屋更换官服,阴厉着脸,骂道:“早让他们将账本焚毁,个个还私藏家中,不识好歹!”
  这些干办们藏着真账本,属于留个后手,他们也怕被宗正当弃子,不过现在看来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父亲,我看庄鲲那个莽夫能如此行事,后面必有高人指点!”赵几洲捧着老爹乌纱,服侍在旁,他敏锐觉察到对手的厉害,司理参军办不了他们宗子的案子,赵庄鲲他们之所以这么干,就是为了拿到真正的账本,并且将事情闹得人尽皆知。
  赵不敏整整衣领,接过乌纱帽,冷哼一声:“我岂会不知道。”他早已猜到是谁,赵希声这个老匹夫,什么事他都要参一脚!
  现下,他得去疏通关节,虽说他认定颜司理不敢动他,但事情棘手,早些将账本拿回来安心。
  被错以为是主谋的赵侍郎,一早起来就被同个消息震惊,他派人去庄鲲和由晟家打探虚实,确认属实后,心里责怪这些小年轻没跟他们长辈商议,却也惊叹他们行动的风驰电掣。
  很快,老头子们都聚集到赵侍郎家,因为听说这群小年轻拿到了真账本,就也没人责怪他们利用宗子身份无人敢阻拦,干出这样跋扈无礼的事来。
  随后,赵由晟和今早一起“干好事”的宗子结伴前来赵侍郎家,坦然承认他们闯民宅抓人,翻箱倒柜的行径,赵侍郎扫视眼前的后生,不说由晟和庄鲲、庄蝶参与,连端河跟孟寿两个最守规则的孩子居然也参加了,他厉声问:“你们谁是主谋?”
  赵庄鲲比赵由晟年长,想帮他扛下,不想族父压根不信,单独将赵由晟唤进书房。
  在书房里,赵由晟从风袍中取出账本,摆在书案上,总计六本。六个干办,六本真正的官船账本,一本都没落下。
  赵希声抚掌,喟然:“后生可畏,倒是我们老了。”
  正所谓非常之事,何得因循。
  作者有话要说:导演:努力成为有船一族吧,改变死亡结局,走上人生巅峰,迎娶小郁。
  ——————————————
  赵侍郎:我膝盖中了一箭。
  —————————————————
  导演:大家端午节快乐!


第41章 
  城东总是很热闹,港口在那儿; 通往城区的濠渠从那儿延伸; 船运繁忙; 商肆林立; 就是在冬日的清早; 也是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
  郑远涯从位于城东的家走至港口的路烂熟于心,在四通八达的小巷里穿行,他很早就发现自己身后有两条“尾巴”,但他不动声色,一次都不曾回头。
  自打他当众教训了将校范威手下的兵痞,还自报家门后,就没少受这帮丘八的骚扰,寻常人遇到这样的事会很头疼; 可郑远涯是在海寇船上长大的,从小跟无赖恶徒打交道; 天天都是麻烦的一天; 他还挺享受的。
  走至巷子的拐角,借着外头街肆热闹声响遮掩,郑远涯拔出他的刀,用牙齿咬住刀刃; 双手双脚岔开; 搭在窄巷两侧的墙面,敏捷如猴将身子蹬上墙,他撑在上头等待。很快跟踪他的人进入视线; 郑远涯居高临下打量,是两名恶徒,看着比他之前对付过的兵痞战斗力要强一些,其中一人是秃头,头上戴着一顶水兵常用的竹帽,另一人脸上有刀疤,两人都拿手刀,从他们那身打扮看,显然还是芦场将校范威的兵,简直如韭菜一样收割不尽。
  郑远涯从半空跃下,骑在竹帽肩上,手中的刀柄顺势砸下,砸在竹帽的头上,帽凹陷,人顿时就站不住,双眼冒星。竹帽倒地,郑远涯跃地翻身,速跑出几步,猛回头一脚将挥刀哇叫,凶恶朝他劈砍的刀疤踹飞。
  他捡起刀疤的手刀扛肩,踩着对方的腹部,威吓:“回去告诉你们范将校,再来找老子麻烦,老子就找他儿子麻烦!”
  范威有个儿子叫范荣,是个绣花枕头,常出入城东的妓馆、瓦舍。
  “听明白了吗?”
  郑远涯怒喝,他踩人扛刀的姿势看在别人眼里简直是匪徒的极佳诠释,此时他也并不知道有人从巷口走过,被他那声怒喝吓着。
  见刀疤猛点头,郑远涯高抬贵脚将人放,刀疤赶紧滚蛋。昏迷在地的竹帽动弹了两下,正在苏醒,郑远涯将他的手刀缴走,转身离开。
  三步出巷口,郑远涯闻到一阵好闻的香气,还以为是有女子挨近,把一张痞脸一抬,落入如画的眉目,嫣红的唇,还有明显惊恐的眼神。
  “嗤”郑远涯很不满,他这完全是被迫的,他腰插着一把刀,手上还抱着两把,以为自己吓着路过的娇美女子。
  然而这位美女却不避嫌,似乎不懂什么男女授受不亲,郑远涯将她从头到脚打量,发觉她骨架比女子要大,而且个头也高,穿的衣服虽然华美可分明是男装,自己居然眼拙到这地步。
  什么鬼,男的穿得这么花里胡哨,那对眉毛分明还修过。
  郑远涯回头斜瞟,见那位路人居然也在看他,四目相对,路人害怕地逃走了。郑远涯似乎很有成就感,他本质还是个大男孩,看着那人被吓跑,他咧嘴笑着。
  街上都是人,郑远涯不在乎别人投来的狐疑目光,他带着三把刀,大摇大摆走向港口,他家的海船泊在港口,今天在装货,所以他过来帮忙。
  虽说郑远涯没有认出这位城西有名(虽然不是什么好名声)的香五郎,但曾元容却认出他来。毕竟此人和传说中的郑远涯很像,很年轻,在巷子里欺凌弱小,长得也凶恶,再说当他挨近自己时,曾元容闻到一股特殊的香味。
  他是个对气味异常敏锐的人,那香气闻起来浓烈,很有压迫感,令他感到不安。他曾经无意中制造了这么一块香饼,然后小郁说不要丢弃,说要送给郑远涯。
  郑远涯……
  曾元容目送这位名人晃着身子,消失在人群,那份无形的压力感才从他身上消逝,他舒口气,往前面的香药铺走去。
  他出来购香,身边本来跟随仆人,适才差遣仆人去附近买珠粉,还没回来,以致此时独自一人。他不喜欢热闹的地方,他想着赶紧把香料买了,回到安全而舒适的家里,城东真可怕。
  被人视为城东可怕的可怕之源,郑远涯毫无知觉,他走至濠渠,漫不经心将那两把缴来的手刀扔水里,抬头看视四周的人来人往。
  他心情不错,整理适才打斗松乱的衣服,手指碰触到挂在腰间的金香囊吊链,他提起香囊,低头嗅了一下,又把它放下。
  他不是很喜欢香味,身为孔武有力的大好男儿,他不爱文士那些风雅调调,但这香囊里头的香饼是陈郁送他的。
  其实闻着也还凑合,毕竟是小郁送的嘛。
  这段日子郑远涯频繁被芦场的兵痞骚扰,很少去找陈郁玩,再说冬日到来,他家海船也在准备货物,他几乎天天都在港口晃悠。他挺忙的,小郁听说最近在学番语,估计也忙,好些天没见着他。
  郑远涯晃出东城门,眼前豁然,海港风帆成片,无数的鱼龙带在桅杆上飘舞,远处,海天一色,无垠无尽。他嘴角勾起,双眼闪闪发光,他爱这样的场面,他深深热爱着大海,船,海风,甚至是夜晚海上的星空。
  一个打小在海船上生活的人,并不会嫌弃船上封闭的空间,他们的视野在船舱之外那个充满新奇的世界,还有四海为家的无拘无束与自在。
  冬日,海港停泊无数艘等待季风的船,泉州港有许多的海商,海商们有船,而在这些海商中,以刘家的船队最是壮观。
  郑远涯沿着刘家船队行走,一艘艘庞然大物,比娇美女子更令他怦然心动,他可是发自内心的羡慕。海船需要斥巨资建造,而每年船体的修补费用,船员的开销也很庞大,许多海商并没有属于自己的船,他们搭乘别人家的海船,出钱租床位和货仓,占据船上一个小小的位置,积极参与海贸,这种方式,称为“结托”。
  像刘家这样的海商,名下有数十条海船,是真正的富可敌国。
  郑远涯看着他的“美人”,不知不觉沿着海港走了半圈,他见前方有人站在船上向他挥手,起先他没认出来,定神一瞧,才发现是戚适昌。
  戚适昌穿着水手的粗布衣服,手中抓条缆绳,显然是在甲板上干活,而他上的这艘船,自然是陈家的海船。风向杆上立着只木戴胜鸟,挂的船旗上书着大大的“福信”二字,这是船名,也是招牌。
  郑远涯抬了下手,点了个头,他和戚适昌谈不上什么交情,虽然此时看他那副模样觉得有点好笑。戚适昌往时过着近似纨绔的生活,衣着华美,手中有钱,而今上船干水手活,显然是遭他爹戚部领的“压迫”。
  郑远涯继续走,越过数艘大中型的海船,在两条大船之间,他瞧见自家那艘矮矮的小海船,他把嘴一咧,是个近似自嘲的笑容。
  其实他才不介意呢,船虽小能航海,能住人能装货,没差!
  仰头,看见站在上头吆喝水手劳作的老爹郑三官,老爹一向是如此威猛。郑远涯矫健攀上船梯,跳入船中,郑三官朝他瞪了一眼,凶他:“去哪里闲晃,现在才来,还不下去把那货扛上来!”
  郑远涯没说老子刚刚爬上来,你怎么不早说,和老爹说话,把老子挂嘴边是会挨揍的,郑远涯默默溜下绳梯。
  **
  赵由晟在家翻看官船账本至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