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比邻_巫羽-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果刚挨近鱼贩,就感受到身旁一道炙热的目光射在他身上。
这目光的源头,正是屠户吴臭头。
无论春夏秋冬,吴臭头都罩着一条皮制的围裳,那件围裳臭味浓重,日复一日沾上血迹肉渣骨渣,从来不洗。
不只围裳,他身上的衣服污浊,指甲缝里总有着厚厚污垢。
李果基本和这卖肉的屠户没有交集,李家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次猪肉。
吴臭头不只用火热眼神盯着李果,嘴角还裂开,露出一口黄牙,那是一个难看的笑。
李果汗毛竖起,赶紧让鱼贩包起杂鱼,付钱。
“果贼儿。”
不想还是被喊住,李果回头,警惕地看着吴屠户。
“有事吗?”
李果可没钱买猪肉,喊他也白搭。
得到回复,吴屠户连忙将卖剩的两个猪骨塞给李果,嘴里说着:“你拿回去,让你娘熬汤给你喝,大补!”
李果呆滞,一时没了反应。
他和这屠户非亲非故,怎么就突然来献殷勤。
“不用不用。”
李果回过神来,急忙将猪骨往外推。虽说是骨头,还带着点筋,沾点肉,油腻湿润。
“拿走拿走,不收你钱,送你。”
“我说你这孩子,跟我计较什么,我卖猪肉的还能缺这两根猪骨。”
吴屠户体型魁梧,对李果又是拍肩又是推搡,李果挨受不住,感觉骨架要散,再兼之还得去包子铺干活,李果没空和吴屠户纠缠,只得把两根猪骨拿回家。
有这么一遭,就有第二遭。
几天后,李果拿碗去买豆腐,根本没路过吴屠户的肉摊,吴屠户老远就喊住李果,李果想吃他两根猪骨,吃人嘴软,不能不理不睬,回话说:“买豆腐。”趁机跑去豆腐摊,远离吴屠户。
豆腐刚放入碗,回头见吴屠户正朝自己走来,手里还提着一条肥猪肠。
“不用不用。”
李果拔腿就跑。
之前是不知道缘由,后来听包子铺的人说——和吴屠户有业务往来,吴屠户上个月死了老婆。
李二昆失踪至今四年,海船失事失踪,不同于陆上的,那十有十成是死了,人在陆地能活,在大海里可不能活。
只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始终没见过尸体,便无法相信人已经死了。这个无法相信之人就是果娘。
除去果娘,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李二昆早死得不能再死。
所以也有来劝嫁的,也有来说婚姻的,这些年就没间断过。
夜里,李果从赵宅返回,见黄婶和果娘在房里,掩着门。两个女人轻声细语,听不清在说什么。
人穷,不只亲戚不待见,街坊邻居躲得远远。这帮邻里,和果娘亲近的只有黄婶。
黄婶偶尔会来窜门,但今日的情景就不像是来唠嗑的。
“果子也大了……”
“他就两个女儿,以后家……”
李果贴在门上偷听,勉强能听到几句黄婶的话。
果娘许久都没应一声,黄婶更像在自言自语。
“阿匀,你好好想想啊。”
果娘显然没表态,黄婶无奈;开门要离去。
李果急忙闪开;假装刚好出现在门外,怕被果娘发现他偷听。
李果恶狠狠的目光,目送黄婶背影离去。回头,对上娘亲温和的眼睛,李果顿时老实,低着头不敢造次。
生着闷气,李果回到杂物间——曾经的杂物间,现在已经是李果一个人的房间。躺在床上,想着心事。
李果并不阻拦果娘改嫁,何况那人是个屠户,有猪肉吃。如果后爹不要他和果妹这两个拖油瓶,他可以带果妹一起生活,养大果妹。
然而那屠户实在太邋遢;而且娘似乎也没有改嫁的意思。
李果想着自己究竟是为什么而生气呢?
是因为穷,一直都这么穷。因为穷,所以觉得如果娘嫁个屠户,那么就能吃上猪肉。可李果不想让娘因为这个缘由而嫁。哪怕他一直想让娘和果妹顿顿能吃上大肉,能穿上漂亮的衣服,过上好生活。
虽然果娘没有答复,不过吴屠户的热情并没消散。
几天后,李果夜里从包子铺回家,走至家门口,发现吴屠户居然在他家门外徘徊,手里还提着块肥猪肉。李果走过去,大声问:“你在我家门外走来走去,做什么?”
果娘在厨房,听到李果的声音出来,见是吴屠户,十分懊恼,将厨房门一把关上。
“我我……”
吴屠户涨红脸,支支吾吾。
李果知道屠户是来送猪肉示好,李果故意用身子挡在家门口。
“果子,进来,把门拴上。”
果娘在屋内喊李果。
李果听话,入屋,关门前还朝吴屠户做了个挥拳动作,表情凶恶。
寡妇门前是非多,在衙外街居民的眼里,果娘就是个寡妇。
早有许多好事者在围观,偷偷抿嘴笑,说三道四。
吴屠户落荒而逃。
虽然果娘生活作风严谨,发生这么件事后,还是有好事者特意去取笑李果。李果想不明白,做娘的要改嫁,就是不守妇道,儿子也得一并被取笑是什么道理。
第二日去赵宅,李果趁赵启谟过来书童房间“视察”,逮住赵启谟问:嫁两个丈夫就是坏女人吗?
“那要看是因何缘由再嫁了。”
“何况女子受人支配,嫁与不嫁,往往不是她们自己能做主。”
“至于贫弱无依的妇人,要求她们为守节而饿死,毫无人性。道德先生们是没挨过饿,饿几天就知道自己错了。”
赵启谟的话语,总是很有道理。至少在十二岁的李果看来,赵启谟无所不知,令人崇拜。。
约莫是遭受上次的打击,吴屠户打消念头,在菜市场见到李果,也只当没看到,尴尬啊。
自此,风平浪静,不觉过去两个月,听闻吴屠户续弦了。新娶的妻子来自乡下,头婚,长得也魁梧,和吴屠户很有夫妻相。
李果始终没问过娘,为什么一直没改嫁,不过他大概知道缘由。
娘要是狠心改嫁,他和果妹会流落街头。不只新爹不要他们,这李家祖宅恐怕也没得住。
当初那么艰难,一日一炊的日子,娘都没丢弃他和果妹。熬到现在,生活还是会渐渐好起来,等我长大后,一定会好起来。李果想。
第30章 紫袍茶花 砚台
明日除夕,柳冒儿包子铺给伙计们结算工钱,除去工钱,一人还能领六个大肉包子。
李果家贫,经常要找账房支工钱,到年底结算时,只有四百六十文。这笔钱,便就是这一年到头辛苦攒下的所有。
揣上工钱,提上包子,众人纷纷回家。
李果回家将钱存入钱罐,只留下三十文,打算去衙坊后的集市买春联、桃符、爆竹,香烛等。
往年过年,果家只是贴个春联,买块猪肉。今年手头比往年宽裕。
午时的集市,商贩众多,人群络络不绝,光是春联,就有三摊在卖。
李果货比三家,在一位落魄书生模样的小贩那边,买下一对春联,一对桃符。
穷书生的春联摊隔壁,是位卖花的虬髯大汉。大汉看着分明是舞刀弄枪,街头卖艺的人,却不想卖着娇滴滴的花卉。
李果没打算买年花,只是看到大汉摊位上有各色花卉,争奇斗艳,驻步多看了两眼。
大汉正在卖一位男子茶花,男子中年,从打扮看像个富贵人家的管家。只听大汉用洪钟般的声音说:“这是紫袍,你还嫌弃不好,再好仙品也入不了你的浑眼。”
大汉口音听着不像当地人,也不知道是哪里人氏。
话语刚落,还将管家捧怀里的那盆茶花抢下,十分粗鲁。
名唤“紫袍”的茶花搁放在地,果然惊艳,花苞要比寻常见的茶花大,尤其花色竟是紫红色。
管家嘟囔着什么,管家瘦小,体型差异,气势不免落人下风。
“走走,不卖了不卖了。”
虬髯大汉不只脾气暴躁,还逐客。管家骂骂咧咧,甩袖离去。
“这天底下,还有你这样做生意的人。”
隔壁摊的穷书生揶揄大汉。
“写你的字去,你会做生意,我看你一天也就卖了这么个小孩儿。”
无疑,大汉说的小孩儿,就是李果。李果正看得有趣,不想自己被扯进话题里。
“我卖了许多,是你眼瞎没看到。”
穷书生瘦弱寒酸,气势不输人。
“还得意起来了,你卖十副钱都没我卖一盆花多,还敢教老子怎么做买卖。”
大汉低头往桃枝上洒水,动作表情温柔,抬头瞪书生,模样凶狠可怕,仿佛村头恶犬。
“那个。”
李果走至大汉跟前,手指地上的紫袍茶花。
“这盆茶花怎么卖?”
大汉目光落李果身上,眼角绽着精光。
“小孩儿,你想买?”
“想买,不过我……”
李果捏捏钱袋;他的钱不多。
茶花李果见过不少——他以前可是城郊农户刘麻子花田的常客。紫红色的茶花,李果还是第一次见到。
“有多少钱。”
大汉瞅李果手中的钱袋。
“十五文。”
李果怯怯回答。他怕挨骂,毕竟大汉那么粗鲁,一身匪气。
“哈哈,你这娃儿有趣,这花可值十倍的价钱。”
不想是旁边的穷书生先搭腔。
“我就是随口问问。”
李果倒退两步,打算走人,他怕大汉生气。
“小孩儿,你买花要做什么?”
大汉嗓门大,长得凶恶,其实人不错。李果的衣着打扮,一看就不是富人家的孩子,所以他会想买花,还一眼就瞅上紫袍,让大汉很感兴趣。
“不做什么,花很漂亮。”
李果摇头,后悔之前为什么要问。
“我倒是有株小紫袍,你明儿早上过来,我赠你罢。”
大汉笑眯眯说着,李果愣愣点头。
“拿钱买的你不卖,没钱买的,你要送,你是不是脑子有恙?”
穷书生实在受不了这位“邻居”,把摆对联,桃符的竹席,拉离大汉三寸。
离开这对似乎很相熟的小贩,李果去买香烛和爆竹,自此,三十文,仅剩两文。
回家路上,看到一位老妇在桥边卖头花,顾客不少。李果凑过去挑来挑去,挑中一支桃木簪子,一条绣花的红头须。
“我一会拿钱来买,先帮我留着。”
李果将两样物品递给老妇人。
“呦,这么小,也懂买头花送情妹妹啰。”
两个挑头花的大妈看李果长得俊俏,又是个半大的孩子,戏弄李果。
“给阿娘和妹妹买。”
李果辩解,他这一说,大妈大婶们越发来劲。
有人捏李果脸庞,说这孩子真懂事;有人揪李果耳朵,想亲李果脸庞,吓得李果落荒而逃。
李果采购回家,见果娘在厨房忙碌,蒸肉,炊面果,果妹旁帮手,捏馄饨。李果掀锅盖,蒸笼里是面果,李果知道这是明日祭神用的,还是忍不住流口水。
“肉包娘蒸好,放在桌上。”
知道李果馋,果娘早先将肉包蒸热。
李果掀起遮盖的四方布,果然看到一屉蒸好的肉包。拿起一个,大口咬下,满嘴油香。
闻到香气,果妹吧嗒着大眼睛看李果。
“给。”
李果掰开一半,递给果妹。
“果妹刚出笼就吃下一个,果子,你快些拿走。”
果娘无奈笑着。
那么大的肉包子入腹,又要吃下半个,这孩子会撑坏肚子。
果妹诞生后那两三年,正是果家日子过得最艰难的时候,果妹挨过饿,也难怪这孩子嘴特别馋。
有时果娘担心,这孩子会被人用食物拐走,只得在这方面千叮咛,万嘱咐。
“娘,那我可以吃蒸肉吗。”
果妹瞪着乌圆的眼睛,包子被哥哥拿走,她把主意打在锅里的蒸肉。
“蒸肉要留着明天拜神,保佑你和哥哥健健康康长大。”
果妹低垂着头,显得楚楚可怜。
“就吃一块。”
果娘拿筷子夹起一块,送到果妹嘴里。
李果叼着大肉包子,往厅里走,听到门外有人在叫唤。是罄哥,喊他:李果。
“果子,是不是你朋友喊你,快出去。”
果娘在厨房里催促。
“娘,是罄哥。”
李果将罄哥请进屋,就听果娘在厨房里说:“果子,你将果脯拿出来,在柜子里。”
李果的朋友不多,无论是阿七,阿聪,还是罄哥,果娘一向善待。
“不用不用,我就是过来送个东西,还有事,不能逗留。”
罄哥手里提着两样物品,他先拿出个长条盒子给李果。
“给徒儿送支笔,不是什么好笔,还望笑纳。”
熟稔后,罄哥偶尔也会开开玩笑。
李果用的毛笔,写得秃毛,都不舍得换一支。即将过年,显然罄哥也发了工钱,这才给李果买支毛笔。
“谢谢师傅。”
虽说不是什么好笔,但比李果以往用的,要好上许多。
“还有一样东西。公子自打放学假,就跟着赵公应酬,不便当面交你,由我代劳。”
摆上桌子的,是一件四方的物品,用细布包着。罄哥打开细布,里边是一方砚台。
“你看看,砚额上有字,可还认得。”
罄哥指点李果看。
那砚额上果然有朱色的两字,刻的是:南橘。李果学名。
砚台清雅可爱,竟还刻着姓名,以示归属。李果捧起砚台,爱不释手。
赵启谟也是有心,笔墨纸砚中,砚台最是费钱。李果没有砚台,平时用一块平滑的石头研墨。
夜里,躺上床,席子上摆放:木簪、红头须,毛笔,砚台。
李果想起那株叫紫袍的茶花,不知道那位卖花大汉的话,是否可信。
第31章 爆竹声中一岁除
清早,去衙坊后集市,找到那位卖花大汉,大汉果然带来一株小花苗,养在一个粗陶花盆里。花苗很小,花盆也很小,李果单掌托住花盆,跟卖花大汉致谢。
“好好养,可别养死了。记得浇水除虫,天冷搬屋内,天热要遮阳……”卖花大汉絮絮叨叨说上一堆。
“我的娘,你这是送花,还是送闺女。”
穷酸书生的摊位仍在卖花大汉旁边,他嘴巴一直这么损,卖花大汉如此粗暴的人,却没有打他一顿,也是不解。
“你个酸腐书生懂什么,这花娇贵,在南方过冬容易,要是到了北方,还得专门弄个暖房……”
卖花大汉又开始吧啦吧啦。
穷书生嗤之以鼻,看李果乖乖站着听大汉唠叨,说:“小娃娃,快走吧,他一会要跟你念叨施肥、换盆的事了。”
看李果走远,书生扭头对大汉说:“楚氓子,你收他十文也好,除夕夜能买壶水酒凑合吃吃。”
卖花大汉不以为然,拍着胸脯说:“老子还差这十文!”
“是是,晚上别来我这讨酒吃。”
穷书生不再理会,往身后木架走去,将被风吹得凌乱的两副对联摆正。
书生长得清瘦,宽大的袍子在风中鼓动,颇有几分仙风道骨。
李果在书肆买到一本唐人传奇,在衙坊后集市买到一株叫紫袍的茶花苗。他心满意足,携带物品,前往赵宅。
李果常往来赵宅,赵宅的仆人都认识李果,不仅不拦阻他,还会笑语:“找罄哥呢?”
“公子和赵公外出,罄哥也跟去了,果贼儿,有什么事?”
赵强在院子里修剪花草,见到李果,跟他告知。
李果在赵宅不只是个熟客,仆人们对他的身世了如指掌,也知道这个孩子和他们家的公子交情好。
罄哥不在,跟随赵启谟外出。
好些日没见到赵启谟,这次特意过来,不想还是扑空,心里沮丧。
“托你件事,这株花给启谟,这本书给罄哥。”
赵强擦擦手,接过两样物品。
“行,等公子他们回来。”
将东西交付好,李果离开。
今日除夕,明日元日,都是大日子,赵启谟会跟着老赵出去拜访,或者在家接待客人,总之很忙。富贵人家的孩子,早早就学会接人待物,见过大场面,豪门贵宾。
赵启谟和李果这两个孩子,会有不同的人生轨道,并渐行渐远。
即将十三岁的李果,还没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还只是觉得见不到赵启谟,心里有些沮丧。
果家的年夜饭,摆满一小桌,有鱼有肉有面食,两盘蔬果。
这般丰盛,这是果爹李二昆在时,才有的情景。
果妹头上绑着红头须,鲜红色,头须上还绣着两只白兔子。果妹皮肤白皙,秀发乌黑,再有这样一条红艳的头须缠上,特别好看,灵气。
虽然还小,天性爱美,自打果娘给她绑上红头须,果妹就不时跑到厨房里,照水缸,对着自己水中的倒影端详。
过年,果妹衣服都是全新。果娘扯布,亲手裁缝。红衣黑里,贵气端庄。
李果那身衣服,也是年底新做,湖蓝色的褌(裤),月牙白的衣服。粗布而已,穿李果身上,莫名雅致。
唯有果娘,好多年没添置件新衣服,好在头上有一枚新簪子,能增添点新意。木簪,缀上两朵小绢花,平实又美丽。
如果李二昆还活着,这一家子该得多幸福,妻子贤惠慈爱;儿子聪明懂事;女儿机灵漂亮。
年夜饭,果妹蹲在凳子上——个头矮,够不着桌子,左手面果,右手鸡翅,十分忙碌。
“先放下面果,一样样吃,女孩儿吃得这么粗野。”
果娘看着又好气又好笑,拿筷子敲果妹执面果的手。
“你看看你哥,他是怎么吃饭。”
李果坐姿端正,夹鱼,扒饭,不慌不忙。
曾经,李果的吃相也很难看。
“可是娘,我都想吃。”
面果和鸡翅难以取舍,果妹双手捏着不放。
“要是长成一个馋嘴的姑娘,以后可怎么嫁人。”
果娘哭笑不得。
“当然是嫁大户人家,顿顿好鱼好肉,大户人家养得起,不嫌弃。”
李果觉得自己的妹妹,是衙外街最漂亮的女孩儿,长大后还愁没人嫁。
“哥,也会有蒸肉吃吗?”
果妹仰起脸,满嘴油光。
“也有的,蒸肉,炸丸子,蜜糕什么的,统统都有。”
“那我要嫁。”
果妹的声音稚气清脆,眼里充满憧憬。
“傻孩子。”
果娘掏手帕帮果妹擦嘴,边说边笑。
吃过饭,果娘在家中的小神龛处点香,让两个孩子去拜拜,磕头。
完毕,给两个孩子,一人一包压岁钱,叮嘱李果看好妹妹。
果娘回厨房收拾,李果牵着果妹的手外出。
一推开门,便听到外头孩子们呼朋引伴的声音,还有烟花爆竹的响声。热闹的除夕夜,全城灯火通明。
往年,除夕夜,都是去逛落玑街,那边最热闹最拥挤,最多新奇的事物,不时还有商家赠送物品。
李果没和随衙外街的孩子结伴,而是自己和果妹两人,悠然前往城东。
挤进人群,看烟花,看戏,看杂耍,看人关扑。身边还有无数穿行的小贩,卖吃卖喝,叫卖声起伏。即是除夕夜,李果不扣门,给果妹卖上一堆小吃。他用肩膀扛着果妹,一手扶住果妹的手臂,一手挂着瓜果饼糕。
玩戏一晚,果妹在李果背上睡去。
李果背着果妹回家,走出灯火如昼,嘈杂沸扬的城东。身后的喧哗声逐渐远去,深夜的衙外街,安静平和。
推门进屋,果娘还没睡,正跪在神龛前,和神明说着什么。
已快三更天,对于天一黑就入睡的穷人家而言,极其晚。
今晚是除夕,大部分人家都在守岁。
“果子,晚些时候听到别家放鞭炮,你也出去放一串,娘先去睡下。”
果娘从神龛前起身,接过果妹。
“娘,你去睡吧。”
李果点头,家里没有其他男子,便由他来守岁,放爆竹。
果娘回屋,只剩李果一人坐在厅中,和一盏油灯相伴。神龛前的三柱香烟雾袅袅,李果知道娘适才肯定是在祈祷爹能回来。
这么多年过去,娘还在祈望。
李果走到神龛前跪下,双手合十。
在地上虔诚磕三个头,李果起身,正好听到外头有人轻声喊他。听那声音,像是罄哥。
李果连忙去开门,门外,果然站着罄哥,并且罄哥身后还有个人。罄哥挪开身子,那人站出来,正是盛装的赵启谟。
赵启谟今晚真好看,乌冠,绛袍,长靴,腰系革带,尊贵端庄,高挑俊逸,器宇不凡。
对上李果惊诧的脸,赵启谟冲李果笑着,心情愉悦:“还担心,你已睡下,深更半夜,贸然前来,实在太唐突。”
“启谟。”
李果兴奋地搂抱住赵启谟,许多天未能见他,万万想不到他会突然出现在门外。
突然的肢体接触,热情的拥抱,让赵启谟招架不住,他手臂张开,僵直,脸上错愕。
“咳,果贼儿,要和我们去看烟花吗。”
罄哥年长启谟,李果,远远比李果稳重,知晓人情。
“启谟,你今晚真好看。”
李果还在缠着赵启谟,灯火昏暗中,赵启谟的五官端正深邃,说不出的好看。
“休得胡言。”
赵启谟整理被李果弄乱的衣襟,一副大人模样。
“三更时,我家宅中要燃放烟花,要看,随我们过去。”
字字清晰,抑扬顿挫,赵启谟已到变声期,他的声音深广,悦耳。如果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