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比邻_巫羽-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登流眉是小国,经过多年战乱,此地番人稀零,海港里卖香药的牙人,多是真腊和麻兰国人。要和这些人交易,也能买到顶好的安息香,价格自然是昂贵,不过贩运回国也还有利润。绝大部分商人便是和他们交易,省事省时,不必冒着性命危险进入山林。
李果购得安息香,在登流眉没做停留,起航返回刺桐。半途停泊琼州补给,船刚靠岸,便听巡检司的士兵大声囔囔:“孙家船来了”。船上众人不解,以为是出什么事了,不想袁六子匆匆赶来,跟李果说他想搭船去刺桐。
孙家船乐于帮助袁六子,每每出航,都经过琼州,和袁家交好,是求也求不来的美事。
袁六子简装上船,他这人平易近人,没两日便和船上的船工混熟,在甲板上吹风看海,好不惬意。李果问他怎么突然想去刺桐?袁六子看着海涛沉默好久,才缓缓说:“听闻叔瑀在福州任职,去年秋时赴任。”李果虽然不知道袁六子和这位柳家二郎有什么样的过往,但袁六子看来对他念念不忘。“这般说来,你可是要去福州?”刺桐离福州近,从刺桐前往福州,不过是几日的路程。
海风吹拂袁六子英朗的脸庞,他在琼州这段时间,看起来神采奕奕,在京城难得养出几分书生味,早已消失殆尽。
“不,我到刺桐走走,你可得尽地主之谊啊。”
“放心,我带你去把城东酒楼都吃一遍。”
想起往昔在京城吃喝的情景,两人相视而笑。
袁六子问李果在京城的事,为什么好好珠商不当,突然出海当起海商,李果逐一都说了。
“我听闻赵子希是今科探花郎,真是厉害,他也才十九岁。”
袁六子聊着聊着提起了赵启谟。
“他去洪州,任职通判。”
“洪州离刺桐也算不上远,你去见过他吗?”
“没有,我有好些时日未曾见过他。”
李果想念赵启谟,然而他的想念无济于事。他即使是在外航海,也随身携带着赵启谟的书信,藏在枕头里,夜晚拿出来读一读。
得亏阿七经常要去景德镇运瓷器,帮他们两人捎带书信。
袁六子并不知道李果和赵启谟是情人关系,否则他该感慨唏嘘了。
安全抵达刺桐,李果浑身上下没少块肉站在果娘面前,果娘见他安然回来,心惊胆战多日,到此时才放心。李果跟果娘说待顺利跑几趟生意,和登流眉卖香药的牙人相熟,就将生意交给代理人去做,他不必亲自出海。
袁六子在刺桐居住,他住在静公宅里,他每日不是出去闲逛,便是在院中看花花草草。李果告诉他这宅院里住过赵启谟,也告诉他自己和赵启谟年幼时的事情。讲到海大鱼,溺水和搭救还有启谟离去时的追赶,听着袁六子十分唏嘘。
“我与叔瑀,幼年时相识于岭外,柳公当时谪官在钦州。我娘是钦州人,一年跟娘去钦州省亲,见着住在官舍里的叔瑀,他那时不过六岁。不想我们长大后,会在京城相遇。相遇时,相互都认不出来,却是一见如故,结交后,才思忆起童年之事,也是桩趣事。”
袁六子笑语,他说起柳叔瑀时,眼神特别温柔。
数日后,袁六子前往福州。
第104章 洪州相见
不觉在洪州任职通判; 已有两年。春时; 家中来信,告知秦嫣娘要解除婚约; 赵启谟满口答应。老赵夫妇对赵启谟的婚事十分牵挂; 让赵启谟三年任期满; 便回京去成亲,不能再耽误。赵启谟知道早晚瞒不住; 待三年期满; 他便如实和家人说。
婚约解除,赵启谟书信告知李果; 果子当年说了; 等婚约解除; 他就去找启谟。这两年,赵启谟十分想念李果。他知道李果在当海商,每年都有好几个月人在海外,而不在刺桐。
收到家书不久; 在越州任职司理参军的秦仲平突然前来拜访。那是个黄昏; 赵启谟从官廨返回住所; 差役跟他禀报越州司理求见。赵启谟连忙进屋,见到端坐在厅中,朝他微微一笑的秦仲平。
两人宦游异乡,往时虽有书信往来,但已有两年未曾逢面。
“仲平,你什么时候前来洪州?”
越州离洪州路途遥远; 秦仲平有官职在身,不可能擅自离职,大抵是出了什么事。
“今日刚抵达,我要回京丁忧(给父母守孝),早些日子,后母去世。”
秦仲平说得无奈,他得回家守孝三年。
虽然这位后母,待他和阿嫣十分刻薄,然而也是他母亲。
赵启谟这么一听,也才知道为何先前阿嫣会解除婚约,逼迫她的那个人死了。以秦仲平的宽仁,往后家产,必然会分阿嫣一份,无论她出嫁与否。
“子希,阿嫣之事,多亏你帮忙。”
秦仲平道谢,他此次来洪州是顺道路过,正好来看看友人。
“忏愧,我也是各取所需。”
在做出定聘和日后解除婚约的决定时,赵启谟已算不得光明磊落,他为一份割舍不得的情,做下愧疚之事。然而他并不后悔。
“婚约解除,想来你明年回京,可就由不得你不成亲了。”
“是如此。”
赵启谟轻轻回道,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你也不是隐士,鹤子梅妻不合适,会招人闲语。”
如果因为无妻无子被人逮着短处弹劾,那恐怕会有些麻烦。
“我不惧闲语,再说任职千里外的异乡,谁人知你老家有无妻妾子女、是否和离。”
赵启谟喜欢当地方官,俸禄比京官丰厚,而且自在。
“那人也是不成亲吗?”
秦仲平说不过赵启谟,他不能理解赵启谟不婚的选择,却知道他是为了一个人。
“也是。”
回想往昔李果的来信,他不曾催促过赵启谟解除婚约,他也不会去谈及婚配。可赵启谟知道李果的心思,住在一起,一张床,白头偕老。
秦仲平没再往下问了,他很震惊,他刚听到了男子间的婚誓。
因为要赶回京丁忧,秦仲平没在洪州多做停留,第二日赵启谟将他送上古道,秦仲平说:想来世间千百种人,不可能每个人都肖似,往时我不懂阿嫣,近来似乎懂了。
总有人,不肯遵守礼教,所谓的性情乖张,他们过着自己的生活,或许艰难,但无怨无悔。
秦仲平回首,看到仍站在古道旁送行,未曾离开的赵启谟,这人凤表龙姿,昂藏七尺,却是叛道离经之人。秦仲平拱手道别:子希,前路多珍重。
秦仲平走后二旬,李果前来洪州,这两年间,洪州是他魂牵梦萦之所。
赵启谟信中告知了他居所位置,写得十分详细,还特意画了图。李果骑着匹高头骏马前来,身边跟随两位的健仆。这两年从事贩运香料的生意,李果极其富有,他的穿戴赶得上京城的衙内舍人,身上的一些饰品,更是稀罕的舶来之物,何况李果年轻好看,笑语亲切,往哪里一站,都十分惹目。宅中的仆人,不知道李果的身份,看见到这么个人前来拜访,不敢怠慢,殷勤地李果请入院中等候。
“官人晚些时候便回来,敢问这位承务姓谁名谁?”
老仆人躬身在旁询问,他瞧出李果是位商人,而且是巨商。
“姓李,名南橘。”
李果激动报出姓名,四处张望,将宅院打量。
赵启谟可算花痴,宅院中种满花草,还有张竹制的躺椅,躺椅上有书,想来他午后会卧在上面看书,这通判生活过得也挺惬意的嘛。
李果刚报完名字,站在帘后探看的瑟瑟心中一惊。她常收拾赵启谟的书桌,所以见过一封署名南橘的书信,那是封情书。那还是在京城赵宅里,书阁楼上见到。当时她慌乱,信内容不敢细读,但南橘二字,记忆深刻。因为,这是个男子的名字。
瑟瑟吩咐女婢上饮子、点心,并让仆人前去官廨通知赵启谟。
赴任洪州,赵启谟从京城带来两位家仆,一位是阿鲤;一位是瑟瑟。在洪州,这两人身份在其他仆人之上。
李果急匆匆喝下一碗清甜的饮子,他在厅堂上坐不住,见赵启谟还没来,他下堂到院子里赏花。
洪州奇花异草不少,似乎都被赵启谟收集在此院中。这其中有株植物,开着小朵簇聚的粉紫色花卉,散发出浓郁异香。竹椅便安放在它身旁,显然它深受赵启谟的喜爱。也是令人羡慕,我能与他离别这些时日,你们却围绕在他身旁。
李果几乎要吃起花醋来,听到身后一阵奔跑的声音,李果连忙回头,正见赵启谟站在院门中,满脸喜悦看着他。李果顿时愣住,他目光在赵启谟脸庞上打量,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这人是他的启谟,两年不见,他更为轩昂伟岸,五官如刀刻般英气好看。
想着自己的样貌一直都是英气不足,而柔美有余。唯一欣慰的,大概是海风吹多了,肤色不似以往那般白皙,像个女子般。
“南橘,你几时来。”
赵启谟绕过花丛,三两步走到李果身旁。两年不见启谟个头更高,李果只到他耳际。李果贪恋注视赵启谟的五官,他闻到赵启谟身上的龙涎香,目光移到赵启谟腰间悬挂的金香囊,还有那厚实胸膛下收揽的腰身。李果心跳加速,突然觉得有些不好,大概是那粉紫色的花卉太过香烈,竟觉得头晕。
“怎得发呆,快到堂上来。”
赵启谟拉住李果手,将他带上堂。
“启谟,我头晕。”
李果小声告诉赵启谟,他一只手捂住猛烈跳动的胸口,脸色潮红。
“可是赶路过于匆忙,太过疲惫?”
赵启谟执住李果手不放,若不是宅中有仆人,赵启谟必然要将李果抱起,直接抱到他屋里头去。
“太高兴,还有饿了。”
自收到信,李果没日没夜的赶往洪州。
“先到里屋歇息,我让厨房做些食物过来。”
赵启谟搀起李果,李果不敢表现得太亲昵,他表示自己能走,推开了启谟搀扶。
李果被安置启谟寝室里,赵启谟守在他身边。
遣走仆人,房门紧闭,屋中只有赵启谟和李果两人。
李果卧在床上,赵启谟执着他的手,坐在床沿。李果抬头痴痴看着赵启谟,赵启谟俯身亲吻李果,摸到李果脸上的一道泪水。赵启谟用力搂抱李果,将李果死死锁在怀中。
两年分离,日日夜夜,无不思念。
“启谟,我好想你。”
李果揽抱赵启谟温热的腰身,他的心跳仍是很快,手指微微抖动。洪州很近,然而他一直不许自己去找赵启谟,因为启谟身上婚约还没解散,也因为自己需要专心致志去做香药生意。
“可有我那般想你?”
赵启谟声音低哑,他覆盖在李果身上,亲咬着李果脖颈,不过瞬间,李果上身衣物凌乱,衣领几乎要被扯到腰间。
“大白日……你……”
李果涨红脸,推开赵启谟,他怕一会要是仆人闯进来;他害怕若是有人趴在窗子上偷看。他反正不怕羞,可是会影响启谟声誉。
无奈赵启谟如狼似虎般,他力气又大,李果被压制得动弹不得。一番亲吻、爱抚后,赵启谟才放开李果,此时不只李果,赵启谟自己也是衣冠不整。
李果委实累坏了,他缩在床上,沉沉睡去。赵启谟帮李果整理衣物,拉来被子盖上。赵启谟没有离开,他坐在床沿,端详李果睡容,他想李果就睡在他宅中,李果就在他身边。赵启谟低身亲吻李果,他轻轻抚摸李果脸庞,李果比记忆中的黑瘦。海贸极为辛苦,而且船上的吃食也不好——能带上船还不会腐败的食物实在有限。这两年,他的果子吃了不少苦。
瑟瑟站在门外许久,她听得屋内衣物窸窣的声响,还有几声呢喃,她面红耳赤,却又没有逃离。她怕被其他人察觉,不如她在这里守着。待屋中声响停歇,瑟瑟才抬手叩门说:“郎君,厨子煮好食物,这就送进来吗。”赵启谟在屋内整理衣襟、帽子,他淡然说:“不必,晚些时候再送来。”
让李果好好休息下,天知道这一路,他是如何赶来。
李果收到赵启谟的信后,连夜就出发。出发前,他唤上两位仆人,携带一套换洗的衣物,胡乱往钱箱里抓出一把褚劵塞怀里。没有准备上路的干粮,以便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时候食用,也没带上风袍,以防夜晚寒冷。想到能见赵启谟,他马不停蹄,兴奋得要晕厥。
第105章 梅岭
春夜; 两人在屋中饮酒; 交谈,仿佛只是挚友。
烛火通明; 两人执酒对饮; 院中的瑞香; 散发浓郁芬芳,沁人心扉。
两年不见; 有太多事要说; 哪怕信中已经说了许多,但远远不够。得待到深夜; 漏断人静; 他们才会闭门掩窗; 拥吻在一起,倾诉这两年的相思之情,十指相扣,体肤相亲。
李果和赵启谟背抵胸; 望着窗外月光; 洪州的月; 清冷寂静。赵启谟孤零零一人,在这里渡过两年,没有任何亲人,无妻无子。他在这里静静守护,令人动容。
李果转身,对赵启谟投怀送抱; 赵启谟悄无声息地将李果的身子推到床角,他宽厚的胸膛罩着李果。李果抓起被子,把赵启谟的背腰盖上,岂能让月光偷窥了去。
“几时了?”李果趴在赵启谟身上,他一身汗水,抚摸见他额前的发,也是湿淋淋。春夜阴凉,两人身体却是燥热。
“离天亮还早。”赵启谟声音低哑,他臂膀搂抱李果,他一点也不觉得黏糊难受。他等了两年才将李果再次搂抱入怀。结实的手臂勒住李果细腰,李果听到地方低低的喘息声,知道这一夜的纠缠,赵启谟还未尽兴,李果顿时面红耳赤。
“明早不是说要带我去梅岭,这般如何爬山。”
声音越说越小,说完后,觉得十分羞耻,李果把脸捂在散乱的发中。
“那便不去了。”
赵启谟轻笑,他笑声悦耳极了,李果想可惜天未亮,屋中也没点灯,看不到他笑容。
“就将你锁在屋中,日夜相伴。”赵启谟在李果脖颈处一通乱吻,李果被他压制得动弹不得。
“启谟,我会留下来,多住几日。”李果捧住赵启谟的头,感到心疼。这两年,他是否生病过,卧病时,可有人来细心照顾他;平日公务繁忙时,可有人为他嘘寒问暖。
“四月还要出航吗?”
“不用,我让表哥陈火代我前往登流眉。”
表哥陈火是李果舅父的二子,家里本就是渔民,跑船是家常便饭。
“往后呢?”
赵启谟颇为后悔当初那句你好好挣钱的话,却不想果子竟去当了海商。海洋不似陆地,稍有不慎,人船沉没,将性命寄托于鲸波之中。
“果贼儿?”
见李果沉寂,赵启谟难得唤出这充满回忆的三个字。
“尽量找人代我去,若是不慎喂鱼,就再见不着你了。”李果笑语,他自然会珍惜性命。若是死掉了,便功亏一篑,不只爹娘伤心,也无法和赵启谟厮守。
“生死之事,休得玩笑。”赵启谟正色轻斥,捏了下李果的脸,把李果嘴角的笑容掐掉。
“莫再亲自随船,以你我之能,岂会在这人世受苦。”
官俸丰厚,几年下来,足以买宅置田,何况李果擅于经商,果子就是做点小生意,也能生活得很好。
“晓得,我让代理人去,就是少挣了许多,他又不懂番语,还得请……唔……”
李果扁扁嘴,代理人贩运货物的能力,远不如他,而且不懂番语,怕被人骗。李果抱怨还未说完,赵启谟突然亲上来,让李果再说不出话来。
财迷如厮,钱再多,哪有命重要,果贼儿一条命,值万万缗。
清早,李果睡眼惺忪爬起,在赵启谟怀里蹭着:“困,多睡会。”
他们相缠一夜,凌晨才入睡,李果倦得不行,赵启谟倒是精力充沛。他凑到李果耳边笑语:“还想不想去梅岭了?”李果睁开眼睛,打个哈欠,含糊说:“想。”
倒不是因为梅岭景致美,而是两人能独处,无他人来干扰,自由恣意。
两人穿戴衣服,李果困得意识含糊,把赵启谟的衫子穿在自己身上,还嘟囔:“为何这般长。”赵启谟笑着帮他脱下,拿来李果的衣物,帮李果一件件穿上。
李果腰间的坠饰一堆,有些样式见都没见过,无疑是海外之物,哗哗啦啦一排煞是好看。在穿用上,李果相当讲究,反倒是当官后,赵启谟保持清廉的形象,终日公服官帽,闲居时,衣物清雅,再不似少年时那般奢丽华贵。
“将楮劵收好。”
昨夜李果脱衣时,随手将怀中楮劵丢在枕旁,两人激情荡漾做起不可描述之事。清早,这三张楮劵早散落在地。
赵启谟弯身捡起一张,瞅眼金额,无奈摇头,随手递还李果。李果曾说他所兴趣的不过是赵启谟和钱,看来这是赵启谟排第一,钱则第二。
赵启谟告假,和李果前去梅岭,李果没带仆从,赵启谟只带了阿鲤。
身为洪州通判,赵启谟在当地有很高声望,他虽然穿着平民衣物出行,在古驿道旁,还是被一群出游的州中学官学子认出。众人过来行礼,诚恳温和,可见对赵启谟是发自内心的敬重。赵启谟往时常会去州学,和州学的学官们交情很好,学子也多有照拂。这些学子们,许多年纪和赵启谟相仿,可这位通判大人,不只已任职了两年,等第时还是位探花郎。
见到这些文人对赵启谟毕恭毕敬,李果也才真正意识到赵启谟已是位官人。
待和这些人分离,李果问启谟:“若是他人问我身份,我是该说我是刺桐商人,还是不说?”他堂堂一位通判,独自携带一位异乡商人出游,难免突兀。赵启谟笑说:“若有人问,直说是我友人,即是我友人,又有什么好问。”
古驿道年代久远,有些地段破损,并不好走,李果没留心脚下,一个打滑,眼看就要跌倒,赵启谟眼疾手快,从身后抱住李果。
“快放开。”李果用手肘推赵启谟。
“无妨,此地无人。”
古驿道树木遮掩,长满杂草的石子路,绵延向前,一路红梅相伴。
阿鲤远远跟随,留意四周,他是位尽职的仆人,而且对于这两人的私情,早见惯不怪。
昨夜雨水,道路松软湿滑不说,越往前走,雾气越重,朦朦胧胧中,望见高处一座亭,三人便往那里前去。
主仆三人在亭边歇息,俯身可见脚下的云海。
云海之下,是成片农田,隐隐可见金黄的油菜花,该是一处山中村落。
“启谟,我们下去看看。”
“好。”
阿鲤在前,寻觅探寻到通往村落的小道,赵启谟和李果在后,沿着陡斜的小道下去。这一路,赵启谟执住李果的手,怕他不谨慎,从道上滑落。
一路山花娇美,溪涧潺潺,远处黛山若隐,近处山谷中金黄扑眼,稀疏四五座木屋,燃起袅袅炊火。即使是很少会留意风景的李果,也觉得这里美极了。
看似近,实则远,三人兜兜转转,到午时才抵达这处村落。
眺望村头,发觉衔接着一条大道,赵启谟说:“村中必有舍店。”
悠长的古驿道,迤俪百里,不只是古代,在现今,它也仍是一条商道。赵启谟身为一州之长,对管辖内的地理风情,了如指掌。
置身于油菜花田,花海将半身埋没,粉蝶在周边飞舞,赵启谟执住李果的手,两人一前一后,慢慢行进。看见前方的木屋人家,李果想起书生和卖花大汉居住的院子。
这里并非与世隔绝,然而这里安静祥和。村落间的房子相隔得很远,谁和谁也不相邻。
“可惜你是此地的官,大家都认识你,要不我们以后在这里隐居也很好。”
李果笑语,张开手掌遮挡午后的阳光。
“不好,若是日后兵荒马乱,匪徒由山林中起,又怎能安生。”
赵启谟或许先前也曾想过隐居的事,还想得很深入。
“就是遇着干旱荒年,田粮收入不足以缴租,也是凄凄惨惨。”
在决定和李果厮守一生时,赵启谟显然已想过多种方式。
“启谟,那书生和卖花汉,所选的道路,比之我们更为艰幸。”李果又怎会不知道隐居之事,不过是叶公好龙,真的去实施,可得忍受多少磨难。
“抛家弃双亲,奔赴异乡,天地间唯有二人,生死相随。”
赵启谟没见过这两人,却也能猜测到他们经历过什么。
“启谟,我不忍你如此。”
赵公是极好一个人,赵夫人对启谟更是宠溺,做为父母,他们并不愧欠赵启谟什么,而做为人子,在世人眼里,启谟恐怕是忤逆不孝。
“明年我回京去,会和父母将你我之事托出,亲情不忍割舍,又何必要去割舍。”
赵启谟想随着时间流逝,父母会宽容他,毕竟他是他们的儿子。他仍要侍奉左右,为他们尽孝。
“倒是你,果子,到时,我陪你去求得父母见谅。”
赵启谟不忍李果再为他,遭人责骂挨打,若是要打骂,他会护着李果。
“我娘早晚要知晓,启谟,我娘疼我,我爹总觉得愧欠于我,甚少管我。”
我这边不难,难得是你。
“还是我随你上京请罪吧。赵公仁爱,必不会为难我。”
说是这般说,然而李果极是畏惧赵夫人和赵启世。可若是为了启谟,刀山火海,他也不畏惧。
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