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梁祝那些年-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一个好印象;桓将军一高兴就留了马才在将军府住了几日,还顺便养了养病;恰巧那几日桓将军的家属也去了将军府看望桓将军;结果那叫什么柔姑娘在一系列狗血的巧合加偶遇之下便见到了大病初愈、温尔雅又英气逼人的正在将军府后院散步的马才!然后就一见钟情,再见倾心,三见误终生!
  “阿韵,你还想着柔姑娘那事啊?”马才见我如此眼眉一挑,随即有些无奈的一笑回道。
  “想必那时的马大公子心里一定乐开花了吧。”我朝他反了个白眼,转过头不想理他。
  “哈哈哈!”马才见状也不说话,却很淡定的起身走到我面前,看着我忽然大笑了起来。
  “你、你、你笑个鬼啊!”被他突然的笑声吓了一跳,随即转过心思来,一拍桌子起身怒视着他,“你、你就这么高兴?!”
  马才见我如此笑的更欢了,好大一会儿才停下来,凑上前来,眼睛直直的看着我,烟波流转中竟是满含柔情。我心中不由一跳,瞥他一眼轻哼一声,怒视着他的目光,提声道:“别跟我来这一套,美男计不管用,我是不会轻易原谅你的!”
  “阿韵!”马才脸再往前凑上一分,嘴角一挑,笑道,“莫非阿韵是吃醋了?身上好大的醋味啊!”
  “马才!”听罢我脸色不由一红,咬牙愤道。强自按捺下想揍他一拳的冲动,却抬起脚使劲踩了他一脚,明明是这家伙到处拈花惹草的,现在他还有理了!
  “嘶~”看着他强忍着脚下的痛楚一副吃瘪的样子,我的心情才算是好了起来。再不理他,拿起桌上的茶杯淡定的喝一杯水,打量起桌子上的行军地图来。
  这地图圈圈点点的被马才用朱砂画了好些圈,我看着他画的这些地方,收起玩笑心思,便开始若有所思,似乎那种不妙的感觉又开始出现在脑海里了。
  马才不知何时也走到我面前,见我一脸正经的抬头看他,他也收起一副玩笑心思,看着我的眼神也有几分疑惑,半晌才道:“阿韵,你是不是也觉得有哪里不太对劲?”
  “的确是有这种感觉。”我朝他点点头自言道,“桓将军的大军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到?”
  “我早派人打听了,桓将军派人将巨野凿通三百里,引汶水与清水再到黄河,现在桓将军指挥的船队已经沿着清水北上,相信过不了几日便会到达黄河。”马才皱着眉头伸出修长手指在地图比划道。
  “才兄,你过来看。”我顺着他的手指所指,细细思量一番之后,起身给马才让出空当,手指着地图比划着对他解说道,“桓将军定的计划是率领大军从清水进入黄河,想必几万大军的船舰舰队一定十分壮观,但你有没有想过,现下正值九月天旱之际,水位下降,河道变窄,船只易搁浅,漕运粮道难通。若是敌军绕道我军后方,切断我军漕运粮道,再学当年秦军坚壁清野的策略,坚守不出,我军又无粮草接济,仓促北上,深入却不能速战速决,大军退又疲乏,这退也不是进也不是,岂不是危险了。”
  马才一愣,但又随机言道:“这事情桓将军应该也考虑到了,他派了德高望重的豫州刺史袁将军亲自领西路军攻取谯、梁,打通石门以通水运,保证北伐大军的粮食供应,所以粮草方面应该不成问题。”
  “不对!问题就出在这儿,若是袁将军打不通石门呢?!”我猛然起身,突然想起来桓温第三次北伐就是失败的!失败的原因就出在粮草供应上!虽然我记得历史上的洛阳城明明就是失守的,但是这次北伐关乎我大晋朝几万大军的性命,当然不敢掉以轻心。
  马才听罢一愣,还未待他反应,我又接道:“自古以来,行军打仗最注重的便是粮草的供应,粮草若是供应不上,就算你兵力再强,若不能速战速决也终会自行败回。这么简单的道理燕军怎会不知,若是他们派两万兵力死守石门,我军漕运道路不通,再派骑兵切断我军路上粮道,那我几万大军岂不是要活活饿死?”
  “阿韵!你先不要激动,情势没你想的那么糟。”马才见我如此,顺手倒了杯水递过来安抚道,“如今谯、梁两县已被袁将军攻破,不过就剩下个石门而已,何况洛阳城周围都已被我们收复,燕军想要增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就说我后军带来的粮草也足够几万大军撑上一段日子的,再说过不了几日,我们大军一汇合,便向邺城急进,桓将军威名远扬,燕军定会望风而逃。之后我们便直捣燕都,逼迫燕军主力出城迎战,他们若敢出城,那我军定会将他们打个落花流水,片甲不留!若是他们坚守不出也无大碍,现如今燕军游牧百姓都散落在外,若晋军围城,在外百姓定会全部依附于晋,整个易水以南的地区都会归我晋军所有,到时他们都城围困,留守在石门的士兵定会回军来救,到时便将他们一网打尽,还会怕他们跑的了吗?”马才言罢,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握紧双拳激动道。
  “可是……”我还欲再说,却被他打断,“好了阿韵,你不要想太多了,有我在,有桓将军在,有我几万晋军将士在,一定不会有问题的。”
  怎么可能没问题!我从他紧皱的眉头上看得出来,他嘴上说没问题,但心中还是十分担心的,但愿桓将军能听得进忠言,抓的住时机,千万不要再优柔寡断了。
  接下来的日子发生的事情似乎证明我真的想多了,据打探军情的士兵来报,燕军朝廷派兵阻截,无论是水军、6军一直都是处于打胜仗的状态。比如在胡6生擒燕军宁东将军慕容忠,在黄墟大败燕军征讨大都督慕容厉,在林渚击败燕将傅颜,接连收复高平郡、武阳郡等等,直到顺利到达枋头和我们西路军汇合之时,都是一路士气高涨,胜战连连,即使此时袁将军还未打通石门的漕运道路。
  桓温将军的主力军队在东路黄河边上,船舰一直沿着黄河绵延了数百里,军容之盛,当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惊叹不止。
  桓将军虽然如今已过知命之年,但身形依旧健朗,挺直如松,眼眸刚毅有神,胡须浓密外蓄,一身褐黑色流纹铠甲外加大红色的裹肩披风穿在身上,浑身上下都散发出一股豪爽之气。
  桓温两路北伐大军枋头汇合,便开始商议北伐之事,桓将军每次在军账之中商议军情之时,有资格进入大司马的军帐的都是他所认为的心腹之人,马才可以而我却并没有资格参与。虽然面上我上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是心底多多少少还是介意一些的,我知道,如果现在王家领军的是大哥的话,那他一定会是桓将军的座上宾了吧。绝不会想我,每日的任务也只是领个征虏将军的虚名,带领轻骑营练练兵,巡巡岗,如此而已。
  自从两路大军汇合之后,马才便总是跟着桓温身边,我见他的机会也少了好多,不过好在我虽然有自己的营帐但还是会和轻骑营的将士们混在一起,没有了大哥照应,至少还有王贵和薛平他们在我身边。
  “才兄,桓将军他怎么说?”马才好不容易抽出空来到我的帐中转一转,我当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拉着他就问。桓温北伐失败,这是我知道的历史结果,虽然并不可信,但我还是十分担心。保住了洛阳,但我却失去了最尊敬的大哥,所以对这次北伐结果,我心里真的是很害怕的。
  马才并不答话,径直走到桌前坐下,紧握着双拳,剑眉紧蹙,看起来似乎心事重重。
  “阿韵,果然不出你所料,燕军派了上万大军前去援守石门,直到现在袁将军的粮草还未运到前线来。我劝桓将军现在该速战速决,立刻率军北进逼近邺城,可是桓将军并不采纳,还说此计太过急进,若无把握贸然行军,定会胜负难料,执意要在观察观察。可是将军他到底有没有想过,若是再如此消耗下去,那局势一定会对我军不利,粮草缺乏,错过战机,不说胜负难料了,说不定还会不战而败的!”马才越说越急,最后怒到一掌就排在了桌子上,“桓将军怎么会听不进忠言的!”
  “才兄,你先……”一句安慰他的话还未说完,突然听见帐外传来阵阵号角之声,我和马才互望一眼,顿觉不妙,赶紧穿好铠甲头盔,转出大帐。
  “王贵大哥,怎么回事?”帐外一片骚动,我问守在帐外的王贵道。
  “燕主派了燕军大都督慕容垂率五万燕军来袭,桓司马有令,各营戒备,准备迎战……”
  “慕、慕容垂?!”还未听他说完,我心中不由猛然一惊!


☆、54第五十四章 枋头败绩

  忽然觉得自己脑子中时不时记起来的历史知识;总是好的不灵坏的灵!
  慕容垂,那日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才恍惚间想起来,枋头、慕容垂!怪不得总觉的有哪里不太对劲;枋头大战;晋败于燕!桓温的第三次北伐就是在枋头被慕容垂的五万大军打得大败啊!
  记得那日和马才一起匆匆出了大帐之后,马才嘱咐我跟好轻骑营不要乱跑;然后自己就赶紧整军去了桓温大帐。我自然也来不及不多说废话;随后也翻身上马整顿军马,开始紧张的等待将令!握紧长枪的手紧了又紧,心中不紧张才怪呢!
  燕军号角声越来越近,桓将军召集各方将领紧急集合分派应对,马才被桓将军派去做了前锋,带领二万大军去了前线迎战慕容垂,而我的轻骑营则一直在后方维持军纪。如此算来,原本驻扎在枋头的七万大军,有一万被桓将军派去招抚北方民众,二万大军上了前线,剩余四万大军原地待命。但是显然慕容垂不会就如此而已,在马才领军走了不久,天色暗淡下了之后,我军后方也遭到了燕军几千骑兵冲击,晋军多以步兵为主,又被燕军骑兵这样一冲,战鼓声声刺耳,很快便冲乱了晋军阵脚,桓将军虽是镇定指挥应战,但还是死伤了而不少将士。
  “轻骑营,随我去粮仓!”燕军这骑兵一来,还是选在晚上分兵突袭,我便想到了他们的目的最可能的便是晋军囤积在此的粮草,来不及请示,我便带领轻骑营绕到后方去救粮草。
  然而,和燕军骑兵对峙时我才发现,北方的骑兵和南方的骑兵装备差的真心不是一点点,北方的骑兵看起来就像是重甲兵一样,厚厚的铠甲穿在身上,有种刀枪不入的感觉,连马上都附着一层长枪轻易戳不透的薄甲,就算是骑兵跟他们硬碰硬也只有挨打的份,何况是这些南方的步兵呢!
  刀枪并用刺马腿,虽然不能有想使用钩镰枪破连环马一样的效果,但好歹轻骑营的将士都是大哥培养出来的精英,只听我一言便知道了如何以灵巧制敌的法子,经过一场血拼之后,终于艰难的从他们的重甲骑兵火把下抢下了大约一半的粮草。
  敌军撤退,混乱平息,可是我却一直放不下心,轻骑营的兄弟也有折损,伤员不少。天色昏暗,皓月已上枝头,最重要的马才还未回来。
  马才……心又不由揪了起来。可恶!又是这种担心,又是这种害怕,最折磨人的法子也莫过于此了吧!当晚就在我为马才揪着心,照顾安抚受伤轻骑营的兵士之时,却有副将来报,说桓将军想要召见我。
  被副将引着进入司马大账中时,桓温坐在正前方的桌案之上,面目凝沉,正在和周围站的几个面熟的却叫不上名字的将军。看样子他们正在商量军务,气氛有些紧张,我也不敢打断,只好侧身乖乖站在一旁倾听。
  听着几位将军报告的结果,我不由暗自心惊,我就说我的直觉好的不灵坏的灵,果不其然,当晚燕军铁骑突袭的主要目的便是我军粮草。慕容垂一招声东击西,趁着晋军慌乱阵脚之时,派了五百骑兵绕道后方切断了我军的6路粮道,至此,桓温北伐大军水路6路两处运粮之路都被截断,北伐大军真的处在了进退两难的边际。
  “咳咳!好了,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就这么定了吧。”桓温扶着桌案站起身,轻咳了几声,才将我刚刚发愣的心思拉了回来。正听到桓温沉声宣布道:“待明日一早,马将军回来,我们便撤军回建康。”
  我听罢不由大惊,费了这么大的劲,北伐大军都打快到燕都了,现在撤军,不是自寻死路吗!血气不由一阵上冲,也管不了许多,毅然出列,我抱拳劝解进言道:“大将军!不能退军,北伐大军至少不能现在撤退!”
  众将都被突然出声的我给吓了一跳,都是一副看好戏的样子,大概是想看看我这年轻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小征虏将军能说出什么言论来。而我站在中间,心却不由自主的因紧张跳的厉害。
  仿佛过了许久,才听见离我不远处的一个声音慢慢言道:“哦?那小将军就说说这大军为何不能退。”
  “我军不过遭到一次小小的奇袭便贸然撤退,岂不是大大的打击了我军气势?再者,慕容垂带领的燕军铁骑的厉害各位将军都看到了,我北伐七万大军有六万都是步兵,若大军一撤,那燕军铁骑必定追之。若趁我军疲惫之时,路上设伏趁机突袭,到时我军必定方寸大乱,几万将士自相踩踏,定会死伤无数的!”我脑中思量,便将心中担忧讲了出来。我绝不是危言耸听,恐怕真到那时候,燕军费不了多少兵骑,就会把我北伐七万晋军灭之殆尽了!
  “我军粮草供应不上,若是不尽快撤回,难道要我七万大军活活饿死异乡不成?”又有将军出言否定。
  桓温看着我们也不言语,似乎乐的看这样一场好戏。我咬咬牙大声言道:“依末将之计,不如立即整兵北上,直捣燕都邺城,围而攻之。到时都城危机,守护石门的燕军必会回救,到时粮草之事便会迎刃而解。若是贸然撤回大军,一路之上必回遭到燕军重甲骑兵突袭围攻,损失不可估量!与其如此被敌人追着败回,倒不如抓住时机背水一战,拼死一搏!好歹还能挣回点名声,好好压制敌军气焰!”我心中一时激动不已,不自觉的竟也生出一股豪情,一番话说的竟是掷地有声,霸气十足。
  “玄之?”我话音刚落,营帐之中一时静得出奇,本来不言语的桓温看着我这般模样,竟然不合时宜的朝着我小声叫道。
  “末将三品征虏将军王韵之!”听他喊了大哥的名字,我心中一惊,撩袍担心跪地,抱拳回道,声音洪亮,自是不卑不亢。
  “呵,王韵之……”桓温不由起身打量着我,逐字喊道,语气冰冷,眼神凌厉,让我心中一时拿不透主意。我不由蹙眉 ,怎么又有种不好的预感!
  “我军北上攻城,粮草供应不上,一旦久攻不下,后果损失也无法估量。你可能不知,燕主派人已向秦主苻坚求救,王猛想看燕晋两国相互残杀,建议秦主出兵两万救燕与危难。此时你与游击将军不久前收复的河南颍川等地又被秦军攻陷,若是我军现在不撤,等到燕秦两军联手围攻,再撤就更是难上加难。我军已经错过了最佳的进军时机,撤军也是迫不得已了。”我以为桓温生气了,可是下一刻他又开始耐心解释起来,但是我却觉得更多的是在自言自语。
  “可是将军……”我还欲再说,却被桓温不耐烦的打断,“好了!我意已决,莫要再多说!”
  “其实,你保了粮草应该有功的。”最后桓温有叹了口气道,他虽是这么说,可语气怎么听怎么让我觉得其中都透出了一股杀气。因为我一直跪在地上,他根本就没让我站起来。
  “征虏将军王韵之听令!”桓温突然一声令下。
  “末将在!”我心中一惊,赶紧答道。
  “明日午时,给你一万兵马,亲领轻骑营断后,掩护大军后撤!”
  “末将遵命!”我无奈,桓温看来真的生气了。马才说的果然不错,桓将军有些听不进忠言啊。
  虽然我有些怀疑,为什么那么多将军在那儿,桓温为何偏偏将这么重要的掩护的任务交给我。不过话说回来,桓温刚刚说的,秦主出兵帮助燕军解围的事儿,我还真的未曾想过,前燕明明就是被前秦所灭啊!
  领了军令,一整晚就在忙着整顿部队之中匆匆度过,天亮了没多久,马才终于领军回来了。面对燕军的诈败引诱,马才带兵追之,没有在伏击战中被打得大败已经令人称奇,没想到他还乘机斩杀了燕军几名大将,虽然为此折损的自身兵马也不在少数,但是桓温还是十分高兴。马才受了些轻伤,见他下马凯旋而归,于情来说,我本来应该是第一个迎上去的,却没想到桓将军竟然比我还快一步,亲自扶着马才回了司马大帐。
  我有些发怔,什么时候马才竟然受到桓将军如此重视!可笑那时我还在为马才能得到桓温的赏识而为他高兴,全然不知桓将军心中早已蓄谋已久的打算。
  桓温北伐大军无奈粮草殆尽,再加上秦燕两军联盟将至,无奈只能烧毁舟舰,抛弃辎重物资,从6路撤退。大军撤退的速度很快,仅第一天连夜赶路,大军就后撤了近百里。
  我带领的一万人马一直跟在大军后方,不过我猜的不错,燕军总是趁着晋军舟车劳顿疲惫不堪的时候趁机偷袭,晋军连吃败仗,士气大减,军中气氛一直紧张的很。因此虽在一军,但我平时根本没有机会再轻易见马才一面。
  趁着那天桓将军下令,大军扎营好好休整一晚,我心底放心不下,趁着休息的时间,以巡查的名义转到大军前方,绕过司马大帐,看见马才果不其然又在里面。我当时心里还在吐槽,他们这是有种食则同器,寝则同床的节奏啊!
  “才,听说你与王韵之关系不错?”突然听到帐中桓将军的问话,我不由停住脚步,隐在帐外偷听了起来。
  “不过同窗之谊,我们都在尼山书院读过书。”马才沉声答道,语气未有一丝变化。
  “尼山书院果然出人才,王韵之和他大哥一样,是有些见识。只可惜生错了人家……”桓温许久方才叹了口气道。
  我心下疑惑桓温说这话的意义,也不敢出声,有些不想听马才说什么我和他只不过是同窗之谊的话,刚想抬脚离去,却又听桓将军重重叹了口气自言道:“唉!想我桓温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为司马政权立下汗马功劳,到头来却总被那群士族说成是拥兵自重!此次北伐失利,我的名声必定大损,以后恐怕没有再北伐统一全国的机会了。”
  我听罢亦在心中感慨,功高震主,自古以来似乎总是不能容与世的,忽然有些想明白王羲之他们为何不愿索要兵权了。
  “改不了皇上的偏见也罢……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复遗臭万载耶?”桓将军紧接着自言感慨道。
  刚听完这句话,我只觉脑子‘轰’的一下子变了空白,一时震惊到无法言语。
  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复遗臭万载!如此名言就是出自桓温之口。
  桓温他……是想要造反啊!心中一乱,脚下一慌,却‘咔’的一声正踩上了脚下枯枝。
  “什么人!”帐内突然一声厉喝传来,我大惊,再想转身之时,一阵寒气袭来,待我看清反应过来之时,颈上已经架上了两把明晃晃的钢刀!


☆、55第五十五章 襄邑大战(修)

  还未从得知桓温想要造反的震惊中回过神来;已被两名护卫推搡着押进了司马大帐,单膝跪地;膝盖上传来一阵凉意之时我方才稍稍回了点神。
  “阿韵?”头顶忽然传了马才有些惊慌的声音,“你们俩快放开阿韵!”
  “阿韵?”坐在床榻之上;一直看着这边的桓温;突然冷笑一声道,“才;你和王将军好像不止同窗关系这么简单吧。”
  马才似乎根本没想到在帐外的人会是我;刚冲到我面前的脚步却在听了桓温的声音之后生生停住,脸色有些不太好看的朝着桓温一抱拳轻声隐忍道:“将军说笑了,是属下逾越了。”
  桓温挥挥手,让那两名侍卫下去的时候,我跪在地上在马才说话的时候就蓦然清醒过来,自己好像是听到了不该听的话,现下的处境似乎有些危险啊。未等桓将军再说话,我慌忙回神抱拳解释:“燕兵追的紧,属下担心大军安危,所以睡不着,就顺便出营巡视一圈,刚才恰好巡到司马大帐,无意间吵到将军休息实属不该,属下绝对无意冒犯,还请将军明察。”
  “是吗?”语气发凉,冷笑的音调透出股股杀气,让我的后背不由一阵发凉。我不明白,为何桓温每次跟我说话的时候,我都能感觉得到他身上散发的杀气,如果说是因为这次我不小心知道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他想要杀我是情有可原,但是,明明从他第一次见我的时候,就开始不待见了啊,到底是为了什么啊!
  “无意冒犯?无意冒犯你紧张什么!哼!王韵之、王玄之……”桓温又冷了冷语调有些愤怒的自言,“琅琊王家……大晋国一等士族,哼!都是一群自视极高的门阀士族!”
  我一直抱拳眼睛看着地面也不敢抬头,胡思乱想间心中早已是百转千回。士族?桓将军虽出身世家,但却家道中落,就算如今他大权在握,那也是靠着建立军功进入政界的,在如今这个门阀林立,轻视武人的东晋时期,就算桓温手握大权,也决不能改变世人眼中他成不了一流名望的事实!
  难道说,桓温造反的原因就是想要改变世俗偏见,废除门阀制度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