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公主为帝-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还有件东瀛使者的事情,也要放在哥哥名下解决么,哥哥,咳……”
    李显用力咳了两声,声音渐渐小了下去:“……莫伤国体这种事情,哥哥是断然做不到的。”
    他朝抬舆的宫人们使了一个眼色,宫人们便齐齐转过身,抬着太平往东宫走去。太平心中微恼,却又不能在大明宫中和太子怄气,便暂且按捺下来,预备等到东宫之后,再同李显好好叙话。
    东宫距离此处不远,太平不多时便被抬到了东宫。今天太子妃回府省亲,宫里空荡荡的显得有些清冷。她尚未下舆,便听见一个有些苍老的声音说道:“殿下,您不能再这样放纵太子妃了。”
    太平抬眼望去,一位白须白发的老者朝李显长揖到底,声音中微带着几丝愤慨。
    李显哈哈一笑,说是无妨。
    老者面上的愤慨之色愈发明显,振振有词地说道:“今日太子归来,太子妃非但不在东宫迎接,反倒请旨回府省亲,简直是不将太子放在眼里,您身为东宫太子,后院却……”
    李显沉下脸色,有些不满地说道:“太傅,我不喜欢你这样说话。”
    老者一噎,继而愤愤地说道:“老朽也教不了太子殿下许多。这样罢,今夜老朽就去同圣人请辞,从今往后,太子殿下也不用听老朽在耳旁唠叨了。”他说完,一拂袖子便走了。
    李显摇了摇头,望着老者的背影说道:“但愿这回,阿耶不要再给我挑什么西席了。”
    太平支颐望了李显片刻,忽然问他:“你就这样把太傅气走,不怕左右庶子上谏么?”
    李显挥挥手,毫不在意地说道:“反正我已经气走了许多个,也不在意这一个。妹妹,我年岁已经不小了,每天听人在耳旁训话,实在是烦躁得很……”
    太平静静地望他片刻,又问道:“你该不会以为,太傅是阿耶请来教你诗书的罢?”
    李显有些不在意地说道:“当然不只是为了教我诗书,还教我治国之策。但那些东西,我略翻一翻书就能明白,又何必听人在耳旁唠叨许多?妹妹你不晓得,他们实在是烦人得很……”
    太平扶住额头,低低呻_吟一声。
    太子太傅是当朝一品大员,能坐上这个位子的,又有哪一个是平庸之辈?太傅哪里是为了教他读书识字教他治国之策,一个太傅就是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啊……
    她目光在李显身上转了两转,摇头叹息一声,忽然有了一种天意如此的感慨。
    李显自然不知道太平心中所想,在书架子上扒拉两回,又抽出一卷帛书来。他将帛书递到太平跟前,又眼巴巴地望着她说道:“这是近两年东瀛扶桑国同大唐的往来记载。好妹妹,你就再帮哥哥一回罢。此事终了之后,哥哥定会好好谢一谢你。”
    太平手持帛书翻看片刻,忽然低低叹息一声,道:“好罢,我应你便是。”
    李显闻言,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他在东宫里转了几下圈,又随手抓过一位侍从,命他将凤州的概况连同户部的收支文书一并取来。户部的东西太平不能动,但李显却能动。东西取来之后,他便一股脑儿塞到了太平手中,说是求太平替他想想办法,无论如何过了这一关再说。
    太平连连摇头,暗自琢磨了两个距离长安城最近的大银矿,便允下了他的要求。
    太平在东宫一番折腾,便已经过了正午。她今日早晨走得匆忙,不及用膳,此时便微微感觉到有些头昏眼花。东宫是有小厨房的,李显听说妹妹腹中饥饿,便又支使了两个人去下厨。但还没等辅食端上来,武后便派了一位女官过来传话,让他们两人到宣政殿中去。
    李显心中有些惴惴,让太平再三保证会帮他的忙,才更加惴惴不安地和太平一起出了东宫。
    从东宫前往宣政殿,路途亦不算遥远。太平和李显两个人乘着肩舆,不多时便到了宣政殿中。殿中空荡荡地没有几个人,连侍奉的宫娥侍女也早已经悄然退下。太平一瘸一拐地上前行礼过后,才发现身旁跪着的竟然是武承嗣。
    在武承嗣的旁边,又跪着另一个人,却是多日不见的崔玄暐。
    如今的崔玄暐还未曾发迹,也不是日后那个叱诧风云的博陵王。他安安分分地跪在一旁,身上穿着深绿色的官袍,似乎品阶不高。太平记得崔玄暐考中明经科后,便被塞到一个小角落里呆了很久,直到阿娘登基后才开始重用。
    太平收回目光,又安安分分地道了一声天后万安。
    武后唔了一声,指着武承嗣说道:“你先到旁边去,待会再来同我说明,这些天太子都去了哪里。崔玄暐,方才你同我说,兵部的库械已经不足了?”
    崔玄暐垂首说道:“是。”
    他略微停顿片刻,又转头望了太平一眼,才继续说道:“但启禀天后,微臣不过是库部的一介文官,其中的详细情形,实在是无从知晓。库械的详细用度和清单,或许只有行军在外的裴将军,还有从旁协助的王、杜、李诸位将军,才能略知一二。”
    武后目光在崔玄暐身上停留片刻,渐渐地变得有些幽深:“裴行俭……”
    她摇一摇头,道:“此事暂且搁置不议。既然库械不足,那就理当多添置一些才是。阿月,我听说你手中有一卷《天工开物》,可是真的?”
    太平心中突地一跳,然后深深垂首答道:“回天后话,确有一卷《天工开物》不假。”
    那卷天工开物,是她昨天早晨才拿出来,将上半卷交到崔湜手中的,没想到武后这么快就得到了消息。她侧头望了崔玄暐一眼,缓缓站起身来,从袖中取出一册完整的天工开物,递交到武后手中。
    武后接过那卷书,从后往前翻了几页,目光停留在了写刀兵器械金银那几章上。她慢慢地翻看着那些章节,一字字地很是仔细,似乎不愿意错过任何一个字。
    约莫三两刻钟之后,武后才将那卷天工开物搁在案几上,然后对太平说道:“这一册书,就暂且留在阿娘这里,由阿娘处置罢。”
    太平低低应了声是。
    武后又对崔玄暐说道:“这些日子你催催他们,无论如何都要多补充一些库械,至少要保证前线的用度。若是有存疑或是不解的地方,大可以去询问太平公主。公主在安西都护府呆过半年的时间,对西域和裴……的事情,总归是清楚的。”
    崔玄暐垂首应道:“是。”
    武后挥挥手,略有些烦躁地说道:“你且退下。若是再有什么疑问,直接去问公主便是。显,你上前来,阿娘有些话要问你。”
    李显惴惴不安地走上前去,低唤一声阿娘。
    武后随意问了他一些话,他都老老实实地答了,包括他在凤州做了什么事情,又是如何去做的……武后仔细询问片刻,似乎感觉到满意了,便让他回东宫去休息。
    李显心头一松,知道武后这一关算是过了,忙不迭退出到宣政殿外。
    武后微微摇头,目光停留在太平身上,唤道:“阿月,你过来。”
    太平低低应了声是,起身走到武后近旁坐跪下来。她心中反复琢磨刚才那个“裴”字,心中渐渐存了些许疑虑:阿娘对裴将军,似乎是有些微词?
    武后没有容她多想,又指着武承嗣说道:“你将方才的话,再说一遍。”

  ☆、第66章 武承嗣

武承嗣不但是宗正卿,他还是东宫太子左卫率。这回李显去凤州,他也跟着一块去了。一是为了保护太子的安全,二则是奉武后之命,将李显的行踪一一记录在册。
    这回武后问他,他便将李显在凤州的行踪,原原本本地说了。
    武后刚才已经听过一次,这回便不再细听,而是转头望着太平,细看她的神情和动作。太平端端正正地坐跪在她身侧,微垂螓首,平和的神态里微带着几丝谦恭,倒和薛绍平素的样子有些相似。武后皱眉看她片刻,渐渐地有些若有所思。
    “……太子在凤州风评尚佳。毕竟这回是偷偷出长安城办事,也不曾有过什么太大的排场。回长安之前,臣特意派人打听了一下,凤州新铸的银两顶多不过百万;而运往长安的那一批,顶多只有二十来万,决计不像太子奏报的那样多。”武承嗣道。
    武后眉毛一挑,目光淡淡地斜睨过去:“你是说,太子瞒报?谎报?”
    武承嗣垂手答道:“……不敢。但凤州一带银矿很多,决不止百万之数。加上太子又不知从哪里弄到了一种新的炼铸库银的方法,不但速度极快,而且成品银也比原先要好上许多。臣回长安之前,又亲口问过一些工匠,他们都说,凤州的储银,数量约莫在万万之众。”
    武后倒吸一口凉气:“万万之众!”
    她下意识地转头看向太平,太平微抬起头,恰到好处地流露出惊讶的表情。
    武承嗣似乎很满意这个效果,又重重地点一点头:“正是。臣已多方确认过,太子手中所握有的四处银矿,储银极其丰厚,可以支持数百年不会枯竭。姑母,凤州藏银这般丰厚,而且民风淳朴,实在是一个值得用心经营的好地方。”
    最后那“好地方”三个字,他刻意加重了语调。
    武后淡淡地一眼扫去,目光中充满威仪,又隐含着警告的意味。
    武承嗣心头一凛,半真半假地笑道:“……当然,这种好地方,也惟有户部才能够操持。”
    武后目光稍稍缓和了些,挥一挥手,道:“你下去罢。这件事情到此为止,你莫要再参合了。显喜欢去凤州,那就随他去;圣人若是问起,你照实回答就是了。太平留下,我有话要问你。”
    武承嗣低低应了声是:“侄儿告退。”
    武承嗣离开过后,偌大的宣政殿中就只剩下武后和太平两个人。武后侧过身子,同太平面对面坐着,出声问道:“显的事情,你是如何想的?”
    太平垂首答道:“女儿以为,此事当从长计议。”
    武后淡淡地哦了一声:“如何从长计议?”
    太平答道:“无论显哥哥带回多少白银入库,凤州存银总归是真的,他这回也确实是立了一个大功劳。眼下趁着年关岁末、户部官吏更迭,替显哥哥打一个时间差,也未尝不可。”
    武后淡淡地说道:“但这个时间差,也未免太长了一些。”
    太平应了一声是,又道:“但显哥哥终究是功大于过,不是么?这个时间差,总是可以缓上一缓的。阿娘案头上的那一册《天工开物》,就记载了许多弥补的方法……”
    武后望着眼前侃侃而谈的小女儿,心中颇有些不是滋味。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太平就变得越来越心有城府,也越来越陌生了。她毫不掩饰自己的才华,李显闹出的那些事情,都被她轻描淡写地解决了。比如这一回,她一下子就列举了十七八种可能发生的情形,以及它们各自的对策,还有……
    太平今年只有十六岁啊。
    武后一动不动地望着眼前的女儿,涂满大红丹蔻的指尖在案牍上游移着,目光渐渐变得幽深。等太平陈说完毕之后,她才缓缓点头,说了声好。
    太平表情一松,又有意无意地问道:“阿娘,您对裴将军有误解么?”
    她不过略微提到了一个裴字,武后已经敏锐地察觉到,太平是指裴行俭。
    在那一刹那,武后想到了很多事情,她当皇后之前的、她当皇后之后的、太平出世之前的、太平去西域之后的……她摇一摇头,道:“说不上误解或是不误解,阿娘很不喜欢他。”
    太平一怔,声音渐渐变得有些低微:“但裴将军他……是一员战功赫赫的大将。”
    武后淡淡地扫了太平一眼,声音变得有些沉:“阿娘知道他是个厉害的将军,也知道大唐需要倚仗他,但阿娘依旧不喜欢他这个人。早些时候,他反对过你阿娘。”
    太平一怔,神情微微有些愕然。
    武后挥一挥手,有些烦躁地说道:“都是几十年前的旧事了,阿娘也不愿再多说些什么。裴行俭他乐意支持谁,也已经和阿娘无关。好了,阿娘乏了,你自行退下罢。”
    太平低低应了一声是。
    太平出宣政殿时,脑中依然有些混混沌沌。
    阿娘和裴行俭有隙,这是她万万没有想到的。这些几十年前的旧事,大明宫中一概讳莫如深,她无从去探听,自然也无从去化解。但如果阿娘对裴将军一直都抱有成见,那有些事情就……
    她脚步一顿,正想拐个弯去国史馆,忽然听见旁边有人叫道:“公主。”
    是武承嗣。
    太平有些防备地望着他,许久都不曾说话。
    武承嗣左右望了一眼,又道:“公主,可否借一步说话?”
    大明宫处处都是宫娥侍女,要找个真正僻静的地方,相当地不容易。太平跟着武承嗣走了一会,最终在一处树荫下停住了。在二三十步之外的花丛里,还有两位宫娥在修剪枯枝。
    武承嗣回身朝太平长长一揖:“公主恕罪。”
    他直起身来,眼里颇有着几分真诚:“上回微臣替公主挑拣的那两位府丞府令,实在是罪不容恕,已经被臣革职查办了。这回微臣又亲手挑拣了几个人……”
    太平摇头说道:“不必。”
    武承嗣低低咳了一声:“看来公主是不待见微臣了。”
    他上前两步,靠近太平耳旁,压低声音说道:“但是公主,微臣是诚心诚意地想要帮您的忙。有些事情微臣可以做,但薛驸马却未必能做。您拉拢博陵崔氏,也是为了这个缘故罢?”
    太平后退两步,目光微微一沉。
    武承嗣笑道:“公主又何必惊慌?……您身怀鸿鹄之志,又兼有治国之才,难道就甘心只做一个公主么?您出西域、入波斯、掌重兵、平薛延陀叛乱、又执太……哈,公主千万别用这种眼神看我,我会害怕的。”他口中说着害怕,但眼中却有些兴致盎然。
    太平盯着武承嗣看了很久,目光渐渐变得冰凉。
    武承嗣连连摆手,又接连后退了两步,挑了挑眉毛说道:“但是可惜,您不是男子。”
    太平嗤嗤笑了一声,一字一字地说道:“武承嗣,你今日话太多了。”
    武承嗣笑得有些猖狂:“公主承让,微臣一向是个话痨。然则公主空有治国之才,又一步步苦心积虑,取得太子信任,却终究只差了那么一步。公主,请您相信我是真心实意想要帮忙。”
    太平公主有野心有计谋有手段,而且她关键时刻还相当狠得下心,最最重要的是她只有十六岁,可比天后要容易拿捏得多了……武承嗣愈发真诚地叫了一声“公主”,意图甚是明显。
    太平笑容有些冷:“也不知是该说你聪明,还是钻营。”
    武承嗣长长一揖到地:“不敢。”
    他一揖过后,又真诚地建议道:“但是公主,您不妨好好考虑我说的话。我既然能替天后做事,也能替您做事,而且事无巨细,都会办得妥妥贴贴。”
    太平微微弯起嘴角,目光却愈发变得冰凉:“若是我不愿意呢?”
    武承嗣又是一笑,字字句句都意有所指:“公主,这是一件两相得益的事情,您又何必推辞?臣敢保证,日后定会细心体察您的意图,将事情办得妥妥贴贴,绝无二话。”
    太平微垂下目光,不知不觉地攥紧了衣袖。
    ——怕就怕你将事情办妥贴了,我也步了阿娘上一世的后尘。
    她慢慢地松开衣袖,缓缓点头说道:“好。”
    武承嗣得到太平允诺,心中恨不得大笑三声,却又不得不板着脸指天赌咒,说自己对公主对天后都绝无二心。那两位修剪枯枝的宫女听到声响,有些讶异地朝这边看来,却又瞬间低下头去,装作什么都没有看到的样子,继续修剪枯枝。
    太平心事有些沉重,等武承嗣出宫之后,才慢慢地走到一处肩舆旁,命人抬她回宫。
    她从今早开始就没吃过什么东西,又经历过一场大朝,还和武后、武承嗣斡旋了这么长时间,愈发地感觉到难受了。宫娥们见她神色不善,也都惴惴地侍立在一旁不敢打扰,许久之后才听见她吩咐道:“取些辅食过来。”
    宫娥们齐声应了,不多时便在小厨房里弄了些羹汤,端到太平跟前。
    那是一盅老参枸杞粳米山药熬成的羹,据说是颐养脾胃的。
    太平慢慢地用银勺搅了一会儿,愈发地感觉到难受,勉强吃过一些之后,便推开让宫娥拿走,自己斜卧在榻上,慢慢地翻阅着奏章。武后早在今日下朝时,便匀了一部分奏章出来给她看,都是一些琐碎的事情,不怎么紧要,却相当耗神。
    她翻看了一会儿奏章,又写了几张条子,命人递到大鸿胪寺去,然后彻底卧在榻上不想动弹了。
    宫娥们依旧不敢惊动她,服侍她除去鞋袜外衣,又服侍她躺好之后,便悄无声息地退开,让太平安安静静地躺着。不多时,外间忽然传来了一声叠一声的“驸马万安”。
    太平知道是薛绍回来了,想要坐起身来,却依旧懒懒地不想动弹。她揉一揉眉心,勉强裹着一层薄被起身,忽然连人带被地被薛绍抱在怀里,耳旁传来低低的责备声:“怎么又不好好吃饭?”
    薛绍将被褥稍稍拉开一些,露出太平略显苍白的面容,眉眼间也满是疲惫之色。
    她摇一摇头,蜷缩在薛绍怀里,低低地说道:“方才碰上了一些烦心的事情,实在是没有胃口。而且眼下已经是……”她望了一眼更漏,又低声说道,“……未时,再候一候,便是暮食的时辰了。偶尔少用上一两顿,也不打什么紧。”
    薛绍听见她这番歪理,忍不住拧了一下她的鼻尖,低声责备道:“胡闹。”
    太平呜了一声,捂着微红的鼻尖,瞪着薛绍不说话。
    薛绍无奈地摇一摇头,叹息着说道:“公主年岁尚轻,眼下自然是没有什么大碍。但长久以往,难免会落下病根;再有不慎,便是半辈子的折磨。”
    他揉着她的长发,低声叮嘱道:“从今往后,莫要再这样做了。”
    太平嘟哝着,不甘不愿地说了一声好。
    薛绍摇头叹息一声,又俯身吻一吻她的唇角,慢慢说一些膳食不当的坏处。太平倚在他怀里,握着他的手,慢慢地玩着他的手指头,似乎是听进去了,又似乎是没有听进去。
    薛绍说到后来,无奈地低声笑道:“你啊……你总是这样,我又哪里放得下心……”
    他拢一拢太平的被角,起身出到外间去,命宫娥取一些流食过来。太平依旧胃口不佳,被他半哄半劝半喂,才略微用了一些流食。
    那些流食中大概添加了参片黄芪,她略用过少许后,精神便微微好了一些,面色也不再像先前那样苍白。眼下只有未时三刻,还不到用膳的时辰,她便拉薛绍坐在榻前,慢慢地同他说了一些话。
    太子李显从凤州归来,她再留在大明宫中,便显得有些突兀了。
    她凝望着薛绍的眼睛,低声问道:“依你之见,我该何时回府才好?”

  ☆、第67章 瑶草吊命

薛绍一怔,然后低低地笑出声来:“……自然是随公主的心意。”
    他仔细地替她裹了裹被子,然后将连人带被地抱在怀里,低声说道:“你想要去哪里,我自然也跟着去哪里。阿月,这些事情你心中早已有了主意,不是么?”
    他低下头,慢慢地梳拢着她的长发,目光渐渐变得温柔起来。他拨开她的长发,捧起她的面容仔仔细细打量,直到她神色间的疲惫和苍白渐渐褪去,才俯身吻一吻她的长睫毛:“勿要多虑。”
    太平低低嗯一声,微仰起头,有些被动地承受他的亲吻。
    薛绍初时还有些温柔,渐渐地呼吸声变得急促起来,连带着他的吻也微微有些发烫。太平微侧过头,让那些温柔且微烫的吻落在自己颈侧,然后低声说道:“我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
    她轻轻挣开被子,伸臂环抱住薛绍的腰身,将头枕在他的肩膀上,然后一点点阖上了眼睛。
    薛绍哑声说了一句“我一直都知道”,指节轻拂过她的长发,又渐渐抚上她的眼梢。他的体温略高,连指腹也微微有些发烫,拂过她的眼角时,便会带起一阵细微的战栗。
    “薛绍……”
    太平不知不觉地低唤出声,微带着一些沙哑,又有一些不可名状的朦胧。薛绍闷闷地哼了一声,低喘着气,一手揽过她的腰,在她耳旁低声说道:“莫要用这种声音唤我,阿月。”
    他一点点吻着她的眼角,温热的呼吸喷洒在她的鬓发间,又含糊不清地唤道:“阿月。”
    他的吻渐渐变得滚烫,又带着一些克制,还有一丝不知从何而来的惊惶。太平微睁开眼,却感觉到一个更加滚烫炙热的吻落在了眼睛上,耳旁是他愈发喑哑的声音:“……阿月。”
    他将她抱在怀里,紧紧闭着眼睛,低声苦笑道:“阿月,你莫要高估了我。”
    太平轻轻呀了一声,抬指戳一戳他的下巴:“我何曾高估过你?”
    “……阿月!”薛绍骤然僵直了脊背。
    他定一定神,抓住她那只捣乱的手,有些无奈地说道:“好了,莫要胡闹。若是闹出一桩白日宣_淫的事情来,便又是罪加一等。你的身子可好些了?还感觉到难受么?”
    太平微微摇头,道:“已是无碍。”
    薛绍稍稍宽心,又扶她在榻上躺好,温声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