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侯爷宠妻日常-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圣上若是什么都不知情,你们父子的行为可说是逾矩了。”
  “就这样圣上还好脾气的应着,实在是偏宠你们。”
  林涧闻言忽而凉凉道:“娘这话是不错。可若是圣上知情,我同爹的所为,那就是在触碰逆鳞。就这样圣上还能沉得住气,那就是心机深沉难以揣测。到了撕破脸的时候,爹这十年的委屈隐忍,就算是找到债主索要偿还了。”
  “偿还?”
  乔氏忽而伸手点了点林涧的额头,“放眼这天下,也就只有你这个胆大包天的小子,敢问皇家要偿还!”
  乔氏瞧着林涧额头被她用劲点出来的红痕,不由轻叹两声,目光柔和几分,怕弄疼林涧,自己又伸手用指腹轻轻给他揉了两下,“你们此举是一步险棋,但愿你们是赌对了,也走对了……”


第125章 
  乔氏那一下力道有点重; 林涧却不以为意,那点疼在他心里也就跟被蚊子叮了一下差不多; 乔氏心疼他又给他揉了揉; 林涧也就任由乔氏去了。
  他同他爹说了一会儿话; 听到了他想要知道的内容; 便笑道:“爹,娘,时辰也不早了,我这就回去了。你们好好歇着吧。剩下的事情我会处理好的,爹娘不必费心。”
  林鸿也不留林涧,让林涧自去了,他这边等着乔氏洗漱过后,也就歇息了。
  林涧忙了一日,也没能同林黛玉见上一面; 他心里记挂着林黛玉; 但知晓这么晚了林黛玉跟着乔氏忙了一日肯定也累坏了; 便悄悄过去林黛玉那边,得知林黛玉果然歇下了。
  他也不曾打扰林黛玉,只按照原本的想法将紫鹃悄悄叫出来; 问了问林黛玉的情形,听说林黛玉精神还不错; 今日也没有犯病,只是这会儿累了,他这才放了心。
  嘱咐紫鹃等人好好照料林黛玉; 林涧便悄悄回了自己院中。
  如此过了两三日,朝中中书省果有圣旨颁下。
  承圣帝当年在林鸿卸任大将军后,便要封赏林鸿爵位,但被林鸿给拒绝了。在那个时候,承圣帝因为受到四王八公势力之掣肘,他推行的政令在朝中多有阻力,为了与四王八公势力维持平衡,承圣帝是要册封给林鸿侯爵之位的。
  侯爵之位低于郡王国公之位,林鸿又已无兵权在手中,腿伤之后人也近乎与废了,对四王八公那些人构不成什么威胁,承圣帝要封赏给林鸿侯爵之位,四王八公那些人没有异议。
  便是承圣帝亲自下旨让工部为林鸿兴建将军府,朝中无人反对,四王八公那些人也是不曾有什么异议。
  但当时的林鸿因种种原因没有肯接承圣帝的封赏,这事儿就这么搁置下来了。
  一转眼十年过去,如今四王八公在朝中的势力大不如前了,承圣帝也不再如从前那样不得不被那些势力所摆布,他在朝中的阻力也小了很多,现如今再给林鸿封赏,即便是给了林鸿比当初更高的爵位,也没有人会再说些什么了。
  承圣帝将当初本要封赏给林鸿的侯爵之位给了林涧,如今再给林鸿封赏,这父亲的爵位自然不能比儿子还低,承圣帝的圣旨上写的很清楚,册林鸿为镇南公,赏太子太傅衔,授武安将军衔,入住将军府。
  林鸿由此成为镇南公,与四王八公中的几位国公爵位同等,乔氏也因此成为镇南公夫人。
  府里在收拾完林鸿寿宴的后续工作后,便马不停蹄的开始预备着要搬家的事情了。
  待承圣帝的圣旨颁布后,西园里各处的东西也都收拾的差不多了。其实也没什么太多的东西需要收拾,西园这里的物件摆设,除却各人心爱的物件一并搬去将军府外,其余的物件家具都是留在这里的。
  将军府由工部承建,一应规制都是按照朝中大将军府邸建造规整的,府里的摆设多肃穆庄严华贵,同西园这里闲适花草的舒适风格自然是有所不同的。
  除却每年的七月祭,将军府里这些年除了吴叔带着林家护卫在府里守着外,林鸿乔氏等人这十年都不曾在府里住过,临搬家之前,乔氏特意带着盛氏同林黛玉一起去了一趟将军府。
  将府里的陈设和各人院落里的摆设都重新规制了一遍,这才开始从西园搬过去。
  林鸿的寿宴办完了,林鸿每日练习站立和行走的时间减少了一些,不像先前那样密集了,林鸿接了圣旨重回众人视线中人,每日也有不少人前来拜访,林鸿也不像从前那样闭门谢客,有时候也会见一见。乔氏倒是腾出手来,便将搬家这桩事给揽过去了。
  林沅和林涼尚未离京,他们还能在都中待一些时日,既是要搬回将军府,他们兄弟在将军府内也是要有院落居处的。
  只是林沅和林涼在都中也不空闲,林鸿寿宴过后,他们久不回都中,趁着这时候亲邻故友前来相邀,他们自然是要去与故旧见面的,林涧在朝中也有差事公务要处理,乔氏带着盛氏张罗搬家的事情,也不劳烦他们几个。
  林涧一早与林鸿商量好了计划,承圣帝颁布圣旨便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在圣旨颁布后的当天夜里,林涧便将钱英叫到了他跟前。
  “如今圣上下旨,老爷成了镇南公,咱们家如今也算是风云直上,成了风口浪尖上的人物了,趁着这热乎劲儿,你再去按照我事先同你说好的去布置吧。还是照着之前的安排,这一回,务必要让都中传言甚嚣尘上,犹如当初他们背地里散布我的流言一样。”
  钱英闻言才要开口,林涧却忽而抬眸对着他摆了摆手,他侧耳凝神细听,他听见屋外有动静,是有人来了。
  钱英抿唇没有作声,又过了片刻,林涼着一身常衣青衫从外头走进来,林涧听出林涼的脚步声,当即对着林涼笑了笑,叫了他一声:“二哥。”
  林涼点了点头,至屋中坐下,淡声道:“你方才的话我都听见了。”
  林涧笑嘻嘻道:“原也没想着要瞒二哥。二哥是自家人,听见了也无妨。”
  林涼瞧了他一眼,目光掠过他散落上书桌上数十本兵书,淡声道:“你不是没想瞒着我。你是没想要瞒着天下人。都中近日关于你的传言四起,有心人只要一查便知这传言是你在背后弄出来的。如今你还要再添一把火,是打定了主意要闹得人尽皆知了?”
  林涧又笑:“这事儿二哥也知道,二哥又悄悄查我了?”
  林涼瞧了他一眼,没做声。
  这事哪里需要他去调查?他近日与些亲邻故友相聚,总有些心向林家的人担心林家风头太盛遭人嫉妒暗算,又通过某些途径知道林涧在背后弄的手段,便来委婉同林涼提起。
  众人都闹不懂林涧的心思,但总知道林涧这样是不对的,林涼心知肚明林涧的用意,却没对众人提起,自己私下也是另有一番想法的。
  林涧笑了笑,转头又吩咐了钱英几句,便让钱英去了,他见林涼一直在他书案上的书册,便笑道:“娘要搬家,旁的东西自有下人收拾好替咱们搬过去。可这些兵书都是我的宝贝,舍不得叫旁人来清理,我打算自己收拾好了,便请钱英派人运去将军府。”
  不单他的书是这样,林黛玉的书也是这样安排的。
  林涧言罢,一行清理兵书,一行又笑道,“二哥说的没错,我谁也没想瞒着。我要是真心想瞒着,谁也抓不到我的把柄,谁也查不到我的踪迹。我私底下弄出这些传言,缘由也简单,我就是要用这些传言逼出圣上的真面目。若真逼出来,那是我输了。若是逼急了,那是正中我的下怀。”
  “不走过这一遭,接下来的事情就没法去做了。”
  林涧叫钱英按照计划行/事。即是叫他继续在外头去散布谣言,说承圣帝下旨册林鸿为镇南公,便是打定了主意要扶持林家,要用林家的势力清剿四王八公的势力,而后再来取代四王八公,成为承圣帝新的倚仗。
  还说林鸿如今已经可以站立并且行走了,如今要入住将军府,在之后,林鸿便会重新复出,以林鸿如今的地位和身体,他再临军中不在话下,甚至有可能再度回到岭南军中任职。
  总之一句话,林家在承圣帝的刻意扶持下要全面崛起了。
  林涼静静坐了片刻,他瞧了林涧半晌,才缓缓道:“你放出风声,为试探众人态度,也意在试探圣意,你的心思不在目下眼前,可这眼前混淆视听的事情,总得有人替你去做。太子几次三番派人来府里,你总不肯去见,这事你不肯叫他沾惹,这回他帮不了你。朝中与咱们家交好的人也不是没有,可这是咱们家自己的事情,叫旁人冒险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大哥恐跟不上你的心思,叫他来做也做不成。你这把火烧得挺旺的了,不如我再替你添一把火罢。”
  林涧抱着一摞兵书冲着林涼嘿嘿一笑:“二哥,这事儿我前前后后算计了不少人。连圣上我都诓进来了,就唯独没想着牵扯大哥和你。这可是你自己要入伙的,不算在我头上。”
  林涼一直神色沉静,听见林涧这话,平静若水的眸中浮现三分清浅笑意:“你派人到岭南调查旧事,你才也说了,你若有心,什么痕迹都不会叫人发现的。却偏偏叫我瞧见几分蛛丝马迹,你说,你还不是存心的?”
  林涧但笑不语。
  林涼也不追问,只从袖中将一物拿出去递与林涧:“这是我才写好的奏本,给你先瞧一瞧,看看有何疏漏。你瞧着什么时候合适递上去,我就面呈圣上。”
  林涼敛去眸子笑意,淡道,“知府总揽地方政务,按例不过问军务。但如今闹成这样,我的这个奏本也是恰到好处。他总领岭南军务这么多年,倒也是勤慎小心,但总能寻到些不妥之处。纵然定不了什么罪证,却也能替你把这一池浑水搅乱,也好助你一臂之力。”


第126章 
  林涧将手上抱着的一摞兵书放入箱笼中; 走至林涼跟前去接那奏本。
  林涧见奏本展开,快速扫过奏本上头的字句; 看罢后又将奏本还给林涼:“二哥文采斐然; 这颠倒是非捕风捉影的能力绝不输于朝中那些搬弄是非的人; 甚至比都察院中那些惯做这事的监察御史还要强些。这奏本要是递上去; 都察院可就有得忙了。”
  还不仅仅是都察院会据此调查沈峤。
  林涧心里很清楚,林涼的奏本一旦递上去,便会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甚至会掀起极大的风浪,然后将他们林家与四王八公之势力的矛盾推向明面。
  毕竟,这岭南知府弹劾岭南将军的奏本,那可是不多见的。
  林涼听林涧夸他,不由轻轻挑了挑眉,话是好话; 可听着就是这么别扭。
  他将奏本重新放入衣袖中; 便听得林涧轻声道:“二哥; 我这一遭是避不过的,估摸着接下来得受点委屈,你既猜到了我的心思; 又要将这奏本面呈圣上,咱们兄弟俩一齐对圣上和沈家发难; 只怕二哥接下来也得跟着我受点委屈了。”
  林涼神色不动,淡声道:“我知道。”
  林涧眨眨眼:“那二嫂那边?”
  颜氏如今还怀着身孕,林涼跟着他在前头冲锋陷阵; 到时候出了事,林涧怕颜氏受刺激会影响她的身体。
  提起颜氏,林涼神情柔和下来:“她没事的。”
  林涼意有所指的道,“当初都中来人做了手脚,大雪封路无路可通时,我们不能回来参加你的冠礼,那时她都十分镇定从容,往后的事情,她心里也都明白。况大夫说过了,她有孕以来身子都很好,你不是还将那位齐老先生请到府里住着了么?前几日请齐老先生给她瞧过,孩子很好,她也很好。”
  林涼对与自己相伴一年多的妻子很有信心,他主要还是担心林涧这边,“三弟,你这心思有没有对林姑娘说过?”
  林涼不是多话的人,可面对自己弟弟同弟弟心上人之间的事情,他还是会操心的,“林姑娘身子不好,如今齐老先生又在为她调理身体,你这事要出来,无异于是一场风/波,林姑娘同你相知相惜,必会为你担心的。”
  林涧笑了笑:“二哥,林姑娘身子是不好,可你也别太小瞧她了。当初梦空山上的事情出来,我同爹一番谈话也没避着她。其实说起来,知道先前那事其实未完,事情尚有后续的人,最先开始除了爹娘便是她了。”
  “二哥放心,林姑娘远比你们想象的要坚强得多。”
  林涼淡声道:“如今外头都知道,咱爹与林公有旧,是以贾府出事后,林姑娘接住咱们府中,这是名正言顺理所当然的事情,没什么可说的。如今都中传言众多,皆是你闹出来的,先前你又替林姑娘经营了一番,众人都倾慕林姑娘的才情,可她在咱们家住久了,你们俩要是还没有结果的话,外头总会有人说闲话的。”
  “你的婚事爹有话说要缓一缓,林姑娘尚在孝期,可这一年孝期就要到了,孝期中定亲的例子自古也有,林姑娘已至婚龄,你这般护着她,也该为她想一想。林公文坛清流名声,他的孤女不能因婚事被人诟病。”
  林涧眯了眯眼睛,用食指轻扣两下书案,才道:“二哥,我要真在这时候同林姑娘定亲了,那接下来的事只怕对她的影响更不好。军中斗争,从不牵涉朝中文官。你这回入伙,是为咱家自己的事情。可这时候,着实不适宜同林姑娘定亲,我同娘私下议过了,等这事过去,娘会去贾府找林姑娘的外祖母敲定婚事的。”
  “等到那时风平浪静,贾府风/波亦平静下来,也是时候考虑婚事了。”
  林涼想了想,忽而定定看向林涧:“朝中文官是从不参与军中斗争。可等到这事尘埃落定,不管结果如何,都中乃至地方上的文官,只怕都要对你刮目相看了。”
  林涧闻言只是笑,却不再多言了。
  钱英按照林涧的安排,又将那些传言继续找人私下散布出去。这一回还是按照林涧的吩咐,散布传言的人留下诸多痕迹,叫有心人一查便知道这是林涧派人私下弄出来的事情。
  林鸿再得封赏入住将军府一事在都中百姓之中都是正面评价的,对于这位为平定大周江山戎马半生身有伤残的大将军,百姓们都是希望朝廷能够善待他的。
  反而是权贵官宦之中,因有林涧的传言频频传出,林鸿再得扶持,便在朝中众臣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萧煜早前得了承圣帝的吩咐,近日里除了忙着跟着承圣帝处理政务外,便是替承圣帝筛选过往的那些奏章,尤其是有关岭南过往军务的奏章,萧煜只要瞧见了,都会挑出来送去承圣帝那里。
  他上回同承圣帝说了林涧在私下散布谣言的事情,承圣帝虽有话说,但他还是摸不清承圣帝究竟是个什么态度,其后,他的人又查到,在承圣帝颁下圣旨后,林涧又放出风声,继续在原有传言的基础上推波助澜。
  萧煜在听到这一消息时,曾经有过短暂的犹豫。
  上一回他将这件事告诉承圣帝时,便是摸不清承圣帝的心思,萧煜也能看出来,他的父皇实际上是并不喜欢林涧这样做的,所以这一回,萧煜几乎可以预见到,如果他再将这事儿同承圣帝说,必会招致承圣帝的不悦。
  但萧煜也就犹豫了那么一会儿,片刻之后就决定还是要说。
  他查到了这事却不去说,若是被旁人抢了先在承圣帝跟前说起,要是个对林家对林涧有敌意的人,指不定会在承圣帝面前说些什么呢。
  他自己去说,还能为林涧辩护几句,还能劝一劝承圣帝让他消消气,要是旁人去说,只怕会让承圣帝对林家对林家生出恶感来。若是那样,后果只怕不堪设想。
  想定了主意,萧煜便带着才检出来的十来本奏章去了勤政殿求见承圣帝。
  萧煜怕打扰承圣帝处理政务,是等到申时末刻才去勤政殿的。这个时辰众臣已过了觐见承圣帝的时间,若是想要面圣,除非特召,一般来讲,这个时辰便是承圣帝用来休息的时间了。
  萧煜带着奏章去到勤政殿外,却意外的瞧见贴身伺候承圣帝的德平侍立在门外。
  萧煜走上前去,德平忙迎上来,萧煜抬了抬手让给他行礼的德平起来,而后瞧着毫无动静十分安静的殿内道:“公公,父皇是已经休息了么?”
  德平道:“殿下,圣上心情不佳,说要一个人静一静,便将老奴给撵出来了。”
  萧煜忙问缘由。
  德平低声道:“方才岭南知府林大人来过,面呈圣上一份奏章。”
  德平告诉萧煜,那奏章是弹劾岭南将军沈峤沈将军的。
  德平说:“圣上当时看过奏章脸色就不好,同林大人说了一会儿话,越说越生气的样子,过后就铁青着脸将林大人给撵走了。但圣上将那奏章给留下了。林大人走后,圣上便将老奴给撵出来了,说是要一个人静一静。”
  德平是承圣帝身边贴身伺候的太监,又是勤政殿总管,按理是不该将承圣帝同大臣之间的事情说给旁人听的,哪怕这个人是太子也不行。
  可德平瞧着承圣帝实在是气得狠了,怕承圣帝同林家之间有了什么龃龉影响大局,他也怕承圣帝为此气坏了身子,德平没法子找旁人来劝,想着萧煜太子身份及萧煜同林家的关系,便想着将这事儿同萧煜说一说,也许萧煜还能劝一劝。
  萧煜闻听情形心中便是一沉,他想,林涼好好的,跑去弹劾沈峤做什么呢?
  林涼针对沈峤,莫非是林涧让他所为?难不成,林涧真要向传言中所说的那样,抢先对四王八公的人,对西宁郡王府,对沈家动手了吗?
  萧煜越想越觉得事关重大,但他也明白事急易缓的道理,因此压下心中诸多疑惑,温言请德平去通报一声:“父皇既想要一人清静,本也不该相扰,但还请公公通报一声。若父皇肯见我,我自是要劝解父皇息怒的。”
  德平见萧煜带着一摞奏章前来,也知他是有事要求见承圣帝,德平请萧煜稍等,他前去通报的时候,并未言说萧煜是来解劝承圣帝的,而是说萧煜有要事求见。
  承圣帝是生气,但还没有气到不肯见自己儿子的地步。
  但见殿内静默半晌,而后才传来承圣帝淡淡的声音:“叫太子进来。”
  承圣帝只叫萧煜进去,德平没敢跟进去,只将萧煜送至殿门前就停住了,待萧煜进殿后,德平将殿门重新关上,这才安安静静的侍立在门边了。
  如今已至春日,殿中炭盆早已撤下,春天的黄昏也是透着生机暖煦的。
  萧煜一进来就瞧见了,承圣帝立在隔扇窗格前,窗扇开着,他的父皇正负手瞧着窗外。
  勤政殿后头是一大/片广场,再往后掠过一座宫殿,便是六宫了。萧煜也不晓得承圣帝在看哪里,但从这个角度望过去,他母妃和沈妃的宫室是都能够瞧见的。
  萧煜再一转眼,便见窗格前的条案上的白瓷瓶中,有一株盛放的桃花枝。
  他记得,他母妃宫中的早春桃花,这会儿正是开花的时节。


第127章 
  承圣帝听见脚步声; 转身便望向萧煜,视线落在他手上的一摞奏本上; 承圣帝目光微凝。
  萧煜给承圣帝行礼; 待承圣帝叫起后; 萧煜便将带来的一摞奏本送到承圣帝跟前。
  承圣帝扬了扬眉; 萧煜会意,又将那一摞奏本送至御案上放好。
  对于萧煜带来的奏本,承圣帝未予理会,只是注意到萧煜看了一眼他随手放在御案上的奏章,承圣帝沉了沉眉,将那奏本捞在手中,却没展开来看。
  便听承圣帝淡声道:“岭南知府方才给朕面呈一份弹劾岭南将军的奏章。关于这事,小九,你怎么看啊?”
  承圣帝的语气很淡; 神情浅淡; 话中也听不出喜怒了; 但承圣帝这个样子,也绝不是高兴的样子。
  萧煜对于此事倒是也有几分他的想法,可在这个节骨眼上; 全不适宜讲出来。他也怕讲出来后,会惹得承圣帝益发的不高兴。
  思及这点; 萧煜便不答承圣帝的话了,而轻声道:“父皇,儿臣又得消息; 您颁下圣旨后不久,云溪又派人私下散布谣言,说您便是扶持林家,要清剿四王八公等人的势力。”
  萧煜将他查到的情形原原本本同承圣帝都讲了。
  萧煜道,“儿臣查到,这回这些传言,不但有云溪的人在背后继续散布,还有附着几位郡王和几位国公的势力在其中推波助澜。”
  萧煜说到这里顿了顿,一直神色淡漠的承圣帝听见这话忽而冷笑道:“他们推波助澜,也是为了逼朕表明态度吧?他们自是不会站在云溪那边的。”
  承圣帝望向萧煜的眸中有审视有薄怒:“小九,你说说,他们林家这是想干什么?”
  “再过五日,太后同老五就要到京了。这一路从五台山回来,太后同老五走了半个月,如今快要回来了,朕已下旨,朕会同你这个太子出城亲迎太后,偏偏就在这个时候,林家老二到朕这里面呈奏章,弹劾沈峤。他们想做什么?他们针对沈家,便是也要逼朕同沈家决裂吗?”
  承圣帝说至此处,心中犹有余怒,他将拿在手中半晌的林涼奏章扔给萧煜让他看,他自己却是再也不肯打开那奏章看了。
  “你如今帮着朕处理朝中政务,中书省递来的奏章你也看过不少了,从前你也替朕办过不少的差事,这弹劾奏章上的话你不会瞧不出来。捕风捉影颠倒是非,说的就是这奏章上的内容。”
  “朕素日看林涼倒好,于政事上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