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档一生-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目的性极强是有原因的,说起来于子年有两个于姓伯伯和一个姑姑,还有三个杨姓伯伯,但都是同父异母的。

    而且,于爸是私生子,这是原罪。也是最小的,为人极其聪明。

    但是年代悲剧,私生子被嘲讽,大学毕业的于爸不堪舆论压力,毅然出国,这也是母亲从韩国来的原因。

    于祖父去世后,才从韩国回来,不过好景不长,后面和几个帮手去外地经商,开货车路过山路时,被泥石流掩埋。

    为此,于子年家背负一身债。

    于子年两边亲戚最有出息的是于家大伯,现在是省农业厅副厅长,明年65要退休了,但是他最仇恨于爸私生子身份,老死不往来。

    而且于子年知道,于家大伯过得很不好。

    而两边亲戚最疼爱于爸的,就是于家唯一的姑姑,据说于爸从小是她抱大的,小时候于爸靠她才少受很多欺负。

    于爸读书的钱也是于家姑姑出的,于爸去世后,因为于妈是大学生,为缓解家庭压力,托关系把于妈送到了镇初中教书,正式国家事业编制。

    而杨家伯伯那边,基本和邻居差不多,不伸手,也不落井下石。

    所以,于子年家只认同于家姑姑一家,所以今天他要做的事,也不会有丝毫愧疚。

    “子年回来了啊。”进院落大门,于家二伯的大儿子于定招呼。

    “是啊,定哥洗尿片呢。”,伸手不打笑脸人,老一辈恩怨,余子年心里有秆称,而且时代在变,表面功夫很重要,就算不为自己,也为不远地方落地生根的大姐。

    “嗯咯,小崽子烦的很,来,坐会儿。”,说着,于定搬个凳子,还从里间拿了几个水果出来。

    “不要管我呢,我是来看看你们的。”

    余子年和其他人边打招呼边说。

    “咦,那只鸟好大,不会在楼里住窝吧。”

    聊着聊着,于子年总算找到借口,看着瓦片上两只很大的鸟。

    “呵呵,院子靠山,鸟多着呢,你常年外地读书,才奇怪。”

    “少说也有二两一只,我上去找找。”

    于子年,说干就干,往西厢老屋赶去,这是于家公屋,二楼都是柴草堆砌。

    “你小心点,怕草里有蛇,”于定看了眼于子年,继续洗尿片。

    二楼

    费了好大力气才从柴草堆爬上横梁,然后往黑黑的沿角爬去。

    于子年是找东西,一个木匣子。由于于祖父是突然去世,没遗言交代,一个被家族遗忘的东西,前世要到2008年,老屋翻新,拆了建红砖房才发现的。

    经过几分钟,于子年总算找到了木匣子,不大,长宽20厘米左右。布满厚厚的一层灰,他无比肯定就是它了。

    要说隐藏的真是够好,要不是上横梁刻意看沿角,匣子完全在视线和光照的死角,根本发现不了。

    “哎,什么都没有。”,落下横梁后,于子年用稻草掩盖匣子,然后捆好,才出声抱怨。

    “说了没用,你要好奇。”,于定声音传来,头也不回。

    “定哥,我拿两扎草回去,织个绳子用用,好不。”

    “你随便拿,记得拿新草,成色好的。”,于定漫不经心洗小孩衣服。

    “好。”,

    几分钟后,于子年右手夹着一捆草下楼,打过招呼,就慢悠悠往家里走去。

    时不时拿个草很常见,因为于子年家里不种田,没草,所以他不怕引起怀疑。

    回到家,母亲估计又去大姐那了,关好门。

    于子年迫不及待用抹布清洗匣子,由不得他不紧张,这可关系到他的事业起步。

    好一会儿,前期工作准备完毕,再次确认没人,才小心翼翼打开。

    好家伙,和记忆完全一样,一些碎头金子,用竹筒装的,于子年知道,两个竹筒,加起来一公斤多点。

    另外还有几个鼻烟壶等物件,记忆中08年共卖了22万,不知道现在价值几何。

第七章 筹备() 
把东西分开装好,于子年和母亲说,同学聚会,就背着双肩包出了门

    先是在县城宾馆租间房,然后分几次零散地在不同地点卖了碎金,每次都有强迫证,谨慎小心。

    加起来卖了共十万多点,于子年知道卖便宜了,但没办法。

    存了钱,于子年背着鼻烟壶等老物件去了省城,准备找余成旺班主任,这是事先经过几次仔细思虑想好的,赌一回信赖,因为自己实在没销路。

    “老师,这回要麻烦你了,电话里说的东西我带过来了。”

    在车站见到不大个的余老师,余可也跟在旁边,还挤眉弄眼。

    “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情,还卖祖上东西。”

    余班皱着眉问,他是知道余子年家庭情况的,单亲家庭,相对来说比较困难。

    “是有点事情,需要用到钱。”,余子年,看着老师,表情凝重,语气也低缓。

    哎,重生过来就连续骗人,真是把前世的业务手段发挥的淋漓尽致,心里感叹,生活的卑微,以后尽量少用。

    “严重不?”,余班完全想象不到,对面这个还青葱的少年,用的是演技。所以没问什么具体事情,只问程度,保留于子年的自尊心。

    “卖了应该足够,可能还有多。”,于子年,轻轻揽过包,说着,话有几重意思,如果余班不是心思狡诈之辈,可能听不出,反而会觉得赤子之心。

    余班点点头,招呼上车,和余可默契打声招呼,车子开始移动。

    先在余班家里看了物件成色,然后由他决定带于子年去哪些地方脱手。

    经过一天多的折腾,总算卖了,总价13万多点。

    “谢谢老师,没有您,我都不知道怎么卖。”,老师家宴,期间,于子年表示感谢。

    “明早的车,等会和余可一起去学校看看,”,老师总是惦记着学校一亩三分地,心之所诚。

    “我可能要复读一届,老爷子也是这意思。”

    来到食堂与寝室的交叉口小假山,看着往日人来人往的校园一时空旷,余可的话也有点萧索。

    “不是还没出分吗,说不定上了一本呢。”

    七人小团体中,除了欧一鸣没说,五人都过了一本线,余可是看天吃饭的,不过看这情况,估计希望不大。

    对于这个学校的重点班来说,不上一本线都会失望,难怪他说要复读。

    “希望不大,来年去你所在的学校。”,说着,他用手顶了于子年一下,示意一个方向。

    在校门口方向,穿一身白色休闲服的陈利军正往这边赶。

    于子年有点无语,只能踢了一脚余可这个内鬼。

    “好久不见”

    “又见面了”

    两人同时发声,一个把日子数着过,一个日子赶着人。

    发现简单八个字道尽两人心思,相视一笑,陈利军又升起了两个酒窝,有些羞赧。

    “姐,你都比他大一岁,还怕他干嘛。”,快乐永远是余可的主题,前面还忧伤满怀,转眼就恢复本性。

    “你去买瓶饮料过来。”,陈利军微抬手,脸有了红晕,抿着嘴委婉赶人。

    “真是我亲姐。”,余可吹个口哨,抬腿就走,手还背在后面使劲挥。

    “他要复读?”,安静了一秒,于子年找话。

    “嗯,我舅舅很严厉的,你也知道,我去年复读也是他建议的。”,说起这个,陈利军笑了笑,庆幸这次考的不错。

    接着,两人又沉默了,按说于子年前世是经过好几个女人的,算得上老手,且也不是什么圣人。

    不过这次面对陈利军不想下手,因为她不是一般人,吃了不能说随便算的,不然一帮朋友不好面对。

    再者,现在他给人的印象还是内敛居多,不好大跃进。

    “陪我走走?”

    “好的,”

    一路上,于子年装纯真的好累,同时也在想,前世这姑娘的轨迹。

    现在回想起来,考前她也有过暗示,只不过那时于子年高考失利,提前走了,复读也是回的自己县城,所以根本没给后续机会,中断了。

    两人一路逛了饮品店,还看了场电影,除去开始的时不时尴尬,其余时间和平时一样,老朋友般的相处,说说笑笑,只是这次只有两人。

    另外,于子年在闲逛期间,买了手机,办了卡,陈利军笑着打趣说帮他保密,然后要了他的号码,说回去存自己新买的手机。

    晚间九点,回学校的路上

    “欧一鸣决定去英国留学,剑桥大学。”,陈利军突然把话题跳到这。

    “那海螺不伤心死?”

    “是啊,所以前天开始一个人旅游去了。”

    也许这个话题比较沉重,也许对眼前女人牵引性太多,后面的路都是安静走的。

    不过对于欧一鸣,于子年是陌生的,虽说一个小圈子,但因为两人性格都是内敛属性,

    且重生前,于子年觉得阶层不同,三年私下说的话,还没一学期与他的前后排座位女生多。

    所以,加上重生的突兀,他个人内心,对她去留没甚感觉。

    最后,余可家的门外。

    “暑假我去你那里看看,想呼吸下乡村的空气,是不是有传说的新鲜,景色是不是有传说的质美。”

    陈利军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编织的世界,心儿也比平时大了很多,爱恋使人迷醉,也让人前行。

    “可能有点忙,闲下来告诉你。”,于子年,想了想没直接拒绝。

    这次去省城,还是比较顺畅,除了陈利军这个梗,其他的都按照既定规划在行走。

    六月13日,

    于子年以去同学家玩的名义,瞒着家人,搭乘袁大头来接他的摩托车,开赴60里外的小沙镇。

    “我前期工作都帮你说好了,不过说服我老爷子的关键还是看你,实在不行,我掏出自己多年压岁钱陪你玩。

    ”

    摩托车上,迎着风,袁大头的话在吵闹声中传来。

    “没事,我们轮流斗地主。”

    “晕,那是我老爷子。”

    说话基本靠吼,但是两人乐在其中。距离小沙镇还有十里左右,是一个弯型大坡,即便是国道,到这里都的减速。

    突然,

    于子年的视线里出现一辆红色大货车,22轮胎的。他立马警觉起来,浑身都在颤栗,因为他感觉,重生前的车祸,罪魁祸首就是这样的车。

    “停,停车。”,余子年突然大喊。

    “你说什么?”

    “停车!”

    “怕什么,前面也有摩托车开路,见多了,相信我的技术。”,袁大头也懂他意思,但压根没在意。

    “停车,立即,马上!”,于子年激动了,用手抓袁大头胳膊,因为他有种强烈不安感。

    “靠,”,被骚扰了,加上于子年的声音一下变得激进,袁大头还是停了车。

    不过他很无语,但于子年没管他,双眼死死瞪着百米开外的车。

    “砰!”

    “砰!砰砰砰!”

    可能是下坡操作不当,那货车拐弯的时候翻了,连身边的摩托车一起滚到下面的河里。

    “这!”

    显然,袁大头也全程目睹了,他此刻吓得说不出话来,全身都在颤抖。

    不知道为什么,当车翻了后。于子年反而安静了,之前那种玄之又玄的第六感也消失了。

    “你没事吧,”,反应过来,拍拍袁大头的背。

    “没,没事,你,你怎么知道的,吓死我了!”

    “对了,你到底怎么知道的,你救了我们啊。”

    袁大头经过短暂的失神,然后就激动了,摇着于子年的肩膀呐喊。

    “感觉,打110吧,这地带你熟悉。”,拿出手机递给他。

    “好,好,听你的,你就是神,我的救命神。”

    接过电话,袁大头开始报警,不过说话还是很激动,看来这次车祸把他吓得不轻。

    后面是于子年开的车,到了袁家,袁大头没管门口的袁爸,直接在祖宗牌位前磕头烧香。

    “发生什么事了?”,看着儿子不对劲,有点胖的袁爸袁妈看向于子年。

    作为县城这一届唯一两个在省城读书的同学,于子年来袁家显然不是第一次,所以双方父母都熟悉。

    “没事,可能是吓得。”,于子年把车祸说了下,省了自己的部分。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阿玛,去准备炭火,给两孩子过过神。”

    显然,车祸把袁家父母也吓到了,直接启用瑶族的仪式。

    不过于子年没有拒绝,这次的车祸冥冥之中,给他提了醒,但是具体是什么不知道,就是一种感觉。

第八章 谈妥() 
所谓的炭火仪式,就是一盆烧得很旺盛的炭火,放在大门口。

    袁妈杀一只血红的公鸡,把鲜血淋再木炭上。在滋滋声中,两人在袁爸指挥下,跨过炭火盆。

    后面还有一些转圈,念叨的仪式,不过于子年不懂,但心存敬畏。

    因为重生都发生再自己身上,对未知的东西不会轻易抵触。

    仪式过后,于子年感觉那个不怕天不怕地的袁大头回来了。

    在激动中,袁大头把车祸发生的事,还原了一遍。听的袁家父母胆战心惊,事后感慨万分。

    “来,小年,我看看你的手纹。”

    等晚饭期间,袁父要过了于子年的左手,细细的看,很认真,很慢。

    “你是个有福气的。”,看了十来分钟,原以为会有长篇大论,但到最后,袁父说了这句话,就摘下了眼镜。

    但这件事情,让于子年知道,对面的袁父是信鬼神的人,所以心里有了衡量,说话尽量避开这方面。

    晚饭很丰盛,七八个菜,不过有一盘腊肉很突出。这盘腊肉没洗就炒了,上面还有薄薄一层烟熏的残留物。

    开饭前,四人落座后,袁家父母都看向于子年,没冻筷子。而袁大头在一旁神游,表示无声抗议。

    于子年不傻,经历的人情世故多了,这盘腊肉这么突兀,肯定有文章,他笑着拿起筷子,借花献佛招呼,率先夹着一块黑不溜秋的腊肉放嘴里。

    “好,”,在袁父一声轻呼叫好声中,四人的饭桌气氛很好。

    “小年,你收购金银花是认真的?”,饭进行到一半,袁父侧头问。

    “是的,叔叔,我带着舅舅的委托来的。”,于子年指的是自己的包。

    “真的?”,袁父似笑非笑,意味深长的看着于子年。

    于子年放下筷子,端坐,面带微笑,沉稳看着对方。

    他知道这是考验,不管对方是否怀疑,自己首先要沉住气,不让对方轻易看透。

    隔桌对视了十多秒,袁父笑了,然后又招呼继续吃饭,到晚饭结束,都没继续这个话题。

    03年,没有什么娱乐,在农村,基本就是看电视,嗑瓜子,聊天。

    “你打算做多大?”,期间,袁父开始又这个话题。

    不过这个话就值得捉摸了,于子年感觉话里有话,好像对方知道自己是别虎皮忽悠一样,但思考一番,于子年还是决定装糊涂。

    “由于第一次,舅舅不是很清楚这边实况,我还得向您求教,然后决定,但买是一定要买些的。”,于子年不敢高调,谦逊表明态度,由于不明白对方意思,所以也打了个太极。

    “哈哈,你们学校教的不错。”,袁父答非所问,但于子年还是懂了。

    “那么就要麻烦叔叔了。”,不管对方的深意,于子年还是决定打蛇随棍上。

    “你是个有福气的,虽然这几年金银花不景气,但不代表永远,所以按照我的分析,还是有赌头。”

    这次,袁父表明态度支持,不过于子

    年知道,对方有今天情谊在里面。

    同时也有生意人的精明和判断,再者他自己有初步加工厂,也可以储存个几年等市场。

    所以看似一个简单的支持,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于子年感叹,03年,这个地方从普通农民起家,还是有厉害的地方。自己不过是做了引线。

    “那就要麻烦叔叔了,初来乍到,很多地方需要跟您学习。”,于子年,站起来。姿态放得很低。

    “没什么,让我这个调皮跟你一起,”,这是表示会照顾自己。

    接下来,两人谈了很多细节,但是关于金银花,理解不多的于子年大部分时间在倾听,偶尔发表自己的观点。

    14日起,袁父母带头,带着于子年和袁大头,坐上联系好的三辆货车出发。

    这一天的目的地是侬弯,金银花中心地带,一路上看到漫山遍野的金银花,有白色的花海,也有金色的浴场。

    中间穿梭很多外地来的采摘工人,不过雇主一般沉着脸,为收获喜人的金银花销路发愁。

    金银花采摘旺季已经开始了一个多星期,但是问价的都寥寥无几,更别说买了。

    往年的采购商,由于近几年的疲软,都处于保守观望态度。

    而随着袁家父子这名人的到来,那些卖家和其他中间商闻风而动,迅速把于子年三人围绕的外三层里三层。

    面对众人七嘴八舌的杂问,袁父把于子年的说辞拿了出来忽悠人。

    “各位老乡,大家乡里乡亲的,我确实是来收购金银花的,但也是帮忙,我身边的这个年轻小哥,就是代理人的子侄,这次收购的是往韩国的,我们只采购一定数量,单价高出市场价五分,但是也以质量好为前提。”

    听到这个单价,很多人偃旗息鼓,做起了看客,只有寥寥几人意动,而且心有不甘继续扯皮。

    而那些往年的中间商,则围着于子年看,显然怀疑他们刚才的说辞,然后就各自电话问他们的下以级渠道,询问是否有新的快捷消息。

    第一天,经过拉拉扯扯,到末尾才有几人卖了一小部分,大家还是谨慎的观望。

    回去的时候,只有一辆车装了一半,其他两辆都是空的。

    但袁父不在意,依旧和平时一样,过着有节奏的生活,笑咪咪的。

    但于子年心里急啊,他本金不多,要是不趁价低收购,后面就没他分了。

    他可不觉得别人会一直闭塞消息,记忆中六月底,七月初,就已经不是密秘了。

    那时候金银花的价格肯定会炒到目前大家不敢想的价位。凭借于子年手里的钱能收购多少?

    而且人家都不傻,那时候只会卖给下一级中间商,本地人中间商除非有自己渠道,不然根本没机会。

    “小年,别急,今天虽然只收了3000斤,但是后续情况会好。”,看着于子年沉默,袁父拍拍他的肩膀。

    “不是,叔叔,我就怕那些中间商搞幺蛾子。”,于子年当然不会说出心中的担心,反而从另一个方面阐述变数。

    “哈哈,肯定会有幺蛾子,所以明天换地方。同时叫她舅舅过来,明天分开地方收,至于侬弯,凉几天,看情况再说。”,袁父毕竟熟悉这个行业,所以看得一清二楚。

    而事实上,于子年他们一离开,侬弯就出现了幺蛾子。

    卖家正在被其他中间商蛊惑,还有一些人觉得价格太低,另外他们队袁家突然得收购有怀疑,都在熬,等待他们不知道的真相。

    总之,这是一场拉锯战,如果明天继续去,估计会证实那些人的猜想,熬几天,要是没其他消息进来,肯定再精明的人也会觉得自己是不是想多了。

    第二天,于子年跟着袁家父子,袁妈和袁大头舅舅,兵分两路,王不同地方收购。

    这天出现的情况,和昨天一样,但是总体收获可以。

    两天下来累积一万五千多斤。

第九章 收购() 
第三天,和第二天一样,换地方,收获一万八千斤。

    但与此同时,整个小沙镇,出现了一个风闻。

    有说袁家得了内部消息,在囤货,金银花价格肯定会涨。

    有说袁家在韩国有渠道,但价格压太恨,提醒大家团结,不要轻易卖掉。

    有说,其他中间商也准备加入收购行列,今年会迎来行涨。

    传闻很多,各说各的,而且有鼻子有眼,有些是卖家自己猜的,有的是中间商谣言,有的是所谓的内部人士得来的消息,有的是专家预测等。

    但是不论怎么样,袁家和于子年继续出动,但因为谣言四起,情况不是很乐观。

    一个星期下来,总共收获四万斤,比预想少多了。

    按之前协议,于子年占两万斤。花费1。8万。还剩22万元。

    有一个不好的消息,就是有市场从不缺乏投机者,有人跟风了,也开始小部分收购,只是力度不大。

    但足以扰乱市场,让民心不稳。增加了于子年他们的收购难度。

    “叔叔,我觉得要改变策略,不然时间不等人。”

    24日晚上,看着时间越来越近,于子年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哦,小年有什么办法?”,袁父,还是没在乎,他完全就是试着赌的,不像于子年这样知道未来情况。

    “我觉得这样,放出消息,我们还收购三天,就结束。”,于子年想了下。

    “你是豁出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