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囧神养成记2-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难怪世间罕有,原来还有这一茬。

    “那这雪魅姬,何以有龙须呢?”

    据我所知,两广福建一带,并未有什么大的火山。

    “这龙须,并非生长在我们大明,而是只有日本国才有,你不觉得雪魅姬这个名字有些奇特吗?她的父母,乃是我大明派往日本国的使者,她在日本出生,幼年在日本成长,十岁之后,才回到大明来。据闻,她八岁那年,亲眼目睹了一场火山爆发的情景。在那场罹难中,雪魅姬不仅侥幸存活了下来,还意外当中,得到了传说中的龙须。”二师兄娓娓道来。

    怨不得不曾听闻龙须一物,原是他国所有,既是如此,那扁源又是从何处知晓这等宝贝的东西呢?又是如何知晓,这龙须就具有根治我身上奇毒的功效呢?

    二师兄似乎察觉到异常,突然开口问道:“你这半晌,为何只问龙须呢?优昙花呢?难道你就不好奇吗?龙须我们马上就拿到手了,倒是这优昙花,也不晓得能否顺利找到。”

    “优昙花,我曾听闻过,自是没有那般好奇。再者,有朱佑樘出马,相信应该问题不大。”这话,其实是在宽二师兄的心。

    二师兄闻言之后,道:“但愿如此吧!可我总觉得,这东西比龙须还难找。”

    我立即啐骂道:“你这话,是想说我只能乖乖等死么?有你这么打击人的么?我是与你,有什么深仇大恨?”

    果不其然,二师兄在听到深仇大恨四个字时,眼神突变,意味深长地看了我半晌,最后,缓缓恢复了平静,“小寻,是我失言了,莫要生气,别说是优昙花,就是瑶池当中的仙草,我们也一定能找来。”

    “这就对了,即便心里底气不足,嘴上,也得逞口舌之快。”我嘻嘻一笑,“穷开心,也得开心不是么?”

    方才,二师兄看我的目光,充满了探究的意味,试图想看出,我是否已然知晓他昔日害我一事,又是否对他有堤防心理。

    见此,我只得装作往日的没心没肺,装作懵懂无知。

    正是因此,他的神情,比之前,舒缓了很多,看向我的目光,也渐渐柔和了许多。

    二师兄即便害过我,即便骗过我,但此刻,他起码是真心而言。

    非我大度,非我轻易原谅,其实,我是个相当睚眦必报之人,然而,此时,鉴于二师兄还有价值,不能找他算账。

第180章:起码还能有个念想() 
所谓好事多磨,听二师兄说,雪魅姬是找到了,可龙须的下落,她之字不肯透露。

    大明的东西两厂,以及锦衣卫这些机构,最擅长的,便是刑讯逼供。

    朱佑樘虽则没有这般的手段,可他的手下,有许多这般的能人。

    借助于这般的能人,什么事情不会解决,什么事情不能办到呢?

    “你确定自己尽全力了?”我问二师兄。

    二师兄答道:“关乎你性命安危之事,岂能不尽全力?你是不知晓,那雪魅姬,逼急了她就咬舌自尽,就给自己下毒,差点没救活来。看来,龙须那东西,当真是个好宝贝。”

    若不是他那日信誓旦旦,说什么两日之内就能拿到龙须,我何苦像个傻子一般坐以待毙呢?

    有这闲暇时间,还不如去找公子刑天,回昆仑山之巅拿优昙花。

    不怪他们,这事怪我自个,怪我对朱佑樘太过自信,以为凭他之力,可以办成这世上一切事情。

    须知,就连仙神,都有办不到的事情,更何况是凡人呢?

    说到穿,还是得靠自己,还是得自力更生。

    刀伤与箭伤,已经日渐痊愈,毒也得到了平稳的控制,也是时候离开二师兄,离开朱佑樘了。

    其实,早就想离去,无奈心有余力不足。

    说来,老蒋自打那日离去之后,再也没有前来,反正我是再也没有发现过他的踪影。

    看来,他是看清了形势,知晓当今之计,我与他之间,还是暂且先晾着为好,待时日一久,或许柳暗花明,一切皆都豁然开朗。

    原本想向朱佑樘与二师兄告个别,辞个行,转念一想,那岂非等于作死,于是便作罢。

    没有层层守卫,没有任何阻拦,轻而易举就跳出了墙外。

    事情进行地如此顺利,令人半晌都尚未回过神来,心情亦是久久不得平静。

    这身体一恢复,脚下顿觉身轻如燕。

    从朱佑樘的府邸,到桃花坞,足足有数十里的路程,用了片刻功夫,便抵达。

    一路轻功而来,期间,回头数次,又细细瞅了半晌,见着无人跟来,心中甚觉诧异。

    按说,即便轻功再敏捷,朱佑樘的那些暗卫,也应该能发现我的行踪,并且,及时向他们的主子回禀。

    但凡只要这一回禀,那依朱佑樘往日的作风,绝迹不会放过我,抑或者,绝迹会跟着前来。

    也罢,他不跟来,岂不正好?

    出奇的是,桃花坞外,并未有守门的弟子。进门之后,亦是尚未见到那些使用隐身术的弟子。

    将桃花坞上上下下翻了一遍,别说是人影,就连鸟影,都未曾看到一只。

    人去楼空,公子刑天与昆仑山之巅的弟子,是打道回府,回昆仑山去了么?

    倘若当真如此,这般重要的事情,朱佑樘为何没有告诉我呢?在我出发之前,朱佑樘还来过一次的。

    猛然想到什么,朱佑樘该不会正是知晓他的情敌,我的老情人已经离去,这才任由我出府?只因他晓得,反正我去了也是一场空,一场空之后,无处可去,只得再回去继续靠在他那颗大树底下乘凉。

    朱佑樘安的什么心思,我不得而知,也懒得去猜测,因为那并非此刻的重点,此刻的重点是,公子刑天究竟去了何处?

    那日,从水云间出来,前去找他的时候,便有种直觉,倘若再见不到他,那估计短时间之内,绝迹不会与他碰面。

    如今看来,真给自己那乌鸦嘴一般的直觉给命中了。

    原本热情洋溢的兴致,顿时全无,心中,着实有种骂天骂地,哭爹喊娘的意味。

    昔日无心所言的一句望夫石,当真快要一语成谶。

    我该庆幸自己有未卜先知的预言能力?还是该嗟叹自己这囧到家的命运呢?

    也罢,还是先行回去,找人打探公子刑天的下落,省得南辕北辙,空走冤枉路。

    再者,出来的匆忙,包袱还在朱佑樘那里。

    话说回来,也不晓得那点天灯的,究竟把我的包袱藏到了何处去。闲暇无聊的时候,我可是把府里上上下下翻了数遍,就差挖地三尺,可始终就是找不到包袱的影子。

    公子刑天虽则行踪诡异,外人很难知晓,但他此处出门,身边,至少跟着数十名弟子。

    数十人赶路,即便是腾云驾雾,总会留下蛛丝马迹,总会有人给瞧见。

    但凡有人给瞧见,就能打听到下落。

    下一刻,顿时有种想把脑仁扔出去喂狗的冲动,我怎忘了,这京城当中,不止有昆仑山之巅的弟子在潜伏着,还有鬼谷门的弟子在潜伏着。

    鬼谷一门,如同江湖上诸多教派一般,是认令牌的,昆仑山之巅亦是如此。

    当初,我离开昆仑山之巅的时候,许是走地太过匆忙,并未将令牌给交回去。

    鬼谷一门的令牌,从外形来看,还有几分令牌的模样,明眼人一瞧,就知晓是信物,是令牌。

    而昆仑山之巅的令牌,说是令牌,实则是一块玉如意一般的东西。外人瞧在眼里,绝迹不会将那东西与令牌联系在一起,只会将它跟土财主、暴发户这般的身份联系在一起。

    这不是关键,关键是,这两样东西,可俱都在包袱里头。没有了他们,不止打听不到公子刑天的下落,日后行事起来,也将处处受限。

    出去的时候,翻墙而出,回来的时候,自然得翻墙而入。

    前脚才落地,刚转身,冷不丁瞥见前方不远处,矗立着一道鲜亮的身影。

    点天灯的朱佑樘,不会翻过我的包袱,并且,已然知晓那两样东西的用途,这才怡然自得地站着,等我乖乖回来吧?

    “下次,从大门走,放着不用,岂非是一种浪费呢?”朱佑樘看着我,不咸不淡说道。

    咧了咧嘴,我不置可否道:“从大门走?您能放我走么?”

    朱佑樘反问道:“你没试过,怎知不行呢?”

    此言一出,我竟无言以对。

    是啊,从未试过从大门走,只因理所理当认为他是有所吩咐,不让我出门。

    “之前不让你出门,是因为你身上的伤势未好,出去乱跑,强行动用真气,只会让你的伤口痊愈更慢。如今,你的伤势已经好转,想去哪,我再也不会有任何阻拦。”

    一时之间,以为自己听差,抬头看时,发觉朱佑樘眼里的神情,颇为认真,不像扯谎。

    “那我即日就离开,你当真不阻拦?”我问,仍是半信半疑。

    “嗯!”朱佑樘淡淡答了一句。

    话说,这点天灯的,脑子是被驴给踢了,还是被恶鬼给上身了,为何突然如此英明神武、利索干脆呢?

    也罢,他既自己想开,既不愿再做纠缠,于我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既是如此,那烦请殿下,将我的包袱还予我。”

    既然他愿意放我走,那想必包袱亦会还给我。再则,他把那包袱昧着,也没用呐!

    那里头,除了令牌之外,还有一些银票,此外,还有几件换洗的衣裳。

    朱佑樘又不缺钱,自然不会对钱感兴趣。衣裳俱都是女子的衣裳,与他无用。

    至于令牌,令牌拿在他手上,亦无用。

    鬼谷一门与昆仑山之巅,虽则是认令牌的,但除此之外,还有接头暗号,并且,不是一种暗号。因而,令牌即便是拿在外人手里,也是没有什么功效的。

    然而,事实却是,朱佑樘给出了这般的回答,“人可以走,包袱必须留下。”

    “留下?”我眉头微微一挑,“太子殿下,是看中了民女包袱里头的什么东西?”

    你道朱佑樘是如何回答的,朱佑樘答道:“别的东西都可以拿走,那几件衣裳留下。”

    此语一出,是不由得我吐槽连连,“衣裳?看不出来,堂堂的太子殿下,原来还有酷爱女装的癖好。”

    朱佑樘既不答复,亦未动怒,而是隔了半晌,才开口说道:“人走了,留着衣裳,起码还能有个念想。”语毕,转身离去。

    盯着他离去的背影,不知为何,觉得似乎有几分落寞的意味。

    方才,朱佑樘走地太急,并未看到他的神情,但能感觉得出,他的心里,不大痛快。

    蓦然之间,有种隐隐的愧疚油然而生,就像犯了什么滔天大罪一般。

    想来,还是由于朱佑樘三番四次救我,使得我有了恻隐之心。

    片刻之后,朱佑樘回来了,手里,的确拿着一只包袱,也的确是我的那只包袱。

    “也罢,衣裳你就拿走吧,别的东西给我留下。”反正只要有银子,什么样的衣裳买不到,又不是要我的性命,我又何妨如此吝啬,如此抠门呢?”

    朱佑樘将手里的包袱,朝我扔了过来,答道:“已经拿走了。”

    拿走了?他倒还怪自觉的。话说回来,这点天灯的,何以就笃定我会允许他的要求呢?

    也罢,拿走就拿走,还是先看看包袱里头是否缺少什么物件。

    打开,细细翻了一遍,除了衣裳之外,别的东西,丝毫不差。

    原本欲翻墙,想起朱佑樘方才的话语,转身,朝着大门所在方向走去。

    走了两步,回过头来,“龙须的事情,多谢太子殿下帮忙。还有,替我向二师兄说一声,靠着他人过活,那不符合我的性格。龙须和优昙花,还是由我自个去找,这段时间,多劳您二位费心了,感激不尽。”

第181章:核实() 
原本以为,朱佑樘多少会有一些抱着大腿挽留的举动,殊不料,一直出了大门,都未曾见他跟上前来,亦未曾听到他有半句不情不愿的话语。

    事情,原比我意料当中顺利,确切说来,顺利地不是一点二点,以致于,让人有种云里雾里,难以置信的感觉。

    这不是此刻的重点,重点是,打听公子刑天的下落要紧。

    其实,我大可以向点天灯的朱佑樘求证,然而,鉴于朱佑樘与公子刑天情敌的身份,他所说出来的话语,或许包藏祸心,或许捕风捉影,甚至,或许全然不尽属实。

    经由自个亲历亲为所查证的事情,方才更加可靠。

    鬼谷门在京城之内,有个隔三差五聚集的窝点,叫一品居。

    这个一品居明面上,是座饭荘,实则,有间专门的包房,供鬼谷门人及其后世弟子使用。

    来京城之前,师父曾跟我提过这个一品居,那日,小金也曾提及过这个地方。

    一品居的规模,比之望江楼要小一些,室内的装潢,简单清雅,倒是一个文人雅士的好去处。

    共有上下两层,如同绝大多数酒楼一般,二楼为雅间包房区域。不像望江楼一般,分什么天字地字号,而是最稀松平常的壹号、贰号。

    鬼谷门专用的包间,为玖号雅间。

    原因何在?原因在于,玖是鬼谷门最常见最通用的数字。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那问题来了,玖呢?玖从何处而来,玖又生什么?

    这个问题,是我们鬼谷门的老祖宗鬼谷子思考了一辈子都未曾解决的疑虑。

    正是因此,造就了玖在鬼谷一门的地位。

    言归正传,掌柜的听闻我要去玖号包间,面色微微一变,朝四周打量了几眼,将我带到了后院去。

    待看到信物,再对上暗号之后,掌柜的匍匐在地,连连磕了三个响头,嘴里念道:“弟子参见师婆!”

    这一声师婆,着实雷地人外焦里嫩,目瞪口呆,哑口无言。

    师姑这个称呼,还算勉强能接受得了,师婆,叫人情何以堪呢?

    一介未出阁的黄花大姑娘,好吧,是残花老姑娘,当了人的祖母,并且,只怕还是一推人的祖母,这种场面,只恐在皇室才会出现。

    生拉硬拽,才把掌柜的从地上扶起,结果,这掌柜的起身之后,握住我的手,死活不肯放开,说什么自己活了四十数载,这还是头一次见着鬼谷门的师婆。

    鬼谷一门,已有百年没有收过女弟子,什么师婆,师姑,他自然是无法遇上。

    然而,激动归激动,膜拜归膜拜,这拉着我的手,浑身不断颤抖是几个意思呐?

    半晌之后,掌柜才从异常当中恢复过来,恭恭敬敬带我去了二楼。

    在路上,才得知,原来这掌柜的,竟是我朝开国元勋开平王常遇春的后代。

    严格来说,严玉春并非算是鬼谷一门的正式弟子,只是得益于鬼谷门的指导,学过一些行军打仗的兵法而已。

    正是靠着学来的这些兵法,常遇春与徐达一起,帮助太祖朱元璋打下了江山,创立了大明王朝。

    常遇春许是觉得他欠了鬼谷门,当时,一心想让自己的儿子拜在鬼谷门之下,可惜的是,他那几个儿子,俱都没有通过考核。

    说来,这常遇春,是个犟起来九头牛都拉不回的主,儿子虽则没有入了鬼谷门,可他想要报恩的心,一直健在。后来,便派了一个儿子,作为鬼谷门的眼线,替鬼谷门收集消息,替鬼谷门办事。

    这位掌柜,表面的身份只是一位商人,实则如同他们的先祖一般,是眼线的身份。

    常遇春的后代,如今,虽不像太祖时期那般地位显赫,可荣华富贵,自是享用不尽。

    让自己的儿子为鬼谷门做贡献,这还不够,让自己的后世子孙都行报恩之事,常遇春此人,当真无愧为诚信之人,为讲情义的盖世大英雄。

    此位掌柜,为开平王的第六代子孙,名唤常文清。

    常文清与我东拉西扯了几句,所涉及到的内容,大多都是师父老人家的身体状况,以及空雾谷的一些简单情况。

    在外人眼里,空雾谷实乃瑶池仙境一般的无上存在。

    常文清对此好奇,对此饶有兴趣,自在情理当中。

    别说常文清,那日,小金也曾有过类似的举动。

    虽则颇烦,但还是一一回答了他的提问。

    雅间之内,并无一人存在,听常文清解释,方才知晓,昨日刚有一大波人在此聚过。

    简单对常文清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常文清作为京城之地联络中心的总指挥,自然知晓该如何找到其他人。

    果然,不出一刻钟的功夫,便有人开始陆陆续续粉墨登场。

    半个时辰之后,雅间之内,已然有二十数人。

    鬼谷一门,每一任门主,所收的弟子,最多不会超过五名。

    试想,一任门主,在位期间,少则三十年,多则五六十年。

    这就意味着,平均最短六年,鬼谷门才能收一名弟子。

    事实上,自打大明王朝创立以来,到如今,已有一百二十年,据我所知,正式的弟子,不过十一位而已。

    弟子是不多,不曾想,竟有如此多的门人。

    众位门人,见到我的第一件事,便是磕头膜拜,便是与常文清一般寒暄。

    活了二十几年,眼瞅马上就要奔三的而立之年,突然之间,被如此多的后生参拜,好生不大适应。

    其中几位,听闻我要打听公子刑天的下落,虽不明所以,但还是提供了自己所知晓的情报。

    据他们所言,公子刑天是昨日离开京城的,所去的方向,是京城以西。

    京城以西,那想来,绝迹是回昆仑山之巅了。

    公子刑天离去的时候,身边,唯有十二名抬轿的少年,未曾再有他人。

    不曾有他人?那香满路呢?香满路在何方呢?

    这不是关键,关键是,从其中一位小少年的嘴里得知,公子刑天此次进京,有两大目的。

    第一个目的,是找秦广王了结一些私人恩怨。

    第二个目的,则是寻找一位姑娘。

    对于那日公子刑天和秦广王决斗一事,众说纷纭,有说公子刑天的确受了重伤,亦有说公子刑天实际并未受伤,不过是在秦广王面前演戏而已。

    尚未离开昆仑山之巅以前,公子刑天和秦广王的战斗,虽则凶猛,但还不到白热化的程度。

    离开之后的这十年,据闻,这两人,可谓是三天两头打斗不断,几乎就没几天消停的日子。

    即便如此,可若说公子刑天追到京城来,是为了和秦广王继续较量,这种可能性,并非没有,但明显不符合他的个性。

    在外人眼里,公子刑天如同秦广王一般,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大魔头。

    平心而论,公子刑天素来行事,的确不问缘由,但实际上,并非不问缘由,而是有他自己的目的和计划。

    别人不曾了解他,只因从未与他有任何亲近的机会,而我,虽不敢妄自菲薄,虽不敢夸夸其谈,说自己对他了解十分,但敢笃定,自己绝迹是这世上最了解他的人。

    所谓的前来找秦广王,所谓的争斗,只怕只是借口,只是幌子而已。

    公子刑天来京城的目的,最真实的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我,绝迹只是我。

    既是如此,他来京城的第一日,就在郊外遇上了我,可为何当时不愿相见呢?

    即便我一年前戳穿了他的身份,甚至于,说出过伤害他的话语来,那也不至于全然避而不见。

    不管如何,公子刑天的下落,起码是有了明确的信。

    短短不到两日,走不了多少路程,我若有一匹千里马在身,兴许很快就能追上他们。

    想来,怪自己马虎,怪自己考虑不周了,朱佑樘那里,有的是千里良驹,甚至于,还有番邦进贡来的汗血宝马,出门的时候,应该问他要上一匹来。

    好生后悔,肠子都悔青了,还是乌青乌青。

    厚脸皮的事情,别人或许做不出来,可在我这里,但凡只要是与老妖精有关的事情,别说是厚着脸皮要匹马,就算让我巴巴跪在他的面前求饶,兴许都能办得出来。

    常文清听闻我要出远门,二话不说,将他马厩当中最好的马牵了出来。

    虽不是汗血宝马,也不能日行千里,据常文清所言,一千里估计有些悬乎,但八百里绝迹能够办到。

    准备好干粮和水壶,不带任何耽搁,立即上路。

    常文清许是见我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怕我独身一人上路,会遭遇到什么不测,非要派几名门人在我身边保护,还特意挑了一些武功高强者。

    也不想想,鬼谷一门出来的,岂有弱女子可言?

    真心关怀也好,表面客套也罢,能做到此般程度,也不算辱没他老祖宗常遇春的美名。

    谢绝了他的好意,骑马,上路。

    待驶往城西,突然记起,昆仑山之巅,在城西一处,有个据点。

    凭着以前的印象,找了半晌,可结果,愣是没有找寻得到。

    浪费了半晌功夫,方又记起,那份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