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医妃养成记-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肖瑶问道:“舌诊状况如何?还请前辈告知。”

    陈医官略略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口中可见舌歪、质绛、苔黄腻浊。脉左弦,右滑大。老朽给他喂水,尚能吞咽。不过呢,却有一半从口角外流。用手推推他,左肢能伸屈,而右肢已经废了。”

    肖瑶皱眉,感情病人这是半身不遂了!偏瘫在现代也不是好治的病症 ,这个病号的情况还真是有些棘手啊,引起偏瘫的原因有很多,病人又不在眼前,还真是难办!

052 解决麻烦() 
想到这里,肖瑶问:“不知道病人都用了什么药呢?”

    身边的白纤尘插嘴说:“大寒沉降之品。”

    肖瑶挑眉,感情这位懂医药。哦,人家是松鹤堂的东家,也难怪。

    肖瑶点头,“大寒沉降之品是没错。不过最好还要佐以潜阳熄风、涤痰开窍。”

    陈医官眼前一亮,“愿闻其详。”

    “病人风火挟痰,瘀阻清窍,以至于昏迷高烧。”肖瑶肯定地说:“大寒沉降为先,后定要潜阳熄风,涤痰开窍。”

    白纤尘点头,眼中有隐隐期待:“请肖姑娘赐方。”

    “赐方谈不上,病人不在眼前,针灸是没法实施的了,我这里只能给你开个药方,先舒缓着,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前辈斧正。”

    肖瑶略一思索,接过江水递过来的笔墨,开了方子,不时写毕,吹干墨迹,交给陈医官。

    白纤尘和另一老者围过来,和陈医官一起看着纸上的药方:“石膏、滑石、 寒水石、磁石、牡蛎、石决明各六钱,钩藤、 秦皮、草决明、 蒺藜各三钱,羚羊角一钱、川贝一钱半。水煎后冲竹沥两盅,姜汁少许,每日一剂,连服百日。”

    白纤尘作为白家少主,其实更为精通经营。作为松鹤堂的少东家,白纤尘只是稍懂医药,但是手下的掌柜和坐堂医生却不是白给的。

    此时见掌柜的和陈医官对着肖瑶的药方一脸震惊,白纤尘知道,这个小姑娘必定解决陈医官的大麻烦了,不由得又看向肖瑶。

    只见小姑娘身量尚未长成,年龄不过十三四岁,梳着包包头,脸上粉黛未施、头上珠串皆无,虽说眉眼娇俏,五官清秀,长大了必定是个美人,可惜此时面黄肌瘦、身子赢弱,明显是个三餐不继的农家土妞。

    肖瑶淡定地坐着,不发一言。

    陈医官慎重地把药方折叠,稳稳地放进了怀中,用手按了按,确保无虞,才抬起头来,满脸堆笑地对肖瑶说:“肖姑娘,你今天可是帮了我的大忙了!老朽在这里先行谢过,若姑娘他日进京,一定让老朽略尽地主之谊。”

    肖瑶笑:“好说,好说。”这京城嘛,早晚要去的,不过不是现在。

    正在这时,那个小厮走进来,“少东家,掌柜的,有人来卖药材。”

    肖瑶和江水互相看了一眼,知道是肖文他们来了。

    白纤尘一摆手,掌柜的起身,告罪先退出去了。肖瑶也站起来,跟三位告退。

    白纤尘说:“肖姑娘,今日多谢你,以后有用得松鹤堂的地方,尽管过来。”

    肖瑶一笑,“现下就有用得着的地方。”

    江水低头笑。

    白纤尘一挑眉,“哦,肖姑娘请讲。”

    “来卖药的可能是我父母,少东家能不能给个高价?”

    白纤尘笑,暗道:“小丫头,够直爽!”转身喊江水,“江水你去前堂,告诉高掌柜,给最高价。”

    肖瑶点点头,心中暗乐:“够干脆的,既然这样,五十两银子就着落在你这里了,这送上门来的肥羊,不宰对不起老天爷啊!”

053 桂枝汤方() 
想到这里,肖瑶又坐了下来,看着白纤尘,一脸无辜:“少东家,我这里有一成药药方,效用极好。因为家里遭难,急等着钱用,只好低价售出,不知道少东家可愿意帮小女子这个忙?”

    白纤尘一愣,和陈医官相互看了一眼。

    白纤尘说:“肖姑娘说出来看看,只要是好方,我这里没问题。”

    “好,少东家够痛快。”肖瑶赞道。

    说着,取过笔墨,唰唰地写着,陈医官站在一边,慢慢变了脸色!

    肖瑶很快写完,起身交给陈医官。

    白纤尘扫了一眼,上面簪花小楷隽秀如水,字数不多,简简单单地写着:“桂枝去皮两钱、芍药两钱、 生姜两钱、大枣三枚、甘草一钱。”

    陈医官却两手有些哆嗦,屈身接下,激动地说:“果然好方啊!”

    白纤尘英挺的眉毛微皱,陈老是太医院第一人,竟然激动成这个样子,这方子真有那么好,疑惑着问道:“好在何处?”

    “此方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方中以桂、芍散邪敛汗,调整肌表之营卫;以姜、枣益脾畅胃,调脾胃之营卫,更以甘草合桂、姜扶卫气,合芍、枣助营气,且两调于表里营卫之间。绝妙啊!”

    肖瑶淡淡一笑,说道:“该方不单可用于外感风寒的表虚证,对病后、产后、体弱而致营卫不和都可酌情使用,这么说吧,该方可用于伤风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及病后的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荨麻疹等属营卫不和者。”

    白纤尘桃花眼眯起,对陈医官说:“冬春交接之际,老人、孩童伤风感冒者每每数以万计,每年因此殒命的也不在少数,此方正是应时而生!”

    陈医官点头,“公子所言极是。”

    说完,陈医官转头问肖瑶:“敢问姑娘,此方可有名字?”

    肖瑶微笑着点头,“有,此方名字就叫桂枝汤。”

    桂枝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有人认为桂枝汤方,是万方之首,是所有药方里的基础方,通过加减能治一切病症,包括重症如癌症、中风等。

    此说法虽有些夸张,但是此方配伍严谨有层次,服药也有很多讲究,确实是经过两千年验证后最有效的验方之一。

    此时写出来,自然博得陈医官这个老中医的膜拜,看老头激动的样子就知道了。

    陈医官眼巴巴地看着肖瑶:“老朽可有缘一见配出此方的高人?”

    肖瑶问:“你知道张仲景吗?”

    陈医官摇头,“不知道。是他配出来的?”

    肖瑶重重地点头,“没错。”

    哎,只能说历史拐弯儿,老陈和老张无缘见面了。

    “张公是你师傅?”陈医官遗憾地追问。

    肖瑶犹豫了下,点点头:“可以这么说。不过他老人家仙逝多年,我没有福分亲耳聆听教诲。”

    “哎,可惜啊。”陈医官比肖瑶还遗憾,捶胸顿足的,可见也是个老医痴。

    白纤尘到底是个生意人,既然此方大有用处,买下就是了。

    想到这里,白纤尘转头看向肖瑶,桃花眼笑弯了,一脸和善,笑眯眯地问:“此方肖姑娘准备何价出售?”

054 一百多两() 
“肖瑶是个医者,本应以医术济世活人,”顿了顿,肖瑶接着说:“奈何事情急迫,不得已将祖师爷的药方拿出来售卖,本已不堪,哪敢以此获利?五十两银子,能解肖瑶燃眉之急即可。”

    白纤尘在心里翻了翻白眼,这丫头把话说的,如果价格给低了,倒是自己不地道了!

    白纤尘点头,“好说。请肖姑娘前堂稍候。”

    陈医官面有不忍,暗暗腹诽:“此方如此精绝,百两银子也值得啊,白公子真是无商不奸、无奸不商啊!”

    想到这里,陈医官鄙夷地看了白纤尘一眼。

    白纤尘接受到了陈医官的鄙视,摸摸鼻子,不说话。

    肖瑶却没发现二人的眉眼官司,跟两人点头示意,离开了正堂。

    “后生可畏,此女了得啊!”陈医官看着肖瑶的身影消失在药堂后门,点头感慨着:“不卑不亢、不贪财、不势利、尊师重情。难得!难得!”

    “除了轩辕离,这是第二个被你夸赞的。”白纤尘看着陈医官,一脸嬉笑:“我不值得你夸赞一句吗?”

    “你也好,也好。”陈医官敷衍了两句,转身又看起那药方来。白纤尘摸摸鼻子,喊道:“白沙。”

    话音刚落,一个灰色身影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白纤尘在耳边吩咐了什么,白沙点点头,一个晃身,瞬间消失。

    小厮领着肖瑶进了厢房,一家人正在等着自己。江水不在。

    看见肖瑶进来,肖文和赵秀丽明显松了一口气,站起来拉着肖瑶,上下打量着。

    “我很好,”肖瑶笑着说,看见空了的背篓,问道:“药材卖了?”

    “嗯,掌柜的给了二十两银子。”赵秀丽喜滋滋地说。

    正说着,高掌柜又走了进来,笑呵呵地递给肖瑶一张银票,“这是一百两银票,姑娘收好了。”

    肖瑶一愣,其他人更是懵了。

    “少东家说药方神奇,松鹤堂愿意出五十两。另外五十两是陈医官感谢姑娘出手相助,挽救将军一命,呵呵,陈医官说是出诊费,望姑娘笑纳。”

    肖瑶耸耸肩,两人好上道啊!比将军那个正主儿还大方咧!

    一家三口告辞了高掌柜,出了松鹤堂,呼吸着凉丝丝的空气,好舒爽啊!

    赵秀丽一手拉着肖瑶,一手捂着胸口,里面可是一百多两银子啊,烧得胸口滚烫!

    看着一家人,肖文鼻子酸酸的,心中充满柔情。

    肖瑶提议去买东西,大家都赞成,肖靖更是欢呼起来。

    看天色还早,三人决定好好逛逛。为了方便,肖文先到银号把那张百两银票兑换成了两个五十两的银锭。

    从银号出来,肖文感觉腰板都挺直了,两腿充满了力气。

    一出门口,就看见妻子一身褴褛衣衫,肖文眼眶一热,上前一步,把妻子粗糙的手抓在手里,沉声说:“先给你买衣服、首饰。”

    “孩子他爹!”赵秀丽心中虽暖,脸却红了,甩掉肖文的大手,低声嗔道:“当着孩子的面儿,没个正行!”

055 富贵银楼() 
“哈哈,”肖瑶笑了,“爹娘都要买新衣服,走。”

    肖靖笑嘻嘻地在后面推着赵秀丽的后背,一家四口兴高采烈地往前走。

    一家人很快就找到了一家成衣店,肖文没什么耐心,不大一会儿就试好了两套衣服,一套棉服,一套春装,当然鞋子也少不了。

    赵秀丽却挑来挑去,不是觉得鲜艳,就是感觉太贵,总是下不了决心。

    肖瑶跟肖靖一使眼色,肖靖鬼精灵马上就理解了,把赵秀丽试穿合身的几套衣服和鞋子都交给掌柜,给肖文又拿了两套合身的。

    不等赵秀丽反应过来,肖文已经结了账,赵秀丽虽然虎着脸批评肖文浪费,心里却热烘烘的。

    肖瑶拉着因为身上新衣新鞋浑身不自在的娘亲,抬手指着马路对面,高兴地喊道:“娘,看,富贵银楼!我们买首饰去!”

    “不要,”赵秀丽说什么也不答应了,“买什么首饰啊,我天天在家里,哪里用得到那些,累赘!”

    肖文不说话,直接往店里走,那架势是非买不可。

    肖瑶眼珠一转,一脸小可怜的样子,央求着说:“娘,陪我去买几件?”

    赵秀丽轻轻拍了肖瑶一下,笑着说:“你这个鬼丫头。”

    四人进店,肖瑶看到一个四十多岁老板模样的人正在柜台后面巴拉着算盘,两个十八九岁的小二正卖力地擦着柜台。

    和现代商场的情况差不多,上午时分,客人不多。

    看有人上门,其中一个高个子的小二笑嘻嘻地走过来,微微弯腰,招呼着,“客官,您这边请。”

    老板听见有客人上门,赶紧抬起头来,站起来说了声:“客官,您老慢慢看。”

    四人点点头,仔细地看着首饰店里的各种珠宝首饰来。

    摆放首饰的柜台和现代的珠宝首饰柜台的样子差不多,不过台面不是玻璃的,是不同的抽屉样式,里面摆放着各种样式和材质的簪子、金钗、耳环、耳钉、步摇、手镯、发钿、银梳、骨篦等。

    在我国古代民间,一般来说富人家多用玉质和银质,穷人家则用骨质。普通人家嫁闺女,银簪子也是必不可少之物。因是陪送来的,除较为贵重以外,还有特别的纪念意义,女人们都非常珍视,有的用一辈子也不丢不坏。

    赵秀丽看见一个银质的簪子,突然鼻子一酸,偷偷看了身边的肖文一眼。没想到肖文正抬起头来,两人视线相对,都微微红了眼。

    赵秀丽原有个银簪子,是娘家唯一的陪嫁,却为了生计早早卖了钱,肖文一直愧疚无比,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心事。

    今日看着满眼样式各异、琳琅满目的簪子,肖文无论如何都要补偿一下的。

    赵秀丽和肖文十几年夫妻,哪有不知道男人心思的?

    看着男人红了眼睛,赵秀丽虽然为往日的穷苦心中酸涩无比,却也因为嫁了个知冷知热的好男人心中甜蜜异常。

    “娘,过来看看这些簪子,你喜欢哪几件?”

    肖瑶在一旁认真挑拣着,因为肖瑶清楚地知道,簪子作为首饰戴在头上,不仅起到美饰发髻的作用,还能挽发固定发丝,十分实用,现代人用的也不在少数,这也是簪子千年不衰的原因!

056 财大气粗() 
而且古代的簪子头部多制作成花鸟形状,制成的寓意大都有托物寄情、表达如愿及美好的追求,比如喜鹊登梅簪、五蝠捧寿簪等等。

    肖瑶指着一根顶端制成牡丹花形状的问:“娘,这个怎么样?”

    赵秀丽先点头又摇头,“好看。就是有点儿大了。”

    肖文直接拍板,“就这件了。”

    “小姐好眼光,这件花开富贵卖得最快!”

    肖瑶从小二手中接过簪子,直接给赵秀丽插到了头上。

    在肖文含笑的目光中,在小二和肖靖的夸赞声中,肖瑶却左看右看,皱起了眉头。

    赵秀丽有些不安,苍白的脸色带着一丝晕红,小声说:“我都一把年纪了,就不要了吧。”

    肖瑶才不听,一拍手,“我说怎么看着不顺呢,原来没有耳环啊。”

    话音刚落,小二就挑出一对和簪子十分相称的银耳环来。

    肖瑶不由分说地给赵秀丽戴到了耳朵上。

    肖瑶摸着小下巴,点点头,转头问肖文和肖靖:“你们说怎么样?”

    肖靖拍手,“娘真好看!”

    肖文两眼赞赏地看着赵秀丽,直点头,可是夸赞的话却说不出口,老夫老妻的,再说漂亮什么的有些羞人呢。

    肖文转头,看着一脸笑容的小二,大手一挥,大声说:“这些都要了!再拿几个上好的银镯子过来看看!”

    肖瑶笑,上前一把抱住肖文的胳膊,嬉笑着说到:“爹,你刚才的话好气派,颇有点儿财大气粗的味道嘞!”

    肖文宠溺地摸着肖瑶的头,笑,“你这丫头!”

    赵秀丽却连连摆手,“不要了!不要了!戴镯子干活碍事!”然后看着肖瑶说:“给阿瑶买几件,女孩子多打扮打扮!”

    赵秀丽马上忘了自己的簪子,拉住肖瑶就来到卖珠花、宫绢的柜台前,边指点边说:“阿瑶,试试这个,再试试那个。”

    肖瑶知道肯定推辞不掉,也不忍心违逆爹娘的一片心意,笑着任凭娘亲拉着自己试来试去。

    最终拗不过肖文三人,买了三四件珠花、绢花。唉,颜色都是很鲜艳的大红、橘黄,这个时代讲究这些,肖瑶也随他们去了,反正插在头上自己也看不见,别人看不惯可管不着,哈哈!

    掌柜的笑呵呵地巴拉了几下算盘,对肖文说:“一共是十一两六钱银子,收您十一两五钱银子好了。”

    赵秀丽吓了一跳,正要开口,肖瑶拽了拽衣袖,身边肖文已经痛快地结了帐。

    一家四口出了银楼,一阵风吹来,带着一股若有若无的饭菜香味。肖靖摸摸肚子,拉住肖瑶的胳膊,小声问:“姐姐,你饿不饿?”

    赵秀丽笑着对肖文说:“跑了半上午,孩子们都饿了,咱们提前吃午饭吧?”

    “好哦!”肖靖欢呼,想到上次吃的肉包子,嘴里流出口水来,“要不,咱们去吃肉包子吧?”

    肖瑶抬头看看太阳,估计是上午十点钟左右,说:“先吃包子垫垫,等会儿咱们还要买米、卖肉,都买完了,中午咱们去酒楼吃大餐!”

    肖文宠溺地揉揉肖瑶的头,痛快地说:“听阿瑶的!”

057 我要补钙() 
肖靖接过肖文给的铜板,一声欢呼冲出去找包子铺了。

    肖瑶三个人慢慢往前走,边走边看。

    这青龙大街和朱雀大街一样,既是明城的主干道,也是明城的主要商业区。行人众多、店铺林立。

    此时,街上店铺全开,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已经形成;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坐轿的,有骑马的,大多数和肖文一家一样,背着背篓,慢慢步行。

    其他也有挑担卖货的,有赶毛驴运货的,有推独轮车的。

    街道两边有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肉铺、布庄、银楼、胭脂铺子、成衣店等等。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售卖各种手工制品,青龙大街很长,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

    从朱雀大街和青龙大街上的盛景,肖瑶就可以看出明城的繁华程度,不愧是南丰国北部第一城。

    肖靖很快就用纸包着几个大大的肉包子回来了,“吃吧,还热着呢。”

    肖文看着不远处的茶摊,说:“咱们坐那里吃,再每人喝碗茶。”

    茶摊其实就是卖大碗茶的,也就是白开水,穷苦老百姓图个热乎劲儿,哪喝得起茶。

    四个人简简单单吃了,来到粮铺买了几十斤的米和面,约摸着够一家三口吃一两个月了。

    结了帐,肖文正要往身上背,伙计说:“客官家在城里哪道街?我们可以给您送回家去。”

    肖瑶一喜,城内还有送货服务啊,真是太好了!想了想,对伙计说:“麻烦你给送到朱雀大街上的平安医馆,就说是肖姑娘买的。”

    伙计答应着走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来到肉铺,赵秀丽一咬牙,一下子买了十斤肉,还指着厚厚的肥膘,对肉铺老板说:“你那刀往这里偏偏,多给我割点儿肥肉!”

    肖瑶哭笑不得。

    其实也不怪赵秀丽,这个时代的家庭,包括我国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厨房烹饪不以植物油为主,而是拿白花花的肥肉炼油来炒菜,简单地说,猪油才是王道!

    老板痛快地应了一声:“好咧!”

    大手用力,果然割下来一大块五花肉,红白相间,倒也好看!用纸包了,上秤一称,“不多不少,整整十斤!”

    赵秀丽紧紧地盯着老板的秤,点点头,接过肉放进背篓,示意肖文付钱。

    肖瑶看着貌不惊人、一身油腻的肉铺老板,暗叹,“一刀准啊!果然高手在民间!”

    转眼看到肉案子上摆放着的骨头,肖瑶说:“娘,买点儿骨头吧。”

    看看自己的小身板,还有肖靖,十三四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缺钙哪里长得高、长得壮哦!

    赵秀丽一拉肖瑶,低声说:“上面肉都剔得干干净净了,买它干啥?”

    “我要补钙啊!”

    “啥?”赵秀丽一脸迷茫。

    肖文却说:“买吧。”

    呵呵,现在对肖文来说,宝贝女儿说啥是啥!

    肖瑶囧了一下,换了个说法:“骨头汤喝了能长高!”

    赵秀丽这下同意了,“买!”

    肉铺老板很识相地笑呵呵地说:“我给你算便宜点儿!”

058 祥泰布庄() 
一家四口出了肉铺,看见路边有卖蔬菜的,赵秀丽眼睛一亮,想到家里好多天没吃过菜了,走了过去,蹲下来挑选。

    肖瑶伸头一看,大失所望,地上摆放的,除了白菜就是萝卜!

    想想现代超市里不管春夏秋冬,琳琅满目的各种蔬菜、水果,肖瑶心中哀嚎了一声,“如果重回现代,我对天发誓,我再也不挑食了!”

    肖文和赵秀丽两人蹲在地上,摁摁白菜、颠颠萝卜,买了好几颗大白菜,十几个大青萝卜,付完钱了才意识到一个问题,好几十斤怎么背啊?

    就算自己送去平安医馆,力气不仅是个问题,背篓显然放不下呀!

    卖白菜的男人倒笑了,用手一指不远处靠在墙边的几个男人,“喊力巴啊!”

    肖瑶仔细一看,几个男人穿着破旧的短打衣衫,肩头搭着厚布,身边都放着绳子、扁担、箩筐等物,显然是以出力或者送货为生的挑夫!

    肖文摇头,嘀咕着:“我家刚刚能吃饱饭,哪能忍心使唤人呢?”

    肖瑶一听就笑了,“爹,你这么想,大家都不使唤他们,他们可就吃不饱饭了。”

    肖文一听,是这么个理儿,笑了。

    朝着力巴们走了过去,随便找了一个,告诉了他朱雀大街上平安医馆的地址,那人要了四个铜板,挑着白菜、萝卜送去了。

    肖瑶咋舌,“不怕他挑着跑了,我们钱货两空啊?”

    大家立即奇怪地看过来,“哪能呢?”

    肖瑶默默滴揉鼻子,好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