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篡位登基之后-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一出口,她就又觉得不太对。

    果然。

    杨天骄大为尴尬,脸上又红了一圈:“这句话可不是我写的,是孔尚任孔先生折子里的诗句。”

    方艳也反应过来了,孔尚任的杂剧她也是看过的。不过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而已。

    顿时大窘,往桌子上一趴,再也不说话了。

    杨天骄知道她是好意,顿时看她懒于言语的样子,心中也觉得过意不去,左思右想憋出来一句关心的话,道:“你肩上有伤,还是回寝宫中躺着比较好。”

    方艳大大摇头:“母后还睡着呢,昨天在殿上忘了母后还在后面,就没有拦住刘相,让他撞死在堂中,恐怕吓到她了。”

    说起这话时,方艳语气中的落寞杨天骄还是听得出来的。

    杨天骄想想,总觉得方艳这时候需要安慰,可是他并不是擅长安慰别人的人,往常小五小七刚到戏班子的时候,他也只能给他们煮碗粥喝,多加点米,再偷偷多加些肉丝便罢。

    想必眼前的皇帝陛下是不需要肉粥的。

    最后他从自己卧室里拿出一本书,道:“这本杂剧写得极好的,你要是闲得无聊,可以看看。”

    那是杨天骄这次往京中来除了赵昌平的脑袋以外最大的收获。

    那杂剧的作者似乎是出身风尘的一名女子,眼界极广,文笔直白,用思却深,当下对戏曲有一定了解的,都对她极为敬佩,尊称为一声大家。

    传唱天下的清平记便是这名大家听闻了清平公主的事迹后,发奋写出来用以激励天下女子的。

    只是杨天骄手中的这本却并非清平记,而是这名大家新写的一出杂剧,写得是新编女娲补天。若不是这次本子出来时,杨天骄正在京城,恐怕就错过了。

    方艳接过去,一看封面,用粗布包了书皮,看不出什么,随手翻开,头一页有标题——新女娲补天。

    下面几个小字写的就是作者:程艳娘。

    方艳哑然失笑:“这位大家写的书我也极喜欢的。”

    杨天骄陡然起了兴趣:“你也看杂剧?”

    “若非如此,我怎么认得你在写小令?”方艳这话其实很没道理,认得小令是什么就代表喜欢杂剧吗?未必吧。

    可是恰好碰上杨天骄也是个不计较的,欣然道:“我最喜欢这位大家写的新大闹天宫。”

    那可不?方艳脑子还是有些不好用,可是这中间的链条一转眼就明白了。大闹天宫这戏本身就是带有反抗意义的,杨天骄这个反贼喜欢也是自然的。

    “你怎么光叫大家大家,程艳娘不是有名字吗?”

    杨天骄正『色』道:“这以艳为名,对于女子来说总是不太吉利的,坊间传闻程大家恐怕身世坎坷,出于尊敬因此都避而不谈。而大家之名,这写杂剧的文人里恐怕也只有程大家担得起,因此坊间都称为大家的。你既然喜欢大家的文字,怎么不知道呢?”

    我为什么要知道?方艳忍不住翻了个白眼,猛然却抓住了重点。

    “身世坎坷?什么意思?”

    不会是她想的那个意思吧?方艳顺着线索想了想,由衷佩服此间人民群众的脑洞。

    杨天骄脱口而出道:“大家恐怕是沦落——”

    青楼两个字都快出来了,反应过来眼前的皇帝陛下是个女人,硬生生又给咽回去。

    他踌躇道:“就是满楼红袖招的地方。”

    果然如此,方艳脸都黑了。

    以艳为名怎么了?她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方艳这个名字用了两辈子了。

第42章 我来替你写() 
方艳冷不丁问道:“你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

    杨天骄懵了; 小心翼翼地摇头道:“不知道啊。”

    前面说过了; 他可不是那种『乱』问姑娘名字的浪『荡』子。

    方艳一拍桌子; 震得自己手疼胳膊疼,杨天骄眼都没眨一下,她自己倒是差点倒下去,原本想说出口的话也说不出来了; 捂着胳膊光想掉眼泪。

    可惜她的泪腺恐怕时退化了,一时想掉眼泪却还掉不出来。

    “你怎么了?”杨天骄退了足有两步远; 才问道。他突然想起来上上上次和方艳见面时; 他怀疑方艳学着老皇帝修仙; 修得脑子都不行了。

    “无事; 只是告诉你一声; 我姓方名艳,就是那个艳。”

    “那个艳?”杨天骄一下子明白过来,好生不好意思; 嗫嚅道:“其实我说的也不对啦。”

    方艳长叹一声,郁闷道:“母后姓程; 所以我就用这个名字写剧本子刊发出去。坊间为什么有如此传闻?”

    艳字; 好而长也。前世方艳的父母确实文化水平不高,这辈子程月儿也没有多渊博的学问,但是这个字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兼了两世的缘分; 方艳对这名字没什么不满意的; 乍听杨天骄如此说来; 心中是有些不忿; 转瞬也息了。

    这点儿传闻还不至于让她心心念念揪着不放。

    正要大度地表示不在意,就听杨天骄坐立不安地道歉了。

    “是我口出无状了,实在对不住。”

    骤然方艳就改变了心思,她想起来一句话,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予取予求,往往是因为他自觉对另一人有所亏欠。

    “我姓方。”她说。

    “你可以叫我方艳,名字起了本就是给人叫的,然而这个名字到现在还没人叫过呢。”上次有人叫她这个名字还是上辈子的事儿了。

    杨天骄眉头一皱,深觉这个要求不简单,女人的名字是可以随便叫的吗?

    可是拒绝的话还没说出口,见方艳一脸不快,再加上心中歉疚,他脱口而出道:“好。”

    方艳满意一笑:“很好。”

    总归今日是休假的日子,方艳打定了主意趁着受伤的机会休整休整,坐在这里就不动了。这屋子里装饰虽还堂皇,左不过仍是一间屋子,左看看右看看,方艳的目光仍是落到杨天骄身上去。

    久了,方艳就发现——杨天骄长得是真好。

    一身正气,清秀又冷冽,眼睛比他那匹马还好看,垂下眼睛看书的时候,又夹杂了几分书卷气,但是又能一眼看出,那书卷气只是遮掩在表层的伪装,隐藏在下面的是一腔足以烫死人的热血。

    方艳觉得寻常环境是出不了杨天骄这样的人的。

    她在一旁发散思维,杨天骄还在写那首小令,写了半天,半曲也未成,索『性』又『揉』吧『揉』吧收起来,起身活动身体。

    “你要练武吗?”

    “对。”这下你该走了吧?杨天骄心想。

    方艳突然抽冷子道:“你是武生?”

    “没错。”这倒是没什么好隐瞒的,早在赵昌平的案子尚未发生时,杨天骄就因为牵涉进莫班主和狄人的案子进过京兆府见过方艳一面了。

    “你不是喜欢程艳娘吗?给你写出戏你唱来听听如何?”

    这——杨天骄有些犹豫了。

    若是别的,他早就拒绝了,可是程大家的本子——这如何让人拒绝?

    他犹疑道:“谢了,可我乃青凤教中人,还是不必了。”

    方艳看出来他动摇了,要知道她收买人心也是有套路的,再多的金银财宝名利富贵也不如投其所好更让人动心。

    “我看你刚刚写的,是想为你师父写个传?”

    她只不过看了半面纸,可是也能猜出个大概。这世上写杂剧的人多是落魄文人,有些借此混个酒钱,也有些是郁郁不得志之中抒情发怀,为的是一个以文载道。

    而纪念也是一种动力,隶属于后者,算是一种十分强大的写作动力。

    方艳能明白这种心情,她奇异地镇定下来,双眼闪着光。

    她想起他一开始开始学着写杂剧的时候,那时候也没有想过用这个宣传,只是因为实在忘记不了以前的日子,又害怕在这里呆得久了,会变得连自己都不认识。

    她的第一篇杂剧,格式韵律十分不足,但是里面的人物和世界却都是经过了艺术处理的曾经。

    如果说一开始不过是调笑,如今方艳已经下定决心必然要写这篇杂剧了。

    “让我来写吧,写出来让你看。”

    她是这个王朝的皇帝,狄人推的不过是这个王朝的墙,墙塌了还可以再砌起来,青凤教挖的却是这个王朝的根,这是内部起义与外敌入侵的区别,也是为何历代王朝深恨反叛而远胜于入侵。

    可是方艳并不恨青凤教。

    眨眼间,她已经有了底稿。

    “让我来写吧。”方艳说。

    她看着杨天骄,杨天骄无法拒绝她的目光。方艳是她未曾见过的那种人,她——很好。

    杨天骄嘴拙,也知道自己嘴拙,可是他知道方艳是很好很好的。方艳玩笑时,他能坦然面对,可是一旦她认真起来,他不知为什么就是无法拒绝她。

    “你要如何写?”普通的杂剧中不是没有出现过青凤教的,可是其中的青凤教之人多是丑角,杨天骄唱过,小时候不懂事也就罢了,年长些,心里难受,却干脆从此就不再唱戏了。

    可是他仍是喜欢唱戏的。

    那些曲子多有意思啊,里面有别人的人生,有纯真的道理,好人有好报,坏人必遭天谴。

    他不是没有起过心思自己动笔写,可是正如方艳所说水平也不过就那样,写是写不来,可是鉴赏的能力他还是有的。

    直到师父走了。

    方艳——他在心中用这个名字替代了“她”,方艳也会像那些人一样,写出来那样的剧本子吗?

    可是方艳是不一样的,他想。

    从来没有人认为程大家出身膏粱贵族,因为她的本子都是从老百姓的心里写出来的,人们说文如其人,那些膏粱纨绔哪怕有再多的华丽辞藻,也是绝写不出程大家那样的悲悯文字的。

    方艳取来笔墨,凝神细思许久,才落下笔,墨『色』涂抹在白纸上,连绵不断毫不停歇。

    她穿越以来,写过很多杂剧,这时的戏剧也才发展到这种程度而已,她并不在格式上强求创新。只是在内容上,她写她想写的。

    然而她写的东西,方成乾看一遍,程月儿再看一遍,刘建安有时也会过问。因此在内容上也是慎之又慎。

    现在她才真正有机会写自己想写的,她要写什么呢?

    写灾难,写死亡,写赈灾,写贪墨,写愤怒,写反叛,她想写的是真相,是小人物的史诗。

    这天下不是狄人的,狄人前来,是掠夺,可是这天下也不是方家的,方氏受的不是天命,是百姓的命,而青凤教不过是终于忍无可忍爆发的百姓,前来取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她不断地问杨天骄问题,杨天骄一一回答。

    当时负责赈灾的官员是谁?

    真正赈灾的又是谁?

    溺死的人死亡的时候是怎么样子的?

    饿死的人呢?

    杨天骄当时也还小,多数记不清了,方艳就在纸上打下一个大叉,重新起头换一个桥段。

    那他们决定刺杀当时涉事官员又是怎么样的场景?

    有谁在背后支持他们,又有谁在背后反对他们?

    青凤教内部亦非铁板一块,方艳避开其中的真名,将受到的阻挠和主人公的意志都写得清楚明白。

    参与刺杀的这些孩子都是什么人?

    孤儿,他们的父母可是死于当时的灾难?

    不仅仅。

    当时都知道这次刺杀是必死的吗?

    知道。

    首节上节下节尾节

    第2/3节当前1399。5字/页

    

    

    上一章

    

    

    篡位登基之后全文阅读

    

    

    下一章

    

    

    前章提要:。。。。。。

    后章提要:。。。。。。r /》

    你们究竟准备了多久?

    这准备中有人中途退出吗?

    这些问题是不该告诉方艳的,可是杨天骄抹去了一切教中人的名字,对此毫无保留。

    方艳投桃报李,一页页的纸张从笔下滑过,杨天骄在旁为她研墨,看她写着写着因为肩上的伤趴到桌上,换了只手又继续写。

    她说:“灵感不能断。”

    杨天骄不明白这是怎样的感受,只知道方艳并不想让人打扰。

    太监们悄无声息地送来吃食,方艳随手塞了几口点心,将人撵下去,继续盘问杨天骄。

    程月儿起了床,不放心来看她,见到她痴『迷』的模样却也只是拿了凳子坐在一旁静静看着。杨天骄猜想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应该不是一两回。

    一直用了半沓宣纸,涂涂改改,写好的词曲,废掉再写,写了再删,删了又加,也不知过了多少时间,方艳才放下手中的『毛』笔。

    她知道眼前这个未定稿是她迄今为止的最高水准,她应该大笑,可是她笑不出来。

    她吹干墨,将厚厚一叠稿子递给杨天骄:“你看看,还满意吗?不满意我再改,满意的话过两天就唱给我听听。”

    恍惚间,听见程月儿温柔道:“让人誊抄一份给母后看看?”

    方艳大惊失『色』:程月儿怎么在这里?

    若非穿越以来经历颇多,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功夫大有长进,当下她就把那稿子夺回来塞自己怀里了。

    这份稿子可不能让程月儿看见。

    她笑笑,温声道:“这可不能让母后现在看了,这是等母后过寿那天唱的。”

    程月儿打量打量杨天骄,道:“好呀。你有这份心,母后就高兴了。只是今年的寿宴也未必要大『操』大办,今年多事之秋,你父皇仙去了,你又受了歹人袭击,母后实在没有过寿的心情。”

    她望着杨天骄,越看越满意,笑道:“好孩子,这次多亏了你救了我儿。”

    程月儿心细,目光落到杨天骄的指尖,道:“哎呀,这伤口请太医看过了吗?”

    杨天骄踌躇着,有一句答一句,老老实实道:“京兆府的医生看过了。”

    看过了,开了『药』,叮嘱少用手,他要了『药』,没听医嘱。后面的话他自然知道是不能讲的。

    方艳起身,手臂自然地从桌上垂落,牵拉起一阵刺痛,她小声痛呼,程月儿的注意力立刻就转移到了她身上,小心地拉起她的手道:“你吓死母后了。”

    方艳用余光看见杨天骄大大的送了一口气,心里暗笑,转头面对程月儿时,心中却又发愁,她微笑道:“总归最后没发生什么事嘛。”

    “嗯?”程月儿极小心地看了方艳的肩膀一眼。方艳忙转移话题:“不说这个了,母后今年的寿宴还是要办的,可以不大办,但是不能没有。”

    国葬也差不多过去了一多半儿了。

    程月儿看看方艳,再看看杨天骄,将方艳带到一边,小声问道:“你写的本子是要让恩人来唱的吗?”

    “没错。”

    “你怎么能这样子轻贱人呢?”程月儿皱眉道。

    方艳明白她是觉得戏子属于下九流,杨天骄既然救了她一命,不能让他再做这种事了。

    向程月儿说什么职业平等是没有用处的,好在方艳胸有成竹:“我们私底下唱唱而已,到时候我也给母后唱上一曲,便是女儿的贺礼了。”

    程月儿这才放下心来,笑道:“我还真不知道你还会这个呢,不过还是养伤为重知道吗?”

    方艳其实听过很多戏,自己唱的却少,不过既然定下来只是小规模彩衣娱亲的活动,那唱得如何其实也并不重要。至于本子——这几天找时间再写一本便是了。

    她往杨天骄看过去,杨天骄一无所知地看过来。

    “那当然,我还是分得清轻重的。”

    程月儿『摸』『摸』她的脑袋,叹息道:“艳娘啊,不管是什么事,母后只想让你开心,你知道吗?”

    艳娘打小就和寻常人不一样,心思重,心气高,要是她做什么事感到开心,程月儿是绝对不会拦着她的。

第43章 两团糟() 
将程月儿送回宫中; 方艳又回转过来。

    杨天骄这次倒是没有问她为什么还不走,只是如痴如醉趴在桌子上看那叠稿子; 连人进来都没发现。

    方艳随手翻开那本杨天骄珍藏已久的新女娲补天; 方艳写这些东西并非为了自娱自乐; 或是为了积累声望,或是为了传播思想; 所求的就是传唱度。因此刊印时自然也不能走高质高价的路子; 这本书的字极小,双面印; 密密麻麻少见空白; 用手轻轻『摸』一『摸』,纸张又轻又薄,上好的宣纸也是轻薄的,但那种有韧『性』又清透的轻薄于这本子截然不同。

    这么一本书杨天骄自然不是在宫中时买的; 方艳怎么也想不明白杨天骄是如何在层层围追堵截中还能将这本书保护地这么好。

    总归是个自己的忠实粉丝; 方艳忍不住微笑了。

    文字作品这东西一向是写得慢; 看得快; 方艳用了多半天时间写成的一套杂剧,杨天骄不过一刻钟就看完了,这还是算上粗读与略读两遍的速度。

    “怎么样?”方艳压低了声调问道; 没有显『露』出半分端倪; 但是心中的骄傲自满她自己知道。

    杨天骄痴痴地放下手中的纸张; 仔细地按顺序整理好; 道:“很好。”

    方艳微微一笑:“这只是初稿。”

    她很难不微笑; 她虽然受了伤,刘建安却自行送上把柄,让她有机会占据舆论高地,而程月儿虽然心情不佳,看起来却也没有受到太大的惊吓。虽然仍有许多杂事,她却是最善于给自己找乐子的,若非如此,她又如何能在深宫中走到现在?

    更何况,一部完成的杂剧在手中问世的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

    杨天骄并不知道方艳心中的骄傲满足,只是实话实说道:“初稿就这般了,最后定稿肯定是部杰作。”

    方艳哈哈大笑:“等我修改过,不如你来唱这剧中的主角如何?”想到程月儿方才的话,她心想自己虽不在意,这时候戏子的身份却也实在是不高的,如果不说清楚,怕是杨天骄会着恼。

    于是又道:“只唱几句让我看看便是,以前我写了套曲出来,都是在京中已经传唱许久了,我才能请人进来唱来听听,不然让人知道了我的身份,便不好了。”

    “好。”杨天骄自然答应。

    他并没有在意方艳并不想让人知道她是程艳娘程大家,这时候市面上许多戏剧和小说的作者都是落魄士人,虽落魄,却还顾着体面,不愿让人知道自己写这些俗人看的东西。

    和那些人相比,程艳娘这个名字对于知道方艳姓名和她母亲姓氏的人来说,简直是不设伪装了。

    而方艳的担心于他而言更是不足挂齿的小事,他是许久没有上过台了,但是功夫是没有落下的,只是因为不愿意唱那些俗烂的戏码而已。

    程大家的戏自然是例外。

    他不把这些事放在心上,方艳却还是要解释一番的,她笑道:“那部清平记可是绝不能让人知道是我自己写的。”

    那清平记将她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直如仙人降世一般。

    要是让人知道这种自卖自夸的本子出自她自己的手笔,她还不如跳进黄河来得爽快些。

    好在她的名字几乎没人知道,程月儿的姓氏知道的人也少,不然还真有些麻烦。

    “我得好生准备一下。”杨天骄崇敬地看着那叠稿纸,庄重道。

    任何一个梨园行业的人看见程大家的新戏,都会是这种态度的。

    方艳大手一挥道:“这部先放到一边,我刚才和母后手她过寿那日要给她唱一出新戏。你帮忙吗?”

    有些人是吃软不吃硬的,对于毫不尊重的命令,他们半分也不会听从,但是好言相求,他们却会为了和自己毫不相干的事为你赴汤蹈火。

    显然杨天骄就是这种人。

    方艳自然不担心他不答应。

    不过杨天骄却出乎意料道:“你并不想让太后看见这部戏。为什么?”

    这话好回答,却也不好回答,方艳想了想,决定还是说真话:“这种行侠仗义杀败贪官的事,老百姓喜欢,但是站在朝廷立场的人是不会喜欢的。”

    杨天骄反问道:“可你写了这个。”

    在天下人中挑出一个最能代表朝廷的人,那毫无疑问会是当今天子。

    这是个沉重的话题,方艳并不想在今天说起这个,轻轻道:“我站在天下苍生的立场。”

    任何人这么说都难免有一种轻浮感,天下苍生的重量何种人物才背负地起?

    但是方艳如此说来,杨天骄却只是低下头,淡淡道:“希望你一直如此。”

    展颜一笑,方艳对此避而不谈,转而道:“你答应了?”

    “我记得当初你本来想请的是一个大班子。”

    “可是现在父皇之死还未过百日。”

    对于方成乾,杨天骄是没什么感触的,他只是疑『惑』道:“那你也不能只让我一个人唱啊?再小的戏,一个人也唱不来。”

    “这是小事,我专门写个小些的本子,我们俩一起唱。”

    方艳遗憾道:“其实母后寿宴,若是把刘贵妃——嗯,现在是刘太妃了,把刘太妃请来,然后把世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