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晋褚太后-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琅琊国。琅琊王宫。

    “殿下。朝中来信了。”李希急匆匆的从门外进来,朝刚刚落座的司马岳道。褚蒜子抬眼瞧见李希手里拿着一张信封,道:“可是父亲来信?”

    “正是。”李希朝褚蒜子道。

    “信上说什么?”司马岳抬眼朝李希问道。

    “褚大人信上说江州刺史密告庾怿刺杀投毒,陛下大怒。”李希一边伸出双手将信件递给司马岳,一边道。

    褚蒜子站在司马岳旁边,因为靠着李希的位置更近便接过来瞟了一眼,一脸严肃的递给司马岳。司马岳见褚蒜子脸色不好,接过白色信纸看了一眼,脸色瞬间不好了。

    “没想到舅舅如此大胆,竟然向王允之投毒,此事必将引得朝野大震。”司马岳将白色信纸轻轻放到桌案上,自说自话道。

    “殿下,恐怕王庾两家的争斗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依妾身之见,只怕对殿下的任命很快便下来了。”褚蒜子轻轻落坐在一侧,朝司马岳道。

    “何意?”司马岳不解,朝褚蒜子道。

    “朝中两派势力争斗不休,现在王导已死,朝中庾冰掌权,庾氏虽然是殿下和陛下的亲舅舅,然权力不顾私情,陛下又怎会安心?”褚蒜子别有深意的瞄了瞄司马岳,道。

    “下官也是此意,看来殿下要准备准备入朝了。”李希面含笑意,似乎对司马岳入朝很感兴趣。

    “只是不知道朝廷会封什么给本王?”司马岳迟疑着,低头道。

    “除了司徒、侍中便是中书监、司空,陛下召集殿下入朝怕是为了分权,所以妾身推测很有可能是侍中、司徒,以此来分出中书监的权力,以便控制局势。”褚蒜子朝司马岳较为严谨的分析道。

第二十七章 朝局震荡() 
这几日建康城内忽然传开了一道谣言,百姓们也不知是真是假,只是口口相传,谣言因此传的特别快,乌衣巷内,各个大臣府邸包括皇宫都早已传开。

    “你听说了吗?这豫州刺史企图毒杀江州刺史王允之,不过没成功被王允之发现了,豫州刺史庾怿因此对王允之穷追不舍,想要杀人灭口。”客栈里一位正在吃茶的客人朝另一位同桌客人道。

    “你说的王允之可是琅琊王氏那位?”另一位客人一脸好奇地问道。

    “这江州刺史不是琅琊王氏的还有可能会是其他人吗?”那先前说话的客人向对方道。

    “也许,说不定要改成庾家人了也说不定。”从旁边桌上凑过来一位客人道。

    “庾家人?阁下说的可是当今国舅,权倾朝野的庾氏家族。”饭桌上客人朝身后之人问道。

    “当然,这庾家现在有庾亮大将军统领全国兵马北伐在前,在朝又有中书监庾冰统领朝政,现在除了琅琊王氏,还有谁能与之匹敌,又有谁能与之抗衡?”那人道。

    “那要照兄台这么说,此次豫州刺史如果杀了江州刺史,那是不是连琅琊王氏也不是他们的对手了?”饭桌上一位客人问道。

    “那是自然,琅琊王氏若丢失了江州,只怕在朝中就没什么权力了。满朝便只有庾氏家族的人了。”那身后客人道。

    “兄台说的也未免太武断了,不是还有希氏、杜氏、何氏等家族吗?他们也是士族大家,在朝为官的也大有人在。”身后另一桌上的客人正吃着茶朝这边道。

    “这阁下就不知道了吧,这些家族都是小门小户,跟庾氏家族比起来简直不值一谈。皇亲国戚掌天下兵马又在朝掌政,无论朝政、兵权都在庾家人手里,你说谁比得上?”先前那一桌上的客人道。

    “那要是这样,是不是这天下要改称姓庾了?毕竟人家连王家的王允之都敢杀,好像也没把当今陛下放在眼里吧?”另一位客人道。

    “你们说陛下要是知道这事该做何反应?”从柜台对面凑过来一位客人道。

    “这很难说,可能会训斥吧。”从门口吃茶的桌上凑过来一位客人道。

    “这朝堂肯定会有一场变动,在下可以打赌。”那柜台后面来的客人道。

    “公子,如今满建康都在传这谣言,看来我们的事不算失败。”楼上一位衣着朴素的剑客向另一位穿蓝色绸缎装的男子道。男子看起来约莫二十左右,衣着华丽,眉目清秀。

    “还不一定。”男子朝楼下看着,眉头紧皱微微摇头道。

    建康城宫内,朝臣们正一一列队进入大殿。一辆几匹牛拉的牛车慢慢驶进宫内,牛车附近有几个羽林卫带剑随行,牛车进入皇宫走到一处门口停了下来,从里面走出来一位大概四十多岁的老者,此人身着朝服,在小厮帮扶下下了牛车。

    “哎呀,中书监您来了。”正从门口进来的一位朝臣朝中书监庾冰拱手笑道。

    “哎呀,杜大人。一起上朝。”庾冰还礼,笑道。

    “我说季坚兄,你们庾家人是不是做的太过了。刺杀江州刺史王允之这种事也做的出来?”杜大人微笑着,饶有深意地朝庾冰道。庾冰,字季坚。

    “唉杜大人,此等大事不可乱说,怎么可能呢,我们庾家人断不可做此等事。”庾冰使劲摇了摇头,道。

    “季坚兄,何必隐瞒呢?此事整个建康都已传开,说是令兄庾亮唆使令弟庾怿亲自下的毒,连陛下都知道了。”杜大人边走边道。

    “绝无此事绝无此事,谣言谣言。”庾冰一脸的尴尬,避开杜大人赶紧往大殿的方向而去。

    大臣们一波一波左右站成了两排。“陛下上朝。”内侍太监朝群臣喊道。与此同时司马衍一身龙袍正稳步走向大殿正中的龙椅。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朝臣一一躬身作揖道。

    “免礼。”司马衍坐在龙椅上,伸伸手,道。

    “启禀陛下,近日建康城内谣传着豫州刺史庾怿刺杀江州刺史王允之一事,臣以为此事颇为诡异,还请陛下明查。”一位年纪稍轻的大臣道。

    “何大人,此事证据确凿,我兄王允之来信,庾怿不思治理地方,承蒙皇恩而无半点感恩之意,现正极力扩充地盘和兵马,势要将我兄置之死地。臣以为庾怿此心颇大,其目的是为吞并江州,好为庾家人夺取我朝最后一块富饶之地。如今除了江州之外,扬州豫州荆州等地皆为庾氏占领,陛下,如此下去,这天下到底是司马氏还是庾氏的啊?”大臣中走出一位青年男子,慷慨激昂的道。

    “放肆,王大人,你怎么能说出此种大逆不道挑拨离间的话来?”站在庾冰身后的一位大臣怒斥王大人道。

    “庾大人切勿动怒,我等只是有事论事。”站在王大人身后第五排的一位大概二十来岁,眉清目秀之人道。此人便是王羲之。

    庾冰身后的庾大人朝王羲之瞥了一眼,怒气未消,但也不再说什么,退回队伍中去。

    司马衍坐在龙椅上扫视一遍群臣,双眉几乎皱成了一条线。当他的目光落到眼前庾冰脸上之时却见庾冰低着头,神情严肃,对此事一言不发。

    “中书监,刺杀朝中大臣乃是大事,按理应该立即缉拿,但即是豫州刺史又是北伐大将,是否缉拿还请中书监明示?”朝臣中一位年纪偏老的大臣朝庾冰道,语气中似有强烈的不满。

    “希大人,此事无论真假都该由陛下判定,臣等依令执行便是。”庾冰并未抬头,双手拱与胸前恭敬地道。

    希大人瞥了庾冰一眼,又转头看了看龙椅之上的司马衍,不敢多说,退到一旁。

    “陛下,此事定要追究,庾氏此举恐怕不仅仅是冲着我琅琊王氏而来,而是冲着天下而来啊。各位大臣都是朝中士族,我兄今日之命运,很可能便会成为各位明日之命运啊。陛下……”王大人说完重重跪在地上,声音中带着哭腔道。

    “王大人,莫说此事尚未查清,便是查清了,你怎能将此事跟庾氏家族跟天下扯上关系,简直大逆不道罪不可恕,其心可诛。”庾冰身后的庾大人朝王大人大声喝斥,伸出一指怒指对方。那王大人怒瞪他一眼,并未理睬。

    “此事重大,还请陛下务必明查,给天下一个交代。”杜大人此时也凑了上来,道。

    “请陛下明查。”杜大人这么一说,朝中其他大臣也都一一请愿似的朝司马衍跪道。

    司马衍冷冷看了一眼庾冰,脑中却在想方才大臣所说的话。庾怿是自己的亲舅舅,此事若是坐实恐怕庾怿是死罪,即便饶他不死,王家人也不会同意的。

    让司马衍还有另一层深思的是,大臣们所言此次刺史毒杀事件其实是为了争夺江州地盘,争夺江州的目的是为了扩充实力,这天下皆是司马家的,这江州该交给谁应该是他司马衍说了算,而现在却变成了庾怿先是自取豫州后是毒杀江州刺史企图夺取江州。

    江州豫州两地皆为军事经济重地,眼下却是他人想拿便拿想夺便夺,那还要他这个皇帝干嘛?他们司马家族的皇权又有何存在意义?

    司马衍再次冷冷扫视一眼朝堂,这满朝之上虽说都是拥戴自己登基之人,但各家士族之间务必要做到权力平衡,他司马衍方能掌控局势,否则,一家独大,又有谁能够制衡。

    司马衍会这样想,其他大臣自然也有这么想的,至少此刻庾冰就保持着沉默,对于王家人攻击庾家人之事始终保持着警言慎行的沉默。

    连皇后的父亲,国丈杜大人还有当朝老臣希大人都出来指责庾怿,看来朝中对于庾氏家族专权残害排挤王氏之事已经是怒到极致。任何一个士族大臣恐怕都不希望庾怿灭了王允之夺取江州吧,不然庾氏一家独大,叫其他士族如何自处,恐怕定会引起他们的恐慌,联合起来一起对付庾家也说不定,毕竟保持朝政的平衡才是目前稳定的基础。

    庾冰想了许多,大脑飞速运转着,低着头不想让任何人看到自己的脸色,他不敢为弟弟庾怿求情,深怕大臣们将此事牵扯过来,如此则不仅仅是庾怿之事而是整个庾家之事了。庾怿固然重要,但此时此刻,庾冰心里清楚,整个庾氏家族更加重要。

    “此事朕自有定夺,朕决定招琅琊王入朝任侍中一职,查明此事。众位以为如何?”司马衍心想,既然庾家人权力如此之大,行事如此猖狂,那肯定是要找些人来制衡他们的。

    现在朝中虽然还有一些老臣,但这些老臣年纪都大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一命归西了,到时候又有谁能分权庾氏与之抗衡?虽说庾家兄弟都是自己的亲舅舅,但权力往往是不论亲情的,谁又能保证,当年大舅庾亮一枝独大排除异己最终导致苏峻、祖逊叛乱,颠覆朝堂,天下大乱之事不会重演。

    想到当年建康之乱,舅舅抛弃母亲和他们兄弟姐妹于不顾带着庾家人逃之夭夭,导致母亲惨死,司马家兄弟姐妹受尽苦楚,九死一生。司马衍心里一酸,这些年这件事仿佛恶魔一样一直在自己梦中纠缠,今生今世恐都不会忘记。

    “谨遵陛下圣意。”大臣们听到司马衍说出此话之后都不再争论,琅琊王久在封地,陛下亲自将其调入朝中任侍中一职调查庾怿,恐怕不仅仅是为了庾怿毒杀江州刺史之事。毕竟侍中和中书监、尚书令是同一级别拥有同等权力的职位。也就是说皇帝很有可能是为了分权庾冰所以才将琅琊王调入建康的。此刻,大臣们还哪里敢多说什么。

    褚裒站在朝臣之中,一脸严肃,也不说话,心中不知在想些什么。

    退朝之后庾冰忙到很晚才返回家中,往日虽说为了政务也会时常加班,却没有今日这么晚。

    天已经完全黑了的时候,一辆牛车拉着庾冰走到了一座府宅门前,门口挂着大灯,将“庾府”两个字照的异常清晰。

    “家主,怎的这么晚才回来,家主是否吃饭,老奴这便去准备些?”开门的是一位大约五十多岁的老人,见庾冰在天黑之时才回来,便道。

    “不了,已经吃过了。”庾冰一脚踏进门内,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朝老奴低声道:“从今往后闭门谢客,任何人来了都不见,还有,本官近些日子都会忙到很晚回来,不必大惊小怪。”

    老奴抬眼不解地看了看庾冰,转而又似乎想起什么,低头拱手道:“老奴知道了。”

第二十八章 拒不入朝() 
夜幕已深,天空中偶尔几颗星星时隐时现,一位身着黑衣的陌生男子“咚咚咚”敲响了庾府大门,然而他敲了许久,都没人过来开门。

    男子见里面没人应答,正欲离开,转身之际,门“吱呀”一声从里面打开了。

    “你是?”开门的老奴眯缝着双眼,问道。

    “在下乃豫州刺史庾怿手下之人,烦请禀告中书监,我家明府君有要事求教。”

    “先进来吧。”老奴让出一个位置,那男子四处张望了下,见没什么人便直接进来了。

    老奴将男子安排在客厅,去卧室轻轻敲了敲门,小声道:“家主,豫州刺史派的人来了,说是有要事求见家主。”

    庾冰和夫人早已入睡,这些日子朝中大事颇为烦心,因此,即便是睡了也很难真正入眠,大都是浅睡。因此老奴一过来敲门庾冰就醒了,睁开双眼,思虑片刻,道:“让他回去吧,不是跟你说了吗?闭门谢客。”

    老奴促了个霉头,有些不快,走到堂上便将那来访之人回绝了。

    “夫君,这可是你亲弟弟,真的不管了?”庾冰身旁一位妇人侧头朝他道。

    “夫人不懂,此事,最好不要管。”庾冰心里清楚,如果此事他介入帮忙,不但帮不了庾怿,反而有可能被其拖累,甚至连累整个家族也说不定。

    朝中大臣和陛下都认为庾怿毒杀王允之之事是为了庾家争夺江州,那自然是首尾相连,庾冰庾亮以及庾家其他人都脱不了干系,如果现在帮庾怿就更坐实了大家的猜测,得不偿失。

    依旧是这漆黑的夜晚,乌衣巷内,褚府门口停了一匹快马,褚裒将一封信交给对面一位精壮男子,小声道:“要小心。”

    “大人放心,小的这就去琅琊。”男子接过密信快速上马一骑绝尘而去。

    江州,这一夜整个大晋似乎都不太平,王允之府邸,从建康方向来了一匹快马。

    “刺史大人,这是家主给您的信。”送信的是王家人,王家宗主亲自派人八百里加急送信到江州。

    “建康那边怎么样?”王允之接过对方手中密信,拆开来看了看,一脸严肃。

    “前几日朝中吵的厉害,听宫里人说陛下接到您的信之后大怒,曾经呵斥庾家人,朝堂之上各门阀士族也对庾怿的猖狂行为多有不满,群臣启奏,陛下令琅琊王入建康调查此事,好给王家一个交代。”那送信之人行礼道。

    “好,这是好事,起码能够打压一下庾怿嚣张的气焰,让他不敢步步紧逼。”王允之看完信后微笑道。

    “吾兄之事朝野大震,然庾氏权倾朝野非一时所能撼动,陛下亲招琅琊王入朝,封为侍中,其意不明,吾兄务必谨慎行事。”当读完信上最后一行内容之后,王允之眼角露出一丝邪恶的笑意。

    琅琊王宫内,褚蒜子正准备去看望小莲她们,好确定她们的伤势是否痊愈,却忽然听伺候的小丫头蹬蹬蹬跑来朝她道:“王妃,琅琊王殿下请您过去,说是王妃的父亲来信了。”

    褚蒜子听罢心里寻思着大概朝局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她猜测不错应该是江州之事,三步跨成两步,褚蒜子快速来到正殿。

    抬头看时却见司马岳正拿着一封信在琢磨着,看样子像是什么棘手之事。

    “小的参见王妃。”褚裒派来的人见褚蒜子进来,赶紧低头作揖道。

    “免礼,父亲可好,兄长可好。”褚蒜子朝那人道。

    “禀王妃,一切都好,家主吩咐说让王妃勿要惦念。”那人低头道。

    “好。”褚蒜子说了一个“好”字朝司马岳的方向看去,恰好司马岳也正朝自己看着,两人目光相接,褚蒜子盈盈一笑,道:“是不是江州之事?”

    “确是,王妃是如何猜到的?”司马岳一脸严肃朝褚蒜子道。

    “在建康待了那么久,父亲给我讲了那么多朝中故事,可不是白讲的。”褚蒜子笑道,说完靠近司马岳身边跪坐在地。

    “你先下去领赏吧。”司马岳朝站在门口的内侍看了一眼,又对送信之人道。

    “诺。”送信之人跟着内侍退了出去。

    “岳父信上说陛下要封本王为侍中,查办小舅庾怿毒杀王允之之事,这可叫本王如何是好?”司马岳将信纸放到桌上,褚蒜子轻轻拾起扫了两眼,笑道:“这庾家人做的过火,王家人倒也不次于他。”

    “什么意思?”司马岳一脸不解,朝褚蒜子问道。

    “这么短的时间整个建康整个朝廷都知道此事,按照父亲信上所言,所有矛头都直接指向庾家的庾怿,也就是殿下的舅舅,殿下难道就不觉得奇怪吗?”褚蒜子将信纸放到桌上,朝司马岳道。

    “这倒不奇怪,王家人反扑自卫也是正常。”司马岳一面沉思一面道。

    “按照目前的局势来看,王家和庾家都没得什么好处,只是陛下招殿下您入朝便可能会打破这种两家争斗的平衡,很显然,颍川庾氏目前是一家独大,琅琊王氏只能算是苟延残喘了,殿下入朝即可以制衡庾家人同时又对其他家族起到一定制衡作用。”褚蒜子对司马岳分析道。

    “可是,真要去了,当了这侍中可是左右要得罪人的啊。小舅也真是,事情搞这么大,都不好收场,现在叫本王去查谁办谁呢?”司马岳似乎有些生气,道。

    “殿下真打算去?”褚蒜子笑问。

    “圣旨只怕很快就下来了。”司马岳抬头看了褚蒜子一眼,一脸极不情愿的样子,心中苦恼无比。

    “殿下还是考虑清楚,此去朝中对殿下是好是坏?”褚蒜子面色凝重,道。

    “何意?”司马岳问道。

    “侍中一职,说白了陛下是要让殿下入朝分权的,用殿下来制衡士族门阀,眼下不论是您的小舅庾怿还是您的朋友王允之,试问殿下准备站在哪一边?”褚蒜子一边分析一边问道。

    司马岳静静看着褚蒜子,犹豫着,一时无话。

    “王妃说的有理,殿下还请三思。”不知何时李希从门口悄悄进来,褚蒜子和司马岳正聊得起劲恍然间没有注意门口来了人。

    “来了,先生说说,怎的有理?”司马岳在收到信的那一刻一面叫人通知褚蒜子,一面又叫人通知李希去了。

    “眼下王庾两家闹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必有一方要受到重创,甚至还有可能是两败俱伤的结局,这个时候殿下入朝参与此事,恐怕不是得罪王家便是得罪庾家,虽说两家都跟殿下关系不错,然目前毕竟是两家火并,为恐伤及无辜,李希劝殿下还是不要去了好。”李希躬身朝司马岳道。

    司马岳听李希一言,朝褚蒜子看了看,却见褚蒜子轻轻向自己点头,便道:“如果圣旨下来,本王不去岂不是抗旨?”

    “殿下可托病不去,拖延时间,等风头过去了,朝中局势明朗了再去也行啊,就说殿下病了,走不了远路需休养,至于陛下的旨意等殿下您病好之后再去也不迟。”褚蒜子琢磨着朝司马岳道。

    “恐怕传旨大臣很快便到了。”李希道。

    “你怎么知道?”褚蒜子朝李希笑问。

    “方才过来时有见到车驾正朝这边赶来,李希的马快了一步所以先到了。”李希道。

    “圣旨到,琅琊王接旨。”真是说曹操曹操到,三人正说着圣旨的时候圣旨便到了。

    “殿下,不如先装一下,重病?”褚蒜子提醒司马岳道。

    司马岳反应倒也快,马上躺到一边的榻上,佯装重病。等到传旨大臣进入内殿之后,褚蒜子和李希均一一跪地接旨。

    “琅琊王接旨。”传旨大臣将圣旨打开,道。

    “臣等接旨。”褚蒜子和李希跪在地上道。

    “咦,怎的不见琅琊王?”传旨大臣低头只看见王妃和李希,问道。

    “臣弟接旨。”司马岳从榻上起来,跪在榻上,装出一副憔悴样子,咳嗽道。

    “琅琊王这是?”见琅琊王如此怪异的举动,传旨大臣问道。

    “本王重病,不能见风,不能下地,所以只能在这榻上接旨了。”司马岳咳嗽的更加厉害了,倒把传旨大臣吓了一跳。

    “琅琊王可还好?”传旨大臣问道。

    “无碍,大人念着,本王听着。”司马岳低头道。

    “琅琊王接旨,朕命尔即日启辰入朝,任侍中一职,加封司徒,着尔查办近来建康谣传豫州刺史庾怿毒杀江州刺史王允之之事。”传旨大臣一口气读完将圣旨递了过来,司马岳接到手中,朝李希看了一眼而后又剧烈咳嗽起来。

    “殿下可要保重身体啊。”传旨大臣关心道。

    “有劳大人,大人一路辛苦,可先下去休息。”司马岳说完,李希便过来伸手引导传旨大臣。

    “还请大人跟陛下说说,殿下重病,恐不能入朝啊。”褚蒜子忽然哭了起来,一把鼻涕一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