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哥总想弄死我-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没想到卫沚竟会在这种小事上让她难堪,更别说是在下人面前。被挡下的手一时尴尬的停在空中,她余光瞧着就连宝枝好像也正在拿鄙夷的眼光打量着她——嘲笑她不过区区一个三姨娘就在嫡孙少爷面前如此失礼!

    卫沚恍然未觉,将食盒重新放好交给宝枝然后招手让她靠近些,附耳说道:“去小厨房用糖粉将这个糕点挨个裹上一层,上面摆上两片花瓣,再换一个精致的食盒给三哥送去。就说是今儿新做出来的,作为回礼拿来给三哥尝尝。”

    宝枝一头雾水的看着自己的小主子,糊里糊涂的接了这个差事。

    看着宝枝拎着食盒离开,卫沚这才舒然一笑。

    什么新研究出来的吃食,那就是杨梅糕!酸的她到现在还牙齿直打颤!

    既然三哥如此不藏私的命人送过来了,那她也非要三哥自己尝尝这‘人间美味’不可!

    回了神,下人也陆陆续续将饭菜摆上,卫沚笑着请三姨娘动筷。

    用饭时,三姨娘突然停了筷低叹一声,惹得卫沚拿眼瞧她:“三姨娘可是有什么烦恼的事?”

    只见她神『色』黯淡的摇了摇头,卫沚心知这话若是不说出来今儿的饭也别想吃好,遂也放下碗筷耐心劝道:“三姨娘若是有什么事一定要同我说,您这样让我担忧,倒不如说出来,若是难事我也好尽快去见祖母。”

    三姨娘犹豫的看她,最后像是下定了决心说道:“咱们侯府中,两个姑娘都要准备着相看人家了。前些日子因为那魏家的事,大姑娘的婚事没能说成,二姑娘也不能赶在前面说人家。可眼看着两个姑娘年龄越来越大,若是再不相看……”

    “我听说这次秋狩皇后娘娘允许各府携女眷出席,也是意在为大殿下挑选正妃。”

    卫沚闻言笑了笑,声音四平八稳道:“只可惜我同大殿下毫无交集,不然也能为两位姐姐引荐一番了。”

    三姨娘提筷为她夹了一筷子菜:“大殿下曾命人私下递了一封信来府内给老太君,说是小少爷品『性』俱佳,若是皇上应允,希望能选作三皇子的伴读进宫。”

    卫沚一惊,“什么?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三姨娘:“约莫着有一个月了吧。”

    一个月……

    算算日子,正接近她在书院撞见三皇兄的那一天!

    魏在衍低头看着因为踮着脚尖而站不稳的卫沚,她的手举得高高的,举的时间长了微微发着抖,可是什么都挡不住。

    魏在衍迟疑了一下,想要将手放在她的发顶,然而却在最后一刻调了方向握住她交叠的双手,用了些力气镇压了她的反抗,将她的手挪开,轻轻扔下一句“没事”转身回到老太君的身边。

    老太君到底是陪同老侯爷上过战场的人,年纪虽然大了,也每日吃斋念佛,可眼界到底不是平常『妇』人所能比拟的,除了打开那一瞬间被惊到了之外,马上便回过了神。

    看到魏在衍回来,遂问道:“恒儿怎么样了。”

    魏在衍:“已经让管家送四弟回去了。”

    老太君的视线在他身上停留了一会儿,似是在打量着什么,良久才道:“去将京兆尹府的郑大人请过来,就说要报案。”

    瘫在地上的魏长生一听要见官,慌忙抓住老太君的龙头拐杖,哀求着她:“老太君您不能,您不能啊,不能报官,不能报官啊!”

    老太君斜睨他一眼,将拐杖从他手中抽出来,后退一步,像是沾上了什么脏东西一样在地上磕了磕。

    魏长生见状目眦欲裂,又膝行上前跪在老太君面前嚎啕大哭。

    “老太君,按辈分我是该叫您舅母的,您不能对我见死不救啊舅母!”

    方嬷嬷上前一步挡在魏长生前面,躬身行礼:“老太君,奴婢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老太君看着她,心知方嬷嬷跟了她大半辈子,若不是十分要紧的事不会在这个关口打断她。想到这里遂点了点头。

    方嬷嬷又凑近了一些,用帕子掩住口附在老太君耳边低语:“魏长生一家好歹是三少爷名义上的父母,眼看乡试将近,若是因为长辈入狱导致三少爷再无官途,那小少爷那个梦……”

    话未说完,但老太君却已明白了。方才她气昏了头脑才让魏在衍去报官,此时冷静下来后背竟也发了一层虚汗。

    方嬷嬷:“奴婢想,不如先将这一家子安置在京郊的别院,既能躲过苦主的追偿,也好过呆在这里碍着府里主子们的眼。”

    老太君闻言点了点头,余光看着仍在哭嚎的魏长生,心底到底顾及侯府的名声,见门前又有人开始聚集,遂厉声呵斥道:“还不跟我进来!”

    关起门来,魏长生哭得更加放肆,连带着他媳『妇』也开始干嚎,将整个侯府弄得乌烟瘴气的让人心烦不已。

    适逢要说与大姑娘的许家主母要来,可也只能称病推了。

    老太君看着因为眼前这人生的一摊子烂事,越发的恼火,一时之间竟因为急火攻心直接昏死过去,吓得全府上上下下『乱』成一片。

    方嬷嬷守在老太君的床前,听着外面不绝于耳的两夫妻的哭喊声,抓着来送『药』丸的丫头的手,肃声道:“快去东街请大大爷来,就说老太君出事了。”

    看着小丫头像是傻了一样,方嬷嬷恨铁不成钢的跺了跺脚道:“快去啊!”

    老侯爷生前膝下共育有三子两女,只可惜两位小姐福薄早早的去了,留下了三个儿子。其中卫沚的父亲卫长林行二,是身为嫡母的老太君的唯一的儿子,也顺理成章的承袭了爵位。

    其余两位分别是两位姨娘的儿子,大伯卫长青凭借自己的本事早早中了科举做了官,时任工部尚书,前些年主动请了旨离开宁国侯府自立门户。三叔卫长松则是个闲散人,依靠着侯府的庇荫捞了个略有油水的小官在外省任职。

    此时府内老太君倒下了,卫沚的母亲褚氏前两日才来了信说奉旨离京办事,方嬷嬷别无他法只能向大大爷求救……

    东街西街离得不近,可卫长青愣是在一炷香时间内赶到了。而他在路上时,已经听说了侯府发生的事。

    在府门前下了马后,不用下人引路,脚底生风的赶到厢房。卫长青看着仍跪在外厅的两人,冷着脸一脚一个将他二人踢翻在地,眼神狠厉的看着想要反抗的魏长生,他伸出手隔空指了指他,冷冷的哼了一声快步走进屋内。

    “母亲。”卫长青挥退将房间围的水泄不通的下人,跪在老太君榻前。“孩儿不孝,近日公务繁忙没能常来探望母亲,竟叫那些个腌臜东西惊扰了您。”

    老太君方才被喂了急救的『药』丸,已经悠悠转醒,睁眼便看见大儿子跪在自己眼前。老太君唇『色』苍白,刚想开口说话就感觉喉咙干痒捂着嘴一阵干咳。

    卫长青连声喊大夫进来,大夫施了针才压住了这阵疾咳。

    老太君疲惫的招了招手让他过来些,嘱咐道:“做事到底还是顾及着些三小子,今年的乡试将近……”

    老太君的话没有说完,看着卫长青坚毅的面庞反而长长一叹,疲惫的合上了眼。“罢了,我老了,经不起事故了。外面的事就交给你来打理,成与不成都记得来同我说一声。”

    卫长青拉住母亲的手,郑重的应了,为母亲掖好被子后又将大夫和方嬷嬷叫进来,吩咐了些事情便转身离开了。

    他明白嫡母的意思,若是魏长生夫『妇』因事入狱,而魏在衍又是罪民之子……那魏在衍这一生会怎么样,也能一眼望到头了。

    这个结果无论于魏在衍还是于侯府,都是污点。

    卫长青出来时魏长生还在与媳『妇』说话,听见脚步声看到他出来,心里还忌惮着刚才那一脚,不自觉收敛了自己。

    魏长生见这人没有继续苛责自己,反而是当他不存在一般有条不紊的向下人吩咐事情,俨然是一副当家人的派头。魏长生虽然没有大智慧,可小聪明不断,脑子一转就明白眼前这人是谁了。

    暗暗扯了妻子一把,给她使了一个眼『色』。待看到卫长青身边最后一波下人离开这才蹑手蹑脚的靠近,讨好的嘿嘿一笑,“这就是卫家大哥了吧,你可能没见过我,我是宁州魏家的魏长生。”

    卫长青喝茶的手一顿,像是看到什么脏东西一般不着痕迹的收回视线,复又轻轻用茶盖刮了一层茶沫,抿了一口茶水这才开口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宁州卫家这一系在祖父生前就已经被剔除出族谱了吧,我记得连姓都改了。”

第42章 最疼() 
本文首发;欢迎读者正版订阅~  这么久了;小卫沚的感情第一次如『潮』水般喷薄而出。七岁的孩子;生父早亡,本应母子相依,可生母却视她若无物。

    委屈、不甘、愤怒……众多情绪被一股脑糅杂在一起让她无法纾解。

    可就在此时,三姨娘带着她最渴望的关爱与照料出现在她的生命里,弥补她对生母的缺憾,故而这么多年小卫沚对三姨娘近乎言听计从。

    如今看她哭的如此可怜,属于小卫沚的心脏蓦地开始抽痛:“三姨娘怎么一见到恒儿就哭,可是恒儿做了什么错事恼了三姨娘?”

    三姨娘握住她的手又紧了紧,面上梨花带雨,摇了摇头语含关切:“三姨娘不曾恼你。只是三姨娘看你离家多日,黑了、也瘦了……便止不住的心疼。”

    卫沚低头看看自己相比前些日子已经略宽松的深衣;颇有些深藏功与名的成就感。对于男子来说从前那样的身材没什么大碍,可作为女子;卫沚着实是不能容忍自己的身材像雪球一般越滚越圆。

    一句‘瘦了’对她来讲堪称最好的赞美。

    抿下扬起的唇角;卫沚抽出交叠的手放在三姨娘的手上面:“是恒儿不好;让三姨娘担心了;往后定会不时寄信回府报平安的。”

    三姨娘欣慰的点了点头,取出帕子将眼角的泪珠拭去。

    二人又小叙了一番;大多是卫沚在讲学院里的趣事;三姨娘则专注的听着;时而微笑时而蹙眉;即便有时卫沚讲的无聊;也不见她有片刻分神。

    卫沚:“……好在即便休假也能和原文一起去参加秋狩,要不然我自己可无聊死了。”

    提到秋狩,三姨娘的笑声一顿,眸光微闪状似无意的问道:“我听说这次秋狩皇后娘娘和大殿下也会参加,是吗?”

    卫沚:“是,前些年大殿下因为外出游历故而皇后娘娘也无心参与。可今年大殿下回京了,这一年一次的秋狩两位贵人一定会『露』面的。”

    说话间抬头瞧见窗外被晚霞染红的晴空,卫沚想了想说道:“不知不觉竟说了这样久了,今日三姨娘不如留下用饭吧,回来时我特意让宝枝吩咐小厨房做了几样菜,这会儿应该也弄好了。”

    三姨娘也没有推却,笑着应了。

    卫沚:“宝枝,告诉小厨房再多添一副碗筷,三姨娘要留下用饭。”

    宝枝应了声‘是’便行礼离开往外面去吩咐了。

    三姨娘看着卫沚行止自然的吩咐下人,突然心底闪过一丝不安,似乎……眼前的这个孩子在她不经意间突然长大了。

    她出身卑贱,身边又没有儿子依靠,这些年若不是侯爷对她有愧日子哪里还能过的如此安稳。她原以为自己尚且年轻,早晚会生一个儿子出来,可哪成想侯爷英年早逝。除了一个不争气的女儿和这‘三姨娘’的身份,她什么都不能再奢望了。

    可就在这时她突然发现了卫沚这个孩子,或者说,她发现了自己下半辈子的希望。

    生母的冷漠让她很快获得了卫沚的信任和依赖,她近乎将全部精力、心血倾注给卫沚,她将她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在抚育,却也在时时刻刻的担忧着她的离开。

    她曾日日不得安眠,梦里的卫沚毫不留情的将她甩开,然后转身扑进生母的怀抱,连一个眼神都吝啬施舍给她。

    如今……竟像是又重回噩梦一般。

    卫沚突然感觉到身边灼灼的目光,迟疑着抬头迎上那双含情的眸子,里面汹涌澎湃的情绪仿佛要将她淹没。

    三姨娘没想到卫沚会突然看她,慌『乱』间扭过头去。

    不待卫沚开口说话就听宝枝推门进来,手上还拎了一个食盒。她看着宝枝小心的将食盒放在桌上,问道:“这是哪里送来的?”

    “是三少爷房里送来的,说是小厨房里新研究出来的吃食送来给小少爷尝尝。”

    卫沚闻言眯眼一笑,亲自动手将里面的两碟糕点取出来,捏了一块放进嘴里——

    “……好吃。”

    “不若让我也尝尝?”

    卫沚一把拦下了三姨娘的手,笑着道:“还是先用饭吧,这糕点等等再吃也是一样的。”

    她没想到卫沚竟会在这种小事上让她难堪,更别说是在下人面前。被挡下的手一时尴尬的停在空中,她余光瞧着就连宝枝好像也正在拿鄙夷的眼光打量着她——嘲笑她不过区区一个三姨娘就在嫡孙少爷面前如此失礼!

    卫沚恍然未觉,将食盒重新放好交给宝枝然后招手让她靠近些,附耳说道:“去小厨房用糖粉将这个糕点挨个裹上一层,上面摆上两片花瓣,再换一个精致的食盒给三哥送去。就说是今儿新做出来的,作为回礼拿来给三哥尝尝。”

    宝枝一头雾水的看着自己的小主子,糊里糊涂的接了这个差事。

    看着宝枝拎着食盒离开,卫沚这才舒然一笑。

    什么新研究出来的吃食,那就是杨梅糕!酸的她到现在还牙齿直打颤!

    既然三哥如此不藏私的命人送过来了,那她也非要三哥自己尝尝这‘人间美味’不可!

    回了神,下人也陆陆续续将饭菜摆上,卫沚笑着请三姨娘动筷。

    用饭时,三姨娘突然停了筷低叹一声,惹得卫沚拿眼瞧她:“三姨娘可是有什么烦恼的事?”

    只见她神『色』黯淡的摇了摇头,卫沚心知这话若是不说出来今儿的饭也别想吃好,遂也放下碗筷耐心劝道:“三姨娘若是有什么事一定要同我说,您这样让我担忧,倒不如说出来,若是难事我也好尽快去见祖母。”

    三姨娘犹豫的看她,最后像是下定了决心说道:“咱们侯府中,两个姑娘都要准备着相看人家了。前些日子因为那魏家的事,大姑娘的婚事没能说成,二姑娘也不能赶在前面说人家。可眼看着两个姑娘年龄越来越大,若是再不相看……”

    “我听说这次秋狩皇后娘娘允许各府携女眷出席,也是意在为大殿下挑选正妃。”

    卫沚闻言笑了笑,声音四平八稳道:“只可惜我同大殿下毫无交集,不然也能为两位姐姐引荐一番了。”

    三姨娘提筷为她夹了一筷子菜:“大殿下曾命人私下递了一封信来府内给老太君,说是小少爷品『性』俱佳,若是皇上应允,希望能选作三皇子的伴读进宫。”

    卫沚一惊,“什么?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三姨娘:“约莫着有一个月了吧。”

    一个月……

    算算日子,正接近她在书院撞见三皇兄的那一天!

    卫沚向来不太在意这种祭拜,只是此时不小心窥见了这些少女的私事,竟也隐隐记起了些幼时的蠢事。

    6岁那年,她还是个圆滚滚的小胖子。哥哥们总是调笑她长大一定是个丑姑娘,没有哪个两家子敢娶她。于是在她无意间听到身边小宫女们偷偷讨论‘拜织女,得良婿’的话后,便躲开众人自己偷偷在一座废宫中对着悬在深蓝『色』夜空中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点燃红烛,朝天祭拜织女娘娘求她赐给自己一段好姻缘。

第43章 放弃() 
本文首发;欢迎读者正版订阅~

    这是什么情况?

    令人烦躁的闷热不一会就把卫沚『逼』出了被子,掐住嗓子无声的大喊一声,抓了抓自己『乱』糟糟的头发;刚想让人伺候自己洗漱;手却好像按在一个硬硬的东西上面。

    “什么东西……”卫沚嘟囔一声。

    掀开被子一看;正是昨晚被团子硬塞给她的那个巨无霸夜明珠。卫沚须得两只手才能捧住它,昨天没有仔细看,这样凑近看了才发现这不是市面上普通的莹白『色』的夜明珠,而是内里泛着浅浅的祖母绿;像是被困入囚笼的流萤。

    卫沚笑着将手贴了上去;丝丝凉意渗入皮肤;在这样的艳阳天最舒服不过了。

    她把玩了好一会儿才又放回了床上,跳下床穿好衣服后便让外面的丫头进来伺候自己洗漱。

    “对了。”卫沚放下正在擦脸的手巾,拨了拨被水濡湿的碎发。“宝枝你一会儿去找一个好看的荷包给我,我要装东西。”

    宝枝:“是;是要绣荷的那枚吗?”

    卫沚想了想摇摇头否决了这个提议:“不要那个;要……我记得有一个上面是两只正在玩球的小猫;团子应该会喜欢那个。”

    在祖母处用过早饭回来宝枝才将荷包交给她;卫沚接过荷包点了点上面的绣纹,转身坐回床上撑开袋口将夜明珠放了进去。

    宝枝看着顿时变得圆滚滚的荷包;有些地方也变得显眼起来;忙上前一步解释道:“这个荷包因为放的时间久了;针线已经有些破损;所以奴婢方才自作主张在上面缝补了几针……”

    卫沚闻言凑近仔细看了看;发现确实有些地方针线比较鲜艳,想来就是刚刚被缝补的地方。她蓦地有些失了兴致,扯着袋底将夜明珠又倒了出来,道:“送人的东西不好这样寒酸,不要这个了。去将上次二姐给我的那个拿来吧,图案都差不多。”

    宝枝应声退下,这次动作很快,不一会儿就将新的荷包取来了。

    卫沚满意的将荷包放在自己眼前晃悠了两下,这才系在腰上出门。

    刚出门就撞见背着书袋小厮,卫沚认出他就是三哥身边的那人,呵停他后问道:“三哥呢?”

    小厮恭敬道:“三少爷一大早便随昨晚来的贵客出门了,方才命人回来让奴才将书袋直接带去书院。”

    卫沚一惊,团子走了?那这颗夜明珠她还怎么还给他啊。

    “贵客是几时走的?”

    “奴才不知……只知道三少爷走了约莫有一个时辰了。”

    一个时辰……那时天才刚刚擦亮吧。卫沚有些泄气,摆了摆手让他自去了。小厮见状躬身告退,小步快跑往书院去了。

    夜明珠的小主人走了,三哥又不在,她就更懒得描那本三哥带给她的字帖了。她的字原有自己的特『色』,可惜小孩子的手腕绵软无力,无法写出其中的风采,更有甚者直接导致她的字犹如鬼画符一般不堪入目。

    就连素来无底线宠溺她的老太君,在第一次看到她写的字时,也没能违背良心夸她写得好,只是爱怜的『摸』了『摸』她的脑袋让她别灰心。

    再者府中也未曾见过适合她用的『毛』笔,一方面她年龄尚小不适合过于沉重的笔杆。还有就是她素来不喜用如今盛行的狼毫笔,反而更偏爱紫毫笔。相比较狼毫的笔力劲挺、笔锋强劲,她更喜爱紫毫的刚柔并济、以柔带刚。只可惜紫毫笔是取野兔项背之毫所致,价格昂贵且十分稀有……

    卫沚思及此脚步一顿,正巧昨日因为那些人败了兴致,不若趁此出府去看看,也顺便去玲珑阁瞧瞧有没有紫毫笔,若有的话便买回来,也好写出些精致的字让三哥看看。

    心里有了主意卫沚便又折回主厅,见祖母正坐在罗汉榻上看经书,忙小跑两步立在老太君面前。

    老太君:“怎么又回来了?可是落下了什么?”

    卫沚摇了摇头:“祖母,我想出门买些东西。”

    手中的佛珠一顿,老太君看着她:“可是要用在吃穿用度上?”

    卫沚又摇头:“不是,三哥留下的『毛』笔孙儿用不惯,所以想去外面看看有什么笔管轻一些的孙儿好拿来练字。”

    老太君颇有些欣慰的看着孙儿,『摸』了『摸』她的发顶笑道:“你自去账房那里支些银子吧,等练好了字定要拿来给祖母瞧瞧。”

    卫沚应了声好便行礼离开了。

    小卫沚虽然年龄不大,但却有一个自己的小私库。也不知她是哪里聚的银钱,但零零碎碎加起来看样子也有不少了。

    她象征『性』的从账房支了一些钱,又回房倒空了自己的小私库。

    若是运气好能碰上紫毫笔,那定然是价值不菲,到时如实将这笔账记在账簿上又是一堆麻烦。可如果因此错过了心爱之物,那便更令人呕血了。

    卫沚随手将钱袋扔到宝枝怀里,带着她和两名随侍出了府。

    街上还有昨夜留下的纷『乱』,白日里的阳光更加惨白,淡淡然拢着街边柳树飘摇的细枝,像是天地间茫茫的云雾,热的人心里烦躁的很。

    卫沚无心再闲逛,只想尽快到玲珑阁去。

    心里这样想着,脚步也慢慢加快。

    玲珑阁是京城最大的一间书坊,可说是书坊也不准确,因为它不止卖书。字画、文房四宝等都是它闻名的原因,还有玲珑阁中既有一文钱两三本的书,也有几百两银子不卖的字画,它更像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