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生而悦己-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昭干脆摇头,“没有了。女儿觉得丞相说的很对,爹,您想想太子,再想想顾家,其实不管顾家怎么想怎么做,在外人眼里,顾家永远是太子最坚实的后盾。咱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顾瑜拧眉,他发现不管是上次还是这次,只要提到顾家与太子,妹妹的态度就十分坚决,也不知道这是好是坏。
顾勋却没想这么多,他只是单纯在想这件事。
认真说起来,顾家的发迹是很偶然的,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所以顾家人做事总是不敢心怀侥幸,深怕稍有行差踏错,这份泼天的富贵便没了。
故此,其实顾家人也没什么多大的野心,顾絮的皇后之位是她自己挣的,顾勋顶多怕她吃苦帮忙打点了一下宫中。顾瑜的名声也不是顾家人放出去的,他的才能王都上下有目共睹。
一家子人从上到下都是本本分分地在其位,谋其政,所以顾勋从来没想过这门子事情。他觉得皇位这个事吧,大概就是“得之其幸,失之其命”,只是如今被掩盖在平和表面下的暗潮涌动被揭开来,他却也明白自己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
“兹事体大,我再想想吧。你们兄妹俩切不可对外走漏风声,昭儿有一句话说得对,我们处在这个位置,势必是会比旁人受到更多注意。”顾勋长叹一声,道。
第三十二章()
顾昭漫不经心地点头,她知道,父亲能说出这句话,其实就已经是妥协了。他只是还需要时间而已。
“贺家又遣人送了帖子来,贺老夫人六十寿辰,昭儿,你?”心头一桩大患有了着落后,顾勋又说起了贺家送帖子的事,按理这是后宅的事,不该他插手。
只是顾勋记着仇呢,而且,要他来说,两家从此老死不相往来已经是最好的结果,偏偏这贺家要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过,还上赶着给他们家递帖子,这么委屈自己家女儿,顾勋自问是做不到的。
他们不追究,是因为昭儿已经做的很好了,贺家说实话,他是真看不懂贺家。
顾昭想了想,道:“父亲,且不说我与贺兰因之间的恩怨,只一点,贺尚书是三皇子派系的人,我们就不用与他们走近了,他们要递帖子便任他们递,我们不去就是了,总之,何必给他们做这个面子呢?”
想到上一世种种情景,顾昭抑住内心的真实想法,仿佛毫不在意般,缓缓道。
顾勋本意也是如此,只是他更想照顾女儿的感受,故此才有一问。听见女儿都这样说了,他点头认可道:“正是此理。”
**********
顾昭同父兄谈过话之后,便只身出门去了,本来是漫无目的地走着,却不知道自己怎么又走到了丞相府门前,她驻足了一会儿,不知是该退还是该进是,眼尖的侍卫见了她,朝她跑了过来,道:“顾小姐,丞相身子抱恙,近来不便待客。”
顾昭愣了愣,她睁大了眼睛,抿唇问道:“严重吗?”
侍卫想了想,觉得他们家丞相大概没有一两个月回不来,于是点头,言语里多了几分沉重的意味,“很有些严重,顾小姐请回吧,或者您有什么话小的也可以代为转达。”
顾昭看了看庄严肃穆的丞相府,三月的阳光打在黛瓦白墙上,有静谧而温柔的意味。她摇摇头,“我知道了。”
她知道苏宴恐怕已经不在王都了。
上一世这个时候她根本没听说过苏宴病重的消息,反倒是半年后西北那边传来风声,恭亲王拥兵自重,据地称雄,然而却败在丞相苏宴手中,而最后苏宴却是手持虎符再次出现在了世人面前,这样对照起来,其实半年前他应该就已经去了西北,只是为了不打草惊蛇,所以大家都被蒙在鼓里。
顾昭想,也许正是因为苏宴太厉害了,所以狼子野心的萧暄都只敢拉拢他,而不是直接对付他。
那么,她也要去西北。
在丞相府外站了一会儿,她刚想转身离去时,就看见了王颂庭。
那人站在长街人潮涌动里,衣冠胜雪,一如上巳节的春荫河畔。
迟疑了一小会儿,她走上前去,倨傲中又带着笑意和他打招呼,“王公子。”说完便要从他身边错肩走过去。
她好折花,却也知道哪些花折得,哪些花碰一下也不行。
只是令她没想到的是,话音刚落她便被这人叫住了。
“听说顾小姐对名花多有研究,在下府上新得了一盆牡丹,顾小姐可有兴趣?”
顾昭在大脑还来不及做出反应的情况下就已经答应了下来,一方面她觉得如果真能与王家交好,他们顾家绝对不会吃亏,再一方面就是,她对那牡丹很感兴趣。
王府。
顾昭随王颂庭走过垂花门,她抬头看了眼枝叶探头出来在地上投下的一片阴影,然后跟上了他的步伐,走在抄手游廊上,右手边是水面上浮着几片莲叶的池子,因为树影的缘故,池水仿佛泛着幽绿的冷意,偶尔有几尾鱼游弋,池面上时不时荡起水波涟涟,从树梢枝头飘下来的落花也随着水波打转。
不一会儿,两人就到了正厅,王颂庭请顾昭坐下后,又询问了她的喜好,让人送上茶水点心,这才唤人去将牡丹搬上来。
没过多久下人就抱着一盆花到正厅来,枝叶葳蕤间有几朵花苞,正中间是如同众星拱月般的两枝花,风流艳丽,花瓣如同水墨渲染般层层铺叠开,并且紫红,粉白两种颜色并存,甚为奇特。
“顾小姐见多识广,不知这株牡丹品相如何?”王颂庭虚心求教道。
而顾昭在这株牡丹被抱上来的时候就已经来到它面前仔细观察了,她眼里划过一抹惊艳,很快又沉了下去。
她有些为难地问:“不知王公子从何人手上购得此花?那人又是如何说的?”
“此花是从一花商手中求来,他说这便是出自银李园的洛阳锦,又称二乔牡丹,可是有什么问题么?”王颂庭也注意到她面色似乎有些不对。
“王公子,你恐怕是被骗了,这不是洛阳锦,而是一种叫做上阳春的芍药。”
洛阳锦与上阳春名字相似,形貌也相似,然而一个是花中之王,一个却是花中之相,并且,洛阳锦在大邺已经炒到一株十万两的天价,而上阳春也就几千两而已。想到这里,顾昭看向王颂庭的眼神不禁变得微妙起来,这么轻易就被骗了,这人怕不是个傻子吧?
虽然心里已经肯定了,但她还是不敢把话说死了,又补充了一句,“顾昭才疏学浅,兴许是眼里不足,王公子可以再请人看看。”
王颂庭面色如常,一点也不为那十万两担心,朝顾昭拱了拱手,真心实意地谢道:“不必了,能请顾小姐前来掌眼,在下便是相信顾小姐的。多谢顾小姐了。舍妹听说顾小姐要来,已经在飞花轩备好了午宴,不知顾小姐可否赏脸?”
被王颂庭一番话说得身心舒畅的顾昭自然是答应了。她这个人有个小毛病,就喜欢别人夸她,而且必须是要能让她感受到诚意的夸赞。
她觉得王颂庭这个人吧,可能脑子有点儿不像外面传言的那么好使,不过就冲他这么会说话的份上,顾昭还是非常欣赏他的。
两人在路上又是一番你来我往的夸赞后,终于到了王颂庭所说的飞花轩。其实就是王府湖心一个亭子,不过这个亭子比起顾家的和光亭就略有些精致了,是一座撮角亭子,檐角往外翻飞,苍红的亭柱直直挺立,檐间挂着一块匾,四周的围栏也漆成红色,正中央的桌凳是木质的,隐隐泛着光泽。
见两人过来,王嫣笑着招呼两人坐下。
“早听闻顾家小姐姿容妍丽,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既然她都这么说了,顾昭也当做上巳节对望那回事没发生过,同样含笑回她,“比之王小姐,顾昭还是自愧弗如。”
第三十三章()
和顾昭想象的不同,她以为王嫣留她用饭是别有用心,她也做好了面对剑拔弩张的气氛的准备,可是王嫣却没有提到任何能够让她产生遐想的人或事,只问了她平素看什么书,有没有什么喜好,都是挑不出错的场面话。
一顿饭下来,宾主尽欢。
最后王颂庭提出要送顾昭,被她婉言谢绝了。
人走了之后,王嫣也不装了,脸上的笑意渐渐沉下去,“我在上巳节见到她的时候就对她很有好感,现在我终于明白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她似感叹似恍然般道,“我们,我是说我,谢芳菲,旁人提到我们可以用以夸赞的话,随便套到别人家的小姐身上也不会出错。
因为像我们这样的人,仿佛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一样,成日里学习礼仪,女红,书画。可是顾昭不是,她和我们所有人都不一样。”她一直是骄傲的,只是刚刚与顾昭交谈下来,却有点羡慕她。
她又想到年末宫宴上的光景,那时候顾昭讽刺李家小姐,她也是在场的,并且还隔的不远。她曾经想过,她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因为这于她而言,实在是太出格了。
顾昭就好像从来没有这些顾虑。
而她做的这些事情对大家来说,不过是小女孩间的打闹,也不会上升到很高的程度。
“因为你女儿欺负了我女儿,所以我就要给你找不痛快”,这种事情只有上不得台面的人才会做,聪明的人都知道避重就轻。因为在利益驱使下,大家都明白有些事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阿嫣,无需妄自菲薄,你已经很好了。”
王颂庭觉得,其实不是顾昭和所有人都不一样,而是,所有人都不是她。
王嫣不再说话,过了一会儿,想起来什么似的,问,“哥哥那株芍药给她看过了?她怎么说的?”
提起这茬,王颂庭点头道,“看过了,她认出来了。”
“那哥哥接下来岂不是就有理由进一步接触她了?”王嫣垂眸,也不知道放任事态如此发展下去究竟是好是坏。她知道哥哥一向会算计,但也没想过有一天哥哥会把这算计用在女子身上。
王颂庭笑了笑,没说话。
**********
顾昭回到家里,便把这回事抛到脑后了。
她在想苏宴的事,她想去西北,但也知道短时间内是不行的,很快就要到她的生辰宴了,她还走不了。
“你说什么?你想去江南?”花厅的梨木桌上摆着插了几枝杏花的美人觚,顾氏坐在桌边,人面花枝相交映,便是皱着眉,也是活生生一副美人春色图。
她挥退丫鬟,道,“好端端地怎么生出了这样的想法?莫非是王都里过得不开心么?”
顾昭蹲在顾氏面前,脸贴上她的手背,蹭了蹭,道,“没有,女儿在王都里挺开心的,只是我想外祖母了。小时候我是由外祖母一手带大了,去年您和爹带着哥哥去了江南,我却是因为身体抱恙没去成,心里想起来,总是有些遗憾。”
顾氏想了想,也是这个理。但又想到苏宴,忍不住促狭道,“你若是这样去了江南,那丞相那边怎么办?就不怕你的心上人在你不在的这段时间被人勾走了?”
“是我的别人想争也争不走,不是我的我想留也留不下。娘,我虽然追着丞相跑,可心里边是敞亮的。”何况她这次虽然说是要去江南,可这不过是个幌子罢了,实际上她还是奔着苏宴去的。
一想到王都里可能没几个人知道苏宴去了西北,顾昭心里竟生出些隐秘的欣喜。她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也不想去探究。
顾氏伸出涂了蔻丹的指甲戳了戳她的脑门,“这事我做不得主,你还是去和你爹爹商量吧。”潜意思就是如果能说动顾勋,那她这边便是过了。她又道,“早知你往这边来的时候,他就已经在书房里等着你了”
顾昭听懂了母亲的意思,完全没想父亲找自己会有什么事,先欢欢喜喜地应了声好,随后便起身往书房去了。
顾勋的书房在步月苑小竹林那边,比较僻静,一般没什么人来往。顾昭到的时候恰巧遇上哥哥顾瑜,心知恐怕和前些天的事情有关,糯糯地唤了声,“哥哥,这么巧呀?”
顾瑜无奈地扯了扯嘴角,在她可怜巴巴的眼神的注视下勉强点了点头。
“今天唤你们来是为着前几天的事,本来不应该教昭儿知晓,但我们顾家没那么多讲究。为了图个方便,所以就把你们兄妹一起叫过来了。”顾勋先解释了一番,然后将自己这几天的考虑结果说出来,“我觉得就目前来看,昭儿的提议于顾家而言,是最好的一条路。”
顾瑜好像早就意料到了,毫不意外地点头。顾昭没有说话,她正竭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直至这一刻,她才真正觉得自己重活一世是有用的。
“朝堂之事女儿不懂,一切但凭父兄做主。不过今日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爹能应允。”心头一桩大患了却,顾昭也没忘记心里另外的事。
********
王都三月已是暮春,西北之地却尚值严寒。漏夜的风拍打在深巷中每一户人家的门窗上,夜色是凝重的蓝,连带着空中的月色星光都变得黯淡下来,打更人敲梆子的声音早已远去,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青石板砌成的巷道上却响起了车轮碌碌的声音。
没过多久,马车在一座小院前停下,有带刀的男子从车板上跳下来,然后叩响了大门。
一会儿,从门内传来疲惫的声音:“谁啊?”
“打搅了,我们是卖药材的商贩,行经此地,眼下更深露重,不知可否请贵主人行个方便,收留我家老爷一晚?”
“卖什么药材的?”
“当归。”
下一刻,院门“吱呀——”一声打开,露出门后男子年轻的脸。
带刀男子与他对视一眼,微不可见地点了点头,然后大步流星走到马车旁,道:“爷,下车吧。”
第三十四章()
回府后的第二天顾昭就收到了王颂庭送来的四方农事集注,王家的下人说这是他们家主的谢礼。
顾昭忍不住咋舌,不过是替他辨出了那盆上阳春而已。第一世家就是不一样,随手送出的谢礼就是前朝孤本,她推辞了一番后,想着哥哥可能会喜欢,于是转头便遣人送到了哥哥顾瑜手上。
顾瑜见识可比顾昭广多了,心眼更比顾昭多,四方农事集注这本书,一般人可能只会觉得珍贵,可是搁顾瑜这里,却恰如东风。
他虽然还要在翰林院熬几年资历,可是现在已经在为自己的后来做打算了。最近他正在钻研一些地方上的卷宗,发现基本上做出了一番成绩的地方官员都是从当地农务上下手。
不过想来也是,毕竟俗话说得好“农为天下之本务”。
只是越深入到后面,顾瑜就越发现自己的理论知识浅薄。这个时候四方农事集注的出现,于他而言无异于是久旱逢甘霖。
只是,怎么会这么巧呢?
他脑海里猛地闪过一个念头,第一反应是不可能,只是他琢磨着琢磨着却又觉得,好像这事儿也不是不可能。
大拇指不自觉地摩挲着农事集注的书脊,顾瑜陷入了沉默。
顾昭可不知道哥哥想了这么多,她最近挺忙的,明日要参加宋太傅家那位小姐的及笄礼,接下来要准备自己的生辰宴,剩下十几天里还得收拾下江南去要带的物什——有些东西她的丫鬟们是不知道的。
正在这时,荔辛前来问她明日要穿什么样式的衣裙。
顾昭想了想,“挑颜色素净一点的吧,总之别喧宾夺主就好。”她和那位宋小姐没什么交集,印象里只记得她似乎是和她父亲宋太傅一样,是个有点呆的姑娘。
荔辛应了声喏,携着枝夷下去研究明日应该为姑娘准备什么样的首饰衣裳了。
第二天一早,顾昭尚在迷糊时就被荔辛枝夷两人叫了起来,两人得了姜氏的吩咐,要好好捯饬捯饬她。
荔辛为顾昭梳了发髻后,枝夷便开始在她脸上敷了薄薄一层粉,又用青雀头黛仔细为她描了眉,取了胭脂在她双颊轻轻扫了扫,最后荔辛端详着铜镜里明艳动人的顾昭,皱了皱眉,总觉得还差了点什么。
还是枝夷聪敏,捧了盛着口脂的碧镂牙筩到顾昭面前,“姑娘抹点口脂吧,这样看起来气色会好些。”
顾昭强打起精神,指尖蘸了蘸口脂,均匀抹在唇上。
两人又伺候顾昭换了身杏红的襦裙,外面搭一件月白的缠枝纹褙子,随后便拥着她往淳安堂取了。
按照国公府的规矩,每逢初一十五一家人是要到淳安堂陪老夫人用膳的。
之前府里只有祖孙两人时,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顾老夫人吩咐了下面吃食之类一切从简,现在人多起来,桌上的菜式也多了起来。
只是姜氏心里记挂着宋家小姐的及笄礼,只匆匆用了些莲子紫米粥与海棠酥,便用眼神催促着顾昭与顾瑜。
被她这样如狼似虎的眼神瞧着,顾瑜顾昭兄妹俩无奈地对视一眼,纷纷放下碗筷,言道自己好了。
姜氏这是第一次被邀请做正宾,心里激动在所难免。
是的,顾昭今日起这么早,全是因为自己母亲受了宋家的邀请,要去给宋问渔做赞者。
姜氏带着儿女与顾勋,老夫人道过别后,便乘马车往宋府去了。
宋府在长安街上迟安巷里,朱门敞开,穿直襟长袍的管家笑意吟吟地站在门口,姜氏身后的小厮捧了锦绸包着的盒子递过去,接着就有人带姜氏三人进门去,机灵地说些讨巧的话。
很快几人就到了正厅,姜氏带着儿女与宋夫人互相见过礼后,便坐在下首的位置,与宋夫人交谈起来。这个时候还早,因为她今天的身份不一般,故此来得比旁人早些。
宋夫人很感谢姜氏能给女儿这个面子,毕竟及笄礼中,正宾的身份越高对笄者的好处也越大。因此言谈中便多了几分真心。
一番接触下来,宋夫人对姜氏以及顾瑜顾昭的感观都很好,尤其对顾昭甚为喜爱,中间问了她好些问题,到最后直接拉着顾昭将自己手腕上的鸡血玉镯褪了下来,戴到顾昭腕上。
顾昭愣了愣,她看得出这镯子不是凡品,作势要取下来,却被宋夫人握住手:“我也没什么好东西,唯独这镯子还算拿得出手,昭儿损失嫌弃便当我什么都没说过,要你觉得尚能入眼,便收下。这也是我的一番心意。”
姜氏唇角的笑意真切起来,她冲顾昭道,“还不快谢谢宋夫人?”
顾昭点了点头,真情实意地谢过。她想,但凭这宋夫人这么喜欢她,待会儿发生什么事她都得忍住,绝对不会又闹出些什么幺蛾子搅了这场及笄礼。
过了些时候,前来参加及笄礼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大家在前厅叙了会儿话后,就被宋府的小厮请到了宋府后花园。
乐声起,及笄礼开始了。
顾昭不耐烦这些场面,早已经向宋夫人说过,因此在众人都围在一处观看宋问渔的及笄礼时,顾昭却是一个人喝着茶水。
礼毕后,她站起身,刚想走却听见有人在她前边轻声议论着,“她今日竟是一点面子也不给宋太傅的么?宋太傅的独女行及笄礼,她却是在一边又在悠哉游哉地饮茶。”
这说的不是她又是谁?
又听见与那女子同行的着深青色褶裙的女子道,“管她这么多呢,她总是自诩貌美,可实际上也不过是一个胸无点墨的草包而已,你我犯得着与这样的人一般见识?”
顾昭听不下去了,咳嗽两声,“咳咳,让两位见笑了,貌美这种事情可不是我自诩的,分明是王都百姓有目共睹的事实。”
二女面露尴尬,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顾昭也不想和她们在这里大眼瞪小眼,轻笑一声,“学识气度都是要表现出来了才能被人看到的东西,唯独美丑是最直击人心的。”
说着,她以极挑剔的眼光在两人身上来来回回地打量了一圈,两人被她的话说得尴尬不已,又被这眼神吓得不敢动弹,差点哭出声来。
谁知道会在这里遇上呢?
正懊悔着,却听见她道,“在这里奉劝两位姑娘一句,如果不能活得好看,起码,啧,聪明一点。”
她拍了拍身上的点心屑,刚抬起脚准备走又停下,转头对她们露出鲜妍的笑,“真的没有人告诉过你们深青色和丁香色都很显老吗?”
第三十五章()
二女脸色涨的通红,可是面对顾昭,只有敢怒不敢言的份。
顾昭不想跟她们一般计较,没有再理她们。
直至她的身影消失在尽头,两人才长舒一口气,相携而去,一路无言。
人散去后,王颂庭方从海棠树后出来,往男宾所在的地方走过去。
************
顾昭漫无目的地走着,没多久就被沉棠找到了。
她终于松了口气般,扯着顾昭的衣袖,“姑娘,夫人在偏厅等着您呢。”
“有什么事吗?”顾昭动了动鞋尖,将路上的小石子踢远,歪头问道。
“宋家小姐也在,奴婢估摸着夫人的意思也许是想让您和她认识一下。”沉棠扯着她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