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全职攻略-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梅采玉一边絮絮叨叨地说,不一会儿,容量不小的布口袋被装得鼓鼓囊囊。
沈月然笑了,“谁要娶了你,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从几个余饼就能瞧出你为人伶俐,心思细腻,行事周全。”
说起她和梅采玉的交情,还要从余饼说起。
但凡经营过熟食生意的,都会遇到剩余的问题。
过夜的酥饼,就是余饼。
梅长生从卖饼的第一天起就宣称梅家饼铺不卖余饼,当天出,当天卖。当天卖不出去的,第二天三折出售。
余饼不是不能吃,而是不够新鲜,有损风味。
可是对于三折的价格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实惠。
这样的便宜,吴兆容不可能不占。
梅沈两家相隔不远,沈家西头挨着梅家北头。吴兆容仗着相邻,能说会道,哄着梅长生天天留些余饼给她。
可她又羞于去拿,就打发沈月然去拿。
一来一去,沈月然与梅采玉就熟识了。
二人年纪相仿,志趣相投,很快成了心意相通的好姐妹。
这会儿的梅采玉听了沈月然的笑言,非但没有得意,反而垮下了脸。
她斜眼看了看东边,小声嘀咕,“真要是上辈子有福分,为何不让我投胎做个长姐?”
沈月然喟然。
夏朝民风淳朴,讲究长幼有序。长女不嫁,哪里轮得到次女?
所以,就算梅采玉出落得婷婷玉立,相中她的男子不计其数,梅采莲嫁不出去,她也只好待字闺中,不言嫁娶。
想到这里,沈月然不禁一哂。
人生的际遇真是莫测。她是能嫁不想嫁,梅氏姐妹却是想嫁嫁不出。不同的是,梅采莲是没人敢娶,梅采玉则是不能逾越。三个女人,不同的境况,不同的心思,却遭遇了同一种尴尬——年纪。
女人如花,花期有限呵。
见梅采玉情绪低落,沈月然碰了碰她的胳膊,也看了看东边。
“前阵子听嫂嫂说,梅爹爹托了个在京城的亲戚帮她寻人,可有回音?”她轻声问道。
吴兆容是个包打听,尤其对京城的事敏感,谁打京城而来,谁要赶往京城,京城生了哪些事,全都一清二楚。
梅采玉翻了翻眼,“什么京城的亲戚?离京城还有百十里路呢。人家倒是答应了,可是又有什么用?当初那个西北的鳏夫都瞧不上她,何况京城的人?找了也是白找,白花银子罢了。”
“那不一定。京城繁华,南来北往的人多,说不定就能碰上有心人呢。”
说到这里,沈月然嘻嘻一笑。
“她若嫁了,就轮到你了,巴不得嫁人的梅采玉。”
梅采玉红了脸,啐一口,“呸,谁巴不得嫁人了,瞧我不撕碎你这张嘴。”
说着,她双手扭上沈月然的脸颊,沈月然笑着躲开,二人闹成一团。
“咦——”
梅采玉突然停下,抓住沈月然的双手闻了闻。
“果真没有味道了,米醋真的管用。”
“那是当然。”
沈月然伸出双手,张开五指。
十根如柔荑、似青葱的白嫩手指在阳光下煞是好看。
梅采玉不由上下打量起日头下的沈月然。
明明发若青丝,却以一只方布包于脑后。明明肤似白雪,却不事妆扮。明明身量轻盈,却总是身着老气横秋的短襦长裤。
沈月然察觉到梅采玉的目光,笑道,“你看什么?”
梅采玉凑近了,压低声音,“旁人都道你五年前中邪了,可有此事?”
梅家三年前才来到文池,对往事了解得不多。沈月然立誓一事又过去许久,以讹传讹,传到梅采玉的耳朵里,就成了中邪。
梅采玉半信半疑。
可若不是中邪的话,一个俏生生的姑娘,为何不愿嫁人?
“有啊。”沈月然吐吐小舌,瞪大眼睛,趁梅采玉不备,从她的衣袖中抽出一本破旧的书。
“《凤求凰》!”沈月然将书挥舞在空中,笑道,“中邪后,人就变得通透,什么都瞒不过。所以,梅采玉,你还是招了吧,看上哪家公子了。”
“死丫头!还给我!”梅采玉连连跺脚。
“不给!”
“还给我!”
……
第八章 罚银()
从梅家返回沈家,已是酉时。
沈月然如往常一样,把余饼放到后厨后,拿出两个莲蓉酥饼,返回居室。
过了一会儿,门板咯咯吱吱地作响,然后是木刷撞击木桶,木桶碰上木门,木门磕上门框的声音。
“妈的,什么破门儿。”
沈日辉开始咒骂。
沈月然心中默数,“一、二、三——”
果然,“三”字刚落,只听“咣当”一声,沈日辉骂声更大。
“妈的,什么破门儿,每次都碰头。”
随后走来的沈明功不住地喘息。
沈月然则掩嘴偷笑。
沈家门梁低矮,沈日辉长得魁梧,又手脚毛燥,每次进门都是手中洗具撞击一番门槛,再轮到脑门与门楣亲热一番,任沈明功说过他多少次也无济于事。
一阵叮叮当当的声响,洗具放置好后,沈日辉高声呼叫,“娘子,娘子。”
他拿起布巾胡乱地往身上拂去,四处张望。
得不到回应,信步走到南室窗下。
沈月然听到脚步声,整了整容。
她与这个所谓的哥哥关系一向淡薄。
刚穿越时,这个哥哥倒是常来看她。
不过每次都是受不住吴兆容的哭闹而来。
他也从不掩饰,张口闭口“你嫂嫂说”,言语之间软磨硬施,总之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她收回誓言。
初时,她充耳不闻,后来心中生厌,甩了两次冷脸,回了几句刻薄的话。
沈日辉觉得有损颜面,一气之下,摔门而出。
从那之后,兄妹二人甚少独处,实在有躲不掉的场合,了了数语也就过去。
这会儿,沈日辉走到窗下,定是想问吴兆容的去处。
沈月然等他开口。
不料,沈日辉站了一刻,什么也没问,转身走了。
不问就不问,问了我也不知道!
沈月然翻眼。
后厨,沈日辉手忙脚乱地劈柴、生火、烧水、糊面、煮汤。东屋,沈重磨磨叽叽地临摹练字。北室,沈明功半眯着眼,躺在床榻上歇息。南室,沈月然斜倚在床头,翻着古书,有一口没一口地啃莲蓉酥饼。
酉时三刻,吴兆容如同一阵旋风一般,推门而入,大声叫嚷。
“懒丫头你给我出来!”
沈月然蹙眉。
发什么疯?下午不还好好的吗?在外面受了什么气回来拿她撒气?
她换了个姿势倚着,翻眼扁嘴。
“娘子,怎么了?”沈日辉慌慌张张地闻声出来。
“怎么了?”吴兆容怒气冲冲,连门也不关,直奔西间而去,站在堂屋朝着南室就骂了起来。
“你还问我怎么了?今个儿要不是我出去一趟,看见了县衙的告示,你父子二人还要瞒我到何时?”
“沈日辉,我问你,你是不是早就知道?否则,昨晚你好端端地和我商量什么,揽下城头洗刷的活儿。就你那懒劲儿,就你那吃了上顿不管下顿的窝囊劲儿,要不是出了告示,你肯多干才怪!”
“你父子二人合起伙儿来骗我,这还让不让人活了。”吴兆容干嚎。
“娘子息怒,娘子息怒,听我说,听我说……”沈日辉笨嘴拙舌。
沈月然坐不住,趿拉着布鞋,打开房门。
“吵什么?什么县衙的告示?和我有关?”她粗声说道。
吴兆容见她露出不耐烦之色,想起那一摔,咽了咽口水。
旋即,她又抓住沈日辉的胳膊,直起脖子,“废、废话!当然和你有关,如果不是和你有关,我骂你做什么?原本为了公公的身子,相公的颜面,我这个当嫂嫂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处处忍让你这个懒姑子也就算了。没想到,压根儿就没有那么容易的事!县衙的告示上说了,年满十六不嫁,逾今五年者,要再罚银百两!你说,这百两银子咱们上哪儿弄去?而且,罚了一次,还要再罚第二次,谁知道还有没有第三次、第四次?你若一直不嫁,一直这么罚下去,沈家的苦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儿……”
“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呦,小姑子拖油瓶,相公和公公又合伙儿欺瞒,这日子还怎么过……”
“娘子息怒,全是我的错。”沈日辉连忙安抚吴兆容,“这件事爹爹与我的确是早就知晓的,不过那告示不过是三日前才贴出,我们也就早两日知晓而已。一直没有告诉你,是想着事已成定局,何必多一个人烦心?娘子快别恼。”
“就恼,就恼。”吴兆容撒泼,“早就知晓为何不告诉我?你还有没有把我放在眼里……”
“有,有,当然有……”
吴沈二人一个吵,一个哄,乱音入耳,沈月然满腹窝火。
她怎么觉得这告示摆明就是针对她的?
好些个适婚年纪的姑娘还有没有嫁出去的,何况她这个“老姑娘”?
好些个恨嫁的姑娘还有没有嫁出去的,何况她这个立誓不嫁的?
就像吴兆容说的,如若她终身不嫁,难不成还要罚一辈子?
嫁娶之事,本就是你情我愿,她不想嫁碍着谁的事了?
衙门想银子想疯了吧?
什么鬼告示?!
该死的适婚令!
“狗屁不通!”她气上心头。
吴兆容耳朵灵,反应快,“你骂谁,死丫头?”
沈月然正在气头上,“谁搭腔骂谁!”
说完,转身走进内室,呯地一声把门带上,双手捂住双耳。
“啊——”从来没有让她失望过的吴兆容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喊。
“让我去死!被小姑子指着鼻子骂,我这个当嫂嫂的还有何颜面待在沈家?老的老的不吭气,少的少的不言语,全由那遭雷劈过的死丫头任意妄为!爹爹啊爹爹,瞧您当初办的好事,为了一句指腹为亲的戏言,就让女儿嫁到沈家来。这下可好,您就等着替女儿收尸,白头人送黑头人吧……”
她哭喊着,向墙壁撞去。
沈日辉紧紧抱住她,“娘子”“娘子”地唤个不停。
听见动静的沈重也跑来,不过他并未踏进堂屋,而是扒着窗台冲沈月然扮鬼脸。
“喛,快来,沈家又有好戏瞧了。”一个妇人端着一碗捞面,倚着沈家大开的木门。
“真的?等等我——啧,挪个地儿,看不见了。”另一个妇人拿着一张油饼,兴冲冲地伸长脖子。
全都是一群吃饱了撑得、闲得找骂的主儿!
沈月然心中骂道,瞪了沈重一眼,气冲冲地拉开房门。
第九章 告别()
“够了!”
这时,沈明功走出北室,厉声喝道。
吴兆容的哭声戛然而止,看热闹的妇人屏住了呼吸,沈月然溜到嘴边的恶语也咽了回去。
坦白说,沈明功对沈月然而言,更多地像一个符号,一个沈家长者的符号,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父亲”。
如果说与沈日辉的兄妹关系还能用“冷淡”来形容,那么与沈明功的父女关系,根本就找不出一个合适的形容词。因为,她根本就不觉得她和沈明功是父女。
这五年来,她和沈明功说过的话屈指可数。
无论她五年前的誓言对沈家造成了多大的影响,无论她整日里待在家里做什么,无论吴兆容对她明里暗里怎么指桑骂槐,沈明功永远是沉默寡言,不苟言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风雨不改。
沈明功给她的感觉甚至像一个没有情绪的人。
他不曾指责过她,也不曾劝说过她。他不曾埋怨过她,也不曾安抚过她。
他既不像一个慈父,也不像一个严父。
所以,与其说她和吴兆容一样对沈明功有一种敬畏,不如说是一种距离感。
太陌生了……
沈明功佝背偻腰,眼球晦暗,不怒而威。
“如果是因为银子,家嫂不用担心,我会想法子。”他平静地说。
吴兆容一怔,圆润的脸上浮现出一抹不易觉察的笑意。
公公这话的意思是——果真还藏有巨款?
“是,是,娘子不用担心。”沈日辉连忙接话,“爹爹与我已经去过衙门,找文书说了洗刷城头的事。这次罚款一直到年底才缴清,所以银子一定能凑得齐。”
凑得齐?吴兆容翻了个白眼。
凑得齐的意思就是说这百两罚款得从沈家父子的工钱里扣、从沈家的日常开支里挤或者开口向哪个熟人借?
公公是不是怕她再要拿去百两才肯罢休,所以才不敢泄露尚有巨款一事?
一定是!
吴兆容整了整容,看了沈月然一眼,道,“瞧她那倔样儿也知道,嫁人是没戏。既然如此,此事宜早不宜迟,若是有银子,就赶紧缴了罚款,省得误了期限,让衙门找着借口生事。”
“那是,那是。”沈日辉又连忙接话,“若是有银子,当然早早缴了罚款,关键是没有。”
“你是没有。公公也许——”吴兆容挑了挑眉,如有所指地看向沈明功。
沈月然这才反应过来,吴兆容今晚闹这一出是为了什么。
银子。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丛浩和宋婷为了金胜的财产能够推她坠楼,吴兆容耍这点儿小伎俩算得了什么?
“没有。”
反应过来的不止沈月然,还有沈明功。
他依然平静,清晰地吐出两个字。
吴兆容陡然变脸。她觉得,自己是当众挨了一个“耳光”。
不待吴兆容发作,沈明功又甩下一句话,“你如何做一个嫂嫂,如何做一个妇人,是你个人的德性,是沈家欠你的,我一个‘不’字也不会说。可若你再信口开河,诅咒吴监正,别怪我替他管训子女。”说完,他不看任何人一眼,转身返回北室,并关上了房门。
吴兆容这下终于明白,她挨的绝不仅仅是一个“耳光”……
“你——”
她不敢冲沈明功发火,却敢指向沈月然。
“我怎么了?德性!”沈月然懒得再和她多说,和沈明功一样,转身回屋关门。
“她、她——”吴兆容第一次张口结舌,气得两眼翻白。
“娘子息怒,娘子息怒。”沈日辉老生常谈。
“嗳呀,沈家公是什么意思?沈家欠沈家嫂子什么了?”
“谁知道?这下沈家嫂子不好过了。”
……
门外的妇人依旧嚼着舌根。
皎洁月光下,沈重隔着窗棂,冲沈月然竖起小拇指。
她一阵心烦,走到窗前,推开沈重的小脑袋,呯地一声关上窗子。
按说沈明功刚才那样说吴兆容,她应该高兴才是,为什么反倒觉得堵心?
西北风沙之大,她是早就领教过的。洗刷日夜裸露在外的城头,更是无比艰苦、肮脏、危险的活儿。
否则,衙门那么多衙役怎么不做,要出银子包给外人?
百两,百两——沈家父子得干多少个日夜才能凑够这百两?
该死的适婚令,该死的朝代!
沈月然拿起早就变冷的莲蓉酥饼,泄愤似地塞进嘴里。
咬了两口,又呸呸地吐出来。
做馅饼五大忌讳,一忌(面)发太过,二忌馅干柴,三忌甜(咸)到齁,四忌皮不匀,五忌烤过头,这五忌梅家酥饼全占了,怎的倒门庭若市了?
******
那晚之后,吴兆容又寻死觅活了几次,还煞有介事地请来郎中瞧心病,除了沈日辉日日瞻前顾后地伺候,沈家其他三人权当没有这回事儿一般。
洗刷城头的活儿很快包了下来,剩下的就是开工。
吴兆容见闹了几日,沈明功始终不肯和她再多说一个字,自觉无趣,慢慢也就消停了。
沈家的日子又恢复平常,沈月然依旧吃了睡、睡了吃,沈家父子依旧早出晚归,沈重依旧磨磨叽叽地练字,拖拖拉拉地去学堂,吴兆容依旧躲在后厨偷吃。
时间如白驹过隙,很快到了七月底。
这一天,梅采玉来找沈月然。
“上京?”沈月然问道。
梅采玉点头,“是的,上京,明日就走。”
“这么急?”
五年来,梅采玉是她唯一的朋友,也是她唯一的善意。她走了,她强烈地不舍。
梅采玉握住她的手,流下两行清泪。
“我也不想这么赶,可是那人是跑船的,时而在家,时而不在,亲戚算好了日子,要我们务必初十之前赶到,否则误了见面时刻,还得再等一个月。爹爹昨晚草草收拾了行装,今个儿去面铺、糖店讨了尾款,明日一早就出发。”
梅长生托亲戚去京城为梅采莲寻亲的事有了回音。一个名叫赵安扬的船工看了梅采莲的画像和八字,说只要梅家不嫌他身材矮小,时常不在家,愿与梅采莲结为秦晋之好。梅长生收到回信大喜,即刻准备上京。
“那你们还回来吗?”沈月然问道。
第十章 贵公子()
“……”梅采玉不语。
沈月然黯然。
采玉不说,她也明白。虽然梅家只说此次上京是为了梅采莲的亲事,可是这一走,八成不会再回西北了。像梅长生这样的手艺人,去哪里都可以一样生存。当初从西南来到西北,要不是因为丢失的银两一直下落不明,或许早就离开文池。这一次,举家赶往京城富庶之地,更没有回来的道理。毕竟,京城繁华,人密,梅家的酥饼在那里或许可以卖得更好。
分别在所难免,二人相对垂泪,忆了些往事,梅采玉道时候不早,抬脚告辞。
送出门槛,梅采玉踌躇片刻,指了指沈家后巷。
沈月然会意,带上大门,二人来到无人处。
“月然,这件事我只能拜托你,除了你,我再也没有可以依托的人。”梅采玉压低声音。
“何事?”沈月然不由禁张起来。
梅采玉并非小题大作之人,能让她这般小心,肯定是不一般的事。
梅采玉却突然忸怩起来。
她绞了绞衣角,红了脸,道,“往年每到八月初十,都有一位外地的贵公子来梅家买饼,我二人虽然说过的话语了了,可是我、我……我也知道他、他……喛,今次这一走,人海茫茫,再想相遇,谈何容易?可若不走,万一从此与爹爹失散……我想来想去,决定留个字迹,写下个去处……就算见不着,只当发梦一场,了无遗憾。”
原来是这样!
沈月然噗嗤一声笑出来。
一段话虽然被梅采玉说得支离破碎,可她还是听明白了。
一个郎有情,一个妾有意,只差一层薄纸没有捅破的时候,一方却要远行,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如若能帮自己的好姐妹成就一段姻缘,为何不帮呢?
她莞尔,“我就说嘛,一定是动了春心,看上哪家公子,还不承认呢,嘻嘻,这下招了吧,想让我替你做什么?”
梅采玉嗔怪地看她一眼,从怀中掏出一只香囊和一纸信笺。
“我想让你把这两样东西交给他。”
沈月然接过香囊和信笺,心中一哂。
梅采玉性情伶俐,为人周全,唯独女红一项,实在不敢恭维。
两只鸳鸯硬生生地被绣成两只野鸭,形态怪异。
她面露难色,“可是,我从未见过那位贵公子,如何帮你?”
“这好办。”梅采玉早有准备地接道,“那位贵公子好认得紧。第一,他一定是初十早晨巳时左右前来,第二,他一定骑一匹白色骏马。那日,你只要在饼铺附近见到这般装扮的男子,问他是不是打算买二十只梅家的豆沙饼,他若说是,只管放心将东西交给他就是。”
“这——”沈月然想了想,“他可有何体貌特征,我怕认错了。”
“不会。”梅采玉自信满满,“你绝不会认错,他面上就写着‘贵公子’三个字。”
沈月然无奈,只得收起香囊和信笺。
二人走出小巷,梅采玉转身离去。
沈月然怔怔地望着梅采玉的背影好一会儿,垂下眼眸,返回沈家。
人生聚散浮云似,回首明年。
何必尊前。
怅望星河共一天。
她这个穿越而来的人,是不是就应该得过且过?对任何人、任何事不带一丝留恋?
她轻叹一声,抬脚推门。
——咦,不对,刚才明明带上门的,这会儿怎么是虚掩着的?
心思转动,暗自咒骂,偷吃又偷听,无聊!
“文池的三大‘老姑娘’一下走了俩,剩你一个可怎么办哟。”吴兆容抓一把瓜子,倚着东间的门槛,挑眉笑道。
沈月然笑眯眯,阴阳怪气,“吃嫂嫂的,喝嫂嫂的,用嫂嫂的呀。”
吴兆容气得一把把瓜子扔出去,甩手回屋。
******
梅家说走就走,值钱的家当变卖了,带不走的也就留下了。梅家饼铺,梅家宅院,连把锁都不曾落下,可见梅长生是不打算再回西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