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聊斋志异同人)家养鬼怪 作者:分野-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十二章

两个小时后,喻词跟着喻先宁到了勿言寺山门所在的石板街上,老街两边一家挨着一家的全是店铺,市里别处找不到卖的基本在这里都找得到,种类很多,来逛的人就少不了,加上正好中午饭点过后,还有很多散步消食的。
本来学生们都喜欢来这一片玩,喻词也不例外,但今天不一样——
喻先宁长得很漂亮,一米六五的个子不高不矮正好,瓜子脸大眼睛,懂保养还懂装嫩,看起来就像喻词的姐姐。
她穿着条拼布花裙子,紧身T恤外面套着件黑色小外套,头发高高地盘起来,脚下蹬着一双小皮靴,漂亮又时髦,有着真正的女大学生穿不出来的成熟感。
“四姑姑……”
喻词一次次地想把胳膊从喻先宁的两只爪子里抽出来,却被死死地抱紧。
喻先宁瞪他:“叫姑姑的时候小声点!”
喻词压低声音:“你本来就是我姑姑……”
“你打车钱谁付的?”喻先宁一脸你小尾巴在我手里的得意劲:“我要是不帮你,你现在能吃得饱饱的跟着大美女逛街吗?早被开车的拉到野外一刀宰了!身上没几两肉,卖你换油钱都换不回来。”
喻词抗议:“……这么说我比你值钱。”
论体重的话。
喻先宁半拖着喻词往前走:“美女跟肉猪不是同一概念,卖你要称斤论两,卖我嘛……得按克拉算!”
“……”看在目前确实没有第二选择的份上,喻词忍了。
喻先宁就是这脾气,不像长辈,最小的五姑姑比她有架子多了,不过亲戚们家里的孩子出了不好跟父母说的问题,找的都是她,因为她嘴巴紧,还对小辈特别好。
但现在喻词有点后悔跑来找她了。
上课时间出现在校外,还穿着校服逛街,已经够别扭的了,还被喻先宁像女朋友一样紧紧地挽着胳膊,他觉得浑身上下都不对劲,幸好校服外套也掉在家里,身上没有校徽稍微地宽慰了一下心情。
走过百多米长的小街,喻先宁拉着他进了一家瓦头顶挑布幡的香烛店,一进去就高声喊:“刘叔,我昨天送过来的观音开好光没了?”
木头柜台后面坐着一个带黑框眼镜的男人,约莫六十上下,拿着一份报纸正读得津津有味,抬头一看,顿时没好气:“你当那是其他小摆件?佛像最难开光,才一天就跑来要!”
喻先宁笑起来,放开喻词走到柜台前面的一根凳子上坐下说:“我急用嘛!”
刘叔露出怀疑的表情,喻先宁笑着回头,对喻词招手:“过来叫人,这是你刘爷爷,我从香港给你请的玉观音就是托刘爷爷送进庙里去开光,亏你刘爷爷面子大,要不自己拿的东西人家根本不理会,想要开光的就只能买里边卖的那些,我看都是生产线下来的,就算真的开过光也好不到哪去。”
刘叔责备道:“瞎说,开过光的东西哪有不好的。”
口气是责备,可是看他表情就知道他跟喻先宁的关系很亲近,所以喻先宁才敢信口开河,知道刘叔不会怪她:
“这是我三哥家的小刺,大名喻词,我们都叫他小刺,老喻家的独苗苗,要不是有他,喻家这一辈就是金线吊轱辘——断了根了,差点被全家上下宠坏,看在还挺乖的份上,我才给他请了那个玉观音,带着让我爸放心点,要不每次打电话过去就念,小刺好着吧……小刺怎么啦……孩子又没有养在我面前,念得人心怪慌的。”
喻词走过去叫了声刘爷爷,刘叔托托眼镜,莫名其妙地盯着喻词看了一会,然后放下报纸站起来:“既然你们来都来了,那跟我进去问问,看他们卖不卖我这个老头的面子,今天就给开光。”
喻先宁满脸高兴:“我怎么敢劳动刘叔亲自去要啊!”
刘叔“嗤”一声:“少给我装!你不拿到观音给孩子带上,能放过我?”
“看您说的……我良心可好了……小刺跟着。”
喻先宁跟刘叔并肩走着,回头招招手,喻词就跟在他们身后走出香烛店。
刘叔嘱咐隔壁帮他看一会店,带着两人直奔勿言寺山门。
勿言寺占着一个小山头,在这个四面环山的城市里,这座山头确实称得上小,方圆不过三、四里。从山门进去走不多远就开始上坡,过了大雄宝殿再往上走两层就到山顶了,寺里的房子是后来修的,可树却都是几百年的参天大树,很清幽静谧,不知什么地方的缅桂花香萦绕在鼻端,沁人心脾。
刘叔带着喻先宁和喻词绕过大雄宝殿,直接到后面的精舍,这地方不让进游客,但刘叔熟门熟路的带他们进去,也没有工作人员阻拦,像是非常熟悉。
喻先宁和喻词都是在这座城市长大的,勿言寺不知道来了多少次,可他们还是第一次进这里。
一进精舍的院子,喻词就见到几棵有五、六层楼高的缅桂树,一丛丛的白花在绿茵里盛放,香味直冲进肺腑,让人觉得全身上下都被这股花香味儿冲洗了一遍。
缅桂树下的石桌旁坐着一个中年和尚,刘叔一看见这位和尚就对喻先宁说:“有缘啊!演明师父在!”
喻先宁知道事情能办成,忙走过去跟这个演明师父自我介绍。
大人们说话一般没小孩什么事,尽管喻词今年也十七了,再过一年就算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可显然在这三个人面前他仍然是最小的,问候过长辈站一边就行了。
院子里的凳子不够坐,石桌旁边的竹椅刚够让三个长辈坐下,喻词站着听了一会,开场还没完,看没人注意他就绕着缅桂树看。
这么大的缅桂树还是生平第一次见,树冠把整个院子都包进来了,葱葱茏茏的,可是一点都不妨碍阳光洒落下来,既能遮阴,又不会显得阴森黑暗,果然是长在寺庙里的树,再大都不会吓人。
喻词走到最远端的时候,刘叔看了他的背影一眼,忽然结束寒暄对演明师父说:“我知道佛像要等法会才能开光,可是演明师父,老朽跟这两位小友关系匪浅,能不能看在老朽的面子上破一次例,今天就把那玉观音……”
演明师父愣了一下,眼睛看向二十几米外的喻词,喻先宁觉得奇怪,跟着看过去却没看出有什么问题。喻词仰着头看树上的缅桂花,修长的身材像画卷上静立的仙鹤一样美好,身后是圆形的月洞门,红墙黄瓦青石阶,这样幽静古老的环境,他本该格格不入,可偏偏没有丝毫的违和感,怎么看怎么赏心悦目,看到这样的侄子,喻先宁很骄傲,却忽略了刘叔和演明师父交换的一个眼神。
演明师父犹豫了片刻就答应下来,然后给他们端来一壶茶和三个杯子,到别处开光去了,似乎给玉观音开光需要做足全部程序,穿袈裟,到开光室念经等等,一下子搞不定。
等待的时间里,刘叔才说这位演明师父是勿言寺的主持,佛学院的高材生,地位很高,让喻先宁和喻词很是吃惊了一会——看人家说话没一点架子,还以为是随便什么小和尚,幸好没有冒犯。
等了一个多小时,演明师父才拿着玉观音出现,还在刘叔请求下给喻先宁和喻词摸了摸头顶,没收开光的钱,仍然脾气很好的样子。
喻先宁过意不去,跟着刘叔出来的时候跑进大雄宝殿往功德箱里塞了两千块钱。
不知道是不是开光真的有用,喻词带着玉观音回家时连胆都壮了不少。
喻先宁给了侄子几张钱,喻词还是打车回的家,刚下车,的哥喊:“嗳!你的包掉在车上了!”
喻词莫名其妙地回头看,他出门就没带书包,哪有什么包可以掉?
出租车后座上放着一个布包,一看就是女人用的。
“不是我的。”
“咦?”
喻词没再管这事,进小区去了。
的哥打开车门,把那仿古样式的小布包拿到前面打开看,嘴里还自言自语:“早上没拉着女客,哪来的……”伸手进去一掏,掏出一把金项链、玉镯子,甚至还有几块金条,金条上面有“祥云珠宝”、“999。9”和“一百克”等字样,他的话戛然而止。
四下打量,没有人注意他后,这个的哥忙把东西塞回布包里,然后再塞到他腰间的挎包里,仔细拉好拉链,随即把车驶离佳士龙庭小区。

第十三章

喻词提着一袋子胃药回到家的时候何婉已经先到了,喻先宁打过电话给喻词找借口,所以何婉还以为喻词胃疼请假……看到喻词拿着的药,何婉更加不会怀疑两个人在联手骗她。
胃病最忌讳吃饭不规律,所以关心了几句后何婉就忙着下厨做饭去了。
家里很平静,仿佛小翠只是喻词的幻觉,喻词自然没糊涂到真那么想,乘着何婉没留意,悄悄把在勿言寺买的一小本金刚经压在电话机下面。
不知道开光到底有没有用,但家里多了这本金刚经,脖子上挂着玉观音,好歹让喻词感觉舒坦了点,这种情况下他可没心情做题,就打开电视看新闻。
电视上在放的这档节目叫都市纪实,为了吸引收视率,节目组的记者经常飞奔来去,根据提供的消息赶到现场做报导,有时候跟着警察抓抢劫犯,有时候跟着老太太上市场调查问题猪肉什么的,经常招惹到狠人,被人追打,极富趣味性。
电视上的女记者正在播报一则新闻:
“我在的位置是长宁路佳士龙庭小区和昙华区苏宁电器之间,永兴路的交汇路口,这是一个丁字路口,就在十几分钟前,这里发生了一起车祸,从昙华寺开往市西站公交车场的169路公交车在这里和一辆出租车相撞,公交车上的司机和乘客全都安然无恙,但是出租车的左侧车头基本已经损毁,司机现在还在里面,警察已经赶到事故现场,120急救车也在路上,据现场目击者讲述,事故原因是出租车闯红灯,169路公交车来不及刹车撞到出租车左侧前部……”
摄影师扛着摄像机挤进车祸现场,现场赶到的警察只有两个,还来不及隔离人群,穿着市公交公司制服的公交车司机和一些乘客站在事故车辆周围,人人一脸惊魂未定的样子,还有不少围观的人,十分混乱。
很快电视里就出现出租车驾驶座一边的镜头,出租车司机的头卡在方向盘上面,前挡风玻璃上撞裂了一大块,还沾着血迹,一看就是没系安全带,在撞车瞬间冲出去撞的,那脸上满是血。
因为血污遮盖,喻词没有发现他就在不久前才见过那张脸。
这天喻先明因为单位上临时出差,这种出差当地接待的会准备好宾馆房间,什么都不用回家拿,所以白天已经飞走了。
晚饭时何婉问起喻词的自行车,喻词只好撒了个谎,借口捷安特骑了几年不好骑,重新换了一辆美利达,何婉责备了两句,翻钱包又给了喻词一千块钱,喻词怕被怀疑,只好把这十张票子挤进他不见少只见多的零钱里,一看,虽然不算厚,也赶得上这个城市的月平均工资了。
这么多钱,要么约人出去玩两天好了,当做松弛一下神经……梁少洵好像十分热衷户外运动,不如去户外,还可以叫梁少洵把苏琳也带上,希望三个人能恢复到以前的关系,否则苏琳总这么躲开他,感觉很不习惯,尤其是单独和梁少洵在一起的时候总觉得不太自在。
晚上七点多,梁少洵过来送试卷。
梁少洵对喻词家的熟悉度,跟喻词对梁少洵家的熟悉度成正比,不需要喻词动手,梁少洵自己打开鞋柜翻拖鞋穿。
然后,他就看到了那双明显不属于喻词一家三口任何一个人的绣花鞋。
“阿姨,新买的布鞋好漂亮!”
何婉一愣,然后才急忙解释:“不是我的,我怎么穿得出去,是小刺四姑姑的,对了,小刺,她的鞋子你别忘了提醒她来拿。”
喻词随口答应着,手指头放在衬衣衣领里边,摸着挂在那的光滑的玉观音——
那双鞋尽管符合喻先宁的喜好,可他就是有种说不出来的直觉:那应该不是四姑姑的鞋子……
“你看这个,周六一早出发,周日晚回来,星星谷短途户外游。”
梁少洵凑过来,一边看着显示屏上星星谷两日游的简介,一边用根指头挠着脸颊侧面的一颗痘痘。
“我听人说起过星星谷,据说很好玩,可以玩漂流,水特别好……嘶!”
看着梁少洵陡然跳起来的眉毛,喻词一下子没忍住笑出来:“哈哈!你……挖得好干脆!哈哈哈!”
恼羞成怒的梁少洵弹飞手指头上的“豆”,把喻词坐着的椅子一转,让喻词背对着他,在喻词想起反抗前已经被卡住了脖子:
“赶紧求饶!否则今天结果了你!!”
喻词却笑得越发嚣张,要不是梁少洵的胳膊挡着,他估计就笑滚到地上去了。
“哈哈哈……好大的坑!哈哈……钟雯雯上次挤一脸血,你想打破她、她的记录……哈哈……”
钟雯雯有一次课间挤痘痘,挤出来以后以为没事了,结果上课上到一半,老师点她名叫起来回答问题,她一站起来全班都疯了,虽然没喻词说的夸张,但是血从脑门上一直流到嘴唇上边,她还一无所觉,成为一班最大的笑话。
梁少洵想起钟雯雯当时茫然四顾的表情,忍不住也笑起来,只是嘴里不肯软。
“笑啊!我看你笑多久……”
不轻不重打上肚子的拳头显然没有起到威慑作用,喻词连挡都懒得用力,随手一拨,梁少洵的手往下一撞,鬼使神差的碰到了下面某个地方。
喻词猛抽了口气,浑身一僵不会动了。
其实只要梁少洵把滚烫的手拿开,随便说点什么就过去了,或者像二班几个妖孽那样,故意揉几把做出姿态来,这种事情顶多就是同学之间的玩笑,并不会往上升华,但是喻词没动,梁少洵也没动,房间里一下子安静下来。
何婉在厨房里听到儿子房间里的笑闹声突然停止,一点没有想到里边是个什么情形,还以为闹完之后两个孩子继续做题去了。
正因为喻词和梁少洵一向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双方家长才放心让他们在一起从来不加干涉。
添了点水继续蒸着天麻,何婉就回客厅看电视去了,根本想不到喻词房间里有什么事。
……
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开始的,短短的几秒,也许是十几秒,梁少洵动了起来,而且还是两只手一起。
他下面的手隔着裤子轻轻地揉,而放在喻词脖子上的那只手从松开的衬衣衣领探进去,起先只是若有若无地试探,在没有被拒绝后,整只手掌贴到了肌肤上,用不轻的力度揉捏起来……
呼吸开始以听得见的分贝加重,交错得越来越密集。
喻词十分艰难地干咽了好几下,才困难地叫出几个字:“梁少洵……”
梁少洵吐出的气息滚烫,烫得喻词一个劲地想躲开,可是他本来就陷在带扶手的椅子里,还被从后面抱紧,梁少洵一往前倾,宽厚的身体就把喻词整个笼罩住了。
感觉到手下面的变化,梁少洵才低哑着嗓子问:“要不要?”
喻词没回答,好像说不出话来,梁少洵试着拉动拉链,却没想到那细微的声音一下子刺激到喻词,喻词一把推开他的手臂,脚步不稳地站起来往外面跑:“我、我去厕所……”
“鱼刺!”
“咔嗒”一声,房间门被重新关上,梁少洵一脸苦笑,隔了会摊开双手靠回椅背上——需要降温处理的可不止喻词一个人。
……
喻词脸色不太正常地走回房间时,正好听到梁少洵最后一句话:
“你们卖的?那就太好了,帮我带两个新睡袋,钱我明早和团费一起带过来……七点半桃源南门,不会迟到的!再见!”
桃源南门……星星谷短途户外!
喻词忙问:“你给谁打电话?”
梁少洵歪着嘴巴笑,哼着王力宏的“唯一”收好书包,经过喻词身边时伸手拍拍他:
“明早七点小区门口见,记得带学生证和泳裤。”
喻词不满:“喂……”
梁少洵用四个字堵住他的抗议:“苏琳也去。”
作为提出请客的人,喻词不好再说什么,如果苏琳也去,那么梁少洵至少有百分之八十是苏琳的哥哥,其次的百分之二十才是他的同学兼好友,刚刚……刚刚什么也没发生!自欺欺人地这么想着,心乱了又乱的喻词忽略了梁少洵挂断电话前那句话里透露出的信息,直到第二天早上七点二十八分,站在桃源南门见到其他参团的人时,他才发现苏琳绝对不会出现了!
梁少洵这个诈骗犯!!!
“苏琳比我们早出门?”
“可能又回去了吧……”
“她来散步?”
“梦游!”
“……”
对梁少洵的脸皮厚度,喻词得承认过去十几年他一直看走眼了。
“你不去补习小心被请家长!”
“我昨晚给袁老师打过电话,说陪你去野外散心,她还叮嘱我们注意安全。”
“……”
 
第十四章

隔了一会。
“不带苏琳,小心她翻白眼给你看!”
“从她叼着奶嘴我就开始看她的白眼,早就习惯了。”
“……”
再隔一会。
“我跟你说,昨晚是个……”
“误会?”
“你明白就好。”
“明白!当然明白,你不讨厌,还有点喜欢。”
喻词跳起来:“梁少洵!你滚蛋!!!”
在车前部唱歌活跃气氛的副领队“山楂姐”差点被喻词吓得唱跑调,领队的“山楂哥”立即起哄:“谁要滚蛋?等我把车停稳!这个小山坡可好滚了!!”
满车坐着的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全团人数的百分之七十,一听就跟着起哄笑闹起来。
别说,路经的这一片山坡长满了秋日的黄草,看着还真的特别漂亮,一车人闹闹哄哄的,真的让山楂哥把车停下来,抓相机提水壶的全部走下车去玩。
山楂姐一下车就亮出好嗓子,比在车里还放得开地唱起来,她的歌声和没有污染的清风一下子把城市的束缚解开,跟着父母来的两个小孩尖叫着顺着山坡往下跑,山楂哥甩开大步,几步就跑到孩子们前面去开道,落在后面的两对年轻夫妻放下心,也欢叫着跟下去。
还有几个穿着冲锋衣的年轻男女站在车门边调相机,女的连声催着男的快点,阳光下的小山坡实在太有诱惑力了。
梁少洵一下车就站在草坡边上,伸脖子看最下面的溪流,听到后面跟来的脚步声说:“真不错,我看在这扎营就挺好的。”
旁边曾经来过的一个男人说:“星星谷里边更漂亮,有好几个瀑布,营地就在河边,晚上听着流水声入睡,那才美!”
“还有多远?”平时很少坐几个小时的车,连梁少洵这样体格很好的人都觉得有点倦,主要原因恐怕是道路状况不佳,从下高速后就走的土路,颠得要命。
那个人心情很好地说:“这里进去不到一个小时了,下车以后步行一个半小时到营地,路不远,你们学生肯定能吃得消……哈!”
梁少洵还没搞明白对方的语气转折是怎么回事,就被一股大力一推猛地朝前面扑出去,然后大叫着滚下坡,滚平了一溜草皮……
喻词站在梁少洵刚刚站的地方拍拍手:“滚蛋吧!”
旁边的人差点笑抽。
他们的年纪跟其他人差别不是很大,两个人都长得顺眼,还能闹能唱能蹦跶,等重新回到车上,其他人已经记住了他们的名字,当然喻词是“鱼刺”,梁少洵还是梁少洵……
没过多久,抵达河边的营地时,梁少洵的外号变成了“鱼刺家小攻”,因为梁少洵坚持负担两个人所有背包的举动招来的。
一个半小时的山路,喻词全身上下就只有放钱的腰包,而梁少洵背后背着一个80L的登山包,胸前还反背着一个40L的包,俩人对比相当明显。
尤其那一群白领里的男性都做不到替女伴如此的情况下,更显得突出。
喻词好几次想抢包,可又觉得真那么做了,反而会让人觉得欲盖弥彰,干脆随梁少洵去。
扎营之后就是漂流,河道能漂流的只有几公里,但因为水很清澈漂亮,玩得很尽兴。
黄昏时回到营地,基本每个人都玩得一身大汗。
喻词如果能忽略掉总被人盯视的奇怪感觉,那么这一天算得上过得很好。
山楂姐领着几个不怕冷的女人到崖底的小瀑布冲澡,跟营地正好隔着一片树林,而不怕冷的男人们没那么麻烦,在帐篷里换上泳裤,出帐篷走几步就可以跳下水。
十一月的河水,还是山林里流出来的,温度远比城里自来水龙头流出来的低,大部分人冲掉汗水就爬上岸了,有些肚子饿的跑去帮山楂哥做饭,生火的木头是进山时沿路拖来的,米和菜则是城里买好背进来的,水则直接取上游的河水。
山楂哥蹲在河边洗白菜时看到梁少洵和喻词还泡在河里,故意大叫“菜里有好多虫”,吓得两个学生急急忙忙爬上岸才知道上当,又惹来一通善意的哄笑。
饭还要一会才能吃,身体好并不觉得冷的俩人就坐在河边石头上,把脚浸在水里。
山谷被两边崖壁夹在中间,头顶的天空还是明亮的蓝色,而山谷里已经渐渐黑下来,山楂哥在一棵大树下挂起防风灯,防风灯的照明范围很大,把十几个帐篷都笼罩在灯光里,越发显得河对岸的林子暗不透光。
不过只要别盯着对岸一直看的话,也不会感觉到什么。
晚风徐徐很是惬意,喻词深呼吸一下闭上眼睛,梁少洵伸手过来,拿起他脖子上挂的玉观音问:“什么时候弄的?”
“四姑姑去香港带回来的,昨天才拿去勿言寺开光。”
“我就说了,昨晚摸到……”
“梁少洵!”
“嘿~”
喻词抓起身上披的毛巾砸过去,梁少洵忙忙慌慌跳着逃走,连拖鞋也来不及套,被草地扎得“哎”、“啊”地叫。
“哗啦”一声水响,还有水溅到喻词身上,喻词扭回头一看,差点把眼珠子瞪掉!
那是……裸女吧……
虽说现在大部分人都聚到火边等开饭,他和梁少洵还在这呢!这女的也太奔放了!
水里白白的一大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