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在煤矿卖煤的那些日子-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哪天真的思考成熟了,跟领导们说一说。

    话说我们已经改制了,就应该在法律约束的范围以内,有多灵活有多灵活,这才能起到“表率”作用。

    ……

    好吧!

    思维有点乱,脑细胞有点不够用了。

    关键是想法有点太大。

    所以呢,现在还是别想了,给刘峰刚回个电话吧!

    不过,人家杨处说了一万吨确实是太少了。

    你按两万吨一个月签吧!

    2007年还有8个月,给你签16万吨。

    你兑现不了也没关系。

    当然了,这是你张小北来了,其他人来了,可没有这么大的“面子”。

    人家滨煤集团的合同,那是每年年初的时候就签一次。

    中间极少有补充合同的,除非是一些特殊情况。

    不过,张小北这个就属于特殊情况。

    这金盛集团的宣传力度这么大,现在金盛的人来做业务,支持一下金盛,也相当于支持一下改革!

    况且,真的是量不大,杨处都没往眼里放这个事儿,那别的领导就更不觉得是个什么事儿了。

    刘峰刚电话接通了,张小北说合同都谈妥了。

    刘峰刚说还是张总强大,办事效率这么高!

    张小北说,还有个事儿,得给你说一下,合同签多了,你要两万,给谈成三万了。

    然后又问,能不能吃得下。

    刘峰刚说没关系,目前的合同是一个月两万吨,但拉过港口来,可以卖给其他外贸商。

    能吃得下。

    而且我们刚起步,这以后要是做开了,量还有空间。

    没事儿,钱不是问题。

    有这句话,张小北就放心了。

    刘峰刚这人一般不说不靠谱的话。

    另外,人家平峰集团和滨煤集团的销售机制跟金盛也不一样。

    只要交了款,剩下的事情,就不用来回跑了。

    人家会根据月底月初的打款情况,总体给你排出装车时间计划表来。

    不用打电话,不用找人,提前就通知你什么时候发货了。

    另外,如果正式计划兑现不够,当然,是由于包括资金啊、客户库存啊,检修啊、铁路流向紧张啊等等这些情况造成的。

    这个时候,人家会在10号左右办理补充计划,然后通知你打款。

    然后再根据正式计划和补充计划的整体情况再重新作出调整安排。

    人家这两家,平峰集团属于计划挂靠单位,挂靠就是计划权挂靠在煤承公司名下,只交20块钱。

    滨煤集团直接就是计划单列单位,省属企业么!

    这太正常了。

    不过,杨处说了,承认车的情况自己想办法。

    嗯,如果承认车都办了,那真成了“一条龙”。

    张小北暗暗一笑,老刘啊,对不住了,这“点车费”我还得昧了你的。

    我不能坏了大行情啊!

    另外,张小北也问了,说一下子三万吨的量,你的钱啥时候能到位。

    刘峰刚说,钱真不是大问题,客户有预付的,自己手里也有一部分钱,三千多万的货款,铁路运输计划只要一下来,马上付款。

    三万吨的无烟喷吹煤,跟我们做两万吨的块碳,总体成本下来差不多。

    这一下,张小北放心了。

 第341章 小北成了“明星”了

    (全本小说网,HTTPS://。)

    第二天一上班,又是一条轰动的新闻。(全本小说网,https://。)

    省里的各大报刊媒体以“组合拳”的形式,对金盛的改制进行了最为广泛深入地宣传。

    《唐省日报》第二版,以纪实报道的形式,刊登了一片《资源整合图求大业》的文章。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报道了金盛集团的改制过程,副标题是《多元资本紧握手》。

    第二部分说的是金盛集团的发展现状,副标题是《充分凝聚扩张力》。

    第三部分说的是金盛集团的发展目标,副标题是《拓展一片新天地》。

    图文并举,说的是声情并茂,详细生动。

    这省报记着的手笔,是不一样啊!

    另外,《唐省经济日报》的第二版,以一篇名为《股份多元杂交,企业“基因突变”》的报道,刊登了对时任金盛集团改制领导小组的组长进行了独家专访。

    《唐省煤炭报》也刊发了一片文章,题目是《“靓女”先嫁,用“有限”换“无限”》,充分介绍了龙海县国企改制的初衷和人们对金盛集团的展望发展。

    《唐省工人报》刊发了一篇《资本联营,小县城“煤改”样板戏》的文章,介绍了金盛集团的改制成果。

    ……

    一时间,各种肯定的声音铺天盖地而来。

    金盛集团,已经成了企业改制的“排头兵”,已经成了唐省最耀眼的明星。

    张小北真的觉得,这以后走到外面,腰杆子都直溜了。

    提气啊!

    估计现在,金僧集团的领导们也是一个个地“自豪”得不要不要的吧!

    可是这个时候,张小北的电话响了。

    低头一看,是金永利打来的,这不赶紧就接起来了么。

    “金副总裁。”张小北接通了电话。

    “你小子这两天别在分公司窝着了,回柳沟煤矿待几天。”金永利一说这个话,首先是有事儿,第二是好事儿。

    “金副总裁,有啥好消息啊!”张小北试探性地问道。

    “今天的报纸都看了吧!”金副总裁这是铺垫呢,话说领导们都喜欢“铺垫”。

    “看了,这市里省里的反应速度好快啊,这《调查报告》的建议看来是真起到作用了。”张小北感叹到,这效率,哪儿找去?

    “看你小子挺聪明啊,怎么现在傻了吧唧的。”

    “真以为对金盛重新调查,就这么简单?这是省zhèngfu要把‘改革’大旗举到最高点。”

    “但是,一定要把情况摸到最仔细,最清楚。”

    金副总裁在电话那头笑着说道。

    “但是呢,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所以后天,省*****要来我们金盛调研一次,走一走,看一看。”

    “你们柳沟煤矿是刚刚投产的新矿,集团初步决定,参观的第二地点,就在你们柳沟煤矿。”

    “第一地点,是在集团机关。”

    “不过根据这位省*****注重现场调研的工作作风,很有可能根本就不来集团机关,直接去你们柳沟煤矿。”

    “张小北,你小子这下可是要出名了啊!”

    金副总裁说得很激动。

    可不得激动吧,省里的领导要来了,这是对企业改制最大的肯定啊。

    不激动激动,您对得起这大好的心情吗?

    可是张小北纳了个闷的:“金副总裁,这咋还跟我扯上关系了呢?”

    “哈哈,张小北,省*****指示了,说你们当初改制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些思想上的冲突。”

    “听说有一个年轻人,先是保护资料跳楼,接下来还陪着总裁共同进退,点名要见见这位年轻人啊!”

    “说说,你小子这不是要出名了吗?哎呀,搞得我这个副总裁都有点儿羡慕嫉妒恨了啊!哈哈……”

    这个笑声,多爽朗。

    “啊?!”张小北显然没想到,自己的“光辉事迹”都传到省里去了。

    不过想想也有可能啊,当时金盛是刚刚改制,唐省的企业总体改制也是刚刚起步,应该也是各级领导们关注的焦点。

    就金盛集团发生的这些事儿,估计都在领导们那里挂了号了,事情的来龙去脉那都是清楚的很。

    知道张小北的名字,嗯,不稀罕!

    “啊个屁啊!做好准备,迎接领导的调研。怎么干,不用我教你了吧!”说完,直接就挂了电话。

    好吧,这事情马虎不得,张小北立刻就办理了下矿工作手续,半个小时以后就坐在了柳沟煤矿销售处的办公室。

    而且换了一身蓝色的工作服。

    就耐脏耐磨,很结实的那种,上面还绣的有金盛的图案和“柳沟煤矿”四个字。

    换好衣服直接就把郭想和李志强叫了过来。

    说从今天起啊,销售处的人上班,都得穿这个。

    还有啊,对我们的办公楼和现场进行一次大扫除,跟调度车间和洗煤厂协调好,货物的堆放合理一点。

    另外就是,现场发运秩序一定要维护好,要更加有效率。

    最后了,说省里领导要来考察,都精神这点儿,去吧!

    刚刚布置完,电话又响了,是柳沟煤矿办公室主任的电话,电话内容很简单,半个小时以后,矿部大会议室开会。

    嗯,这是矿上要总体协调部署了。

    这一下子,全柳沟煤矿上上下下都动起来了。

    挂条幅的,搞卫生的,制作宣传版面的,重新整理档案资料的……

    哎呀,忙得是不亦乐乎啊!

    矿长说了,事情办好了,这个月奖金多发300,搞不好,奖金扣300。

    一颠一倒,600块钱呢,劲儿大着呢!

    话说,这么好的大喜事儿,多少年才能遇着一回啊。

    那领导们天天就在电视里,这要见真人了,能不开心一回?

    所以啊,全矿上下张灯结彩,就跟特么矿长要结婚似的,就差贴个大红喜字了——话说是得好好“操办”啊!

    另外,矿长特别交代了张小北,到时候“领导”到了现场,你小子就跟在我屁股后边儿,哪里都不许去。

    是啊,这次不能乱跑啊,领导可是点了张小北的名了啊!

    张小北点头哈腰满脸堆笑,一下子说了三个“知道了”。

 第342章 一声含泪的道歉

    (全本小说网,HTTPS://。)

    4月30日上午,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刘向波,包括所有的高层管理人员,全部西装领带,齐聚柳沟煤矿。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柳沟煤矿就是矿长和安全副矿长作为代表。

    再有就是张小北了。

    集团的中层管理人员和矿上的其他管理人员都统统在岗,安心工作。

    这种接待领导考察的事儿,别老想着往前面凑。

    上午10点,三辆小汽车滴滴鸣叫着开进了柳沟煤矿。

    一看是“唐o”的车牌,刘向波带领一帮子管理人员,赶快迎接了上去。

    领导来的时候说了,不用什么开道,不用什么执勤。

    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去,反正就是上午。

    对,就不给你们大张旗鼓搞阵仗的机会。

    好吧!来人正是唐省*****孔清荣同志。

    孔清荣,何许人也?

    这可是唐省赫赫有名的“改革急先锋”啊。

    80年代的时候,孔清荣同志曾经担任过唐省唯一改革试点县的县高官。

    当时,孔清荣同志根据这个县的实际情况,天天进工厂,下田地,和工人农民打成一片,充分了解了各种实际情况。

    听取老百姓的想法,还主动找路子让老百姓把想法付诸实践。

    愣是在几年内,让这个贫困县实现了“咸鱼大翻身”。

    这个县一年的经济总量,相当于周边十多个县的经济总量。

    这家伙,了不得的人物啊。

    对了,“zhèngfu搭台,群众唱戏”这八个字,就是打这儿来的,他的嘴里说出来的。

    还有,后来有一位作家写了本书,就是根据孔清荣同志的事迹来的。

    一下子成了这位作家的成名作。

    后来,这本书还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之后从90年代起,一直到2000年前,孔清荣同志一直致力于改革创新之路,在唐省的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那一干就干了整整十年。

    再后来又去晋州市担任市高官,晋州的企业改革和投资环境,也是治理的有声有色,政治生态也是全省闻名。

    现在这*****,也才干上没几年。

    可以说,孔清荣同志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风云人物,更是一代改革人物的缩影。

    这样的人物来金盛调研,一点儿都不意外。

    孔清荣同志和金盛的各位管理者一一握手,最后是张小北。

    孔清荣同志先是扶了扶眼镜,然后伸出手来说道:“你最年轻,肯定就是张小北吧!”

    张小北双手紧紧握住了领导的大手,一个劲儿地点头啊:“是的,孔副主席,我就是张小北。”

    没想到孔清荣同志哈哈一笑,说年轻人了不起。

    然后又对一众管理者说道:“你们搞的好啊,我是来学习来了。”

    接下来就是现场参观,现场的第一步就是井下生产。

    刘向波说:“领导,您年龄大了,井下很潮湿,很阴冷,要注意身体啊!”

    这意思是,能不下,您就别下了。

    可孔清荣同志扭过头来:“怎么?看不起我老头子啊!”

    “田间地头,工厂一线,我哪里没有去过,煤矿我也不是第一次下。”

    “猪头不烂慢慢煮,当官不能怕吃苦。”

    “再说了,国家主要领导人都到达过煤矿井下一线,我这算什么。”

    说完直接朝着井口就去了。

    这还了得?剩下一大帮子人呼啦一下就跟上去了。

    好吧,穿上军大衣,带上安全帽,发了矿灯,坐上猴车,一个个就往矿井深处去了。

    对了,啥是“猴车”呢?

    通俗一点,就是为了节省体力,下井的工人乘坐的一种运输工具。

    人是半蹲半坐在上面的,跟个“猴子”一样,所以叫“猴车”。

    这下了猴车,又走了两个小时,才到了工作面。

    一路上,孔清荣同志吩咐刘向波,不许打招呼,该怎么干就怎么干,我要看真实情况。

    张小北这可是第一次下井啊,井下的硬化工作挺好,支柱什么的看起来也很粗壮,顶板也很好,一路上都没有煤渣儿掉落。

    就是冷,井下一直需要通风,你得把新鲜空气送进来啊。

    然后下面还有除尘洒水设施,潮得很。

    要不然说阴冷潮湿呢。

    这下井的工作人员,一年四季都离不开秋裤的。

    可是孔清荣同志的脚步那是真利索啊,后面有两位副总都快跟不上了。

    一路上走走停停,看看问问。

    不过显然是很满意,孔清荣同志还说了一句:“这个矿井的总体布置还是非常合理的!”

    什么?行家?

    懂煤矿?

    了不得啊,张小北在心里暗暗赞叹。

    自己可是都不懂安全生产那一套啊!

    看看人家,60多的人了啊,真是扑下身子干工作啊!

    张小北不由得脸红了。走到了巷道的最顶头,又看了多半个小时,张小北感觉后面又有人过来。

    一看原来是送餐车。

    哦,煤矿工人体力消耗大,需要“班中餐”补充体力。

    可是这领导正“视察”呢,别打扰啊。

    这下子,难办了。

    一直等了20多分钟,孔清荣同志还在和一线工人交流,把金盛集团的管理者们扔到一边儿不闻不问了。

    可是这个时候不知道怎么回事,孔清荣同志突然回头看了一下。

    可能是直觉吧!

    不过看见了送餐车。

    “你们这是……”孔清荣同志一拍脑袋,“哎呀,我这老头子,耽误大家吃饭了。”

    “你们快来快来。”说着就招呼送餐车。

    然后居然亲自动手,给一线工人们分发开餐盒了。

    看着工人们停下手中的活儿,一个个带着煤灰的脸庞开始吃饭,孔清荣同志居然眼睛里充满了泪花:“对不起啊,耽误你们吃饭啦!”

    然后仰了仰头,扭过了脖子。

    “哈哈,看看,煤矿的规矩我懂,这水啊,我给它憋回去了,不能留在这里。”孔清荣同志居然还知道不能在井下流泪的传统,还不说这个“泪”字儿。

    一众人等顿时默不作声,只是默默地看向了孔清荣同志。

    就像是行注目礼一样。

    这样俯下身子到达一线,关心一线的领导同志,哪儿找去?

    在场的几位,有几个能够做到?

 第343章 成熟的必经之路

    (全本小说网,HTTPS://。)

    “哎呦,你们吃的是什么?让我看看。全本小说网;HTTPS://。.COm;”得了,老爷子心思又活络了。

    这说完,眼睛就掉到一线工人的饭盒里去了。

    “可以啊,你们还能吃上大米饭啊?还有肉菜?”吃大米饭不稀罕,关键是在这井下可就稀罕了。

    为啥?送餐时间长,这井下阴冷潮湿啊!

    这以前,啥饭送到井下都已经凉透了。

    所以以前怎么办呢?那就是大饼就咸菜。

    本来就不是热的,凉一点就凉一点吧,不过好歹吃上了。

    可是这冒着热气的大米饭是真吸引了孔清荣同志的眼球啊!

    “还有没有,我尝一尝?”孔清荣同志问了问身边的工作人员。

    “有有有,我们每次都多准备几份的。”说着已经递过来一个保温桶和一双卫生筷子。

    保温桶被打开了,里面一共是三层,一个肉菜,一个素菜,一份大米饭。

    “这饭盒不便宜吧!”孔清荣同志学着一线工人,围坐在地上吃了起来,满脸挂笑,非常满意。

    “一个这样的饭盒,五百块钱,能够在井下持续保温4个小时以上,工人们完全可以吃上热饭热菜。”

    这话说的,多提气。刘向波的说话的时候,身子都挺了挺。

    “你们有多少人?”孔清荣同志一边吃,一边问。

    “现在井下职工大约有6000人。”刘向波答道。

    “嗯,要是连备用的都算上,光饭盒的开销就将四五百万了。”孔清荣同志很会算账。

    也很有实际经验。

    知道这种饭盒你得多准备点,万一坏了怎么办?

    “嗯,我们用了6000个,备用2000个。”刘向波答道。

    “好啊,我这怎么着也得把这顿饭吃完,这饭吃的贴心啊!”孔清荣同志说完,便开始大快朵颐,一分多钟就解决了战斗。

    “走,往回返,不看了。饭盒都能考虑到,还有什么考虑不到的!”得,这相当于下定论啊!

    现在很多县有煤矿甚至市有煤矿,还是“啃大饼”呢啊!

    这改制的结果,很明显,最起码职工的利益肯定没有收到损失,这也就放心了。

    上井之后,一行人洗了脸洗了手,就在柳沟煤矿会议室开始座谈了。

    本来应该洗个澡的,毕竟都在巷道尽头,那都是一身煤灰啊,但孔清荣同志说了,哪有那个时间,晚上再说吧。

    刘向波向孔清荣同志做了有关汇报,都知道孔清荣同志的作风,长话短说,突出重点。

    听完之后,孔清荣同志简单而重要地发表了一下讲话。

    “我说简单几点,不想耽误大家的时间。”

    “首先,你们做的事情都是开拓历史的。我讲‘一个突破’,一个‘特点’,一个‘实现’,‘一个胸怀’。”

    “一个“突破’。是你们在全省的煤炭行业,进行了史无前例的产权变革——这在唐省是没有过的,你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想法,有胆略,这是一个突破……”

    “一个‘特点’,你们拥有一大批高学历的人才,对企业的未来进行设计、对企业的发展与管理进行把舵。这在唐省是从来没有见过的,特别是在煤炭行业,以前是没文化的才挖煤……”

    “一个‘实现’,你们实现了‘优势转变’,你们用自己的思维优势,把龙海县的煤炭优势组合打包,变成了一个整体性的发展优势,进而转变成一种战略优势,这在唐省历史上也是没有过的……”

    “一个‘胸怀’,你们提出的企业‘安人’理论,也是我首次听说的,做企业,我们虽然不排除有一种直接的经济效益在里面,但根本上它还是要为社会服务,企业的肩膀上或者企业家的肩膀上,是有责任的……”

    什么是肯定,这个就是肯定。你们创造了多少个唐省煤炭的历史第一?

    “另外,我很敬佩你们提出的三大命题,这三大命题不是给你们自己提的,更是给我们提出来的啊。”

    “第一是在农民思想的g大海之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个可行不可行,思想问题是个大问题,思想不进步,什么都进步不了啊!”

    “第二是中小型煤矿的产业整合,中小型煤矿技术缺乏,管理漏洞多,事故频发,是不是通过整合能够集中发展?”

    “第三是如何有效地避免县域经济空心化。实体经济怎么办?经济结构怎么抓?不能总是搞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啊!”

    “能提出这样的命题,了不得!”

    “这些都是大问题,都是整个全省需要下大力气认真解决的问题。”

    “我个人觉得,这几个命题提出得很有意义,这是你们金盛集团的胸怀,也是你们拥有社会责任心的体现。”

    “希望你们好好干,争取把把金盛集团做成一个更成功的典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