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将军烈内-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俱文珍大骇,迅速跪倒趴在李豫面前大声求饶:“陛下饶命啊,饶命啊,奴婢这一切都是为了陛下,奴婢忠诚之心天地可鉴啊!”

    李豫捏着拳头,恶狠狠地盯着俱文珍,良久才松开拳头,语气缓和:“若不是看在尔等还算忠心的份上,朕一定不会轻饶你!你一个太监,你要那么大的权利作甚?你去读读史书,看看史上有哪朝哪代的太监专权会有好下场的?”

    俱文珍听了这话骇得浑身颤抖不止,当场尿失禁。

    李豫看见俱文珍吓成这样,知道他对自己还算有些畏惧之心,见他这样感觉又有些可怜,心中有些不忍,道:“你呀,你怎么就不能学学高力士呢?你看看高力士服侍皇祖父几十年,任劳任怨,皇祖父对他是宠信有加,他从不揽权,从不私自与大臣结交,从不结党,但朝中文武大臣又有谁敢轻视他呢?又有谁敢不尊重他呢?”

    “是是是,奴婢谨记陛下教诲!”俱文珍连忙磕头答应,他知道这件事情已经无法改变,赵子良大权独揽已经成为定居,皇帝这是被叛军给吓破了胆儿啊,赵子良是抓住了皇帝这个弱点才能一举说服皇帝退居深宫、交出了权力,朝中大小事儿,以后只怕真的全部由赵子良做主了。

    返回府中的赵子良并不知道他走后李豫与俱文珍之间发生的事儿,他回到府中当即召集文武大臣议事。

    文武大臣们到齐之后,赵子良拿出皇帝的制书对众臣说道:“这次去宫中,事情出乎本王预料的顺利,陛下找本王过去,原本是要任命本王为丞相,全权署理朝中军政大事,本王随便提了一句,说任命为丞相不如改称摄政王,两者权利相当,只是称呼不同而已,哪知皇帝竟然同意了,这是皇帝下的制书,通过门下省任命本王为大唐摄政王!”

    在周朝时期,帝王的命令叫命。始皇帝统一六国之后,改命为制,制即成为用以颁布皇帝重要的法制命令的专用文书,汉朝沿用了秦朝的规定,唐朝在以往的规定上作了一些修改,分别有册书、制书、慰劳制书、发日敕、敕旨、论事敕书、敕牒七种形式,统称圣旨,用途不一,而制书一般多用于任命高级别官爵的任免。

    赵子良带回来的消息让文武大臣们都是一呆,都有点不敢相信皇帝竟然会把军政大权叫出来。


………………………………

第987章 谋臣李泌

    大厅内鸦雀无声,众臣发呆了一会儿,杜甫站出来拱手行礼问道:“大王,这······皇帝怎么会把军政大权全部交给大王、退居深宫?难道他不担心大王谋朝篡位?”

    赵子良摸着短须若有所思地说道:“刚开始本王也有些纳闷,但看了元载、太子和俱文珍等人的反应之后,本王猜到了一些,只怕是这三人之间起了龌蹉,皇帝被吵得心烦意乱,再加上皇帝这段时间被叛乱搞怕了,又接连被叛军追杀了几回,本王又给皇帝分析了一番局势,皇帝索性把权利都叫出来,自己退居深宫,让本王全权处理军政事务!如能干出成绩、中兴大唐,皇帝的功劳是绝对跑不了的,但若出了差错,责任由本王一人承担,皇帝什么事都没有,臣民们只会找本王算账,而不会去找皇帝的麻烦,他还是皇帝,这等好事去哪儿找?”

    杜甫皱眉道:“理是这么个理,但皇帝就甘心把权利交出来?要知道手中握有大权,可以醉枕江山、怀抱美人,这是何等快意?”

    高尚站出来道:“这不难理解,皇帝现在能干什么?若是皇帝有办法扭转局面也不会同意让大王回来了,还有什么比坐在皇帝的位置上却不用承担任何责任更便宜的事儿?若我推测得不错,皇帝这是对当今局势束手无策才实行的无奈之举!但凡他有一点办法,也绝不可能把权利交出来,不过这也方便了大王行事,现在大王是摄政王,颁布政令、整顿军务就不会被束手束脚了!”

    “这倒是!”赵子良点点头,从怀中拿出一条丝绢对众臣说道:“昨日卫伯玉来见本王,想要投到本王帐下,以此作为投名状,这上面记载了十几个朝中官员和宫中大太监的姓名,这些人收取各地藩镇的贿赂、与他们勾结、向他们暗中传递朝廷的军情和重大决策!诸位轮着看一下”。

    丝绢从一个一个大臣的手里传递下去,一刻钟左右,丝帕再次回到了赵子良手中,他收起丝帕说道:“本王已经让卫伯玉向皇帝请罪,继续回家丁忧去了!诸卿家对此事怎么看?”

    有人讥笑:“这个卫伯玉倒是机灵得很,知道大王这次回来只怕会大有作为,竟然能够舍弃俱文珍前来投靠大王,这等三心二意之人,忠诚度实在难以值得相信,他能背叛俱文珍,日后只怕也会背叛大王,大王不可不防!微臣倒是不解,大王为何要接纳他、难道就仅仅他手中掌握着神策军右厢七八千人马?可是大王又让他回家丁忧了,朝廷肯定会重新派人接替他在神策军中的职位,他就没有什么价值可言了啊!”

    高尚问道:“大王这是在试探他,如果他真继续回家丁忧,舍弃神策军的职位,就说明他是真心投靠,而若他没有这么做,他来投靠大王的事情就是另有目的?”

    赵子良点点头,“不错,高大人知我!今日早上本王派人去打探了一番,发现卫伯玉还真的进宫向皇帝请罪,接着回家丁忧去了!看得出来,皇帝任命本王为摄政王是临时的决定,卫伯玉应该事先不知道,这么看来卫伯玉是真心投靠的,否则他不会舍得丢下神策军这个起家之本!卫伯玉虽然干出了暗中指使麾下将校违抗圣命的事情,但他交代是俱文珍等人指使他这么干的,处在他的位置上,他还真反抗不了!这个人才干和武勇还是有的,至于忠诚度就得看他是否经得起考验了!算了,这件事情暂时揭过去,咱们还是说一说,接下来咱们怎么打开局面,从哪方面入手,接过朝中军政事务!”

    对典章制度颇有研究的杜甫站出来拱手说道:“大王,既然皇帝的制书已经下达了,相应的诏书不日就会传遍天下,我等必须尽快筹备摄政王府,同时以摄政王的名义向朝廷各官署衙门和各地方各级官吏行文通告,今后朝廷各官署衙门的重要军政奏章文书都要送到摄政王府由大王阅览裁决,国家大事皆由摄政王府署理和决定。皇帝批阅奏章用朱批,大王不可违制,微臣建议大王用蓝批。每月初一和十五照常举行朝会,由大王主持,地点不变,大王另设王座,立于丹陛之下、低于皇帝宝座,诸臣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赵子良予以采纳,对杜甫说道:“好,摄政王府的筹备事宜就交给你来负责,你先列出摄政王府各署衙的大体框架,等本王看过之后再进行具体的人事任命!至于摄政王府的地点就设在这里,不必再另行寻找地点了,门口要尽快挂起摄政王府的牌子!”

    “是,大王!”

    赵子良看了看自己拟的议事议题,接着问道:“今日召集诸卿家过来还有一事,如今本王被皇帝任命为摄政王,以军国大事全盘委托于本王,本王想征求诸卿家之意见,在国事上该如何着手?”

    杜甫站出来拱手道:“大王,关于此事,微臣可为大王引荐一人,此人胸中有安邦定国之才!”

    “哦?此人是谁?”赵子良问道。

    杜甫拍了拍手,一个中年文士走了进来,此人一副仙风道骨,神色从容,在众人注视下走到大厅中间向赵子良拱手行礼:“李某拜见大王!”

    赵子良看见此人有些面熟,但一时间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指着他迟疑道:“李先生?本王见你如此面熟,好像在哪儿见过?”

    这位李先生笑道:“大王,当年先帝还是太子之时,李某曾与大王有过数面之缘!”

    这人一说起李亨,赵子良马上想起来了,当年李亨还是太子之时,身边有一个谋臣姓李,叫李泌,就是这个李泌,李亨才能够在斗争极为复杂和残酷环境中始终不倒,马嵬驿事变之后,李亨父子被软禁,李泌不知所踪,后来李亨复出、登基为帝,李泌又出来献计献策,李亨死后,他又成为李豫的谋臣,但先后遭到宠臣的排挤和陷害!

    “本王想起来了,你是李泌!”赵子良恍然大悟道。

    李泌拱手道:“正是在下!”

    赵子良问道:“李大人现在所任何职?”

    杜甫代为回答:“大王,李大人本为翰林学士,因经常为皇帝献计献策,遭到俱文珍、元载和太子等人排挤,李大人已经被外放,为澧郎峡团练使,这几日正准备启程。微臣得知后,立即前往拜访,李大人这等大才却只做一个团练使,太屈才了,微臣与李大人一番长谈,被李大人的惊世大才所折服,遂引荐给大王!”

    赵子良当然知道李泌是能力极强的谋臣,否则玄宗皇帝和肃宗皇帝都不可能这么看重他。于是赵子良对李泌说道:“李大人,本王听闻你对当年局势颇有见解,可为本王解惑否?”

    李泌拱手道:“下官听闻皇帝已经下制书册封大王为摄政王,以军国大事全权委托于大王,大王既有此名分,从此可大展宏图。首先,大王当务之急对外便要解除襄阳之围

    、平定李忠臣之乱,以达到震慑诸藩镇的目的;对内,革新财税、缓解朝廷财政压力!诸藩镇受到震慑便不敢妄动,朝廷外部便稳定下来,财政压力缓解之后,大王就可以对朝廷内部进行整顿······”

    李泌的声音不急不慢,语调扬抑顿挫,赵子良和众臣听得聚精会神,这一说就说了半个小时,赵子良听完之后叹道:“李大人不愧是高士,难怪当年两位先帝都对大人极为看重。刚才李大人之言实乃安邦定国之策,去做一个团练使就太屈才了。李大人,团练使你就不要去做了,现在大唐朝廷由本王主政,本王给你两个选择:第一,在摄政王府给本王做录事参军;第二,出任京兆府尹!李大人,不知道你选择哪一个?”

    李泌诧异道:“京兆府尹?京兆府尹不是王翃吗?”

    赵子良嘿嘿一笑:“就因为王翃给增援襄阳的军队吃了猪食才造成军队叛乱,难道没有人对此次事件负责?如果不找一个人出来对此事负责,如何平息民愤?如何向天下交代?”

    李泌考虑了一下,对赵子良拱手道:“京兆府尹这个位置可是一个太显眼了,下官不太喜欢,再者说了,如果下官在这个位置上出了什么错,只怕各方势力都会对付下官!下官还是选择在摄政王府做录事参军吧,至少有大王的庇佑,朝中各方势力不敢轻易对下官下手”。

    赵子良笑道:“李大人,你呀就是胆子太小了一些,干大事岂能惜身?你知道你为何在几任皇帝身边都始终只能做翰林学士吗?做人要有担当,一遇到危险就撂挑子走人是不行的,希望你以后改正。好了,既然你选择当任摄政王府的录事参军,本王也不勉强你去做京兆府尹!李慕辰,给李参军在王府内准备一个房间供他当值期间休息之用!”

    李慕辰答应:“是,大王!”


………………………………

第988章 主持朝会(1)

    官员人手不缺、办公地点也有,摄政王府在几天之内就成立起来,赵子良很快就对摄政王府内的各署衙官员和公务人员进行了任命,都是他这次带来的西秦官员们,属于原班人马,暂时也只有李泌加入进来。

    摄政王府成立之后立即开始运转起来,朝廷各官署衙门的重要奏章和公文都送到这里来,大臣们有事也要往这里跑,这里就相当于另外一个紫宸殿,以往送到紫宸殿给皇帝御览的奏章公文,现在全部送到了摄政王府,以前大臣们有重要军政事务要向皇帝禀报的,现在全部到摄政王府向赵子良禀报。

    十月初一,朝会。

    太监们在皇帝宝座所在的丹陛之下另外放了一张宽大的座椅,这就是摄政王的宝座,按照赵子良的规定,众臣拜见不必行跪拜礼,于是当赵子良从屏风后面走出来时,朝中文武大臣们纷纷抱拳拱手躬身行礼:“拜见摄政王、千岁,千千岁!”

    赵子良坐在王座上抬抬手:“诸位免礼吧!”

    “谢大王!”众臣行礼完毕,文武分开分列两旁站定。

    赵子良说道:“诸位,本王受陛下所托全权署理军国大事,不敢丝毫懈怠。前几天摄政王府已经成立并开始行使职能,一些朝廷官署衙门的主官已经前往王府向本王禀报本署衙公务,还有一些衙门的主官还没有去过,本王希望这些人尽快过去报道,你不去向本王报道,就说明你不认可皇帝陛下对本王的任命,明白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所以不要让本王一个一个点名,如果你不想干了,那就向本王上书请辞然后滚回家去呆着,这官位有的是人想坐上去,朝廷不会缺了你就不行!”

    赵子良这一刚开始就一把火烧了出来,几个受到元载、太子李适等指使还没有去摄政王府报道的官员不能淡定了,额头上和背心都开始流汗,心中战战兢兢。文武百官们心中都嘀咕,这姓赵的果然来着不善。

    赵子良并未在这件事情上多说,然后就说另外的事情:“从今以后,初一、十五的朝会仍旧在宣政殿和紫宸殿举行,每次朝会完毕之后,本王会向皇帝陛下禀报朝会的相关内容和决策,陛下虽然退居深宫,但也还是应该了解朝局动态的。平日诸位若有公事都需前往摄政王府向本王禀报或商议,诸位对此有异议吗?”

    众臣闻言都低声议论起来,但无人站出来表示反对或有其他什么不同的意见,赵子良见状就说:“本王在此郑重提一句,若诸位对任何议题有意见可以在朝会上提出来,或者对本王以及其他大臣提出的看法有不同的意见,都可以当面提出来,一旦某件政务和军务形成决议,都不得再行更改,相关官员在散朝之后都必须认真执行下去,若散朝之后你不服或者觉得不妥,不遵照本王的决议执行,那就是抗命不遵,到时候可别怪本王拿你开刀了!刚才本王说的这件事,有人反对吗?好,既然无人反对,那就照此执行,到了朝会日有资格上朝的大臣和将军都必须准时上朝,除非家中有长者病故或自己病得无法起床了要事先请假之外,其他任何事情都不准请假,也不能迟到和中途早退!”

    赵子良说完问道:“接下来,诸位有事要奏吗?”

    五十多岁的礼部尚书李揆站出来拱手说道:“摄政王,老臣礼部尚书李揆有奏!今年本是开科取士之年,但因先后有蛮族大军叛乱和姚知同麾下军士叛乱,危及长安,因此秋闱开科取士就耽误了,可各地学子在此之前早已经赶到长安和长安附近准备备考,如今这些学子大多还滞留在长安和周边地区,一部分学子的盘缠早已耗尽,有些学子已经就此返乡离去。此前,老臣已经就此向陛下上奏此事,但因朝廷各部才从奉天迁回来,诸事繁多,陛下还未对此事进行回复。现在既然由大王主政,老臣就请大王示下,今年还是否开考,若不开考,礼部就发出告示公布下去,让各地学子们早日返乡,不要继续逗留在长安,若还开考,就请摄政王下达政令,礼部也好遵照执行并安排相关官吏进行筹备!”

    赵子良没有搞一言堂,看了看大臣们问道:“诸位臣工以为此事是否还可以进行呢?”

    吏部尚书裴遵庆站出来拱手道:“摄政王,朝廷现今正是多事之秋,御驾又刚刚返回长安没多久,李忠臣的叛乱还在继续,哥舒曜大军还被围在襄阳,急需救援,而且现在已经是十月,早已经过了秋闱,不如把开考之期推到明年再进行!”

    “推到明年再开考?”一声冷笑从大臣之中传出,赵子良就看见刑部尚书路嗣恭站出来,路嗣恭先是向赵子良行了一礼,然后对裴遵庆说道:“裴大人说得轻巧,来京赶考的学子大多都是从外地赶来京城的,他们大多到长安已经半年以上,你把开考之日推到明年,他们要么在这里再等一年,要么返乡明年再来,不论他们是继续滞留在这里,还是先返现之后明年再来,花费都是巨大的!你裴大人有丰厚的俸禄、每日好吃好喝,可那些学子呢?大多都是贫寒之家,如何负担得起如此庞大的开销?”

    说到这里,路嗣恭再向赵子良行了一礼,说道:“大王,臣以为应该尽快举行开科会试,考完放榜之后既可以让学子们回家,朝廷又可以为国吸纳人才!”

    户部尚书刘晏站出来说道:“路大人说得虽然有道理,但这不符合规矩,秋闱已经过了,现在已经是十月,朝廷国库又没钱,筹备开科会试的经费去哪儿弄?我户部可没钱了,别指望我”。

    刚开始赵子良还很纳闷,路嗣恭是刑部尚书,而刑部是宰相派的势力范围,路嗣恭怎么跟同是宰相派的裴遵庆掐起来了,但赵子良想起路嗣恭以前给郭子仪做过副手,颇有才干,还得到过玄宗皇帝的亲口嘉奖,他又想起路嗣恭才当上刑部尚书没多久,这下他明白了,路嗣恭应该是太子一系的人,但路嗣恭当上刑部尚书的时间太短,还不能掌控刑部的话语权。

    兵部尚书颜真卿站出来拱手道:“大王,开科取士能花多少钱?难道我大唐连一次开科取士的钱都没有了吗?”

    就为了一次开科取士的事情,宰相派和太子党在赵子良这个初来乍到者面前都不能放弃成见一致对外,还都斗得不可开交,可见朝中的派系斗争严重到何种程度了,难怪李豫要撂挑子不干,躲到深宫内院去了。

    赵子良看到这种情况松了一口气,如果朝中三派联合起来抵制他的主张和决策,他这个摄政王还真不好当。

    俱文珍的人还没有动,也许这种事情阉党不想插手,只有鸿胪卿卢杞站出来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向众臣显示阉党的存在。卢杞此前以鸿胪少卿的身份常驻新京,今年上半年才会被调回来,走的还是俱文珍的路子,因此卢杞算是正式投靠了阉党。

    三方势力都是下面的人在斗法,三个主要人物还没有出场,俱文珍在朝堂上并未担任职务,他是内侍省的正监,他负责服务的对象是皇帝,按理说他并没有资格出席这次的朝会,他应该呆在皇帝身边,但他却担任着神策军军使一职,神策军是禁军一支,军使的品级等同于神武军大将军,因此有资格也必须要出席朝会。

    既然三方主要人物还未出场,赵子良就不得不点名了,他看向太子李适、俱文珍和宰相元载问道:“太子殿下、俱公公、元大人,你们三人认为此事应该怎么办理?是推到明年再开科举,还是立即筹备,尽快开考?”

    俱文珍看见太子党和宰相派两方官员斗得不可开交,也乐见其成。他在朝中的势力比这两派都要弱小许多,他以前之所以权倾朝野是因为他在皇帝身边服侍,天天都能见到皇帝,能与皇帝说得上话,但是皇帝现在不管事了,他对朝臣们的影响力下降了一大截,他知道现在不是斗狠的时候,因此笑着站出来对赵子良拱手道:“大王,咱家在朝中并无任职,虽然担任着神策军军使一职,但毕竟是军方职务,对这种文官之事,杂家还是不发表意见了吧?”

    俱文珍既然缩了,赵子良也不勉强,问李适和元载:“太子和元大人,你们二位的意见呢?”

    开不开科举只是一件小事,礼部尚书李揆在这里提出来只是想把手上这件事情丢出来,以免日后赵子良问起来之后把罪过怪罪他头上,这次开不开根本无关紧要,元载和李适都没想到双方手下的马仔们竟然如此敌对,就因为这一件小事斗得不开交。

    李适站出来抱拳道:“摄政王,本宫认为应该把拖延的秋闱补上!不管朝廷局势如何变化,朝廷都需要有才之士补充进来”。

    赵子良却道:“可是刚才刘晏说筹备科举会试的筹备需要经费,他的户部已经没钱了!”

    “哦?没钱了吗?既然没钱了,那就不开科考会试了,等到明年再开也是一样的!”李适如是说道。

    赵子良又道:“可太子刚才又说不管朝廷局势如何变化,朝廷都需要补充有才之人做官!颜大人也说了,举办一次会试要不了多少钱吧?国库连这点钱都拿不出来吗?刘晏大人,国库内真的空了?真的连开科考的钱都拿不出来?要不要本王派人去查查账目?”


………………………………

第989章 主持朝会(2)

    宰相元载和刘晏的脸色瞬间变了,太子眼睛一亮,立即说道:“对,查账,派人查账!正如摄政王所说,难道这国库连筹备科举会试的钱都没有了?说出去谁信呢?”

    赵子良心中一笑,看向俱文珍问道:“俱公公,你是皇帝身边的人,皇帝虽然不亲自处理军政事务了,但你作为皇帝身边的大太监还是可以发表一下看法的!户部尚书刘大人说国库没钱了,连筹备会试的钱都没有了,太子说要查账,你认为怎么样?这账目要不要查?”

    俱文珍作为阉党首领,在刚才激烈的斗争中他本来不想插入其中,可赵子良却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