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兵法大圣-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弥天,我们都在赌你院试能不能摘得魁首,你能不能给个准话啊,究竟有没有信心争第一?”

    ……

    (ps:国庆中午和晚上还会有四更,求保底月票!)(未完待续。)
………………………………

第156章 一心二用

    听到这声叫喊,食舍内所有人都把视线抛了过来,神色好奇。

    苏仪毫无心理准备,心想着这怎么就赌起来了?

    见到苏仪的满面疑云,宁采泉开口解释道

    “你来的晚,可能还没听到消息,就在今天凌晨,主和两派在朝廷上为了你开了一场惊天的赌局,赌注大到你我无法想象,几乎可以说是押上了各自的命脉;散朝后,消息立刻传到了南徐州来,大家都按捺不住,都想在你身上赌一把,听说韩项两家也已经开赌了,赌注丝毫不比朝廷上众官下的小。”

    苏仪这才理解,但却又感到难以理解。

    实话说,苏仪并没有信心能取得魁首,这赌局一开始就无法成立,在他身上下注的几乎必输,究竟是谁这么信任他?

    一转眼,苏仪看到食舍内众人明显打算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表情,心中颇感无奈。

    “诸位说笑了,你们还不如去问问,修竹兄、项承兄等人愿不愿意把魁首之位让给我。”

    说罢,苏仪摇头,也不再理会别人,拾起筷子开始吃饭。

    这话中意思表达的很明确,众人一听就懂。

    “我说了吧,苏弥天虽有大才,但准备时间太少了,断然不可能摘得院试魁首,你输了,快交出赌注。”

    “喂喂,院试都还没到,怎能断定结果?说不定苏弥天又能引发什么奇迹……”

    “别死鸭子嘴硬了,院试项目又多又难,奇迹怎能随唤随到?”

    类似这样的对话,在食舍内各处蔓延开来。

    同桌吃饭的人摆出无奈的神色,因为要顾及苏仪的脸面,他们并没有参加赌博,只是担心苏仪会受此影响。

    然而他们多虑了,苏仪的心境稳如泰山,对周遭的动静充耳不闻,自顾自地吃饭。

    下午仍然有一堂步射课程,苏仪经过这一天,已经能熟练驾驭脚下的八十一块立足点,只是准头还差一些;箭靶就摆在三十步开外,然而苏仪射出上百箭,竟然只命中十箭不到。

    “看来我还需要多多磨练,虽然离院试只有一个月不到,但也无需心焦气燥,按部就班练习即可……这步射也不比舞刀简单,若是能掌握‘一心二用’的能力,步射项目几乎十拿九稳。”

    “一心二用”是拥有两颗军心后、有极小概率获得的协同能力,几乎是所有仕子梦寐以求的技能之一。

    对普通人来说,一心二用可以让他们在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背诵经典,也可以读书的同时思考其中的含义,应用非常广泛,举一天的例子都举不完。

    而对苏仪来说,这能力更是如虎添翼:别人无法在练兵场中读书,但苏仪却有烟海碑的存在,随时随地都能读书,而且效率比在现实中高上六倍!

    若是掌握了一心二用,等于说,苏仪手头无论在干什么事,都能分心进入练兵场读书,甚至分心进行模拟战斗提升战斗技巧。

    如此一来,他的仕途必将更加顺畅。

    而对于目前来说,一心二用能帮助苏仪一边瞄准,一边选择立足点,配合他的射术,定然能取得步射高分。

    心中的骐骥占据了苏仪的心田,但很快就被他压制到了心底。

    “一心二用并非随手可得,我不能总想着一蹴而就、好高骛远,只要按部就班地练习,不愁无法通过院试。”

    苏仪默默坚定了自己的决心,练兵场内,智之军心的光辉更是绚丽几分。

    与此同时,在雕像的头顶上,有几颗黯淡无光的碎屑悄然浮现在智之军心旁边,并没有引起苏仪的注意。

    下午的课程一晃即逝,剑梅斋的学子们聚众往院门口走去。

    一种同窗七嘴八舌地聊着,苏仪偶尔说上两句,大多时候都只充当听众。

    “唉,这步射真是难,我感觉我再练一个月,也拿不到五筹。”一位少年唉声叹气。

    “莫要妄自菲薄,一个月之后的事谁也说不定,无论如何都理应努力,争取合格。”宁采泉立刻指摘道。

    “话虽如此……唉,算了,斋长你说的没错,我回家就努力练习,至少要让这届院试不留下遗憾。”

    宁采泉含笑点头。

    “如此便好,对了,今晚便是《国学》的发售日,大家有空都可以去各区的玉莱书行分店看看热闹,建议都买一本收藏,学习一下其中收录的诗赋,为未来的乡试做准备。”宁采泉说。

    “今年有南徐州同胞登上《国学》么?若是没有,我就不去凑热闹了。”有人立刻说。

    许多人立刻看向苏仪,保佳顶了前者一肘子,笑骂道:“你倒是忘了苏弥天就是南徐州之人?”

    “对啊!我怎么忘了这个!苏弥天正巧在定稿日之前写下《立志》与《醉酒死战》二首诗,必然能上《国学》,今年我一定要买一册收藏!”

    “嘿嘿,咱们一起去。”

    “苏弥天可要一同前去?”宁采泉转头看向苏仪,问道。

    “咳,我就不去凑热闹了,毕竟军业很紧,改日我让下人捎上一本给我。”

    苏仪立刻摇头,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自己买自己的诗文来收藏,总觉得有些别扭。

    “这可不行,往年的《国学》都是抢手货,稍微有钱点的都会买来收藏,今年有了你的作品,恐怕一小时之内就会被抢购一空,哪能留下什么库存?你不去,我多买一本送你!”保佳说。

    “那就有劳保兄了。”苏仪拱手称谢。

    江游听到众人的对话,托着下巴,连连点头,喃喃自语。

    “虽然我囊中羞涩,但也一定要买一本收藏。”

    众人出了院门,各自告别。

    苏仪回到家,和苏诗儿一起吃晚饭。

    因为担心新下人的手艺不合苏仪胃口,有几道菜是苏诗儿亲手准备的,苏仪吃的津津有味。

    陪伴了苏诗儿一个月的宠物、小乌龟慢慢也爬到了桌上,但它对满桌的饭菜一点兴趣都没有,而是散步般地在桌上爬来爬去。

    “诗儿姐,以后我们每天晚上出门去逛一逛吧,顺便熟悉一下州城的环境。”饭桌上,苏仪提议道。

    “诶?但这样一来,肯定会耽误你的军业吧?还是不要了。”苏诗儿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

    “没关系,我懂得安排时间的;而且这届院试考不上,明年仍会举办,军业也是随时都可以操办,学习哪有陪你重要。”

    “就你嘴巴甜!这张嘴啊,不知道得骗到多少女儿家!”苏诗儿佯嗔道。

    “那你受不受骗啊?”苏仪一挑嘴角。

    “我、我……就当我是三岁小女孩好了!”

    苏诗儿笑靥如花,这才点了点头。

    “那咱们每天晚上一起出去走一走,不过不能走太远,不然就要耽搁太久了,咱们就只逛半个时辰。”

    “好,就依你。”苏仪点头。

    小乌龟连忙伸长脖子,目露恳求之色,似是在说我也要出门。

    苏诗儿见状,双眸凝笑,纤纤玉指戳了戳小乌龟的背甲。

    “咱们也带慢慢出门,给它找找吃食吧?每天喝墨也不好。”

    “嗯。”苏仪点头。

    当晚,苏仪戴上了易容手镯,乔装成一位普通人,和苏诗儿一起出门逛街。

    许多人见到苏诗儿的容貌,顿时惊为天人;无论是路摊小贩、还是文人旅客,见到苏诗儿纷纷驻足,看到失神。

    众人又一看苏仪平凡到极点的脸,纷纷感叹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苏诗儿不擅长应对这种场面,显得有些害羞,但见到众人看低苏仪,又显得有些生气。

    苏仪对旁人的指指点点一笑了之。

    因为早就问过了吴峡,得知了州城具体的布局,苏仪很快找到了商业街的位置,带着苏诗儿四处闲逛。

    苏诗儿没买什么东西,只是四处看,苏仪则是逛了逛书铺,买下了一些品质优良的毛笔,以及许多从未读过的书,让掌柜往指定的地址送去。

    苏仪肩头上的小乌龟始终一副兴致缺缺的模样,对路旁的吃食没有任何感觉,让两人颇感无奈。

    逛着逛着,两人来到另一条街,苏仪见到眼前的景象顿时一愣。

    这条不长也不宽的商业街,此刻竟然人潮涌动,苏仪粗一看去,感觉不下五百人,热闹非常。

    再一看人群最集中的地方,一间店铺的门额上写着“玉莱书行”四字,苏仪立刻想到这些人都是来买《国学》的。

    “没想到这么巧逛到这儿……”苏仪低声嘀咕。

    “怎么了?”苏诗儿一脸好奇。

    于是苏仪将《国学》发售一事说了出来,只是他没想到来购买的人会这么多。

    苏仪了解到,《国学》也有过一段时间的衰落期,正是秦始皇在焚书坑儒时立下了《挟书律》,禁止平民收藏违**籍;但从汉朝建立、吕后废除《挟书律》后,《国学》再次兴盛起来,其销售权由枢密院逐渐转移到了各地的书铺书行手上,更加亲近平民。

    光南徐州的一间书行分店都聚集着这么多人,全州、全国得有多少人来买《国学》?

    苏诗儿听完,瞳眸中异彩闪烁。

    “既然是跟仪儿有关的书,我一定要买一本当纪念!”

    “不用买,会有的。”苏仪一笑。

    两人又走近了一点,苏仪听到前方的几人在交头接耳。(未完待续。)
………………………………

第157章 棋会前夕

    “怎么还没开卖,我都等了半个多时辰了。”

    “急什么,《国学》又不会插翅飞走。”

    “话虽如此,就怕抢不到啊,每年这家分店的《国学》只有两三百本,这里足足五六百人……听说苏弥天在县试所作的两首诗都会登上《国学》,要是买不到,岂不是要后悔一年?”

    “你倒还好,我家小姐特别喜欢苏弥天的诗,我要是买不到今年的《国学》,少不了要挨一顿板子。”

    “别说了,开卖了!”

    所有人全都休舌遏嘴,看向书行门口,只见几位伙计在门口摆上一张桌子,然后把《国学》一摞一摞地搬上桌面。

    许多人立刻吵嚷着往前挤,生怕抢不到书。

    “哎哟,别挤,都别挤,桌子要倒了!”一位伙计立刻大声嚷嚷道,“这次的进货多,人人都有份,有份!”

    客人们这才站定了脚步,开始整齐排队。

    处于最前方的一名中年人喊道:“店家,这期的《国学》有没有苏弥天的诗啊?快给我们先透露一下呗!”

    “嘿嘿,你们买了就知道了。”那伙计神神秘秘笑道。

    “奸商!”许多人齐声笑骂。

    其实不用问,大家都知道苏仪的诗不可能不登上《国学》。

    第一人付了五百文钱,将《国学》揣入怀中,好不容易才挤出了人群,借着路旁的灯笼,开始翻看。

    苏仪远远一看,目测此书仅有三百页,但却要卖五百文,心中揶揄国院也够黑的。

    这人翻书如飞,似是在寻找着什么,半晌后,双眸飞上一抹金光,连连翻开几页,立刻满脸通红,神色激动到好似穷人捡了一万两银子,扯开嗓子就大声吼叫。

    “天呐!苏弥天的诗不止两首!竟然是五诗齐鸣,天塌啦!”

    “不会吧?《国学》历来都是每年每人限制两篇作品,你是不是看花眼了?”排队的一人立刻提出了质疑,以为前者哗众取宠。

    “我的亲娘,这哪能看花眼啊!除了《立志》和《醉酒死战》以外,苏弥天另有三首诗也被收录《国学》之中,《龙城飞将》也在其中!”那人养着手中的书,激动到语无伦次。

    闻言,满场哗然,就连苏仪也扬起了眉梢。

    听到《龙城飞将》,所有人都不淡定了,这可是传说中的救世诗啊!

    一时间,队伍再次大乱,许多人拼了命的往前挤,都想马上证实一下前者所言是真是假。

    “哎哟,别挤、别挤啊,桌子倒了,倒了!”一名伙计发出惊呼。

    轰的一声,书桌应声倒塌,几百册《国学》撒了一地,许多人立刻上前哄抢,取了书以后丢下手中的一串钱,然后挤出人群,连忙哗哗翻书。

    伙计们收钱收的焦头烂额。

    不一会儿,就听到有人口沸目赤大吼起来。

    “果然是五诗齐鸣,苏弥天之雄才领略无遗!”

    “在哪呢在哪呢?!”

    “就在二百七十多页,其他人的不用看了,直接翻去看苏弥天的五首诗!”

    许多人翻到后面,立刻沸腾了,群情昂扬,激声如雷。

    “咱们南徐州一共七篇作品,苏弥天一人独占五篇,我的娘啊,生为南徐州人,死而无憾、死而无憾啊!”

    “何止是死而无憾,我恨不得马上带着这书去投胎,让苏弥天的这五首诗成为了心神的一部分!”

    “哇,《龙城飞将》居然还有老元戎亲笔点评,那位蒋孺子还评价此诗为‘神品’。”

    “那是自然,这可是救世诗,这要不是神品,还有什么能称之为神品?”

    众人齐声感叹,交口称赞。

    “咦,这首《自遣》我倒是略有耳闻,听说引发了四响晨钟奇观,但这首《夜射虎》却是闻所未闻,真是苏弥天所著?”

    “是他所著,下面还有广州黄老飞将的点评。”

    一些人细细一看点评,结合自己的理解一读《夜射虎》,更觉此诗其中精妙。

    “竟然也是初一当夜所著……‘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妙啊,妙啊!不是石面、不是石背,箭矢偏偏射入石头的尖角之中,更显先贤李广射术之高超!”

    “而且夜里射出一箭,当时不去查看,直接就走,到天明才发现,淋漓尽致地描写出了射者的自信。”

    “一夜之中连作两首名篇,恐怕连蒋孺子本人都很难做到吧?”

    ……

    众多买客手握《国学》,细细品味、止不住地称赞苏仪的这五首诗。

    受到这条街的骚动影响,有许多人也得知了苏仪五诗齐鸣的事,纷纷聚拢而来。

    这条街的人越来越多,苏仪都已经没有安稳站脚的地方了。

    “我们走吧?”苏仪转头看向苏诗儿。

    “嗯!”苏诗儿轻轻点头,但俏脸却是微红,听到众人如此夸耀苏仪,她的心田仿佛绽开了花。

    由于苏仪是易容过的,因此没人注意到他。

    苏仪走后,有几人谈起了另外的话题。

    “能看到苏弥天五诗齐鸣,真当让人兴奋难眠,只是飞文阁怎么突然改规矩了,往日的限制不都是二篇?”

    “《国学》的最后一页写着呢,因为人族文风越发鼎盛、经典作品层出不穷,因此取消了篇幅限制,未来每年说不定还有可能增刊。”

    “原来如此,苏弥天是赶上了好时代啊。”

    多数人大为感叹,但有一人却是神色古怪,嘀咕道:“我怎么总感觉、是飞文阁为了苏弥天特地取消的篇幅限制……”

    ……

    又在街上逛了半个多小时,两人这才回到家去。

    苏仪回到屋中,立刻开始练习颜真卿的书法。

    但结果令人颓唐,苏仪又弄断十支毛笔,却连《颜勤礼碑》的第一个字都临摹不出来,不得以,只得读书。

    在没日没夜的学习中,苏仪度过了风平浪静的三月。

    接近一个月的时间中,苏仪白天在郡学院学习,顺便与同窗交流心得,沟通感情,而回家后则埋头读书,抽空与苏诗儿一同逛街。

    苏仪每次逛街,都会去不同的书铺买几支毛笔回家,隔天苏诗儿收拾屋子时,总能发现许多断裂的毛笔。

    苏诗儿虽然心中疑惑,但也没有多问。

    很不幸的是,没有任何毛笔可以承受得住颜体书法的悲愤肃杀之力。

    苏仪的书法提升缓慢,于是就心生借鉴历史的想法。

    但他查来查去都没能查到,王羲之当初究竟是用的是什么毛笔,竟然可以承受得住他自己的书法之雄劲。

    再次搁置了书法后,苏仪将睡前的时间用于模拟战斗,士气的凝实度虽然提升缓慢,但一个月累积下来,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如果用具体数值描述的话,新晋武生士气一开始的凝实度为一分,达到巅峰以后为一百,那苏仪正处于十分左右,这个月的锻炼,让他的士气凝实了五六分有余。

    他的试策、双射与舞刀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有信心全得五筹合格。

    而苏仪的住处很快在一些高层官员、以及部分顶尖豪门世家的耳中传开,许多人都遣人送来请柬或拜帖,但苏仪以备考为由,一一婉拒。

    很快到了三月的最后一天,苏仪刚从兵学院回到家,便收到了项门的请柬。

    苏仪拿回房中一读,内容是现任项门主项华容、邀请他前去项家府上一叙。

    苏仪正考虑要不要去,忽然季安来报:项刺史已经亲自在门外等候了。

    “得,看来不去也不行了。”

    苏仪耸肩,站起身来,简单整理了衣冠后,出门迎接项从流。

    一走出宅门,苏仪立刻双眸一亮,眼前竟然是一辆配有八匹麒麟马的豪车,比季县令的豪车都奢华数倍。

    “用这种车来接我,岂不是更难拒绝?”

    苏仪心中顿感无奈,但还是保持着笑容,向项从流作揖问候。

    项从流仍然挂着他那招牌的温和笑容。

    “此番项家门主欲邀你私谈,因此发来请柬,你要不要去见他老人家一面?”

    “大人您亲自来接,小生也没办法拒绝啊。”苏仪苦笑说道,倒也不客气。

    “我是故意的。”项从流笑道。

    苏仪翻了一个白眼。

    上了这辆豪车,苏仪立刻开口询问。

    “刺史大人,果真是项门主相邀?为何这一个月以来都不见风声,偏偏要在象棋大会前夜邀请我,要谈什么事?”苏仪一口气问了几个问题。

    “嗯,本来在你一来到州城时,项门就该设宴款待你,但你操心军业,门主担心会打搅你,于是才选了今日才来相邀;明天便是月初,全国的学院都会例行放假,你也应该有了空余吧?”

    苏仪点点头。

    “至于是所为何事,我想你也应该能猜到一些,具体的还是到了门内以后再说吧。”项从流说着,用手指敲击着坐板,也不知在考虑什么。

    苏仪也没有多问,而是挑开窗帘看向窗外。

    此时刚刚入夜,州城内炊烟袅袅,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但麒麟马豪车还是放慢了速度,以免撞到人。

    有许多人见到这辆车,立刻微微低头行礼。

    ……

    (ps:晚上还有两更)(未完待续。)
………………………………

第158章 国运争夺

    到了项家门口,两人下了车,苏仪见到眼前的景象,心中略感震撼。

    项家的宅院很大,大到已经不能称之为“宅院”的地步了,南徐州东城区有三十二块方形区域,项宅独占一块,面积几乎比得上半个县城。

    宅门是三对开的黑漆大门,中间的一扇门大开,似是要迎接贵客。

    苏仪也没在意,跟着项从流进了宅门。

    项门大宅中有山有水有林,让他仿佛产生了置身于大自然的错觉。

    跟着项从流往僻静的深处走去,苏仪沿途见到许多小院落,很多项门子弟在园林中散步;这些人见到苏仪,有许多人立刻双眸一亮,上前作揖问候,也有部分人呆在远处嘀嘀咕咕。

    这一路走来,苏仪受了不下二十次年轻女性的暗送秋波。

    “这便是将门的气氛,团结、和谐,同仇同欢。”苏仪感慨着,心中隐隐有一丝向往之情。

    但他也明白,将门子弟享受着得天独厚的学习条件,但也承担着更重的使命和责任;他们有将门的荣耀,但也有各自的苦恼,有时候还是身为平头老百姓更加幸福,苏仪自己也更喜欢后者无忧无束的生活。

    来到一处竹林中的院落前,项从流站到了院门一旁,点头示意苏仪进入。

    苏仪带着好奇心进入院中,还没等敲响房门,就听的背后竹叶沙沙作响,呼的一阵风传来,将房门推开。

    平复心中的惊奇,苏仪正冠而入,屋中很是简洁,除了一张床、一道书橱以外,就只有一张书桌了。

    书桌后面,坐着一位白发苍苍、却面如冠玉的老人。

    见到苏仪进屋,老人放下手中的书册,面带微笑。

    “可是写出《立志》一诗的苏贤侄?”

    “正是晚生,请项门主多多指教。”苏仪恭恭敬敬地拱手。

    “需要问安的是老朽才对,无需客气,坐。”

    苏仪坐到书桌对面,又听项华容嘘寒问暖。

    “苏贤侄在南徐州住的可好?生活可有不便之处?原本老朽应该多派人照顾你的起居,但又担心人多了,会影响你的军业,就连会面也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