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兵法大圣-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望岳》是也。”
“望岳?不错,不错,你的度量考验已经合格,九鼎在等待着你,进去吧。”
话音落下,老者消失不见,而前方的云海开出一道小门,正巧能容纳一人进入。
苏仪走向云门,心中思忖道:“所谓‘度量’的解释有很多,可以理解为忍耐力,但也可理解为包容力,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若是没有广阔的胸襟、与雄浑的气魄,万万无法写出这首杜甫所作之《望岳》;‘齐鲁青未了’的壮阔,与‘一览众山小’的雄心与度量,配合此情此景、与此番考验,不得不说是绝配耳。”
苏仪步入云海之中,瞬间为眼前的景象所震慑。
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高达百丈的巨鼎,苏仪站在它的脚下,宛如蚂蚁在仰望巨人。
唯一能盖过它的,唯有苏仪的万丈豪情。
这尊巨鼎最为奇特之处,就是它明明伫立于此,没有产生任何改变,但映入苏仪眼帘之时,它的样貌却在不断变化,偶尔化为方方正正的金鼎、又有时会转变为圆滚滚的青铜双耳鼎……几乎没有常驻的形态,巨鼎仿佛永生永世都处于这种变换形态的过程之中。
而苏仪仔细记忆,发现这尊巨鼎一共有九种形态。
“原来,这便是九鼎的真容?!”
苏仪感到极为震撼,发觉自己的心神都好似受到了牵引,正情不自禁地朝着巨鼎走去……
项家,一间密室之中,项华容与一众长老围坐在四周,他们的中央有一座一丈多高的山峰,其上云雾袅袅、峭壁铮铮,正是微缩版的九鼎山。
他们的心神投入其中,通过这个“媒介”注视着九鼎山的每一个角落。
当听到苏仪所作之《望岳》时,所有人神色一震。
“好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句之中所蕴含的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与气概,纵是我辈也难以企及!”
“是也,仅此一句,苏弥天该当此届第一。”
“何止是此届第一,我觉得称他为历代第一都不为过!”
众人对《望岳》的最后一句热议不止,项华容却抚须而笑,缓缓摇头。
“你们都只注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却不曾想,第一句才是全诗巅峰之笔,‘齐鲁青未了’五字,已道尽泰山之雄伟,无需后三句矣。”项华容说道。
“门主此言,莫非是说此诗妙在开篇,而后三句不称?”
“是也,泰山之南为鲁国,泰山之北为齐国,诗人并不学谢灵运的《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来直白地描述泰山之高之伟,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了两国居民的体验,以距离来烘托高度:即使是站在齐鲁两大国的边境,仍然能远远地望见横卧在那里的泰山……你们试想想这是何等景象?”
在场所有人都沉入了想象之中,兵锋大陆幅员辽阔,而齐鲁两国的南北边境少说也有数千里,站在这两处还能望到泰山……后者究竟有多高?
仅仅是略一想象,五岳之首、有“岱宗”称号的泰山之雄阔便跃然于脑海之中,众人顿时为之惊叹。
“我生平阅泰山诗作无数,竟无一首可以比得过‘齐鲁青未了’此句!”
“没错,《望岳》首句当真超然于世!若是让别人作诗,不知要写多少字才能描述出泰山雄伟,而苏弥天却只用五字便了结,其用墨简劲,可见非凡!”
“‘岱宗夫如何?’一句便将读者引入想象之中,而‘齐鲁青未了’一句,囊括数千里,可谓雄奇!”
“‘青未了’三字,无诗可比,苏弥天之才,无人可及!”
平日里不苟言笑的长老们,此刻却像是孩提见到了新玩具一般,神色激愤,雀跃不已。
项华容微微点头,吐出一语,全诗四十字跃然而出,如一行燕雀一般,飞往武庙的方向。
“此诗之豪雄,怎能埋没于九鼎山?我定要将它弘扬于世!”项华容心中畅快道。
人别黄昏,夜纱降临。
九鼎山的时限已经结束,所有仕子的心神被传送回武庙之中,而下一批入场名单正在筛定,下个月就会公布。
南徐州,一众仕子簇拥着往枢密院外走去,当中一人正是苏仪。
州城是主战派的天下,在场的所有人都受到了苏仪三重光环的福泽,很多人得以因此攀上更高处,获得更大容量的鼎,对苏仪的感激之情几乎溢于言表。
韩修竹明白,这些人未来必然会成为苏仪坚定的支持者,成为他的一股隐性力量。
期间,有人问道:“苏弥天,我等都知道你见到了九鼎的阵容,究竟是什么样的?你收了没有?九鼎究竟有多大容量?有什么特殊功能?”
大量问题犹如连珠炮弹一般甩来,而苏仪却是平湖无波,微微笑道:“不可说,不可说!”
众人心中好奇,犹如万蚁噬心。
然而,当他们刚走出枢密院时,一道癫狂的喝声便滚滚扑来,响彻全城。
“苏仪!看我取你性命!”
……
(ps:本来是励志四更的,但感觉还是有心无力,主要是这种题材的文写的很慢,流水又要上班,时间不够……九鼎山已经结束,苏仪即将迈入更波澜壮阔的征程之中,诸位战友,投点月票和推荐为苏仪助威如何!)(未完待续。)
………………………………
第207章 七窍流血
听得这道喝声,苏仪双眉一扬。
身旁的众人心中微惊,循着喝声传来的方向望去:只见韩家大宅的方向,一道身影喷发着万丈怒火,竟然无视了城中不许飞行的规定,凌空踏来。
即使隔着很远,许多人也能看到这身影的主人正是韩开的父亲,韩松!
韩松如鹰视狼顾一般,目光直锁苏仪!
两人的距离只有百丈之隔,以豪杰“健步如飞”的速度,十息之内就可以攻击到苏仪。
但苏仪却毫无惊慌之色,神情淡然地看向对方,韩修竹微微叹息一声。
众人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就在韩松双脚踏上天空时,有一道无形的力量陡然降下,即使是韩松这等豪杰也无力抵抗,瞬息之间就被这股力量压倒,坠落到地面上。
韩松发出痛苦的吼声,即使受到武庙压制,他的怒骂声仍然如雷霆一般横空爆开。
“苏仪贼子!别以为呆在城里我就拿你无可奈何,你等着,我定要取你……”
然而,天空中又有一道力量降下,将韩松的声音封锁。
同一时刻,仇英彦与项从流双双出现在枢密院门前广场,苏仪向四周望去,这才注意到广场周围挤满了百姓,显然都是要来询问九鼎山结果的。
但出了这种突发情况之后,百姓们面面相觑,竟然无一人敢上前询问。
项从流向苏仪点了点头,仇英彦则开启鼓角齐鸣,让他的喝令送往全城的每一个角落。
“敬告全城民众:苏仪乃是人族的武安君候补,任何人胆敢加害于他,以‘倒戈’论处!韩松大逆不道,当众扬言要杀害前者,我作为一州院事,当请国院刑律阁刑督严加调查,在此期间,对韩松实施禁足令,其不得离开家门半步!”
城内许多百姓心中凛然,他们都听说过,刑律阁拥有着许多让人闻风丧胆的审讯手段,在世界各地都凶名赫赫;而执行审讯的“刑督”则是出了名鸡蛋里挑骨头,就算是一个人一生遵纪守法,也会被他们挑出许多罪名来。
而调查的时间长度也基本由刑督自订,他们若是认为事件尚有疑点,调查则很有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苏仪的人身安全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苏仪和周围的人们、以及家中的两位佳人都同时松了口气。
“多谢院事大人秉持公道!”苏仪连忙作揖称谢。
在这种非常时刻,苏仪可不会吝啬于展示他的武安君候补身份,而且他也明白,仇院事之所以在全城通告,目的就是为了警告所有暗中宵小,同时敲打韩家人,让后者适当收敛他们的手段。
“全力保护你,乃是两位老元戎亲口下达的命令,也是我等共同的目标,你无需介怀。”项从流说道,“今日天色已晚,魁首宴便推迟到明日吧,你先回家歇息。”
苏仪点点头,又跟诸位同行者告别之后,坐上了回家的马车。
季安扬起马鞭,驾驶着马车离开此处,一边还嘟囔道:“老爷,您可吓死我了,要是您有个闪失,我可怎么向主母夫人交代。”
苏仪付之一笑,他自己都没料到会发生这档子事情,更没想到韩松竟然如此情绪化,毫不思考当众宣扬要杀他的后果。
但这样也好,韩松的爱子如命,也为苏仪赢得了一丝喘息之机。
在苏仪离开后,参加九鼎山的一行人也各自作鸟兽散,项从流则与仇英彦一同进入了枢密院,打算一同商量请刑律阁办案一事。
剩下的百姓你看我、我看你,发生了这等事情,他们都不知该说什么好。
许久,才有人开口问道:“韩松为何要杀苏弥天?”
“唉,在此之前我应该先说明一事:傍晚时分,我等候在此,见韩松之子韩开首先出现,然而他已经七窍流血、昏迷不醒,是被人抬出来的。”
许多人面色一惊。
“七窍流血?!这症状莫非是……”
“没错,这正是自碎练兵场的后果,练兵场一失,自我雕像也必然保不住,导致这辈子修为无法寸进;韩开看样子永远都要停留在将才阶段了,他的父亲当然会火冒三丈。”
“韩开为何自碎练兵场?”
“听说是在象棋大会之时,韩开挑衅苏弥天,立下了谁能在九鼎山取得更好的成绩,对方就必须自碎练兵场的赌约。”
“原来如此,我听说韩家大部分人都视苏仪为仇敌,韩开甘当先锋刁难苏弥天,如今前途尽毁,真乃报应。”
“不止如此,听闻棋会当日还有一人与苏弥天立下赌约,他怎么样了?”
“你是说那个来自衡州的杨君训?他在怂恿韩开立下赌约之后,立刻就吃了几天牢狱之苦,然后在一家客栈养伤,房门一步都不许出。”
“哼,自取其辱,我真想去看看,他听闻赌局失败会有什么反应?”
“这两人敢加害苏弥天,都是报应啊!”
众人聊完赌局一事,又有人发现了另一个话题。
“既然苏弥天赢下了赌局,也就是说,他的成绩比韩开要好一些?”
“一些?你太小看苏弥天了,项家早有流言传出,苏弥天可是登上了顶峰!而且他的成绩还超过了一众先贤,堪为史上第一人!”
“这消息是真的?”许多人神色凛然,眉宇间闪过一抹雀跃之色。
“不清楚,不然我也不会在这里等着问苏弥天真假了,没想到还没开口问,就发生了这种事。”
“若是真的,岂不是说苏弥天已经取得九鼎?!”
“不一定,历来登顶者颇多,但能将九鼎收入囊中的,明面上只有刘秀一人而已。”
“明面上?也就是说,可能有也其他人拥有九鼎,但没有说出口?这是什么忌讳吗?”
“听说是这样,因为刘秀身为皇帝,所以没这个忌讳,也不知跟泰山有什么关联。”
许多人皱起眉头,苦思其中的关系,但却心乱如麻,无法找到任何头绪。(未完待续。)
………………………………
第208章 九州之鼎
“算了,明日就是魁首宴,我等问一问苏弥天就是。”有人说道。
众人纷纷点头,这才风流云散,离开广场。
而被关禁闭的杨君训在客栈的房间中来回渡步,神色焦虑到了极点。
苏仪登顶九鼎山的流言早已传到了杨君训的耳中,他又怎可能不感到心急如焚呢?
一旦验证消息的真伪,他必然也会被要求自碎练兵场,一辈子停留在行人军衔,无法晋升;虽然他此前付出了不聚军心的代价写了份《罪己书》,但总归不影响军衔提升,如今面对着前程尽毁的后果,任由他这种果敢之辈,也不免的心生惶恐。
“我该怎么办才好?连夜逃跑?不,这太不切实际了,若是南徐州能让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也担不起前线重镇的地位了;那就去向苏仪求情?他也许会对我网开一面,但我身为杨家子弟,岂能受此侮辱?可恶,该如何是好……父亲远在万里之外,也许不能指望他的支援。”
杨君训彻底慌了神。
而他的父亲,杨威正坐在一杆巨枪上,于天空中飞驰。
他距离南徐州尚有数千里之隔,很可能明晨才能抵达州城。
忽然,一封飞鸽传书迎面落到他的手中,杨威拆开信件一看,顿时脸皮一抖。
“莫能想到九鼎山竟然提前了?!更不曾料到的是,苏仪竟然能登顶九鼎山……什么?!君训竟然与苏仪立下了这种赌约,他此行危矣!”杨威面容苦涩。
月明星稀,夜风微寒。
被万众牵挂的苏仪回到家中,苏诗儿正站在门口张望,见到前者,立刻轻移莲步,扑入苏仪怀中。
“仪儿,刚才那一声真是吓坏我了,你没事吧?让我看看你有没有受伤。”苏诗儿上下查看,生怕苏仪缺胳膊少腿。
“我没事,就是一天没吃饭,肚子饿了。”苏仪笑道。
“我已经让王嬷嬷去准备饭菜了,你先到正堂去坐会儿,我去给你准备茶水。”
苏诗儿正要回身走向厨房,苏仪却一把拉住她,说道:“把这些事交给下人吧,我们一起去正堂,说说九鼎山的事。”
“好。”苏诗儿瞥了眼院中的柳心照,俏脸飞上一抹红云。
走到院中,柳心照也迎了上来。
“苏郎,你此番赢下赌约,韩开已经自毁练兵场,而韩松爱子如命,必要报仇;小女已请人严加留意周围的动静,你出行时也会有人暗中保护。如此擅自行事,还望苏郎莫要介意。”柳心照行了一个标准的万福礼,柔声说道。
“柳小姐有心了。”苏仪也回了一礼。
虽然苏仪很想说,他在城内随时随地都会受到保护,人身安全基本可以确保无虞,无需额外保护,但他也不想驳了柳心照的心意,于是就开口谢过。
在晚饭中,苏仪与二女事无巨细聊起了九鼎山的细节和考验,苏诗儿的俏脸上写满了新鲜感,柳心照则比较在意苏仪获得了什么。
“苏郎,你攀上巅峰,可见到九鼎真容了?”
“见到了。”
苏仪点头,将九鼎的样貌描述了一番,但并没有说自己是否取得了它。
“原来九鼎是‘九州之鼎’啊?我还以为一定会有九个鼎呢,一鼎有九个相貌,这究竟是何原理?”苏诗儿一脸惊讶。
“原理我也不清楚,只是不得不感叹铸鼎人的巧夺天工,这世界的确很神奇。”苏仪笑道。
柳心照又说道:“小女明白一些忌讳,你不能说,世人也大多无法得知你是否已取得九鼎,但小女却相信你。”
苏仪笑而不语,而是借用“一心二用”能力,将心神潜入练兵场中,望向自我雕像前方脚下的那件器物。
自我雕像有三丈高,而这件器物只有半丈左右,差不多只到雕像的膝盖处,比苏仪的心神还矮几寸。
这件器物正在不断变换形态,赫然就是九州之鼎的微缩版!
而自我雕像手中的士气正源源不断地注入其中,储存速度与恢复速度持平,让士气永远都保持充盈状态。
虽说这九州之鼎只是微缩版,但它却与泰山之巅的那尊百丈巨鼎有着一模一样的容量。
苏仪的士气有一尺七寸,而巅峰将才的士气是两尺,这尊九鼎,足以储存几十万倍于巅峰将才的士气量!即使是他达到元戎阶级,也能储存数百倍的士气。
等于说,苏仪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储存,他的士气几乎用之不竭。
“九州之鼎属于‘天鼎’品级,比九品地鼎的储存量更高万倍不止,后者最多也只能储存将才士气的数百倍士气,到了元戎时期恐怕也就只能让人额外多出一倍左右的士气;更低阶的鼎容量更少,九州之鼎和前者比起来,简直就有如云泥之别。”
苏仪为自己的收获感到极为满意,有了九州之鼎,表明他以后与人作战时,再也无需担心士气量的问题,君子会那士气枯竭的尴尬一幕绝不会再次发生。
唯一让他感到头疼的一点是:这鼎这么大的容量,究竟何时才能将其填满?
“我的士气耗尽,虽有两颗军心,但也需要大半天才能恢复,也就是说,我岂不是要十多万天才能注满九鼎?激励士气的奇谋和军文能加快储存速度,我应当尽量利用‘破釜沉舟’,正好能提升此奇谋的熟练度;顺便,我已经有了足够的自保能力,应该向枢密院提交取回《醉酒死战》的申请,这本军文拥有恢复士气的作用,此刻于我有大用。”苏仪心想。
“而九州之鼎不仅能储存士气,也能缓慢储存精神力与体力,只是后两者无需过多,能应付突发情况即可,这个神器能助我储存额外的能量,却不能助我突破三能量的上限,要想提升军衔,仍然需要我不懈的努力……此外,九鼎甚至能助我储存――国运!”
“国运是个虚无缥缈的概念,至今仍然没人能探明它的产生原因、储存地点以及具体作用,只能通过传国玉玺与各地的官印来或多或少调动它的力量,而九鼎是为数不多能储存国运的器物;我借由象棋大会的胜利,获得的一些楚汉国运已经储存到了九鼎之中,只是不知道具体该怎么使用,只能等日后有机会再来尝试。”苏仪无奈想到。
而在苏仪取得九鼎的同时,他也感受到曾经在摘星阁获得的那一股“星辰之力”、以及象棋大会中取得的黑暗能量也随之存入其中;只是苏仪对这两股力量极为陌生,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使用它们,只能看着这两股能量在鼎内游荡,而眼馋不已。
此外,每日敲响的晨钟之力也会储存在九鼎之中,再也不会流失。
“不得不说,九州之鼎真不愧是神器!它几乎无所不容,乃是真正的‘海纳百川’,也不知还能储存什么能量?”苏仪心生期盼。
吃完饭后,苏仪将自己关进了房间中。
在桌上铺开稿纸,苏仪一边磨墨,一边心想道:“我已取得书法一境,书写速度得到大幅提升,能助我加快练习书法的进程,有了这个优势,就更加不能浪费;八月的乡试对书法有诸多要求,字写的太难看肯定会扣分,虽然乡试距今还有四个月,但书法要经过日积月累的练习才熟能生巧,我不能偷懒,今日就开始临摹颜体!”
苏仪想起大多数人都是经过数载磨练之后,才能取得“奋笔疾书”的能力,但他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先取得书法一境,然后才开始练习书法,连他都觉得自己是个怪胎了。
因为没有毛笔可以承受得住《颜勤礼碑》的字体,苏仪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选择练习颜真卿的早期作品,例如《多宝塔碑》、《夫子庙堂碑》和《祭侄文稿》等等。
苏仪提起笔来,写下《多宝塔碑》的第一个“大”字,见到没有任何坏象发生,便松了一口气。
随后,苏仪一笔一划地认真临摹,写了十多页,仔细对照字帖,发现每一页都有一些小小的进步,让他感到极为欣慰。
而在临摹颜体楷书的同时,苏仪的心神则进入练兵场,用一心二用能力对照字帖,不必再每写一笔就停下对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一直练到子时将至,苏仪这才停下笔来,活动了一下发酸的手腕,将数十页稿纸整理堆放到一边。
《多宝塔碑》是流传到后世的、颜真卿最早的作品,是大多数初学者的入门作,但字体暂且不论,这个字帖记载了苏仪前世佛教的一些典故,如果出现在兵锋大陆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所以这些稿纸事后就要烧掉。
正收拾间,苏诗儿前来叩门。
“仪儿,我让厨房炖了点汤粥给你补身子,你要吃吗?”苏诗儿问道。
“好,就来!”
苏仪收拾完毕后,来到正堂,一边吃着香气四溢的乌鸡栗子汤,一边听着苏诗儿的话。
“刚才有许多大户人家上门拜访,好像想要问问你九鼎山的结果,还捎上了礼物,只是我不想他们打扰你,就让季安好言劝回。”苏诗儿说道。
……
(ps:抱歉,更新晚了……貌似流水这阵子一直为这事道歉,尴尬_(:3」∠)_,不出意外的话,待会儿应该还会有两章……另外,月底将近,流水过几天想跟大家唠唠嗑,希望都能来捧场一下~)(未完待续。)
………………………………
第209章 骨肉之仇
“是嘛,虽然我在外已经尽量不提起自家住址,但总归还是被人探查到了,不过季安会懂得怎么回答的,诗儿姐你就不要忙前忙后了。”
“嗯,我听你的!”苏诗儿点头道。
随后苏仪又与苏诗儿聊了聊她的学习,得知她已经认得所有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