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桑泊行-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桐拂几乎立刻认定,这位就是燕王妃。

    远远地,已经可以听见城外战鼓的隆隆声,战马的嘶鸣,时而尖锐的哨声和整齐划一的呼喝声。

    一场实力悬殊,势必惨烈的战事,迫在眉睫。
………………………………

第四十章 才望如何敢并肩

    熊熊火把的映照下,女人们惊惶、不安、焦躁的神情显而易见。从窃窃私语到后来的人声嘈杂,互相拉扯着欲离开……

    那个俊秀的身影依旧沉着,她稳稳踏前一步,朗声道:“我们的父亲、兄弟、丈夫、儿子,眼下都在北平的九门之上。”

    这一句,让人群几乎立刻安静下来。

    “他们,在为我们,守护这座城池。为我们,保一方安宁。在用自己的生命护佑我们。”

    “我们虽是女子,但除了被他们护佑在身后,我们也可以与他们并肩而立,共同护佑我们的城池和家园。”

    她的声音并不高,也非激昂顿挫,但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声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她走到一旁堆积如山的盔甲边,取了一套很快穿戴好。

    她对着人群,缓缓举起一只手,“女人的手,可以炊食缝衣汲水磨粮,可以养育呵护我们的子女,自然也可以拿起武器捍卫这一切。”

    她又走向另一边堆积如山的瓦片和石砾,“长刀我们也许拿不动,弓弩我们拉不开,但我们可以用这些和他们一起战斗。”

    “蚍蜉撼树,可笑么?不,树纵然高大却终会腐朽轰塌,蚍蜉虽弱小却会携手并肩前赴后继!”

    言罢,她再不多说一句,转身独自往丽正门走去,一步一步,坚定从容。

    起初,人群中还是一片沉寂,渐渐有人走出来,取了盔甲穿戴起来。

    不会穿戴的,互相帮忙。拿不动的,几人合力抬起……

    穿戴好盔甲的女人们,拿起瓦片和石砾,一个接一个,走向丽正门的方向……

    到后来,所有的女人都这般做来,没有话语没有吵闹,安静而有序。

    “这……这可如何是好……”雁音总算发出了声音,“若被王爷和世子知道了……”

    身边的人没有动静,雁音转过头去,那个叫桐拂的女子,不知何时已穿好了甲衣揣着瓦片,正往那城楼走去……

    站在城楼之上,桐拂才晓得,这座城池面对的是如何强大的对手。

    目力所及,皆是绵延无尽的军帐。盔甲重重的战马和兵士、投石机阴森的身影、数不清的弓弩、尖矛、长刀利剑……

    这一切都被数不清的火把辉映着,仿佛夜半生出的诡谲梦魇,随时可以将人一口吞噬……

    攻城和守城是何时开始的,桐拂并不清楚,她被四周的人群裹挟着,被纷乱的声音包围着……

    生死的交叠,血肉的涂炭,她已然不陌生,这一回,她就站在这里,与守卫者并肩而立,与爬上城楼的进犯者四目相对……

    她的手颤抖的厉害,握在手中的瓦片始终被她紧握着,硌着掌心冰冷而生痛,她甚至无力去摸出靴中的峨眉刺。

    她开始后悔,她不应该来,她早该趁着这一片混乱躲得远远的……

    眼前忽然放大的一个狰狞面孔,和紧随其后扑面而来的染血长刀,令她目瞪口呆。她根本不晓得该如何躲,往何处躲。

    那可怖的身影和长刀在挨近她的瞬间,猛地顿住,轰然倒在自己的脚下。

    桐拂惊骇地望着他身后的那个身影,她正将手中长剑从那兵士的后背拔出,抬眼望着桐拂道:“没事了。”

    这一眼平静从容,并没有半分责怪她的意思。

    桐拂立刻认出她,燕王妃。

    徐妙云看着眼前这个早已魂不附体的女子,安慰道:“这里危险,不如你去城里看护老人和孩子……”

    桐拂却并没听清她说了什么,她看见一个刚爬上墙头的南军正挥刀扑向王妃的身后。

    未做它想,桐拂伸手将王妃一把抱住,滚去一旁。那人一刀落空再次扑来,身子却猛地顿住,他低下头,惊骇地望着腹中插着的那柄小巧却锋利的峨眉刺,缓缓跪坐于地,终是倒下。

    桐拂觉得胸中烦闷欲呕,此刻已完全听不清四周振耳的厮杀声,看不清幢幢身影,她死死盯着那峨眉刺,在火光中折射着死亡的颜色……

    有人将自己扶起,轻拍着自己的后背,“谢谢你……不怕,没事了……”

    桐拂茫然望向她,她的目光莫名令人安定,她柔声的语调与这厮杀格格不入。桐拂接过她递来的峨眉刺,手仍是抖得厉害。

    “去吧,”燕王妃再不多言,提剑转身走向厮杀最惨烈的人群之中。

    桐拂看着眼前已杀红了眼的兵士,奋力向城下投掷石块瓦片的女人们……更有夫妻二人亦或是兄妹、父女携手而立并肩而战……头一次,她觉得自己真正明白了护佑的含义。不是一个护佑一个依附,而是共同战斗不分你我而成为彼此的护佑……

    “桐拂!”有人唤她,令她猛地回过神。

    雁音脸色苍白地靠在不远处的墙边,捂着自己的手臂。

    桐拂急忙跑近前去,“你受伤了?”

    雁音点头,手指的缝隙里涌出更多的血,整个人抖得厉害。

    桐拂急忙扯下一条衣角,将雁音的伤处紧紧扎住,“还能走么?得尽快替你上药。”

    雁音无力地点头。

    桐拂将她扶着,跨过地上凌乱的身影,努力往城楼下走去。流矢不时从身旁掠过,刺入城楼的墙隙间,笃笃有声。

    忽然出现的盾牌,令桐拂一喜,有此屏障可不惧冷箭流石。抬头一看,又是一惊。

    雁音已是惊呼出声,“世子!”当下也顾不得伤口剧痛,大声道:“世子怎可在此?快来人,将世子带下城去……”

    朱高炽一手扶着盾牌,一手撑着石墙,气喘吁吁地对桐拂道:“速速带她去城中医治!你们……可看见母妃?”

    桐拂犹豫了一阵还是没说出口,雁音气急败坏,“王妃不在这里,世子需尽快离开,哎哎,桐拂你放开我……”

    桐拂方才瞧着朱高炽面上神情就已知晓,此刻是无论如何没办法劝他离开。当下也不犹豫,拖着雁音往城楼下走去。

    回头之际,看见朱高炽吃力地扶着石墙,往方才燕王妃走去的地方奋力前行……
………………………………

第四十一章 初识犹似故人归

    看着昏睡中的雁音,桐拂心中不免感叹。看着温婉可人的姑娘,拼起来也当真是不要命……

    此处是燕王府内临时打开的大殿,供城中老幼及伤者躲避休息。留守的侍女护卫不多,安抚人心、医治伤者、递水送药皆忙得团团转。

    桐拂此刻才后悔平素没好好习医,此刻只能做些简单的包扎、清理伤口之类。那些重伤之人,她却完全无可奈何,眼睁睁看着他们痛苦挣扎。

    这里只能隐约听见远处的厮杀声,已是可以想见城头上的惨烈仍在继续。

    。。。。。。

    “报!我方久攻不下……”报告战情的这位南军兵士尽量缩在暗处,不敢看向主帅的面庞。

    毕竟原以为手到擒来的城池,到现在仍没有破城的迹象,而那城头之上的守卫者,却是越战越勇……

    李景隆却仿佛并没有听见方才一番话,手中把玩着一块玉佩,抬头望着不远处的城墙之上。

    从这里瞧得清楚,身穿兵甲手执锐器的魁梧战将之间,那一个个纤弱秀美的身姿并无半分惧色。

    其中最耀眼的那一个,盔甲遮不住嫣红的战袍,长剑映着她从容冷肃的面庞……而时时从她手中飞逝而出的箭矢,箭无虚发……

    他自然很熟悉那个身影,彼时也曾与她和自己的四叔纵马挽弓,谈笑间并肩而战……

    这位京中文武冠绝的女子,到哪里都是最令人瞩目的那一个……

    “伤亡如何。”李景隆忽然出声。

    “千余,多数为石块瓦片击伤……”那兵士忐忑道。

    原本爬上去,爷们之间拼杀一场倒也罢了,怎地还有一群女人也在那城头?

    不拿刀剑不执弓箭,手中石砾瓦片如雨片砸下,一时伤者无数。伤者阻了后头登墙之人,还需分出人手将伤者撤离……城下一片大乱……久久无法攻下……

    尤其为首的那个女子神勇无比,箭无虚发,刀剑凌厉,绝不输了男子去……

    “收兵。”李景隆忽然道。

    那兵士以为自己听错了,又不敢再问,偷偷抬眼去瞧一旁的侍卫。那侍卫虽也是一脸震惊,却很肯定地冲他点了点头。

    。。。。。。

    已近拂晓,桐拂看着躺在那里兀自昏睡的雁音,除了不停替她拭去额头的汗,什么也做不了。

    “阿音如何了?”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

    桐拂急忙转过身,燕王妃战甲未脱,一手抱着战盔,正俯身试探雁音的额间。

    桐拂心里一松,这说明外面的战事告一段落,他们总算有了喘息的时机,“药都用了,但至今昏睡不醒。”她道。

    徐妙云蹲下身子,将雁音手臂上松脱的纱布包好,“方才城楼之上,谢谢你。”

    桐拂一愣,忙道:“是王妃救我在先,不用……不用言谢……”

    徐妙云抬头看着她,眼前的女子长得确实好看,但更有一种令人情不自禁想要亲近的情态,遂笑道:“你我方才一起打过仗,也算有了袍泽之谊,私底下唤我妙云即可。”

    桐拂瞧她神情落落,举手大方舒朗,心中愈加欢喜,不由欢愉点头道:“好……好的……”

    徐妙云站起身,将手中的纱布递给桐拂,“劳烦照顾阿音,自己当心。”

    桐拂接过纱布却立时愣住,徐妙云手腕上的那个护腕,竟是燕王的那个。那颗水珀分分明明就在那上头。

    徐妙云离开后很久,桐拂都没回过神来。这护腕怎的会到了这北平?不过这也就说得通,自己为何如今困在此处无法离开。

    。。。。。。

    外头天色未亮,屋内烛火仍旺,斯道望着不远处的朱高炽,耐心等着他发话。

    朱高炽连日在九门布防,又经了今日一战,此刻已是强撑着精神坐着,咳喘不止说不出话来。

    又歇了许久,他才勉力道:“今日令母妃以身犯险,是高炽无能……”

    斯道仍保持着双手交叠,平静道:“世子已尽力,这一仗确实不易。”

    朱高炽闻言抬头看去,“只是不易?以一战十,难道尚有胜数?”

    斯道的目光落在一旁沙盘之上,那里九门之势、南军大营之阵一目了然,“若此刻在那南军大营里的是世子,世子可会忧心?”

    朱高炽也望过去,坐拥十万大军,主营正对丽正门,其余八门皆被牢牢围住,无懈可击的阵势。武器军粮充足,更遑论还有四十万大军,可随时调度驰援……若自己坐阵其间,自然睡得安稳……

    有什么在他的脑中一掠而过,他不可置信地望向斯道:“奇袭?!”因为过于激动,声音有些扭曲。

    斯道目光仍落在南军大帐,没反应。

    “可……父王有令,不得出城迎击……”朱高炽的一手紧紧抓着案几边沿。

    斯道这才将目光抬起,“并非迎击,非但不迎击,还需先封住城门。”

    看着朱高炽一脸不解,斯道平静道:“死守。偷袭。”

    “既然封死了城门,如何偷袭?!”

    ……

    桐拂是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中惊醒,自己倚在床榻边,雁音似是仍在昏睡。窗外似有许多人急急走过,她正欲起身探看,手忽然被人捉住。

    “你别待在这儿了,赶紧去王妃那里……”雁音不知何时已转醒,脸色苍白,奋力对着桐拂道。

    “你可好些?”桐拂欲查看她的伤处。

    雁音将她推开,“我没事……快去守着王妃,若是有什么,呸呸呸!王爷定是要疯了的……”

    “快去啊,她此刻一定还在丽正门上。你若不去,我就自己去了……”雁音作势起身,被桐拂按回去。

    “我去我去,你好好歇着。”说罢桐拂再不迟疑,直往丽正门赶去。

    她一路走着一路琢磨,说来也奇怪,有些人,比如燕王妃,明明刚刚识得,为何却好似认识已久,不由得心生好感。而自己眼下竟如何撇下了逃走的心思,掺和到这场分明败局已定的战事之中……

    丽正门前不复方才人影幢幢,此刻火把的光亮中勉强看见一些守卫的兵士匆匆走过,四下里一片静谧。

    查验了桐拂随身所带的王府腰牌,护卫允了她上城楼去,但一再嘱咐不可发出半分声响。

    桐拂敛息屏声悄悄上了城楼,并未瞧见王妃身影。却看见东侧转角处一排排的兵士列队而立,身上皆缚着碗口粗的绳索,绳索的一头牢牢绑在城楼之上。

    为首的兵士率先攀着绳索往城外滑落,紧接着,更多的兵士一个接一个无声滑下城楼去。

    暗夜中,如鬼魅般的一道道身影正悄悄掩入南军大营……
………………………………

第四十二章 具体微兮容色丹

    燕军垂绳而降,鸣鼓噪响,夜袭大营,将睡梦中的南军搅了个人仰马翻。

    谁又能想到这困兽竟敢伸出爪子,自那笼中偷偷越出,偷袭原以胜券在握的捕猎之人。

    李景隆自榻上披衣起身,出了营帐。

    夜色中人吼马嘶完全分不清敌我,身边狼狈的刚从睡梦中惊醒的南军兵士衣衫不整,有的连兵器都没拿,四处乱窜。不少营帐起火,熊熊火势迅速蔓延……

    “瞿能何在?”他皱着眉,抬眼见云色深重,只觉寒意沁骨,眼见着竟似要落雪了。

    “大将军,”瞿能大步走来,躬身道:“燕军垂绳而下偷袭大营,不过百来人,意图搅乱并无威胁。”

    李景隆将身上鹤氅拢了拢,“如此便好,其余……”

    瞿能忙道:“塔楼已搭七八成,天明前可上塔观望城内动向,弓箭火铳也已备妥。护城河已被填三成,几日内应可填平。地穴也已开掘,昼夜不停。”

    李景隆满意地点头,“辛苦瞿大人。”说罢转身入帐。

    瞿能这才直起身,不由暗叹,这位大将军乃曹国公李文忠之子,通读兵书、才华横溢、仪态雍容是没得说,否则也不会深得太祖厚爱。但真正的带兵打仗,不是将那兵书上的一一搬来就好……

    帐帘在身后落下,将重重寒意顷刻拦在外头,而帐内金丝檀条炉火极旺,地面铺着上好绵厚的雪色裘毯,一室暖意。

    半跪在榻前的女子,只着了薄薄的春衫,茜红晕染的颜色。皓腕如雪,纤指如葱,方将博山炉中的明廷香燃了。

    她听见声音转过身来,迫人的颜色,面上却睡意犹浓,“大将军才是辛苦。。。。。。”口齿软糯,眉目慵懒。

    李景隆将身上鹤氅脱了,随手搁在一旁。走到那炉火旁,伸手取暖,“北地苦寒,倒是别有意趣。估摸着,是要落雪了。”

    那女子捧了茶水到了近前,盈盈递上,“那如何及得上金陵雪景秦淮霜落……”

    他接过茶盏,“滴水成冰,京师那里可是瞧不着的。”

    “当真?”她一脸雀跃,“滴水成冰,听起来就甚是有趣……”

    帐外远处隆隆的鼓声又起,一时人声嘈杂,马嘶纷纷,将她的话打断了。

    见她面显惊忧,他伸手将她揽入怀中,“外面的呱噪不过困兽之挣,有我护着你,兮容何惧?”

    兮容见他神情间风轻云淡不似说笑,渐渐宽了心,复又明眸流转笑意吟吟,“与大将军在一处,自是不惧的。”

    李景隆心中一荡,耳边是寒地中刀剑铿锵战马嘶鸣,眼前却最是一抹春色旖旎,若此情此景不为人间快意,又有什么算得上?

    他凑近她的颊畔,哑声道:“说了多少回了,只你我二人之时,该怎么唤我?”

    兮容面色越发娇羞,朱唇轻抿数回才悄声唤道:“九江……”

    见此颜色,李景隆情难自禁,放下手中茶盏,将她揽了,却忽听她一声轻呼,“且慢……莫伤了凤儿……”

    他一愣,捉着她柔腻下颌的手顿在那里,“凤儿?”

    兮容唇角上扬,“九江竟不觉,今日兮容的钗环有些不同?”

    他的目光落在她如云的乌发间,一支金钗别在当中,金钗的一端,是一只不过手指般大小的鸟儿。冠似凤,羽翼呈斑斓五色,巧而华美。

    李景隆伸出手来,那鸟儿乌眸转了转,竟展翼飞起,回旋片刻落于他的掌心。

    “桐华凤……”他道,“你竟将它也带来了。”

    兮容抿嘴笑道:“兮容的名字也是由它而得,美斯鸟兮类鸳鸯,具体微兮容色丹。妾担心九江征旅辛劳,特意将它带来解乏……”

    那鸟儿似也听懂,乖巧地将毛绒绒的脑袋在他的指间蹭了蹭,啾啾数声,婉转醉人。

    “这一只还是我托那蜀王朱椿帮我寻得,此番瞿能的部下从蜀中带来。”李景隆逗弄那凤儿,“不过,北地酷寒,也无花露,它如何能活?”

    兮容自袖间取出一只精巧的小笼,“妾特意寻了巧匠做了这暖笼,笼子里温暖如春。你瞧,里面雕刻的桐花栩栩如生。我便将那桐花蜜露涂在那上面,凤儿可喜欢了……”

    他将那桐花凤放回笼中,重将她揽入怀中,“我有了这解语花,又有了美斯鸟,此番征战必会大捷而归……”

    大帐外初雪落,烽火缭乱,刀戈尽染血。

    帐内烛火灭,只余一室温旖。

    ……

    桐拂晓得,形势应是越发糟糕了。

    这几日,南军每日日出便攻城,护城河已被填平,云梯、烧城门、投石……无所不用其极。而他们在城墙外新搭起的塔楼,可时时窥探城内动静,更可用火铳弓弩直接攻击城楼上的守卫。

    北平守军虽誓死守卫,但人数毕竟居劣势,且人数每日都在减少……

    即便如此,世子与燕王妃每日亲临九门巡视,与诸将商议策略。夜里去百姓家中探望,安抚受伤及老弱。

    因此,虽情势危急如此,城内并无半分混乱更无闹事者。百姓甚至主动将自家房梁屋瓦拆下,送到城墙上,以助守城之战。

    雁音好了许多,已经可以起身行走。一旦能下地,她就忙前忙后地照顾燕王妃和世子二人,也拖着桐拂一起。

    每每见到燕王妃护腕上的那枚水珀,桐拂都很有想要偷走的想法。她如今觉得,只有拿到那水珀,自己才能离开这里。但看着燕王妃没日没夜的巡城、安抚、备战,她又实在下不去手。

    更何况,燕王妃待自己十分好。即便是忙到连睡觉都没有功夫,她每每遇到自己,还会特意询问自己如何,嘱咐自己不要轻易上城楼去……并命人送来了厚厚的裘衣。

    拿到华美的裘衣时,桐拂就愣住了,这一看就是宫里赏赐的东西。送来的那个侍女忙道:“王妃说了,姑娘自南方来,定受不住北方酷寒。她本也穿不惯这些,送与姑娘御寒……”

    “还有……”那侍女拿出一瓶膏药,“王妃嘱咐,如今外头下雪了,天气冷,手脚容易冻伤。姑娘每日涂抹在手脚,可以防止……”

    桐拂心里热乎乎的,自从娘走了之后,似乎再没人对自己如此关心。

    至于逃跑,罢了,暂且先放下……

    外头忽然传来的嘶吼声打断了桐拂的思绪,“不好了!南军猛攻张掖门,守不住了!破城了……”
………………………………

第四十三章 城郭惊破落月箭

    燕军每夜垂绳而出骚扰南军,看似彪悍,瞿能却看得清楚,这必是虚张声势,其实内里早已疲于支撑。

    如今只要找到一个突破口,拿下北平不过是举手之劳。

    这个突破口居然被他找到了,张掖门。

    张掖门守备最松,并且之前的地穴虽未能挖进城去,却意外发现张掖门并没有如其余八门那般完全封死。

    城攻了这么些时日仍固若金汤,却夜夜被燕军混入营里敲鼓放火的骚扰。白日里刀尖舔血,夜里不得安睡,南军兵士们早窝了一肚子火。

    今日又是在瞿能及二子瞿郁瞿陶的带领下,个个有如神助威猛无比。

    毕竟他们的将领瞿能乃开国将领,手执落月箭,战功赫赫。

    洪武年间平定西番蛮民叛乱,一路攻无不克擒敌万余人……平复建昌卫指挥使月鲁帖木儿绎忽乐反叛,一路皆告捷……之后在蜀地,总揽西陲军事,协助蜀王朱椿实行礼贤教化,蜀人得以安业。

    有此猛将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兵士们自然士气大振,神勇十分。

    源源不断的兵士沿着云梯而上,守卫很快无力抵抗,最先上去的南军迅速占领了城头。而张掖门的城门也被冲撞开,瞿能率先冲入城中。

    入城之际,他急速命人报于李景隆,需立刻增派援军,孤军深入乃用兵大忌。

    朱高炽人在丽正门,听到来报,脸色顿时煞白,扶着墙头勉强站直身子。

    城内守军第一次乱了阵脚,没有人料到张掖门会如此轻易被破。

    其余八门分兵救援的命令已下,但一来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