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遇见暮色晨光里-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婶是上医院看病去了吗?”

    陆妈妈大为惊奇的瞪大了眼睛:“哟,你怎么知道?”

    傅凌笑着瞟了一眼她手背上输液插针头的地方,胶带还贴着呢。

    “看我,呵呵!”陆妈妈这才恍然大悟,将那胶带撕了下来,说起这个真是感慨万千,回头瞟了陆晓晴一眼叹息说:“是啊,我之前得了痨病——现在叫肺结核,哎,亏了我家大妹哦,要不是她带我上医院去,我怕是活不了多久啰!”

    陆晓晴听不得这话,皱了皱眉略带责备:“妈,你又瞎说什么呀!肺结核又不是多厉害的病,哪有那么严重?”

    “你小孩家懂得什么,这个病以前是没有的治的,要命的呀!”

    “妈!”陆晓晴无语:“以前那是什么老黄历了,还说以前。傅先生,我妈的病已经治愈了,你放心,不会传染的。”

    “啊?”陆妈妈连忙点头:“对对对,不会传染、不会传染,你放心!”

    “没事,我懂的,”傅凌笑笑,看着也并不像介意的样子,看了陆晓晴一眼向陆妈妈夸赞:“阿婶真有福气,你女儿很孝顺呀!”

    说起这个陆妈妈又打开了话匣子,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脸上满是笑容夸着陆晓晴,连她学前班会煮饭、小学三年级就包揽了家里所有家务都说到了。

    陆晓晴:“。。。。。。”

    到村口的时候,陆晓晴很客气的让傅凌停了车,和母亲道谢下车。

    私家车在农村稀罕得不能再稀罕,这样被送回太扎眼了,少不了有人东问西问,陆晓晴光想想都头疼。

    傅凌或许也明白她的顾虑,停下了车,笑着与她们道别。他忍不住又多看了她一眼:很多人不是巴不得进村显摆得意一下的吗?她很低调。

    傅凌自己也是个低调的人,但是立刻他就低调不起来了。

    因为村支书赵三叔恰好赶着牛从旁经过,见了傅凌又惊又喜的上前打招呼,喊他:“傅书记!是你呀!你好你好!”
………………………………

第4章 决定(2)

    直到回到家里,陆妈妈还在啧啧感慨感叹,没想到啊,这辈子竟然还能坐一回镇书记的车,这个病真是病的值了!

    没想到镇书记那么年轻啊,人也那么好,真是难得呀。

    感慨完了,又有点紧张不安的忙问陆晓晴,“我当时没有说错什么话吧?没有说了什么不应该说的吧?”

    陆晓晴简直哭笑不得,“妈,真不知道您紧张这个做什么,人家傅书记不会跟你计较的。再说了,该不该错不错的都已经说了,现在后悔啊,也来不及了!”

    陆妈妈一怔:“这。。。。。。倒也是啊!”

    想了想,陆妈妈又十分笃定说道:“我记性其实还不错的,肯定没有乱说话!而且傅书记人那么好,就算我说了什么他也不会怪的。”

    陆晓晴好笑:“妈,人家是书记,天天大大小小不知道多少事情要忙,哪有空惦记这点小事呀?您把心放在肚子里吧。”

    陆妈妈感慨:“这。。。。。。倒也是啊!”

    乡邻们听说陆妈妈回来了,陆陆续续的好些人上门来看望问候,陆妈妈这才丢开这茬,说起这次住院的事来。

    “天啊,原来是痨病,怪不得总咳嗽、咳成那样。”

    “幸亏哦,幸亏你有个好闺女哦!”

    “真的是命好,换做别个,真的就是在家等死了。”

    “要不然怎么说晓晴聪明呢?读书多就是不一样!”

    “是啊是啊,晓晴是我们村第一个名牌大学生呢。”

    得,说着说着就歪楼了。。。。。。

    虽然歪楼了,但是气氛还是很融洽的,陆妈妈从之前的“快要死了”变得好好的,大家也都替她高兴。

    陆妈妈自己也很高兴,能好好的活着,谁想死啊?

    然而,也有那么一两个不太和谐的声音,比如说老略伯。

    老略伯也来了,古铜色的瘦削脸拉的老长,白多黑少的眼睛瞪鼓鼓的:“。。。。。。硬要去花这个冤枉钱怪得了谁?吃我的药不是吃的好好的?去什么医院!我还不用你们给钱咧!”

    “。。。。。。信不过我,以后有事不要再找我!以后有事跪下来求我我也懒得搭理你们!”

    老略伯的话把陆妈妈气得够呛,陆晓晴也很气,她带妈上医院治病也有错?痨病以前不是染上了就等死的吗?什么时候有土方偏方可以治愈了?

    陆妈妈的气来得快去的也快,叹气反而劝解陆晓晴:“你们老略伯向来是这个脾气,他是长辈,嘴巴又碎,你别跟他还嘴,不然他到处去说你不懂事不好听。说来他之前也有心了,我看要不。。。。。。给他们家点钱?”

    陆晓晴想了想说:“给钱就算了吧,没有个名目,总不能说买他之前给的草药吧?明天我去镇上买点东西感谢他就是了。”

    陆妈妈点头:“嗯,你想的周到,不愧读过书多。”

    陆晓晴“噗”的笑出声,哭笑不得:“妈!”你老人家也跟别人一样这么说真的好吗?

    傍晚的时候,陆晓静骑着自行车回来了,看到妈和姐姐回来了、看到妈的病已经好了,哈哈哈的笑差点没乐疯。

    陆妈妈和陆晓晴被她感染也高兴起来,母女三个其乐融融,笑声不断。

    今天是星期二,陆晓静吃过晚饭还得赶去学校上晚自习,晚上会在学校里住宿,明天中午的时候再回家吃饭。

    吃饭的时候陆晓晴说道:“这几天你中午、傍晚都别回来了,前段时间学习上有没有落下什么?抓紧时间把功课补上来,不然越落越多就难办了。”

    前段时间陆妈妈病成那样,陆晓静又要担惊受怕又要来来回回照顾生病的母亲,学习上肯定是会受到影响的。

    陆妈妈听了陆晓晴的话也表示赞同。

    陆晓静“哦”了一声,看看姐,眨了眨眼:“那姐你还会在家住多久啊?我不太舍得你,想要多回来看你呢。”

    陆晓晴一滞。

    陆妈妈瞪她一眼接话:“看什么看?没见过你姐吗?学习要紧!大妹啊,我也要说这个呢,我现在已经好了,要不明天——后天你也走吧。我这已经害你耽搁太久了,要是再不回去,你老板怕是真的会生气了。”

    陆晓晴垂下眼帘没看她,含糊笑道:“我已经请过假了,不用急,过几天再说吧。”

    “可——”

    “妈,我心里有数,你放心!”

    见母亲还是一副不赞同的神情看自己,陆晓晴笑道:“妈,我读书多。”

    所以,考虑事情肯定比别人要周全的。

    陆妈妈和陆晓静都笑了起来。

    “罢了,你心里有数就行。”陆妈妈笑着叹了口气,终于不再劝说了。

    过了一会儿还是忍不住:“反正,你尽快回去工作。”

    陆晓晴顿了顿,含糊“嗯”了一声。

    陆晓静果然好几天都没有回来,直到周五傍晚才回来过周末,周天下午再去学校。

    看见姐姐真的还在家里,陆晓静又惊又喜:“姐,你真的还没走呀!”

    陆晓晴莞尔:“怎么?不高兴?”

    “不是不是!”陆晓静连连摇头,笑容灿烂:“我当然喜欢姐在家啦!嘶——千万别让妈听见这话啊,不然她又要骂我了。”

    还不等陆妈妈来骂,陆晓静自己皱皱眉,看向陆晓晴,可怜兮兮的纠结矛盾:“姐,你这样请假真的不要紧吗?你那老板真的不会生气啊?”

    她说着忍不住叹了口气,顿时有些沮丧起来,意兴阑珊。

    就算老板不会生气又怎么样呢?姐终归、迟早还是要走的,这一走,下次再回来就是过年了。

    陆晓静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又有些恐慌。

    特别是经过了妈妈生病这次的事,她对素来亲近的姐姐更下意识的生出了深深的依赖。

    她害怕。

    害怕万一她不在家妈又有什么事怎么办?到时候她该怎么办?

    可是,姐又不可能不出去工作啊。。。。。。

    陆晓晴将妹妹那纠结、矛盾、不舍、以及带着几分恐慌不安的神情清清楚楚的看在眼里,心里的决定更加明晰而坚定了。

    她轻轻拍了拍她的背后:“别害怕!”

    “啊?”陆晓静傻愣愣的看向姐姐,没明白姐姐这话是什么意思,正是青春期的少女带有本能的倔强,她想也没想的反驳:“害怕什么呀?我才没有害怕呢!”

    陆晓晴笑笑,去做饭了。

    望着晃动的灶火,陆晓晴有些出神。

    她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国家重点大学的大学生没错,可是这在村里看来非常了不起、让无数村民们羡慕的事在城市、尤其在大城市里连一朵水花都算不上。

    她从来是个冷静而理智的人,并没有因为这个而骄傲。当然,因此而让妈妈感觉骄傲、扬眉吐气,她也认为很值。

    等到她大学毕业,市场早已放开,国家不再包分配,所有的大学毕业生都得参加招聘会,与企业进行双向选择,寻找合适的工作。

    千千万万的求职大军中,她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尽管她是优秀毕业生,但这其实也没多少优势。

    她上了差不多一年的班,拿着一个月税后三千出头的工资,想想前途前景,其实经常会觉得迷茫。

    妈妈的病给了她很大的刺激,还有妹妹的反应,她左思右想,脑海中经过一场场艰难的搏斗和抉择,终于下定了决心。

    她还年轻不是吗?而且她不笨,或许,她可以靠自己的本事,走出另一条路。

    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

第5章 决定3

    “你说什么?”陆妈妈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睁大眼睛,有些迷瞪瞪的看向女儿。

    陆晓晴目光闪了闪,抿了抿唇,“妈,我是认真的。”

    陆妈妈回过神来了,脸色一变怒气冲冲说道:“认真?我看你根本就是乱来!不行,我不同意!绝对不可以!”

    陆妈妈又气又激动:“你们爸没了后,多少人看不起我们家,还有人在背后说我们是绝户!我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心里憋着一股气,说什么也要把你们姐妹俩供读书供出头,到时候让所有人看看,绝户怎么了?家里没男人怎么了?我秦翠芳照样把一双闺女抚养成才,比家里头两个三个儿子的都强!你们也争气,从来不让我多操心,尤其是你,你考上大学那年,我是真的高兴啊,高兴得背着你们狠狠大哭了一场。我走到哪不是人人羡慕、说我会教女儿?还有谁敢看不起我们家?谁敢说闲话?谁家闺女也好、儿子也好,有我闺女厉害吗?”

    “你在大城市里有体面的工作,将来再找个体面的婆家,那就是真正的城里人了!以后再回村里,谁不高看你一眼?谁不客客气气的捧着你?连带着我们家也面上有光!我这心里也舒畅、痛快!可是你现在告诉我,你要辞了城里的工作,你要回来养鸡种田,你、你、你这不是存心让村里人看笑话吗!读了这么多年书,结果还是泥腿子一个,你让人笑话呀!”

    陆妈妈语气颤抖,鼻子一酸几乎落泪。

    陆晓静吓得有点傻了,印象中似乎还没看见过妈妈这么生气。她不想妈妈生气,又想帮姐姐说话,情急之下结结巴巴道:“妈,姐、姐不是养鸡种田,她、她不是种田,是种、种菊花茶、种菊花。。。。。。”

    “闭嘴,有你什么事!”陆妈妈没好气瞪她。

    陆晓静缩了缩脖子,乖乖闭嘴。

    睁大一双乌溜溜的眼睛,看看妈,再看看姐,她也不知道该帮谁说话好了。

    她当然想姐留在家里,可是,妈说的也很有道理。。。。。。

    陆晓晴早已想到自己这话一说出来妈肯定会反对,但是她没想到她的反应会这么激烈。

    她试图耐心的跟她沟通、试图说服她。

    可是根本不管用,陆妈妈眼眶红红,情绪激动,固执己见,无论陆晓晴怎么说她都坚决不肯同意。

    陆晓晴眼睛一酸,忍着泪道:“妈,你还记不记得前两年过世的张婆?”

    陆妈妈一怔。

    陆晓晴道:“张婆过世那年年底,特意给她在外边的儿女们打电话,说是让他们过年的时候一定要回来。全家人已经好多年没有一起过个团圆年了,她特意养了一头猪,过年的时候可以杀年猪,一家人一起团团圆圆、热闹热闹。她已经老了,那是最后一年养年猪了,以后再也养不了了,想吃年猪也不会再有了。可是,她终究还是没有等到儿女们都回来团圆!当她接到大儿子的电话说后天就能回到家,高高兴兴的上山给儿子孙子挖冬笋尝鲜,一跤跌下去,再也没有起来。妈,我不想以后我们家也这样,不想一年到头只有过年那么几天能回来看你——有的时候恐怕过年都没有办法回来!我不想这样,妈。”

    陆妈妈捂脸哭了起来。

    陆晓晴也泪流满面,抱着陆妈妈鼻音浓重:“妈,妈,你信我,哪怕不到大城市里工作,我一样能好好的把日子过好、一样能给你争气!”

    陆妈妈推开她,眼睛红红,头也不回进了房间。

    陆晓晴轻轻叹了口气,抹着眼泪。

    柔软干净的毛巾递了过来,陆晓晴抬眼瞟了妹妹一眼,接过擦着眼泪。

    姐妹俩都没有说话。

    良久,陆晓静有些不安迟疑的问:“姐,那个,你、你真的要留在家里,不出去啦?”

    陆晓晴看她一眼,笑笑:“怎么?你不高兴?”

    “不是不是!”陆晓静头摇得像拨浪鼓,想了想,“唉”的叹了口气双手托腮闷闷道:“我当然巴不得姐留在家里,可是。。。。。。妈说的好像也有道理。姐真要留在家里的话,读那么多书不是白读了!”

    她眼中有点迷茫。

    “打住啊,”陆晓晴看了她一眼顿时哭笑不得,指头在她脑门上轻轻戳了一下:“收起你脑子里那稀里糊涂的想法,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二妹,读书永远都不会白读。哪怕是同样在农村里养鸡种地,读过书的跟没读过的结果也绝对不一样!”

    “真的?”

    “当然。你要是不信我,等着看好了。”

    陆晓静展眉笑了,秀气的眉毛下漆黑明亮的眼睛里盛满笑意和信任,之前的迷茫一扫而空:“嗯,我相信我姐!我姐跟别人,当然不一样!”

    陆晓晴笑笑,无声暗叹。

    当然不一样,她回家种地不是灰心绝望的认命,而是闯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道路。

    这个过程会很艰辛、布满荆棘,但她无所畏惧。

    她既然已经决定了,那么,就会勇往直前的走下去。遇山翻山、遇河架桥,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前两年的时候,她忘了在哪家串门,曾经听到老略伯的老婆阿容伯娘很不以为然的说起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们。她的原话大概是这样的:

    “。。。。。。何必到外头去吃那份苦、受那份累?家里头有田有地,好好的种田比什么保障都强,至少有饭吃,不会挨饿。钱嘛,有就多用点,没有就少用点,有钱没钱还不是一样这么过?养两头猪、养点鸡鸭,过年过节可以杀了吃肉,还能卖钱,卖的钱买油盐酱醋啊这些生活用品足够了!就算一时没有钱,跟小卖部赊也可以啊。何必那么贪,出去给人打工辛苦。。。。。。”

    当时听了这话陆晓晴就感觉到心里泛起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凉意,以及淡淡的怜悯和悲哀。

    如果人活着仅仅是为了活着,那么,又有什么意义?想想都觉得挺可怕。

    可是,她也不能说阿容伯娘这种说法不对,每个人有每个人选择过什么样生活的权力。

    有人顺其自然的接受祖祖辈辈传承的生活方式,并且认为理所当然,从没想过改变;有人渴望更好的生活、更广阔的世界,于是选择出去闯荡,但被自身能力与学识限制,注定大多数只能在最辛苦的底层挣扎。

    陆晓晴哪一种都不是,她自我解嘲,被动接受和主动挑战,总是有区别的,尽管,在别人眼中或许没什么区别。

    为了妈妈,为了这个家,她愿意一试。
………………………………

第6章 准备1

    陆妈妈心疼女儿,最终还是没有拗过她,别扭着同意了她的决定。

    闺女的主意太大,有的时候真不是什么好事啊!

    陆晓静高兴坏了,咧嘴傻笑,被心情不佳、正在气头上的陆妈妈没好气又数落了几句。可她还是高兴,咧嘴傻笑,心里踏实,就跟有了主心骨似的。

    陆晓晴能理解她那种心情,心里一软,更觉得自己的决定是做对了。

    “妈,放心,我读书多,肯定能把事情做好的!”陆晓晴揽着陆妈妈肩膀。

    陆妈妈叹了口气,“得了,这以后啊,别再说你读书多了,我怕别人笑话你读书读傻了!”

    说是这么说,陆妈妈的神情却下意识松了松,苦笑轻叹。

    陆晓晴“扑哧”一笑。

    陆晓晴的决定传出家门,很快便如一阵疾风传遍了村里,犹如晴天里炸响了一声惊雷。

    所有人都惊呆了。

    “啊?她不出去工作啦?回来种田?那书不白读啦?”

    “就是啊!”

    “唉,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到头来还是泥腿子,还浪费了好多钱。”

    “大学生也就这样啊!”

    “不会是假的吧?晓晴那样糊涂?”

    也有各种猜疑或者嘲讽:

    “我看别不是被开除了吧?哪个老板给她请那么久的假,这回她在家待了好久。。。。。。”

    “有可能。现在工作不好找咯,不像以前。大学生多得是,又不差她一个。”

    “她妈在家也可怜,妹妹还小,有点什么事都没人帮忙,她在家还能好点。”

    “呵,好什么好啊?早知道有今天,浪费钱读那么多书干什么?说起来都好笑!看我家老二,初中没毕业就去学修车,现在一个月五六千块!”

    好奇的、纳闷的、幸灾乐祸的、真心关切的、半真半假看热闹的,一时间陆晓晴家的门槛都快被人给踏破了,大伙儿纷纷都上家里来问这事。

    有的还煞有介事的安慰母女俩:“这样也好,在家里种田又不是不能过,你们母女也有个伴,挺好的挺好的!”

    当然,说的最多的就是无不惋惜的说道这书白读了,浪费了那么多钱全部打水漂了。。。。。。

    兜兜转转结果又回来种地,何必呢?

    陆妈妈不好当着人发作,人走后气得吃不下饭,素来好强的她因为这反而真心支持起陆晓晴来。

    “我就不信了,我家大妹的书会白读!他们那些人懂什么?什么都不懂!我家大妹哪怕就是回来种田,也跟他们不一样,到时候,看不吓死他们!”

    “别人说说风凉话也就罢了,我最气不过的就是咱们本家那些人,说的那都是什么话!那是本家人说的吗?大妹啊,你一定要争气、一定要争气呀!”

    看到妈妈受气,陆晓晴心里也不太好受,却也因此更加激发了她的斗志和傲气。

    这个决定,其实在陆妈妈住院的时候陆晓晴就已经做下了。

    自家房子在半山腰,背后就是宽阔的菜园、一大片竹林和杂木地,她打算在竹林里养二三百土鸡。

    她上大学的时候学的就是动物营养方面的专业,毕业后在一家饲料公司研发部工作,对于养殖这一块还是略有心得的。

    自然,这不是主业。不过是利用自家现成的条件物尽其用罢了,到年底卖了钱好歹也能周转一二。

    现在放养的土鸡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价格也很不错。

    屋后那一片地有二十来亩,都是自家的,竹林占了五六亩左右。土鸡以散养为主,花不了多少成本。

    她主要想做的是种金丝皇菊,去年出差无意中接触到这种花茶,干花一斤源头收购价格在五百左右,一亩能产干花一百二三十斤。

    而顶级的花朵根本不是按照斤两卖,源头收购价是八到十块一朵。

    当时她就震惊了,这小小的菊花竟然如此值钱。正常的收入一亩在六万左右,如果顶级的花朵数量不少的话,收入远远超过六万。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当时她心里便隐隐约约生出点意动的念头,因为这金丝皇菊种植起来并不娇贵、并不难,至少对她来说不难。

    现在既然要留在家里,她毫不犹豫就选择了这个作为主业。她打算先种上五六亩左右。

    村里人看见了之后,大家一起种,形成规模,只会越来越好。

    妈妈住院期间为此她去网吧查了许多资料,也向以前的同学和老师打听,有位老师刚好知道一人就是种这个的,托人帮她打听到了、要了个联系方式。

    陆晓晴欣喜不已,虽说这关系拐得有点弯,但好歹算是摸着了门路。

    她给对方打了两次电话请教,又抽空回了家里一趟,取了好几个地方比较有代表性的泥土,寄给那边帮忙做检测,确定一下适不适合种植。缺少什么在种植期间能否通过添加某些肥料元素改进。

    到了后来妈妈情形明显好转的时候,她还谎称去看同学,其实实地去考察学习了一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